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网渔业技术

上传人:时****我 文档编号:230789789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刺网渔业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刺网渔业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刺网渔业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刺网渔业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刺网渔业技术(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其次章刺网渔业技术第一节 刺网作业原理和特点刺网是由假设干块网片连接成长带形的网具,是网渔具中构造较简洁的渔具。其捕鱼原理是将网 具设置在水域中,依靠沉浮力使网衣垂直张开,拦截鱼、虾的通道,使其刺入网目或缠络于网衣上, 从而到达捕捞目的,如图 2-1,图 2-2。刺网的捕捞对象广泛,主要有石首鱼类、鳓鱼、马鲛、鲳、 沙丁鱼、金枪鱼、鲷类、鳕鱼、鲨、鳐、梭子蟹、拟庸鲽、高眼鲽以及甲壳类等。图 2-1刺网作业原理刺网类渔具构造简洁,操作便利,对渔船动力要求不高,生产作业机动灵敏,选择性好,由于其依靠鱼类与网具直接接触而捕获,所以具有自身的特点。1、刺网与捕捞对象的行为习性必需格外适应,才能发挥作用

2、。例如,捕捞对象的视觉、色觉, 鱼体外形和尺寸,鱼类对于网壁和漂流网列的反响,触网后鱼的反响。只有在争论把握捕捞对象生 物学特性的根底上,进展设计和改进刺网,才能提高渔获率。图 2-2刺网作业示意图2、刺网作业的渔场环境具有特别的要求,除了水温、水深、底质分布等一般条件外,水色、透亮度、光照、刺网与背风光、底质与背风光的协作等,是打算刺网渔获率的重要因素。同时,水流 对刺网的漂流、网形变化、鱼的趋流反响等都有亲热相关。只有了解并把握这些环境要素的最正确条 件,才能有效地进展刺网作业。3、对于刺网渔具来说,影响渔获率的要素有很多。网目尺寸与捕捞对象大小直接有关。网线材料和粗度,直接关系到渔具的刺

3、缠性能和强度。网衣缩结系数随鱼体外形而转变,同时它与网衣张 力和刺缠性能亲热相关。刺网的构造类型取决于捕捞对象的种类、习性。刺网的主尺度与捕捞对象 和作业条件相关联。4、刺网也存在某些缺点。例如,摘取渔获物麻烦,费时又费力,鱼体往往会受到损伤。大型中上层流刺网简洁捕杀海洋哺乳类动物和其他海洋生物资源。另外,流刺网占用渔场面积较大,在多 种渔具作业的渔场简洁与其他渔具纠缠,从而影响生产。而在航道上放网会影响船舶航行。13其次节 刺网分类依据我国渔具分类标准GB5147-85,刺网渔具按构造和作业方式可划分为五个型、四个式。一、按网具构造特征分可以分为:单片型、双重型、三重型,如图2-3。以及无下

4、纲型和框格型,:1. 单片型 由单片网衣和上、下纲构成。2. 双重型 由二片网目尺寸不同的重合网衣和上、下纲构成。3. 三重型 有二片网目网衣中间夹一片小网目网衣和上、下纲构成4. 无下纲型 由单片网衣和上纲构成。5. 框格型 由单片网衣与细绳结成的假设干框格和上、下纲构成一般状况下,单片型刺网主网衣网目只有一种规格,但也有主网衣目大从上到下分为大小不同的几种规格,这种网称为混合刺网。它适用于在同一渔场环境中捕捞上、下层大小不同的鱼类。二、按作业方式分可分为定置、漂流、包围、拖曳:abc1. 定置刺网 是指利用插杆、打桩、锚、石或砂石袋等将刺网固定于水域中进展作业。依据作业水层不同,又可分为浮

5、刺网和底刺网。定置浮刺网一般在近岸浅水区使用,捕捞上层鱼类,现在 使用较少。而定置底刺网既可使用于浅水区,也可设置在水深较深和水流变化大的渔场,用来捕捞 近底层鱼类。还有一种定置刺网,仅用锚碇固定网列一端,另一端随潮流自由回转,这种刺网敷设 在回转流水域,捕捞那些游动方向与流向关系不大的鱼类。图 2-3刺网构造类型ab 为单片型刺网 c 为三重型2. 漂流刺网 是随风、流漂移作业的刺网,简称流刺网或流网。它不受水深等渔场条件的限制, 自由流淌作业,迎捕鱼类。作业范围广,并可依据作业对象的活动水层,自由调整网具作业水层, 从表层、中层至底层均可作业。渔获率一般较高。漂流刺网是刺网渔具中数量最多,

6、使用最广的渔 具。3. 包围刺网 又称围刺网,利用一列刺网,包围较密集的鱼群,并借助声响等恫吓手段使鱼类受惊逃跑刺挂于网衣上。适用于近岸浅水水域,网壁一般从水面直达海底。4. 拖曳刺网 简称拖刺网,利用渔船逆流拖曳刺网渔具,使鱼类刺挂网目或缠络网衣,到达捕捞目的。适用于水面开阔的水域,主要捕捞近底层和底层鱼类。第三节 刺网渔具的构造和装配一、单片刺网的构造和装配刺网在作业时由假设干片网片连接而成,每片网片的浮子纲长度通常为 2050m,使用的网片多少则依据船只大小、捕捞对象、机械化程度凹凸和作业水域的不同而不同,海洋流刺网的网列长度 可达 80120 单位网片,总长度可达几千米。单片刺网由主网

7、片、缘网衣、浮子纲、沉子纲、缘纲和属具等组成,如图 2-4。一网衣1. 主网衣 是刺网渔具的主体局部,用来刺挂和缠络捕捞对象。用合成纤维单丝或复丝捻线编织成网片,并经定型处理,一般承受死结或双死结。网具的长度、高度和网目大小等随着捕捞对象 的作业水层的不同而变化。图 2-4 刺网构造刺网主网衣使用的网线材料,要求透亮性好,不易被捕捞对象觉察,光滑,吸水性小。同时要求网线质地松软,简洁刺缠鱼、虾类。网线和结节的裂开强度大,耐磨,有弹性。在保证强度的状况下,应尽可能选用细的网线。同时主网衣的颜色应考虑同水背景之间的亮度反差和颜色反差,以此来提高刺网的渔获性能。刺网网片高度主要取决于鱼群厚度和游泳水

8、层,同时应考虑其作业方式,例如是流刺网作业还 是定置刺网作业。考虑到刺网在水中受到水阻力而使网片产生变形和网线张力的变化,一般状况下, 底层刺网的高度不大,装配高度很少超过 7m。流网和中上层定置刺网,通常网高较大,有时可达15m。捕捞虾、蟹、鲽类的缠络型刺网,网高较小,以利于减小网衣张力,提高缠络性能。刺网主网衣较多承受横目使用,网具装配后使网目得以充分张开。有些地方则习惯上承受纵目使用。2. 缘网衣 主网衣边缘附加的一条粗线大网目网片。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削减主网衣与纲索之间的摩擦,增加主网衣的强度。缘网衣高度随主网片高度而定,一般为23 目,不超过5 目。但在主网衣具有足够的强度的状况下,为

9、简化工艺,增加捕鱼面积,主网片可直接装配在上、下纲上。有 时在主网衣侧缘增加侧缘网衣,以便把主网衣装配在侧纲上。二纲索1. 上纲 装配于刺网网衣的上缘,承受横向拉力,保持网具作业中的外形。一般由上缘纲和浮子纲两根纲索组成。有些网具直接将网衣的边缘网目串在浮子纲上,则需要使用一根上纲就可以了。这种状况在使用辫编或绞编纲索时较为普遍。刺网上纲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同时要求松软,伸长度小。大多使用乙纶、维纶、锦纶等合成纤维。上缘纲和浮子纲的材料、粗度、股数和直径一般一样,捻向不同。上缘纲有时比浮子纲细。2. 下纲 装配于刺网网衣的下缘,承受横向拉力,保持网具作业中的外形。构造形式有双下纲式、下缘纲和沉子

10、纲式。同上纲一样,沉子纲和下缘纲常用一样材料、一样粗度、但捻向相反的合 成纤维纲索组成。沉子纲和下缘纲的直径一般大于浮子纲和上缘纲。在刺网中散腿流网没有下纲装 置,其网衣下部自由松弛,可提高渔获率。每片刺网网衣在装配时,上、下纲一端连成眼环,另一端留出0.5m,以便与邻近网片连接形成网列。装配中,一般将缘纲穿过网目,再将上纲下纲合并,隔确定距离扎一次,形成水扣。装 置水扣可削减主网衣的受力,减小网目的张力,并有利于机械化起网,同时对提高刺网渔获率也有 确定的意义。刺网水扣有各种形式,一般的作法是,缘纲穿过网目,合上浮子纲,制成明显的水扣。水扣中的网目,有的刺网任其滑动,有的则将其固定。由两根纲

11、索组成的上纲,一根穿网目,另一根紧紧合上,属隐形水扣,它不会削减刺网的捕鱼面积。如图2-5。图 2-5刺网水扣的不同类型3. 侧纲 装配于刺网网衣侧缘,承受垂向张力,同时使网衣形成确定的垂直缩结,以利于网目张开成所需的外形。很多刺网设有侧纲装置。侧纲通常使用乙纶、维纶等合成纤维材料。直径一般 比上、下纲细。单根使用,每片网左、右侧各一根。当单片网长度较大时,有时还在网片中间增加中弦,它的作用与侧纲相像,用来承受垂向的张力。除了以上纲索外,流网在作业中还必需配备连系渔船和网列的带网纲、叉纲、张纲以及浮筒绳和浮标绳等。浮筒绳和浮标绳一端与浮筒或浮标相连,另一端连接在网列上,通常用乙纶等合成材料和红

12、棕等植物纤维材料制成,其长度按水深和网列敷设水深要求而定。三属具刺网渔具的属具包括浮子、沉子、浮筒、浮标、沉石和锚等。利用浮子和沉子的浮力和沉降力配备,可保持网具在水中的悬垂状态和处于确定的水层。在整个网列中配备浮筒浮标和沉石等,用来维持网列的正常作业状态。在作业中可标志网列在水中的外形和位置。1. 浮子 刺网使用的浮子有硬质塑料浮子、泡沫塑料浮子,也有使用杉木、桐木、漆木、杨木、软木、玻璃材料等制成的浮子,浮子的主要外形有棱鼓形、腰鼓形、矩形、圆形和椭圆形等。浮子 装配方式很多,可依据浮子的构造承受穿、扎、吊的方法结缚在浮子纲上。如图2-6 所示。刺网浮子的外形和体积大小的选择条件,以主网衣

13、网目不能穿过去为标准,同时应考虑单个浮子的浮力应尽量小。有些刺网不使用浮子,特别是捕捞底层鱼类的底层定置刺网和底层流刺网,它们借助浮标的浮力使网具直立于海底四周。2. 沉子 通常使用陶土、铅、砖瓦、石、混凝土、瓷等材料制作,其外形一般有腰鼓形、方形、长形、圆形、圆板形、圆环形、橄榄形、管形等。沉子的配置按刺网的作业类型、沉降水层要求而定。与浮子配置一样,要求单个沉子的体积小, 沉力分布均匀等。沉子的装配方式同浮子根本一样,有穿、扎、吊三种方法,同时,还有水扣式、 吊纲式等装配方式。无下纲的散腿流网,直接将沉子用网线挂结于网片的下缘。如图2-7 所示。图 2-6浮子装配方式图 2-7沉子装配方式

14、3. 浮筒和浮标 用于网列两端,也装配于长网列中间,作为网列的标志,同时使刺网敷设于确定水层。浮筒和浮标的使用依据实际状况而定,有时只用浮筒作为浮标,有时只用浮标,也有同时使用浮筒和浮标。浮筒和浮标通常用毛竹制成,具备足够的浮力,现代刺网渔业中使用浮标灯或无线电信号浮标。为便于识别,浮标上端一般饰布条、棕片等。4. 沉石、锚 用自然石块或水泥制成沉石。锚大多为单爪或双爪铁锚。沉石和锚均用于固定网列。浮标和沉石或锚间的装配是在浮标下端系一绳圈,连接浮标绳,浮标绳下端结缚沉石或锚。有的网列端装有叉纲,浮标绳和沉石则分别扎结在叉纲的不同部位。如图2-8 所示。图 2-8浮标、沉石、锚的装配二、多重刺

15、网的构造和装配多重刺网指三重刺网和双重刺网。三重刺网由两片外层网衣和一片内层网衣构成,内网衣为小网目网衣,外网衣为大网目网衣。目大为内网衣目大的 36 倍,大网目网衣和小网目网衣的面积比例为 1/22/3,线直径比为 23。大网目的网衣横向缩结系数为 0.550.70,小网目的网衣横向缩结系数为 0.40.5。大网目的网衣可分为两片编织也可编织一大片后对折为两片。对折网的网缘需补足半目,才能与水扣和纲索联结。内、外网衣结合点在缘网上时,需单独编织两片外网,不能采 用对折编织。在作业过程中,由于外网的松垂度较小,内网的松垂度较大,穿过一侧大网目的鱼,冲击内层缩结大、松垂度大的小目网,小目网与另一

16、侧的大网目的外层网衣形成小囊袋,使鱼刺缠于囊袋内而被捕获。双重刺网由一片大网目网衣和一片小网目网衣构成。使用时,将小网目网衣设置在鱼群游来的方向,大目网的网衣置于其后。鱼刺入网中,小目网和大目网之间形成小网袋。三重刺网的装配方法如下:1. 把浮子、沉子分别等距离地装配于浮子纲、沉子纲上。2. 为了均匀地装配大目网和小目网,以网目大小和缩结系数为基准计算大、小网目数比,从而求出每一大网目对应的小网目数。设小网目数为n,则na Edda Exxdx式中: a , a 分别为大网目和小网目的目脚长度;dxE , E 分别为大网目和小网目的水平缩结系数。例如:大目网的目大为 300mm,横向缩结系数为

17、 0.6,小目网的目大为 100mm,水平缩结系数为 0.4,求每一大网目对应的小网目数。按上式求得n = 300 0.6 /100 0.4 = 4.5 ,即大网目 1 目交替的对应于 4 目和 5 目。3. 把穿附三片网衣的水扣结于上、下纲。这时,为了保持良好的网目外形,还要把大目网与小目网的结节分别用网线扎缚固定在上、下纲上。大目网也可直接穿入水扣绳进展装配。这种方式的受力分布不如上面一种方式均匀,对小网目的松弛性有确定的影响。三、框格刺网的构造和装配框格刺网有方形框刺网和菱形框刺网,前者是在单片刺网上增加一系列的垂直和水平的细缆绳称为垂直中弦或水平中弦,形成方形框格;后者是在单片刺网上增

18、加假设干斜方向的细绳,形成菱形框格。中弦构成的交点与主网衣结扎在一起。在捕捞过程中,框格类似多重刺网的外网衣。鱼刺 挂上网,主网衣伸入框格,形成小囊袋,到达捕捞目的。框刺网的垂直中弦的长度一般为网具拉直高度的4050%,其上、下端分别与上、下纲连结,并在连结点分别装配浮、沉子。水平中弦大致与网具缩结后的长度相等。这样,刺网上的负荷分布在 纵、横中弦,使主网衣格外松弛,从而提高了刺网的缠络性能。框刺网上、下纲承受水扣式装配。每框 23 个水扣。每水扣中的网目数取决于水扣长度、网衣尺寸和缩结系数。四、混合刺网的构造和装配自上而下承受两种以上不同网目尺寸的单层刺网,称为混合刺网。这种网能在同一水域环

19、境中 捕捞不同水层、不同规格的的鱼类,但对鱼种单纯的群集鱼类,混合刺网的生产效果并不格外抱负。混合刺网一般由 23 种不同网目大小的网衣拼制,在装配各层网衣时,应先计算大、小目网衣横向目数的比例,然后将小目网衣减目编缝到大目网衣上。五、无下纲刺网无下纲刺网一般为单片型流刺网,其最大特点是无下纲构造,沉子直接装配在网衣的下缘网目上,由于没有下纲,网具轻松,下部网衣张力小,松软,具有较强的缠络、刺挂力气。第四节 刺网生产技术一、刺网渔船和渔捞设备刺网作业既可在沿岸、近海进展,也可在远离大陆的大洋中进展。在近海进展刺网作业,对渔 船的要求不高,能抵抗 78 级风浪即可;渔船的干舷最好略低一些,以便于

20、起网;甲板上层建筑尽量少些,高度要低些,以削减受风面积。我国沿海海洋刺网作业一般以小型渔轮和机帆船为主,起网机械设备比较简洁,机械化程度不高。这些渔船尚无特地的流网作业机械设备,一般只装有起网绞机。船舶总长度为 1224m,型宽3.05.0m,型深 1.22.0m,主机功率 9135 kW。携带网片数量因船大小而异,其中12t 以下的渔船携带不超过 4050 网片,20 吨的携带 60100 片网,30 吨以上的携带 150300 网片。海洋流网生产有单船作业,也有母子船作业,如福建省惠安的双层散腿流网船,承受母船携带无动力舢板的形式;还有双船作业,如广西钦州的黄鱼罟。国外单船式刺网渔船总长在

21、 40m 以下,主机功率 300kW 以下,每船带网 60150 片。日本近海鲑鳟鱼流网船多承受金枪鱼钓船、底拖网船、秋刀鱼舷提网船、鱿鱼机钓船兼作。其船舶总吨为3060t,主机功率为 150250kW。有些流网渔船已装有特地化的系列机械设备,包括带网纲自动调整装置、起网滚柱、起网绞机、盘网机和抖鱼机等,实现了流网作业的半自动化和自动化。日本鲑鳟鱼流刺网渔船母船 50010000 总吨级,通常为遮挡式甲板,其次层甲板为低温冻结和制罐工场,冻结力气每天 150200t,一般有 23 条罐头加工线。同时供给子船的油、水、食品,也供给修理、医疗等效劳。其一般可带着子船3036 艘。子船 50100t

22、,其中 96 吨级的较多,主机功率 550625KW。单甲板,鱼舱在前,机舱在中后, 甲板室在中部。子船也常兼作金枪鱼延绳钓、舷提网等作业。由于渔场较远,要求积载力气大,所以鱼、油舱容积大,船型较肥大。一般均设有冷冻、冷藏设备。子船的捕捞设备较为完善。网具堆放于船尾,浮子纲和沉子纲分别盘放于两弦。船尾两侧设置 高约 1m 的木质滚筒,网通过它滑入水中;起网在前甲板进展,前部上甲板左舷设置绞引沉子纲的液压绞机,拉力3kN,绞速150m/min。驾驶室前方左舷设置浮子纲绞引机,绞速310m/min。在甲板中心部,设有与鱼舱口等高度相等的活动甲板,寻常作为甲板,起网时翻开活动甲板作为盛鱼槽。 槽内还

23、设有隔板,以防渔获物向一处积存;摘取渔获物的网具通过送网机传送到船尾。船尾设置 2 台理网机,以 188m/min 的速度叠放网衣,将上下纲分别盘放于两舷。二、刺网捕捞技术一流刺网操作技术流刺网捕鱼过程包括预备放网,放网、漂流和起网几个操作环节。1. 网具的连接和整理 流刺网作业中,船舶通过带网纲与网列联系。带网纲与网列之间有的通过叉纲与网列连接,有的直接连接,但以前者为主。有些大型流刺网中还承受了带网纲通过张纲和 吊纲与网列连接的方式。网具装配时,上、下纲两端均留出 0.40.6m,一端做成眼环,另一端与相邻网片的上、下纲打结连接。两相邻网片之间,有的承受网线将边缘网目绕缝连接,有的则不进展

24、绕缝。网列首端外侧 下纲端,有的结缚沉石,有的在叉纲和带网纲连接点结缚沉石。有些流刺网连接数片为一组,每组网两端上、下纲分别与上、下叉纲连接,叉纲另一端制成眼环,用以系结沉石。放网前按先后挨次将网衣连接好。浮标、浮筒、沉石等属具,有的预先系接,有的边放网边系接。连接妥当的浮子纲和沉子纲,分别依照先后挨次盘放。如在船尾放网,通常将浮、沉子纲分别盘置于船尾左、右两舷。如在舷侧放网,则将沉子纲置于船中部。浮标、浮筒、沉石等属具均抽放在浮、沉子纲的圈盘之外。浮标绳、浮筒绳、带网纲的长度预先依据放网水层要求调整好。2. 放网 先放出系结于网列首端的浮标和浮标绳,然后横流或偏横流前进,分别投放浮、沉子纲,

25、依次放出网具。放完最终一片网时,带网纲受力,船和网随风、流漂移。放网时每隔数片网系结一浮标,渔场拥挤时应增加浮标数量,以便于识别。机动船放网方式有船舷放网和船尾放网两种。在放网过程中应首先考虑风流状况选择放网方向。一般状况下承受横流顺风放网,当风大流小时,则以顺风在上风舷放网为宜。风向与流向垂直,或风向与鱼群移动方向垂直时承受顺风放网。一般要使放出的网列与流向或鱼群的移动方向垂直。但在风力较大时应随时开车、停车以调整放网速度,网列呈波浪型。顺风放网要求渔船保持直线行驶,避开网具卷入螺旋桨。这种投网方式速度较快,但风较大时简洁发生网卷螺旋桨事故。风向与流向一样或相反的状况下应承受横风放网。当风、

26、流方向一样时,渔船保持确定速度边前进边放网,这时应留意避开网具靠近船舷或网片卷裹螺旋桨等。当风、流方向相反时,投网过程会消灭网列靠近船舷的状况。这时应停车,船依靠惯性前进,待船和网在风、流的作用下相互偏离后,再开车放网,以便使网列与流向垂直。这样反复进展,直至放网完毕。通常状况下,网列呈倾斜流向的波浪型。在风力较小、网具较短的状况下可承受快速放网。这种投网方式速度快,特别适用于鱼群密集、渔场拥挤的状况。但是,投放出去的网列被拉得较紧,张力大,会影响渔获率。船尾放网应用于网具盘放在船尾,起、放网机械装备较完整的流网渔船。浮、沉子纲分别盘放在船尾左右舷。这种放网方式把握力强,可按预定要求正确地投放

27、网列。3. 漂流巡网 投网完毕,船带网列随风、流漂移,或船脱离网列进展巡察。无论哪种状况,漂流巡察过程中均应留意以下几点:1) 网列尽可能垂直于流向;2) 船舶随风和流漂移,网列随流漂移,二者速度不全都时应设法调整;3) 因风和流的变化而影响网列正常外形时,应予以调整,或准时起网;4) 带网纲的张力和外形能反映网列漂流的状况,如遇张力过大或外形不正常时,应分析缘由,准时处理;5) 观看四周作业渔船的动态,观测鱼群映像的状况和变化趋势;6) 监视他船通过网列上方的状况,进展表层流网作业更应留意;7) 如遇雾天应加强对网列的巡察。携带舢板的流网渔船可放下舢板分段巡察,防止网具丧失。漂流时间视渔场环

28、境、探鱼仪映像、气象变化、他船动态、作业需要等因素而定。夜间作业时,一般黄昏放网,翌晨起网。夜间多数只投网一次、也有夜间投网两次。白天作业时,网次漂流时间一般较短。4. 起网 船带网列一起漂流时,起网过程从收取带网纲开头,依次起上浮标、各片网的上、下纲和网衣,直至网列末端的浮标;网列单独漂流时,先捞取网列端部浮标,然后依次起上网具。起网时为了使操作舷受风,确定要避开非操作舷受风,或者承受顺风起网,起网时要开车或利 用起网机械下纲绞机随时调整船位,使船艏与网列呈 2540 度,使网与船分开,以防发生网片压入船底事故,加快起网速度。在起网过程中,假设起网速度较慢,实行边起网边摘鱼、边理网具的做法;

29、假设起网速度较快, 顺风起网,或罹网渔获物多时,则实行先行起网,然后在整理网具时摘取渔获物。有时渔获物很少, 或需快速转移渔场,实行先起网、后摘鱼的方法。风浪大时,为了削减罹网渔获物掉落海中,将上、下纲与网衣合拢,一并收拉,起上甲板后再行摘鱼。5. 网具调整 调整的内容有浮力、沉力、浮标绳和带网纲长度。调整浮、沉力不但可调整网具所在水层和网具阻力,并且可转变网衣松弛程度。如需增加底层流刺网的漂流速度,可减小沉力;如需使网衣松弛,则可同时削减浮、沉力。浮标绳的长度打算了网列所在水层。当起网觉察捕捞对象罹网位置偏高或偏低时,可伸缩浮标绳的长度,使网列置于抱负的深度。带网纲的长度取决于作业水层、风力

30、和流速。水层深、风大、流急时,应增加其长度;反之则应收短。此外,带网纲的长度还与船舶参数有关,船舶受风、流面积越大,所需带网纲越长。为了尽可能缩短带网纲的长度,可在带网纲上系结确定重量的沉石,同时增加网列第一浮标的浮力。6. 流网事故处理流网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天气、海况、航运的影响和生产操作不当,难免消灭各种事故,阻碍生产连续下去。现将常见的事故发生的缘由和处理措施表达如下:(1) 缠网衣或绳索事故其现象为网片或绳索缠在螺旋桨上,网具损坏影响生产,船只不能正常航行,这是渔捞生产中最严峻的事故。主要缘由如下:(a) 航行时网片和浮标等未捆扎好,被浪打入海中。(b) 放网时,船网在一条线上,却网

31、离船舷太近,被流压入船底,缠在螺旋桨上。(c) 起网时,上网舷压入下风,往外掉头时将网带入船底,缠在螺旋桨上。(d) 进展起放网操作时,船长未看清网列位置,未听清甲板上船员叫开车与否便盲目动车;夜间,雾天发生网包船事故,网未离开便动车;机舱值班人员开错开车停车信号或未准时开、停车。解决措施如下:(a) 航行时不管有无风浪均须将网片,浮标等捆扎好,进入夜航前还应检查一次。(b) 驾驶室人员不能盲目动车,机舱值班人员要正确并准时开停车。(c) 放网时,网列与下网船舷要成1535 度角,浮标和浮标绳要用力向外抛出。(d) 起网时要使上网舷受风。如船调头过大,要先将网片捆在柱子上,过一会儿,船会自动调

32、头使上网舷受风。如网列近船舷处略微呈弯曲状,最好停车待网列伸直后在起网。(e) 发生迭网事故可实行倒车、换舷、分段起网等方法起网,好天可将局部网片起在舢板上, 如船被网列包围,要用杆将网推开后在开车上网。(2) 闭网事故其现象为网列的一端有假设干片网挤在一起或网列弯曲,没有伸开,严峻时多达几十片网折迭或拥挤在一起,影响生产,有时甚至损坏网衣。缘由一般如下:(a) 网列由浮沉力不同的网片或高度和浮沉力均不同的网片组成,因受力不同,致使网列中的一些网片不同步漂流。(b) 网头的浮力过大,浮标受风大。(c) 放网时网列不直,上下纲拉得不紧。(d) 在强流无风天气里作业,由于航向不当,在换流时造成。(

33、e) 风、流变化造成 :顺风放网,后来风向转变;放网时正值流向转换之际;在逆转流海区下网时,风大流小。解决措施如下:(a) 合理配备浮力。(b) 使用高度、网材料一样的网片组成网列。(c) 留意风向、风力、流向、流速,放网前要依据当时渔场上的风流状况,并结合流向变化与风向变化再打算放网航向。(d) 底流网于放网前要选择底质较好的渔场放网,避开有沉船、岩石等障碍物的海区。(e) 网列漂流时如觉察有折迭等特别现象,要准时实行拖带等措施,难以调整时要提前起网。(3) 卷网其现象为网衣搭、缠在浮子纲上,或网衣卷成一条龙,甚至缠成一团。主要缘由如下:(a) 沉子纲轻,风浪大,下纲和网衣被浪冲到浮子纲上面

34、,缠卷在一起。(b) 上下叉纲不够长,上下间距太小,又被拉得紧。(c) 浮子纲和上缘纲,沉子纲和下缘纲用一样捻向而且捻度又大的绳索制造,作业时退捻缠绕。(d) 在有层流的渔场作业。解决措施如下:(a) 有风浪的天放网时,适当增加浮子如每片网加浮子12 个在下叉纲上加一块沉石。(b) 在带网纲和叉纲的连接处装一个转换,以便消退纲索退捻时的产生的力。二定置刺网操作技术定置刺网多数敷设在近岸、浅海水域。作业水层以中、底层为主。依据渔具构造、敷设方法、水域环境的不同,定置刺网又有船泊、打桩和锚椗定置刺网之分。1. 船泊定置刺网 网列前端系结浮标,浮标绳下端结缚沉石。网列末端通过带网纲系结于渔船, 如图

35、 2-9 所示。图 2-9船泊定置刺网渔船驶至作业场所,先投下浮标和沉石,再放出网具。放网完毕,将带网纲系结于船艏,锚泊 带网。起网时,先起锚,再依次起带网纲和网具。同时摘取渔获物和理好网具。一天可作业23 次。2. 打桩定置刺网 这种作业方式适合于流急、风浪较大的渔场,网具一旦设置就不能常常转移。图 2-10 为作业示意图。图 2-10打桩定置刺网在渔汛前的小潮汛,处于低潮时开头进展打桩。桩长 0.81.2m,用硬木制作。桩入泥 0.3m 以上。桩具依据单片网的长度确定。桩列呈直线,垂直于流向。各桩纲分别由连绳相连,并在连绳一端系 结浮标作为标志。挂网时先捞取桩纲,连接叉纲,同时松放网具。操

36、作程序是先找到浮标,钩起连绳,再解散连绳做叉纲。叉纲两端分别接上、下纲,中点与桩纲相连。牵引连绳使船横向前进,至下一根桩纲。每日取鱼一次。取鱼时找到浮标,收拉浮标绳至叉纲。船艏顶流,拉起上、下纲和网衣,摘鱼后将网从另一舷放回水中。一片网起毕,将桩纲、叉纲绕过船艏,连续起下一片,直至起完全部网具。3. 锚碇定置刺网 这种敷设方法适合于常常转移渔场。流速小时,用沉石固定;流速大时,用铁锚或木石构造的碇固定。锚、碇、石等固定物的上方,均连接浮标绳和浮标,作为网具标志和起 网时网端的引绳。在回转流渔场,设置一种回转定置刺网。其一端用锚固定,另一端只结浮标,因此网列能随流回转。网列方向始终与流向平行。适

37、合捕捞那些游泳方向与水流方向关系不大的鱼类。三围刺网作业技术围刺网适用于鱼群较为密集,但底质多礁、水浅、水草丛生,其他运动性渔具难以发挥作用的渔场。围刺网包围鱼群后,常施以敲击船板、打击水面等惊吓声响,迫使鱼类惊逃而罹网。1. 单船围刺网作业渔船驶抵渔场后,停机随风、流漂移,依据鱼群的大小、游向,横流或偏顺流放网,使下纲放至海底,包围鱼群和封闭网端。然后放小艇至网圈内,驱除鱼群,迫使捕捞对象刺挂于网上。如图2-11 所示。图 2-11单船围刺网作业2. 多船围刺网作业 其中一种做法是,两船间系缆绳,围刺网平分装载,到达放网地点后,两船左右分驶包围鱼群,形成网圈。投网完毕,其中一船在网内、外侧水

38、面以竿击水,驱鱼窜逃罹网, 然后起网取鱼。如图 2-12 所示。图 2-12双船围刺网作业四拖刺网作业技术将刺网投入海中后进展拖曳,捕捞对象因刺缠而被捕获。主捕底层和近底层鱼类,捕捞对象有大黄鱼、方头、鲐、鲨、鳗等。我国广东沿海有所应用,国外日本沿海也有分布。依据曳行的方向,可分为纵曳、绞曳、围曳和转曳几种方法。第五节 主要刺网渔业一、鲳鱼刺网渔业1. 捕捞对象和渔场 主捕银鲳和燕尾鲳,兼捕鳓、马鲛、黄姑、鲨、梭子蟹等。作业单位分布于我国江苏、山东、上海、浙江等沿海。作业方式有定置刺网和流刺网。江苏沿海的渔场南起长江口,北至海州湾,中心渔场在冷家沙、太阳沙、牛角沙一带。渔场水深1035m。渔期

39、自 4 月下旬至7 月上中旬。其中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为盛渔期。2. 渔具(1) 定置刺网 网具大多承受为 24.29m4.55m。网片网线为直径 0.2mm 的锦纶单丝,网目 大小 130mm。网片长 500 目,高 35 目。横目使用。缩结系数 0.374。上、下纲一样,长24.29m,直径 3.1mm,左、右捻各一条。下纲附加纲黄麻制,直径5mm,长度同下纲。叉纲乙纶制,直径 10mm,长 10.40m,对折使用。每片网 2 条。桩纲乙纶制,直径 12mm,长 25m。共 101 条。每片网配备静浮力 39.2N,配备沉子量 3.2kg。每列网使用 101 支直径 100mm,长1

40、.5m 的网桩。(2) 流刺网 网具一般使用 56.06m11.84m。网衣用直径 0.25mm 锦纶单丝以双死结编结, 目大 143m 。长 1000 目,高 90 目。纵目使用。缩结系数 0.392。上、下纲一样,直径5.6mm,左、右捻各一条;侧纲直径2.4mm,长 13m,右捻,每片网2 条。浮子塑料制,每个静浮力 0.49N,每片网 83 个。另配静浮力 83N 的球塑浮子 1 个。沉子陶土制,重 0.15kg,每片网 63 个。沉石重 10kg 的 2 块,5kg 的每 67 片网用 1 块。3. 渔法 鲳鱼定置刺网每日白天起网取鱼一次。鲳鱼流刺网通常白天作业,每日投网24 次。具

41、体作业技术与一般定置刺网和流刺网作业一样。二、马鲛鱼流网渔业1. 捕捞对象和渔期 主捕对象为马鲛鱼鲅鱼、兼捕鳓鱼、鲐鱼等。作业渔场由南向北为吕泗、海州湾、石岛、烟威、莱州湾、辽东湾等海疆,渔场水深1550m。渔期自 4 月中旬到 6 月下旬。2. 渔具 属漂流单片刺网,中上层作业。山东蓬莱鲅鱼流网主尺度为 57.30m8.86m。主网衣由直径 0.45mm 的锦纶单丝编结,网目大小 90mm,每片长 1000 目,高 120 目。浮子纲、上缘纲为乙纶材料,直径6mm,长度相等57.30m,捻向相反。沉子纲、下缘纲的材料和规格同浮子纲和上缘纲。该网装有侧纲,长度 8.86m,直径 3mm,每端装

42、配一条。叉纲为乙纶材料,直径 9mm,长 105m,对折使用。上叉纲 55m,下叉纲 55m 每船一条。浮标绳直径 3mm,每条长 15m。每船 1012 条。带网纲为乙纶材料,直径 12mm,长 130m,每船一条。浮子为泡沫塑料材料,每个静浮力3N,每片网装配 33 个;沉子为滑石材料,每个重200g,每片望装配 17 个。3. 渔法 一般用总长约 19m,型宽约 4.5m,44kW 机动渔船。网具按挨次放置于前甲板两侧, 一般为左舷作业。通常横流偏顺风放网,放网完毕,将带网纲系结于首桩上,船、网随流漂移。起 网时使左舷受风,按流网的一般程序起网,处理渔获物。通常黄昏放网,翌日晨起网。该渔

43、业自 60 年月网具材料更后,得到较大的进展。但到 70 年月后期,由于网目缩小和捕捞强度增加,使得 1 龄鱼渔获显著增加,而渔获量明显下降。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马鲛鱼资源,我国有关部门已实行限制网片数量并制定最小网目尺寸等措施。三、梭子蟹流网渔业1. 捕捞对象和渔场捕捞对象为三疣梭子蟹。我国浙江、福建、河北等省沿海均有分布。典型的渔场在浙江沿海,渔场北自佘山,南至南麂山沿海,其中浙江北部佘山至浪岗为主。浙江梭子蟹 流网分春夏和秋冬两汛。春夏汛 3 月中旬至 6 月下旬,以 56 月为盛渔期;秋冬汛 7 月下旬至翌年2 月,其中浙江北部渔场 9 月上旬至 11 月下旬为盛渔期,浙江南部渔场11

44、月至翌年 1 月为盛渔期。2. 渔具 属漂流单片刺网,底层作业。网衣用直径 0.20.3mm 的锦纶单丝或捻线编结。网长1896m,网高 2.5m3.5m,网目大小 125170mm,网列 80150 片。纲索和属具与一般流网相像。上、下纲横向缩结系数0.3400.375。有些梭子蟹流网装配侧纲, 它不穿入网衣侧缘网目,两端分别系上、下纲,与网衣间形成确定的缩结。3. 渔法 放网选择满潮转落潮,流缓时刻。一般顺风横流,有时顺流至偏顺流。一般浮标绳比水深长 2030m。带网纲比水深长 3050m。水浅和风浪小时,浮标绳和带网纲可放短些。带网纲上的沉石重量也按水深和风浪进展调整,水深和风浪大时沉石

45、应加重。要求网具在漂流过程中下纲始 终不离开海底。白天作业 12 次,或每昼夜作业 35 次。渔场范围小,作业船只拥挤时,削减网列长度,缩短漂流时间,增加网次数。福建平潭梭子蟹流网使用颖鱼饵切片2050g。大潮汛流急时结附网衣中部,小潮汛流缓时结附下部。每片网需 2030 片鱼饵。四、对虾刺网渔业1. 捕捞对象和渔场 主捕对虾,兼捕斑鰶、黄鯽鱼等。渔场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北部沿海。渔期自 9 月上旬至 11 月中下旬。2. 渔具 属漂流单片刺网,底层作业。网衣用直径 0.250.3mm 的锦纶单丝编织。网长 3665m, 网高 68m,网目大小 6070mm。网列 3580 片。纲索为乙纶绳,

46、一般浮子纲、上缘纲的直径为3mm,下纲、下缘纲的直径为6mm,装配方式同一般流网相像。上、下纲横向缩结系数 0.63。主网衣与缘网衣对齐拉直绕缝。上缘纲与下缘纲分别穿入网衣上、下边目,然后分别与浮、沉子纲分档并扎。主网衣一般横目使用。3. 渔法 对虾刺网一般白天作业。根本操作与一般流网作业一样,但网具浮力要依据底质调整。底质软泥要加浮力,底质硬要削减浮力,是贴底局部的网衣保持全都,同时也可调整网列的移动速 度。在海况适宜对虾夜间起浮时,可适量增加浮子,提高网具作业水层,直至海面。五、鲑鳟鱼刺网渔业1. 捕捞对象和渔场鲑鳟鱼刺网的捕捞对象有鲑属和大麻哈鱼属。鲑属仅鲑鱼一种,一年生 殖 23 次,

47、分布于大西洋。大麻哈鱼属有大麻哈鱼、细鳞大麻哈鱼、红大麻哈鱼红鳟、印大麻哈鱼、大鳞大麻哈鱼和马苏大麻哈鱼6 个种,翌年生殖一次,分布于太平洋。大麻哈鱼幼鱼先在河口、内湾生长至 6cm 左右,然后入海,春、夏季北移,秋、冬季南移。45 年后,朝诞生地河川溯河而 上,平均游速 72km/h。亚洲大陆大麻哈鱼渔场,近几年分布于黑龙江、勘察加、阿纳德尔河和鄂霍克次海。北美沿岸渔场分布于阿拉斯加中部和东南部、不列颠可伦比亚。细鳞大麻哈鱼在亚洲大陆从勒拿河口至北海道沿岸和朝鲜东岸分布很广,主要产卵场在勘察加海区、鄂霍克次海、黑龙江及滨海地区、库页岛和南千岛群岛沿岸。红大麻哈鱼沿亚洲大陆分布于阿纳德尔河至南

48、千岛群岛。银大麻哈鱼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和淡水水域。大鳞大麻哈鱼在亚洲分布于西伯利亚、勘察加和北海道水域。马苏大麻哈鱼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水域。自 1988 年起,太平洋北部鲑鳟鱼捕捞水域,受到日本、前苏联、美国、加拿大渔业协定的限制。母船式作业区仅限于 46N 以北的太平洋海区;基地式中型和小型流刺网作业区分别在 174E 以西、46N 以南的区域及 153E 以西、44N 以南的区域。日本海中小型流刺网作业区域在37N 以北到 46N 以南的日本海区。2. 渔具鲑鳟鱼类溯河洄游至河口时,承受定置刺网捕捞;在近海水域,承受小型流刺网捕捞;在北太平洋水域,承受远洋流刺网捕捞。日本、美国、加拿大和前

49、苏联的渔具渔法相像。(1) 鲑鳟定置刺网 系表层作业。日本的一种,网衣用 23tex24 锦纶网线,网目尺寸 136mm 。网列由 12 片网组成。美国和加拿大定置刺网长91.5185m。上纲浮于水面,两端装置浮标,网列下方两端以锚固定。(2) 小型鲑鳟流网 表层作业。日本的一种,网衣由 23tex32 锦纶网线编结,网目大小91103mm,高 60 目,浮子纲长 50.5m,沉子纲长 49.3m。有上、下缘网衣。浮子塑料制,长 19.6cm, 外径 6.0cm,内径 3.5cm,每片 5455 个。铅沉子每个重 25g,每片 42 个。网衣下缘用吊索与沉子纲相连。(3) 远洋鲑鳟鱼流网 日本

50、北太平洋鲑鳟鱼流网,网衣由锦纶单丝编结,网目有 121、124 和130mm 三种。主网衣上、下缘分别装置上、下缘网衣,它们分别用较粗的锦纶单丝、锦纶捻线编结23 目。侧缘用较粗的锦纶线编线 1 目。浮子纲长 51.9m,沉子纲长 50.84m。均为左、右捻合并使用。浮子 5557 个,每个浮力 2.2N;沉子 5759 个,每个重 75g。网衣下缘网用吊索与沉子纲连接。吊索长约 2.5m。浮子纲缩结系数 0.390.40;沉子纲缩结系数 0.400.41。美国和加拿大鲑鳟鱼流网沉子纲直接装配于网的下缘,没有吊索。浮、沉纲缩结系数分别为0.50 和 0.525。3. 渔法 鲑鳟鱼白天下沉到深层

51、,夜间随浮游生物向表层移动。因此刺网作业通常在夜间进展。鲑鳟鱼定置刺网作业技术与一般定置网一样。小型鲑鳟鱼流网作业,日没前投网完毕,半夜12 点起网。北太平洋鲑鳟鱼流网放网在尾部甲板或尾楼进展。网具浮子放置于左舷,沉子放置于右舷,由前向后依次整理好。日没前放网。网经尾滚筒平直投出。一般把握横流顺风放网,使投下的网根本 上与鱼的游动方向垂直。同时,协作以主机开车和停车,投下网具。通常每列网长1014km。放网后进展漂流。翌晨日出前起网。起网在左舷进展。前部起网机绞收沉子纲,后部起网机绞收浮子纲。浮、沉子纲连网衣同时起上,网片呈水平状态。网上的鱼通过抖网机振落。脱鱼后的网具,通过驾驶室右舷的送网管输送带,送往尾部理网机。借助摇杆摇摆,在甲板自动叠置网具,预备下次投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