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松阳县高三语文模拟测试试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3021275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省松阳县高三语文模拟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松阳县高三语文模拟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松阳县高三语文模拟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松阳县高三语文模拟测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松阳县高三语文模拟测试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浙江省松阳县高三语文模拟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36 分) (共3题;共36分)1. (9分) (2018高二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

2、。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

3、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自汉代以来,“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

4、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了丰富的意蕴

5、,如摹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B . 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虽误把柳称作杨柳,但这并未影响到诗意的准确表达。C . 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柳意象在诗经中就已出现。D . 古人常借柳表达对离人的相思和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B . 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涵义进行了阐述。C .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在增强说服力的同时,也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

6、气息。D . 文中引用许浑“蒹葭杨柳似汀州”诗句,意在证明“柳”在古代具有乡思的意象内涵。(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的不同特征可知,把杨柳作为两种树的合称确有不妥之处。B . 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皆指柳的证据。C . 无论是许浑、冯延已,还是刘禹锡等,都有写柳的诗句,可见柳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D . 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不无关系。2. (12分) (2017高三上淄川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冈野信雄,日

7、本神户的小工匠,30多年来只做一件事:旧书修复。在别人看来,这件事实在枯燥无味,而冈野信雄乐此不疲,最后做出了奇迹:任何污损严重、破烂不堪的旧书,只要经过他的手即光复如新,就像施了魔法。在日本,类似冈野信雄这样的工匠灿若繁星,竹艺、金属网编、蓝染、铁器等,许多行业都存在一批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近乎神经质般追求的匠人。他们对自己的出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手艺充满骄傲甚至自负,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永远追求尽善尽美。如果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这些日本工匠(多称“职人”)会将之看成是一种耻辱,与收获多少金钱无关。德国制造最值得信赖。他们制定的标准严谨至苛刻,他们对细节的固执早已成为习惯。即使一支

8、铅笔、一把餐勺、一提菜篮,也都彰显着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和恒久的品质。很多人都梦想成就百年品牌,但百年品牌的打造需要全力以赴:对每一处细节的关注、对目标达成的坚持、对科技创新的执著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如同众多德国百年品牌,凭借精益品质在各自领域一骑绝尘的同时,更以创新的实践为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工匠精神最完美的诠释,也是基业长青唯一的道路。培养工匠精神,是从孩子就开始的。我曾经多次到海外游学,你从孩子们的身上,可以感受到他们快乐的心灵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想象力没有被世俗的东西破坏和束缚。这样的孩子从小没有被沾染上功利心,无论长大成人以后从事的工作是什么,他们都会倾注精力,认真做好,

9、而不会以功利之心去衡量这份工作是让他卑微还是能够在人前炫耀。这不正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吗?时寒冰中国怎样才能培养出工匠精神材料二:“对创新者的崇拜”、“创造新鲜事物”,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中国有一个词可以与“工匠精神”匹配匠心。“匠心”意思是精巧的心思,技艺上的创造性。有个成语叫“匠心独运”,就是“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唐人王士源的孟浩然集序说:“文不按古,匠心独妙。”这就是创新。“匠人”有了初心,不断提升技艺,就有了“匠心”。这就是创新,就是总理说的“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能够“匠心独运”了,“匠人”就开始成长为“巨匠”。“匠人”成为“巨匠”的过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下苦功追求卓越

10、的过程;“匠人”成为“巨匠”的那一刻,也就是吉姆柯林斯说的,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所以,从现实来说,工匠精神不是让大家只做一个工匠,而是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在工艺、技术、创新、生产和品质等方面完善自己,做大做强。同样,在新时期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企业也要提升竞争力,赶超国际差距。节选自迟宇宙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材料三:一些作品拼的不是内容质量,而是“策划”和“包装”,更有甚者,抄袭胡编、搜奇媚俗、善恶不辨,只为博眼球赚银两;一些影视剧唯票房至上,“娱乐至死”,同质化现象严重,抗日“神剧”、穿越雷剧,一个比一个“惊心”,每年都有不少粗制滥造的新剧拍完就直接“进了库房”。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气、

11、“将就”之风,不仅对文化产品造成了浪费和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引动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领风气之先,塑“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好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创作出更多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刘泉文艺也应弘扬“工匠精神”(1)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主要内容为体现“工匠精神”的具体事例,兼有评论,而材料二和材料三则均为对“工

12、匠精神”的理性分析和评论。B . 材料二既有对“工匠精神”的正面论述,又有对“工匠精神”的误区的分析,从而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要更加深入。C . 材料三深入挖掘“工匠精神”在文化领域的深刻意义,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较,虽然格局略显狭隘,但是更有针对性。D . 三段材料从各个方面对“工匠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行业发展乃至中国社会提供了正能量。(2)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A . 材料一认为“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让孩子从小远离功利之心,这是对材料二中“初心”这个概念最好的诠释。B .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各行各业都需要它,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

13、欲为,比如不断打破底线的穿越雷剧。C . 三则材料都说出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是“工匠精神”缺失的典型代表,这说明我们在任何工作中要像日本工匠那样追求尽善尽美。D .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它不是让大家只去做工匠,也不要求我们一定要像日本工匠那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件,而是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E . 中国古典文学中提到的“匠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工匠精神”,它体现着中国文人对心思精巧、技艺创新的重视。(3) 根据材料二,你是如何看待“优秀”与“卓越”两者之间关系的?请结合材料一相关事例简要分析。 3. (15分) (2017高三上南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冷暖岛事王福日时

14、至三月,天气乍暖还寒。这天阳光很好。老顺财沿着山坡上满是雪水的泥泞小路,一一呲一滑地赶向山坡下已废弃的打谷场。他的许多老伙计已经等在那里-六冠叔、张大炮、凤举他们散落的这个小岛上,能聚起来的老人也就是这十几个了。只要天气好,这十几个人都要聚在一起,在打谷场上拢一堆火,吊起大茶壶,一群老人摆桌放凳,边喝茶边打牌,时间就在丝丝啦啦地水沸声中悄然过去了。但这天的气氛有些压抑,昨天就说身体不舒服提早回家的有田叔,快到中午了还没有来。“我们去看看吧!”老顺财说。众人互相搀扶着往有田叔家去,没走出几步,就听见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老顺财心里一紧,这不年不节的,鞭炮声在这个岛上只有两个意义-一是喜,一是丧。若

15、有喜事,早该筹划了,大家应该有耳闻,若不是,那只能是老顺财脚下一踉跄,“有田叔!”几位老人面色骤然紧张,脚步也快了起来。快到有田叔家的时候,一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隐约递进了老顺财的耳朵,空气中飘荡着浓重的火药味道,老顺财觉得一颗心就卡在嗓子口,他想喊,但与泥泞抗争的双腿已经耗尽了他的体力,他不得不张大嘴,用直窜进肺管的寒风把这股情绪压下去。一转弯,就是有田叔家的大门了。门开着,有田叔的小孙子坐在一堆鞭炮屑上蹬腿嚎哭,旁边站着他气鼓鼓的父亲。“亮子,出啥事儿了?”“顺财叔,你们来啦!这孩子,过年剩了一挂鞭炮,被他偷出来放了,这不年不节的,您说该不该打?”“哎呀,这算个啥啊?城里过年不是不让放鞭嘛

16、!对了,你们啥时候回来的?”“昨天回来的!”“你爹他”“在屋里躺着呢!”“他身体好受些没?”“啊?我爹病了吗?他没说啊?!”“他”老顺财刚想说有田叔昨天提早回家的事,就看见有田叔挑开门帘走了出来,红光满面的,哪有半点病态?“好你个有田叔!”老顺财忽然想通了,“谎称生病原来是为了回家等儿子啊!”“我不是怕你们嫉妒吗?!”有田叔笑着赔礼,“你们的儿子过年不是都没回来吗?”“你个老东西,我们还以为你”“哈哈,儿孙都在身边,我就是去了,也没啥遗憾啦!”有田叔开着玩笑。“你!”老顺财忽然感觉周围暗淡下来,寒风冰冷刺骨。只剩有田叔家院子里的阳光,有些刺目,温暖的让他想哭。(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31期

17、)(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两段的自然环境描写非常简洁,“乍暖还寒”既写出了天气特点,又巧妙地照应了题目中的“冷暖”;“阳光很好”又为开展故事情节作了铺垫。B . 在去有田叔家的路上,老顺财听到了孩子的哭声,闻到了空气中的火药味儿,这让他心情更加紧张不安,心理描写形象地凸显了这种心情。C . 小孩子平日里放个鞭炮不算个啥,但有田叔的儿子却把孩子痛打一顿,是因为孩子偷放鞭炮,有很大的危险性。D . 小说标题为“冷暖岛事”,从作品内容看,“暖事”主要是指有田叔的儿子回来看望父亲,并决定不走了;“冷事”则指老顺财等老人的儿子过年不回来看望老

18、人,让老人们心寒。(2) 小说最后两段内容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这篇小说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安排主要故事情节的?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二、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共3题;共34分)4. (19.0分) (2020高三上五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也。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灵帝崩 , 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与绍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董卓呼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绍既出,遂亡冀州。卓拜绍勃海太守。绍遂以勃海起兵,将以诛卓。从事沮授说绍曰“将军弱

19、冠登朝,则播名海内。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绍喜日:“此吾心也。”即表授为监军、奋威将军。初,天子之立非绍意,及在河东,绍遣颍川郭图使焉。图还说绍迎天子都邺,绍不从。 会太祖迎天子都许,收河南地,关中皆附。绍悔。建安五年,太祖自东征备。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太祖至,击破备;备奔绍。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于白马。沮授又谏绍:“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绍不听。太祖救

20、延,与良战,破斩良。绍渡河,壁延津南,使刘备、文丑挑战。太祖击破之,斩丑。再战,禽绍大将。绍军大震。太祖还官渡。沮授又曰:“北兵数从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處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宜徐持久,旷以日月。”绍不从。 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会绍遣淳于琼等将兵万馀人北迎运车,沮授说绍:“可遣将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断曹公之钞。”绍复不从。琼宿乌巢,去绍军四十里。太祖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候夜潜往攻琼。绍遣骑救之,败走。破琼等,悉斩之。自军败后发病,七年,忧死。(节选自三国志魏志袁绍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北兵数从而果劲不及南/

21、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B . 北兵数从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C . 北兵数从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D . 北兵数/从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古代男子20岁时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仅限于男子,女子无字。B . “崩”,古代把天子的死比作山体塌下,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如“山陵崩”“驾崩”等。C . “弱冠“,古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戴上

22、表示成人的帽子,但还年少,体犹未壮,故称“弱”。D . 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后引申为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如“为宗庙万世计”。(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袁绍有正义感、首倡义兵。面对董卓废帝的狂妄举动,他“横刀长揖而去”,不仅表示不满,而且起兵反抗。B . 袁绍善识人才、任人唯才。沮授对形势的分析及应对策略极具前瞻性,袁绍立即上表奏请他为监军、奋威将军。C . 袁绍刚愎自用、不纳人言。郭图谏迎天子、田丰谏袭太祖后、沮授谏颜良不可用等,他均不听是失败的重要原因。D . 袁绍好大喜功,错失良机。沮授进谏持久战,拖垮曹操,又谏派兵外围护卫粮草

23、,袁绍不听,致使官渡之战失败。(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太祖迎天子都许,收河南地,关中皆附。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5. (9.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节选)李白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注】征君:期廷征召不赴之人。赵蕤:字太宾,梓州人,是李白居蜀中时结识的友人。吴会:指吴郡和会稽郡。良图:良好的打算,即远大的政治抱负。寂历:凋落疏离。(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

24、恰当的两项是( ) A . “吴会”一句运用比喻手法,以“浮云”自比,用“飘”比喻自己客游至淮南的情形。B . “良图俄弃捐”写作者很快放弃了政治抱负,这是因为作者功业无从成就,而岁月飞逝。C . “古翠、长剑”句写古琴无人弹奏,长剑无人使用,“藏”“挂”二字,用词传神。D . 本诗用词准确,比如“淸”写出了秋风的淸凉爽快,“白”突出了草露的圆润明亮。E . “幽梦”句说因不见故人,故幽幽长梦无人相合,巧妙点题,强调朋友赵蕤与自己关系密切。(2) 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试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 (6分) (2016高二上湖南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庄周逍遥游中,以“朝菌”和

25、“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 , 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用“_ , _。”两句赞美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 , _。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共3题;共20分)7. (9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中国式接孩子”的场景每天都会在不同城市、不同学校的门口上演 , 众多家长在孩子放学的时间都聚集到学校门口,你拥我挤互不相让。B . 有家长认为,部分药品标有按照体重服药的公式,一推算就知道孩子吃多少药了,殊不知这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C . 当班主任宣布本周班队活动到校外

26、野炊的决定后,全班同学无不拍手称快 , 掌声、笑声淹没了班主任的说话声,整个教室仿佛沸腾了。D . 莫言打动诺奖评委的,是他整体的写作态度、精神和质量,是作为中国作家一以贯之地对中国这片土地以及人的灵魂状态的一种探索。8. (6分) (2016高三上山东月考)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

27、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9. (5分) (2015高一上合肥期中) 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另选描写对象,编写句子。空中的鸟,何必和笼里的同伴争噪呢?你自有你的天地!四、 写作(60 分) (共1题;共60分)10. (60分) (2017高二上中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埃卡特曾经是德国的一位医生,后来成为著名的喜剧演员。许多年前,他看到岩石上的一只企鹅时心想:这是多么可怜的一种生物,翅膀太小了,不能飞翔;最糟糕的是,造物主甚至没有给它

28、膝盖他下了结论:糟糕的设计!不久,他突然看到那只企鹅跳进了水中,并在水中飞翔。后来他了解到,企鹅是完美的游泳家和猎手,它们在水中能悠然自得,它们比人类制作的任何机器都高级、都先进。他意识到医院不是他发挥优势的最好环境,所以就像跳入水中的企鹅一样,他的职业生涯从医院换到了舞台上。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36 分) (共3题;共36分)1-1、1-2、1-3、2-1、2-2、2-3、3-1、3-2、3-3、二、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共3题;共34分)4-1、4-2、4-3、4-4、5-1、5-2、6-1、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共3题;共20分)7-1、8-1、9-1、四、 写作(60 分) (共1题;共60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