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书法赏析教案

上传人:夜曲 文档编号:230427223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兰亭序书法赏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兰亭序书法赏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兰亭序书法赏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兰亭序书法赏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序书法赏析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兰亭序书法赏析教案【篇一:王羲之兰亭集序赏析教案】王羲之兰亭集序谁都知道:“锦心绣口李太白之文章,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可有谁知道王羲之除了能写一笔好字外,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呢? 1、王羲之,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古人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2) 、兰亭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 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 41 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 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3) 、文体序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状况, 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

2、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 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 擅长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爽潇洒,留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管记叙还是谈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 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 哲学思想。第一段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挨次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时间、

3、地点、集会的缘由。其次句:与会者第三句:兰亭四周地形环境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第四句:宴饮之乐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 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曲:使动,使水弯曲次:旁边一:一些,一点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第五句:天气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仰观,俯察: 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所以:用来游目骋怀:纵展视力,开阔胸怀。极:穷尽娱:乐趣信:实在

4、,诚1【篇二:中国书法艺术赏识教案】中国书法艺术赏识教案课业类型:赏识课课时: 1 节教学方法:讲授、争论法教材分析: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素材的抽象的线条艺术,有着悠久的进展 历史,历代书法大家、名作迭出。课本以书法的进展历程为线,以历代书法名作为面,综合表达了文字的各体进展,向学生讲授时以文字、书法进展和书作的年月进展分别向学生表达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书法进展历经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书体均已消灭。另外,课本还对书法的表现形式有所阐释。为提高学生对书法的生疏水平,特意让学生做一简洁练习。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书法

5、的进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状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赏识书法作品的学问,并能作简洁的书法练习。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根底学问。教学难点:如何感受、生疏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构造美、气韵美。 教具预备:有关的文字各体作品、名家书法幻灯、书法练习的各种用具。 学生用具:毛笔、毛边纸、墨、报纸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面的第 8 课我们曾经对中国画题款艺术作了介绍,了解到书法在画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这节课我们将对中国书法艺术作初步的了解和生疏。二、授: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 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才智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 年以

6、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制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提问学生:哪一件书法作品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1、书法文字进展简史: 1古文字系统甲骨文钟鼎文篆书打出古文字各体幻灯早在 5000 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很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 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进展,人们把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 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状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 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便利政治、经济、文化的沟通,便将 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争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7、?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 体。 2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打出今文字各体幻灯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沟通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 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状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消灭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消灭 ,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乐观的推动作用,汉末时的曹操就格外赏识当时书法家梁鹄的作品,章草兴于汉章帝年间,故名。以上所讲的几种字体均属于古文字系统,是一个以象形为主的初级的书 法阶段。狂草连绵草魏晋消灭,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 峰;行书消灭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 消灭,唐朝到达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

8、公权。 这几种是今文字系统的典范请学生自己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 解的?。教师进展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 抽象化。2、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1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纯古得意,目前觉察的总共有 3000 多字,可生疏的约 1800 字。金文,处在文明的进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 。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有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2今文字在讲授之前请学生说一下自己对古文字形式特征的生疏?自己都见过哪些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消灭的一种

9、潇洒开放型的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构造方正,四周平稳,刚毅冷静,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根底上更艺术化、有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局部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概纵横 , 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 后者气象挥弘,郁勃纵横,体格凝重,雄浑遒密是方笔的典型;唐楷因唐朝在楷书成就最高故名中的 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高简、清雅秀丽,颜氏家庙骨力遒劲、庄重端悫、静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兰

10、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顶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地,后者在技法上到达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地。课本还选取了“草圣”张旭的狂草作品古诗四 首,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行草作品虹县诗卷,他们都是不拘 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勇于创的大书法家,对后世学书者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 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行磨灭的作用。3、赏识要点: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赏识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展归纳总结。然后自己再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赏识活

11、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赏识书法作品不行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 辨识与教益,也不行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 词语汇上的优劣。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 构造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 体态、姿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赏识时得到精神上安康闲 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地里的奇特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 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展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 么是风格高雅,什么是粗庸寻常。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 象的绘画、线条流淌的诗歌。4、简洁的点画练习: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生疏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 生

12、进展局部临摹练习 3 字以上。 作业要求:1、从线的力度, 2、字的结体, 3、墨的浓淡干湿, 4、字间的位置关系等方面进展综合的临摹。练习以前请学生谈一下自己对作业要求的理解,然后教师进展当场示范演习并侧重于前两项的要求, 学生明白作业要求以后再进展作业练习。从学生中选取优秀的书法作品进展点评,点评以优点为主,适当的 指出影响学生作品进一步进展不利因素如用笔方法、用笔习惯 等。三、小结:依据板书简述本课内容,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赏识 方面表现出的得失。中国书法艺术的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汉字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是中

13、华民族制造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面孔和灵魂是中华文明之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美的艺术特征是对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不懂中文的老外也能美观地感受到汉字及中国书法的独有魅力也能直观地体会到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连续性。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根本特征和进展脉络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培育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骄傲感。 设计特色 对典型书法家及作品的生疏和赏识受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二、教材分析1 历史专业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课标要求概述汉字起源、演化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根本特征和进展脉络。2 本课内容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属于历史必修其次课中国古代艺

14、术中的古代书法艺术。伴随古代中国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程中国人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也不断演进学习本课到达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增加对祖国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优秀思想文化遗产。三、学情分析1 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力量根底 浙江省初中和高中语文课本已省略了中国汉字根本构造内容除课外自学书法的同学外较少受到中国书法的薰陶。2 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对于中国根本字体的区分 对书法的精神内涵的体会 3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实行的各种学习策略。 看书同伴间的争论四、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 以文字、画面及有关声像资料使学生得到有关古代中国书法艺术的根底学问同

15、时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量。【过程与方法】 学生初步体验古代书法艺术的各种形式生疏其丰富内涵。相互之间要加强沟通合作取长补短。 教师留意直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把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及综合媒体结合起来展现古代中国的精巧书法艺术增加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的心情。 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充分发挥学生书法艺术方面的潜力利用争论、现场创作和学习体验等形式给学生供给发挥和展现才华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观性和自信念同时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多姿多彩的风貌培育学生体验美觉察美鉴赏美制造美的力量丰富生活内容培育内心的艺术情操。 通过对

16、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学习观看体验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激发对祖国文化的骄傲感增加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五、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行书为代表的五种常见的中国字体鉴赏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培育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骄傲感。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学模式典型书法家的介绍和其代表作赏识 教学手段 文字、画面及有关声像资料视频争论、现场创作和临摹体验七、课前预备1 学生的学习预备 了解王羲之、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家2 教师的教学预备 对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等书法名家的了解查代表作、创作背景及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了解班级擅长书法同学以备课堂使用 了解语文课兰亭序的学

17、习状况。3 教学用具的设计和预备u 盘和 ppt 课件书法爱好者自备书法用品 这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局部分几个环节具体说明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 共四个环节环节故事导入 皇 “一字千金”环节了解、赏识、体会 王羲之及“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颜真卿及“天下其次行书”祭侄文稿环节合作学习 概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五种常见的中国字体环节现场创作和学习体验 故事导入传奇典故“一字千金”的由来 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写一碑的奇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 200 年后的唐朝文章 怪事自有根由这座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由他细心译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

18、太子李治作述记玄奘的谢表。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 672 年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佛教界的荣耀因此下决心担当此任。怀仁和尚处处查找用时 20 余年最终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搜集起来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圣教序碑。 传奇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金一千。这就是“一字千金”的由来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帖 了解、赏识、体会 王羲之 303361 字逸少东晋人。祖居琅琊今山东临沂西晋末年南迁后定居在会稽山阴今浙 江绍兴遂为绍兴人。王羲之故居位于绍兴城内蕺山脚下的戒珠寺。在绍曾任

19、会稽内史官至右 军将军所以世称王右军。在他任职期间薄功名利禄为人耿直关心百姓 疾苦是一个务实为民的清官。同时时常以作书养鹅为乐。晚 年辞官隐退后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卒年 59 岁葬于嵊州市金庭镇瀑布山。王羲之 7 岁拜师于女书法家卫夫人和叔父五广勤学苦练后又遍学李斯、钟繇、蔡邕、张昶等书法家并博采众长自辟蹊径自成一体。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据说在梁武帝曾收集他书一万五千纸唐太宗遍访王书得三千六百纸到宋徽宗尚保存二百四十三纸。现传世墨迹寥假设晨星真迹无一留存。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 帖、乐毅论、黄庭经等。他的行书名品快雪时晴帖 唐钩填本现为台湾故宫慱

20、物院保藏。快雪时晴帖与王珣伯远 帖、王献之中秋帖并为稀世之宝合称“三希稀”乾隆时藏于养 心殿西暖阁“三希堂”。王羲之书法中影响最大是兰亭序也是书法史上一段千古传奇的故事 在他去世前 8 年也就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修褉曲水流觞饮酒作诗。曲水流觞也称之为曲水宴 42 位名士列坐溪边由书僮将盛满酒的羽觞放入溪水中随风而动羽觞停在谁的位臵此人就得赋诗一首如果是作不出来可就要罚酒三觥。正在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回味之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曰所做的三十七首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这时众家又推王羲之写一篇兰亭集序。王

21、羲之酒意正浓提笔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 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 兰亭序是一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美丽散文诗内容为永和九年岁在暌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 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篇三:兰亭序 教案】课 题: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课 时:1 课时课 型:单一课授课对象: 高一学生教材分析: 作为文章的兰亭集序和作为书法作品的兰亭集序可谓“双绝”,都是不行多得的艺术珍品。由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登峰造极、震烁古今,所以 在兰亭集序这一课的教学中

22、,以“书法” 来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古怪心, 同时又可以用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生命意识”比照课文,使学生 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死生亦大矣”的人生感慨。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在会稽的兰亭修禊,曲水流觞,赋诗抒怀。其间作诗三十七首,结纂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为此作序,这就是“天下 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兰亭。教学目标: 通过书法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书法根本技法及运用以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为例,通过对兰亭序的介简、 浅析及相关信息等介绍,使学生在生疏、赏析兰亭序的同时对行书的书法风格、技法等有个初步了

23、解,并引起学生学习行书的兴趣,以便今后行书技法课程的开展,作一个导入教学。1. 学问和技能目标: 介绍王羲之兰亭序作品整体的艺术价值及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并引入相应背景资料。通过书法的艺术之美,视觉美感、形式美感的赏析,引导学生生疏书法的线条组合之美是根本的造型艺术语言之一,进而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兰亭序的构造及章法。2. 过程和方法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根本赏析方法的力量,并在赏识过程中培育学生制造性审美力量和主动创的意识。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艺术之美,培育学生对中国书法的鉴赏力量。教学重点:书法及行书技法教学难点:对每个字要彻底把握它的技法教学方法:多读、多看、多

24、练1. 教法:先以临摹字帖为主,在对每一个字进展争论学习2. 学法:先简后难、初学者以临摹字帖为主,在临摹之前先读贴, 多用眼勤用手,要持之以恒,要有练纸千万的决心。 教具预备: 教材、ppt学具预备:笔、墨、纸、砚等书法工具材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预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笔、墨、纸、砚等; 做好上课预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3 分钟二:引入课:应时代的需要,“书法”作为一门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了肯定的位置。开设书法课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对我国固有传统学科的继承;另一方面为传统遗产供给了一个整理发扬、使之更能焕发光线的时机;为当代的文化事业添上的荣耀。同学们

25、,这堂课我们来讲书法兰亭序。 5 分钟三:讲授课:35 分钟一:板书课题: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艺术浅析 【兰亭来龙去脉】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东晋时期,不少名士住在这里,谈玄论道,放浪形骸。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 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进展风雅集会,这些名流高士,有司徒谢安、辞赋家 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侄 献子、凝之、涣之、玄之等四十 二人。江南三月,通常是细雨绵绵的雨季,而这一天却格外晴朗,崇山峻 岭,茂林修竹,惠风 和畅,溪中清流激湍,风光舒适合人。兰亭雅集的主要内容是“修禊”,这是我国古老 的流

26、传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进展祓祭仪式, 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兰亭雅集的另一个工程是流觞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曲折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 假设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假设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也被罚了酒。清代诗人曾作打油诗取笑王献之。“却笑乌衣王大令,兰亭会上竟无诗。” 大家把诗集合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

27、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兰亭序笔画解析:兰亭序遒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细部。略剖其横画,则有露锋横、带锋横、垂头横、下挑横、 上挑横、并列横等,顺手应变。其竖画,则或悬针,或作玉筋,或坠露,或斜竖,或弧竖,或带钩,或曲头,或双杈出锋,或并列,各尽其妙。其点,有斜点、出锋点、曲头点、平点、长点、带钩点、 左右点、上下点、两点水、三点水、横三点、带右点等等。其撇, 有斜撇、直撇、短撇、平撇、长曲撇、弧撇、回锋撇、带钩撇、曲头撇、并列撇等等。其挑,或短或长。其折,有横折、竖折、斜折。 其捺,有斜捺、平捺、回锋捺、带

28、钩捺、长点捺、隼尾捺等。其钩, 则有竖钩、竖弯钩、斜钩、横钩、右弯钩、圆曲钩、横折钩、左平钩、回锋减钩。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 就其笔法而言,其笔锋藏露互见,而以露锋为多,然其露锋落笔得自然之姿,不觉轻浮,如第一行“丑”字第四画的露锋横,“九”字其次画的带锋横;兰亭序用笔精妙,方圆兼施,方笔棱角森挺, 气象外耀如第十行的“右”字,圆笔圆转自如,含蓄蕴藉如第五行的“右”字等。其构造欹侧多姿,曲尽其态,重字不重写,可为典范。如二十个“之”字,无一雷同,八个“以”字,形态各异,五个“怀”字各具情趣,六个“于”字极尽变化,七个“其”字韵味不同。重字别构的还有“事”、“

29、为”、“所”、“欣”、“仰”、“畅”、“不”、“今”、“揽”、“兴”、“后”等都别出心裁,独运匠心,可谓极尽用笔 使锋之妙。每一个字都是王羲之制造出的一个生命形象,有筋骨血 肉完足的丰歌、或舞,虽尺幅之内而墨彩艳发,秀丽超绝,动心骇目躯。且 赐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风仪: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二兰亭序章法:兰亭序全帖共二十八行,三百多字, 布局上纵有行,横无列,长长短短,错落有致。单字体势纵长,左低右高,行草相间,变化多端。整幅揖让顾盼,掩映情飞,朝向偃仰,疏朗通透。其布白亦合理精妙,虚实相生,疏密适宜。后世名贴临摹者虽难免渗入各自的笔性,但无人稍变其章法布白。三兰亭序的构造特征从构造造型

30、角度来看兰亭序,则它的不求平正,强调欹侧;不求对称,强调揖让;不求均匀,强调比照的特征是一目了然的。 四平八稳的馆阁体式楷书固然微缺乏道,就是行书或行楷,也有很多僵滞板结之作,缺乏生命力,缺乏姿势。赵孟頫临王的功底是前所未的登峰造极,但他自书的如胆巴碑等碑帖却很是平凡,以它作为兰亭序的参照系倒是颇能看出其中端倪来。很难说在与时会有这么简单的构思和匠心经营,或许这只是我个人 的一见钟情而已。但我以为这是个极好的分析方法:我对构造承受中轴与板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书法是一种视觉艺术,对各种错综穿插的线条假设找不出其主流线条并加以归纳的话,我们会对一些古代名帖惘然失措或无从下手。 自然更无法保证学习的

31、效率了。 汉字构造原来是一个稳定的标准形。每个字都富于一种建筑意蕴, 空间的架构与排叠处理完全与建筑原理相类似。但仅仅把兰亭序 等书法剧迹的构造美作如是观是很不妥当的,书法构造的魅力是在于它能有抑制地打破这种标准形,在标准的标准中渗入每个艺术家个人的制造意蕴。从而把书法构造的原理从平正引向平衡一一我们在前者中看到的是四平八稳、均匀整齐; 而在后者中则看到一种不平中求平的拉力与张力。平衡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它不平正,唯其有倾斜,所以才要平衡。作个最通俗的比方:平正有类于天平,而平衡则近于秤。四:课堂总结:通过这堂课学习望同学们能够进一步了解书法、宠爱书法,能够感受到传统书法艺术之美。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赏识方面表现出的得失。让学生懂得在赏识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 构造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赏识时得到精神上安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地里的奇特享受。 2 分钟 五:作业布置练习:写一段话,把“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游目骋怀”、“情随事迁” 五个词用进去,描写要恰当,内容合理,不少于 4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