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上传人:hh****5 文档编号:230463232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专项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京台高速马路南平段A10合同段高填方路基沉降及位移观测专项方案中交其次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南平京台高速马路A10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南平京台高速马路A10合同段高填方路基沉降及位移观测专 项 方 案施工单位: 中交其次马路工程有限公司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中交二公局南平京台高速马路A10项目部2012年11月18日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相关技术要求2三、时间支配2四、施工观测内容2五、施工观测人员及设备2六、施工观测方法3(一)、位移桩埋设及观测3(二)、沉降管设置及观测3(三)、基桩的设置4(四)、观测的管理5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路基填方48.054万 m3,基底采纳清淤换填透水性材料

2、21450 m3,路基填方主要集中在K59+925K60+135段,最大填土高度28.543 m,属高填方路基;路基填料主要采纳隧道洞渣进行填筑,基底为粘质性淤泥,采纳换填透水性材料(隧道洞渣)进行回填处理。 防护工程主要有:M7.5浆砌片石拱形骨回护坡1020.1 m3,浆砌片石挡土墙5316.2m3,三维土工网垫边坡防护7135.7,TBS护坡12344。二、相关技术要求1、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马路南平段路基土建工程A10合同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补遗书、答疑书等有关内容。2、南平京台高速马路A10合同段路基部分施工图;3、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_F80-2004);4、马路工程

3、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5、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规定与工程测量规范;三、时间支配支配于该段软基处理结束后,路基起先填筑时预埋沉降检测管及位移桩,并在路基施工全过程进行观测,直至工程竣工。四、施工观测内容1、稳定性观测,在路堤趾部(距路堤坡脚4m处)埋设位移桩,观测其位移状况;2、沉降观测,在路基中线上埋设沉降观测管,沉降板置于路堤底部,观测其沉降改变;3、在距路堤坡脚30m以外,且地基稳定的地方设置基桩,用于施工观测的基点。五、施工观测人员及设备为提高观测的精确性、公正性,我部支配将该项施工观测工作由项目部测量队全权负责,观测仪器采纳全站仪和S3水准仪,全站仪对位移进行观测,S3水

4、准仪对高程进行观测,高程测量达到三等水准测量要求。六、施工观测方法(一)、位移桩埋设及观测位移桩采纳C25钢筋砼预制桩,桩长1.5m,埋置深度应不小于1.4m,桩顶外露高度不超过10cm;埋置方法可采纳干脆打入或开挖埋置,采纳开挖埋置时应留意桩四周回填土夯实,并在桩顶50cm段用C20砼浇筑稳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固,并在桩顶预埋不易磨损的十字测头。位移边桩的设置个数以限制路基稳定为目的而确定,假如路基失稳,路堤两侧肯定范围内必定会有隆起的迹象,因此,位移边桩应设在最可能隆起的部位。依据有关试验路资料和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状况,支配设置4个位移桩,分别设在:W1#桩:K6

5、0+000路堤左右侧坡脚外4m处;W2#桩:K60+050路堤左右侧坡脚外4m处;位移桩的观测频率应与位移速率相适应,位移越小,观测频率越小;反之,观测频率越大。一般路堤在填筑到极限高度(依据地基承载力不同,地基能承受的最大填筑高度)以下时位移较小,观测次数可10天一次;当发觉位移改变增大时,既已达到极限高度,此时,应增加观测频率,每24天观测一次;如发觉位移改变明显超出正常范围时,应实行跟踪观测,并分析缘由,考虑是否有失稳的可能,必要时上报监理、业主、设计单位,考虑实行处理措施。(二)、沉降管设置及观测频率沉降观测管主要由护套管、测杆、底板组成。护套管主要作用是使测杆处于自由状态,防止测杆与

6、路基填料干脆接触发生摩擦,影响沉降观测结果,护套管采纳804.5mm镀锌钢管,逐接连接方式进行加长,为便利施工中护套管的爱护,每节管长度设为1.5m,施工中依据路堤填筑高度用镀锌管接头连接;观测杆采纳404mm镀锌钢管拼接,每节长度仍为1.5m,钢接头连接;观测杆底板采纳50050010mm钢板,护套管底板采纳3003005mm钢板,钢板中心镂空,直径8cm,穿入测杆用。首先,将测杆和测杆底板、套管和套管底板焊接,焊接均采纳连续焊接,焊接高度不小于底板厚度。然后在埋设点地面挖505020cm的土坑,坑内用35cm砂压实,将沉降板平放在坑内,四周用土填实并保持水平;填筑时应先在沉降板四周填料压实

7、,以爱护沉降板,护套管底板高度应高出测杆底板30cm。沉降板布点越多,测得的结果越能全面反应沉降的真实改变,但测点过多也会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依据本工程的实际状况,从满足观测须要与施工便利性考虑,支配设置2个观测点,分别设在C1#点:YK60+000路基底中间位置;C2#点:ZK59+975路基底中间位置;C3#点:YK60+050路基底中间位置;C4#点:ZK60+030路基底中间位置;附图: 沉降观测频率可按路基填筑每填高1m观测一次或每10天观测一次。在每次接管时,都应在接管前、接管后进行测量,依据高差确定接管实际长度。施工中测点的爱护工作非常重要,许多时候因为爱护不力,致使测点破坏或护

8、套管堵塞而无法进行接着观测,造成前功尽弃。高路堤监控频率表监控期表面沉降位移桩位移墩深部水平位移(测斜)土压力加载期间1次/10天1次/10天1次/10天1次/10天1次/10天加载后第一个月1次/15天1次/15天1次/15天1次/15天1次/15天加载后第2-3月1次/20天1次/20天1次/20天1次/20天1次/20天加载三个月后1次/30天1次/30天1次/30天1次/30天1次/30天(三)、基桩的设置基桩是限制测量的基准点,必需布设于变形区以外。本工程路基以外软土区域分部广,为保证基桩的基准性和测点的长期观测性,限制桩必需有足够的埋置深度和稳定性。基桩可采纳旁边加密导线点,若无适

9、合加密导线点,则应重新布置。重新布置基桩依据本工程的实际状况,支配设在YK60+000右侧路堤坡脚30m以外的硬质岩上。首先选取地质较好位置,用人工开挖坑槽,坑槽尺寸不小于5050cm,直至硬质岩上;然后干脆浇筑C20砼,并在桩顶预埋不易磨损的十字测头,测头应具有足够的埋置深度,可用钢筋焊接埋置,一般不小于20cm。基桩必需定期进行复测,取保基桩高程及位置的精确性。(四)、观测的管理测量观测由项目部指派专人负责,每次测点埋设及观测负责人都需到场。测量用各种仪器在运用前必需进行标定,并在每次测量前进行校核,确保测量的精确性。每次测量的数据要由专人负责记录和整理,记录要整齐、清楚,特殊是数字书写要

10、规范。对测得的数据要刚好分析、对比,发觉数据改变较大时,应报负责人及相关领导,找到缘由所在,以便刚好实行措施加以限制。A、 稳定性观测要求 1、校核基点四周必需采纳爱护措施,并定期与工作基点桩校核。 2、地面位移观测仪要求:测距精度正负5mm,测角精度2秒。 3、沿河、临河等凌空面大而稳定性差的路段,必要时需进行地基土体内部水平位移的观测。B、沉降观测要求 1、在施工路段的原地面上一般埋设沉降板进行高程观测。沉降板埋设于路基中心、路肩及坡趾的基地。 2、沉降板观测仪要求:往反水准测量精度1mm/km。 3、用于观测水平位移的标点桩、校核基点桩亦同时用于沉降观测,埋设于坡趾及以外的标点边桩一般兼

11、测地面沉降。(五)、沉降观测人员仪器设备测量人员仪器名称仪器型号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备注郝高峰水准仪DZS3是赵海兵全站仪SET250RX是(六)预压期观测预压期指堆载或等载、超载预压土方填筑完毕至稳定可施工轨道工程的期间。设计非预压地段也应观测,观测频率为:预压期第1个月每710天观测一次,第2个月每半个月一次,以后每个月观测一次。若已达到稳定标准,且轨道工程尚未施工,应每2个月观测一次,超等载填土地段,在确认达到稳定标准后,在卸载前后再观测一次,观测后,挖出沉降板的管杆,按卸载厚度拆除相应的测杆(也可分次拆卸),经沉降分析确定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轨道工程施工,卸载完成后,对保留在路槽面下的测杆顶再观测一次,其他要求及资料整理同一般路段填筑期观测要求。(七)沉降观测的留意事项1、测点爱护工作非常重要,防止施工机械碰撞,还应考虑现场环境、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工作能善始善终,取得满足成果。2、工作基桩是作为限制观测点的基准桩,因此,必需打设在变形区以外。校核基点用于限制工作基点,要求布设在变形区以外地基稳定的地点。3)由于沉降观测是推断路堤施工进展是否平安达到稳定标准的依据,因此,观测工作过程必需仔细,确保观测精度,资料应真实、连续、完整,保证沉降观测资料的牢靠性,以便作出正确沉降分析,为轨道工程施工供应牢靠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