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田县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3025193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省青田县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省青田县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省青田县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青田县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青田县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浙江省青田县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 (6分) (2016淮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活法”是江西派吕本中提出来的口号,是要诗人既不破坏规矩,又能够变化不测,给读者以圆转而不费力的印象。杨万里所谓“活法”当然也包含这种规律和自由的统一,不仅如此,根据他的“万象毕来”、“生擒活捉”等话看来,可以说他努力要跟自然界建立嫡亲母子的骨肉关系,恢复耳目观感的天真状态。古代作家言情写景的好句或者古人处在人生各种境地的有名轶事,都可以变成后世诗人看事物的有色眼镜,或者竟离间了他们和现实的亲密关系,使他们的作品“刻板”、

2、“落套”、“公式化”。他们仿佛挂上口罩去闻东西,戴了手套去摸东西。譬如赏月作诗,他们不是想到杜老的鄜州对月或者张生的西厢待月,就是想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或者“本是分明夜,翻成黯淡愁”。六朝以来许多诗歌常使我们怀疑:作者真的领略到了诗里所写的情景,还是他记性好,想起了关于这个情景的成语古典呢?杨万里也悟到这个道理,不让活泼泼的事物做死书的牺牲品,把多看了古书而在眼睛上长的那层膜刮掉,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写了形形色色从没描写过以及很难描写的景象,因此姜夔称赞他说“处处山川怕见君”。(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1) 请简要概括杨万里的“活法”在文中的意思。(2) 如何理解

3、“他们仿佛挂上口罩去闻东西,戴了手套去摸东西”?(3) 请结合材料,说说姜夔为什么称赞杨万里“处处山川怕见君”。2. (9分) (2019高三上房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孤陈的城市在长夜中埋葬/他们记忆着最美丽的皇后/飘零在西落的太阳下/要先做一场梦”,这是机器人小冰写的一首诗。人工智能“少女诗人”小冰经过两年不断的深度“学习”,如今已具备强大的“创作”能力。只需上传一张图片,给几个关键词,小冰就能在10秒内替你创作出诗歌初稿。在研发过程中,工程师们曾用27个化名,在报刊、豆瓣、贴吧和天涯等多个网络社区的诗歌讨论区中发布小冰的作品,在此过程中,没有人发现作者是个机器

4、人。后来,小冰研发团队从小冰写成的数万余首诗中挑出139首结集出版,取名“阳光失了玻璃窗”。微软小冰项目负责人李笛介绍,为了掌握写诗技能,小冰学习了1920年以来519位诗人的现代诗,被训练了超过10000次。一开始小冰写出的诗句毫不通顺,后来慢慢变得“风格独特、有偏好和行文技巧”。如果说“诗人”小冰的创作仍是基于对海量文字的统计和计算,那“画家”小冰的模型已开始基于情感计算框架。换句话说,“画家”小冰不仅具有IQ(智商),还开始具有EQ(情商),并且其“创作”开始基于情感激发。这个模型有这样非常鲜明的特点:会大量使用诱发源,不是让机器把一种已有的视觉元素进行复制,拼接,再转成另外一种风格重新

5、生成,而是要求在诱发源的帮助下,激发人工智能进行独立创作。该模型通过对过往400年艺术史上236位人类画家画作的学习,已能独立完成100%原创的绘画作品。此前世界上大多数人工智能的开发都是围绕着任务驱动型、知识型的路线来架构。但近些年,各大科技公司越来越重视对人工智能EQ(情商)的开发。除了微软的小冰,亚马逊开始希望Alexa能够有同理心,百度也提出“智能体”的概念,要求人工智能更加有个性,更加有“人设”。人工智能的构建已经从单纯的IQ开始向“IQ+EQ”演变。长此以往,人工智能将不仅具备人类的智慧,或许还将拥有人类的情感。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化的表现形式,当人工智能拥有情感,并且能够依靠情感激

6、发来进行文艺创作,那人类独有的文艺创作能力的确会受到极大的挑战。材料二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艺术家,大部分人都不认可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的诗、画的画、作的曲是艺术品。因为艺术被认为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其主观情感的呈现,而艺术活动更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它充满感性色彩,人类艺术创造最大的特征就是情感化。而人工智能是理性的,它的整套艺术生产逻辑是基于数据,即便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开始加入情感激发和随机化模块,但创作的内容仍然是从大量作品中提取、分解、组合而成,这种重组方式不能称为情感化的艺术创作。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的抗拒和排斥,一方面基于主观情感上的“一时难以接受”,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艺

7、术可能会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留给人类的最后一片施展才华的乐园;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尚处在“低幼”阶段,离人类的文艺创作水平还差很远,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敌。以小冰的绘画作品为例,乍一看,颇具“艺术色彩”,但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作品仍然难以摆脱元素堆砌的痕迹。就像“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个主题,小冰所画的内容基本上都在“建筑”“人”“家具”这几个模棱两可的元素上来回重复。而即便是输入“城市”这个关键词,小冰依旧会把城市跟椅子、时钟这类元素联系到一起,画作也不算完整,甚至过于抽象。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对人类艺术的冲击,大部分还是体现在心理层面。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8、人工智能还是很难接替艺术家的创作,即便这些智能机器人创造出一些被人类认可的“艺术品”,那也是基于人的参与设计。人们需要通过了解创作者的人生经历、社会背景、内心情感,才能试图揣测一件艺术作品的深意,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文艺创作”,整体上还难以使其“作品”充满这种感性的色彩。材料三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生存现实基础的改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作家和艺术家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艺术存在的意义及其终极走向等一系列问题。正如艺术批评家李心沫所言,当人类的绘画作品和运用人工智能程序绘制的作品,已经很难被人区分的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对人工智能视而不见,一味地唯我独尊或排斥是没有意义的。从积极的角度

9、看,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虽然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类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很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丰富自己的文艺创作。李开复在人工智能一书中就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依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基本可以由机器完成。最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比如人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文化艺术的审美和创造性思维,基于爱、恨等情感与他人互动的能力,则在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也是最不容易被替代的。对文艺家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在极短的时间内阅遍人间所有的艺术精华,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人工智能机

10、器人还可以为艺术家锦上添花,分析素材,丰富艺术表现手法,让他们的艺术创作更上一层楼,给人类文学艺术世界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让文化消费者能体味更为赏心悦目的艺术之美。比如,小冰的绘画技能应用的领域是服装面料的图案设计。李笛介绍,以小冰人工智能框架为基础,微软已经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及几家最大的纺织面料企业合作开发了人工智能纺织服装面料图案设计平台。该平台可以设计出1026种服装面料纹样和插画。另外,小冰也参与到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截至目前小冰已经为许多家电台和电视台生产了2800多小时的节目。(取材于光明日报2019年06月12日13版)(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画家”小冰的模型

11、特点的一项是( ) A . 具有IQ(智商)B . 具有EQ(情商)C . 把已有的视觉元素进行复制、拼接D . 大量使用诱发源激发进行独立创作(2)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一般的网友读小冰的诗,没有谁发现这些诗是机器人写的。B . 小冰经过训练一下子就能写出风格独特、有偏好和行文技巧的诗。C . 人工智能开发都是围绕任务驱动型、知识型的路线来架构。D . 人工智能不仅能具备人类的智慧,还能够拥有人类的情感。(3) “大部分人都不认可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的诗、画的画、作的曲是艺术品。”下列对“不认可”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艺术创造最大的特

12、征是情感化,而人工智能是理性的。B . 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依然处在“低幼”阶段。C . 人工智能的那些绘画作品还存在大量元素复制堆砌的痕迹。D .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文艺创作”从整体上看已经充满深意。(4)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分析了机器人小冰艺术创作的特点,认为可以取代人类独有的文艺创作能力。B . 材料二写了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的抗拒、排斥的心理以及采用的应对措施。C . 两则材料中关于文艺创作必须要有人类的情感的看法是一致的。D . 两则材料中关于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的看法相似。(5) 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

13、一项是( ) A . 人工智能能够让人们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B . 仅依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重复性技能都可以由机器完成。C . 人工智能技术可帮助艺术家提高学习效率,阅遍人间艺术精华。D . 小冰已经参与到纺织服装面料图案设计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6)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吗?上面三则材料针对这一问题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3. (12分) (2018高三上河北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负重的河流黄毅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决不是偶然的事。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了作为一条

14、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就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纵横捭阖,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韵味,一波三折,百转千回。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在枯水期,那是生命的一次休

15、整与放松,河水浅吟低唱,嘤嘤细语,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而洪水却是一次生命的张扬与放纵,浩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阳刚与霸气。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当塔里木河挟着昆仑山的冰雪,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塔克拉玛干却不动声色,集合了亿万的沙粒,用最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当塔里木河切割开沙漠柔软的皮肤,你看到河的确是赢家,可是到最后,它却锈蚀在沙漠的肌体里,最终折断;当塔里木河饱醮着冰雪水,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纸上写出一笔劲道的点画,那个2750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候,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有河总是有

16、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它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游离失所,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

17、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罗布泊人“素习水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又何曾会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他们在罗布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这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我们愈是热爱,我们愈是惶恐;我们愈是负

18、疚,我们愈是失魂落魄。一条河从昨天流到今天还要去明天,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哦,塔里木河,你为什么这样浑浊?为什么又这样滞重?(有删改)(1)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两次提及塔里木河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到的著名河流,前后照应,反复强调,蕴含着对塔里木河现状的深沉喟叹。B . “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形象地表现出沙漠对水和生命的渴望,蕴含着作者对沙漠缺水少雨的无奈与同情。C . 文章用历史材料证明罗布泊人在清代依然与湖为伴,古今对比,更能说明塔里木河的萎缩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D . 作者认为缺乏对河流的珍视与保护,人类最终将自

19、食其果,为此从不同方面对塔里木河的断流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2) 文章第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负重的河流”? 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1分)4. (11分) (2016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吉翂,字彦霄,冯翊莲勺人也。世居襄阳。翂幼有孝性。年十一,遭所生母忧,水浆不入口,殆将灭性,亲党异之。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翂年十五,号泣衢路,祈请公卿,行人见者,皆为陨涕。其父理虽清白,耻为吏讯,乃虚自引咎,罪当大辟。翂乃挝登闻鼓,乞代父命。高祖异之,敕廷尉卿蔡法度曰:“吉翂请死赎父,义诚可嘉;

20、但其幼童,未必自能造意。卿可严加胁诱,取其款实。”法度受敕还寺,盛陈徽纆,备列官司,厉色问翂曰:“尔求代父死,敕已相许,便应伏法。然刀锯至剧,审能死不?且尔童孺,志不及此,必为人所教。姓名是谁,可具列答。若有悔异,亦相听许。”翂对曰:“囚虽蒙弱,岂不知死可畏惮?顾诸弟稚藐,唯囚为长,不忍见父极刑,自延视息。所以内断胸臆,上干万乘。今欲殉身不测,委骨泉壤,此非细故,奈何受人教邪!明诏听代,不异登仙,岂有回贰!”法度知翂至心有在,不可屈挠,乃更和颜诱语之曰:“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翂对曰:“凡鲲鲕蝼蚁,尚惜其生;况在人斯,岂愿齑粉?但囚父

21、挂深劾,必正刑书,故思殒仆,冀延父命。今瞑目引领,以听大戮,情殚意极,无言复对。”翂初见囚,狱掾依法备加桎梏;法度矜之,命脱其二械,更令著一小者。翂弗听,曰:“翂求代父死,死罪之囚,唯宜增益,岂可减乎?”竟不脱械。法度具以奏闻,高祖乃宥其父。丹阳尹王志求其在廷尉故事,并请乡居,欲于岁首,举充纯孝之选。翂曰:“异哉王尹,何量翂之薄乎!夫父辱子死,斯道固然。若翂有靦面目,当其此举,则是因父买名,一何甚辱!”拒之而止。年十七,应辟为本州主簿。出监万年县,摄官期月,风化大行。自雍还至郢,湘州刺史柳悦复召为主簿。后乡人裴俭、丹阳尹丞臧盾、扬州中正张仄连名荐翂,以为孝行纯至,明通易、老。敕付太常旌举。初,

22、翂以父陷罪,因成悸疾,后因发而卒。(选自梁书卷四十七)(1) 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B . 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C . 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D . 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 )A . 遭母忧,即丁母忧,指遭逢母亲的丧事。旧制,父

23、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古人常把亲人去世之后极尽哀伤看做是其人的至诚孝心来赞扬。B . 登闻鼓,是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挝登闻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冤屈的百姓在衙门口击鼓鸣冤时所击的大鼓就是登闻鼓。C . 桎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的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古代的刑具与刑罚同时产生,并随着刑罚的变化而变化。D . 辟,也称征辟,指古代自上而下授予官职的方式,专门由帝王征召来授予官职。被征召的人往往是比较有威望的人。(3)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吉翂自小就非常孝顺父母。在他父亲因遭诬陷入狱后,他到大路上哭号喊冤,请求高官救父,其情其景,令过

24、路之人纷纷落泪。B . 为救父命,他冒死到京城击鼓鸣冤,感动了皇帝,皇帝下令让蔡法度重审其父冤案。C . 蔡法度为弄清“乞代父命”的真相,对吉翂先是威胁,后是诱哄,但吉翂不为所动。D . 吉翂虽知生命的宝贵,但为了换回父亲的生命,视死如归;回答蔡法度问话,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此事被上奏到朝廷,其父遂被赦免。(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父理虽清白,耻为吏讯,乃虚自引咎,罪当大辟。且尔童孺,志不及此,必为人所教。姓名是谁,可具列答。5. (7分) (2019高三上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风(其二)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

25、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B . 诗的第二句和“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样虽表达了桑榆晚景的感伤,但都营造了磅礴之感。C . 诗的前四句从不同角度写景,写诗人所感、所见,所听,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D . 诗中“白发”代指诗人自己; “庭树”则化用陶潜归去来兮辞中的“眄庭柯以怡颜”。(2) 请结合诗的后两联,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6. (3分) (2019高三上四川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

26、的空缺部分 (1)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的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写人的表情和言语的句子是“_”。 (2)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着力描写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其中“_” 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_”是写弹奏琵琶的手法。 (3) 李商隐的诗歌具有意蕴深厚的朦胧美,锦瑟中“_,_”两句写美好事物不常在或美好理想难以实现,寄寓了悲伤嗟悼之情。 三、 (共4题;共16分)7. (2分) (2019高一下沧县月考) 下列诗句描绘的景象与农历节气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新荷乍露嫩绿,后园初发幽篁。枝上青梅尚小,鱼儿游在池塘。乾坤平分昼夜,却是燕子来时。水边新绿野菜,

27、陌上粲然花枝。江山清明疏净,田畴农人正忙。枯蝉傍在衰柳,秋风老了荷塘。繁华萧然落尽,秋水深处泊舟。江山一派岑寂,岁月几度闲愁。A . 春分;立夏;白露;立冬B . 春分;立夏;立冬;白露C . 立夏;春分;立冬;白露D . 立夏;春分;白露;立冬8. (2分) 下列关于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 . 红楼梦中,薛宝钗曾经帮助贾宝玉代题一首诗杏帘在望。诗中“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勾勒出一派闲适的田园风光。B .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他杀吕伯奢,杀杨修,杀华佗,杀粮官,为人虚伪,奸诈多疑。C . 高老头中的伏脱冷外号“冷面佛”,阴沉冷静,狡猾世故,

28、他是潜逃的苦役犯,是个尚未得势的凶狠的掠夺者。D . 巴黎圣母院是德国著名小说家雨果的代表作品。它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体现了美丑对照的原则。9. (7分) (2019高三上海淀月考) 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红楼梦第三回中有西江月词二首如下: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1) 下列选项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相关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好皮囊”说的是贾宝玉相貌好,小说中描写

29、他第一次出场时“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B . 怕读文章”说的是贾宝玉不愿读科举时文,更不愿意读那些“圣贤”的说教文章,并不是真的说贾宝玉不读书,其实贾宝玉读的书很多,他只是不愿意为科举而读书。C . “行为偏僻”就是说贾宝玉不乐于与人交往,整日只在女儿堆里混;“性乖张是说贾宝玉性格乖巧、张扬,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富家公子。D . “纨绔”指富贵人家子弟穿的细绢做成的裤子,泛指有钱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膏粱”意为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饭菜,借指富贵。人家及其后嗣。(2) 你是否同意词作中划线的两处句子对贾宝

30、玉的评价?请任选一处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结合小说中的情节说一说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 10. (5分) 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上榜富豪毕业院校统计表(前5名)名次学校名称上榜富豪人数资产最多的上榜富豪(2010财富)1华中科技大学5动网先锋:宋海波(1.3亿)复旦大学5东奉电力:陈庆峰(1亿)3北京大学4世纪佳缘:龚海燕(1亿)浙江理工大学4渡口网络:金津(12亿)5中山大学3新速度教育:谢汝山(600万)就中国校友会该不该推出大学造富榜的问题,网友褒贬不一。请你站在反对方的立场上写一条反对的理由,要求鲜明、准确,不超过60字。四、 写作 (共1题;共2分)11. (2分) (2017高一下鞍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图文,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含诗歌)。不要抄袭;书写认真。“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1、1-2、1-3、2-1、2-2、2-3、2-4、2-5、2-6、3-1、3-2、3-3、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1分)4-1、4-2、4-3、4-4、5-1、5-2、6-1、6-2、6-3、三、 (共4题;共16分)7-1、8-1、9-1、9-2、10-1、四、 写作 (共1题;共2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