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香格里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23080080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香格里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云南省香格里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4分)1. (4分) (2019高二上四川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遥远的一个梦了。记得儿时,在滴滴答答的雨帘下,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片片烟雨朦胧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_,让人恍然进入梦境。現在,( ),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发明,又是何人所這,现已无从考证,但我想,油纸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被潇潇暮雨氤氳着的江南,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于是,一把把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

2、伞下的人或是_女子,或是一袭青衫的书生,静静地在雨中沉思、遐想或踌躇彷徨,那么宁静,那么典雅。油纸伞不仅脸我走过少年和童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渐地变、破损、直到永远地消失。如今,油纸伞早已被自动伞,折叠伞所取代,它们做工精细,变化无穷,如五彩的花朵在大街上、小巷里次第开放。虽然我清楚地知道,它们也源于油纸伞的构想,是油纸争的沿袭,但已缺乏了油纸伞的诗意,因为它们已没有了木质的温润,油纸的芬芳;没有了其张开时的热烈、坦诚和闭合时的羞涩、_,已缺失了一个民族的古典情怀。所以,当若诗若梦的油纸伞逝去后,我们就再也无缘读到一首像雨巷那样令人心澄眼热的诗歌和一个像

3、白蛇传那样_的故事。(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接踵而至 眉清目秀 情不自禁 缠绵悱侧B . 纷至沓来 明眸皓齿 含情脉脉 缠绵悱侧C . 接踵而至 明眸皓齿 情不自禁 辗转反侧D . 纷至沓来 眉清目秀 含情脉脉 辗转反侧(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B . 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C . 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D . 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还能依稀

4、看到它们的影子,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油纸伞仅陪我走过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被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渐地破损、霉变,直到永远地消失。B . 油纸伞不仅陪我走过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被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渐地破损、霉变,直到永远地消失。C . 油纸伞仅陪我走过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渐地破损、霉变,直到永远地消失。D . 油纸伞仅陪我走过少年和童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被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渐地霉变、破损,直到

5、远地消失。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2. (3分) (2019高二下哈尔滨开学考)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钗留一股合一扇,_。长恨歌 (2) _,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3) _,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4) _,夷歌数处起渔樵。阁夜 (5) 后秦击赵者再,_,_,_,_。六国论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3. (15分) (2020高一上铜陵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拒 绝骆 驼我回去的时候,父亲正在老家的院坝里发呆。几根倾斜的柱子,让人不敢多看。见我回来,父亲突然来了精神。但这样的神色仅在父亲脸上存留了几秒,便逝去了。我理解父亲的苦处,祖辈留下的

6、老房子,在父亲眼里,该是何等的重要啊。不是为了守它,父亲或许早就随我们进城了。多年来,父亲都以看守祖辈留下来的老房子为由,单独在老家生活。这次,我在心里暗喜,或许就是个绝好的机会吧。父亲说,我找你三表叔看过了,这房子还可以修好。我心里一惊!三表叔在老家有点名气,全村大部分旧房子都是他带领人修建的,他的话,父亲会信的。我看了看父亲,没作言语。我说,我先去转转。逃过父亲的视线后,我转而朝三表叔的家走去。我必须尽力说服他,让他阻止父亲再修整旧房。不然,父亲余下的时光,还将在老家度过。没想到,曾经受过我的无数恩惠的三表叔,居然拒绝了我!三表叔说,没办法啊,侄子,你爹那脾气,没办法啊。回去之后,父亲说,

7、我准备今天开始修整房子了。你帮我做做下手吧。说完,父亲便开始在院坝边调泥巴了,父亲的身板大不如以前了,他每和一下泥,都能看出力不从心。我颓然地坐在了老家的院坝边。回想起来,我已经20多年没做过农村的体力活了,看到这些心里就发怵。我走到房屋拐角处拿出手机,给在老家镇上当领导的同学打电话搬救兵。同学告诉我,我们家是前几天定下的重灾户,志愿者下午就可以到。没想到,当父亲知道我搬救兵的事后,突然大怒。他说,你不愿意修就算了,还去搬救兵,你这不是给政府添乱吗?!昨天,你那个镇长同学已经派人来过了,我没有答应。就这么大点事,还搬救兵?像青川那些重灾区的人,不是要去天上搬救兵?亏你这么多年在外面跑,遇事咋就

8、不晓得个轻重缓急?说完,父亲又开始忙活了。我独自无语。我想,等下午人到了,父亲也就不会拒绝了。下午,同学带着几个人,还带来了方便面、被褥等救灾物资。父亲看见他们,脸唰的一下就白了,少顷,又满脸通红。父亲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头埋得很低,我明显感觉到了他的手足无措。父亲将大家让座到院坝的街沿上,回屋去取出了一包皱巴巴的香烟,给大家散了。而后爬上园子里的苹果树,采摘了一篮早熟的苹果。没想到,父亲此时的身手,会那样敏捷!我在心里长长地舒了口气!就是像你想到的那样,父亲拒绝了所有人,拒绝了所有救灾物资。我满面愧疚地向大家道歉,同学说,你父亲,我们理解,多年前,他就是全市的优秀共产党员,这样的大事面前,他

9、这样的老干部高风亮节,也属正常!你可能不知道吧,就在“512”的第二天,你父亲就向灾区捐款1300多元,还强行要当志愿者,我们没办法啊,他吃住在现场,20多天啊。他肩上和手上的伤,就是救灾时弄的。我感到了一阵眩晕!每次,父亲在电话里都说,他在老家干这干那,一切都好我默默地来到父亲身边,问,你的伤,好些了吗?父亲愣了一下,说,知道了啊?没关系的,早就好了。我说,这么大的事,你该告诉我们啊!父亲说,自己身上的肉,还不清楚吗?几天就好了!我回屋取了把锄头,默默地与父亲一起和泥。父亲长时间地盯着我,抬头看时,他满面微笑,我还看见,有泪从他的脸颊滑过。回到成都的第二天,父亲打来电话,问我还累不累。他说,

10、我是共产党员,国家干部,国难当头,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问心无愧!短时的沉默后,父亲说,你给你的同学镇长说说,不是我们这些退休老汉不给他面子,救灾物资要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不要搞平均主义。他给我们家评了,还不是看你的面子?我说,嗯。父亲又说,还有,我老了,有些话还得给你先说说,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我们罗家祖祖辈辈,就没有一人吃过国家救济,再大的灾难,都是尽力自救,只要挺过去,一切都会好的!我长时的无言。(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6期)(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是小说的次要人物,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人,在文中起到了穿针引线、推动情节发

11、展的作用。B . “三表叔”以修缮旧房为生,所以他不顾“我”的劝阻,答应“我”父亲帮忙修理“我”家的老房子。C . 镇长把“我”家定为重灾户,并与志愿者去送救灾物资,既是对灾区百姓的关心,也出于同学情谊。D . 小说综合运用了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等描写手法,抓住细节,突出个性,使人物形象逼真、感人。(2) “父亲”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 小说以“拒绝”为题,有何意蕴?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4. (20分) (2017高二上江苏期中)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不识张晓风家人至亲,我们自以为极亲极爱了解的,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不是刻骨的感觉。父亲的追思会上

12、,我问弟弟:“追诉平生,就由你来吧,你是儿子。”弟弟沉吟了一下,说:“我可以,不过我觉得你知道的事情更多些,有些事情,我们小的没赶上。”然而,我真的知道父亲吗?我们曾认识过父亲吗?我愕然不知怎么回答。读完徐州城里的第七师范的附小,父亲打算读第七师范,家人带他去见一位堂叔,目的是借钱。堂叔站起身来,从一把旧铜壶里掏出二十一块银元。堂叔的那二十一块银元改变了父亲的一生。我很想追上前去看一看那堂叔看着他的怜爱眼神。他必是族人中最聪明的孩子,堂叔才慨然答应借钱的吧!然而,我真认识那孩子吗?那个捧着二十一块银元来向这个世界打天下的孩子。“台湾出的东西,就是没老家的好!”父亲总爱这么感叹。“老家没有的就不

13、说了,咱说有的,譬如这香椿。”他指着院子里的香椿树,台湾的,“长这么细细小小一株。在我们老家,那可是和榕树一样的大树啊!而且台湾是热带,一年到头都能长新芽,那芽也就不嫩了。在我们老家,只有春天才冒得出新芽来,忽然一下,所有的嫩芽全冒出来了,又厚又多汁,大小小孩全来采呀,采下来用盐一揉,放在格架上晾,那架子上腌出来的卤汁就呼噜呼噜地一直流,下面就用盆接着,好运卤汁下起面来,好运个香呀”父亲形容香椿在腌制的过程中竟会“呼噜呼噜”流汁 , 我被他言语中的象声词所惊动。那香椿树竟在我心里成为一座地标,我每次都循着那株香椿树去寻找父亲的故乡。但我真的明白那棵树吗?父亲晚年,我推轮椅带他上南京中山陵,只因

14、他曾跟我说过:“总理下葬的时候,我是军校学生,上面在我们中间选了些人去抬棺材,我被选上了”他对总理一心崇敬这一点,恐怕我也无法十分了然。我当然也同意孙中山是可敬佩的,但恐怕未必那么百分之百的心悦诚服。“我们,那个时候读了总理的书觉得他讲的才是真有道理”能有一人令你死心塌地,生死追随,父亲应该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我并不能体会。年轻时的父亲,有一次去打猎。一枪射出,一只小鸟应声而落,他捡起一看,小鸟已肚破肠流,他手里提着那温暖的肉体,看着那腹腔之内一一俱全的五脏,忽然决定终其一生不再射猎。父亲在同事间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听母亲说有人给他起个外号叫“杠子手”,意思是耿直不圆转,他听了也不气,只笑笑

15、说“山难改,性难移”,从来不屑于改正。然而在那个清晨,在树林里,对一只小鸟,他却生慈柔之心,誓言从此不射猎。父亲的性格如铁如砧,却也如风如水我何尝真正了解过他?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贾政眼看着光头赤脚披红斗篷的定玉向他拜了四拜,转身而去,消失在茫茫雪原里,说:“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叫我才明白”贾府上下数百人,谁又曾明白宝玉呢?家人之间,亦未必真能互相解读吧?我于我父亲,想来也是如此无知无识。他的悲喜、他的起落、他的得意与哀伤、他的憾恨与自足,我哪能老能一一探知、一一感同身受呢?蒲公英的散蓬能叙述花托吗?不,它只知道自己在一阵风后身不由己地和花托相失相散了,它只记得叶嫩花初之际,被轻轻托住的安

16、全的感觉。它只知道,后来,就一切都散了,胜利的也许是生命本身,草原上的某处,会有新的蒲公英冒出来。我终于明白,我还是不能明白父亲。至亲如父女,也只能如此。我觉得痛,却亦转觉释然,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生命,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死亡,以及不曾真正认识的父亲。原来没有谁可以彻骨认识谁,原来,我也只是如此无知无识。(1) 作者开头说“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不是刻骨的感觉”,这句话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 结合原文,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父亲形容香椿在腌制的过程中竟会“呼噜呼噜”流汁。我们,那个时候读了总理的书觉得他讲的才是真有道理(3) 简要概括父亲的性格特点。 (4) 探究文章

17、题目“不识”的意蕴。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5. (9分) (2019高一下太原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唐代:刘长卿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注】刘长卿遭际坎坷,一生中两次遭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贬往潘州南巴尉(今广东省茂名市)经过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与两位友人话别时所写。沧洲:滨海之地,古代常指隐士居处。(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明明是遭受贬谪,却说是“承优诏”,这是正话反说,抒发诗人胸中不平之气。B .

18、诗人感慨自己徒然通晓世间万事而不受赏识,只能学那醉饮狂歌的古人浇愁遣愤。C . 颔联写江月明朗,胡雁飞过,淮南叶落山多,渲染雄浑壮阔之景反衬内心忧郁之情。D . 尾联写友人与自己都已老态龙钟,还殷勤叮嘱自己留意风波险恶,让自己惭愧感动。(2) “寄身且喜沧洲近”中的“喜”如何理解,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6. (25分) (2019高三上海淀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

19、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

20、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师欤?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1) 对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行且求中以益己 益:充实B . 吾子无以韩责我 责:指责C . 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 攻:加固D . 不敢倦,不敢爱 , 不敢肆 爱:吝啬(2) 下列“其”字的用法与

21、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B . 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C . 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D . 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4)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柳宗元在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文章中也明确表达了不愿意担任老师的意思。B . 柳宗元认为自己无法成为孔子那样的老师,只是希望能成为马融、郑玄那样的章句师。C . 柳宗元认为自己学问不够,又不像韩愈那样胆大,所以一直不愿意担任别人的老师。D . 如果有人来请教关于“言道、讲古、

22、穷文辞”的问题,柳宗元还是愿意答疑解惑。(5) 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 7. (14分) (2019深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垍弱冠举进士。贞元中,制举贤良极谏,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迁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宪宗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再迁中书舍人。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感出涕。谓垍曰:“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且宰相职当进贤任能。君多精鉴,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吉甫籍以荐于朝,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三年秋,李吉甫出镇淮南,遂以垍代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23、。垍虽年少,而明练时事,严持法度,虽宿贵大僚,不敢干以私。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新翦蜀乱,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既当国,齐整法度,请绳不轨,考课吏治,皆蒙垂意听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垍曰:“以一中人罪藩臣,不可!”请授吏部侍郎。严绶在太原,其政事一出监军李辅光,垍劾其懦,以李鄘代之。建中初定两税,厘定常赋,而物重钱轻,其后轻重相反,民输率一倍其初,故赋益苛,民重困。及垍为相,奏请禁之,自是民少息矣。初,拾遗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三人皆迁,及过谢垍,垍独让休复曰:“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休复大惭。垍为学士时,引李绛、崔群与同列。及相,又擢韦贯之、裴度知制诰,

24、皆踵蹑为辅相,号名臣。五年,暴风痹,帝怅惜,居三月,卒,赠太子太傅。史臣曰:裴垍精鉴默识,举贤任能,辅弼王道。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摘编自旧唐书裴垍传和新唐书裴垍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B . 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C . 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

25、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D . 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策”,指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是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B . “课”即考核,朝廷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评价,以督促他们完成职务工作。C . “监军”为唐代监督军队的官职;从文中看,监军一职由中正公允的人担任。D . “拾遗”,唐代谏官名,分左右拾遗;杜甫曾任左拾遗,故又被称“杜拾遗”。(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26、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裴垍为官正直,不受请托。裴垍任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他主持考核词判,他能坚守正道,考核官员时注重才能政绩。B . 裴垍知人善荐,举贤任能。李吉甫请求裴垍为他推荐人才,裴垍为他推荐三十多位贤能官员;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C . 裴垍忠君爱民,政绩卓著。宪宗平定蜀乱,裴垍参与各种机密事务,深得皇帝信任;又为民请命,废止不合理政策,为百姓减负。D . 裴垍选贤用能,贬抑庸劣。不管是任翰林学士还是担任宰相,裴垍均能任人唯贤;对懦弱无能的地方官员,他则另选官员替代。(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

27、物,罕所接识。垍独让休复曰:“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休复大惭。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 (2020高二上杭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毛泽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争”与“不争”,“争什么”与“不争什么”,似乎都可以争论不休。对此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注意)紧密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4分)1-1、1-2、1-3、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2-1、2-2、2-3、2-4、2-5、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3-1、3-2、3-3、4-1、4-2、4-3、4-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5-1、5-2、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6-1、6-2、6-3、6-4、6-5、7-1、7-2、7-3、7-4、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