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预防医院感染控制实践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230921283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日常预防医院感染控制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日常预防医院感染控制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日常预防医院感染控制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日常预防医院感染控制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常预防医院感染控制实践(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日常预防医院感染控制实践医院感染的控制在消毒供应中心每个工作环节都非常重要,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时刻注意,每项工作都会影响工作质量。一、环境要求工作区域的天花板、墙壁应无裂隙,不落尘,便于清洗和消毒;地面与墙面踢脚及所有阴角均应为弧形设计;电源插座应采用防水安全型;地面应防滑、易清洗、耐腐蚀;地漏应采用防返溢式;污水应集中至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二、人员流向与物品流向人员流向是从清洁到污染,工作人员进入去污区要执行标准预防的防护措施,各工作区域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物品流向是从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下收、下送车辆必须洁污分开,每日清洁。下收、下送过程中应做到定人收发,采用专车、专线运送。各区清洁

2、工具分区使用,污洁分开。使用后彻底清洗后干燥放置。三、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一)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1 .地面的清洁和消毒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物,再进行清洁和消毒。2 .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等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物体表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物,再进行清洁和消毒。3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清洁和消毒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属于感染高风险区域,该地区地面及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到明显污染时随时去污、清洁和消毒。地面消毒采用400700mgL

3、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1000-2000mgL季锭盐类消毒液擦拭。室内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拖地一次,一切物品表面用含氯消毒液擦拭两次。(二)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适用于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紫外线消毒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C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应不低于70W/cm2。紫外线灯的使用寿命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uW/cM的时间(功率230W),或降低到新灯的70%(功率V30W)的时间,应不低于IooO小时。紫外线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采用化学指示卡,半年监测一次。新灯管启用时必须监测强度后再使用,结果留

4、存备查。1 .方法在室内无人状态下,采用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L82.2m,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以达到平均21.5Wr113,照射时间大于30分钟。2 .使用注意事项(1)采用紫外线消毒器对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时,其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2)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空气时,关闭门窗,保持消毒空间内环境清洁、干燥,室内温度204(C,相对湿度低于80%o(3)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95%酒精布巾擦拭,发现灯管表面灰尘、油污等应随时擦拭。紫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预热5分钟除外)并记录。(4)采用紫外线灯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消毒物

5、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线照射范围内。(5)不应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使用,不应使紫外线直接照射到人。(6)紫外线强度计每年至少审定一次并登记。四、清洁用具的消毒(I)手工清洗与消毒:1)擦拭布巾清洗干净后在250mgL有效氯(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后冲洗消毒液,干燥备用。2)地巾清洗干净后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后冲洗消毒液,干燥备用。(2)使用后的布巾、地巾等物品放入清洗机内,按照清洗机的使用说明进行清洗和消毒,一般程序包括水洗、洗涤剂洗、清洗、消毒、烘干,取出备用。(3)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并做好标识。五、含氯消毒剂的使用凡是能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统称为含氯

6、消毒剂。通常所说的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含量,而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该消毒剂分为以氯胺类为主的有机氯和以次氯酸为主的无机氯。前者杀菌作用慢,但性能稳定,后者杀菌作用快速,但性能不稳定。适用于物品、物体表面、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消毒。(一)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剂型液氯,含氯量大于99.5%(V/V);漂白粉,含有效氯25%(W/W);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W/W);三合二,含有效氯56%(WW);次氯酸钠,工业制备的含有效氯10%(WW);二氯异氟尿酸钠,含有效氯60%(W/W);三氯异氟尿酸,含有效氯85%90%(WW);氯化磷酸三钠,含有效氯2.6%(WW)o

7、(二)含氯消毒剂杀菌机制1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次氯酸为很小的中性分子,它能通过扩散到带负电荷的菌体表面,并通过细胞壁穿透到菌体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衡而致细菌死亡。2 .新生态氧的作用由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质氧化。3 .氯化作用氯通过与细胞膜蛋白质结合,形成氮氯化合物,从而干扰细胞的代谢,最后引起细菌的死亡(三)含氯消毒剂作用特点(1)含氯消毒剂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毒性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2)含氯消毒剂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有腐蚀性;易受有机物、PH等的影响。(3)含氯消毒剂通常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电子及细菌芽胞。(四)含氯消

8、毒剂使用方法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1 .浸泡法将待消毒或灭菌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以上;对经血液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2 .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3 .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用500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1030分钟;对经血液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

9、作用60分钟以上。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该离开现场。(五)影响杀菌因素1 .浓度与作用时间一般规律是药物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久,杀菌效果越好。但漂白粉与三合二药物浓度增高,其溶液PH亦随之上升,有时反需延长作用时间才能灭菌。2 .酸碱度PH越低,杀菌作用越强。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溶液中未分解的次氯酸浓度,溶液PH越低,未分解的次氯酸就越多;随着PH上升,越来越多的次氯酸分解成氢与次氯酸根离子,而失去杀菌作用。3 .温度温度增高可加强杀菌作用。但不能对次氯酸钠溶液加热,否则会导致其分解,使杀菌效果降低。4 .有机物有机物的存在可损耗有效氯,影响其杀菌作用,其中对低浓度消毒液的

10、影响比较明显。但有机物对二氯异氧尿酸钠影响较小。淀粉、脂肪、醇类等影响较小(甲醇对次氯酸钠反而有增效作用)。5 .还原性物质硫代硫酸盐、亚铁盐、硫化物、含氨基化合物等还原性物质,亦可降低其杀菌作用,在消毒污水时应予以注意。6 .水质的硬度水硬度小于400mgL,对杀菌作用影响不大。(六)使用注意事项(I)应置于有盖容器中保存,并及时更换。(2)勿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3)浸泡消毒时,物品勿带过多水分。(4)物品消毒前,应将表面黏附的有机物清除。(5)调配或使用时应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由于含氯制剂有一定的刺激性,应佩戴口罩和手套进行操作;现用现配,应用量杯计算分量并监测。如不慎接触眼睛,

11、应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并求医。消毒期间不随意用手擦眼睛,触摸鼻子或嘴。六、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指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护理等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医疗废物安全管理;负责医疗废物回收、贮存、交接处理工作,严防医疗废物流入社会。科室负责指导医疗废物发生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紧急处理工作,紧急组织人力、物力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及时向医疗废物管理小组报告;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时贮存及院内交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和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负责组织科室内部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配合医院感染科分析和处理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其他问题,做好

12、有关医疗废物登记和档案资料的管理。科室安排早班、晚班清洗间特定岗位负责兼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对本岗位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均应履行相应职责,各科室主任对本部门医疗废物的卫生安全管理履行管理职责。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交接签名等,在医疗废物收集过程中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应当及时纠正,做好医疗废物院内转运交接工作;和运送人员应共同清点废物种类、数量,填写医疗废物内部流转三联单,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来源(科室)、废物的类别、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等项目,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流转联单一式三份,医疗废物产生部门、医疗废物转运专职人

13、员、暂时贮存管理部门各保存一份,保存时间3年以上。医疗废物每次转运后,对医疗废物收集点和使用的设施进行消毒和清洗,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并记录清洗消毒时间和操作人员。(一)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与暂时贮存要求(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别置于有明确标识的包装物和容器内。(2)盛放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警示标识、中文标志和密闭加盖的专用容器。各种垃圾袋颜色要符合要求:黄色垃圾袋盛放医疗废物,利器装入利器盒内;黑色垃圾袋收集生活垃圾。(3)必须严格按照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原则上不得混合收集。严禁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

14、垃圾中。(4) 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及其他锐利部分用后应立即投入利器盒,剩余部分直接投入内衬有专用黄色垃圾袋的回收容器内。抽血后注射器和输血导管,必须使用双层黄色垃圾袋收集。(5)其他能够引起刺伤、割伤人体皮肤的医用锐器废弃物,必须直接投放入利器盒内收集。利器盒放置点应便于就近丢弃。(6)玻璃安甑,投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标明“损伤性废物”集中回收。(7)针药盒和一次性注射器等的外包装等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纸塑类物品不属于医疗废物,放置在黑色垃圾袋内,按生活垃圾回收处理。(8)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棉签、棉球、纱布、引流棉条、一次性使用的口罩、帽子及其他各种敷料类等放

15、置于黄色垃圾袋,集中放置于换药室专用密闭容器内或定点放置。(9)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如吸痰管、引流袋、手套等,使用后直接投入黄色垃圾袋内,集中放置于污洗室专用密闭容器内或定点放置。(10)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达到专用包装袋或容器的3/4时,应当及时将专用包装袋或容器严密封口,系上中文标签,并统一弃放入加盖的周转箱内。封口后若发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应增加一层包装并再次封口。放入包装袋或利器盒内的医疗废物不得取出。(11)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特殊感染病例使用后的医用垃圾应双重包装,与普通医用垃

16、圾分开放置。(一)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职责(1)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是否使用专用包装袋、利器盒;转运箱是否破损、泄露,有破损的转运箱严禁使用。(2)检查每个医疗废物包装袋、利器盒上是否标有中文标签,标签的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规定要求。(3)检查医疗废物的包装袋有无破损,封口是否严密。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立即予以改正。(4)医疗废物转运结束后在指定地点及时对转运工具进行消毒和清洗,并记录清洗消毒时间和人员,不得使用未经过消毒和清洗的工具贮存医疗废物。(5)与医疗废物转运人员交接的医疗废物,核对无误后,执行三联单签收。(6)严禁将医疗废物自行运出本单位转让、买卖等。(三)医疗废物管理人员防护1.防护要求

17、(1)收集处置医疗废物时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收集时要防遗漏、泄露和流失。(2)在产生、分类收集、暂时贮存医疗废物过程中,必须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旦发生刺伤、擦伤等意外事故时要及时上报,并根据种类与受伤害程度,采取相应应急措施,跟踪随访。(3)防护用品有破损时应当及时予以更换。(4)按规定参加健康检查,每年体检1次。预防接种。2 .职业防护流程(1)工作时:穿工作服一戴工作帽一戴防护口罩一戴乳胶手套一穿防水胶鞋(近距离操作或可能有液体溅出时佩戴护目眼镜)。(2)工作完成后:脱手套f洗手f脱口罩一脱帽子一脱胶鞋一脱工作鞋一淋浴。3 .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配备碘伏、75%酒精及生理盐水以备急用

18、。(1)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大量流动水冲洗污染的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0.5%碘伏或其他消毒剂消毒伤口。(2)皮肤污染:立即用液体皂和大量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并用适当的手消毒剂消毒。(3)黏膜污染:用大量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4)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衣物,进行消毒处理。(5)污染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使用有效氯1000mgL浸泡30分钟。(四)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紧急处理预案对于在产生、分类收集、运送与暂时贮存医疗废物过程中,不得发生泄漏、流失、扩散和意外事故,一旦发生,按规定向当地卫生

19、行政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泄漏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1) 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环境污染事故,立即保护现场并上报医院感染办公室,下班时间报行政总值班。(2)相关科室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污染现场进行封锁,做好防护,尽可能减少污染扩散,保护好周围人群。(3)消毒供应中心组织专人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垃圾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同时根据污染情况,采取有效安全处理方法进行场地消毒。消毒工作应由污染较轻区域向污染较重的区域进行,待彻底清洁和消毒后,再对清扫工具进行消毒。(4)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时,必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品和用具必须进行消毒处理。(5)如果在处理过程中清理人员的身体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按照职业防护处置流程进行紧急处理。(6)医院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医院应按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在48小时内上报至当地卫生、环保等有关上级主管部门。(7)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环境污染事故者,相关部门要及时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性质,明确责任人应承担的责任,并按医院相关制度追究其事故责任,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