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果类果树病害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30891198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核果类果树病害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核果类果树病害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核果类果树病害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核果类果树病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果类果树病害(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核果类果树病害核果类果树病害全世界已记载的桃、李、杏、梅、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病害近200种,我国桃树病害约50种,其中以褐腐病、疮痂病、流胶病、冠瘿病和穿孔病为害严重,腐烂病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李树病害有40多种,李红点病发生普遍。杏树病害约30多种,其中杏疔病为害严重。樱桃病害10多种,樱桃丛枝病为害较重。1桃穿孔病桃穿孔病(Peach shot hole)桃穿孔病是桃树上常见的叶部病害,包括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褐斑穿孔病。1.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果实枝梢亦可受害。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小点,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周围水渍状并有黄色晕环,后期病斑干枯,病健

2、交界处产生一裂纹,病组织脱落形成穿孔,或部分与叶片相连。枝条受害产生两种病斑。春季溃疡:病斑初为暗褐色小疱疹,春末(开花前后)病斑表皮破裂,并有细菌溢出。夏季溃疡:当年新梢在晚夏被侵染而形成的病斑,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暗紫色斑点,病斑较小,不易扩展。果实发病产生圆形暗紫色、中央稍凹陷、边缘水渍状的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上溢出黄白色粘质物(菌脓)。22.霉斑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最后形成穿孔,幼叶受害易焦枯,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褐色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枝梢受害以芽为中心形成长椭圆形病斑,边缘紫褐色,伴有裂纹和流胶。果实病斑褐色,边缘红色,中央稍凹陷。

3、3.褐斑穿孔病:叶片上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清晰略带环纹,外围有时呈紫色或红褐色,后期产生灰褐色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穿孔整齐。新梢和果实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相似,均可产生灰褐色霉状物。345 病原:病原:细菌性穿孔病的病原为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 桃 李 致 病 变 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pruni),异名为桃李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pruni)。霉 斑 穿 孔 病 的 病 原 为 嗜 果 刀 孢(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褐斑穿孔病的病原为核果尾孢(Cercospora ci

4、rcumscissa)。三种病菌除为害桃外,还能侵害李、杏、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6病害发生规律:病害发生规律:细菌性穿孔病的病原细菌在枝条的溃疡部(主要是春季溃疡斑)越冬,开花前后细菌从病组织中溢出,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经气孔、皮孔侵入,叶片5月发病,温暖、多雨水或多雾适于病害发生。树势衰弱或排水、通风不良,偏施氮肥的果园发病较重。霉斑穿孔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被害枝梢或芽内越冬,翌春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侵害幼叶,产生孢子后侵染枝梢和果实。低温多雨有利于发病。褐斑穿孔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和枝梢组织内越冬,翌春形成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侵染叶片、新梢和果实。7防治要点:防治要点:果树萌芽前喷

5、一次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5、6月份喷代森锌或代森锰锌1-2次,对三种穿孔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后二种真菌性穿孔病,也可喷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等。8桃缩叶病桃缩叶病(Peach leaf curl)桃缩叶病主要为害桃树幼幼嫩嫩部部位位,以以为为害害叶片为主叶片为主,严重时也可为害花、嫩梢和幼果。春季嫩梢受害呈卷曲状,颜色发红或失绿,随叶片逐渐展开,卷曲和皱缩程度加剧,病叶增厚变脆,呈红色或浅绿色,春末夏初病叶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状物(病菌的子囊层),最后病叶变褐,焦枯脱落。枝梢受害后呈灰绿色或黄色,节间缩短、粗肿,叶片丛生,严重时整枝枯死。受害花瓣肥大变长,病果畸形,果面龟裂。9病原:病原:畸形

6、外囊菌(Taphrina eformans(Berk)Tul.),除为害桃外,还可为害油桃、扁桃和蟠桃。1011 病害发生规律:病害发生规律:病菌主要以厚壁芽孢子在桃芽鳞片或树皮上越冬,翌年春季桃树萌芽时,芽孢子萌发直接穿过嫩叶表皮或由气孔侵入,叶片展开前病菌从叶背侵入,展叶后可从叶正面侵入,初夏产生子囊孢子和芽孢子。病害4月上旬开始发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发病盛期,无再侵染。早春低温多雨的地区发病重,早熟品种发病较重。防治要点:防治要点:摘除病叶减少越冬病菌。桃芽膨大及花瓣露红时喷药铲除越冬病菌,药剂可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1:1:100)、粉锈宁、多菌灵等。12桃疮痂病桃疮痂病(Peac

7、h scab)桃疮痂病又名黑星病、黑点病,主要为害果实,也能侵害叶片和新梢。果实发病多在肩部产生暗褐色圆形小点,后呈黑色痣状斑点,严重时病斑聚合成片。病菌扩展一般仅限于表皮组织,因此病斑常龟裂,呈疮痂状。新梢被害后产生长圆形浅褐色病斑,后变暗褐色,病部微隆起,常发生流胶,病健组织界限明显,翌春病斑上产生暗色绒点状分生孢子丛。叶片被害产生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灰绿色病斑,后变暗色或紫红色,最后干枯脱落成穿孔。13病原:病原:嗜果黑星孢(Fusicladium carpophilum),异名为嗜果枝孢(Cladosporium carpophilum),有性阶段为嗜果黑星菌(Venturia carpo

8、philum),我国尚未发现。除为害桃树外,病菌还能侵害杏、李、梅、扁桃、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14病害发生规律:病害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翌春4月下旬至5月中旬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了萌发后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病菌侵染果实时潜育期约为40-70天,新梢和叶片为25-45天,4-5月多雨潮湿发病重,果园定植过密或树冠郁闭也能促进病害的发生。果实6月份开始发病,7月份盛发,晚熟品种发病较重,黄肉桃发病也重。防治要点:防治要点:剪除病枝梢减少越冬病菌量。发芽前,落花后半个月至6月上旬喷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托布津、代森锰锌等杀菌剂。15桃黄叶病桃黄叶病(Iron deficiency

9、 of peach tree)桃黄叶病多在新梢顶部嫩叶上出现症状,病叶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两侧保持绿色,叶片呈绿色网纹状,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缘变褐焦枯,叶片脱落或顶芽枯死。病病因因及及发发病病条条件件:由于土壤中铁元素缺乏所致。在盐碱高的地区或果园中,由于大量二价铁被转化成不溶性的三价铁,不能被吸收利用,致黄叶病发生,尤其在树体旺盛生长期,对铁需求量高时。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粘重及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重。防治要点:防治要点:盐碱重的果园春季灌水洗盐,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喷施或树干注射硫酸亚铁等。16李红点病李红点病(Plum leaf blister)李红点病主要为害叶片,果

10、实也可受害,叶片染病初生橙黄色近圆形病斑,微隆起,病健交界明显,病叶增厚,颜色加深,病部密生暗红色小粒点(病菌分生孢子器),秋末病叶深红色,产生黑色小粒点(子囊壳)。果实染病产生橙红色圆斑,稍隆起,无明显边缘,最后病部变为红褐色,其上散生许多深红色小粒点。17病原:病原:李疔座霉菌(Polystigma rubrum(Pers.)DC.),无性阶段为(Polystigminarubrum rubra(Desm.)Sacc.)。病害发生规律:病害发生规律:病菌以子囊壳在病叶上越冬,开花末期产生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分生孢子在侵染循环中不起作用。病害从展叶期至9月中旬均可发生,多雨年份或雨季发病重

11、。防治要点:防治要点:加强果园管理,冬季清除病叶、病果,李树开花末期及叶芽萌发时喷波尔多液、多菌灵、代森锌等杀菌剂。18杏疔病杏疔病(Apricot pox)杏疔病又称杏黄病、红肿病,主要为害新梢和叶片,也可为害花和果实。新梢染病节间缩短,其上的叶片变黄增厚,叶脉红褐色,叶肉暗绿色,正反两面密生小红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后期从小红点中涌出淡黄色孢子角,卷曲成短毛状或在叶面混合成黄色胶层。叶片染病变黄增厚,叶柄变短变粗,基部肿胀,7月以后干枯成褐色至黑色,质地硬,卷曲畸形,叶背散生小黑点(子囊壳),黑叶在树上不易脱落,病枝结果少或不结果。花染病不易开放,花苞增大,花萼花瓣不易脱落。果实染病生长

12、停滞,果面生淡黄色病斑和红褐色小粒点,病果后期干缩脱落或挂在树上。病原:病原:杏疔座霉(Polystigma deformansSyd.)。病害发生规律:病害发生规律:病菌以子囊壳在病叶内越冬,春季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到幼芽,条件适宜时萌发侵入,随新叶生长在寄主组织中蔓延,5月出现症状,后期病叶变黑并在叶背产生子囊壳越冬。19杏灰霉病杏灰霉病(Gray mold of apricot)杏灰霉病可为害花、叶片和果实,花受害呈水渍状,后变淡褐色或褐色腐烂,似烫伤状,潮湿时花瓣上产生灰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果实发病后变褐软腐,表面生灰色霉层,后期干缩脱落,表面产生黑色小菌核。叶片受害后

13、产生褐色湿腐状病斑,病斑薄易破裂,病斑背面产生灰色霉层。病原:病原: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Pers.exFr.)。病病害害发发生生规规律律:病菌以菌核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主要从伤口侵入为害。防治要点:防治要点: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落花后喷代森锌、多菌灵等杀菌剂。20桃、李、杏、樱桃根癌病桃、李、杏、樱桃根癌病(Crown gall)根癌病又名冠瘿病,主要发生在根颈部或主、侧根上,嫁接处和地上部枝干也常见。被害部位形成癌瘤,癌瘤的形状通常为球形或扁球形,初生癌瘤乳白色或略带红色,光滑,后逐渐变褐色乃至深褐色,坚硬,表面粗糙而不平

14、。苗木受害后地上部表现的症状特点是,发育受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严重时叶片黄化。成年果树受害,生长不良,果实小,树龄缩短,发病严重时全株枯死。2122病原:病原: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本病能为害桃、苹果、梨、李、杏、樱桃、花红、枣、板栗、胡桃等多种果树,据报道,其寄主范围多达93科331属643种植物。病菌有不同的生物型。23病害发生规律:病害发生规律:病原细菌在癌瘤组织的皮层内越冬,癌瘤破裂时进入土壤中越冬,雨水和灌溉水是传病的主要媒介,此外,地下害虫(如蛴螬、线虫等)也能传病,带菌苗木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病菌通过伤口侵入寄主,引起寄主细胞异常分裂,形成癌瘤,当寄主细胞开始分裂后,即使除去细菌也不能阻止癌瘤的发展和增大,从病菌侵入到显现病瘤一般要经过几周至一年以上。病菌侵染与病害发生随土壤温度的增高而增加,碱性土壤利于发病。24防治要点:防治要点:碱性土壤的果园适当施用酸性肥料或增施有机肥料。选择无病土作苗圃。发现病瘤及时切除,并用抗菌剂402或福美砷涂抹切口,病株周围土壤用抗菌剂402灌注杀菌。病菌侵入前使用放射土壤杆菌84进行生物防治,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252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