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的生成逻辑与科学把握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229894632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的生成逻辑与科学把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的生成逻辑与科学把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的生成逻辑与科学把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的生成逻辑与科学把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的生成逻辑与科学把握(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的生成逻辑与科学把握摘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的生成,有其内在的逻辑,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引领、百年大党康续传承的优良基因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不断提出的现实要求。作为科学正确的政绩观,其为共产党人治国理政夯实政治根基、催化关键少数政治能力的质态提升、锤炼强大政党的政治韧性、塑造百年无产阶级政党的正面形象等不断提供理论滋养与实践引领。全面体悟阐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要以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精髓要义把握政绩观,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正确政绩观的科学确立,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表率作用,充分依靠党的纪律建设为匡正政绩观提供坚强保障

2、。关键词:共产党人;政绩观;生成逻辑;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政治实践作为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和实现人的自身目标辩证统一的使命,始终将科学正确的政绩观作为绘就人民群众理想愿景的重要实践指南。深入研究新时代共产党人政绩观的由来及其实践功能,不仅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而且能够更好地把握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创造最大政绩、如何强化生命力与凝聚力的实践历程。这为引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确立政绩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与实践遵循。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的生成逻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的生发形成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

3、文化禀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引领、百年大党康续传承的优良基因以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要求。(一)文化禀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为政本色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表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并不是从天而降、凭空产生的,必然有其所依赖和遵循的内在文化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智慧,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宝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积极发扬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加以待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为

4、推崇“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施政理念,为共产党人“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提供文化滋养。在潜夫论释难中有言,“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意在表达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为续写中国新的发展奇迹,更好地造福人民进而创造最大政绩,就必须集聚和调动起全体人民的磅礴伟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尤为推崇“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笃行理念,为共产党人“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提供文化浸润。在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意在表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律,追求造福人民的最大政绩,必须保持工作定力与耐力,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地

5、推进事业发展,并且要从群众身边的点滴难事做起、从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最终成就事业、收获成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无私理念,在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中有言,“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意在说明唯有事事出于公心,对人民整体利益的追求超越对个人小我利益的追求,才能真正固国兴邦、造福人民、创造实绩。概而述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久弥新的思想精华、理念精髓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能够得以生成的文化禀赋。(二)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引领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和

6、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源泉。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它的自然发展的各个阶段;但是它却能缩短妊娠期和减轻分娩的痛苦”2。这有力地说明了,事业的推进离不开对其本身规律性的洞察,把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其本身自然运动规则的探索;同时,合理地解释了创造最大政绩的过程并不会像“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一样平坦通畅。推进造福于民的伟大事业,我们不能盲动也不能急躁更不能干出“一时峥噪”行为,必须依照其自然运行的内在规律,在达到一定的发展基础上稳步推进,在逐步实现阶段性目标上稳健前行。恩格斯指出:“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而忘记根本大计,只图一时的成就

7、而不顾后果,为了运动的现在而牺牲运动的未来,这种做法可能也是出于真诚的动机。但这是机会主义,始终是机会主义,而且真诚的机会主义也许比其他一切机会主义更危险J3这说明了理解一切事物的发展必须着重把握全局和全域,只把握片面的部分的观点并不能真正地指导实践发展,创造实绩的重大工程必然要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算大算远、算整体算综合。个别出现的短期内的追求“投机取巧”“数字出绩”的政绩冲动,是庸于“一时”之政绩也是困于“一域”之政绩,是以局部换全部、以短期换长期的错误行为,严重破坏了造福人民事业发展规划的长期性、连续性。列宁指出,“我们有时把社会生活中某个最复杂最重要的问题提到首位,有时又把另一个

8、最复杂最重要的问题提到首位,这是十分自然的”4。这透彻地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对于当前所在情况的正确判断与合理把握是关系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支点,及时锚定身处的坐标是关乎事业进退成败的实然原点。对于推进造福人民的事业,我们必然要实事求是地适应形势的变化发展,依照客观实际的动态节拍,着力调整前进策略与发展姿态,体现出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追求最大实绩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挑战与困难,共产党人唯有在同困难作斗争中锻炼出“铁肩膀”与“真功夫”,才能为开拓造福于民的新境界提供更为坚强的保障。显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的生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浸润和思想引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长期斗

9、争实践中凝集而成的政治智慧,是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创造最大政绩的科学指南。(三)红色基因:百年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我们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灿烂历史,其深刻表现在我们党始终将“造福人民”作为不变的价值原则,将人民群众放置在心中最高最神圣的位置。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奋斗实践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在于兑现“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庄严政治承诺。在“为谁创造政绩”这一重要问题上,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J邓小平指出:“认清一切党员都只有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而没有任何利用职权占国家的便宜和群众的便宜的权利

10、。”6这清晰地表达了共产党人为民谋利益的不变初心,直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工作与创造政绩不是为己而是为公,不是为占人民群众的便宜而是为服务群众付出一切的朴素目的。在“怎样创造政绩”这一核心问题上,毛泽东指出:要“把空气压缩一下,要去掉虚报、浮夸,不要争名,而要务实”7,“共产党人决不将自己观点束缚于一阶级与一时的利益上面,而是十分热忱地关心全国全民族的利害,并且关心其永久的利害”8。邓小平指出:“我们的事业总是要求精雕细刻,没有一样事情不是一点一滴的成绩积累起来的J9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政绩上始终坚持务实而不务虚、做细而不做糙,尤其主张在关乎造福人民的大事上,必须考虑全面

11、、照顾周全与关照长远,尤其强调持之以恒地推进事业发展,不断提高政绩创造的“含金量”。在“如何检验政绩”这一关键问题上,江泽民指出:“要把训练任务的落实情况和训练质量的高低,作为检验一级党委、一名领导干部水平和政绩的重要标志。”胡锦涛指出:“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毋庸置疑,工作实绩是共产党人有所作为的外在体现,而真正评判政绩质量虚实、水平高低的精准标尺就在人民手中,唯有经得起历史、实践与人民检验的政绩,才能成为不朽之政绩、不息之政声。由此观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的生成,不仅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

12、为政本色,也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引领,还筑基于我们党百年创绩的光辉历史进程。(四)新时代要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实现现代化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奋发有为、开拓创新而矢志不移的目标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聚焦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就全面推进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了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视野范畴。习近平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13、其最终目的在于“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必须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要在此过程中“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办好办实二而最终真正评判治理成效、建设成果与能力水准的是人民群众,因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如果自诩高明、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1328o由此观之,“人民”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词,“增进人民福祉”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实现造福于民的最大政绩”是推进国家

14、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有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发展的使命担当,也鲜明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敬畏之心、诚恳接受人民监督的为政本色,更深刻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追求更大施政成果、创造更大政治实绩的理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之所以能够科学系统地生成、不断丰富延展、焕发时代光芒与彰显优良特质,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深从实从新处上看,是因为其深度契合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服务、开拓进取与创造实绩的有机统一。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政绩观的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政绩观的科学把握应立足于新的历史发展方位,踏在实现第

15、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以强化党的纪律坚强保障,着力纠治错位政绩观,树立正确政绩观。(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J马克思主义最为深刻鲜明的政治品格是人民性,对人民群众的全方位透视与关注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前提。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生发、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之中,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实践者与评判者。纵观我们党的百年辉煌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历经艰苦磨难依旧昂扬挺立

16、,历尽艰难挫折依旧奋发前行。究其原因之根本,就在于我们党始终自觉地将人民群众作为事业发展的“基与源”,坚定地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作为全景透视实际问题的可靠理论武器,并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精髓要义具体运用与合理转化在指导实际工作妥善完成的过程之中。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创造了跨越时空的伟大奇迹,实现了人民广泛认可的施政成绩,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理论指引与实践指导。进而言之,我们同样也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精髓要义来科学正确地把握政绩观。首先,应坚持群众是政绩创造的实际受益者。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

17、立的运动J12411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成果都是为了更好地守护民心,都将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并且,我们应认识到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民群众”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17。这恰恰说明了人民群众对当下和未来的需求、渴望与期待并不是原地踏步、恒久不变的,而是在层次结构与内容要素上不断丰富发展与迭代升级的。中国共产党人应不断回应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动态变化与全新期待,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其次,应坚持人民群众是政绩创造的可靠力量源。恩格斯指出:“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

18、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J18这同样证实了,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创造最大政绩的最深厚底气,共产党人必须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创造中不断汲取政治智慧与能量活力,必须尊重、调动与发挥人民群众无限的首创精神,充分激发与不断集聚起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创造伟力。最后,应坚持人民群众是政绩评判的最终裁判员。马克思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这同样说明了,评判政绩创造的内容标准,看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评判政绩创造的实际结果,表达的就是人心向背。人民群众的“好评”“差评”与“返评”真实反映的就是政绩高低,党员干部要自觉地将成就感的增长建立在人民群众不断提

19、升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之上,努力创造出经得起检验的不朽政绩。(二)坚持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我们必须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自觉主动地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正确政绩观的科学确立,为推进造福于民的伟大事业实现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习近平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14203o因此,必须以创新理念引领推进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以此高效解决一系列尖锐繁杂的问题与挑战,进而创造更大更实、利于长远的施政成绩。协调,意指统筹兼顾、照顾全局,充分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科学原则。毛泽东指出,

20、“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相互配合”20。因此,对于创造最大政绩的行动,必须厘清何者是重点要点、何者为关键节点,必须要有清晰详实的行动思路以及有章可循的实践计划,真正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错误施政行动。绿色,意指在发展过程中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问题,真正地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地考虑子孙后代的长远福祉。马克思强调,“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21。因此,实现人民富足安乐的美好生活,必须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13209o开

21、放,指的是要打开而不要封闭、要合作而不要抗争、要共赢而不要独享的科学理念。实践证明,推进造福人民的事业,绝没有教条的发展思路,更没有恒久不变的发展套路。必须以开阔的胸襟和旷达的精神接纳一切合理建议。在推进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大胆引进尖端人才,主动吸收先进地市的先进成果与科学做法,为实现更大的施政成绩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共享,是中华民族窿续传承的优良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的科学态度,这不仅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还展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进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必然需要把“蛋糕”做大做厚,但也必须将“蛋糕”分好分实,施政行动做得对不对,政绩成效到底好不好,“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

22、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22。概而述之,新发展理念蕴含科学的思想方法与行动原则,共产党人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正确政绩观的科学确立,将其真正贯彻到造福于民、创造实绩的时代实践中。(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表率作用将抽象的科学理论与政治话语直观化、具体化与形象化能够产生较强的“现实感”,先进典型的表率示范作用正是如此。列宁指出:“模范工作是培养工作人员的园地,是可供仿效的榜样,有了榜样,仿效就会比较容易了。”通过选树模范来引导与激励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用共产党人自己创造的生动事迹教育引导自己。先进典型是可感可触的时代正能量,也是鲜活的正确价值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党

23、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先进典型与英模代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他们平凡而伟大感召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即便经历山海岁月,其光辉形象、感人事迹、积极行动与实践方法依旧为广大人民群众所铭记。先进典型的党员干部身上所表现出的为公为民的政治底色、所彰显出的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所体现出的担当作为的政治品格、所展现出的科学正确的政绩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造福人民事业的举止行动的立体标杆。习近平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

24、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24。因此,我们既要学习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也要学习先进典型的优良做法,真实地将对远大理想与品格品质的追求切实地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体现于造福人民的实际工作中。与此同时,我们可以认识到,先进典型的表率示范不仅具有“辐射”作用,还具有“酵母”作用,能够推动理论认知细化与引发共鸣共情,能够更为充分地示范引领、更为深度地激励激发共产党人以更为笃实的干事定力、更加昂扬的创业斗志推进造福于民的伟大事业。伟大时代呼唤崇高精神,伟大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因此,应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表率作用,充分挖掘共产党人在造福人民过程中突出的真实的事迹并加以阐扬

25、。应深入基层一线,善于从人民群众的“点赞夸奖”中选树典型,真正使得先进典型接地气、聚人心,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人民群众与先进典型之间的“距离感:与此同时,在现代传播技术发生革命性迭代升级的今天,应与时俱进地采用新兴传播技术与矩阵宣传平台,大力宣传共产党人在冲锋一线、化解难题过程中表现出的实践作为、品格品质与方法智慧,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的正面价值与实践彰显,不断高效地传播到人民大众之中。(四)强化党的纪律建设严纪律、守规矩是推进治国理政与进行政党治理的基本方式方法。“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党的纪律规矩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回

26、顾我们党的百年辉煌发展历程,严明纪律、严守规矩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党廖续传承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能够兴旺发达、开拓新局的重要力量和重要优势。作为一种刚性的约束,党的纪律建设是维护我们党团结统一、凝聚合力的重要保障,不断提高党的纪律建设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党的纪律建设时代性与针对性,对助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和助推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危机,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指出:“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加强纪律建设。我们现在要强调的是扎紧党规党纪的笼子,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25这也说明了,作为固本良策,党的纪律建设发挥着“内外兼固”的作用。因此,必须充分依靠党的纪律建设,为匡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绩观提供坚强保障。履职尽责、造福于民是共产党人职责之所系、规矩之所在,是共产党人心中的“国之大者”。而深化落实共产党人造福于民的主体责任,离不开党的纪律建设。我们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日益完备、严之有效的组织纪律与制度机制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威慑,不仅能够有力约束与遏制部分出现的“材料出绩”“数字脱贫”“躺平不干”以及监督不严、保障不力、尽责不实等不良施政行为,还能够以“负面清单”的形式公开教育、正面引导与有力规范共产党人的施政行为,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纠治错误政绩观、阐扬正确政绩观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