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永平县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2985099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云南省永平县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永平县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永平县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永平县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永平县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云南省永平县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6广东模拟)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见到落水者在苦苦挣扎时,有人担心做好事反被讹诈,出于 而袖手旁观,也有人挺身而出,出手相救。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社会风气舆论有重要影响,作为公众人物,更加应该 ,以身作则,奉公守法。气候变化无国界,面对全球性气候危机,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自解决气候问题,同样,也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在这场危机中 。A . 洁身自好 独善其身 明哲保身B . 明哲保身 洁身自好 独善其身C . 洁身自好 明哲保身 独善其身D .

2、明哲保身 独善其身 洁身自好2.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序不当的语病的一句是( )A . 鲁迅的思维力和观察力是超凡的,他能于平凡生活中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形象,挖掘出形象背后的深刻蕴含,他的创作往往汩汩滔滔,一气呵成,且主旨深刻。B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学校对教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各种正规报刊上江山中学的老师们近年来发表教研文章150余篇。C . 由于资金投入严重短缺,内地一些学校教师不是流失率高,跳槽多,就是学生入学率低,生源少。D . 报刊、电视,有责任做出表率,增强使用语言的规范意识,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积极营造规范化使用语言的良好社会环境。3.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

3、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多数人选择网购的理由是省钱,“同样的东西,网上买的比商场便宜”。 。因为网络中新奇有趣,受人追捧的商品太多了但仔细一算账,更多的是没有什么用、图便宜或新奇买回来的闲置品事实的确如此所以普遍的现象是,消费者一开通网银,就沉溺于网购不能自拔虽然买回不少物美价廉的产品但很少有人只在网上购买单一货品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45分)4. (6分) (2016高二下封丘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儒家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西汉司马迁认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

4、百虑”,诸子百家立论不同,但也有彼此相通的方面。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学说“相反而相成”。由此可见,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这从吕氏春秋一书可以看出端倪。该书亦称吕览,为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以儒家和道家学说为主,兼论名、法、墨、农、阴阳各家。此书肯定了儒家的政治伦理,主张实行仁政,也赞成道家的君无为而臣有为的观点,体现了儒、道的会通。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被封为淮南王,与门客编撰淮南子一书。其中,既有道家的“无为”思想,也有儒家、墨家以天下为己任、劳作不息的论述。从战国末期到秦汉及魏晋时期,其间贯串着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由此

5、产生了魏晋玄学。魏晋玄学以周易道德经庄子为基础,称为“三玄”。它既讲自然变化,也谈社会人事变迁;既鄙视世俗,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又主张保持“名教”(身份等级的象征)传统和对自身既得利益的重视,用以论证“名教”与自然的一致性,体现了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中国思想文化的再次会通,起于唐代“三教并立”,至两宋,由南宋理学完成。唐代,中国佛学吸取了儒学和道家老子学说的某些方面,有些僧人以“人皆可以为尧舜”来解释佛性,并出现了专讲孝道的佛经,如父母恩重经。有些僧人以忠孝思想为内涵、以家族组织为形式编写禅律百丈清规,使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这样佛教才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

6、,居庙堂之上讲修齐治平、道德教化,处江湖之远则“栖心释梵,浪迹老庄”。时至两宋时期,儒学吸取了佛学哲学的某些论证方法,使自身的哲学思辨特别是在本体论上有了新的理论创造。“会通”,用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话说,就是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否则儒学就会枯竭凋零。他在诗里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和其他理学家将“三教”会通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称为“新儒学”。与朱熹理学有别,南宋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思想,认为“心即理”,只要“发明本心”,即可“穷理尽性”。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心学传统,论述“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反映了人们要求

7、独立思考的理性要求。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说,思想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公识”,要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在他看来,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有助于打破学术上的门户之见,综合各家之长,开辟出一条新路。(节选自张岂之中华文化具有会通精神)(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诸子百家虽立论、学说不同,但都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都具有会通精神。B . 吕氏春秋不仅会通儒、道两家的思想,还论及了名、法、墨、农、阴阳各家的学说和主张。C . 从淮南子有关道家、儒家、墨家思想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汉代在思想学术上也具有会通精神。D . 魏晋玄学以“三玄”为

8、基础,其产生的条件之一就是儒家与道家学说从战国末期到魏晋时期的长期会通。(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唐代,中国佛学也吸取了儒学思想,令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使当时的佛教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B . 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也会通道家的学说和思想;两宋儒学会通佛学,在理论创新上颇有成就。C . 黄宗羲认为思想学术应该是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的“公器”“公识”,因而学术思想上的会通尤为重要。D . 南宋朱熹所代表的“新儒学”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会通了“三教”,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9、 . 从战国末期到南宋末年,中国思想文化至少经历两次大的会通,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B . 思想文化史上的会通,既体现在学说和思想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一些研究和论证方法的彼此借鉴和吸收。C . 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其中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影响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D . 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不仅有助于构建新的学术体系和学术流派,还可以丰富传统的思想学术。5. (18分) (2017高一下淮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救人三石我觉得还是应该再采访一下他。一件如初夏的信江水一般温暖的事情。沿信江河往上,拐过森林公园,便没有那么热闹了,冷冷清清的,只有几

10、个好静的人散步游玩。然而一个失恋的女孩,却打破了这里的清静。她跳进了信江河。开始的时候,几个散步的人并没有注意到什么不对,只有他,从女孩整齐的衣装中感觉到,女孩绝对不是下水游泳。于是,他跳了下去,跳进了信江河。当然,在跳进水的一刹那,他没有忘记呼喊一声“快来人哪,有人落水了”。可他不会水,或者说是水性极差的那种,他在水中扑腾着,眼见要沉入水底,更别说救女孩了。好在他入水前的那一声呼喊,引来了一对散步的恋人,他们冲了过来,先后跳进了信江河。恋人中的男孩将失恋的女孩救了上来。而让他没有面子的是,恋人中的女孩费尽力气,将足有70公斤的他打捞上岸。次日的晚报刊登了这则暖人的新闻。这新闻便是我采写的。而

11、我想,是否能为这则新闻做一个后续报道?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原因种种,但他的特殊身份应该是其中之一。他是个不小的领导,在当地算得上是号人物。他应该不会水,一个不会水的领导,为什么会在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下水救人?是什么促使他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答案或许只有他能告诉我。在他那间宽敞气派的办公室,我再次见到了他。他并不想接受我的采访,态度很坚决,直到我退而求其次,表明只是想解答一下内心的疑问,同时还动用了他的一位老领导的关系他的这位老领导恰巧是我的长辈,他才勉为其难。所以,我至今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正式采访。事情的经过极为简单,没有必要过多赘述,我只是直接表达内心的疑问。“是的,我不会水。”他很坦然地说

12、,“我是西北人,老家一片黄土高坡,只有几个小沟小渠,最深的时候也不会过腰,所以我从没有学过游泳,典型的旱鸭子。”“可你一点儿都不会水,怎么没有丝毫犹豫便跳进水中去救人?初夏的信江河,水流湍急,难道你就一点儿没有考虑自身安危吗?”“谁说我没有犹豫?”“你犹豫了吗?”“我当然犹豫了,只不过时间很短,也就几秒或者十几秒吧。”我点了点头,赞赏地说:“你犹豫了,说明你考虑了后果,在这种情形下,你仍然义无反顾下水救人,我觉得更加高尚。”他笑了。不知为什么,他的笑给我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所以我问:“你为什么这么笑?”他沉默了,没有立即回答。于是我追问:“你为什么不回答?”他仍没有回答,却反问我:“你觉得在当

13、时的情况下,我除了下水救人,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你为什么这么说?说一句你可能不爱听的话,你的选择可能是最糟糕的选择,原本人家只需要救那女孩便可以了,因为你贸然下水救人,救援的人还得救你。”他又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他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眼睛看着别处,说:“其实,我下水不是为了救人,我是救我自己。”我瞪大了眼睛,表情绝对云里雾里。他继续说:“你知道,在这个不大的城市里,我也算是个知名人士了,认识我的人不少。那天散步的时候,一路上有不少人跟我打招呼,当时的情况是,如果我不果断下水救人,以我的身份,事后肯定会有闲言碎语,指责、谩骂可能会铺天盖地。所以,虽然我不会水,虽然我也有些犹豫,但只能跳

14、下去。至于跳下去之后怎样,那也只能听天由命了。”说完这段话,他又笑了,却是苦笑。我恍然。虽然潜意识中也认为他的这种想法多少有点儿道理,但我还是表示了不同意见,我说:“你不会水,这是能够解释清楚的,我想公众也是能够理解的。”“解释?你认为我有解释的机会吗?有人会相信我的解释吗?”他的语气咄咄逼人。“万一,我是说万一,在场的人都不会游泳,即使会游泳,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将你救上来,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说到这儿,我顿住了,但我想他能明白我的意思。果然,他盯着我,一字一顿地说:“我明白你的意思,跳下去,我可能被水淹死;问题是,如果不跳,我可能被唾沫淹死。”时值初夏,我竟然打了个寒噤。(1) 下列对这篇小说

15、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我”采写了这则暖人的新闻并希望做后续报道是因为“我”天真无知。B . “他”多次拒绝“我”的后续采访,直到“我”动用“他”的一个老领导的关系才勉强同意解答“我”的疑问,是因为“他”想保持自己在大众眼中的美好形象。C . 小说结尾写的我竟然打了个寒噤是因为“我”为“他”近乎冷漠无情的理智行为感到震惊。D . 小说多处前设伏笔,后予呼应。这使小说的情节发展更为严谨合理。前因后果分明。E . 小说中的人物语言,与一般的叙述紧紧相连,这使小说在形式上显得很简洁,但又没有影响文意的表达。(2) 小说中的“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16、3)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 小说的标题是“救人”,请你结合全文谈谈以此为题的理由。6. (18分) (2016高一下孝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民族魂 中华韵乔忠延昆明甬道街边的聂耳故居很平常,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屋,好在是座两层楼。严格地讲,这不是聂家的祖业,是房东杨家的房产。聂耳就出生于这里。他童年在这里度过,直到十八岁振翅远飞。进入院落,悠扬的音韵便萦绕在耳畔。不过,那并不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而是竹笛吹出的稚嫩音韵。对这笛音,小学课本中有篇文章曾有还原,“悠扬的笛声飘扬在林间小路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吹笛子”。确实,聂

17、耳能把笛子吹得优美迷人,但是,那其实是后来的事,是聂耳勤奋地拜师学习提高技艺的结晶。先前并不是这样,他吹出的声音不悠扬,也不婉转,甚至有些刺耳。教聂耳吹笛子的师傅姓邱,名字如同姓杨的房东一般,没人记得。可是,若是没有他的启蒙教导,就不会有后来响亮于神州大地的聂耳。而且,这位邱师傅还不是音乐教师,只是一位木工。吹笛子是他做木工活儿歇息时的业余爱好。勤奋好学,让聂耳叩开了通向音乐的门扉。不仅如此,勤奋好学也让他叩开了通向知识的门扉。聂耳上学不久后,父亲便去世了,家庭陷入困境,连他的学费也没有着落。母亲卖掉心爱的八音钟才凑够学费,可还缺书钱。在学校里,聂耳长知识,长思想,随着个头的增高,眼界也更加开

18、阔了。他看到祖国积弱积贫,时刻梦想着国家能富裕强大。他把满腔热情寄托于变革,为之呼吁奔走,并鼓动同学和自己一道呼吁奔走。然而,时局能忍受弱贫保守,却容忍不下激进变革,聂耳被列入另册,难以在昆明再待下去,只有告别昆明。离开昆明后,聂耳飘零到上海,靠在商号当伙计维持一日三餐。还是音乐,改变了聂耳的境遇。有一天,他看到申报刊出联华影业公司音乐歌舞学校招收学员的广告,身上沉睡的音乐细胞马上被激活了,便去报考。担任主考的音乐家黎锦晖,一眼看出聂耳身上潜在的音乐天赋,因此录取了他。成为歌剧社的一员后,聂耳如鱼得水,担任首席小提琴手,但是只要是歌剧社需要的事,他都主动干。时不时还上场演出,要么扮演卖臭豆腐的

19、小贩,要么扮演一身乌黑的煤矿工人。他才华横溢,活泼可爱,大伙儿见他耳朵大,就亲切地叫他“耳朵先生”。叫着叫着,干脆就叫成了“聂耳”事实上,聂耳的原名是聂守信,此后称“聂耳”才名副其实。就在此时,“九一八”事变发生了。日寇侵犯,东北沦陷。聂耳不再只想着歌唱,他要呐喊!他结识了作家、诗人田汉,参加了革命音乐组织,开始为电影和戏剧创作主题曲和插曲:大路开路先锋码头工人之歌毕业歌聂耳创作了一首又一首明快激昂的歌曲,他要用歌声惊醒沉睡的雄狮,用歌声点燃焚烧侵略者的烽火!聂耳的激情在蕴积!聂耳的怒火在燃烧!1935年,一部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风云儿女开拍了。这是一部电影,更是呼唤共同抗日的呐喊。剧组

20、在呐喊,聂耳也加入了呐喊聂耳的呐喊声化作了这部电影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创作于中华民族危难关头的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唱出了抗日救亡时代万众的心声,表现出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后来更成为国歌,散发出永恒的魅力。曾经,这浑厚昂扬的旋律,激愤着国人,奋起抗战、抗战,把侵略者赶出国门。如今,这浑厚昂扬的旋律,又激励着国人,奋起建设、建设,把华夏神州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站

21、在昆明甬道街聂耳故居里,听那悠扬的稚嫩笛音。那笛音,经过千锤百炼,最终怒吼出的,是民族魂,中华韵!(有删改)相关链接:1935年2月,田汉被国民党逮捕入狱,由他创作剧本的影片风云儿女开拍。当时,聂耳准备去日本,得知影片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聂耳看过歌词后,立即要求由他进行谱曲。果然,没过多久他就从日本寄回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谱。不幸的是,1935年7月中下旬,义勇军进行曲在银幕上首次响起时,聂耳已溺亡于日本,年仅23岁。(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聂耳小时候对音乐无师自通,他把笛子吹得优美迷人,“悠扬的笛声飘扬在林间小路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了,都站在细雨中静

22、静地听他吹笛子”。B . 聂耳到上海后,身上沉睡的音乐细胞马上被激活了。音乐家黎锦晖,一眼看出聂耳身上潜在的音乐天赋,让他担任首席小提琴手。C .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沦陷,聂耳不再只想着歌唱,开始为电影和戏剧创作主题曲和插曲,以此来反对战争。D . 义勇军进行曲是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歌曲,宣扬抗日救亡,激昂的歌词,激越的旋律,唱出了国人抗战的决心。E . 文章两处划线的句子都写到了聂耳故居的悠扬音韵,前后呼应,以想象来写笛声的感染力,结尾表达了作者对聂耳的景仰之情。(2)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19岁的聂耳在音乐上已学有所成,是哪些条件使得他年纪轻轻就获得成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

23、) 聂耳能够迅速地创作出义勇军进行曲浑厚昂扬的旋律,除了他的个人才华外,还有哪些因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4) 在2010年“两会”上,有少数委员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终止现行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以新歌替代之。理由是义勇军进行曲已经过时,不符合时代要求;“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提法,早已不合时宜。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7. (3分) (2017高二下湖北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什么叫学习写作?说到底,_。你读明白了,你自然就写出来了。阅读的能力越强,写作的能力就越强。所以我说,阅读是需要才华的

24、,_,人家的小说好在哪里你都看不出来,_,这个是说不通的。三、 默写 (共1题;共20分)8. (20分) (2015高二上银川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_,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_。倚南窗以寄傲,_。若夫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既自以心为形役,_。_,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_:雁阵惊寒,_。但以刘日薄西山,_,_,_。闾阎扑地,_。舸舰弥津,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宁移白首之心?_,不坠青云之志。其名为鹏,背若泰山,_,_。四、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9高三下韩城模拟) 根据下列情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欢歌热舞闹新春。春

25、晚是几代人的“春节标配”,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是除夕夜人们的共同期盼。下面是2019年以“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为主题的春节联欢晚会的部分节目。请从下列五个节目中选择两个作为上下节目撰写一段串词,不超过90字。我们都是追梦人(歌舞) 妙言趣语(相声) 锦锈梨园(戏曲)可爱的中国(朗诵) 占位子(小品)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45分)4-1、4-2、4-3、5-1、5-2、5-3、5-4、6-1、6-2、6-3、6-4、7-1、三、 默写 (共1题;共20分)8-1、四、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