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2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30298378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知识点2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知识点2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知识点2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知识点2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点2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知识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背景(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反分中国的狂潮。(2)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加深。(3)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2.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1)根本原因: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2)直接原因: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过程(1)发动战争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2)顽强阻击在廊坊附近,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顽强阻击八国联

2、军。使八国联军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也英勇打击侵略者。【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919世纪列强发动的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及其对中世纪列强发动的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最主要影响】国历史发展最主要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在不同历史时期侵华目的、侵华特征、侵华方列强在不同历史时期侵华目的、侵华特征、侵华方式的变化式的变化】1.侵华目的的变化

3、(1)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两次鸦片战争以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2)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目的是扩大资本输出,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则以镇压义和团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列强进行资本输出和企图瓜分中国领土的必然反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侵华的基本特征(1)从战争的发动者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的变化,也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2)从战争的影响来看,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一次比一次严重。

4、3.侵华方式的变化(1)甲午中日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2)甲午中日战争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列强在不同历史时期侵华目的、侵华特征、侵华方列强在不同历史时期侵华目的、侵华特征、侵华方式的变化式的变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比较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异同比较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异同点点】1.相同点:(1)都是列强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2)两次战争中,都曾攻占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掠,都是迫使清最高统治者出逃。(3)都曾建立过殖民统治机构。(4)都迫使清政府屈服,促进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社

5、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战争后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自发的组织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源自于山东、直隶等地的义和拳等民间的秘密结社。1898年,山东冠县义和拳首举义旗,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主要成分是农民、游民、散兵游勇。鲁西北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遭到了袁世凯的镇压。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和政策曾由坚决镇压转变为默许以至支持利用。义和团运动最终在中外联合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但它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扶清灭洋”这个口号,是具有爱国性质的,反映

6、了当时帝国主义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矛盾,打击对象是外国侵略者,因而得到了一部分清朝官员的支持,势力迅速发展遍及京津地区。但是,这个口号有很大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让人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排外的性质【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扶清灭洋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口号的评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他们一般是以八卦名目来自立团号。义和团的信仰也很不一致,各团坛无固定的信仰,只有“神灵附体”“刀枪不入”的迷信思想基本一致

7、。他们信仰的神灵五花八门,大都是封神榜、三国演义、西游记、三侠五义等小说或戏曲的中的人物,在“上法附体”时,想起谁就说谁“附体”,如孙悟空、猪八戒、赵云、关羽、黄天霸、窦尔敦等人物都成了附体的神灵。【义和团的组织形式义和团的组织形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廊坊大捷是发生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年6月11日至18日河北廊坊附近的清军及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一场局部胜利。英国海军提督西摩尔率领的2000多名从天津向北京进攻的八国联军,由于在廊坊遭义和团阻击,从廊坊败回。中途又遭义和团和清军董福祥部袭击,联军1000多人被包围,激战两个多小时,联军死7人,伤57人。到26日,才在援军配合下,狼狈逃回天

8、津,共伤亡300多人。【廊坊大捷】【廊坊大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自发性:从1898年秋山东人民反洋教斗争开始,到1900年6月负担起抗击八国联军的任务而进入高潮,义和团始终没有制度具体的斗争纲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力量。2.分散性:义和团运动始终是各地为战,缺乏统一的指挥和统一的领导。【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一次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特点】【义和团运动的特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及力量弱小。义和团运动是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没有统一的指挥。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3.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或说没有先进阶级

9、领导)4.外部原因:帝国主义帮助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问题: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问题: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1.不同点:(1)背景不同: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背景下;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2)性质不同:太平天国运动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同时也反侵略;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斗争。(3)组织发展情况不同:太平天国运动有统一的领导组织,有斗争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义和团运动无统一组织领导和纲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1.

10、不同点:(4)主张不同:太平天国主张绝对平均主义,后期曾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义和团运动一味盲目排外。(5)斗争时间不同:太平天国运动建立政权,持续了14年,斗争时间长;义和团运动未建政权,斗争时间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相同点:(1)领导阶级、运动主体、斗争方式相同: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2)起义的组织形式相同:都是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3)结果相同:都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典型例题典型例题】1.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

11、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A1851年B1895年C1898年 D1906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本题强调的是“扶清灭洋”,所以该起义应与义和团运动有关;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此背景下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典型例题典型例题】2.有学者这样评述一场侵华战争时期的中国政局:“上端成了一种专制魔王,既愚昧无知,又缺乏自信,下端成了无法管制的暴民。很显然,如此组织结构不能仅凭纸面上的改革即渡过

12、新世纪之难关。”这场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列强侵华战争。题干中的“新世纪之难关”是解题关键。只有D项发生在新世纪。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近代前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

13、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典型例题典型例题】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总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拳匪运动”是指什么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发生怎样的变化?(3分)(2)根据材料二中的“从机器上感觉不足”,清政府提出什么口号?其目的是什么?(2分)(3)意识到“制度上感觉不足”后,中国进行了怎样的探索?(2分)(4)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孙中山救国救民方案的革命理论。(1分)概括说明这一理论的实践有何积极作用。(2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典型例题典型例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答案】(1)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由阶级矛盾演变为民族矛盾(3分)(2)自强、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2分)(3)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或维新变法运动(2分)(4)三民主义(1分)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2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