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023年四川省开江县公证处招考聘用2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230198447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360 大小:4.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03月2023年四川省开江县公证处招考聘用2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0页
2023年03月2023年四川省开江县公证处招考聘用2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0页
2023年03月2023年四川省开江县公证处招考聘用2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0页
资源描述:

《2023年03月2023年四川省开江县公证处招考聘用2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03月2023年四川省开江县公证处招考聘用2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36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2023年03月2023年四川省开江县公证处招考聘用2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1卷一.高频考点试卷(共500题)1.4.2, 5.2, 8.4, 17.8, 44.22, ( ) A.125.62 B.85.26 C.99.44 D.125.64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数列各项依次递增,简单作差后发现无一致性规律。数列各项均包含整数与小数部分,观察发现4.2中422,8.4中842,则将数列按奇偶项拆分成两个数列,所求为偶数项,奇数项中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的2倍,考虑偶数

2、项中整数与小数是否也有2被关系。奇数项的整数部分数字都是小数部分数字的2倍,偶数项的整数部分数字比小数部分数字的2倍多1,选项中符合条件的只有A,622+1=125,故本题选A。2.近年来,我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双创营造制度环境。大学生、海归、大企业高管和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这支“新四军”的崛起,可以看作是创业主体从精英走向大众的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不过,因为机制体制不健全,一些法律、法规、政策存在矛盾,人的价值的最终实现还存在着不少障碍。倘若人的价值迟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创新创业者才能的释放势必会受到影响,诸多科技成果就可能烂在抽屉里,诸多科技企业就可能因为缺乏创新而死去。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3、: A.改革要为双创营造制度环境 B.创业主体将从精英走向大众 C.机制体制阻碍人的价值实现 D.保障人的价值是双创的前提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快速阅读文段,抓住“不过”“倘若”等关联词,把握文段脉络。本题属于提出问题+强调危害的结构,主旨应是提出对策的一项,正确答案应与对策相关。文段为转折结构,首先肯定了近年来我国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对双创的促进作用,然后以“不过”转折,说明因为诸多原因,人的价值的最终实现还存在不少障碍,倘若人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保障,将会严重影响创新创业工作的推进。由此可知,“保障人的价值”对“双创”工作的重要性应是文段强调的重点,D项为文段主旨的同义

4、转述,正确。 A、B两项为转折前内容,非文段重点,且未提到“保障人的价值”,排除。C项为问题表述,非文段重点,且未提到“双创”,排除。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为背景铺垫。第二句通过“新四军”的崛起说明创业主体从精英走向大众。接下来通过转折关联词“不过”指出“由于机制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人的价值的最终实现存在诸多障碍”。最后一句通过反面论证“倘若就”引出上述障碍的解决方法,即人的价值务必要得到充分的保障。文段为“分总”结构,作者通过反面论证给出重点,强调只有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保障,创新才可保障。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

5、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交代背景,指出我国通过改革为“双创”营造制度环境及创业主体发生变化,随后通过“不过”进行转折,提出“人的价值的最终实现还存在不少障碍”的问题,尾句通过反面论证提出对策,强调要充分保障人的价值,故文段重点强调保障人的价值对于双创的必要性,对应D项。 A项为转折前的表述,且“要”时态错误,根据文段首句可知,我国已经为双创营造了制度环境,排除;B项为转折前的表述,且没有提到主题词“人的价值”,排除;C项为问题的表述,非重点,且没有提到“双创”这一话题,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人的价值不能体现,双创无从谈起3.甲、乙和丙去公园游玩,三个人分别乘坐三个热气球。甲看见楼房在下

6、降,乙看见甲和丙都在下降,丙看见甲和乙都在上升。那么三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完全不可能的是_。 A.甲、乙和丙都在上升 B.甲和乙在上升,丙在下降 C.甲和乙在上升,丙静止 D.甲和丙在上升,乙在下降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楼房是静止的,楼房相对于甲在下降,则甲相对于楼房在上升,甲在上升;甲相对于乙在下降,则乙相对于甲在上升,由于甲在上升,故乙也在上升,且速度大于甲的速度;甲和乙相对于丙在上升,则丙相对于甲和乙在下降,由于甲和乙在上升,故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状态不能确定,故A、B、C项正确,D项错误。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4.因果关系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下列现象中存在着因果关系的是

7、: A.昼夜交替 B.水涨船高 C.电闪雷鸣 D.寒来暑往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于原因作用而被引起的现象。因果联系的两个条件:(1)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因在前,果在后;(2)两者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B项,“水涨船高”由于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是因果关系。B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A项: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还自转,面向太

8、阳的一面为昼,另一面为夜。此现象是同时发生的,昼夜不互为因果。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电闪雷鸣指闪电飞光,雷声轰鸣。电闪和雷鸣是同时发生的,二者间不存在因果关系。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寒暑之间没有因果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5.通过指导和协调,使组织中的全体成员以高昂的士气,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组织活动中去,属于管理的: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领导职能是指担任领导职务的人,为有效完成目标,对下属人员采取的各种影响和

9、激励过程。领导职能的“职”代表职责,“能”代表能力。作为一个领导其主要的责任是激发下属人员的潜能,让每一个下属工作人员的潜力发挥到百分百,甚至是百分之二百。领导是引领指导的意思,不单纯是“管人”这么简单。由此可知,题干表现的是领导职能。因此,选择C选项。A项: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预测未来、确定目标、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行动方针的过程,它涉及到原因与目的、活动与内容、人员安排、时间安排、空间安排以及手段与方法的选择等问题。计划在行政职能中处于首要地位,直接关系到其他职能的作用和效果。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组织职能是指所确定的任务由谁来完成以及如何管理和协调这些任务的职责。管理者要根据组织

10、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来设计组织结构、配备人员和整合组织力量,以提高组织的应变力。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要对组织的运行状况加以监督的职责,通过控制可发现当计划与实际的偏差时,采取有利的行动纠正偏差,保证计划的实行,确保原来的目标得以实现。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6.山色:水声 A.珠圆:玉润 B.春花:秋月 C.钟鼓:琴瑟 D.天寒:地冻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分析两个词项之间的关系,两者是并列关系,且均为偏正结构。山色与水声二者并列,都是偏正结构,且为偏正结构中的定中结构。 A项,珠圆和玉润为为并列关系,为偏正结构中的状中结构,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春花与秋

11、月为并列关系,为偏正结构中的定中结构,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钟鼓与琴瑟为并列关系,但词项中钟、鼓、琴、瑟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天寒与地冻为并列关系,词项为主谓结构,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7.质变的复杂性是指: A.质变形式的多样性 B.质变过程中有量的特征 C.质和量是统一的 D.质变和量变的相互转化 参考答案:A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 第二步,质变的复杂性表现在,质变形式的多样性,一种是爆发式飞跃;另一种是非爆发式飞跃;质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质变的过程有量的特征,事物从发生质变到完成质变是一个有具体量值的现实过程。因此,选择AB选项。8.甲、乙二人同在一山

12、坡上放羊,乙的羊混入甲的羊群,甲不知,赶羊回家入圈。甲行为的性质属于()。 A.拾得遗失物 B.不当得利 C.无因管理 D.侵权行为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A项错误,拾得遗失物是指发现且实际占有该遗失物,是发现与占有两者相结合的行为。题干中,甲并未发现乙遗失的羊,不属于拾得遗失物的行为。B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有四:一方取得财产利益;另一方受有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根据。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

13、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甲的行为符合上述四个要件,构成不当得利。C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由此支出的必要费用。”无因管理是指未受他人委托,也无法律上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的事实行为。甲的行为非但没有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反而导致他人利益受损,不属于无因管理。D项错误,侵权行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甲对乙没有实施侵害其民事权益的行为,故不属于侵权行为。故正确答案为B。9.小王、小张、小李3人进行

14、了多轮比赛,比赛按名次高低计分,得分均为正整数。多轮比赛结束后,小王得22分,小张和小李各得9分且小张在其中一轮比赛中获第一名。那么,三人共进行了多少轮比赛? A.2 B.3 C.4 D.5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难度较大,题干中已知数据仅为三人各自得分,可以求出三人总共的得分,分析每一个选项中比赛次数与分数的关系,突破点为小张得过一次第一名,根据第一名的最高得分判断小王能不能得到22分。三个人的总得分为22+9+9=40分,每一轮比赛会产生3个名次,不同名次有不同得分,但每一轮的总分相同,则40轮数每一轮总分,即轮数是40的约数,排除B。若为2轮,每轮三人总分为20分,由小张得过一轮的第

15、一名且总得分为9,可知第一名的分数最多为8分,得不到小王的22分,排除。若为4轮,每轮三人总分为10分,由小张得过一轮的第一名且总得分为9,可知第一名的分数最多为6分,9=6+1+1+1, 10=6+1+3,此时小王最多得63+322分,排除;若第一名的分数为5分,9=5+1+1+2,不能组成每轮总分10分,排除。故本题选D。若为5轮,每轮得分为8分,只能是8=5+2+1,此时22=5+5+5+5+2,9=5+1+1+1+1,9=2+2+2+2+1,符合题意。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比赛问题。 第二步,3人最终总得分为229940(分),40轮数每轮总分,得到轮数为40的约数,排除B。第三

16、步,轮数越多,每轮的总分值越低,不同名次得分的情况就越少,故优先代入D选项,(分)。拆分:第一种,8=134,不满足小王22分,故排除;第二种,8125,具体得分如下表: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由条件“每一轮的比赛按名次高低计分”,故每一轮的总得分为定值。多轮比赛结束后,三人总得分分。若进行2轮比赛,小张得了一次第一名,则第一名的得分应该小于9分。小王一共得22分,即平均每轮11分,则必有一场得分超过9分,与第一名得分应该小于9分矛盾,排除A项;若进行3轮比赛,则总得分应为3的倍数,40不是3的倍数,排除B项;若进行4轮比赛,则小王平均每轮分,则第一名的得分至少6分。每轮得分分,根据得分

17、各不相同,则一到三名分别6、3、1分。还有另一种情况,若第一名至第三名的得分分别为7、2、1分,则小张至少得10分(),凑不出小王的22分(),排除C项;若进行了5轮比赛,则每轮的总得分分。假设按名次高低每人的得分分别为5、2、1分,三人得分情况可分别为:,D项满足构造。故正确答案为D。10.pH值越低说明酸性越强,珊瑚骨骼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随着海水酸度增加,海水中的化学成分也发生变化,可对珊瑚骨骼的钙含量造成影响,使其无法正常生长。最新研究发现,细枝鹿角珊瑚等一些珊瑚种类具有内在钙含量调节机制,在pH值较低的水中可以增加自身的钙含量,帮助它们抵抗海水酸化,以在恶劣的环境中存活,其骨骼生长速

18、度与在酸度较低的水中相同。但杨氏轴孔珊瑚无法增加自身的钙含量,在酸度较高的水中骨骼生长速度较慢。”这段文字中,作者想说明: A.科学家发现某些种类的珊瑚能抵抗海洋酸化的危害 B.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为珊瑚抵抗环境变化带来了一线曙光 C.珊瑚自身的钙含量调节机制的研究是珊瑚保护的重要课题 D.人们更应该关注那些无法增加自身钙含量的珊瑚品种的保护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了海水中的酸性越强会对海洋中的生物珊瑚造成影响,使其无法生长。但紧接着通过一项最新研究表达:有些珊瑚可以通过内在的钙含量机制来抵抗海水酸化,但同时也表达了有些不能增加自身的钙含量而影响生产速度。可知文段主

19、要阐述“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或许对珊瑚有帮助”。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B选项。A项:只是研究的表象没有表达作者的态度。C项:“重要课题”在原文中并未提及。D项:“更应该关注”无中生有。11.“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这句话启示我们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意思是平安时不忘记危险,存在的时候不忘记灭亡的时刻,治理的时候不忘记动乱。说明安与危、存与亡、治与乱都是矛盾着的双方,这句话启示我们,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

20、转化的。因此,本题错误。事物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不仅如此,在每一对矛盾中,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一方的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那么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12.若通过摄像机、显示设备和通信网络来传递和显示“与会者”的声音和图像,就形成()。 A.电子信箱系统 B.电力信息交换系统 C.会议电视系统 D.可视图文信息系统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错误,电子信箱主要用于计算机用户之间交换电子信件。B项

21、错误,电力信息交换系统是在信息化时代电力行业所投入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C项正确,会议电视是利用通信网将两地或多个地点的会议室连接在一起,将各个会场的图像和声音相互传送及切换,使各会议室的与会者不但能闻其声,而且能观其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会议电视系统中有许多新技术,但最关键的应是各种媒体信息的信源压缩编码技术,多点会议电视系统的信息传输与联网控制切换技术,以及各种通信网络与终端接口和传输技术。D项错误,可视图文系统是运用电话网和公用数据分组交换网(一种基于电话网建立的数据通信系统),开放式地提供公用数据库或专用数据库内的各种图文信息的一种系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13.甲违章超速行驶将丙撞死

22、的行为如何定性()。 A.构成交通肇事罪 B.构成危险驾驶罪 C.构成故意伤害罪 D.意外事件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A项正确,C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甲超速行驶将丙撞成重伤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B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

23、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甲行为不属于以上四种。D项错误,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甲超速行驶撞人,主观是过失。故正确答案为A。14.甲在万达广场逛街时,因地面积水导致滑倒,腿部受伤严重,甲向万达广场主张赔偿,但商场负责人拒绝了甲的请求。万达商场违反了()。 A.自主选择权 B.经营义务 C.安全保障义务 D.高额赔偿义务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法。 A项错误,根据消费者权

24、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由此可知,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需求,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其与题干无关。B、D两项错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未规定经营义务和高额赔偿义务。C项正确,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由此可知,安全保障义务是指经营者

25、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本题中,万达广场作为商场经营者,应当保障甲的人身、财产安全,但甲因商场地面积水滑倒,造成腿部受伤,因此万达广场违反了商场的安全保障义务。故正确答案为C。15.根据所给图形的即有规律,选出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有封闭区间,考虑数面。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第一行,都是1个面,呈常数规律;第二行,都是2个面,符合常数规律;第三行,前两幅图都是3个面,故问号处应选3个面的

26、图形。A项3个面;B项1个面;C项2个面;D项2个面。因此,选择A选项。16.唐大明宫遗址公园里,几位老者坐在路边的石凳上,_着冬日的阳光,倒也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享受 漫不经心 B.沐浴 悠闲自得 C.烘烤 百无聊赖 D.吸收 悠然自得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第一空根据关键词“老者”“阳光”,选择使用恰当的词语。第二步,辨析第二空词语的含义,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分析可知,冬日的阳光是温暖和煦的,“烘烤”明显与之不符,排除C。“吸收”通常用于植物对阳光,不能用来形容“老者”,排除D。 第二空,“漫不经心”指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悠闲自得

27、”形容悠闲而舒适。几位老者冬日坐在石凳上晒太阳的感觉应该是悠闲惬意的,“悠闲自得”填入恰当,排除A。 故本题选B。17.新员工作为单位的新力量,正经历着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转变,这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关键阶段。而现实中,新员工由于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引起心理失衡,致使其难以激发出工作热情,创造性思维减少,无法达到最佳状态。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介绍的是新员工心理失衡的()。 A.定义 B.诱因 C.表现形式 D.不良影响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为接语选择题,根据选项可知,接下来均围绕“新员工心理失衡”展开论述,故应优先选择文段没有论述过、符合逻辑顺序的选项。文段开篇论述新员工从“学生”

28、到“工作人员”的转变,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关键阶段,随后指出新员工心理失衡的原因及会产生的后果。 A项,“下定义”通常起到提出话题的作用,不应在原因及后果的后面论述,不符合逻辑,排除;B项,“诱因”对应文段“由于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为文段论述过的内容,排除;C项,“表现形式”后文有可能论述,即具体展开论述新员工心理失衡的表现,当选;D项,“不良影响”对应文段“致使其难以激发出工作热情,创造性思维减少,无法达到最佳状态”,故为文段均论述过的内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新员工心理失衡的特异性及疏解之方18.偶然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只起破坏作用。()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

29、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偶然性是和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它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受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抓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所提供的“机遇”,揭示其背后的必然规律性。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偶然性所提供的有利“机遇”,促进事物的发展,避免不利的偶然性因素对事物发展的阻碍和破坏作用。故偶然性并非对人的实践只起破坏作用。因此,本题错误。19.与“偷梁换柱:移花接木”这组词逻辑关系最为相近的是()。 A.匠心独运:流芳千古 B.螳

30、臂当车:量力而行 C.美中不足:举案齐眉 D.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移花接木比喻暗中使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以欺骗他人,二者为近义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匠心独运指运用精巧高妙的创作构想与心思;流芳千古指美名永传于后世,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螳臂当车指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量力而行形容按照自己能力大小去做事,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美中不足指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31、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真相大白;真相大白指真实情况完全弄明白了,二者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20.王方将5万元存入银行,银行利息为1.5%/年,请问2年后,他的利息是多少? A.1500元 B.1510元 C.1511元 D.1521元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利息本金利率,第一年利息为500001.5%750(元);第二年利息为(50000750)1.5%761(元)。则两年后的总利息为两年加和,为7507611511(元)。因此,选择C选项。21.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

32、间接的来自太阳,下列不属于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主要形式的是()。 A.光热转换 B.光电转换 C.光合作用能量转换 D.光化学转换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主要形式包括: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光化学转换。A项正确,光热转换即靠各种集热器把太阳能收集起来,用收集到的热能为人类服务。早期最广泛的太阳能应用是将水加热,现今全世界已有数百万个太阳能热水装置。B项正确,光电转换即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目前,太阳能用于发电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热发电,就是先用聚热器把太阳能变成热能,再通过汽轮机将热能转变为电能;二是光发电,就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C

33、项错误,光合作用能量转换是指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生物质能)并放出氧气。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大规模转换太阳能的过程,不属于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主要形式。D项正确,光化学转换即先将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再转换为电能等其他能量。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2.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的是( )。 A.“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文中体现教学关系的名句。 A项,该句出自礼记,意思是建设国家,管理公众事务,教育是最优先、最重要的事

34、情,没有反映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该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项,该句出自论语,意思是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该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该句出自论语,意思是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和问题,不能带有虚伪和骄傲。该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该句出自礼记,意思是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困惑,反映出了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该项符合题意,应选。故正确答案为D。23.美国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咖啡因是让蜜蜂忠诚专一的物质。正如咖啡因会刺激人类的大脑一样,这种化学物质也可以刺激蜜蜂的大脑,特别是其中一个叫蕈形体的脑区域,这一区域跟气味的学习和记忆有关。咖啡因的摄入使得蜜

35、蜂深刻地记住了在柑橘和咖啡花朵上采集花蜜这件事情,所以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蜜蜂都离不开这种特殊味道的花蜜了。最适合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花蜜与咖啡因 B.难以抗拒的咖啡因 C.蜜蜂为何“单恋一枝花” D.蜜蜂学习和记忆的奥秘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通过科学杂志的研究引出咖啡因让蜜蜂忠诚专一这一观点,接着通过“正如”用人类大脑作类比,来解释为何咖啡因能让蜜蜂记住在柑橘和咖啡花朵上采蜜的事,最后通过“所以”引导结论,即蜜蜂离不开这种特殊味道的花蜜了,故文段先提出观点,再进行原因解释,最后给出结论首尾呼应,强调的是蜜蜂“钟爱”特殊味道花蜜的原因,对应C项。 A、B两项,均未提到文段的核心

36、话题“蜜蜂”,排除;D项,“学习和记忆”对应原因解释部分,并非文段重点,且无法体现出“专一性”,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蜜蜂为何单恋一枝花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咖啡因是让蜜蜂忠诚专一的物质,接着进行原因分析,最后由“所以”总结上文,强调咖啡因使得蜜蜂很长时间都离不开这种特殊味道的花蜜,即文段主要讲述了蜜蜂因为咖啡因而对某些花朵“忠诚专一”。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标题的提炼能力。提炼标题的前提是归纳文段的论述中心,分析文段发现,文段的论述主体为蜜蜂,由此可排除与论述主体无关的A、B;再根据“所以”

37、引导的总结句可判断文段说的是“蜜蜂为何离不开这种特殊味道的花蜜”,对应C。 文段首先指出一项研究结论,即咖啡因是让蜜蜂忠诚专一的物质;然后对咖啡因让蜜蜂产生忠诚专一这一行为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以“所以”得出结论,蜜蜂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离不开这种特殊味道的花蜜。C项“单恋一枝花”是对蜜蜂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离不开某种特殊味道花蜜的拟人表达。A、B两项未提及文段主题词“蜜蜂”,排除。D项,文段重点是强调咖啡因对蜜蜂采集花蜜的影响,“学习和记忆的奥秘”非文段重点,排除。故本题选C。24.a和b均为正整数,若11a+7b=132成立,则a的值为: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D

38、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第二步,将选项中a的值代入等式11a7b132验证,解出b应为正整数。四个选项中只有当a5时,b的值为整数11,满足条件。因此,选择D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用倍数法解题。第二步,132为11的倍数,11a也为11的倍数,故7b也应为11的倍数,则b为11的倍数。又因为a,b均为正整数,则7b132,b18.9。则b11,代入等式中解得a5。因此,选择D选项。25.191919373737185= A.95 B.123 C.135 D.151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解析1: ,结果的尾数只能是5,因此从A、

39、C两项中选择,直接代入95,通过几次消去公约数判断是否成立即可。解析2:。故正确答案为A。26.动物和植物是地球上两类重要的生物,二者除在表型上有明显差异外,在细胞结构上也存在一些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B.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膜,植物细胞具有细胞膜 C.动物细胞含有线粒体,植物细胞中没有线粒体 D.动物细胞含有细胞质,植物细胞中没有细胞质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在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

40、。可知,A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当选。BCD项表述错误,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27.明朝初年,朝廷对云南采取“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内宜流不宜土”的政策,其中三江是指( )。 A.元江 B.怒江 C.红河 D.澜沧江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明朝治理云南、任用官吏时的基本规则是:“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内宜流不宜土”,即位于内地的府、州、县长官由朝廷委派并有任期(流官);位于边远或少数民族地区的府、州、县、宣慰司、安抚司长官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并可世袭(土官),或者以流官为主、土官为辅,“土流兼治”,正式建立了土司制度。但此处考查的重点不是制度,而是三江所指,即澜沧江、怒江、元江。

41、故正确答案为ABD。【备注】红河和元江实际上是云南境内的同一条河流,只是不同河段叫法不同,河段名称依次是:礼社江元江红河,水系图中一般将其总称为元江或红河,不作具体河段的区分。因此,“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内宜流不宜土”中“三江”是怒江、澜沧江、元江(红河)。本题不严谨,学员掌握知识点即可。28.5, 6, 16, 28, 60,( ) A.72 B.84 C.92 D.116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数列各项依次递增,相邻两项差距不大,考虑作差寻找规律。相邻两项作差依次为1,10,12,32,发现1025,1226,32216,规律为第一项2第二项第三项,所填应为28260(116)。故本

42、题选D。29.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永远不过是其中一粒微弱的尘埃,原以为途经自己时光里的人都是过客,到最后才真正明白,其实自己才是那个误闯入别人生命的过客。那么多的赶路人,似乎每一个都是你,亦都是我。我们都曾千里迢迢地赶赴一场美丽的邀约,而后便是,各赴远方。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行色匆匆 分道扬镳 B.风尘仆仆 踌躇满志 C.素昧平生 物是人非 D.其貌不扬 不欢而散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形容“赶路人”。A项“行色匆匆”指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B项“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C项“素昧平生”指彼此之间互不认识。三项语义均可,保留。D项“其

43、貌不扬”指人的容貌平常或丑陋,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文意,横线处所填词语表达与他人相聚之后又分别之意。A项“分道扬镳”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符合文意,当选。B项“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C项“物是人非”指景物依旧,而人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了,多用来表示对故人的怀念或对世事变化的慨叹。两项均无分别之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让遇见成为未来最宝贵的回忆3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各图形的组成元素单一黑点+白点,个数相同6个黑点+10

44、个白点,再比较发现黑点的位置不同,所以从黑点的位置变化入手解题。比较相邻的两个图形可以发现,从第二个图形开始,每个图形都是由前一个图形中移动一个黑点得到的,故在四个选项中选择与第二组第二个图形只有一个黑点位置不同的D项。 故正确答案为D。31.干冰是()气体固态存在的方式。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氢气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干冰是二氧化碳在低温下的一种固体状态,其本质还是二氧化碳。由于干冰的温度非常低,温度为摄氏,因此经常用于保持物体维持冷冻或低温状态。干冰常用于消防灭火、人工降雨和清理工业设备污垢等领域。故正确答案为B。32.小丽比她丈夫小四岁,他们结婚三

45、年才有这个孩子,今年小丽的年龄恰好是儿子的15倍,她丈夫的年龄是儿子的17倍,结婚时小丽的年龄是: A.24 B.25 C.26 D.28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今年儿子的年龄为x,那么今年小丽的年龄为15x,丈夫的年龄为17x,根据小丽比她丈夫小四岁,所以17x15x4。第三步,解得x2,即儿子的年龄为2岁,又因为小丽他们结婚三年才有这个孩子,所以结婚时小丽的年龄是2152325(岁)。因此,选择B选项。33.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

46、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教育的内容。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 A.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 B.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 C.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是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 D.学习先进科学知识是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理解。文段围绕如何在科技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论述,由“不但而且”可知,“而且”之后的内容是文段论述重点,即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文段以“不但而且”的句式说明了我国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需要采取的对策,由“而且”以及“首先”可知,文段意在强调的是第二个对策,

47、即需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充实中小学教育的内容,对应C项。A、B、D三项都没有涉及“中小学教育”这一关键词,排除。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引出“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话题,接着通过“不但而且”进一步论述具体措施,递进之后是重点,故文段的主旨为递进后提出的对策,即“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教育的内容”,重点强调“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为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项。因此,选择C选项。34.,1,(), A. B. C. 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

48、的分数数列。 第二步,原数列可化为,(),分子分母分别成规律。分子数列:3,8,13,(18),23,是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分母数列:4,8,16,(32),64,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求项。因此,选择D选项。35.某次体能测试中,甲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肺活量都达标,并且有的学生仰卧起坐不达标。可以推出: A.甲班有些学生肺活量不达标 B.甲班肺活量达标的学生仰卧起坐也达标 C.甲班学习的体能测试都不及格 D.甲班有的学生只有仰卧起坐达标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所有”等,确定为集合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进行推理。题干中提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肺活量都达标”

49、,该句等价于“甲班有的学生肺活量不达标”,只有A项符合。因此,选择A选项。3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线条特征明显,考虑数线。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从左至右观察题干,图形曲、直线在数量无规律,考虑数图形笔画数,第一段图形笔画数依次为3、3、6,图1+图2=图3;第二段应用规律,图形笔画数依次为2、3、?,2+3=5,故问号处图形笔画数应为5,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

50、37.现在能够纠正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中文电脑软件越来越多,记者们即使不具备良好的汉语基础也不妨碍撰稿。因此培养新闻工作者的学校不必重视学生汉语能力的提高,而应注重新闻工作其他素质的培养。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和建议? A.避免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并不一定能确保文稿的语言质量 B.新闻学课程一直强调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并熟悉各种软件 C.中文软件越是有效,被盗版的可能性越大 D.在新闻学院开设新课要经过复杂的论证与报批程序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培养新闻工作者的学

51、校不必重视学生汉语能力的提高,而应注重新闻工作其他素质的培养。论据:现在能够纠正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中文电脑软件越来越多,记者们即使不具备良好的汉语基础也不妨碍撰稿。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指出避免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并不一定能确保文稿的语言质量,说明培养新闻工作者的学校需要重视学生汉语能力的提高,从而确保文稿质量,具有削弱作用。B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新闻学课程的要求,与论点讨论的培养新闻工作者的学校是否有必要重视学生汉语能力的提高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中文软件,与学校是否有必要重视学生汉语能力的提高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

52、: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新闻学院开设新课的程序复杂,但即使开设新课的流程复杂,也不代表就没必要开设该课程,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38.甲,乙,丙,丁每人隔不同的天数去健身房健身,甲2天去一次,乙3天去一次,丙4天去一次,丁5天去一次,上周星期日四人在健身房同日健身,下一次四人同日去健身房健身是星期几? A.星期四 B.星期五 C.星期六 D.星期日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只有每个人分别经历一个完整的周期后,才会下一天前去健身,若要四人同去,则所经历的天数应为甲、乙、丙、丁四人周期数的最小公倍数,即60天。上周星期日,经历60天之后,每周7天,60784,完整周可不予考虑,即4天之后

53、,可达到四人同日健身的目的,4天后星期四。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循环周期问题。 第二步,下一次四人同日去健身房的时间是60天后(2、3、4、5的最小公倍数)。60784,第一次同日健身是周日,故下一次同日健身是周日往后推四天,即星期四。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四人同去健身房的时间应满足每个人的间隔天数,即所经过的天数为四人间隔天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周的周期数为7,用间隔天数除以周期数,若无余数,则下次同去时仍为星期日,若有余数,从星期日向后递推。2,3,4,5的最小公倍数为60。60784,故下次四人同日去健身房健身是星期四。39.黄河下游原来是绕山东丘陵之南注入黄

54、海的。后来,由于中游的黄土高原不断_,下游的广大平原又不断沉降,黄土不断受到侵蚀,_泥沙滚滚流入黄河。到了下游,水中的泥沙逐渐淤积,河床不断抬高,遇到汛期,便会漫溢泛滥,出现改道的现象。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降低 含有 B.抬升 挟带 C.下降 大量 D.升高 掺杂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分析可知,“中游”与“下游”情况相反,由此可确定第一空词语。第二步,验证第二空词语。第一空,由“下游的广大平原又不断沉降”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沉降”意思相反,据此排除A、C。“抬升”与“升高”相比,前者与“沉降”结构一致,填入第一空更恰当。 第二空,“挟带”指夹杂,

55、带有,填入也符合黄土和泥沙一起被卷着流入黄河的语境。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下游的广大平原又不断沉降,黄土不断受到侵蚀”可知,需要有落差才能造成黄土受到侵蚀,横线词语应与“沉降”意思相反,A项“降低”和C项“下降”与“沉降”意思相同,排除A项和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被侵蚀、风化的黄土是随着水流(来源为降水)被带入黄河的。由“泥沙滚滚流入黄河”可知,是水流“裹挟”着泥沙流入黄河,对应B项;D项“掺杂”表示黄土和泥沙夹杂在一起流入黄河,与语境不符,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黄土不断受到侵蚀”可知,“中游的黄土高原”和“下游的广大平原”情

56、况相反才会使得黄土不断受到侵蚀,横线词语与“沉降”意思相反,B项“降低”和C项“下降”语意相悖,排除。A、D两项对比,D项“抬升”与“黄土高原”搭配恰当且与“沉降”能够形成更好的对应,当选。A项“升高”一般搭配地位、程度,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横线处表述黄土中带有泥沙。D项“挟带”指夹杂,带有,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40.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

57、项是()。 A.屹立淡然 B.矗立淡然 C.屹立黯然 D.矗立黯然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信息可知,所填入词语搭配“老屋子”,“屹立”侧重点在于稳,像山峰一样高耸挺立,比喻不可动摇,多用于人,与语境不符,排除A、C两项;“矗立”重点在直,直而高地立着,一般用于物,符合文意,保留B、D两项。 第二空,对应下文“灰白色的墙面几根闲草做伴”,描写了老屋子“沧桑暗淡的样子”,B项“淡然”指漫不经心、毫不在意,语境不符,排除;D项“黯然”多指阴暗的样子,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雨巷41.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使之疑而却 B.吾之所长 C.此用长短之

58、术也 D.人之情也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的用法的理解和掌握。解答这个题目我们要对各选项中的“之”的含义进行逐一分析,然后比较异同得出答案。同时,需要注意本题要求选择的是“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项意思是,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之”在句中为代词。B、C、D三项中的“之”均为结构助词,意为“的”。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A项“使之疑而却”对应第一段“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意思是我方的短处,我故意显露出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此处“之”指代“敌人”,为“代词”用法; B项“吾之所长”对应第一段“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意思是我方的长处,我暗中隐蔽起来,此处“之”即“的”的意思,为“助词”用法;C项“此用长短之术也”对应第一段,意思是这就是灵活运用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方法。此处“之”即“的”的意思,为“助词”用法;D项“人之情也”对应第二段“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意思是空着手遇上了蜥蜴,也会吓得面容变色连连后退,这是人之常情。此处“之”即“的”的意思,为“助词”用法。B、C、D三项的“之”均为“助词”用法,表达“的”的意思,只有A项为代词用法。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心术42.按照人民调解法的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每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