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上传人:hh****8 文档编号:229889742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长度单位》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23年《长度单位》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23年《长度单位》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2023年《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长度单位》教学设计(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长度单位教学设计长度单位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相识、相识时间的学问有系统性的相识,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二)过程与方法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相识、相识时间的相关学问,培育学生对学问进行整理的意识和实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阅历,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爱好。二、目标解析基于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让学生在操作中回顾长度单位、角的初步相识、相识时间的学问,并在不同的操作中,亲身经验学问的形成过程,在解

2、决问题的同时巩固所学的学问,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坚固驾驭长度单位、角的初步相识、相识时间的学问。教学难点: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打算钟面等五、教学过程(一)设问中揭示课题1情境中设问(1)出示第100页图(二)的情境图。(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学问有关?(3)测量物体的长度应用到什么单位名称?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4)计量一节课的时间应用到什么计量单位?2揭示课题板书:长度单位、角的初步相识、相识时间通过情境的创设及老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二)操作中梳理学问1复习长度单

3、位(1)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铅笔的长度应选( )作单位,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应选( )作单位。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思索:测量物体的长度应选谁作单位?指定学生汇报想法,并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加以说明。学生汇报: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2)刚好练习。填一填:(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沟通,并说说自己的想法。量一量:量出下面指定线段的长度,并指定学生说说测量的方法。画一画:(出示下面的题目。)a.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c.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2复习角的初步相识(1)角的组成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角,并标出角各部分

4、的名称。学生作业展示并进行评析。(2)角的分类出示下面的三个角。指定学生说出各个角的名称,并说说你的推断方法。在下面给定的边上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钝角(从给出的点画起)。(3)刚好巩固看一看:下面的各个图形哪几个是角?它是什么角?哪几个不是角?为什么?画一画:从这个角的顶点动身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这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状况?先让学生组内沟通,然后独立完成,最终全班沟通。3复习相识时间(1)出示一个钟面,从钟面上你能得到哪些学问?先组内沟通,再全班沟通。这个钟面现在表示几时几分?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什么角?(2)刚好练习画一画:看看几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直角。(3时、

5、9时)写一写: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教材第101页的第3题)拨一拨:老师说时间,学生在钟面上拨出时针和分针所在的位置。4:00 7:00 6:50 10:20在复习长度单位、角的初步相识、相识时间时,没有单纯地进行学问点的复习,而是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写一写、拨一拨” 等操作活动中,经验复习学问的全过程,避开学生感觉到味同嚼蜡,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所复习学问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三)巩固中深化学问1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沟通,重点沟通:选择的理由。2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0题先让学生估计

6、,再动手测量,最终全班沟通。3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沟通。(留意角的顶点是给定的)4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2题。先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沟通。沟通时指定学生说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学问的理解,使学问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同时调动学生主动思索、主动参加的意识,做到能轻轻松松学学问、做数学,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欢乐。(四)总结中畅谈收获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觉得哪些地方还有疑问?长度单位教学设计2一、背景分析“统一长度单位”是小学阶段学习法定计量单位的起先。人教版教材在支配学习这部分内容时,

7、留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这是新课程与老教材的明显差异。教材的主题情境是:先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硬币、曲别针、三角形、木块)作标准去量数学课本的宽,并提示:“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再让学生用不同物品作标准量不同长度,教材让学生自由量,并思索:“为什么不同的东西量出的结果一样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相同的物品(如方木块)进行测量,去解决上面两个冲突冲突,由此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材支配的意图非常明显:两个操作层次,事实上都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发觉,虽然教材中两个操作层次最终指向的目的一样,但各自的思维角度不同,对学生来说是特别具有挑

8、战性的。数学呈现时,经常省略了学问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特别概括、严谨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相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实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这样的学问还是会感到抽象困难。尤其是本教材面对的上课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在生活中沟通物体长度的经验比较少,要他们分层、理性地还原本教材学问内容的建构过程,是有相当难度的。通过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们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呈现以及预期落点有必要作适当的调整。二、策略选择1.变素材,着陆点。敬重教材的编写意图,同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现有思维发展水平,变更操作层次,简化思维难度。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在活动中

9、建立对数学学问的理解同时,本节课的落点也适当调低,让学生能体会到长度单位不统一会给日常生活、沟通带来不便,能初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重操作,重体验。针对学问内容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操作、体验感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因此,本节课应留意支配设计多项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沟通探究的活动,努力使学问的还原建构过程生动活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样,在相识长度单位“厘米”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单位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了解该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留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

10、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的长度表象。1.使学生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初步体会统一单位长度的必要性;2.通过活动,使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在实际动手测量与沟通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4.培育学生的视察、操作实力以及估测意识,提高学生的估测实力。学具打算:课件、边长1厘米的正方体、尺子等一、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导入新课,沟通测量方法2.动手测量:桌子的宽。3.汇报结果:测量工具和结果。4.探讨沟通:多样的结果。二、相识厘米1.相识尺子2.相识1厘米(1)老师介绍1厘米(2)学生找找1厘米(3)师生比比1厘米(4)学生找生活

11、中大约1厘米的物体。三、应用(1)撕一撕:动手撕一段1厘米长的纸条。(2)估一估:书本等物品大约有多长。四、课堂总结长度单位教学设计3教材第7页例8支配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初步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进而培育学生对长度单位进行实际运用的实力。从呈现形式来说,教材仍旧以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反思与回顾三个步骤呈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其中,在分析与解答环节,特殊突出了推断(估测)的方法,即运用自己熟知的肯定长度作标准(如一拃的长度、身高等)去比较或推想,既有方法上的引领,又有测量思想的渗透。回顾与反思环节,则是以学生熟识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这两个环节中

12、,都突出了用长度表象解决问题,使学生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必需建立在长度估测的基础上。由于学生只相识了“厘米”和“米”,很简单作出非此即彼的简洁推断。虽然旗杆、课桌、小鸟、篮球场等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并不肯定都清晰它们的长度,也就是说我们应高估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1结合详细事物,运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及借助参照物的方法,恰当选择长度单位。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重点:理解和驾驭单位和数据相结合的推断方法。难点:学会借助参照物进行推断。课件、橡皮、杯子、直尺等复习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探究新知会

13、运用长度单位解决问题巩固应用通过训练加深对学问的理解应用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方法1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5厘米、1米各有多长。2播放课件:长颈鹿与小羊比本事的动画片。师:在长颈鹿和小羊比本事时,为什么长颈鹿赢了?生:因为长颈鹿长得高。师:长颈鹿究竟有多高呢?是5厘米还是5米?由此引入新课。1想一想。课件出示高大的长颈鹿图片。师: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长颈鹿吗?在哪里见过?生:在动物园里见过。师:联系实际想一想,你和长颈鹿相比,谁高?生:长颈鹿比我高。2议一议。提出问题:长颈鹿高5厘米还是5米?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手势比划感知5厘米和5米有多长,并在组内沟通自己的想法,老师巡察,留意发觉有代表性的

14、观点,为向全班汇报作打算。3说一说。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生1:我大拇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5厘米就是5个1厘米,也就是用大拇指的宽量5次的长度,这跟我的中指的长度差不多,长颈鹿不行能那么矮,所以我觉得长颈鹿有5米高。生2:我尺子上从0到5的长度就是5厘米。这太短了,还没有长颈鹿的耳朵长,所以我觉得长颈鹿不行能是5厘米,只能是5米高。生3:我伸开双臂,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1米,还没有长颈鹿的颈项长,我觉得长颈鹿有好几个1米,应当是5米高。生4:我的身高1米多,还没有长颈鹿的脚高,所以长颈鹿应当是5米高,而不行能是5厘米高。生5:4个小挚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长颈鹿一样高,所以长颈鹿是5米高。1教材第

15、7页做一做。2选择合适的长度,在括号里画“”。(1)黑板长:3厘米()3米()(2)橡皮长:2厘米()2米()(3)大树高:10厘米()10米()学生自己辨别以上物体的长度,老师刚好反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解决问题测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高)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橡皮长2厘米长颈鹿高5米大树高10米长度单位教学设计4长度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学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学问和基础,但是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学问的综合,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学问于实

16、际,课堂教学首先设计了让学生测量身边物体的长,让学生对所学的学问进行巩固加深,并能运用。全单元分4课时完成,本教学设计为第4课时。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相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 学生进一步娴熟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3、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相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4、 培育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沟通的实力。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3、 培育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沟通的实力。学生尺、米尺因为长度单位的选择这与学生的生活阅历的积累

17、有肯定的关系。针对小挚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互动沟通的机会,让学生能更主动、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相互沟通,共同发展提高。一、米和厘米的复习回顾梳理1、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学问你知道哪些?2、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3、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4、老师进行小结,并板书:1米=100厘米对旧学问的回顾,为本节课的活动做好铺垫。二、进行练习。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学生活动)3、老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刚好发觉出现的错误。通过

18、老师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动手量一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对米和厘米的长度表象。三、复习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1、米尺从0端到末端就是1米,那你想知道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吗?2、 做一做(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 )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 )厘米。(2)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3)细心算一算7厘米+8厘米=( )厘米 30厘米+6厘米=( )厘米100厘米 40厘米=( )厘米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学问的巩固。3、学问运用:(1)抢答题:(出示练习)填写长度单位:厘米或米。黑板长约4( ) 我们的身高约130( )旗杆高15( ) 橡皮擦长3( )小红的手臂长约40( ) 床长2( )

19、爸爸的鞋子长25( ) 我们的房子高3( )4、思索性练习假如有些东西的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如量花生的长度,2分币的最宽的地方长多少?由学生量一量2分币,可以相互商议想方法。全班沟通。最终得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协助(如图)。或将物品干脆放在尺子的刻度上来量。能运用所学的学问进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对学问进行巩固、加深。三、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运用到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物体,假如要测量较小的物体,我们就用( )作单位,假如测量较大物体时我们就用( )作单位。长度单位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

20、、通过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在详细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3、相识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4、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实力。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详细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打算: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导入:同学们,你们的文具盒里都有什么东西?能不能挑出一件自己最喜爱的东西,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物体的长?让学生自己动手,并汇报测量结果。通过同学们用各自不同的物品得出不同的结果来激发学生的新奇心。设计意图:从学生

21、身边的熟识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一)分小组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1、让学生明确活动的方法并动手操作。(1)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不能曲曲折折的。(2)将全班学生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每组从三件物品中(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全班总共分为6个小组,其中3组用正方形,3组用曲别针,3组用三角形。留意:在运用三角形时,规定只运用三角形的一条边来量。(3)在测量好后各小组沟通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索: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短边,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探讨沟通,让学生尝试着总结。)结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

22、以量的结果不同。2、让各小组换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然后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二)学生独立操作,体会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2、沟通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引导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

23、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相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推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沟通。假如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

24、量,看所来年感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假如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示学生留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精确。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详细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反思:1、使学生初步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同一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新教材在呈现长度单位厘米时,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验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学问的来源,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材的支配能根据

25、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验类似的创建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学问的理解。2、合理学习活动的组织。活动中建立长度单位的初步表象。爱玩、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假如我们能敬重孩子的这种天性,在教学中有效创设活动情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沟通学生情感世界和书本世界的联系,教学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整节课学生参加面很广,学的很轻松,很扎实,效果很好。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长度单位教学设计6:本单元学习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页至第7页的教学内容包括:(1)相识厘米、用厘米量,相识米、用米量。(2)相识线

26、段、量画线段。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相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身边的物品、学习用具等帮助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相识线段。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学问的基础。:授课对象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年龄段的学生认知实力已达到肯定水平,在学习长度单位前对长、短概念已有初步相识基础,但怎么测量物体长度学生还不了解,对长、短的概念的理解也还不够透彻,须要系统学习来相识厘米、米的长度观念等。:1、相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2、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3、培育学生勤视察、多动手的学习习惯。:1、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2、帮助学生形成厘

27、米的正确表象。3、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正确运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和画线段。:讲授法、探讨法、演示法、练习法。:回形针一盒、30厘米尺子一把、多媒体课件。:1课时: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题1、老师:新学期起先老师发觉很多同学长高了,来,谁能跟大家说说自己的身高。请学生发言,将自己的身高说出来。2、老师:老师信任还有部分学生还不知道自己的身高,我们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为长度单位,同学们要是仔细听讲这堂课,课后就可以同桌之间互量身高了。(板书课题:长度单位)学生思索自己的身高高度并踊跃发言。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学习的爱好,并引出学习课题。探究、学习新知1、老师:老师看到大家课桌上都有一块

28、橡皮擦,下面我们来玩个嬉戏,请大家把自己的橡皮擦那出来量一量我们手中的数学课本的宽度有几个橡皮擦那么长?请学生起来回答自己的测量结果。(板书学生的测量结果,同时PPT播放我测量的结果课件)2、老师:同学们是不是存在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数学书的宽度是一样的但大家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呢?3、老师:我听到有同学说是因为大家测量用的橡皮擦不一样长,在这里老师把它说成同学们测量的标准不一样,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那下面老师老统一一下标准。老师手上有一盒回形针,现在发给每位同学一个,同学们再用它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度有几个回形针那么长。4、老师想学生展示真是的尺子并同步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尺子,分析尺子上数字、

29、线段和线段与线段之间的含义,并让学生知道测量长度单位用的是尺子。1、学生举手回答自己的测量结果。2、学生思索疑问,得出结论。3、学生在课堂上带着新奇心重新测量起来。4、学生仔细听老师分析尺子,相识尺子。1、让学生初步体验测量的形式和结果3、使学生形成测量物体要统一一个标准的概念。4、让学生相识尺子上的数字和线段的意义,相识1厘米的概念,知道生活中尺子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练习巩固1、课件展示询问学生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2、让学生在课堂上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并用课件展示画线段要留意点事项。3、课件展示让学生比较蚂蚱和蟋蟀谁跳的距离远?1、学生思索并踊跃发言。2、学生踊跃上黑板作画并主

30、动动手画出5厘米的线条。3、同学们纷纷揣测起来1、加深学生对1厘米概念的理解,巩固新知。2、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巩固学问和了解学生是否会画肯定长度的线段。3、培育学生对距离远近的估算实力和巩固学习内容。4、课件展示练习题:推断题,下列题目对的打,错的打,让学生起身来回答。4、学生踊跃举手发言4、巩固新知并熬炼学生的胆识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等。课后作业课后练习一:第2、7、9题学生课下做让学生巩固新识、了解学生对学问的驾驭状况。长度单位教学设计7长度单位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相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学问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

31、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相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留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相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第一课时课题:相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内容: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视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验的创建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3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打算学生尺。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选出身高不同的两个同学来到讲台前,让同学们视察谁高?谁矮?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详细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运用长度单位。二、探究新知(一)统一长度单位 (出示例1情境图。)视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当古代的人们没有独创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

33、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老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许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沟通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指名回答。老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老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

34、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须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相识长度单位。(二)整体感知,相识厘米。1.视察尺子,相识刻度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打算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视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2、相识1厘米。老师指出:这个刻度0

35、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起先。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老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觉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厘米的确很短。 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老师课件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3、相识几

36、厘米。师:刚才同学们相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O到7呢?学生自主学习。4、教学例3(量一量)。(1)先拿出课前打算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汇报沟通。老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O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提示学生留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量时要按紧尺子。(2)假如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把尺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把大数减小数,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5、实践应用。拿起数学书,找到

37、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精确。再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需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相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教学设计8一、教学内容1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2相识线段二、教学目标1初步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8、);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三、编排特点1 使学生经验学问的形成过程。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究过程建构起来的,但以前的教材在出现某个数学概念时,经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特别概括、严谨、抽象的形式呈现出来。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实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依据课标的精神,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当根据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验类似的创建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学问的理解。如本单元的长度单位,以往都是干脆告知学生“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量”,现在要让学生经验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2 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米和厘米是两个

39、最基本的长度单位, 假如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显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简单驾驭单位间的进率。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教材实行了这样一些措施:(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2)给学生供应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3)培育估测意识。3 变更了线段的编排。线段与直线有着亲密的联系,过去把直线和线段编排在一起,并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引出线段。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简单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实行给出线段的图形干脆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

40、线段。四、详细编排1长度单位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重点是让学生经验学问的形成过程,了解学问的来源。(2)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标准那么长。(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左上图) 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右上图)得出结论: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量相同,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所以,在测量、比较长度时,必需运用同一测量标准。(4)教材中运用了许多测量标准,最终统一到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一

41、是学生的学具里都有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二是为了后面引出1厘米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依据测量、比较的须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标准。不同的国家选用的测量标准也常常是不同的。做一做三个题目都是让学生估计或测量每种物品大约有多少个长度单位,由直观逐步抽象。第1题,方格是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学生能够通过视察直观地估计出来。第2题,学生不再运用多个测量标准与被量物体进行比较,而是运用一个测量标准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求学生量完一次后,从前一次量的终点起先测量。第3题,渐渐过渡到用1厘米的单位长度进行度量,为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做打算。估计时,比第1题难度加深,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完成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相识厘米(

42、1)例1中已经引出了将正方体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体不便利,由此引出直尺,使学生理解直尺是人们为了便利测量而独创的,尺上的刻度都是统一的。并用一条线段引出1厘米的长度。(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把正方体、直尺、线段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受1厘米有多长,同时也为用直尺测量长度做打算。 学生初步相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后,设计了估计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和量量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两个活动,运用多种直观物体帮助学生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1厘米的表象。例2(用厘米量)教材中给出了量纸条长度的正确方法,但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教学时假如学生能够发觉更多的方法,要给以

43、激励。相识米(1)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干脆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尺量黑板,感觉到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2)与“1厘米”的相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实际视察米尺 量身高 量臂展例3(米和厘米的关系)(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觉米和厘米的关系。(2)教材上起先出现卷尺、皮尺(做一做),让学生相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并理解依据不同的测量须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2线段相识线段教材的编排有所改变,原通用教材:先讲直线,再引出线段:“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试验教材:用三个直观图干脆形象描述出线段的两个特

44、征:直、有两个端点。接下来,教材说明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并让学生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纸条长度的实力,测量线段的长度就迎刃而解了。画线段与量长度一样,教材只是给出了最基本的画线段的方法,学生假如有其他方法也可以。五、教学建议1 留意让学生经验学问的形成过程。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教学时应留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依据学生的接受实力进行了改编。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

45、而应实行干脆描述的方式。假如老师要补充线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长度单位教学设计9教学材料及打算 软尺、记录表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老师:同学们发觉了吗,我们今日用的课桌和教室里的课桌不一样,教室里的是小桌子,我们这里用的是大桌子。桌面是什么形态的? 学生:长方形。 老师:对,长方形有几条边? 学生:四条边。 老师:看屏幕。(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分清什么是桌子的长,什么是桌子的宽)。 老师:学校还想买一些这样的桌子,那我们就得知道这桌子有多长,有多宽,你们情愿帮老师量一量这桌面的大小吗?二、探讨制定解决方案老师:用什么来测量呢? 学生:用尺子。 老师:可是,我们的尺子留在教室里

46、了,怎么办?不用尺子,你能不能想出奇妙的方法测量出桌子有多长,多宽? 学生小组探讨。学生汇报沟通:1、用手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手长)2、用铅笔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长)3、用铅笔盒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盒长)4、用书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书长)三、实施方案学生分小组测量桌子的长和宽。要求:开动脑筋,多想方法分工明确,留意合作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记录,可以写字,写拼音,也可以用图表示。利用课件举例讲解记录方法。量一量桌子方法:长 宽 1 7 3 2 3 4看一看,谁用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奇妙? 学生测量。(10分钟)老师巡察,指导学生测量。发觉典

47、型数据。四、沟通汇报阶段探讨成果,碰撞出现冲突学生:56名学生汇报,用实物投影展示他们的记录表。(学生的记录表大部分以童趣十足的图画来表示)。老师:同学们想出的方法真多。看样子,没有尺子的状况下,你们用这么多奇妙的方法告知老师这桌子有多大。真聪慧。但是,你们看看,测量同一张桌子,这几个得数一样吗?学生:不一样。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用来量的东西不一样。老师:(展示同样是用铅笔测量的数据对比)都是用铅笔量的,得数怎么还不一样呢?学生:(展示所用的铅笔)它们不一样长。老师:这么多不同的数据,我用哪一个呢?五、接着探讨老师:我们用尺子测量一下桌子的长,看看有什么结果。(指令小组长领尺子和发尺子)学

48、生用尺子测量桌子的长。(老师巡察,订正学生测量时的小错误)老师:谁来汇报他们组测量的结果?学生1:长是90。学生2:长是27。老师:怎么用尺子量,得数还是不一样?哪个对呢?学生很快发觉软尺有两面,两面的刻度不一样。老师指导学生分辨软尺两面的刻度的大小,并让学生估量1厘米和1寸两种长度单位和自己手指的粗细的对比。老师:要想得出一样的结果,我们应当怎么办?学生:都用厘米(或寸)刻度的一面来量。老师:那我们现在就统一用厘米的一面来测量桌子的长和宽。学生测量。老师:哪一组说出你们的测量结果?学生:桌子长90厘米,宽42厘米。(56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六、总结:老师:现在我特殊清晰我要买多大的桌子

49、了,长90厘米,宽42厘米。用同一种刻度的尺子测量很便利。厘米是现在世界上尺子最常用的刻度。人类独创尺子、统一长度单位之前,就像我们起先测量桌子的长、宽时运用的方法一样,利用手拃、步伐或身边物体的长度做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至今,在人们没有带尺子的时候,仍旧会这样估测物体的长度,例如妈妈给孩子买衣裤或鞋的时候。教学建议学生的测量活动和沟通汇报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分析数据是这节的精华,肯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课后评价及分析课程设计符合人类从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过程,学生在亲身探究的过程中领悟了靠老师仅仅用语言不易表达的内容。他们不仅知道怎样测量长度,还知道了长度为什么有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又是怎么来的长度

50、单位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视察两条细线,初步感知线段。在摸一摸,看一看的过程中,体验线段的特性:直和两个端点,并能正确的找出线段。2、在动手画一画的实践活动中,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能用刻度尺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3、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培育视察、比较以及动手实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教学重难点相识线段的特征,能用刻度尺画和量出指定线段的长度。教学打算弯和直的吸管、铁丝、铅笔、木棒、带刻度的直尺等。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讲解法、演示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2分钟)1、师:小挚友,我们就要实行一次运动会了,看,这两个小女孩在干什么?生:在帮小

51、男孩量一量,看看他跳了多远。师:说一说,她们是怎么帮他量的?生:一个女孩把卷尺的一端对准起点,另一个女孩把卷尺的另一端对准在终点。生:中间的线要拉直。师:(板书:直,两个端点)把其中的一端看成一个点。我们把这样的一段叫做线段。(板书:线段)二、自主探究,认知新知1、看一看,相识线段(2分钟)师:老师在数学王国里发觉了许多线段,下面我要考考小挚友的视力,你发觉了什么?师:指名12个学生回答。生1:这条线的两端有两个点。师:还有吗?生2:两端点之间还是直的。师:两个端点之间直的,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把它叫做这两点的距离,也就叫做线段2、找一找线段(4分钟)师: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线段,看,这里哪些是线段

52、,哪些不是线段,为什么,说一说理由。3、师:找一找这里有几条线段三、延长拓展,探究新知1、量一量(6分钟)(1)师:线段和直线不一样,直线是没有长度的,而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在我们量线段的时候,应留意什么?生:从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看物品的右端对着几(若不知道,翻开书本第3页,读一读书本老师说的话)师:下面我们一起来量一量书本第5页的做一做,先示范量第一条线段,然后自己量一量,同桌相互监督,看做得是否对。(2)翻到书本第7页,第10题,看看哪条线段长,再量一量。师:指名12名学生说一说量出的长度和量法。师:是的,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在我们生活当中,有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出正

53、确的结论。2、画一画,感知线段(不指定长度)(7分钟)师:小挚友真能干,不但相识了线段,还会量线段的长度,那么你能画一条线段吗?师:下面依据自己对线段的理解,画一条线段。巡察师:老师发觉有好多小挚友都会画线段,下面抬头看黑板,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指导学生画线段(1)指导画法:1)先在纸上点一个小圆点,然后用直尺定好所画线段的两个端点;2)用直尺把两个定点连起来。师:线段是由两个端点和直线组成的,你们都会画了吗?下面自己再画一遍,同桌相互检查,是否画正确。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自己画出来的线段有什么特点?3、画一画,探究线段(指定长度)(7分钟)(1)师:假如我要画3厘米长的线段,又应当怎么画?

54、师:齐读第5页书本老师说的话。师:请1-2个学生说一说要留意什么?生:要从尺的“0”刻度起先画,再画到3厘米的地方。有两个端点,两端点之间有一条直线。展示画法师:看老师,先从尺的“0”刻度起先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这样就是一条3厘米的线段了。(2)画一条5厘米,10厘米的线段巡察个别学生指导(3)若直尺断了,它是从3厘米的刻度起先的,要画5厘米的线段,又应当怎么画?师:从尺的“3”刻度起先画,要画到几厘米的地方为止?生:8厘米师:为什么?生:3和8相差5个间隔,每个间隔1厘米,所以画到8厘米为止若要画10厘米,又应当画到几厘米的地方为止?生:13厘米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0分钟)师:看来

55、今日小挚友都驾驭的特别不错,值得表扬,下面翻开课堂练习,做第页的第题。板书设计线段线段:两个端点直长度单位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1通过嬉戏、视察、实践等活动,学生初步相识线段,会用尺子量线段和按要求画整厘米的线段。2让学生在操作中,形象、直观的感受线段的特征。3尝试同学互助的学习方式,会用语言正确阐述发觉的学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观赏数学中图形的简洁美。目标解析:创设好玩的嬉戏情境,让学生体验线段是直的。在一系列的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的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验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的特征,为后面的画线段作好铺垫。“我是小小设计师”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

56、将所学学问与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感受数学美,从而想学、乐学。教学重、难点:感受线段的特征,会用厘米尺量和画整厘米的线段。教学打算:课件、学生每人一根30厘米的绳子,一把尺子(厘米尺)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嬉戏导入(一)嬉戏名称:玩绳子。规则:将一根绳子摆放出不同的形态。学生汇报:摆放出绳子的形态,特点。(假如有学生摆出直的,则干脆导入新课。假如没有,老师可以干脆展示直的,说明这样摆放用的时间最短,而且最简洁。)(二)板书:直的(三)导入新课。这样拉紧的一段绳子,可以看作一条线段。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相识线段。(板书课题:相识线段)(四)学生动手拉一拉,说说拉直后是什么?(线段)强调两手

57、之间直的一段看成线段。(五)板书:二、创设活动,探究新知(一)找一找,摸一摸:找寻生活中的线段。1小组合作,找一找,摸一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2全班汇报。(留意订正学生口头叙述的错误,保证叙述的精确性。)3课件依次出现黑板、桌子、书。它们的线段在什么地方?4学生边回答,电脑边演示。(抽出线段)5老师小结: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6观赏生活中的线段。(课件演示)(二)找一找,量一量:线段可以量出长度。1出示书第5页的三条线段,它们都是线段,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2小组探究,全班沟通。3老师板书:都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4你们真是好视力。既然线段可以量出长度,请量一量

58、这三条线段的长度。5独立完成,小组沟通。6全班汇报。让学生口述量的方法和过程,说说要留意什么。7老师小结:量线段时,线段的一端和尺子的“”刻度线对齐,看线段的另一端对着数字几,线段的长度就是几。(三)我是小小设计师:画线段1在纸上设计一条3厘米的线段。看谁设计的样式多。2展示学生的作品,表扬设计好的学生。让他们说说是怎么画的。3老师讲解示范后,老师小结。4老师小结:画线段时,从尺的刻度0起先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不论横着、竖着、斜着画,只要是直的就是线段。5你们还想设计多长的线段,自己画一画。6同桌检查,再画一条跟同桌一样的线段。7(老师巡察,刚好订正学生画法的错误。)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一)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第1题。1主要从曲和直的特征上去区分线段。2要求学生可以口头说明推断的缘由。(二)教材第5页的“做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