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毕节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下属事业单位考调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230194484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342 大小:2.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贵州毕节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下属事业单位考调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42页
2023年贵州毕节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下属事业单位考调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42页
2023年贵州毕节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下属事业单位考调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42页
资源描述:

《2023年贵州毕节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下属事业单位考调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贵州毕节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下属事业单位考调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3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2023年贵州毕节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下属事业单位考调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1卷一.高频考点试卷(共500题)1.将N、K、L、M、W,5人按一定距离站成一排,但是5人有如下关系:(1)N,K不能相邻;(2)W,K不能相邻;(3)N,L不能相邻;(4)L,M不能相邻。根据上述条件,5人的正确排序是: A.N.L.K.M.W B.N.M.W.L.K C.N.W.M.L.K D.L.K.W.M.N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

2、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题干条件确定,选项信息充分,选择用排除法解题。由“(2)W,K不能相邻”可知D选项错误,排除;由“(3)N,L不能相邻”可知A选项错误,排除;由“(4)L,M不能相邻”可知C选项错误,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2.纪录片徒手攀岩讲述了攀岩大师亚历克斯的传奇经历。攀登不仅仅为年轻的亚历克斯带来了名利和争议,还为他_了看待世界的方式。亚历克斯选择将自己在公益和环保方面的理念和事业宣讲于众,_人们去帮助不幸的人。声名鹊起并未让他_于荣誉,而是向更好的世界进发。填入横线处恰当的是: A.重塑鼓动沉湎 B.建构激励迷失 C.提供慰勉流连 D.丰富希冀止步 参考答案:B

3、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为第二空。根据“亚历克斯选择将自己在公益和环保方面的理念和事业宣讲于众”可知,亚历克斯使用自身经历鼓励大家去帮助不幸的人。A项“鼓动”指以言语或行为使他人有所行动,感情倾向偏消极,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D项“希冀”指希望,并无鼓励之意,且语体风格与文段也不相符。排除A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该空指的是声名鹊起没有让他被荣誉冲昏头脑。B项“迷失”指迷惑弄错,分辨不清方向、道路等,符合语境。C项“流连”指依恋而舍不得离去,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答案锁定B项。第三步,验证第一空。“建构看待世界的方式”搭配恰当,符合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慰勉:抚慰勉励3.小王、小刘

4、、小张一起打乒乓球,每局两人比赛另一人休息,每局比赛必有输赢,三人约定每一局的输方下一局休息,结束时算了一下,小刘休息了三局,小王共打了十局,小张共打了六局,则参加第七局比赛的是: A.小王和小刘 B.小王和小张 C.小张和小刘 D.以上皆有可能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总的局数一定,每一局都有一个人休息,3人总休息次数设为x也等于总的局数,则有3(x10)(x6)x,解得x13,也就是总共打了13局。则小刘休息3次,小王休息3次,小张休息7次,根据题意是输了的人才会下一局休息,因此一个人不可能会连续休息两次,则小张休息次数为7,只有一种情况如下表:第七局

5、是小张休息,因此是小王和小刘在打比赛。因此,选择A选项。4.右边的盒子不能由左边给定的图形做成的一个是: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通过已知图形发现,有黑点的面和有半黑三角形的面为相邻面,当同时出现在立体图中时,黑点始终应该与半黑三角形的边接近。 通过分析,只有B项中图形,当黑点的面和有半黑三角形的面同时出现时,黑点不是与半黑三角形的边接近,而是与半白三角形的边接近,因此B错。故正确答案为B。5.计算机病毒可以使整个计算机瘫痪,危害极大。下列选项中对计算机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A.一条命令 B.一段特殊的程序 C.一种生物病毒 D.一种芯片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

6、计算机病毒是具有自我复制性和破坏性的,是一段可以执行的特殊的程序,其他选项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6.张先生今年70岁,他有三个孙子。长孙20岁,次孙13岁,幼孙7岁。问多少年后,三个孙子年龄之和与祖父的年龄相同? A.10 B.15 C.18 D.20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经过了n年,此时长孙、次孙、幼孙、祖父四个人的年龄分别为(20n)、(13n)、(7n)、(70n),根据三个孙子年龄之和与祖父的年龄相同可列方程20n13n7n70n,解方程得n15。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等量关系明确,若干年后祖父年龄三个孙子年龄之和

7、,每过一年祖父的年龄要长1岁,三个孙子的年龄和要长3岁,等式左边祖父现在年龄经过年份,等式右边三个孙子现在年龄和经过年份3。设经过n年后,三个孙子年龄之和与祖父年龄相同,则有70n19n14n7n,解得n15。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三个孙子今年的年龄总和为40岁,每年各长1岁,则3个孙子共长3岁;张先生今年70岁,每年长一岁,爷孙的年龄差为30岁,每年孙子可追上祖父2岁,则需要年可以追上,即三个孙子的年龄总和与祖父年龄相同。故正确答案为B。7.()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A.绿色GDP(国内生产总值) B.基尼系数 C.恩

8、格尔系数 D.CPI(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 A项错误,绿色GDP是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在现在的GDP基础上融入资源和环境的因素。B项错误,基尼系数是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据洛伦兹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C项错误,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D项正确,消费者物价指数(简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

9、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故正确答案为D。8.微软前技术总监纳森梅尔沃德2001年组建“智力风险”公司,雇用一群最聪明的人_生产技术专利,迄今已申请了价值8000万美元的专利,这证明“想法”并不_,到处都是,我们以为发明所必须具备的天才、专心、灵感和机缘巧合并不是_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集体 虚幻 千载难逢 B.合作 遥远 遥不可及 C.批量 稀罕 必不可少 D.专门 离奇 不可替代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根据句意较难排除,可选择从第二空入手。第二空,结合句中的“到处都是”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表示少见的含义

10、。再根据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三步,验证其他两空。第二空,由“到处都是”可知,句意为想法很多,因此此处应填一个表示少见的词语。“虚幻”“遥远”“离奇”都没有少的意思,“稀罕”填入最恰当。 第三空,填入“必不可少”也与句中的“必须具备”相对应。 第一空,填“批量”与“价值8000万美元”的大数据也相对应。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到处都是”可知,应体现并不“少”之意。A项“虚幻”指虚假不真实;B项“遥远”强调距离远;D项“离奇”指不平常,出人意料。三者均不能体现“少”的含义,排除A项、B项和D项。C项“稀罕”指稀奇,少见,符合语境。锁定答案为C项。 第二步,验证第

11、一空、第三空。“批量”与“迄今已申请了价值8000万美元的专利”相对应;“并不是必不可少”与“我们以为发明所必须具备”相对应。均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选择实词和成语的混搭填空能力。第二空,根据语境,此处应填入和后文“到处都是”相对的词语,“到处都是”即“多”,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少”,所以应填“稀罕”,初步断定选C项。第三空,通过材料提到的这个公司“迄今已申请了价值八千万美元的专利”“想法到处都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发明并不是那么难,“天才、专心、灵感和机缘巧合”这些因素本来在发明中是“所必须具备的”,但在这个事例中,这些因素并没有得到体现,因此说它们并不是“必不可少”

12、。 故正确答案为C。9.定义:旷达:心胸开阔乐观。寂寞:冷清孤单。郁愤:忧郁愤恨。典型例证:(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1)旷达:心胸开阔乐观;(2)寂寞:冷清孤单;(3)郁愤:忧郁愤恨。第三步,辨析典型例证。例证(1),出自杜甫春望,意思是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表达了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惆怅,不符合定义;例证(2),出自李绅悯农,意

13、思是朝廷征收重税,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符合定义郁愤;例证(3),出自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意思是朋友之间虽然分开了,但是不必悲伤,即使远隔天涯,也像近邻一样,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符合定义旷达。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每个定义中的关键词。 旷达:心胸开阔乐观。寂寞:冷清孤单。郁愤:忧郁愤恨。第二步:逐一分析例证与定义间的关系。例证(1)表达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感情,不能与题干定义相对应;例证(2)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恨和对农民的怜悯,与定义相对应;例证(3)表达的是心胸的开阔乐观,与定义相对应。所以例证与定

14、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2个。故正确答案为C。10.意见大多是就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其特点包括: A.灵活性 B.广泛性 C.指示性 D.时限性 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 第二步,意见大多是就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A项:意见的行文方向具有灵活性,既可以作为上行文,也可以作为下行文和平行文。因此意见具有灵活性。A项正确。B项:意见广泛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它对行文机关没有限制。所以意见具有广泛性。B项正确。C项:下行文的意见具有指示、指挥、指导的性质和功

15、能。而上行文和平行文的意见具有参考和协商的功能,因此意见具有指示性。C项正确。D项:一个问题解决了,一项工作完成了,有关意见也就自动失效。有的问题、工作、活动是长期的,有关意见的时效期就也会很长。那么意见就有时限性的特点。D项正确。因此,选择ABCD选项。11.有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可以坐8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可以坐12人,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同学? A.44 B.45 C.48 D.50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原有x条船,由增加一条船,正好坐8人,可知总人数为8(x1),由减少1条船正好坐12人,

16、可知总人数为12(x1)。根据人数相等,可列方程:8(x1)12(x1),解得x=5,即原有5条船。第三步,这个班共有8(51)48(人)。因此,选择C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第二步,由正好坐8人和正好坐12人,可得总人数同时能被8和12整除,只有C选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12.我们不少干部,有才华、有能力,假如从商,想必会有更多货币回报。但是,选择了从政为民这条路,就意味放弃了其他可能的“机会成本”没了商海打拼的精彩,没有了金玉满堂的荣誉,这是从政者必须舍弃的代价。舍得之间,从自身的修为着眼,依全局的大势着想,收获的将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潜绩,是一己青

17、春献身事业的淡然。文中的“机会成本”不包括()。 A.从政为民的干部必须舍弃的代价 B.商海打拼的货币回报 C.金玉满堂的荣耀 D.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潜绩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A、B、C三项,均属于文中破折号之后的内容,即“机会成本”的具体内容,均排除; D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潜绩”是舍弃“机会成本”后所收获的,不属于“机会成本”本身,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3.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整个建设项目或民用建筑群为对象编制的,用以指导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各项施工活动的全局性、控制性文件。它是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全面规划。涉及范围较广,内容比较概括。一般在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被批准

18、之后,由总承包企业的总工程师负责。工程建设、设计和分包单位的工程师共同编制。以下属于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是()。 A.某施工单位的月度施工进度安排 B.高层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C.某项目分包单位在施工前编制的所有操作规程 D.确定某大型项目各单位工程开展顺序的文件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以整个建设项目或民用建筑群为对象编制的”、“指导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各项施工活动的全局性、控制性文件”。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某施工单位的月度施工进度安排,并不是用于指导整个工程项目,不符合“以整个建设项目或民用建筑群为对象编制的”、“指导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各

19、项施工活动的全局性、控制性文件”,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高层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是对于具体结构进行施工的方案,不是有关整个项目的方案,不符合“以整个建设项目或民用建筑群为对象编制的”,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某项目分包单位在施工前编制的所有操作规程,是对于工程中具体事项的把控,不是对全局的把控,不符合“以整个建设项目或民用建筑群为对象编制的”、“指导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各项施工活动的全局性、控制性文件”,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确定某大型项目各单位工程开展顺序的文件,是对于总体施工顺序的确定,符合“指导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各项施工活动的全局性、控制性文件”,符合定义,当选

20、。故正确答案为D。14.一般在工程建设时如需开凿隧道应选择在背斜地质构造部位。()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选择背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而背斜部位,不仅结构结实坚固不容易塌陷,而且无积水。故表述正确。15.金属疲劳是指在循环应力或循环应变作用下,金属材料发生破坏的现象。历史上, 一些大桥断裂、房屋倒塌、车祸及飞机失事等重大事故都是因金属疲劳而引发的重大事

21、故。下列可增强金属抗疲劳效果或延缓金属疲劳的有效方法是_。 A.连接件和紧固件拧得越紧越好 B.在钢铁和有色金属里添加适量稀土元素 C.在使用金属构件时,对产生震动的机械设备采取减震措施 D.定期清洁金属表面参考答案:BCD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熟悉金属疲劳相关知识。本题涉及较为专业的物理知识,考生要具有相关知识储备方可正确作答。A项错误。连接件和紧固件拧得太紧会导致变形,减少使用寿命。 B项正确。在有色金属中加入少量稀土元素可以大大提高金属抗疲劳的本领。 C项正确。对产生震动的机械设备要采取防震措施,以减少金属疲劳的可能性。 D项正确。定期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洗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故本题选B、

22、C、D。 解题思路:B项正确:稀土元素加到合金中会细化晶粒,从而提高合金的韧性和抗疲劳性能; C项正确:对产生震动的机械设备采取减震措施,有助于减缓金属构件所受的冲击力,从而达到延缓金属疲劳的效果;D项正确:定期清洁金属表面可以防止金属生锈,从而提高金属的抗疲劳能力;A项错误:连接件和紧固件拧得过紧会造成金属间的过度挤压,造成金属疲劳,影响金属寿命。故正确答案为B、C、D。16.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属性类或数量类,图

23、形封闭空间特征明显,考虑数面。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所给图形中每幅图形的面的个数依次是2、3、4、5、?,呈等差规律,故问号处图形的面的个数应为6,只有D项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1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种文学的特点是: A.辞藻华丽,手法夸张 B.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C.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 D.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宋词的特点。 第二步,题干词句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属宋词中的名篇。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

24、心怆痛。这首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符合宋词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的文学特点。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采用常理法解题。本词在形式上很明显长短不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很好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推测B项正确。A项错误。这首词章法与句法都很简单,感情自然真切,纯以白描见长。 B项正确。题干词句属于宋词,出自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25、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它的特点是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C项错误。本词主要是抒发自己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的感情,没有叙事成分。 D项错误。本词题词是咏离别的,表现了自己寄人篱下而远离故国的离别之愁,主题单一。这首词多用白描的手法,表现手法简单。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B项正确,题干的词句本身长短不一,且是在抒发感情,符合题意。题干词句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属于宋词,其特点是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A项错误,此项是汉赋的特点。C项错误,此项是元曲的特点。D项错误,此项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B。18.某单

26、位采购一批文件夹,与供货商商议后,若多购入50%,每个文件夹可便宜3元,这样总价仅增加20%。问文件夹单价原为多少元? A.12 B.15 C.18 D.24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 第二步,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赋值原来购入数量为2,增加50%后数量为3,设原单价为x元,购入量增加50%后单价为(x3)元,由题意可得(120%)2x3(x3),解得x15(元)。因此,选择B选项。19.此文种是军队常用的公文之一,通过描述对事情做重点性和针对性的情况介绍,使受文单位了解全局,更好的交流情况,正视问题,以达到推动工作的目的一种通报形式。这种公文形式是:

27、 A.情况通报 B.紧急通知 C.通告 D.请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文种知识。 第二步,情况通报是军队常用的公文之一,通过描述对事情做重点性和针对性的情况介绍,使受文单位了解全局,更好的交流情况,正视问题,以达到推动工作的目的一种通报形式。一般地讲,情况通报的内容大体包括“开头+主要做法和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的打算或要求”。因此,选择A选项。B项: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用来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项事务等。紧急通知则情况更为紧急。B项排除。C项:通告,是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

28、守或者周知事项的周知性公文。通告的使用面比较广泛,一般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临时性机构都可使用,但强制性的通告必须依法发布,其限定范围不能超过发文机关的权限。C项排除。D项: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请示属于上行文。凡是本机关无权、无力决定和解决的事项可以向上级请示,而上级则应及时回复。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D项排除。20.国家通过调节利率高低可以影响经济活动,一般认为,利息增加后可以刺激需求,生产扩大,经济活动水平上升。()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当利息增加时,存款有利、贷款不利,因此存款会增加、贷款减少,因而会抑制

29、需求,生产缩小,这样便会抑制经济过热。故表述错误。21.富裕:扶贫 A.干燥:抽湿 B.蒙昧:教育 C.落后:推进 D.健康:保卫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首先分析题干两个词项的关系,通过遣词造句法可确定两词项之间的关系。富裕的地方不需要扶贫。 A项,干燥的地方不需要抽湿,与题干关系相同。 B项,蒙昧和教育是反义关系。 C项,落后需要推进,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保卫健康,与题干关系也不同。 故本题选A。22.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替代问号,使两套图形的规律表现出最大的相似性,最适合的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30、。 图形组成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图形均较为规整,考虑对称性。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用规律。第一段,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第二段,前两图也均为轴对称图形,问号处应为轴对称图形,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23.诺贝尔奖是世界性的最重要的科学奖励系统,获奖的成果基本上代表了人类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水平。下列学科不属于其包括的范畴的是: A.医学 B.化学 C.数学 D.经济学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诺贝尔奖最

31、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因此,选择C选项。菲尔兹奖,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要求设立的国际性数学奖项,于1936年首次颁发。因诺贝尔奖未设置数学奖,菲尔兹奖常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奖一次,在由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办的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举行颁奖仪式,每次颁给二至四名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获奖者必须在

32、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每人将获得1.5万加元奖金和金质奖章一枚。24.赶路的人,为了远方的目标,无意留心沿路的风光。许多其实并不比你追寻的东西逊色的路边风物,被你轻易地忽略过去了,待我们多年后明白过来时,已追悔莫及。而当你把赶路的心态转换成散步的心态,你就会发觉,得到有味,失去也有味;富有有味,清贫也自有味;成功有味,失败也有味;热恋有味,失恋也有味;青春有味,衰老也有味这时候,你才恍然明白,你梦想中的东西其实就藏在路上;路途上的遭遇正有你所寻觅的东西。舍此之外,你还要寻求什么呢?对这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赶路的人是指那些为成功而舍弃沿途风景的人 B.我们不应该为远方的目标而苦苦追寻

33、C.也许梦想就藏在你匆匆赶路时的沿途风景中 D.给人生留一些空闲的时间,而不是匆匆赶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赶路的人,为了远方的目标,无意留心沿路的风光”,正确。B项在文段中找不到对应信息,属于无中生有,错误。C项对应“你梦想中的东西其实就藏在路上”,正确。D项对应“许多其实并不比你追寻的东西逊色的路边风物,被你轻易地忽略过去了,待我们多年后明白过来时,已追悔莫及。而当你把赶路的心态转换成散步的心态,你就会发觉路途上的遭遇正有你所寻觅的东西”,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据提问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本段文字的意思

34、是不能为了远方的目标而忽略沿路的风景,但并非不应该为目标而努力,远方目标和沿路风景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当选;A项为“赶路的人,为了远方的目标,无意留心沿路的风光”的同义转换,排除;C项为“你才会恍然明白,你梦想中的东西其实就藏在路上,路途上的遭遇正有你所寻觅的东西”的同义转换,排除;从文中建议“把赶路的心态转换成散步的心态”可以看出,“要给人生留一些空闲的时间”,所以D项正确,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5.鱼饵:鱼竿 A.笔:书籍 B.电脑:无线路由器 C.锅铲:炒锅 D.写诗:笔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只涉及两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鱼饵和鱼竿需要搭配使用。

35、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鱼饵和鱼竿为并列关系,钓鱼时二者搭配使用。 A项,笔和书籍并不是必须搭配使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电脑和无线路由器并不是必须搭配使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锅铲和炒锅为并列关系,炒菜时二者搭配使用,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用笔写诗,但二者并不是必须搭配使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26.A国人口总体平均期望寿命是73.9岁,但是在A国B地出生的小孩平均能活到75岁,而那些在A国C地出生的人平均能活到72.7岁。如果一对从C地来的新婚夫妇在B地开始他们的家庭生活,那么他们的孩子预期将比他们留在C地活得更长。以下哪个论述如果是正确的,最能削弱上述

36、结论? A.所有迁移到B地去的C地人,有25%活过了77岁 B.有利于长寿的环境因素在B地有很多,而在C地比较少 C.由于B地人口密度的增加,该地的寿命预期数据可能要大幅向下修正 D.过去10年间,C地人的平均寿命预期比B地人变化得更快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如果一对从C地来的新婚夫妇在B地开始他们的家庭生活,那么他们的孩子预期将比他们留在C地活得更长。论据:A国B地出生的小孩平均能活到75岁,A国C地出生的人平均能活到72.7岁。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迁移到B地去的C地人,有2

37、5%活过了77岁,然而这对迁移到B地的新婚夫妇的孩子是否在这25%中无法确定,不具有加强作用。B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B地有很多利于长寿的环境因素,说明这对迁移到B地的新婚夫妇的孩子活得会比C地长,支持了论点,具有加强作用。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B地的寿命预期数据可能要大幅向下修正,说明这对迁移到B地的新婚夫妇的孩子活得可能不会比C地长,质疑了论点,具有削弱作用。D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C地的平均寿命比B地变化快,但哪个地方的平均寿命预期高无法确定,不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C选项。27.少年青年人生 A.童年中年老年 B.下午清晨一天 C.小学中学学业 D.男人女人老人参考答案:C 解

38、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少年”和“青年”是人生的两个阶段,“少年”在“青年”之前。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童年”和“中年”不是“老年”的两个阶段,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下午”和“清晨”是一天的两个阶段,但“下午”在“清晨”之后,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小学”和“中学”是学业的两个阶段,“小学”在“中学”之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男人”和“女人”不是“老人”的两个阶段,且“男人”和“女人”无先后顺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8.5,9,16,27,(),74 A.42 B.44 C.45 D.48

39、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不大,考虑递推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59216,916227,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2,则所求项为1627245。验证2745274,满足题意。因此,选择C选项。29.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处于相对应的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称为()。 A.行政人 B.行政相对人 C.行政主体 D.行政客体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 A项错误,行政人是指依法代表国家,并以行政主体名义,实施行政行为,其行为效果归属于行政个体的个人。B项正确,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

40、人或组织。C项错误,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行政职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D项错误,行政客体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主要是指行政行为。故正确答案为B。30.雨刷器:汽车 A.桌椅:家具 B.灯罩:台灯 C.排气扇:油烟机 D.小草:植物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雨刷器是汽车的构成部分,二词之间为组成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桌椅属于家具,二者之间为种属关系,非组成关系,排除;B项:灯罩是台灯的构成部分,二者之间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吻合,当选;C项:排气扇与油烟机之间为并列关系,同为

41、家用器具的一种;D项:小草属于植物,为种属关系,并非组成关系,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1.数列5645,4738,(),2520,1512 A.3839 B.3931 C.3831 D.3724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 第二步,数字变化无明显规律,考虑组合拆分。观察发现564511,47389,25205,15123,规律为千位和百位组成的两位数减十位和个位组成的两位数,所得差为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11,9,(),5,3,则()为927。观察选项只有C选项38317,满足规律。因此,选择C选项。32.麦加利地震烈度是一个量度地震对某一特定地点所受到的影响的量度单位,

42、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麦加利地震烈度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至12度,5度或以上才会造成破坏,烈度会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 根据上述定义,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与震源越近的地区麦加利地震烈度肯定越大 B.麦加利地震烈度并非地震之绝对强度 C.麦加利地震烈度与地震区域的各种条件有关 D.麦加利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度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麦加利地震烈度的判定依据、等级划分等内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细节信息分析选项。A项,麦加利地震烈度会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该项说法过于绝对,

43、错误。 B项,麦加利地震烈度是由一些宏观现象来判定的,且会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因此不是绝对强度,正确。 C项,麦加利地震烈度会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因此地震区域内不同条件下测得的麦加利地震烈度也会不同,正确。 D项,麦加利地震烈度是量度地震对某一特定地点所受到的影响的量度单位,即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度,正确。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一个量度地震对某一特定地点所受到的影响的量度单位;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

44、象来判定”而不是靠震源远近判定,错误;B项:“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可以判定麦加利地震烈度并非地震之绝对强度,而是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度,正确;C项:“烈度会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可知麦加利地震烈度与地震区域的各种条件有关,正确;D项:“一个量度地震对某一特定地点所受到的影响的量度单位”,可以确定麦加利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度,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某一特定地点所受到的影响”。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表述错误,麦加利地震烈度是根据该地区所受到的影响,如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

45、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而不是根据与震源的远近判定。根据关键词可知B、D项正确,麦加利地震烈度并非地震之绝对强度,而是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度。“烈度会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可知“麦加利地震烈度与地震区域的各种条件有关”,C项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33.语言和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故词语的借用自古至今都是常见的语言现象。但当外来词汇进入一个国家后,当地民族会在适应吸收新成分的同时,不自觉地变异和改造其原貌。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词汇会逐渐本土化,日久天长,源流模糊,体用隔断,变异迭生。一旦借词身上的“异域特征”(诸如音素、音节的构成等)在使用者的意识里淡化或消失,它

46、们就会被当地人视为自己母语中的一部分。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外来词汇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B.本民族语言吸收改造外来词汇的方式 C.外来词汇使用的普遍性及本土化过程 D.外来词汇在母语中淡化与消失的原因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讲到词语的借用自古至今都是常见的语言现象,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指出当地民族会在适应、吸收外来词新成分的同时对其进行改造,接着详细阐述了外来词本土化的过程。故文段重在强调外来词的使用是很普遍的现象以及它本土化的具体过程,对应C项。 A项:“外来词汇对本民族的影响”在文段中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B项:文段的主题词应为“外来词汇”,而非“本民族语言”,

47、排除。D项:文段讲的是借词身上的“异域特征”在使用者的意识里淡化或消失,而非外来词汇在母语中淡化与消失,偷换概念,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由东南亚语言中的梵汉借词看文化交流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归纳。文段首句说明词语的借用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后文具体介绍了外来词汇进入一个国家后逐渐本土化的过程。正确选项应是对文段的准确概括。文段首先说词语的借用自古至今都很常见,指出外来词汇使用的普遍性。然后指出当外来词汇进入一个国家后,当地民族会在适应吸收新成分的同时,变异和改造其原貌,使得外来词汇逐渐本土化。最后说一旦借词的“异域特征”在使用者的意识里淡化或消失,它们就会被当地人视为自己母

48、语中的一部分,即论证了外来词汇本土化的过程。通过分析可知,文段主要说明的是外来词汇使用的普遍性及其本土化过程,对应C。 A项,文段说明了外来词汇本土化的过程,但并未说明外来词汇对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排除。 B项,文段只提到当地民族会适应吸收新成分和变异改造外来词汇,并未具体介绍“吸收改造外来词汇的方式”,排除。 D项说法错误,文段尾句说的是借词的“异域特征”在使用者的意识里淡化或消失,而不是“外来词汇在母语中淡化和消失”,排除。 故本题选C。34.因工作需要,某单位决定从本单位的3位女性(小王、小李、小孙)和5位男性(小张、小金、小吴、小孟,小余)中选出4人组建谈判小组参与一次重要谈判,选择条件

49、如下:(1)小组成员既要有女性,也要有男性(2)小张与小王不能都入选(3)小李与小孙不能都入选(4)如果选小金,则不选小吴如果小张一定要入选,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如果选小吴,则选小余 B.如果选小金,则选小孟 C.要么选小余,要么选小孟 D.要么选小李,要么选小孙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 (1)既要有女性(小王、小李、小孙),也要有男性(小张、小金、小吴、小孟,小余);(2)(小张且小王)=小张或小王;(3)(小李且小孙)=小李或小孙;(4)小金小吴;(5)小张一定入选(事实信息)。第二步:从事实信息开始推导并得出结论。根据事实信息“小张一定入选”,由(2)可知,小王不入

50、选;再由(1)可知,小李和小孙至少有一人入选;再由(3)可知,小李和小孙不能都入选,可推出要么选小李,要么选小孙,D项正确。第三步:分析其他选项。A项,题干已知小张入选,由(3)知小孙、小李只能入选一个人,小组还需要两个人,且都是男性,男性中(金吴孟余)四个人谁去是不确定的,推不出来,选项的推出关系不成立,故A项错误;B项,同A项,小组还需要两个人,且都是男性,男性中(金吴孟余)四个人谁去是不确定的,推不出来,选项的推出关系不成立,故B项错误;C项,要么小余,要么小孟,二者只能进一人;题干已知小张入选,由(3)知小孙、小李只能入选一个人,小组还需要两个人,且都是男性(金吴孟余),小余和小孟均为

51、男性,可以同时入选,因此C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35.核心家庭是指一对夫妇和子女两代人所组成的家庭,通常不和其他亲属住在一起。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核心家庭的是: A.张女士母亲去世得早,她见父亲一人生活孤单,就把他接到自己家来一起生活了,这样能够在各方面照顾父亲 B.王先生、王太太都在忙事业,双方的父母都不在身边,唯一的儿子正在念高中,平常家中无人做家务,只得雇了一个钟点工来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C.李经理家境殷实,儿子虽然已经娶了媳妇,但仍然与他们一起过,李经理也乐得他们继续“啃老” D.刘老太唯一的女儿嫁出去后,刘老太就与丈夫两人一起生活;后来丈夫去世,她就一个人单过,不愿意与女儿女婿住在

52、一起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关键词查找。 定义关键词:1.“一对夫妇和子女两代人组成”、2.“不和其他亲属住在一起”。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张女士将父亲接到家中,相对于父亲,张女士是子女,而其母亲去世,不符合关键词1,排除;B项:王先生家中由“王先生和王太太、儿子”两代构成,且满足关键词2“不和其他亲属住在一起”,当选;C项:李经理家中包含“儿媳妇”,“儿媳妇”属于除儿女之外亲戚的一种,不满足关键词2,排除;D项:在刘老太的家中,仅包含刘老太一个人,不满足定义关键词1“与子女两代人组成”,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核心家庭是一种家庭模式,分析其特点,再结合选项比较

53、即可解题。核心家庭定义的关键信息:一对夫妇和子女两代人所组成的家庭。 A项,母亲去世后,张女士把父亲接到自己家生活,不满足一对夫妇和子女两代人,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王先生、王太太、儿子,满足一对夫妇和子女两代人,符合定义。 C项,李经理、儿子、儿媳妇,不满足一对夫妇和子女两代人,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刘老太一个人生活,不满足一对夫妇和子女两代人,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一对夫妇和子女两代人;不和其他亲属住在一起。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母亲去世,张女士和父亲一起生活,不满足“一对夫妇和子女两代人

54、”,不符合定义;B项:王先生、王太太、儿子,满足“一对夫妇和子女两代人”,钟点工并非亲属,满足“不和其他亲属住在一起”,符合定义;C项:李经理与儿子、儿媳同住,儿媳不属于子女,而是其他亲属,不满足“不和其他亲属住在一起”,不符合定义;D项:刘老太一人独居,不满足“一对夫妇和子女两代人”,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36.教师:教师法:尊重教师 A.企业:劳动法:招聘童工 B.会计:会计法:虚报账目 C.司机:交通法:肇事逃逸 D.夫妻:婚姻法:婚姻自主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教师法是针对教师的法律,教师法规定要尊重教师。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间词语的逻辑关系。

55、A项:劳动法的针对对象之一是企业,劳动法规定不得招聘童工,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会计法是针对会计的法律,会计法规定不得虚报账目,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交通法的针对对象之一是司机,交通法规定不得肇事逃逸,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婚姻法是针对夫妻的法律,婚姻法规定要婚姻自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37.虽然有关各方没有签字盖章,但已经填上相关内容的规范文本,就具备法定效力。()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只填上相关内容,未经有关各方签字盖章的规范文本不具备法定效力,一律视为草稿。故表述错误。38.根据我

56、国刑法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表述正确。39.消防人员用鼓风机扑灭森林大火的原理是: A.氧气过分充足,超过了燃烧的需要量 B.大量空气带走热量,使树木达不到着火点 C.鼓风机吹出的都是不助燃的二氧化碳气体 D.用大风使着火点中的氧气含量不足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 第二步,火焰燃烧需要的条件是:要有可燃物质;要有适合的温度(燃点,也叫着火点);要有充足的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助燃)。森林鼓风机靠它强大的空气流把热

57、量吹散,使燃烧物体的表面温度迅速下降,从而使火熄灭。所以,B项正确,因此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A项:氧气属于助燃气体,氧气本身不能燃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氧气越充足,越有利于燃烧。所以,“氧气过分充足,超过了燃烧的需要量”从而不利于燃烧的表述错误。A项错误,因此不当选。C项:鼓风机吹出的是空气,空气当中,氧气和氮气占主要比例,二氧化碳占很小一部分。所以,“鼓风机吹出的都是不助燃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表述错误。C项错误,因此不当选。D项:鼓风机吹出大风,形成空气流,增加了森林中的氧气,而不是“使着火点中的氧气含量不足”。D项错误,因此不当选。40.某公司有38名男员工,27名女员工,现要参加集团

58、组织的羽毛球比赛,如采取自由报名的形式,至少有多少名员工报名才能保证一定能从报名者中选出男女选手各8名参赛? A.65 B.46 C.35 D.16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最不利构造,用公式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至少保证”可知本题为最不利构造问题,可根据固定步骤:答案最不利值1求解。本题的最不利情况为:男员工离“8名参赛”差1人或女员工离“8名参赛”差1人。分析可知,由于男选手人数较多,则当38名男选手全部选出且女选手只选出7名时为最不利的情况,即最不利值38745;第三步,接下来只需再选一人,即可满足保证一定能从报名者中选出男女选手各8名参赛。答案45146。因此,选择B选项。41.他的父亲是一名指挥家,或许因为_,孩提时的小刘便对乐器演奏显现出很高的天赋。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耳闻目睹 B.耳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