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建史第三讲三国至隋唐ppt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30291897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9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城建史第三讲三国至隋唐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城建史第三讲三国至隋唐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城建史第三讲三国至隋唐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中国城建史第三讲三国至隋唐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建史第三讲三国至隋唐ppt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五章 三国至隋唐 封建社会中期的城市建设三国南北朝n社会与城市发展概况社会与城市发展概况n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民怨沸腾,农民起义结束了汉代的统一局面n三国至隋朝近四百年的时间里,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几乎陷入绝境,城市建设停滞不前n中原战乱,汉民族大量南迁,使南方经济和社会得到快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经济文化的新中心n少数民族纷纷涌入中原,建立政权,形成了历史上一次中华民族大融合n汉代推崇的礼制儒学思想为新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玄学所取代,成为统治阶级的新舆论工具n由于儒家正统的思想地位动摇,佛教思想乘虚而入,成为人民的精神寄托,并给城市带来很大的影响 曹魏邺城的建设 n 邺城位于今

2、河北省临章县附近,漳河沿岸,是曹操为加强后方的统治而建设的新都,邺城之平面呈标准的矩形,东西长七里,南北宽五里n邺城的布局:n宫城为主体布局严谨,中轴线直达城门n东西干道分城市为两部分,官民不相扰n继承“择中立宫,左祖右社”的古制n坊里位于城南,以路分隔,规模相同 n道路呈方格网状,城内集中设三处市场n城市与水系和园林有机结合曹魏邺城平面图邺城的规划特点:n1.宫城为城市主体,宫城的中轴线贯穿全城n2.全城以道路为媒介,实行严格的分区,强化礼制秩序,宫城、官署、居民分隔,不相干扰n3.城市道路网格化,居住坊里标准化,道路分级明确,主要道路呈丁子交叉n4.园林与宫苑结合,重视其防御的职能n5.宫

3、禁区自成一体,设施齐备,有厩门直通城外,使宫禁区成为坚强的堡垒,平时于城相连,战时独立一体,是城堡建设与城市的有机结合n邺城的建设是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大胆的继承并改革营国制度,从而成为中期封建社会城市建设的一个样板北魏洛阳城的改建北魏洛阳城的改建n建设过程:n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建都平城,孝文帝为发展经济,缓和民族矛盾,推行汉化政策,决定迁都洛阳n为了建立统一中原的基地,继承和发扬了营国制度n洛阳的建设以营国制度为蓝本,借鉴了邺城、平城、南朝健康城的建设经验n选址:n外廓采用跨渭南渡的方式,北倚邙山,南临渭河,东西30里,南北20里,呈凸字型n城市重心南移,内城在内城在汉魏旧城基础上修建,处于城

4、中心略偏西北处,n北魏洛阳城的布局:n1.宫城内城外廓三城环套,宫廷区居中略偏西北,是城市的中心区,正对宫门的铜驼大街是全城的中轴线,经宣门延伸跨洛,向南直抵廓外的圜丘,中轴线的强化使城市布局井然有序n2、内城北部是帝王专用园林,南部铜驼大街两侧为官署寺庙坛社,祭天的寰丘在城南洛河南岸n3、外廓建有坊里320个,每里坊三百步有坊墙,设有三个市场,大市在外廓西部,小市在东部,四通市在城南n4、内城西北角建有三座小城,称金镛城,三城连为一体,是洛阳城的军事要塞n5、城内道路呈方格形,以通向城门的御道为骨架,铜驼大街为轴线,道路宽度约为40米北魏洛阳平面北魏洛阳城的规划特点:n1.扩展了曹魏邺城的中

5、轴布局的思想,以宫为中心,主轴线跨河延续n2.城市功能分区严明,各功能区按实际需要围绕宫城布置n3.以里为单位,运用方格网系统协调用地比例,保持城市轮廓的完美n4.继承南宫北苑的传统,并注意合理利用旧城的遗址n5.不筑外廓城墙,居住区商业区设在外廓,寺庙已成为城市的主要内容南朝建康城概况南朝建康城概况:n建康城东依钟山,南面秦淮河,西临长江,北有玄武湖,素有虎踞龙盘之称n建康城的建设过程:越王勾践灭吴后与秦淮河南首建越城,楚威王夺城后在石头山建金陵邑,三国时孙权迁都金陵,在金陵邑城基础上建石头城,在石头城东另建都城建业,西晋因避讳改名建康,后成为东晋和南朝诸国的都城n东晋中期在宫城东南建军政中

6、心东府城,与西晋扬州治所西府城和石头城,共同拱卫宫城,形成以宫城为中心,石头城、东府城、西府城三城鼎立之势南朝建康城规划建设总结:n1.建康城地理环境复杂,有是几个朝代不断改建扩建,城市平面城不规则状,而且规模很大,是我国不规则都城的典型代表n2.宫城是城市的主体,宫城与内城继承营国制度的传统,择中立宫,中轴对称,使城市中心地带秩序井然,城外居民则杂乱无章,城内道路结合地形,而不是标准的网格系统n3.健康城以宫城为主体,联石头城、东府城、西府城为一体,分工明确,主次分明,群体城市的布局思想有进一步的发展南朝健康城平面隋唐时代n一一 社会及城市发展概况:n隋文帝杨坚灭北周和南陈,建立隋朝,建设都

7、城大兴城n隋炀帝建东都洛阳,开凿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沿运河出现了以“淮、阳、苏、杭”四大都会为代表的很多商业城市n唐代是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并在隋大兴城基础上修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长安n随着对外贸易的加强,西域和沿海的城市都得到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很多新城市n唐文化影响很大,特别是与日本的交流频繁,日本营建的平城京和平安京几乎是长安的翻版隋唐长安的建设n(一).基址与规模:n 城在汉长安东南,南对终南山子午谷,北临渭水,东有浐灞,城西为平原,东北部隆起称龙首原,东南伸入曲江池,城约九公里见方,面积8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一百万n(二).建设都城的指导思想:n 以宫城皇城

8、为全城之主体,分区严明,结构严谨,以便于统治和管理,并使城市各要素取得统一与相互协调n杨坚为区别尊卑和内外,于宫城之外加筑皇城,宗庙官署祖社于其内,作为宫城的屏藩,开创了皇城制度长安规划简介长安规划简介:n1.布局结构: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全城中轴对称n2.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处于南北中轴线的北端,宫城南面是皇城,布置官署祖社以及手工作坊和驻军,皇城和宫墙之间用宽220米的道路分开,形成一个大广场n3.道路系统:东西十四条,南北十一条经纬涂制方格网道路系统,主要道路通向十二座城门,道路宽度主要考虑朝仪要求,而不是根据交通量的大小,坊里内道路为一字或十字,东西两市道路为井字,后来由于东城另筑夹城御

9、道,造成对交通的干扰n4.坊里制度:全城108各坊里组成,各自名称与格网道路系统相符合,筑有坊墙设坊门,坊里大小不同,小者一里见方,大者数倍于此n5.市肆制度:集中设东西两市,规模基本相同,西市主司外贸,东市为官僚贵族服务,市中心设管理机构。另外各街坊内设有小店铺,由于市肆过于集中,平民日常生活主要依靠坊里内的小店铺n6.绿化与水系:引水主要用于生活用水和漕运。引河水自东西两区分几支进入城市供居民日常之用;城外的几条水道完全是漕运的需要,城内水系也起到运输供应的作用,另外,城内园林多引入水流供统治者游乐。隋唐长安平面图隋唐长安城的规划特点:n1.继承前人对城市规划传统的改革成就,将对称布局的手

10、法运用于城市总体布局及城市各功能要素的布局当中,强调秩序。n2.城市功能分区严明,官民不相参的意图十分明显,城市规划结构简洁明晰,道路规整,坊里严谨,市肆方正,有利于严格管理城市。n3.隋唐长安是平地建新都,首先有规划和严密的组织计划,然后进行建设,表明当时城市建设上物质技术与科学水平是相当发达的。n4.规划中某些问题处理较主观,城市部分设施建设不够合理,如两市太少又过于集中,坊里制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东夹城干扰交通,供居民游憩的场所太少等。隋唐东都洛阳城的建设n(一).东都营建的目的:n 1.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脱离,不利于统治的稳定。n 2.关中地区几经战乱,经济衰退,江淮物资供应到长安虽

11、有水路,但难度较大。n 3.立足中原可控制江淮,亦可遥控关中。n 4.修通大运河后,洛阳成为水运的中心。n(二).东都的选址:n 城址在汉魏洛阳城东8KM处,新城跨瀍洛两河,南对龙门伊阙,宫城置于邙山之阳,以控全城。东都洛阳的规划布局:n1.总体布局:皇城北倚邙山,南临洛水,宫城高居皇城之北,俯瞰全城,以天然山河为屏障,利于防守。皇城之西是广阔的禁苑,中轴线以东则是大片的市场,城市总体布局平衡严谨而不失平和,宫城的布置合乎古制。n2.坊里与市肆:坊里主要分布在皇城的东南部,共103 坊,规模一里见方,大小统一,设坊墙,四面开门,坊内十字街。全城设市三处,南北两市处于居民区之中,西市在诚之西南角

12、,唐代后期,沿河街坊出现了很多店铺,形成了沿河商业街的面貌n3.道路系统:道路的基本格局是与长安相同的方格网系统,道路宽度有所降低,最宽的定鼎大街为120米,其他通向城门的干道宽度不等,由于坊里规模缩小,道路的间距缩小。全城设城门九座,旁三门制,但西边无城门,且城门不对应。n4.水系与绿化:洛阳水系发达,因跨洛水而成为水运的中心,与水系结合,城市园林也非常发达,城西禁苑和神都苑都极为广阔,离宫别馆掩映其中。洛阳平面图隋唐洛阳的规划特点:n1.规划布局上即强调规划的严谨,又注重实际,在建设中富于灵活性,城市规划结构虽不及长安严谨,但城市面貌更趋宜人。n2.注重环境条件的利用,因地制宜,巧于布置,各得其所。n3.善于总结以往的建设经验,注重实际,减少主观臆断。n4.城市商品经济更趋活跃,集中设市增加,后期出现商业街雏形隋唐时期商业城市的建设n一.扬州的城市建设n二.海港城市番禹的建设n 隋唐边远地区和文化影响圈内的城市n一.西夏统万城n二.渤海国上京龙泉府n三.日本平城京和平安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