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民歌(实用5篇)

上传人:hh****4 文档编号:230091493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中国民歌(实用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3年中国民歌(实用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3年中国民歌(实用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2023年中国民歌(实用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国民歌(实用5篇)(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中国民歌(实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实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共享阅读。 中国民歌篇一 一、说大纲 依据大纲要求,观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酷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观赏音乐的实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十一册第一课的中国民歌之二,它是承接第十册教材中国民歌之一,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依据杜亚雄先生在音乐学问四卷中对少数民族的分类,它分为六大组,本课将主要观赏学习北方草原

2、组中的牧歌和西藏高原组中的巴塘连着北京两首民歌。牧歌是内蒙古典型的长调民歌。巴塘连着北京是西藏一种特别润腔风格的民歌。 2、教学目标: 1)了解内蒙古、西藏民歌的特点与风土人情的关系。 2)能辨别出两个民族民歌的风格。 3)培育增进学生酷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辨别两个不同民族的民歌。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主动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辨别不同民族的民歌特点。通过直观图象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3、 四、说教法 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歌分布广泛,学问面涉及较广,歌曲的风格各不相同。为了能帮助学生了解民歌特点的形式与所居住的地域和生活习惯,使他们更好地驾驭民歌的风格。我采纳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视觉图象法: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对我们汉族的孩子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使他们更干脆地了解到内蒙古、西藏族人们的生活习惯,我运用电脑软件制作了一些他们吃、住、穿等 方面的风情画面,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开枯燥的说教形式,使原来抽象的 内容变得详细形象化。 2、对比观赏法:在了解两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时,我运用画面表格形式将两个民族的人物作对比,将两个民族的歌曲特点作对比,从而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两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歌曲

4、特点。 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创设情景、爱好引入法、感性到理性、音乐律动等方法 。音乐家修海林认为“音乐审美必需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这一课,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意境,从屏幕上看到内蒙古、西藏的风土人情关系,听到两族民歌不同的风格特点。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观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纳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前提测评 这环节中我运用创设情境,爱好引入法。 1)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56个民族,知道多少?有没有谁到过其中一民族旅游? 2)然后我将会运用cai向学生展示课本中一些民族的风情,从而把学生的留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留

5、意及爱好。 2、认定目标 我将口述3个目标(略) 3、导学达标 在这一环节中,我用感性的到理性的教学法。 1)采纳听想观看动的程序,首先让他们听牧歌和巴塘连着北京歌曲的旋律片段,辨别风格相不相同?属哪个民族?想不想了解这两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2)然后我将运用视觉图象的教学法,把学生“带入”蒙古。(师一边介绍一边出示图片)出示中国版图知道位置,了解内蒙古人们的吃、穿、住、生活风俗习惯,这样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感觉,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详细化。接着让他们观赏一首具有典型蒙古风格特点的歌曲牧歌。(带着问题去听) 3)在一段长时间内的视觉图象后,为了让学生能松驰下,我将运用音乐律动法,感受蒙古风格的舞

6、蹈。做简洁的(压手腕、骑马、跺肩)动作,来调整课堂气氛,之后让学生给歌曲小结。 4)接着观赏一段西藏舞蹈,观赏后让他们分组探讨。(它在中国版图的位置?对他们民族你了解有多少等等。)之后我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简洁的介绍风土人情,同时播听一首有特别润腔的民歌叫巴塘连着北京,在听时,让他们留意听哪一句给你感觉最特殊,然后再收听一次。 6)作歌曲小结(学生填写)对答案。 7)最终运用表格形式对这两首歌的旋律、节奏等内容作对比。 4、达标测评 这环节我将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了三条练习,为检测学生对本节内容是否驾驭达标。 1)听辨两首民歌各属哪一民族? 2)辨别两个人物各属哪一民族? 3)找出两首

7、民歌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 5、出示本节学习目标,加深印象。 中国民歌篇二 一、说大纲 依据大纲要求,观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酷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观赏音乐的实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十一册第一课的中国民歌之二,它是承接第十册教材中国民歌之一,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依据杜亚雄先生在音乐学问四卷中对少数民族的分类,它分为六大组,本课将主要观赏学习北方草原组中的牧歌和西藏高原组中的巴塘连着北京两首民歌。牧歌是内蒙古典型的长调民歌。巴塘连着北京是西藏一种特别润腔风格的民歌。 2、教学目标: 1)了解内蒙古、

8、西藏民歌的特点与风土人情的关系。 2)能辨别出两个民族民歌的风格。 3)培育增进学生酷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辨别两个不同民族的民歌。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主动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辨别不同民族的民歌特点。通过直观图象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四、说教法 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歌分布广泛,学问面涉及较广,歌曲的风格各不相同。为了能帮助学生了解民歌特点的形式与所居住的地域和生活习惯,使他们更好地驾驭

9、民歌的风格。我采纳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视觉图象法: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对我们汉族的孩子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使他们更干脆地了解到内蒙古、西藏族人们的生活习惯,我运用电脑软件制作了一些他们吃、住、穿等 方面的风情画面,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开枯燥的说教形式,使原来抽象的 内容变得详细形象化。 2、对比观赏法:在了解两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时,我运用画面表格形式将两个民族的人物作对比,将两个民族的歌曲特点作对比,从而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两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歌曲特点。 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创设情景、爱好引入法、感性到理性、音乐律动等方法 。音乐家修海林认为“音乐审美必需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这一课,我充分运用

10、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意境,从屏幕上看到内蒙古、西藏的风土人情关系,听到两族民歌不同的风格特点。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观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纳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前提测评 这环节中我运用创设情境,爱好引入法。 1)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56个民族,知道多少?有没有谁到过其中一民族旅游? 2)然后我将会运用cai向学生展示课本中一些民族的风情,从而把学生的留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留意及爱好。 2、认定目标 我将口述3个目标(略) 3、导学达标 在这一环节中,我用感性的到理性的教学法。 1)采纳听想观看动的程序,首先让他们听牧歌和巴

11、塘连着北京歌曲的旋律片段,辨别风格相不相同?属哪个民族?想不想了解这两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2)然后我将运用视觉图象的教学法,把学生“带入”蒙古。(师一边介绍一边出示图片)出示中国版图知道位置,了解内蒙古人们的吃、穿、住、生活风俗习惯,这样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感觉,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详细化。接着让他们观赏一首具有典型蒙古风格特点的歌曲牧歌。(带着问题去听) 3)在一段长时间内的视觉图象后,为了让学生能松驰下,我将运用音乐律动法,感受蒙古风格的舞蹈。做简洁的(压手腕、骑马、跺肩)动作,来调整课堂气氛,之后让学生给歌曲小结。 4)接着观赏一段西藏舞蹈,观赏后让他们分组探讨。(它在中国版图的位置?对

12、他们民族你了解有多少等等。)之后我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简洁的介绍风土人情,同时播听一首有特别润腔的民歌叫巴塘连着北京,在听时,让他们留意听哪一句给你感觉最特殊,然后再收听一次。 6)作歌曲小结(学生填写)对答案。 7)最终运用表格形式对这两首歌的旋律、节奏等内容作对比。 4、达标测评 这环节我将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了三条练习,为检测学生对本节内容是否驾驭达标。 1)听辨两首民歌各属哪一民族? 2)辨别两个人物各属哪一民族? 3)找出两首民歌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 5、出示本节学习目标,加深印象。 中国民歌篇三 音 乐 课 教 案 湖北省汉川市城隍镇中学 钟玉霞 邮编:431606 课 题

13、:中国民歌观赏 年 级:初中二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赏中国民歌,使学生懂得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的,是人民集体才智的结晶,具有显明的特色和永恒的生命力。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秀遗产,增加他们对祖国的酷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中国民歌的基本风格和特征。 教具打算: 多媒体音响设备、歌曲观赏磁带、录音机、与本课观赏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课题分析: 一、中国民歌的概念 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阔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 抓住民歌产生的几个特征:1、

14、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名具特色的民歌。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绚烂的明珠。 二、民歌的体裁 我国的民歌极其丰富多彩,按体裁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带有呼号的民歌。号子的演唱形式多我一领众和,其结构短小,节奏较为固定,音调铿锵有力,风格粗犷豪放。如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湖北民歌打麦号子。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必思想感情的民歌。山歌音调高亢、响亮,旋律和节奏自由、伸展。如内蒙古民歌牧歌、

15、苗族民歌歌颂漂亮的家乡。 小调,也叫小曲,是流传于城镇集市并被加工提高,描写生活中各种心情的抒情性民歌。小调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改变,旋律流畅细腻。如茉莉花、陕北民歌高山点灯、中国台湾童谣天黑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成长的每个过程都和民歌有关。在襁褓中,你们的心灵就受到美丽的摇篮曲、催眠曲的陶冶、滋育;在牙牙学语时,你们起先唱数数和学学问的儿歌;在幼年、少年时期,民歌伴着你们嬉戏、学家务活,帮助你们了解自然、历史和生活今日,我们音乐课的主题就是-中国民歌观赏。 二、通过音像资料放映三幅与本课观赏内容相关的图片或风光片断,让学生分别依据歌曲的歌名及歌词内容,给歌曲配上适当

16、的画面,在画面的背景下,放歌曲观赏的录音片断,让学生能有一种最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所观赏内容的理解。 三、初步了解民歌是怎样产生的。 从现在城市中能听到的民歌入手,如叫卖调卖栗子。在分析中使学生真正理解民歌是在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 四、观赏澧水船夫号子。 1、观赏前谈话: 劳动号子依据不同的劳动条件,又可细分为搬运、农事、作坊、捕鱼、工程等不同类别,船工号子就是劳动号子的一种。澧水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由于水流湍急、水情困难,船工的劳动强度大且多有风险。一代代船工们在火热的劳动生活中共同创建了动人心魄的澧水船夫号子。 2、观赏歌曲录音。 老师提示:号子时而节奏舒缓、曲调悠扬;时而节

17、奏有力、语汇简洁;时而节奏急促、音调高亢精确生动地反映了船工们惊慌、激烈的行船生活和乐观骄傲、坚毅英勇的性格。 提问号子的演唱形式、结构、节奏及风格特点。 3、小结:这套船式号子记述了从一帆风顺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终战胜艰险接着平水航行的一个完整的行船过程。 五、观赏牧歌。 1、导入。从文学的角度入手,吟颂天苍苍、野茫茫等关于草原的诗词,从歌词的意境中导入牧歌的观赏。 2、向学生介绍牧歌的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 3、放歌曲录音,重点观赏作曲家瞿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 观赏中要把握住长调民歌的特点,它的曲调悠长、宽广,节奏伸展以及旋律中的下滑音,让学生在听的

18、过程中加深感受,以免生硬地进行理论上的讲解。 六、学唱牧歌。在学唱过程中,让学生细心体会歌曲的意境和意味。 1、学生跟随录音哼唱。 2、老师范唱。 3、随琴教唱。 七、观赏茉莉花。 1、放歌曲录音。 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小调类民歌,表现人们对茉莉花的赞美。 听后让学生谈感受。(柔软、美丽等) 2、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结构。 乐曲为单段结构,共由四句构成。其中的三、四两句连贯流畅,在句法上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对比。 3、向学生介绍另外几首不同地域、不同曲调的茉莉花,让学生深刻感受小调类民歌委婉、细腻、清爽、幽雅的风格,以及旋律线条流畅,节拍规整,节奏敏捷多变等特点。 八、音乐活动(可留作课后思索) 1、在

19、中国地图上找出本课观赏所涉及的省(区),结合你所了解的这些省区的风土人情,谈谈你倾听中国民歌后的感受。 2、将下列民歌与相应的体裁及风格特点用直线连结起来。 茉 莉 花 号子 委婉流畅、细腻美丽 澧水船夫号子 山歌 铿锵有力、粗犷豪放 牧 歌小调 高亢响亮、自由伸展 八、师生小结,民歌是人民集体才智的结晶,又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因而美丽好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中国民歌篇四 南海市南庄镇东村小学林美娥 一、说大纲 依据大纲要求,观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酷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观赏音乐的实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20、本课是第十一册第一课的中国民歌之二,它是承接第十册教材中国民歌之一,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依据杜亚雄先生在音乐学问四卷中对少数民族的分类,它分为六大组,本课将主要观赏学习北方草原组中的牧歌和西藏高原组中的巴塘连着北京两首民歌。牧歌是内蒙古典型的长调民歌。巴塘连着北京是西藏一种特别润腔风格的民歌。 2、教学目标: 1)了解内蒙古、西藏民歌的特点与风土人情的关系。 2)能辨别出两个民族民歌的风格。 3)培育增进学生酷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辨别两个不同民族的民歌。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主动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依据教材的

21、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辨别不同民族的民歌特点。通过直观图象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四、说教法 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歌分布广泛,学问面涉及较广,歌曲的风格各不相同。为了能帮助学生了解民歌特点的形式与所居住的地域和生活习惯,使他们更好地驾驭民歌的风格。我采纳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视觉图象法: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对我们汉族的孩子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使他们更干脆地了解到内蒙古、西藏族人们的生活习惯,我运用电脑软件制作了一些他们吃、住、穿等 方面的风情画面,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开枯燥的说教形式,使原来抽象的 内容

22、变得详细形象化。 2、对比观赏法:在了解两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时,我运用画面表格形式将两个民族的人物作对比,将两个民族的歌曲特点作对比,从而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两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歌曲特点。 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创设情景、爱好引入法、感性到理性、音乐律动等方法 。音乐家修海林认为“音乐审美必需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这一课,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意境,从屏幕上看到内蒙古、西藏的风土人情关系,听到两族民歌不同的风格特点。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观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纳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前提测评 这环节中我运用创设情境,爱好引入法

23、。 1)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56个民族,知道多少?有没有谁到过其中一民族旅游? 2)然后我将会运用cai向学生展示课本中一些民族的风情,从而把学生的留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留意及爱好。 2、认定目标 我将口述3个目标(略) 3、导学达标 在这一环节中,我用感性的到理性的教学法。 1)采纳听想观看动的程序,首先让他们听牧歌和巴塘连着北京歌曲的旋律片段,辨别风格相不相同?属哪个民族?想不想了解这两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2)然后我将运用视觉图象的教学法,把学生“带入”蒙古。(师一边介绍一边出示图片)出示中国版图知道位置,了解内蒙古人们的吃、穿、住、生活风俗习惯,这样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感觉,使抽象

24、的东西变得形象详细化。接着让他们观赏一首具有典型蒙古风格特点的歌曲牧歌。(带着问题去听) 3)在一段长时间内的视觉图象后,为了让学生能松驰下,我将运用音乐律动法,感受蒙古风格的舞蹈。做简洁的(压手腕、骑马、跺肩)动作,来调整课堂气氛,之后让学生给歌曲小结。 4)接着观赏一段西藏舞蹈,观赏后让他们分组探讨。(它在中国版图的位置?对他们民族你了解有多少等等。)之后我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简洁的介绍风土人情,同时播听一首有特别润腔的民歌叫巴塘连着北京,在听时,让他们留意听哪一句给你感觉最特殊,然后再收听一次。 6)作歌曲小结(学生填写)对答案。 7)最终运用表格形式对这两首歌的旋律、节奏等内容作对比。 4

25、、达标测评 这环节我将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了三条练习,为检测学生对本节内容是否驾驭达标。 1)听辨两首民歌各属哪一民族? 2)辨别两个人物各属哪一民族? 3)找出两首民歌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 5、出示本节学习目标,加深印象。 中国民歌篇五 中国民歌 安徽蚌埠张公山中学 王晓琴 年级:初中一年级 课时: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目的: 1、介绍中国民歌的种类及音乐风格。 2、观赏云南、四川两种不同风格的民歌。 3、让学生初步了解部分中国民歌的概况,从而培育学生酷爱祖国文化,酷爱家园,建设家园的崇高思想。 教材分析: 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在人们一代代口头相传中, 不断得

26、到加工与完善。 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显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幅员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浩如烟海,各具特色,民歌体裁形式大体可归纳为如下表格:(仅列举我国两个地区) 放马山歌 民歌体裁 音乐特点 音乐风格 (云南民歌)这是一首流行于云南,反映牧童生活的闻名山歌。 “山歌”一般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 它生动地反映了放马人酷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歌中的衬词及叫卖声,表现了牧童活跃和欢快的心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川江船夫号子 民歌体裁 音乐特点 音乐风格 (四川民歌)长江流经四川境内的部分叫“川江

27、” “劳动号子”亦称“号子”是和劳动节奏亲密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 是由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舍命号子等八首号子联缀而成的。 川江船夫号子中的平水号子节奏平衡、伸展,旋律悠扬好听,是船夫们在安静江面上劳动呼号的民间歌曲。 教学重点:中国民歌的体裁,种类及分布。 教学难点:中国民歌的音乐风格 教学方法:利用电教设备进行观赏后,绽开比较探讨。 教学用具:中国地图、电视机、放像机、钢琴。 教学过程:如下图表: 启 发 引 入 教 学 师生问好。 老师:你们曾经去过云南、四川吗? 学生:没有 老师:好,让我们随着电视画面去进行一次好玩的旅行,听一听上述几个地区当地的民歌。 放录像:出示中国

28、地图。 录像 画面 1、云南地区的风光。 2、云南民歌放马山歌的演唱。 老师 解说 1、现在我们旅游的第一站是云南地区。 2、随镜头介绍画面内容。 讲解 分析 1、介绍云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当地人民生活习俗,语言特点。 分析讲解“云南民歌”的音乐风格。 录像 画面 1、四川地区的风光 2、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 老师 解说 1、现在我们旅游的其次站是四川。 2、随镜头介绍画面内容。 讲解 分析 1、介绍四川境内部分的“川江”位置以及当地人民生活习俗,语言特点。 2、分析讲解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风格。 概述 总结 1、出示民歌归纳表格,概述本课内容。 2、简述民歌的作用,民歌在祖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教化学生酷爱、珍惜祖国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