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0402973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静脉留置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静脉留置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静脉留置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静脉留置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留置针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静脉留置针技术注意事项?答:1.更换透明贴膜后,也要记录更换日期。2. 静脉留置时间参照使用说明。3. 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的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热、痛,询问患者的有关情况。4. 采取有效的封管方法,保持输液通道通畅。5. 液体与正压接头需用输液接头管连接,以防止反生输液管脱落。6. 使用静脉留置针时严格掌握留置时间。二、常用的输液部位?1. 周围浅静脉,上肢常用的浅静脉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手背静脉网。下肢常用的浅静脉有:大小隐静脉和足背静脉网2. 头皮静脉3. 锁骨下静脉和颈外静脉。三、静脉输液选择部位时的注意事项?答:1.因为老年人和儿童的血管脆性较大,应尽量避

2、开易活动或凸起的静脉,如手背静脉。2. 穿刺部位应该避开皮肤表面有感染、渗出的部位,以免将皮肤表面的细菌带入血管。3. 禁止使用血管透析的端口或瘘管的端口进行。4. 如果患者需要长期输液,应注意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血管。通常静脉输液的部位选择应从远心端静脉开始,逐渐向静脉端使用。四、输注静脉高营养液的注意事项?答:输入溶液的种类和量根据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程度来确定,通常遵循: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宁酸勿碱的原则,在给患者补钾过程中,应遵循“四不宜原则”即:不宜过浓,不宜过快、不宜过多、不宜过早。输液过程中应严格掌握速度,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

3、调整。五、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答:1.严格执行无菌无菌技术操作及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及差错事故的发生。2.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并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及药物半衰期等情况合理分配药物。3. 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穿刺(抢救时可例外)4. 输液前要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药液滴尽前要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针,严防空气进入。5.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对于刺激性或特殊药物,应在确认针头已刺入静脉内时再输入。6.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7. 静脉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8. 若采用静脉留置针,要严格掌握留置时间。六、输液过程中要观察那些问题?答:1.滴入是否

4、通畅,针头或输液管有无漏液,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2. 有无溶液外渗,注射局部有无红肿或疼痛。3.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如患者出现心悸、畏寒、持续性咳嗽等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及时处理。七、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答:1、溶液不滴(1).针头滑出血管外处理:将针头拔出,另选血管重新穿刺。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处理: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点滴通畅。(3).枕头梗阻处理:更换针头,重新选择血管穿刺。切忌强行挤压导管或用溶液冲注针头,以免血凝块进入血管造成栓塞。(4).压力过低处理:适当抬高输液瓶或放低肢体位置。(5).静脉痉挛处理:局

5、部热敷以缓解痉挛。2、茂菲滴管液面过高(1).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加紧滴管上端的输液管,打开调节孔,待滴管内液面降至滴管的1/2-2/3时,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上端输液管即可。(2).滴管侧壁没有调节孔时,可将输液瓶取下,倾斜瓶体,是插入输液瓶的针头露出液面,待滴管内液面降至滴管的1/2-2/3时,将输液瓶挂回输液架上继续点滴。3、茂菲滴管液面过低(1).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加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打开调节孔,待滴管内液面升至滴管的1/2-2/3时,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下端输液管即可。(2).滴管侧壁没有调节孔时,加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迫使输液瓶内的液体下流至滴管内,待滴管内液面升

6、至滴管的1/2-2/3时,停止挤压,松开滴管下端输液管即可。4、输液过程中毛菲滴管液面自行下降处理: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滴管的衔接是否松动、滴管有无漏气或裂痕,必要时更换输液器。八、静脉输液的目的?答:1.补充水分、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2.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极微循环灌注量。3.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4.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九、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目的?答: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便于抢救,适用于长期输液患者。十、静脉留置针输液应如何指导患者?答: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及操作方法,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放心。2.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勿沾水,

7、敷料潮湿应及时更换,注意保护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输液时,也应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3.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并发症。无菌技术相关知识:1、1、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2、无菌物品:指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3、无菌区:指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非无菌区:指未经灭菌或者经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4、无菌操作环境要求:(1)环境清洁,宽敞,明亮,定期消毒。(2)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布局合理。(3)操作前半小时停止走动,避免尘埃飞扬。5、无菌技术操作目的:(1

8、)使用无菌持物钳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2)使用无菌容器用于盛放无菌物品并保持无菌状态。(3)用无菌包布包裹无菌物品,以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4)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供治疗护理用。(5)取无菌溶液:保持溶液的无菌状态,供无菌操作用。(6)在执行严格的医疗护理操作时,戴无菌手套以确保操作者双手无菌效果,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免受感染。6、注意事项:严格遵循操作原则(1)无菌持物钳使用:1)取远处物品时,连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就地使用。2)无菌持物钳不可夹取油纱布,不可用于换药及消毒皮肤,以防被污染。污染后重新灭菌,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非无菌物品。3)湿式使用法,无

9、菌持物钳及浸泡容器需每周清洁、消毒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使用频率较高的部门应每天清洁、灭菌。(2)无菌容器使用1)手指不可触及无菌容器的内面及边缘。2)无菌容器应定期消毒灭菌,打开后有效使用时间为24小时。(3)无菌包使用:1)打开包布时,手只能接触包布四角的外面,不可触及包布内面,不可跨越无菌面。包内物品未用完时,应按原折痕包好,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限24小时内使用。2)如包内物品超过有效期被污染或包布受潮,则须重新灭菌。(4)铺无菌盘:1)铺无菌盘区域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污染。2)不可跨越无菌区。3)铺好的无菌盘尽早使用,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5)取无菌溶液:1)不可将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溶液;倾倒液体时不可直接接触无菌溶液瓶口;已倒出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以免污染剩余溶液。2)已开启的溶液瓶内的溶液,24小时内有效。(6)戴无菌手套1)注意修剪指甲以防刺破手套,选择合适手掌大小的手套尺码。2)戴手套后双手应始终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视线范围内的水平。如发现有破洞或可疑污染应立即更换。3)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4)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避免强拉。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