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23089869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州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贵州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贵州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贵州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1. (6分) (2019高三下合肥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地理大发现时期,美洲巨大的体量突然从黑暗的大西洋中浮现,横在欧洲旧大陆面前,使欧洲人感到异常惊惧,他们用一个古希腊地理学名词“antipodes”来指称这块从大地的另一端冒出来的陌生板块。这个词的意思是“对极”,也就是“恰恰相反的事物”。对于旧大陆来说,美洲就是一种恰恰相反的存在物,换言之,美洲是欧亚旧大陆的反题和悖论,这种悖反的特性将遍布每一个方面,新大陆注定以有悖于旧大陆的固有方式介入世界史,这必将使旧大陆感到极其不适。17

2、76年以后,美利坚建国,并且从政治与道德维度继续向其余世界展示美洲这种神秘的悖反特质。美国的“对极性”或“反题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一个就是它的荒野。荒野并非一无是处的空空荡荡,荒野是文明的反题,文明在荒野遇到最彻底的否定力量。伯纳德刘易斯和塞缪尔亨廷顿为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冲突而忧心不已,但文明与荒野之间冲突却是世界史进程中的另一个伟大叙事,对此,罗伯特卡普兰具有充分的警觉。他的荒野帝国研究的并非美国荒野,而是从荒野角度研究美国,美国的“反题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卡普兰的文字一再印证了“边疆史学”创始人特纳的洞察:美国的成长史是一部经久不息的“脱欧史”,亦即“去文明史”。从东岸开始,当一个定

3、居点构筑妥当以后,他们便毫不迟疑地离开,向西行进,再度隐入荒野。这种“逃离”文明世界和再度“野蛮化”的双重变奏,塑造了美国独特的充满野性的灵魂和身体。文明和野蛮两种元素的和谐共存,锻造了美国强悍的肌体,使得这个民族可以承载存在着巨大差异的多元生活和道德方式,尤其可以完美而无副作用地对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提出的以“自然状态”为根本驱动力的政治方案。“自然状态”就是“政治状态”的“antipo-des”,它和美国荒野共享一种文明秩序的“反题性”。霍布斯、洛克和卢梭要解决的最重大议题就是如何让“政治状态”和“自然状态”共同存在于一种更高的状态中。同样道理,美国要解决的最重大问题就是如何终结文明和野蛮

4、的敌对和厮杀,让两者为构筑一种更加恢弘的空间秩序贡献各自的独有元素,正题和反题在此被综汇为合题。综观世界史,很多文明都毁于野蛮的打击,很多政治理论也无法解决治乱更替的“黄宗羲定律”,究其原因,最关键的一项就是这些失败的文明与学说不具备兼容“反题”的体质、胸怀和智慧。(2018年11月29日南方周末,林国华从荒野角度看美国,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美洲新大陆被欧亚旧大陆称为“对极”,美利坚建国后完全延续了美洲的悖反特质。B . 相比于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冲突,文明与荒野之间的冲突更重要,卡普兰意识到了这一点。C . “黄宗羲定律”是以“自然状态”为根

5、本驱动力的政治方案,很多政治理论无法解决。D . 美国“逃离”文明并不是抛弃文明,而是兼容野蛮,终结文明和野蛮的敌对。(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美洲的“对极”引出美国的“对极”,接着指出荒野是美国“对极性”的一个方面。B . 作者以卡普兰的荒野帝国直接印证“文明在荒野遇到最彻底的否定力量”这句话。C . 文章通过论述美国文明与野蛮的共存、正题与反题的综汇,将论证推向深入。D . 文章提到霍布斯等人要解决的最重大议题,是因其与如何让文明与野蛮共存具有相似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美国社会是多元的,因为美国能够兼容“

6、反题”,能够让文明与野蛮终止厮杀。B . 美国的“对极性”使其政治具有独特的优势,自然状态与政治状态得以和谐共存。C . 综观世界史,如果很多文明有能力兼容“反题”,很有可能会避免毁于野蛮的打击。D . 美国的成长史启发我们,一个民族要强大,就要让敌对双方势力相当,发挥各自优势。2. (18分) (2016高三上黄陵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不懂外文的翻译家林纾出生时,大清王朝已病入膏肓。青年时代的林纾被乡里视为“狂生”,这与他的秉性有关,更因为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蔑视。1882年,林纾作为以文名显于乡里又不断赴京应试的举人,出入于士流之中,奔走于南北之间。他感受着时代风雨和民

7、族的危难,强烈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1884年,甲申中法之战在林纾故乡福州海面上爆发。停泊在马尾港的法国舰队突然向中国的船只发起进攻,一个多小时就击沉了中国全部船只,摧毁了洋务派苦心经营的马尾造船厂,福建海军全军覆没。林纾悲愤莫名,与挚友林崧抱头痛哭,引以为奇耻大辱。1884年11月,左宗棠来福州督办军务,林纾与好友拦马告状,控告当时主持福建军务的人谎报军情,掩盖败绩。当时林纾目光如炬,纵谈败状,未尝有所顾忌。告状后,林纾与友人相约“不胜,赴诏狱死”。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思潮高涨。林纾走进维新派的行列,不过他凭的是文学。1897年,林纾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闽中新乐府,这是在他“每议论中外事,慨叹不能

8、自已”的特定情况下写成的。这部诗集实际上是仿照白居易的讽喻诗为儿童创作的带有启蒙性质的通俗歌诀。“每日国仇似海深,救国须鼓儿童心”,由于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现实性,“养蒙者奉为金科玉律”,影响甚大,后来流传到海外。1897年,这位不懂外文的落第举人,正式走上了翻译西洋文学的道路。这是维新思潮影响的结果,也是林纾成为维新派的有力标志。戊戌变法前后,伴随着改良主义政治运动的兴起,维新派发起了具有革新意义的文学改良运动。他们倡导“诗界革命”,又倡导“小说界革命”。译介西洋文学正是“小说界革命”的一大方面。这年夏曾佑(学者、诗人)、严复在国闻报上主张译介欧美小说以“使民开化”,次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又主

9、张“特采外国名儒所撰述,而有关切于中国时局者,次第译之”。林纾在实践上从事小说翻译,与他们在理论上倡导小说翻译是同步的。颇具传奇色彩的是,第一部在近代文学翻译史上引起巨大反响的巴黎茶花女遗事,竟是友人王寿昌手捧法文原著,口译小说内容,林纾“耳受手追”,摇笔整理成篇。小说发表以后,引起了轰动。接着他不惜重金,通过各种渠道,购置欧美文学原著。然后请人给他“口译”,再由他进行“笔述”。其用力之勤,搜罗之广,译作数量之多,都是惊人的。1899年,林纾举家移居杭州。他眷爱杭州的湖山之美,曾尽力维护西湖的旖旎风光。他每游西湖,就留心查看何处缺树,一一记在心头。第二年清明节前,他亲购垂柳幼苗千株,着人补栽在

10、缺柳之处,此事在杭州传为佳话,他以此自号“西湖补柳翁”。他和魏易又进行了黑奴吁天录的翻译。他们认为中国刚刚经历八国联军入侵之辱,亡国灭种之祸迫如燃眉,此小说深刻地暴露了种族压迫的罪恶,可以警醒国人。他们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林纾在跋中指出“非巧于叙悲以博阅者无端之眼泪,特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不能不为大众一号”。显然,林纾已自觉地把自己的文学翻译与中国的反帝斗争结合在一起了。这时他已是举国瞩目的文学家了:用“新学”的眼光来衡量,他奉献给国人的是西洋小说,因此维新派为有这样一位翻译家而自豪;用“旧学”的眼光来衡量,他的译文是文言,颇有马班韩流的神韵、传统文学的风采,因此嗜好“旧学

11、”的人也对他刮目相看。无论新派旧派都承认林纾的文学才华和地位。林纾的译笔有其独自的特色,又颇能保有原文的情调,人物也能传原著之神。他借助他人口译来翻译的小说,其成功译作至今还具有生命力。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此后的十六七年间,他几乎是无间断地在译坛上辛苦耕耘,译作的总数达179种,涉及11个国家的98位作者,被誉为“译届泰斗”。然而,从政治立场看,辛亥革命之前的林纾,一方面强烈要求反帝救国、热血澎湃,一方面却不赞同以改朝换代谋求救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伴随着政治立场的落伍,林纾身上亦新亦旧的二重色彩更明朗化了。辛亥革命后,林纾对“共和”制下的民国是否优于

12、那个未曾实现的“君主立宪”产生了疑惑,对于民国初年的乱哄哄的“共和”渐渐不满、失望乃至绝望。他写道“时局日坏,乱党日滋。天下屹屹,忧心如焚。无暇作谑,但有深悲”。前清已矣,现实又给他当头棒喝,他的立场复归到辛亥革命前的立宪派那里。他成了一位可叹的“遗老”。(摘编自张俊才林纾评传)(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林纾虽然年轻时就以文才出名,但“狂生”的名声使他仕途坎坷,他不得不一次次地赴京赶考,最终还是成为落第举人。B . 中法之战,中国海军全军覆没,左宗棠督办福州军务后,林纾和好友拦马告状,控告有关官员掩盖败绩的罪行,表现出林纾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 . 林纾

13、的诗集闽中新乐府以鲜明的政治性和现实性成为向人们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著作,被奉为金科玉律,影响很大,流传很广。D . 林纾十分喜爱西湖的旖旎风光,他查看并补栽垂柳幼苗的举动在当时的杭州传为佳话,他也高兴地自号“西湖补柳翁”。E . 作为一篇人物评传,材料融记叙和评论为一体,记述了一代翻译家林纾的突出成就,也没有回避他的缺点,记叙清楚,评价公允。(2) 林纾受维新思潮的影响在材料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分析。(3) 林纾为什么被誉为“译界泰斗”?请简要分析。(4) 林纾是怎样成了一位可叹的“遗老”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3. (12分) (2018高一上南宁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遍

14、地白花刘庆邦收秋之后,村里来了一个女画家。村民觉得奇怪,这会儿场光地净的,要红没红,要绿没绿,要金黄没金黄,有什么可画的呢。可女画家每天这儿转转,那儿瞅瞅,画了张家古旧的门楼子,画了李家废弃的碾盘,画了石榴树、柴草垛、鸡窝村民看着平常的东西,经她一看,就成了好看的东西,经她用笔一点,就成了一幅画。凡是被她画过的人家,神情都有些骄傲,还没被她画过的,都希望她能到家里画一回。小扣子也热切盼望女画家到他家作画。自从女画家到来,小扣子就天天跟着。女画家的每一幅画,都是在小扣子的注视下完成的。这天早上,小扣子一爬起来,就和他的黄狗去找女画家。女画家住在村东头,那家闺女刚出嫁,正好空着一间房,女画家就租住

15、在那里。住了几天,房东就把女画家当闺女看了,不让她交房租。太阳还没出来,村街上弥漫着浓浓的烟火味。有人家烧麦秸,有人家烧豆叶,有人家烧甜瓜秧,每样柴火散发一种香,就形成了醇厚绵长的人间烟火味。村里人原来并不觉得烟火味香,而女画家一进村就闻出来了,她说,哎呀,真香!大家用鼻子吸了吸,是香。这会儿,女画家正在给房东家的祖父画像。她身后站了不少人,他们静静地肃立着,连出气都尽量放轻。女画家目光只在老人和画之间牵来牵去。她下笔很果断,也很有力量,能听见画笔在画纸上划动的声音。老人在墙根儿蹲着晒太阳,脸上的皱纹很多,连耳朵的高处都爬满了,这些皱纹像大地上的河流和沟壑,弯弯曲曲。小扣子一看画像,心就震了一

16、下,以为自己的祖父复活了,正慈爱地看着他。他眼睛有些发湿,差点对着画像喊出一声爷爷。有了这张画像,人们对老人也多了几分羡慕,说他满脸的褶子变成了满脸的画意。女画家又给房东家的儿媳画了一朵硕大的红莲花,光彩烁烁,仿佛是开在一潭清水上。花样子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村就开遍了红莲花。女画家开始到野地里作画了,小扣子和黄狗在后面跟着。女画家画的是一片茅草,茅草的叶和茎都枯黄了,只有穗子是银白的,许多穗子连起来,就有了气势,一片白茫茫,让人怀疑走进了月光一样的梦境。在小扣子眼里,这画有声音,是旷野里长风吹在茅草穗子上发出的呼呼声;有气味,是土地的气味、茅草穗子的气味;有温度,温度很低,让人感到萧萧的凉

17、意。黄狗突然跑到茅草丛里,女画家把它也画进去了,画上的黄狗在张着耳朵听风。小扣子心里欢喜,女画家总算画了他家一样东西。晚上,母亲用手巾包着新鲜的鸡蛋,带着小扣子,给女画家送去。女画家说,画了人家的门,画了人家的狗,不给人家钱,还白吃人家的鸡蛋,这样的便宜事上哪儿找去!她的话把院子里的人都逗笑了。月光正好,大家说着闲话。女画家问这里种不种荞麦,又说小时候在农村住过一段时间,见过荞麦开花。花又多又密,白得成了阵势,成了海洋,看一眼就把人震住了。在此以前,她喜欢看一朵两朵的花,老是被那些孤独的花感动。看到荞麦花,她才打开了眼界,那潮水般涌来的看不见花朵的花朵,更让人激动不已和震撼。如今,那样的荞麦花

18、很难看到了。院子里的人一时都没有说话,只有如霜的月光静静洒落。小扣子把女画家的话都记住了。来年,在小扣子的要求下,母亲在一块地里种上了荞麦。荞麦发芽了,荞麦长叶了,荞麦抽茎了,荞麦结花骨朵了荞麦终于开花了!荞麦花开遍地白,跟女画家的回忆一样,恍如仙境。(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以收秋后色彩单调的农村为背景,写女画家的取材作画和村民的反应,显示出她与村民不一样的审美能力。B . 小说文笔细腻,富有韵味,如写村街上弥漫的烟火味,写老人脸上的皱纹,写画上黄狗的神态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C . 小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也没有委婉曲折的情节

19、,而更注重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乡村之美的独特体认。D . 小说写村民对女画家的热情友好,不仅突出了乡情的淳厚质朴,还着意引导读者了解乡村生活状况,关心乡村生活建设。(2) “小扣子”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小说以荞麦花开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4. (14分) (2016高二上苏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李南楼行状归有光李府君讳玉,字廷佩,号南楼。娶杜氏,生一子,曰宪卿,乡进士。卒于嘉靖乙未月日,享年五十。宪卿卜以卒之年月日,葬于新阡。先期,衰绖踵门而告余曰:“不肖不敢没先君之行,将欲

20、稍加撰次 , 求铭于里之长者。见吾子习太史公之书,愿假手于子,吾子弗吾拒也。将为子言其略 , 子其文之。”余唯唯,不敢辞。宪卿呜咽流涕泣曰:“先祖生四子,先君最少。赘城中杜氏。学书,不就,为县掾,亡何,谢去。家居垂三十年,专以不肖为念。延致师友,惟力所及。见邑中豪俊与俱,即大喜。即不肖所与游稍不胜,终不怿。不肖素孱弱多病,心独怜之,而口不言。为人忠实无他肠。与人交,洞见底里,审取重诺,尤好面折人过。先祖考妣居伯父所,时时徒走出城,往省之。或舆迎至家。比其没也,敛葬之具,靡不悉心营办。所授田宅,尽以与诸父,曰:生,吾不得尽其养;没,吾何忍受其产耶?且诸兄贫,亦自应得耳。今年春,忽病作,意颇自危。

21、而不肖尚阻水清源,未即归也。心悬,谓:吾子未至,病未即愈,旦暮见吾子来,吾念已慰,病当去五六矣。因是令遍访医药,不至为痼疾也。五月十日,不肖方抵家,色已非旧岁人矣。亟往郡中谒医,已不可起矣。先君以不肖之故,聊欲营树产业,俾不肖无所顾于衣食,迄不自暇逸。今日不肖获上进,冀少息肩,而背弃矣。呜呼!吾与子言若是者,吾悲而弗详也。”余闻而伤之。余始与宪卿游,见其丰仪俊清,衣裳整洁,皎然不染尘埃。时相过从,谈笑竟日,醴膳丰嘉,不索而具 , 宪卿一无所经意。乃知府君所以纵其子游学如此。宪卿以去岁发解南都,府君及见其成,亦足慰矣。余恶夫世之撰事者弗核,故弗敢损益于宪卿之言,俾铭者考焉。(1) 对下列句子中加

22、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将欲稍加撰次次:编纂B . 将为子言其略 略:概况C . 时时徒走出城,往省之省:探望D . 醴膳丰嘉,不索而具 具:齐全(2)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求铭于里之长者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B . 比其没也比去,以手阖门C . 尽以与诸父能以足音辨人D . 乃知府君所以纵其子游学如此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与人交,洞见底里,审取重诺,尤好面折人过。余恶夫世之撰事者弗核,故弗敢损益于宪卿之言,俾铭者考焉。(4) 李南楼“以不肖为念”,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述。三、 诗歌鉴赏 (

23、共1题;共15分)5. (15分) (2017高二下烟台开学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注】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隐归之处,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1) 子规是哪种鸟的别名?李白的蜀道难中哪两句也是写子规的?(2) 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概括。四、 默写 (共1题;共3分)6. (3分) (2017高一下兰州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念奴娇 赤壁怀

24、古中写周瑜风度翩翩,用兵如神的句子是 _(2) 在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辛弃疾用 _写出了江天的无限广阔。 (3) 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宋文帝北伐失败来咏叹南宋近事的句子是_;。 五、 填空题 (共3题;共6分)7.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些法国谚语在西欧语言之间尚且可以实现直译,但由于中法文化差异较大,要准确地翻译成汉语很不容易。B . 虽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实施多年,但每遇重大事故,有的地方政府还是捂盖子 , 生怕家丑外扬。C . 现在的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特长的培养,小小年纪就为他们报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担心孩子别无长物而输在起跑

25、线上。D . 高等教育对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引导学生成为社会认可的合格人才,应是大学众望所归的使命。8. (2分) (2017高二上盐城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2017“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日前在北京开幕,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26名海外学者与国内19名著名学者参加了本次座谈会。B . 10月6日,网曝“两辆白色越野车碾轧、追逐藏羚车,致使数只藏羚羊受伤死亡”。对此,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回应,事件并未造成藏羚羊受伤或死亡。C . 2009年,黄大年放弃英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和高端精良的研发平台,妻子苦口相劝,义无反顾地应聘回国。D . 根据德

26、国营养医学会的研究显示,“啤酒肚”与男性遗传基因有关,就像女性肥胖从臀部开始一样,男性的脂肪大多数贮存于腹部。9. (2分)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动物,尤其是高级动物有没有思维?过去,很多人都认为思维只是人所具有的,_,它们没有语言能力,而离开语言何谈思维呢?绝大多数动物的确傻得不能再傻,_;但有些动物确实明显地聪明,_。人们一度认为只有人能够制造并利用工具,_。谁能说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思维的成分呢?若只用条件反射来解释是非常困难的动物只是简单的条件反射要证明它们没有思维是非常容易的现在发现某些动物也有这种能力A . B . C . D . 六、 语言表达 (共

27、1题;共5分)10. (5分) (2016厦门模拟) 今年元宵节,南京秦淮灯会主景区设在夫子庙大成殿,主办方规定了游客观赏的进、出路线。请根据示意图写一段文字,简要说明游客赏灯的进、出路线。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6高三上东城期中)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李时珍花了19年,除了广泛阅读医书,还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总结经验,纠正古代医书上的某些错误,增补了新的药方,最后写成了一代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而达尔文先用5年时间随贝格尔号军舰作环球航行,实地考察各地的动植物生态,收集标本。归国后又用了22年时间研究

28、,才创立了进化论。正如凡高指出的那样:“每一个要在社会上得到地位的人,一定要经历巨大困难与努力的时期。成功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体验或感受?以“厚积薄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自拟标题。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1-1、1-2、1-3、2-1、2-2、2-3、2-4、3-1、3-2、3-3、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4-1、4-2、4-3、4-4、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5-1、5-2、5-3、四、 默写 (共1题;共3分)6-1、6-2、6-3、五、 填空题 (共3题;共6分)7-1、8-1、9-1、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0-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