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30298395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PPTX 页数:87 大小:6.6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资源描述:

《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8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资本主义初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1.社会经济背景:工业化、工业城市、城市问题(1)城市急剧爆炸的时代 工业革命导致新型的工业城市迅速生长,城市摆脱了几千年来一直作为政治、军事堡垒的“寄生”角色,真正成为经济生产与人类生活的中心。英国城市化水平:1750,20%;1830,超过50%;19世纪末,超过80%。伦敦人口,1800年86万,1850年236万,1900年453万。(2)社会矛盾的极度尖锐化 要么革命,要么建设第1页/共87页 2.空想社会主义的探索 (1)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莫尔设计的乌托邦中有50个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最远一天可以到达,城市规模收到控制,以免城市与乡村脱离,每户有一

2、半人在乡村工作,住满两年轮换。(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那不勒斯城;太阳城 第2页/共87页(3)欧文的新协和村(Village of new Harmony)欧文在印地安那州购买了一块地,设计建造了一个正方型的大公寓,可以容纳1500人居住。里面有食堂、厨房、幼儿园、礼拜堂、讲堂、小学校、图书馆、医院以及各类人员的住房。大公寓四周,是农场、牧场和各类工厂。(4)傅立叶的法郎吉(Phalanges)傅立叶设想的理想社会是“和谐社会”,社会基层单位是自给自足、独立的“法郎吉”。法郎吉是傅立叶设想的一种生产消费协作团体。第3页/共87页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的意义(1)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3、空想。(2)从社会制度方面考虑。提出将社会改造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以提出解决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第4页/共87页3.三大运动(1)公共卫生运动 公共卫生运动起源于城市化发展初期。由于人类聚居模式的改变,导致了传染病的迅速蔓延。欧洲各国开始关注城市环境整治和基础卫生设施建设,最主要的工程是城市上下水道、垃圾处理和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英国于1875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公共卫生法Public Health Act。第5页/共87页(2)环境保护运动 新型工业城市遍布英国全国,被称为蘑菇城(Mushroom Town)。城市坐落在铁、煤矿、港口、棉花产区,人口高度密集,生活环境恶劣。英国颁布工人阶级住宅法

4、(The Housing of the Working Class Act),提出了旧住宅改造的标准,如对给排水、道路、房屋日照、室内日照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城市规划的雏形开始形成。第6页/共87页(3)城市美化运动城市中的中产阶层逃离城市中心区,移居空气和环境良好的郊区。美国1850年末开始公园运动(Parks Movement)。1893年,芝加哥举办了哥伦比亚世界博览会(the Word Columbian Exposition),目的是通过城市美化建设,建立一个“梦幻城市”。这次世界博览会使城市美化运动在美国全面展开,并对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7页/共87页 4.霍

5、华德与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1)明日的田园城市的思想:社会改革 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 明日的田园城市 霍华德不是担任形体规划师角色,他实际上是一个社会改革者。第8页/共87页(2)田园城市体现了城乡一体发展的思想 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城市用地1000英亩,农业用地5000英亩,人口32000人”。第9页/共87页第10页/共87页(3)社会城市“田园城市”只是实现“社会城市”的局部试验和示范。霍华德本人更喜欢用“社会城市”而不是“田园城市”来表达他的思想。(p29)一个面积12000英亩、人口58000人的中心城市和若干个面

6、积6000英亩、人口32000人、名称和设计各异的田园城市,共同组成总面积66000英亩、总人口250000人的城市群,即社会城市。第11页/共87页第12页/共87页(4)田园城市的历史贡献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发生根本转移;摆脱了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体系。首开了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第13页/共87页 5.现代机械理性规划思想(1)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理论基本原则:基本原则:运输经济,通勤耗时最少目的:目的:既可享受城市型的设施又不脱离自然实实践践:哥本哈根(1948年)指状式发展、巴黎(1971年)轴向延伸。第14页/共87页

7、第15页/共87页第16页/共87页第17页/共87页第18页/共87页(2)戈涅的工业城市 目的:探讨社会和技术进步背景下城市的功能组织 基本思路:将各类用地按照功能互相分割以便于各自扩建。贡献:孕育了雅典宪章的功功能能分分区区的原则。对于解决城市中工业居住混杂而带来的种种弊端具有重要意义。第19页/共87页第20页/共87页 二、1900年代至二战前的城市规划思想 1.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与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是对由“权贵主义”垄断建筑设计的重大反叛,明确提出“为大众服务”的概念。新“精英主义”(Elitism)的产生:不是为精英服务,但却由精英领导。柯布西耶、莱特第21页/共

8、87页 2.柯布西耶的机械理性规划思想 柯布西耶:现代建筑运动与城市规划的激进分子与主将,影响现代建筑运动、现代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的巨人,对于西方建筑与城市规划中“机械美学”思想体系和“功能功能理性理性”思想形成、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第22页/共87页 柯布西耶1923年发表论文走向新建筑,明确提出了机机械械美美学学的观点和相应的理论体系。否定传统的装饰和含情脉脉的空间美,认为最代表未来的是机械的美。房屋只是“居住的机械”。“只有驴子才会走出曲折的线条。”第23页/共87页 1922明日城市(The City of Tomorrow)“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反对传统的街道和广场,追求由严谨的

9、城市格网和大片绿地组成的充满秩序与理性的城市格局,在城市中心建筑富有雕塑感的摩天楼群换取公共空地,体现几何形体之间的协调与均衡,透射出纯粹的几何秩序“美”、功能理性功能理性“美美”。第24页/共87页 1931“光辉城市”(The Radiant City)与霍华德通过分散主义手法解决“城市病”的思想相反,柯布西耶承认和面对大城市问题的现实,但并不反对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和现代化的技术力量,主张用全新的规划和建筑方式阿里改造城市。柯布西埃认为,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由于拥挤带来的城市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改造城市而得到解决。第25页/共87页第26页/共87页第27页/共87页

10、第28页/共87页第29页/共87页(3)柯布西埃城市规划思想的贡献和争议 在1950年代,昌迪加尔和巴西利亚的规划由于严格体现了功能分区思想,布局规整有序,得到了普通的赞誉。第30页/共87页印度昌迪加尔第31页/共87页巴西利亚第32页/共87页196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规划领域对人文、社会因素的重视,柯布西耶的机械理性规划思想受到了怀疑与批判。许多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柯布西耶的思想具有更大的影响。第33页/共87页 (4)霍华德与柯布西埃规划思想比较 共同之处是共同之处是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 霍霍华华德德:城市分散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建设规模较小的城市。根源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倾向

11、于社会改革。柯柯布布西西埃埃:城市集中发展,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全面改造城市地区。从建筑师的角度,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霍华德与柯布西埃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标志了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中的两种基本指向:分散发展与集中发展。第34页/共87页 3.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的宣言雅典宪章 (1)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 奠基于物物质质空空间间决决定定论论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功功能能分分区区,指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追求城市规划的终极理性方案终极理性方案。认识到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仍然强调“城市计划是一种基于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科学”。认识到

12、人民的利益是规划的基础,但认为公众见识短浅。阐述了城市与周围区域之间的有机联系;提出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地区。第35页/共87页 (2)对雅典宪章的基本评价 功能分区的思想对工业革命时期城市中存在的问题起到缓解和改善的作用。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对传统追求平面构图与空间气氛效果的形式主义规划思想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第36页/共87页城市截然分明的功能分区使其成为秩序美与技术美相结合的机械社会,否认了人类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规划师对城市的认知停留在物质空间层面,对各种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不予理睬,认为城市规划是扩大了的建筑学。理性主义所要求的事物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的

13、。而城市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并非唯一、确定的物质对象,还是活生生的城市社会、丰富的城市生活。第37页/共87页 4.极度分散主义与有机疏散思想(1)莱特及其广亩城的思想 美国建筑师莱特莱特是一位纯粹的自然主义者。广亩广亩城市理论城市理论将城市分散发展推向最为极端的状态。1932年出版消失的城市(The Disappearing City),随后出版宽阔的田地(Broad acres)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想。第38页/共87页广亩城市:广亩城市:把集中的城市重新分布在一个地区性农业方格网上。借助汽车和廉价电力将人类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居住与就业相结合的布局形式,这就是广亩城市。

14、在这种实质上反城市的“城市”中,每一户周围都有一英亩的土地来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食物和蔬菜。居住区之间以高速公路连接,沿着这些公路,建设公共设施、加油站等,自然地分布在整个地区。第39页/共87页第40页/共87页 与霍华德规划理念的比较 共同点:共同点:均为城市分散主义发展的代表 不同点:组织方式不同。不同点:组织方式不同。田园城市是“公司城”,试图建立劳资双方的和谐关系;广亩城是“个人”的城市,是富人生活形态的反映。城市特征不同。城市特征不同。田园城市既想保持城市的特征,又想结合乡村的自然环境,是折中方案;广亩城抛弃了传统城市的所有特征,是一种“没有城市的城市”。对后世影响不同。对后世影响不同

15、。田园城市模式导致了后来西方国家的新城运动(卫星城运动),而广亩城市则成为后来欧美中产阶级郊区化运动的根源。第41页/共87页(2)沙里宁的有机疏散思想 提 出 者:1934年 伊 利 尔 沙 里 宁(Eliel Saarinen)城市它的发展、衰退与未来(The City-Its Growth,Its Decay,Its Future)城市是有机的集合体 有机秩序原则是人类建筑的基本原则第42页/共87页 城市有机疏散的方式:城市有机疏散的方式: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对集中点进行有机分散 有机疏散理论对二战后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城市的弹性规划,动态规划,连续规划等

16、。第43页/共87页 三、二战后至1960年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1.1.城市规划的系统分析时代城市规划的系统分析时代 老三论的诞生:系统论、信息记与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记与控制论。系统论系统论:创始人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非。三原则:第一,系统观点,即有机整体性原则;第二,动态观点,即自组织原则;第三,组织等级观点。信息论信息论:研究信息本质的科学,研究如何运用数学理论描述和度量信息的方法以及传递、处理信息的基本原理。控制论控制论:研究系统控制和调节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第44页/共87页 系统方法在西方城市规划领域中的运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对城市复杂性的认识和系统把握 压力山大提出城市生

17、活是很多方面交织在一起、互相重叠的“半网状结构”。是以系统的观念研究城市复杂性的重要起点。强调城市发展的动态性和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复杂性。第45页/共87页(2)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再认识与改进 强调城市规划是动态适应调整的过程,因此应该由过去终极式的蓝图编制转变为过程型的规划。强调要以多种可能的发展方案来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种种要求。第46页/共87页(3)运用系统、数学方法分析、模拟城市 计量方法在城市规划分析、预测中的运用达到了高潮。计量方法试图将城市发展与规划纳入可精确计算、预测的轨道。城市并非完全客观的可通过计算模拟来认知的自然物质,它本身的复杂性特别是不断变化的社会性,使

18、得定量方法不可能完全准确掌握城市发展的规律。第47页/共87页(4)系统论思想在城市规划领域面临的挑战纯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能解决城市中的社会问题。1970年代系统论思想受到严峻挑战,认为系统规划不仅没有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反而割裂了城市内部。1980年代系统理性规划思想逐渐失去主导地位。第48页/共87页 2.特大城市空间的疏散与新城运动 二战以后,西方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急剧膨胀,各种大城市病接踵而至。二战以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中,“适度分散”已经基本成为共识,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成为特大城市功能与空间重组的重要理论基础。大伦敦规划 大巴黎规划第49页/共87页(1)大伦敦规划

19、及其影响 大伦敦规划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最大的贡献是在一个比较广阔的范围内进行特大城市的规划。规划的大伦敦地区半径50公里,面积6731平方公里,人口为1250万。第50页/共87页1944年 阿伯克龙比(Abercrombie)大伦敦规划的空间模式:中心城隔离带卫星城。该模式对后来的莫斯科、东京、汉城、北京的规划都有所影响。第51页/共87页巴黎巴黎 为了避免向旧城聚焦,规划布局采取下列措施:1965年规划南北两条平行轴线,发展卫星城;1994年规划建立多中心的城市总体格局。第52页/共87页莫斯科莫斯科1950年代的北京规划模式取法于莫斯科。近年来,莫斯科针对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将大型

20、公共建筑与交通设施在“三环半”地带集中建设,以改善中心聚焦的困境;同时对中心区早期毁损的古建筑亦努力进行恢复。第53页/共87页京津冀区域空间发展研究清华大学人居中心.京津冀北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2000第54页/共87页顺应“北京湾”历史地理条件,构筑扇面式的区域交通系统并与渤海湾、中原地区以及蒙古高原、松辽平原的相互联系着眼于区域的整体思考一着眼于区域的整体思考一第55页/共87页着着眼眼于于区区域域的的整整体体思思考考二二第56页/共87页双曲线型交通轴将城市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中轴中轴:以北京城原有历史中轴线为主轴向南北延伸,北至燕山山麓、南抵南苑与霸州相通;东轴东轴:以怀柔、顺义、

21、通州、亦庄为主轴,南与廊坊相通;西轴西轴:沿太行山麓地带依山为环,形成大小不一的自然林地与休憩带东、中、西三列发展轴东、中、西三列发展轴第57页/共87页新的空间结构新的空间结构I “多中心并联式”格局东部地带东部地带中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西部地带第58页/共87页(2)卫星城理论 卫星城理论是霍华德的两位助手恩维、帕克对田园城市中分散思想的发展。卫星城:是一个经济、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第59页/共87页第60页/共87页 卫星城的规划和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卧城”阶段 “半独立卫星城”阶段 “独立卫星城”阶段第61页/共87页

22、卧城卧城 距城市近 公路交通 16公里左右 没有生活服务设施,主要解决居住问题 生产工作依赖母城 实例:实例: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斯莱奇沃斯第62页/共87页 半独立卫星城 1918年芬兰的建筑师沙沙利利宁宁提出,卫星城不能仅停留在居住功能上,而应该有生产的功能。有一定数量的工业企业和服务设施,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一部分仍去母城。对母城仍有一定的依赖性。高速公路、电气铁路联系,距离母城20公里左右。实例:实例:斯特哥尔摩的魏林比(Vallinby),伦敦的哈罗(Harlow),东京的多摩。第63页/共87页 伦敦的哈罗(Harlow)规划人口8万。由13个“邻里单位邻里单位”构成4个居住区,道

23、路内外分工,主干道从分割居住区的绿地中穿过,与车站和市中心连接,次干道通过各个居住区的中心,并与工业区相连接。邻里单位第64页/共87页第65页/共87页第66页/共87页 独立卫星城 规模比第一、二代卫星城大。就业机会多,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对母城依赖小。交通便捷,高速铁路通勤,距母城远,一般6080公里。实例:实例:米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nes)第67页/共87页 米尔顿凯恩斯规划的主要特点:增加选择机会:居住区的商业网点和学校建在交通干线边缘。平衡居住与就业关系: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耦合布置,混合布置居住。网格状道路:交通道路干线系统是由1公里为间距的网格组成。串连的公园绿地系统

24、。第68页/共87页公共服务设施第69页/共87页绿地系统第70页/共87页名称规模(万人)与母城距离(KM)功能交通联系 实例卧城610居住公路主干道莱沃思奇半独立的卫星城1020居住、生活服务、部分就业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哈罗、魏林比等独立的卫星城306080居住、就业、服务铁路、高速公路等凯恩斯三代卫星城的对比第71页/共87页 四、1980年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1.“后现代”(PostModern)社会的特征 全球政治格局 西方社会结构 文化领域 经济形态 社会消费形态 以批判、怀疑和摧毁现代文明的科学理性标准为目标,强调所有文化和思想平等自由地并存发展的、对现代文化加以批判和解构的文化

25、运动,多元性、差异性是主旋律。第72页/共87页 2.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第二次根本转型(1)城市规划的两次根本转型 第一次转型: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传统的以象征性构图、艺术创作为主体的古典城市规划,转变为面对现实社会、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科学城市规划。导致了近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二战以后延续了以理性主义与物质规划为主的思想路线,产生了种族隔离和贫富悬殊、犯罪率高、人际关系淡漠和隔绝、为汽车人而设计等问题。M 戴维斯的石英城市 N 克莱因的失亿史 J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第73页/共87页第二次转型: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强调从功能理性功能理性的现代城市规划转变为注重社会文

26、化社会文化考虑的“后现代城市规划”,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成为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核心。第74页/共87页(3)后现代城市规划的视角与重心 对规划中社会公正问题的关注 David Harvey的社会公正与城市,将城市规划的公正问题提了出来,把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推向新的高潮。1970年代后人们日益关心规划的社会目标,规划发展趋势是根据人的需要来制定规划,摆脱了原来只重视物质空间建设的做法。规划师的队伍构成日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建筑师、规划工程师以外,社会、法律、经济、地理等工作者也参与到这个行列中来。对妇女在规划中的地位的不断重视。第75页/共87页 对社会多元性的重视 充分认识到社会构成的复杂、多元,

27、承认规划的背景环境是一个多元世界,其中存在许多目标各异的利益团体并导致了空间过程的复杂化、个性化。第76页/共87页 人性化的城市设计 对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手法和城市设计观产生了怀疑,尤其对大规模的城市改建持严厉批评态度。城市设计不仅是功能组织及空间景观的创造,还必须研究人的心里,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第77页/共87页 对城市空间现象背后的制度性思考 1970年代中期后,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起为西方学者深刻认识城市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的城市结构、城市规划本质上是源自对资本利益的追求。城市规划的本质更接近于政治,而不是技术或科学,城市规划被视为是实现特定价值观的政治活动

28、。第78页/共87页 3.马丘比丘宪章 面对西方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雅典宪章中的许多规划原则受到挑战。1977年国际建协(IUA)在秘鲁利马(Lima)的玛雅文化遗址地“马丘比丘”召开了具有重大影响的会议,制定了著名的马丘比丘宪章。“雅典代表的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中的理性主义,而马丘比丘代表的是理性派所没有包括的、单凭逻辑所不能分类的种种一切。”第79页/共87页 3.1 主要思想内涵(1)不能为了追求功能分区而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和活力。(2)城市交通政策应以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3)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包括规划的编制,还包括规划的实施,规划应该重视编制与实施的过程

29、。(4)规划中要防止照搬照抄不同条件、不同变化背景的解决方案。第80页/共87页(5)一切有价值的文物都必须保护,保护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使得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和生命力。(6)宜人生活空间的创造重在内容而不是形式,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宽容和谅解的精神是城市生活的首要因素。(7)不应着眼于孤立的建筑,要追求建筑、城市、园林绿化的统一。(8)科学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正确运用。(9)要使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城市是人民的城市。第81页/共87页 3.2 从两个宪章看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1)由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相支撑的综合空间规划(2)由功能分割走向系统综合(3)由对

30、终极状态进行描述走向了动态系统规划(4)由对专家意志的表达走向对公众参与的鼓励 第82页/共87页五、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 1.新的国际环境(1)冷战解体与多极化的世界格局(2)全球化与全球城市体系重组(3)管治(Governance)思潮的涌动(4)对生态、文化的空前重视第83页/共87页 2.新城市主义的思想与实践(1)新城市主义思想的产主 产生背景:美国松散、无节制的郊区化蔓延 新城市主义以“终结郊区化蔓延”为己任,倡导“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努力重塑多样性、人性化、社区感的城镇生活氛围,甚至成为戈尔当年竞选美国总统时的纲领之一。第84页/共87页(2)新城市主义的基本思想 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尊重历史和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第85页/共87页 3.人文主义的城市发展与规划取向 “现在我们被科学的突飞猛进所淹没,我们对于事物的本源,对于我们生存的价值,对于我们行为的终极茫然无知”“是人,而不是技术,必须成为价值的根源;是人的最优发展,而不是生产的最大化,应该成为所有计划的标准”。未来城市的重要职责之就是充分发展地区的、文化的多样性与个性,最优化的城市经济、社会形态应该是关怀人、陶冶人。第86页/共8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87页/共87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