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归纳总结(热门6篇)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230249305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数学归纳总结(热门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归纳总结(热门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归纳总结(热门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归纳总结(热门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归纳总结(热门6篇)(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数学归纳总结(热门6篇)小学数学归纳总结 第1篇1、让学生“心静:刚上课的一两分钟内,学生的心还处于课间玩耍的兴奋状态,要让学生在这一时间内调整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再上课,才能做到聚精会神。各科老师可以配合好训练学生养成一下课先准备下节课要用的学习用品,然后再去活动的习惯,上课伊始,在学生异常兴奋的状态下,教师说和喊作用都不大,可以有节奏地拍两下手,学生跟着齐拍三下,然后坐好。2、让学生“耳聪:要做到“耳聪,必须听得进,记得住。因此,每节课的重点内容可以让学生复述老师的讲话或学生的发言,还可以经常做一些听算练习,培养学生的听觉注意力。3、让学生“会神:要想回神,就得听懂,学生光是听,不动脑

2、筋思考,等于没听,课堂上应注意引导学生听完别人的发言后说说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别人的发言好在哪儿,错在哪儿,或者哪儿需要补充。4、在保证课堂纪律的前提下营造活跃、宽松的倾听气氛:新课程不提倡以往那种非常呆板的教学形式,学生只要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教师不必苛求他的坐姿是否端正,课堂上可以采取一些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操作或合作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当然,在合作中教师要注意角色分配,给每位组员定个岗位,各司其责,人人有事做,合作之前教师还要讲分明合作要求,定能激发起学生的责任心和参与感,从而防止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更乐于倾听。小学数学归纳总结

3、第2篇【第一单元:数一数、比多少】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残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残余,有残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残余的那种物体少。比拟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办法。【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

4、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规范,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察看者的左右为准。【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二、比大小1、前

5、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2、填“或“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2、辨别“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示例: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避免重复或遗漏。五、加法1、加法的含义:把两局部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

6、法计算。2、加法的计算办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办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办法。六、减法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局部,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2、减法的计算办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办法来计算。七、0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2、0的读法:0读作:零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如:0+8=8、9-0=9、4-4=0【第四单元:认识图形】1、

7、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2、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高低一样粗,高低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外表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察看。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610的认识: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2、10以内

8、数的顺序:(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3、比拟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二、610的加减法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办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局部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

9、去掉一局部,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三、连加连减1、连加的计算办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2、连减的计算办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四、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的计算办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3、比拟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拟,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

10、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拟。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办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如:10+5=15、17-7=10、18-10=8(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

11、法的计算办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3)加减法的各局部名称: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9、解决问题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办法来计算)。【第七单元:认识钟表】1、认识钟面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

12、时针。另一种:电子表,外表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如:8时或8:00。【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9加几计算办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办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拟简便。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2、8、7、6加几的计算办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

13、数。3、5、4、3、2加几的计算办法:(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4、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察看、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办法。(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小学数学归纳总结 第3篇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4、时针走1大格,分针

14、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第二、四单元1、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的三位数是999,最小

15、的三位数是10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一个数的末尾不论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3、数的大小比拟:位数不同的数比拟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的数比拟大小,先比拟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拟下一位,以此类推。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那么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

16、0。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那么再从前一位退1。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则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7、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那么再从前一位退1。(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

17、能是四位数。)特别注意:中间是0的退位减法,示例:309-189;1000-428等8、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法的验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和-另一个加数=加数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减法的验算:差+减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特别注意:验算时“验算别忘了写!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拟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拟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拟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

18、厚度大约是1毫米。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6

19、、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拟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吨1000克=1千克第五单元倍的认识1、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拟,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

20、、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办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2、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因数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笔算时,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那个数字对齐,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

2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公式: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5、(关于“大约)应用题: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估算时要用)例:3875把387看作390(个位是7,四舍五入,7大于5所以进1,看作390)再算3905=1950.所以:38751950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的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

22、都是直角,对边相等。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变式: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变式: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假设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几份2、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23、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3、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4,比拟大小的办法:当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当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5、分数加减法:相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办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办法: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1可以看作所有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办法:例:把12个圆的3/4有()个圆;分析:先找整体12;再找分母4,表示平均分成4份;求

24、出124=3,表示每一份有3个;最后找分子3,表示其中的3份,所以:33=9;所以把12个圆的3/4有9个圆。小学数学归纳总结 第4篇培养下面两个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一、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人有在学习新知识后及时练习便不容易忘掉,如果不及时练习,就很容易遗忘的记忆规律。因此,稳固当天所学,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很有必要。对于这点,我要求学生作到:做作业前,先看课本回忆一下当天所学的知识,然后再做作业,还要做到“三到一检查一签字。“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眼睛看清题目,心里想着计算,手要把答案写得正确、美观;“一检查一签字: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有没有出错,有错

25、要及时订正,最后再让家长签字。老师及时批改后的错题,记录在?错题集上,并在作业本上订正。二、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数学上低年级的口算是今后计算的根底,要养成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还要在掌握一定的口算办法的根底上多练习。二年级上期重点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的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计算办法上进行分类指导,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就需要学生熟记乘法口诀,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具体的记忆办法有针对性地多记、多练、熟记。课上课下也可以用_游戏的形式练习连加、连减或乘法,经常练习,熟能生巧,口算速度自然就提高了。也可以

26、借助一些电脑软件或者app,程序自动出题,自动批改,孩子们还可以PK口算成绩,充沛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好习惯,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要想使好习惯持之以恒,刚开学的一个月很关键。作为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开学后我要时时处处提醒自己以身作那么,改掉以往易激动、处理问题简单、粗犷的坏毛病,时时处处提醒自己按上面的养成教育的要点去悉心培养学生的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为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关系,有时习惯容易反复,所以还要和家长多沟通,教给家长具体的家庭培养办法,让家长配合老师共同抓,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使习惯成自然。小学数学归纳总结 第5篇1、思考:思考是数学学习办法的核心。在学这门课中,思考有重

27、大意义。解数学题时,首先要察看、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办法。在我们周围,但凡真正学得好的同学,都有勤于思考,经常开动脑筋的习惯,于是脑子就越用越灵,勤于思考变成了善于思考。我正因为掌握应用了这一办法,所以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了武汉市一等奖。2、动手试一试:动手有助于消化学习过的知识,做到融会贯穿。课下,我常常把老师讲过的公式进行推导,推导时不要看书,要默记。这样就能使自己对公式掌握滚瓜烂熟,可为公式变形计算打下扎实的根底。3、培养发明精神:所谓发明,就是想出新方法,做出新成绩,建立新理论。发明,就要不局限于老师、课本讲的办法。平时,有一些难度高的题目

28、,我在听懂了老师讲的办法后,还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没有另外的解法,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能比拟几种解法的利弊,使解题思维到达一个更高的境界。小学数学归纳总结 第6篇第一,作业习惯。每个小学生都是爱玩的,这是他们的天性,所以他们自我控制的能力都比拟差,家长要多催促孩子的学习,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比方写字的姿势、书写的准确、标准等等。在孩子写完作业之后,发现他们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给他们讲解,要知道作业是学习的根本保障。对于完成率比拟低的孩子,要帮忙他们找出原因,在空余的时候多补习一下,把没有掌握好的点都记住。第二,规律学习。在孩子放学回家的时候,都要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先把当天所学的知识都整理一遍,把知识脉络梳理分明,然后再去做作业,完成后要检查,最后就是预习第二天的课程内容。第三,不懂就问。有些孩子因为胆小胆怯,所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不敢问别人,问题就会越堆越多,学习的效率就会越低。家长要多激励孩子不懂就问,在孩子问问题的时候,耐心的解释、讲解,但最好不要将答案直接告诉孩子,让他弄清题意,自己去想和解答,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