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培训(法规上)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30803199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PPT 页数:148 大小:2.8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能源管理培训(法规上)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能源管理培训(法规上)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能源管理培训(法规上)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资源描述:

《能源管理培训(法规上)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管理培训(法规上)课件(1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能源管理师考试培训讲座能源管理师考试培训讲座能源管理培训讲座能源管理培训讲座(上)(上)2023/8/271第一章第一章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一、法规的概念与效力一、法规的概念与效力从通常意义上讲,法规是指法律、法令、条例、规则、从通常意义上讲,法规是指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律文件的总称。从严格意义上讲,法规是指国务院章程等法律文件的总称。从严格意义上讲,法规是指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批准的地方性法规。会制定或批准的地方性法规。法规的效力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法规的

2、法规的效力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法规的约束力与强制力;狭义的是指国家规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约束力与强制力;狭义的是指国家规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效力,包括法规的效力层级的效力,包括法规的效力层级(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效力范围(人、空间、时间)等。、效力范围(人、空间、时间)等。2023/8/272二、政策的概念与功能二、政策的概念与功能从广义上讲,政策是国家、政府和政党为实现其目标而从广义上讲,政策是国

3、家、政府和政党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方针、行动准则和具体行动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制定的总体方针、行动准则和具体行动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政策是国家、政府和政党有关行动的规则体系。政策是国家、政府和政党有关行动的规则体系。政策的功能:一是调整利益关系,调动积极性;二是规政策的功能:一是调整利益关系,调动积极性;二是规范人们的行为,统一行动步伐;三是协调社会系统,维持国范人们的行为,统一行动步伐;三是协调社会系统,维持国家秩序。家秩序。节能政策是围绕着加强节能工作制定的一系列指导性文节能政策是围绕着加强节能工作制定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属于公共政策范畴。按照影响的范围,节能政策可以分件,属于公共政策

4、范畴。按照影响的范围,节能政策可以分为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按照政策的作用,可以分为激励性为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按照政策的作用,可以分为激励性政策和约束性政策;按照内容涉及面,可以分为综合指导性政策和约束性政策;按照内容涉及面,可以分为综合指导性和单项指导性政策;按照政策的时效性,可以分为长期效力和单项指导性政策;按照政策的时效性,可以分为长期效力政策和短期效力政策。政策和短期效力政策。2023/8/273三、法规的特点三、法规的特点 1 1、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法具有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法性。法具有规

5、定人们的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法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包括三种:人们可以怎样行为(可为模式)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包括三种:人们可以怎样行为(可为模式);人们不得怎样行为(勿为模式);人们应当或必须怎样行;人们不得怎样行为(勿为模式);人们应当或必须怎样行为(应为模式)。为(应为模式)。2 2、法是以对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的社会规、法是以对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的社会规范。范。3 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意志性。的评价,具有国家意志性。4 4、法是由国家、法是由国家 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

6、具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有国家强制性。5 5、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6 6、法是有严格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法是有严格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2023/8/274 四、政策的特点四、政策的特点 1 1、合法性:政策的制定和政策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合法性:政策的制定和政策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的规定。2 2、超前性: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而提出的,是为了、超前性: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而提出的,是为了指导今后工作,所以政策的目标及其相关内容要有前瞻性。指导今后工作,所以政策的目标及其相关内容要有

7、前瞻性。3 3、周期性: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修正,到政、周期性: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修正,到政策的终结。策的终结。4 4、相对性:同一规定相对于不同的范畴可以赋予其、相对性:同一规定相对于不同的范畴可以赋予其不同的意义,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称为政策,在另外的意不同的意义,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称为政策,在另外的意义上又可以称为制度、原则或其他规范。如联产承包责任义上又可以称为制度、原则或其他规范。如联产承包责任制既是一项经济制度,又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制既是一项经济制度,又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2023/8/275五、政策与法规的区别五、政策与法规的区别1 1、政策由党和政府制定,

8、法规由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政策由党和政府制定,法规由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制定。制定。2 2、政策的表现形式多样,法规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表达。、政策的表现形式多样,法规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表达。3 3、政策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针对具体问题和特定、政策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针对具体问题和特定人群的;法规是普遍的规则,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意义的政人群的;法规是普遍的规则,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意义的政策才需要上升为法规。策才需要上升为法规。4 4、政策在执行中具有灵活性,规范性弱;而法规具有、政策在执行中具有灵活性,规范性弱;而法规具有明确的规范性。明确的规范性。5 5、政策的执行靠行政措施和纪律;法规在实施遇

9、到障、政策的执行靠行政措施和纪律;法规在实施遇到障碍的情况下,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碍的情况下,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6 6、政策可以是探索性的;法规更具有稳定性。、政策可以是探索性的;法规更具有稳定性。2023/8/276六、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权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这样或不可以这样行为;或者要求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这样或不可以这样行为;或者要求他人可以这样或不可以这样行为。比如我们可以上街购物,他人可以这样或不可以这样行为。比如我们可以上街购物,但是购物一定要付款,这就是权利与义务。可见在社会生活但是购物一定要付

10、款,这就是权利与义务。可见在社会生活中权利和义务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在一个法治比较健全的国中权利和义务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在一个法治比较健全的国度里,人们的行为时时处处都会受到法的规范,因此时时处度里,人们的行为时时处处都会受到法的规范,因此时时处处就会产生或存在权利与义务。从一定意义上说,依法履行处就会产生或存在权利与义务。从一定意义上说,依法履行义务就意味着维护自己的权利,合理合法地实现自己的权利,义务就意味着维护自己的权利,合理合法地实现自己的权利,也就象征着履行义务。也就象征着履行义务。2023/8/277第二章第二章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法一、一、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的制定与修订的制定与修订

11、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法是是19971997年年1111月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月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第2828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于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于19981998年年1 1月月1 1日日起施行。起施行。进入新世进入新世纪,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纪,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时期,钢铁、电力、建材等重工业高速发展,国际经验加速时期,钢铁、电力、建材等重工业高速发展,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表明,这一阶段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特别是20032003年至年至20052005年,年,能源利用效率出现逆转,单位产值能耗分别上升能

12、源利用效率出现逆转,单位产值能耗分别上升4.9%4.9%、5.5%5.5%、0.2%0.2%。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在某些方面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节在某些方面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节能管理对法律制度的需求。能管理对法律制度的需求。2023/8/278“十五十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时期能源消费总量2023/8/27920052005年年1010月,月,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中指出: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

13、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节能降耗。节能降耗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关系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广

14、泛关注的关系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2023/8/271020062006年年3 3月十届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月十届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十一十一五五”规划规划纲要纲要提出:提出:“十一五十一五”期间要实现单位国内生期间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20%左右左右,这个目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这个目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为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组束性指标。为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组织,自织,自20062006年年3 3月开始,历时一年半时间,对原月开始,历时一年半时间

15、,对原节约能源节约能源法法的进行了修订。的进行了修订。20072007年年1010月月28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法修订草案。新修订的修订草案。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共七章八十七条,分别是总则、节能管理、共七章八十七条,分别是总则、节能管理、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一般规定、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一般规定、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公共机构节能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节能技通运输节能、公共机构节能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节能技术进步、激励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修订后的术进步、激励措施、法

16、律责任和附则。修订后的节约能源节约能源法法自自20082008年年4 4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2023/8/2711 与原节能法相比,新法在法律的层面上确定了节能在我与原节能法相比,新法在法律的层面上确定了节能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明确了政府及其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明确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节能工作中的职责,规定了一系列重要的节能制有关部门在节能工作中的职责,规定了一系列重要的节能制度,提出了促进节能工作的政策导向和重要措施,强化了节度,提出了促进节能工作的政策导向和重要措施,强化了节能法律责任能法律责任。原原节能法节能法第一条第一条:为了推进全社会

17、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为了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益,保护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保护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制定本法。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制定本法。新法第一条新法第一条: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制定本法。2023/8/27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18、的文明发展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大力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大力推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能源供求矛盾,促推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能源供求矛盾,促进环境质量改善,是落实十七大精神,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进环境质量改善,是落实十七大精神,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19、措施。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2023/8/2713第三条第三条本法所称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是本法所称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效、合理地利用能源。第一,节能必须以技术进步为依托,必须从技术上第一,节能必须以技术进步为依托,必须从技术上获得必要的支持,超越技术发展水平的节能是不现实的

20、。获得必要的支持,超越技术发展水平的节能是不现实的。第二,与能源使用行为一样,节能也是一种经济行为,第二,与能源使用行为一样,节能也是一种经济行为,要考虑用能单位的承受能力和经济收益。一方面节能的要考虑用能单位的承受能力和经济收益。一方面节能的开支必须是财务上可以承受的,另一方面用能单位应当开支必须是财务上可以承受的,另一方面用能单位应当从节能中获得经济效益,这也是企业和家庭节能的内在从节能中获得经济效益,这也是企业和家庭节能的内在推动力。第三,节能水平的提高与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推动力。第三,节能水平的提高与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资源节约意识有很大的关系。识、资源节约意识有很大的关系。2023

21、/8/2714 原法第四条: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原法第四条: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方针。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进节能技术进步,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消费结构,推进节能技术进步,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改善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和供应,逐产品能耗,改善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和供应,逐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向节能型发展。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向节能型发展。新法

22、第四条新法第四条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2023/8/2715 增加了:增加了:第五条第五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节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编制和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年度节能计划。国务院编制和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年度节能计划。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本级人民

23、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节能工作。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节能工作。第六条第六条 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向国务院评价的内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2023/8/2716国务院批复的节能指标分解方案国务院批复的节能指标分解方案地区地方GDP能耗下降率()地区地方GDP能耗下降率()地区地方GDP能耗下降率()海 南12辽 宁20

24、重 庆20西 藏12黑龙江20四 川20广西15上 海20贵 州20广 东16江 苏20陕 西20福 建16浙 江20甘 肃20云 南17安 徽20宁 夏20青 海17江 西20新 疆20北 京20河 南20山 东22天 津20湖 北20山 西25/22河 北20湖 南20内 蒙25/22吉 林30/22172023/8/271720072007年年1111月月1717日,日,国务院国务院“国发国发3636号文号文”印发了印发了批转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把建把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以立科学、完

25、整、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以下称下称“三个体系三个体系”),并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并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各省明确要求各省(区、市)制定本地区的年度节能目标,并规定按照一级抓(区、市)制定本地区的年度节能目标,并规定按照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要求,进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要求,进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通知通知要求各千家重点企业也要制定并落

26、实年度节能目标。要求各千家重点企业也要制定并落实年度节能目标。这是各地、各企业建立和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的依据。同时这是各地、各企业建立和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的依据。同时根据本条的规定,不仅根据本条的规定,不仅“十一五十一五”期间,期间,“十一五十一五”以后都以后都要坚持节能目标责任制。要坚持节能目标责任制。2023/8/2718根据根据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有关要求,和国务院有关要求,20082008年四、五年四、五月份,国家发改委会同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月份,国家发改委会同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对全国门,对全国30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

27、072007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价考核,其中北京、天津、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价考核,其中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山东省(市)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等辽宁、上海、江苏、山东省(市)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等级;吉林、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级;吉林、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1414个省(区、市)考个省(区、市)考核结果为完成等级;黑龙江、江西、河南省考核结果为基核结果为完成等级;黑龙江、江西、河南省考核结果为基本完成等级;河北、山西、内蒙古、海南、贵

28、州、宁夏、新本完成等级;河北、山西、内蒙古、海南、贵州、宁夏、新疆省(区)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疆省(区)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十一五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节能目标完成进度4040以上的有北京、天津以上的有北京、天津个地区;完成进度个地区;完成进度3030以上的有福建、上海、陕西等以上的有福建、上海、陕西等个地区;完成进度个地区;完成进度20203030的有云南、四川、湖南、重庆、的有云南、四川、湖南、重庆、河北、贵州、内蒙古、山西、吉林、宁夏河北、贵州、内蒙古、山西、吉林、宁夏1010个地区;完成进个地区;完成进度低于度低于2020的有新疆、的有新疆、海南、青海海南、青海3 3个地区个地

29、区2023/8/2719 2008 2008年各地区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公告如下:年各地区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公告如下: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山东、云南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山东、云南7 7个省(市)个省(市)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等级;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等级;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陕西、甘肃、宁夏广西、重庆、贵州、陕西、甘肃、宁夏1919个省(区、市)考个省(区、市)考核结果为完成等级;海南、西藏、青海核结果为完成

30、等级;海南、西藏、青海3 3省(区)考核结果为省(区)考核结果为基本完成等级;四川、新疆基本完成等级;四川、新疆2 2个省(区)因地震灾害影响等原个省(区)因地震灾害影响等原因没有完成当年节能任务,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因没有完成当年节能任务,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十一五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超过节能目标完成进度超过60%60%的有北京、天津、的有北京、天津、湖南、陕西、江苏、湖北、河北、广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南、陕西、江苏、湖北、河北、广西、福建、广东、浙江1111个省(区、市);完成进度个省(区、市);完成进度50-60%50-60%的有山东、重庆、江西的有山东、重庆、江西等等161

31、6个省(区、市);完成进度低于个省(区、市);完成进度低于50%50%的有四川、海南、新的有四川、海南、新疆、青海疆、青海4 4个省(区)。个省(区)。2023/8/272020092009年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公告如下:年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公告如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重庆、四川、云南、江苏、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宁夏陕西、宁夏1818个省(区、市)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等级;吉个省(区、市)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等级;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河南、湖南

32、、广西、海南、甘肃、林、黑龙江、浙江、安徽、河南、湖南、广西、海南、甘肃、青海青海1010个省(区)考核结果为完成等级;西藏自治区考核结个省(区)考核结果为完成等级;西藏自治区考核结果为基本完成等级;贵州、新疆果为基本完成等级;贵州、新疆2 2省(区)考核结果为未完省(区)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成等级。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数,截至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数,截至20092009年底,已完年底,已完成成“十一五十一五”节能目标的有北京、天津节能目标的有北京、天津2 2个直辖市;完成进个直辖市;完成进度超过度超过80%80%的有湖北、湖南、广西等的有湖北、湖南、广西等2222个省(区、市);完个省

33、(区、市);完成进度成进度70-80%70-80%的有西藏、安徽、吉林、贵州、青海的有西藏、安徽、吉林、贵州、青海5 5个省个省(区);完成进度低于(区);完成进度低于60%60%的有海南、新疆的有海南、新疆2 2个省(区)。个省(区)。2023/8/2721 “十一五十一五”时期,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时期,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务院的决策部署,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积极采取有效措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节能减排工

34、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19.1%,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放总量分别下降14.29%14.29%和和12.45%12.45%,基本实现了,基本实现了“十一五十一五”规划纲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实现撑,为实现“十二五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应对全节能减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球气

35、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2011年年9 9月月2626日日,国务院决定,对国务院决定,对“十一五十一五”期间在节能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北京、天津、山西、内期间在节能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吉林、江苏、山东、湖北等蒙古、吉林、江苏、山东、湖北等8 8省(区、市)人民政府,在省(区、市)人民政府,在减排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山东、江苏、广东、河南、浙江、辽宁、减排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山东、江苏、广东、河南、浙江、辽宁、上海、陕西等上海、陕西等8 8省(市)人民政府,予以通报表扬。省(市)人民政府,予以通报表扬。2023/8/2722今年今年4 4月中旬到月中旬到5 5月初,月初,根据国务

36、院关于印发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十二五”节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0112626号)和国务院号)和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200736号)要求,号)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公厅关于开展20112011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的通知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的通知,国家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展改革委会同会同有关部门有关部门组成组成1010个个考核组,对各省级人民政府考核组,对各省级人民

37、政府20112011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评价考核。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评价考核。张平主任指示:张平主任指示:要结合考核的情况,评估全国节能形势,提要结合考核的情况,评估全国节能形势,提出加强节能工作、确保完成节能任务的措施,适时召开委办公会出加强节能工作、确保完成节能任务的措施,适时召开委办公会议,要举全委之力完成议,要举全委之力完成20122012年节能任务。在此基础上,建议及时年节能任务。在此基础上,建议及时召开国务院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公布召开国务院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公布20112011年节能减排考核结年节能减排考核结果,对完成果,对

38、完成20112011年节能减排任务的地方给予表扬,对未完成任务年节能减排任务的地方给予表扬,对未完成任务的要点名批评,同时对全国节能减排工作做出进一步安排,同时的要点名批评,同时对全国节能减排工作做出进一步安排,同时启动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启动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2023/8/2723 第七条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第七条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

39、构、产品结构和能源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消费结构,推动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2023/8/272440.343.320052005 2010 2010 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占占GDPGDP的比重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

40、比重工业增加值的比重4.44%10%可再生能源占能源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消费总量的比重107.5要大力要大力调整和优化结构调整和优化结构2023/8/2725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均有较大幅度下降,能效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均有较大幅度下降,能效整体水平得到提高。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变化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变化单位单位2005年年2010年年减少减少%火电供电煤耗克标准煤/千瓦时3703333710吨钢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6946058912.8水泥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671264124.6乙烯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07394812511.6合成氨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

41、/吨1484127221214.32023/8/2726原法第六条原法第六条国家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国家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节能宣传和教育,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广,加强节能宣传和教育,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节能意识。新法第八条国家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新法第八条国家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进步。发、示范和推广,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进步。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培训体系

42、,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方式。节约型的消费方式。2023/8/2727这次修订增加了一个重要规定,要求将节能知识纳入国这次修订增加了一个重要规定,要求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包括初等、中等和民教育和培训体系。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也包括普通和职业教育。这是落实节约资源基本高等教育,也包括普通和职业教育。这是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教育和培训内容上,一是要加深对国策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教育和培训内容上,一是要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了解我国人均占有资源、能源水平远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了解我国人均占有资

43、源、能源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实,了解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化、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实,了解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能源供应方面面临的突出矛盾,了解在能源镇化进程加快,能源供应方面面临的突出矛盾,了解在能源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二是要加深对能源消耗与生态环境保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二是要加深对能源消耗与生态环境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的了解,正确认识我国在这方护、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的了解,正确认识我国在这方面面临的严峻形势;三是要从普通群众的衣食住行入手,介面面临的严峻形势;三是要从普通群众的衣食住行入手,介绍节能的方法和节能的好处,让大家了解开展节能对建设节绍节能的方法和

44、节能的好处,让大家了解开展节能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养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尚。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养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尚。2023/8/2728 从国际大环境看,油气资源越来越少,各种形式的冲突和从国际大环境看,油气资源越来越少,各种形式的冲突和斗争会越来越激烈。尽管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油气的可采储斗争会越来越激烈。尽管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油气的可采储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需求的增长趋势更猛烈。我国的石油企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需求的增长趋势更猛烈。我国的石油企业进军海外石油市场屡屡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阻碍,业进军海外石油市场屡屡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阻碍,李铁映副委员长

45、形象的称之为李铁映副委员长形象的称之为“与虎谋皮与虎谋皮”。美国近年来不惜。美国近年来不惜用军事手段搞乱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就是想独用军事手段搞乱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就是想独霸全球的石油资源。此外在对待气候变化方面,美国也不顾我霸全球的石油资源。此外在对待气候变化方面,美国也不顾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远低于发达国家的现实,对我国施压。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远低于发达国家的现实,对我国施压。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主动提出了减排目标,将降低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主动提出了减排目标,将降低GDPGDP单位能耗单位能耗作为国家的约束性指标。作为国家的约束性指标。2023/8/2729新修

46、订的节能法要求新修订的节能法要求用能单位用能单位即即企事业单位、机关、社企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会团体等所有所有使用能源的单位。使用能源的单位。应按照合理原则使用能源,应按照合理原则使用能源,并采取具体措施加强节能管理,包括加强能源管理制度建设,并采取具体措施加强节能管理,包括加强能源管理制度建设,将能耗控制纳入管理体系,严格按照高效利用能源的要求,将能耗控制纳入管理体系,严格按照高效利用能源的要求,监控各项能源消耗流程,贯彻执行国家的能源法律、法规、监控各项能源消耗流程,贯彻执行国家的能源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政策、标准等。要求用能单位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措施是加要求用能单位

47、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措施是加强节能管理的有效举措。节能计划是为保障合理使用能源而强节能管理的有效举措。节能计划是为保障合理使用能源而制定的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行动制定的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行动方案。节能技术措施是指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设备方案。节能技术措施是指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等实现节能降耗的办法或手段。材料等实现节能降耗的办法或手段。2023/8/2730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对节能法律、法规和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

48、范围内,加强对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用能行为。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用能行为。履行节能监督管理职责不得向监督管理对象收取费用。履行节能监督管理职责不得向监督管理对象收取费用。第十五条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第十五条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

49、入生产、使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2023/8/2731第十六条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第十六条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的目录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工艺的目录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生产单位,应当执行单位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生产单位,应当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对超过单位

50、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的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的生产单位,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生产单位,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治理。责令限期治理。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查和监管。2023/8/2732第十七条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第十七条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禁止使用国家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第七十条生

51、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第七十条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停止生产、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停止生产、进口、销售,没收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用能产品、设备进口、销售,没收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用能产品、设备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2023/8/2733第三十一条国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动第三十一条国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动机、锅炉、窑

52、炉、风机、泵类等设备,采用热电联产、余热机、锅炉、窑炉、风机、泵类等设备,采用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洁净煤以及先进的用能监测和控制等技术。余压利用、洁净煤以及先进的用能监测和控制等技术。第七十一条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第七十一条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没收国家明令艺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淘汰的用能设备;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

53、者关闭。业整顿或者关闭。2023/8/2734节能法对用能单位的一般规定:节能法对用能单位的一般规定:第二十四条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第二十四条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措施,降低能源节能管理,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消耗。第二十五条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对节第二十五条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第二十六条用能单位应当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和岗位节第二十六条用能单位应当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和岗位节能培训。能培训。第二十七条用能单位

54、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第二十七条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2023/8/2735 原原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法主要以工业为主,对主要以工业为主,对交通节能交通节能没有规没有规定,对定,对建筑节能建筑节能仅制定了一条规定,且比较原则和笼统,缺仅制定了一条规定,且

55、比较原则和笼统,缺乏约束力乏约束力,难以起到实际作用。难以起到实际作用。目前我国既有建筑存量超过目前我国既有建筑存量超过400400亿平方米,每年新建建亿平方米,每年新建建筑竣工面积达筑竣工面积达2020亿平方米以上,建筑领域已经成为我国节能亿平方米以上,建筑领域已经成为我国节能的重点领域之一。的重点领域之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交通运输、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能源消费增长很快,是节能工作的薄弱环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能源消费增长很快,是节能工作的薄弱环节,需要在进一步规范工业节能的基础上,扩展现行法律的节,需要在进一步规范工业节能的基

56、础上,扩展现行法律的调整范围,对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做出调整范围,对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做出规定。规定。2023/8/2736自石油危机以来,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大致保持不变自石油危机以来,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大致保持不变。而另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民生、民生、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费大幅增加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费大幅增加。2023/8/2737 日本的能源需求自日本的能源需求自7070年代以来,相对基本处于持续稳定状态的工业部门,年代以来,相对基本处于持续稳定状态的工业部门,民生及运输部门均有了稳步的增长。民生及运输部门均有了稳步的增长。民生部门的能源需求与民生部门的能源需求

57、与9090年代相比,业务部门增长了年代相比,业务部门增长了34%34%、家庭部门增长了、家庭部门增长了26%26%,业务部门的增长率尤其显著。其次,运输部门的能源需求中汽车占了,业务部门的增长率尤其显著。其次,运输部门的能源需求中汽车占了9 9成成以上。尤其是私家用车增长显著,比以上。尤其是私家用车增长显著,比9090年代增长了年代增长了54%54%。约24约28约48运输部门运输部门民生部门民生部门工业部门工业部门2023/8/2738第三十七条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实行第三十七条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实行室内温度控制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室内温度控制制

58、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制定。第三十八条国家采取措施,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第三十八条国家采取措施,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新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具体办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按照节能法的要求,国务院已经将各地是否按照节能法的要求,国务院已经将各地是

59、否制定出台绿制定出台绿色建筑推广政策;完成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目标任务;完成色建筑推广政策;完成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目标任务;完成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目标;新建建筑施工阶段节能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目标;新建建筑施工阶段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95%95%以上,施工阶段节能以上,施工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上升或维持不变;完成标准执行率上升或维持不变;完成公共建筑节能目标公共建筑节能目标的情况列入节能目标考核内容。的情况列入节能目标考核内容。2023/8/2739 2008 2008年年7 7月月2323日国务院第日国务院第181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民用建民用建筑

60、节能条例筑节能条例和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已经自,已经自20082008年年1010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民用建筑节能,是指居住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商民用建筑节能,是指居住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商业、服务业、教育、卫生等其他公共建筑。在保证民用建筑业、服务业、教育、卫生等其他公共建筑。在保证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动。源消耗的活动。公共机构节能,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公共机构节能,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应当加强用能管理

61、,采取技术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应当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制止能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制止能源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源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公共机构节能主要是人均公共机构节能主要是人均综合能耗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这两个指标,综合能耗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这两个指标,要求要求设立专门的设立专门的省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机构、落实省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机构、落实100100万元以上专项资万元以上专项资金。金。2023/8/2740第四十二条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指导、促进各种交通第四十二条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指导、促进各种交通运输

62、方式协调发展和有效衔接,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建设节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有效衔接,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建设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公共机构采购用能产品、设备,应当优先采公共机构采购用能产品、设备,应当优先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禁止

63、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禁止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政府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2023/8/2741新修订的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加大了节能标准对用能行为的加大了节能标准对用能行为的规制力度,进一步明确了节能标准的基础作用。第十三条明规制力度,进一步明确了节能标准的基础作用。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组织确规定: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

64、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制定并适时修订有关节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立健全制定并适时修订有关节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立健全节能标准体系。节能标准体系。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强制性的用能产品、设备能源效率标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强制性的用能产品、设备能源效率标准和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准和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严于强制性国

65、家标准、行业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严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地方节能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标准的地方节能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国务院批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2023/8/2742原节能法对原节能法对节能的相关财政税收政策尚不完善,不能节能的相关财政税收政策尚不完善,不能有效地抑制不合理消费和浪费能源。为了有效地抑制不合理消费和浪费能源。为了更好地运用市场更好地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引导和推动合理用能。政府需要进一步明机制和经济手段引导和推动合理用能。政府需要进一步明确有关政策措施,建立促进节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确有关政策措施

66、,建立促进节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新法中增设了新法中增设了“激励政策激励政策”一章,明确国家实行促进一章,明确国家实行促进节能的财政、税收、价格、信贷和政府采购政策。节能的财政、税收、价格、信贷和政府采购政策。第六十条明确提出了:中央财政和省级地方财政安排第六十条明确提出了:中央财政和省级地方财政安排节能专项资金,支持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技术和产品节能专项资金,支持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节能宣传培训、信的示范与推广、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节能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2023/8/2743第五十八条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第五十八条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目录,引导用关部门制定并公布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目录,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能单位和个人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实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重大节能科研项目、节能示范项目、重点节能工程。施重大节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