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五大连池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2985122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7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黑河市五大连池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河市五大连池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河市五大连池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黑河市五大连池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河市五大连池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黑河市五大连池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与所给的读音不完全一致的是( )。A . 壳 (1)qio 地壳 脱壳 (2)k 贝壳 甲壳B . 颤 (1)zhn 寒颤 颤栗 (2)chn 颤抖 颤巍巍C . 劲 (1)jng 强劲 劲敌 (2)jn 用劲 劲头D . 食 (1)sh 日食 猪食 (2)s 食用 食言2. (2分)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束手无策 转瞬既逝 骸骨B . 海市蜃楼 咳嗽 陌生C . 漠不关心 奄奄一息 蜿蜒D . 无精打采 踉踉跄跄 窒息3. (

2、2分) (2019七上余杭期末)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 . 敬辞:令郎、垂爱、奉陪、劳驾B . 唐代:王湾、陆游、岑参、李益C . 散文:春、济南的冬天、金色花、荷叶母亲D .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莫顿亨特、康拉德劳伦兹、让乔诺4. (2分) (2016八上南郑月考) 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

3、在一座高山之上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A . B . C . D . 二、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2分)5. (12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名著信息,完成后面的练习。信息一:他不顾父母的反对,上船当了海员。一次海上遇难,被海盗当成奴隶卖掉。后来侥幸逃脱,到了巴西。信息二:在另一次的航海中,船航行到基尼亚时,触礁沉没。除了他,其余船员全部罹难。他在一个荒岛上苦度了二十五年后,救出了一个差点被食人族杀食的土著黑人。因为那天是星期五,就给那黑人取名为“星期五”,并让他留了下来。(1) 这两段信息中的“他”是 ,后来他成为千千万万青年心中“ ”的代名词。(2) 文化积累-下列选项内容对应

4、有误的一项是( )A . 醉酒戏嫦娥 猪八戒 西游记B . 智取生辰纲 鲁智深 水浒传C . 搭救星期五 鲁滨逊 鲁滨逊漂流记D . 远航慧骃国 格列佛 格列佛游记(3) 在西方,有一部小说,卢梭曾建议每个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小说主人公是一位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这部小说的名称是鲁滨逊漂流记,它的作者是: 。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6. (3分) (2019九上凤翔期末) 请你参加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书写孝心)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个表现孝心的故事。_(活动二:体会孝心)请默写一句表现孝道的名句。_(活动三:补充对联)请你补充下面一则对联

5、,体现孝的主题上联:父母鸿恩四季在下联:_7. (5分) (2016七上仪征月考) 语言运用题。班级组织开展“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编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设计三个拟定栏目名称。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8. (6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夜来城外一尺雪,_。(白居易卖炭翁) (2) 醉里挑灯看剑,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既摹写了战争的惊险场面,也表达了词人希望自己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愿望的句子是:_,_。 (4) 辛弃疾词既有金戈铁马的纵横驰奔,又有坎坷多舛的慷慨悲凉。在一

6、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抒发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豪情壮志,如黄钟大吕豪迈惊天的句子是:_,_。 五、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9分)9.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苏州园林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

7、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1) 文中第段划线句

8、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 第段加线词“艺术”与“技术”位置能否对调?为什么?(3) 下面几个句子选自选文第段省略号处,请结合上下文,为其排出正确的顺序。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4) 文中第段两个加线的“这”分别指代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10. (20分) (2017七下东营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漓江情

9、韵从维熙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

10、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我的兴

11、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 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

12、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

13、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1) 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2) 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 文中划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 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1. (19分) (2018八下宁波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初渡红海钱歌川从中国到欧洲,最舒服的一段海程

14、,是在上海与新加坡之间,海船在平静的水上滑走,简直像我们的长江轮船一样,使你只感到旅行的舒适,而绝不觉得有何行路之难。那时你可成天躺在甲板上,放眼乾坤,茫无涯际,但你并不觉得这太虚的可怕,反而感到十分娱目骋怀,因为朝云暮霭,其设色绮丽像美人的玉颜;落日流星,其悲壮豪放像英雄的热血。这些大自然的奇景,一幕幕展开在一碧万顷的海上,看来格外觉得惊人。你看到西天的彩霞,因为眼底没有一点人世的俗物遮断,觉得它格外地迫近在身边,不,我们有时简直觉得自身在那些颜色之中,而有目迷五色之慨。有时一颗流星从太空飞来,令你为之惊闪一下。当这些天工的动态看得你两眼无力的时候,你便可闭上眼睛,来听水波的音乐,轻风从你面

15、上一扇一扇地掠过,你在不知不觉之中就睡去了。但这样的日子没有几天就过去了;印度洋上的风浪打破了我们海上的美梦,它把我们锁在深舱颠来簸去,骤然使我们怀念到故国,大有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之慨。我们此时不敢再贪眼福,看什么仙境,只希望看到人间,看到一点陆地,就感到比什么还满足了。我们的船到孟买是在天黑以后,我登岸乘过两趟汽车,到了一家中国莱馆“鼎和”的时候,还觉得身子是浮的,脚下在摇动。几日来昼夜没有安宁过的心身,此时踏到了坚实的土地,还一时舒不过气来。弱质书生,能不自笑?我们在孟买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说刚把“海病”医好,身体还未十分恢复,又继续前进了。阿拉伯海上风浪之大,实不减于印度洋,有时

16、比印度洋还要厉害。我们重又睡倒,在小床上嫁卧了三天,直到船快入亚丁湾时才算平静了一点。印度洋过了,阿拉伯海过了,现在展开在我们前面的是红海。红海!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名字。海不碧而竟红,而且是热得像火一般的红,真使人视为畏途。小时读世界地理,知道世间有一个红海,因为夹岸是热带的沙漠,所以把这海上的气候也迫成了一个蒸笼一样。有了这点预备知识,到印度时见人就不免要询问一下眼前这道难关的情形,那里到底热到什么程度呢?据一位副领事根据经验的答案是最热时有一百二十度(这里指华氏一百二十度,约为48)。我的天!我们到那里要不被蒸熟真是天保佑。于是乎红海的热度,就成了连日船上谈话的中心。有一位同舱的朋友,竟拿

17、出一封信来给我们看。那是一位上次乘这船赴欧的人写来的,信上说他们那一趟经过红海的时候,船客中有三人热死,而且船上死人,是非执行海葬不可的。船客要不幸死在船上,他的尸骨就永远不会有落土之安,他的后人对他无墓可扫,只好临空哀吊。这消息多么骇人听闻,但这却是铁一般的事实,没有人要发生疑问,老实说,这时谁也不暇生疑,大家心里都忙着在忧惧和盘算自己怎样渡过那关头。一切的无神论者这时心中都有了上帝,祈祷着这次的牺牲者不要落在自己头上。有些事前有准备的人,这时便成了大家羨幕之的,他们带有一床凉席和一个大口的热水瓶,预备过红海时好盛冰水。又带有各种治痧解暑之药。这一切我一样也没有,我所有的是一颗冷静的心,我得

18、用我的冷静来对付那种酷热。红海一刻一刻地迫近了。进了亚丁湾以后,两岸已见童山荒岛,气候也就渐进地热起来。到红海了!这消息细声地传遍了全船。因为船行已无颠簸,我们都走上甲板去看,果然看到两岸的山,有时窄得和长江上游的水面一样,仿佛对岸可以对话。海水的颜色也和别处一样,最奇怪的就是并不那么热。于是有人解释这幸运的原因。“现在我们运气好,遇着逆风,所以还算风凉,并不大热。”接着他又警告我们不要过于乐观,他说:“不过顶热当然是船停在马所瓦的时候,那时一丝风也没有,我们如果上岸去,常要中暑倒地而死,甲板上太阳厉害,也不可去,顶好是躲在舱内喝冰汽水,最是安全。”这解释是很动听的,于是大家口袋里都预备了一些

19、零钱,并声言马所瓦只有几幢兵房,毫无可看,都不预备上去。其实我们这时已在红海上行走,所谓红海杀人的热度也不过如此,我们本可以安心下去,不幸今天刚巧是逆风,而且又有劳那位先生善意的解释,致使我们多担了几个钟头的忧虑。九月十五日正午,我们的船抵马所瓦了。在一年中最热的月里,且在一日中最热的时候,来到这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我们居然没有热死岂非天佑。然而我决不愿跟着那些出过洋的人,遇事来夸大其词,我说,我们这次过红海,没有一人热死,并不关天,毋宁是当然的事。船停了,风止了。甲板上和岸上都有人跑来跑去,并没有人倒地。我床上没有凉席,床头没有冰壶,怀中没有痧药,但我仍然没有热死,而且一点不觉得热的难受。因为

20、寒暑表不过停在九十度上下(约为32),距一百二十度还远得很。上海、汉口也常有超过百度的时候,自然比九十度更要热一点。未到红海以前,老是担心到那里要热死,既到红海以后,方知谣言之不足信。一切事都得自己经历一番,才知真伪,并可减少许多杞忧;过红海只是经历中之一种而已。(选自我的树林)(1) 本文续写了作者初渡红海的经历,根据文意完成填空。 航海路线途中感受上海-新加坡_骤然怀念故国,有出门一时难之慨阿拉伯海-亚丁湾风浪际天实不减,“海病”刚好更遇艰险,为红海之酷热而恐怖着_(2) 按要求品味语言。 印度洋上的风浪打破了我们海上的美梦,它把我们锁在深舱颠来簸去,骤然使我们怀念到故国,大有在家千日好,

21、出门一时难之慨。(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一位同舱的朋友,竟拿出一封信来给我们看。(品析句中加下划线的“竟”字的含义)(3) 作者在续写自己渡海经历的过程中,善用渲染气氛的方法,阅读知识卡片,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文中一种渲染气氛的方法及其效果。 知识卡片:渲染本指中国画的一种技法,这里我们指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对写作对象作突出、形容、烘托等。渲染气氛常有以下几种方法:环境渲染法、人物场面渲染法、镜头切换法、心语渲染法、循环往复渲染法、数量渲染法等。知识卡片:渲染本指中国画的一种技法,这里我们指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对写作对象作突出、形容、烘托等。渲染气氛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22、:环境渲染法、人物场面渲染法、镜头切换法、心语渲染法、循环往复渲染法、数量渲染法等。(4) 作者在文末这样说道:“一切事都得自己经历一番,才知真伪,并可减少许多杞忧。”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呢?请结合文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12. (18分) (2017七下临泽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于。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寻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

23、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节选自愚公移山)【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 指出划

24、线词在文中的意思。甚矣,汝之不惠_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家贫,无从致书以观_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2) 下列划线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以残年余力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 . 告之于帝录毕,走送之C . 其如土石何门人弟子填其室D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于。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4)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甲文中画线句子包含怎样的思想意义_?(5) 你从乙文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 写作以“

25、我走过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横线上填上写作对象,如“雨季”“童年”“青草地”等,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泄漏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信息的内容。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2分)5-1、5-2、5-3、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6-1、7-1、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8-1、8-2、8-3、8-4、五、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9分)9-1、9-2、9-3、9-4、10-1、10-2、10-3、10-4、11-1、11-2、11-3、11-4、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12-1、12-2、12-3、12-4、12-5、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