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药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30333654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2.5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学中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中医学中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中医学中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中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中药课件(8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中药 目的目的 了解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贮存和炮制方法;熟悉中药的性能内容;掌握常用中药的主治功用。重点重点 中药的性能和39味常用中药的主治功用。难点难点 中药的性能 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方法,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方法,对保证中药的质量和药效十分重要。对保证中药的质量和药效十分重要。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中药基本知识(一)产地(一)产地*道地药材:如吉林的人参,辽宁的细辛,云道地药材:如吉林的人参,辽宁的细辛,云南的三七,内蒙的黄芪,四川的川芎、川贝等。南的三七,内蒙的黄芪,四川的川芎、川贝等。(二)采集(

2、二)采集*采收时节与方法采收时节与方法(三)干燥(三)干燥*晒干、阴干、烘干、石灰干燥、远红外干燥晒干、阴干、烘干、石灰干燥、远红外干燥微波干燥等。微波干燥等。(四)贮存(四)贮存*干燥、低温、避光、密封、化学药物熏杀等干燥、低温、避光、密封、化学药物熏杀等二、中药的炮制二、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过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后者也称为后者也称为“炮炙炮炙”。(一)(一)炮制目的炮制目的1.1.消除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消除或降低药物

3、的副作用。2.2.增强药效增强药效3.3.改变药物性能改变药物性能4.4.利于贮存利于贮存5.5.便于服用便于服用(二)(二)炮制方法炮制方法1.1.修制法:纯净、粉碎和切制修制法:纯净、粉碎和切制2.2.水制法:喷洒、洗、泡、漂、浸、润、水制法:喷洒、洗、泡、漂、浸、润、水飞水飞 3.3.火制法:炒、炙、煅、煨、烫、炮、燎、火制法:炒、炙、煅、煨、烫、炮、燎、烘烘4.4.水火共制法:蒸、煮、淬、炖、潬水火共制法:蒸、煮、淬、炖、潬 5.5.其他制法:发芽、发酵、制霜其他制法:发芽、发酵、制霜 、药拌、药拌三、中药的性能三、中药的性能 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4、毒性等内容。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内容。(一)(一)四气四气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二)(二)五味五味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辛:有发散、行气、行血

5、作用。甘:有补益、调和、缓急等作用。甘:有补益、调和、缓急等作用。酸:酸有收敛、固涩作用。酸:酸有收敛、固涩作用。苦:有泄和燥的作用。苦:有泄和燥的作用。咸: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咸: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淡:有渗湿、利尿作用。淡:有渗湿、利尿作用。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三)(三)升降浮沉升降浮沉 升和降,浮和沉都是相对的,升是上升和降,浮和沉都是相对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泄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泄利等作用。利等作用。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与药物本身的性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与药物本身的性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能升浮的药物大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能

6、升浮的药物大多具有辛、甘味和温、热性;能沉降的多具有辛、甘味和温、热性;能沉降的药物大多具有酸、苦、咸、涩味和寒、药物大多具有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所以,李时珍曾经指出:凉性。所以,李时珍曾经指出:“酸咸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四)(四)归经归经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归经是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以脏

7、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的。病证为依据的。(四)(四)中药毒性中药毒性1.1.毒性分级毒性分级 大毒;有毒;小毒大毒;有毒;小毒2.2.中毒原因中毒原因 剂量过大;服用太久;炮制剂量过大;服用太久;炮制不当;配伍失误;制剂不妥;不当;配伍失误;制剂不妥;外用失控;误食误用外用失控;误食误用3.3.预防措施预防措施tough五、中药的用法五、中药的用法 包括配伍、用药包括配伍、用药禁忌、剂量和煎服法禁忌、剂量和煎服法几项主要内容。几项主要内容。tender(一)(一)配伍配伍 根据不同病情和临床辨证,根据不同病情和临床辨证,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

8、物组合在一起应用叫配伍。物组合在一起应用叫配伍。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七情”。1.1.单行:指用单味药治病。单行:指用单味药治病。2.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3.3.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物为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的疗效。4.4.相畏:即一

9、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5.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6.6.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甚至丧失药效。7.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八反”、“十九畏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见中的若干药物(见“用药禁用药禁忌忌”)。)。swel

10、ling(二)(二)用药禁忌用药禁忌1 1配伍禁忌: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配伍禁忌: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这些药物之间的关系为物应避免合用。这些药物之间的关系为“相恶相恶”和和“相反相反”。*十九畏十九畏 *十八反十八反 “十九畏十九畏”的概念,与的概念,与“配伍配伍”一节中一节中所谈的所谈的“七情七情”之一的之一的“相畏相畏”,涵义并不,涵义并不相同。相同。thinness2.2.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3.3.证候禁忌证候禁忌4.4.服药时的饮食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Prickle(三)(三)中药的用量中药的用量*药物性质与剂量药物性质与剂量*药物配伍与剂量药物配伍与剂量*年龄、体

11、质、病情与剂量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季节、地域与剂量季节、地域与剂量 (四)(四)中药的煎服法中药的煎服法 第二节第二节 中药分类中药分类 及常用中药及常用中药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麻黄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主治:1.辛温解表 2.宣肺平喘 3.利水消肿桂枝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主治:1.辛温解表 2.温通经脉 3.助阳化气辛凉解表药柴胡功效主治:1.辛凉解表 2.和解表里 3.疏肝解郁 4.升阳举陷性味归经:微辛、微苦、微寒,归肝、胆、脾、胃、三焦经祛风湿药独活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功效主治:1.祛风除湿 2.散寒止痛化湿燥湿药苍术性味归经

12、:辛、苦、温,归肝、脾、胃经功效主治:1.燥湿健脾 2.祛风除湿3.散寒解表4.养肝明目清热利湿药车前子、泽泻车前子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功效主治:1.渗湿止泻 2.清肝明目3.清肺化痰车前子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功效主治:1.渗湿止泻 2.清肝明目3.清肺化痰泽泻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膀胱经功效主治:1.清热利湿 2.渗湿止泻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石膏性味归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功效主治:1.清热泻火 2.除烦止渴 3.生肌敛疮知母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主治:1.清热泻火 2.滋阴降火 3.生津润燥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金银花性味归

13、经:甘、寒,归肺、心、胃经功效主治:1.清热解毒 2.疏散风热3.凉血止痢连翘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效主治:1.清热解毒 2.疏散风热3.消痈散结清热凉血药生地、丹皮生地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肝、肾经功效主治:1.清热凉血 2.养阴生津丹皮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功效主治:1.清热凉血 2.活血散淤清热燥湿药黄连、黄芩黄芩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肾经功效主治:1.清热燥湿 2.泻火解毒 3.清热凉血黄连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胃、脾、肝、胆、大肠经功效主治:1.清热燥湿 2.清热解毒 3.清热泻火消导药山楂性味归经: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功效主治:1.

14、消食化积 2.行气散淤性味归经: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功效主治:1.消食化积 2.行气散淤攻下药大黄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主治:1.泻热通便 2.降气平喘 3.逐淤通经清热化痰药前胡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肺经功效主治:1.清热化痰 2.活血散淤 3.疏散风热温化寒痰药半夏性味归经:苦、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主治:1.温化寒痰 2.燥湿化痰3.降逆止呕 4.消痞散结止咳平喘药苦杏仁苦杏仁性味归经:苦、微温,归肺、大肠经功效主治:1.止咳平喘 2.润肠通便温里药干姜干姜性味归经:辛、热,归肾、脾、胃、心、肺经功效主治:1.温里散寒 2.回阳通脉理气药陈皮、

15、香附陈皮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经功效主治:1.理气和中 2.燥湿化痰香附性味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功效主治:1.行气解郁 2.调经止痛活血药川芎、桃仁川芎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主治:1.活血行气 2.祛风止痛桃仁性味归经: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功效主治:1.活血祛淤 2.润肠通便止血药白芨止血药白芨性味归经: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功效主治:1.收敛止血 2.消肿生肌补气药人参、黄芪、甘草、党参人参性味归经:微苦、甘、微温,归心、肺、脾、肾经功效主治:1.益气固脱 2.大补元气 3.益气活血 4.益气摄血 5.益气健脾 6.

16、益气补肺 7.益气生津 8.益气安神黄芪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功效主治:1.益气固表 2.补气升阳 3.益气活血 4.益气摄血 5.益气利水 6.托毒排脓党参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脾经功效主治:1.益气补中 2.益气补肺 3.益气生津 4.益气生血甘草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主治:1.益气补中 2.祛痰止咳3.清热解毒 4.缓急止痛 5.调和诸药补血药当归、熟地熟地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功效主治:1.补血调经2.滋阴填髓当归性味归经:甘、辛、温,归心、肝、脾经功效主治:1.补血调经2.活血止痛 3.润肠通便补阴药麦冬补阴药麦冬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效主治:1.养阴润肺2.益胃生津 3.清心除烦 4.润肠通便补阳药杜仲补阳药杜仲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经功效主治:1.补肾助阳 2.强筋健骨 3.补肾安胎固涩药乌梅固涩药乌梅性味归经: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效主治:1.涩肠止泻 2敛肺止咳 3.生津止咳 4.安蛔止痛平肝熄风药全蝎平肝熄风药全蝎性味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功效主治:1.熄风止痉 2通络止痛 3.攻毒散结安神药酸枣仁安神药酸枣仁性味归经:酸、甘,平,归心、肝、胆经功效主治:1.养心安神 2.敛汗生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