河南书院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研究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23096728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南书院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南书院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河南书院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书院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南书院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研究王雪菲摘要:书院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有着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研究河南地区书院的历史,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而且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及河南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都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河南书院 历史沿革 文化繁荣 旅游资源一、河南书院的兴起书院是我国古代独特的文化教育方式,起源于唐,发展于宋,明清时达到鼎盛。唐代书院有两种.一种是丽正书院、集贤书院这样官府的修书之地,另一种是私人所创书院,如杜中丞书院,供个人读书治学,当时尚不普遍。从五代到北宋,由私人创立的书院逐渐流行,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马端在文献通考中评价:“宋兴之初天下四书院建置之

2、本来如此.日白鹿、石鼓、应天、岳麓也。则有西京嵩阳书院。赐额于至道二年;江宁府茅山书院”。其中的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两个书院都在河南。为何书院制度会在北宋时期兴起?为何河南书院又如此兴盛?究其原因应该有以下两点。首先,官学衰落,文人自觉担当建院讲学的重任。正如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所说“窃尝闻之诸公长者,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在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先是忙于收復荆南、吴越等割据政权,后又面对辽和西夏等少数民族的威胁大力发展军事,巩固政权。唐末五代时期频繁战乱早已使民生凋敝、毫无生机.连年的征战又使朝廷耗费大量的人

3、力物力,所以在北宋初期传统儒学受到极大的冲击,官学受到忽视。但随着社会逐渐平稳,瘫痪的地方教育制度无法使中国士人对文化教育的需求得到满足。于是文人开始自觉承担起传播文明.建立书院讲学的责任。其次,北宋政府采用文人取士的措施和对私人书院的鼓励也是推动书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北宋政府不断增加科举录取名额,激发人们入书院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北宋政府又对这些私人兴办的书院大力支持,通过赐书、赐田、赐匾等一系列的行为提高各大书院的影响力。登封县志、商邱志等材料中皆对此有明确记载。河南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文化积淀深厚。北宋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后,使得河南地区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4、由此,书院制度在北宋时期便以河南地区为中心迅速向周边地区发展起来。二、河南书院的发展南宋时期书院进一步普及并且随宋室南迁。书院的规制在此时也逐渐完善,有学术研究、讲学、藏书、刻书、祭祀、学田经营等内容。而代宋统治北方的金则对书院不甚重视.百余年间仅有河南应天府、山西浑源翠屏等7所书院的记录。忽必烈统一全国前后.下令对书院进行保护.之后又将书院等视为官学、书院山长定为学官。书院的官学化推动了北方地区书院的发展。元代河南书院已增加至18所。王旭为高伯川创建中和书院作记时曾说:“书院一事盛于南国,而北方未之有,今高君营此,盖将以为北方倡,而因以上迎乎天意,安知不有好事者随而和之哉?”可见当时书院在北

5、方地区推广之势。随着书院的北移。程朱理学也如薪火样传至北方。明清时期.河南书院发展成熟。各书院根据其自身发展状况制定相应学规,通过祭祀、教学、藏书、休憩等功能与当地文化紧密交融,为学风士气的培养、知识学术的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世纪初光绪皇帝下令废书院,建学堂。自此,书院制度被逐出教育舞台.河南书院也被淹没于历史洪流中。与中国传统书院截然不同.学堂的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等皆学习于西方。但由于学堂建设不完善、教学水土不服等问题,人们在20世纪20年代又将目光回归于书院。胡适在书院制史略说:“书院之废,实在是合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了。”学者们致力于改造大学或

6、者创建新的书院,吸收古代书院的优点,适应发展。然而在19501979年间,种种历史因素使书院再次受到冷落。三、河南书院的现状及思考现如今.河南地区的书院早已失去讲学、藏书、祭祀等种种功能。现存书院大多不受人们重视。许多书院建筑被毁,残垣断壁让人无法感受到它们原来的风采。就连当地人都说不上来它们的历史。那些有幸受到保护的书院.也只保留着其建筑布局以及留存下来的一些碑碣石刻。虽然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但经笔者实地考察发现,它们游览性不足,游人寥寥,能够起到的文化宣传作用确实有限。在河南现存众多传统书院中,嵩阳书院是一个优秀典范。1961年,嵩阳书院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嵩阳书院保存相对

7、完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典籍多,名人学者荟萃,影响力大;其建筑风格基本保持清代建筑布局。观赏性强;院中碑碣石刻众多,艺术价值高;而汉封将军柏、二程手植槐等景观也是独一无二的。加之2010年嵩阳书院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嵩阳书院.少林寺.中岳庙的旅游线路早已成为河南地区的旅游热点之一。另一方面,2009年,嵩阳书院更是依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文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等人文社科院系,“赓续文脉,弘扬国学”,成立郑州大学嵩阳书院。从嵩阳书院到郑州大学嵩阳书院.是对千年文脉的继承.是对儒学思想的弘扬,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诠释。对于河南地区其他现存书院,希望有关部门提高认识给予重视。应该有效利用书院资源,修复书院建筑,保持原有布局,保护书院景观及周边环境.与周边相关景点结成友好关系.构建当地特色旅游线路。可以深度挖掘书院的名人典故.积极提取其中符合现代价值理论的精神内涵,通过学术会议、节日庆典、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努力适应与满足全球化背景下快速转型社会中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教育需求.开拓新的发展方向与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