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0283916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一、阅读质疑1、某文的结构有何特点?2、赏析某文的结构安排。二、问题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是指文章内容的布局安排。不同的结构安排方式能对表达效果起到不同的作用,可能是思路清晰,让读者一目了然,也可能环环相扣,紧紧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结构特点貌似复杂,其实,只要我们把握住常见的结构安排方式后,再质疑这个问题,便能避免盲目,做到理据结合了。常见的结构特点有以下几种:1、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分分式。总分总即“引述一一分述一一结述”式;总分式即“引述一一分述”式,分子式即“分述一一结述”式;分分式即“分述一一分述”式,也称为并列式,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先写百草园生活,

2、再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两部分并列在一起。(关于这四种结构的点在划分记叙文层次结构一章,已经详细解析,此处就不再细述)。这四种结构特点都能起到使文章内容层次分明的作用。2、首尾呼应首尾呼应,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内容上基本一致,或问答照应,严格地说,它属于“总分总”式文章,但因为它能突出文章浑然一体的完整作用,所以,采用首尾呼应的“总分总”式文章,我们一般答它的结构特点时,不回答为“总分总”,而定为首尾呼应。(首尾呼应也是一种表现手法,它在句子的结构作用一章中,已经详细介绍,此处就不再详细叙述了)3、结构清晰分明结构清晰分明是指文章每部分本身就带有小标题,如下文:实例1生活需要微笑默然的片刻胱地一声

3、,电梯又关上了它沉重的大门。在电梯间那个小小的空间里,我和我的邻居们彼此默立、眼神淡然。等到目的地,各奔东西,就仿佛连邻居的关系也不是了。刚搬来的那会儿,我试图对每个人微笑,可每当我跟别人的眼神相撞,嘴角还没来得及扬起,对方早已掉转了脑袋。搬进这幢楼将近一年,除了一楼看门的大爷,我谁都不认识。热闹的片刻“嘟一一”门开了。出来的人争先恐后,进去的更是不甘示弱,我挤在了电梯最里的角落,如平日安静地等待目的地的到来。电梯门关到一半的时候,我听到了一个年轻男孩的声音:“等一下,等我一下!”我微微抬起头下意识地看了看,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全身挂满了包包袋袋的年轻男孩,他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而且把身上的包一

4、个个取下来。大婶,帮我拿一下,谢谢!先生,帮我拿一下这个包,好吗?大叔,谢谢!小姐,请帮我拿一下!”等到他把他的包裹一一“安顿”好,自己又背着把吉他的时候,他又笑容灿烂地说话了:“大家好,我是新搬来的,住五楼,音乐学校的吉他老师,请大家多多关照。”电梯里的人都意思性地点了点头,我也被这男孩的热情逗笑了一一笑在心里。五楼很快就到了,小伙子谢谢大婶谢谢大叔地接过了他的包,走的时候,他还无限朝气地说了句“再见。”快乐的片刻“大家早上好!”“早上好!”背着吉他的男孩一进电梯又照旧问候着大家,大家也相互问候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电梯间里有了谈话和笑声。有男孩的,也有我和邻居们的。我常常在电梯里听到了这

5、样的话语:“等一下吧,张大爷就在后面!”“小伙子,音乐学校的新鲜事说采听听口巴!”在这个小小的电梯间里,每个人心底沉睡已久的微笑与热情被唤醒了。虽然淡淡一笑微不足道,但却令我每天都心情舒畅含笑走在城市中,也仿佛感受到了每个擦肩者的微笑。此文的结构特点就是结构清晰分明。有些文章虽然不带小标题,便每部分之间用空行形式界限鲜明地进行了间隔,这种形式的结构特点也属于结构清晰分明。4、善用悬念,因果照应,重叠照应等照应属于句子的结构作用,如果照应非常鲜明突出,就可以归结到文章的结构特点中。善用悬念、因果照应、重叠照应等特点都可以单独归纳为一种结构特点。三、专题练习(一)阅读下文,思考文后问题。实例2生命

6、常常是如此之美每天下午,接过孩子之后,我都要带着他在街上溜达一圈,这是我们俩都很喜欢的习惯,闲走的时候。看着闲景,说着闲话,我就觉得这是上帝对我劳作一天的最好奖赏。每次我们走到文华路口,我就会停下来,和一个卖小菜的妇人聊上几句,这是我们散步的必有内容:这个妇人脸色黑红,发辫粗长,衣着俗艳,但是十分干净。她的小菜种类繁多,且价廉物美,所以常常是供不应求。我常在她这里买菜,所以彼此都相熟,因此每次路过,无论买不买菜,都要停下和她寒暄,客户多的时候,也帮她装装包,收收钱。她会细细地告诉我,今天哪几样菜卖得好,卤肉用了几个时辰,西兰花是从哪个菜市上买的,海带丝和豆腐卷怎样才能切得纤纤如发,而香菇又得哪

7、几样料配着才会又好吃又好看。听着她絮絮的温语,我就会感到一波波隐隐的暖流在心底盘旋,仿佛这样对我说话的,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亲人。而孩子每次远远地看见她,就会喊:“娘娘!”一这种叫法,是我们地方上对年龄长于自己母亲的女人的昵称。那位妇人的笑容,如深秋的土地,自然而醇厚。一天夜里,我徒步去剧院看戏,散场时天落了小雨,便叫了一辆三轮车。那个车夫是个年近五十的白衣汉子,身材微胖。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我忽然想起附近住着一位朋友,我“还没到呢。”他提醒说,大约以为我是个外乡人吧。“我临时想到这里看一位朋友。”我说。“时间长吗?我等你。”他说,“雨天不好叫车。”“不用。”我说。其实雨天三轮车的生意往往比较好

8、,我怎么能耽误他挣钱呢?然而,半个小时后,我从朋友的住处出来,却发现他果真在等我。他的白衣在雨雾中如一盏朦朦的云朵。那天,我要付给他双倍的车费,他却执意不肯:“反正拉别人也是拉,你这是桩拿稳了的生意,还省得我四处跑呢。”他笑道。我看见雨珠落在他的头发上,如凝结成团的点点月光。负责投送我所在的居民区邮件的邮递员是个很帅气的男孩子,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左右,染着头发,戴着项链,时髦得似乎让人不放心,其实他工作得很勤谨。每天下午三点多,他会准时来到这里,把邮件放在各家的邮箱里之后,再响亮地喊一声:“报纸到了!”“干吗还要这么喊一声呢?是单位要求的吗?”一次,我问。他摇摇头,笑了:“喊一声,要是家里有人就

9、可以听到,就能最及时地读到报纸和信件了。”后来,每次他喊过之后,只要我在家,我就会闻声而出,把邮件拿走。其实我并不是急于看,而是不想辜负他的这声喊。要知道,每家每户喊下去,他一天得喊上五六百声呢。他年轻的声音,如同铜钟与翠竹合鸣的回响。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人,都能给我以这种难忘的感受。满面尘灰的清洁工,打着扇子赶蚊蝇的水果小贩,双手油腻腻的修自行车师傅只要看到他们,一种无原由的亲切感就会漾遍全身。我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来历,但我真的不觉得他们与我毫不相干。他们的笑容让我愉快,他们的忧愁让我挂怀,他们的宁静让我沉默,他们的匆忙让我不安。我明白我的存在对他们是无足轻重的,但是他们对我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10、。我知道我就生活在他们日复一日的操劳和奔波之间,生活在他们一行一行的泪水和汗水之间,生活在他们千丝万缕的悲伤和欢颜之间,生活在他们青石一样的足迹和海浪一样的呼吸之间。这些尘土一样卑微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出没在我的视线里,他们的精神沉淀在我的心灵里。他们常常让我感觉到这个平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可爱,这个散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默契,而看起来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籽种,其实是那么坚韧和美丽。我靠他们的滋养而活,他们却对自己的施与一无所知。他们因不知而越加质朴,我因所知而更觉幸福。专题思考1:本文的结构很有特点,简要评价。答:【顺便思考】实例21、这群人身上有什么特点给了作者以启迪和震撼并感受到了生活之美?2、如

11、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3、读了这篇文章,你对生活有了哪些感悟?请写下来吧。(二)阅读下文,思考文后问题。实例3挚情美国“9.11”事件中,当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搂的56层。到处是熊熊的大火和门窗的爆裂声,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没有生还的可能,在这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迅速拨出第一个电话。楼顶忽然坍塌,一块水泥重重地将他砸翻在地。他一阵眩晕,知道时间不多了,于是改变主意拨出了第二个电话,可还没等电话接通,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爱德华的遗体在废墟中被发现后,亲朋好友沉痛地赶到了现场,其中有两人收到过爱德华临终前的手机信号,一个是他的助手罗纳

12、德,一个是他的私人律师迈克。可遗憾罗纳德,一个是他的私人律师迈克。可遗憾的是,两人都没有听到爱德华的声音。他俩查了一下,发现爱德华遇难前曾拨出三个电话。那第三个电话是打给谁的?他在电话里说过什么?如今,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打给他瘫痪的老母亲,她住在旧金山。当晚,迈克律师赶到旧金山,见到了爱德华悲痛欲绝的母亲。母亲流着泪说:“爱德华的第三个电话是打给我的。”迈克严肃地说:“请原谅,夫人,我想我有权知道电话的内容,这关系到您儿子庞大遗产的归属权问题,他生前没有立下相关遗嘱。”可母亲摇摇头,说:“先生,我儿子在临终前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只对我说了一句话”迈克含着激动的泪水告别了这位痛失爱子的母亲

13、。不久,美国一家报纸在醒。B的位置刊登了“9.11”灾难中一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你!面对死亡的挑战,事业可以遗弃,可以遗弃,惟独对母亲的爱不能遗弃。以往每当看到母亲辛劳的背影,鬓角的白发,总忍不住心中的酸楚,却很难开口说出“我爱你!”含蓄的你,把对母亲所有的爱倾注在这最后的一句问候。这一个诀别,让它再生,也让它永恒,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无论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不计得失的友情,还是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爱情,只要是出自内心深处的真情、挚情,都能拔动人们的心弦,奏出荡一气回肠、感人肺腑的乐章!专题思考2:结合文中具体实例,评析本文主要的结构特点。答:【顺便思考】实例34、根据文意,第六段横线

14、上应填的词语是O5、“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这“更为重要的事情”是一件怎样的事情?其电话内容是什么?6、文章结尾写得很好,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好在哪里。四、思考参考(一)专题思考参考专题思考1:本文行文中用空行自然分成四部分,所以本文结构特点为:清晰分明。评价就是简要说说这种结构的作用,很显然作用为:一目了然,便于读者把握。专题思考2:本文读完第一段,我们最疑惑的是,爱德华为什么在紧要关头拨了三个电话,并且前两个终止,仅拨通第三个?读完第二段,我们第一个问题还没完全明白,第二个疑问又产生了,爱德华第三个电话打给的是妈妈,但电话内容是什么?到了第三段才明白第三个电话的内容是

15、“妈妈,我爱你”。读完第四段,第一个疑问我们终于明白了,原来第一个电话打给助手是想安排事业问题,但随即意识到生命即将失去,于是打了第二个电话给自己的律师,本想考虑安排财产问题,但时间不容他安排了。在生命的存在以秒计数的时刻,母亲,一个重要的内容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于是他终止了第二个电话,拨出了第三个电话。文章第四段:“事业可以遗弃,财产可以遗弃,惟独母亲不能遗弃”正好解释了这三个电话。这样,本文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设悬解疑,因此结构特点即可归纳为:善用悬念。(二)顺便思考参考实例21、根据原文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质朴、辛勤、坚韧,充实,不抱怨生活、热爱舌o2、句子的含义:他们辛勤劳动丰富、便利了城市人的生活,他们不知道,他们依旧朴实、勤劳的工作着,他们因为充实而幸福。“我”感悟到了他们的劳动的价值和质朴的个性,对人生的价值有了深刻认识,从而也感到了生活之美而幸福。3、主观开放题:示例:人人只要质朴、善良、辛勤劳动,不抱怨、发挥这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价值,就是充实的、幸福的。实例34、根据原文填补词语:财富。6、词语的指代内容:与母亲诀别,向母亲表达问候,说出“妈妈,我爱你”的心声。7、赏析结尾的作用:文章结尾将对母亲的爱这种亲情扩大到友情、爱情,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