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与健康的关系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229749363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6.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口结构与健康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口结构与健康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口结构与健康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人口结构与健康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结构与健康的关系(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口结构与健康的关系:人口结构是指人口的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等结构。其中与健康最为密切的是 性别和年龄结构。1、年龄结构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数/总人口数X100%儿童人口系数=儿童少年人口数/总人口数X100%根据联合国的定义,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超过7%为老年型社会。 老年型社会最大的问题是患病率高,卫生资源消耗量大。2、性别结构人口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X100一般国家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03107。我国2000年是统计当年新生儿性别比为116.9。2004年新生儿性别比达到了 121.2。人口结构考验公众健康(图)2005-01-08 00:00:

2、001月6日,在北京妇产医院一男婴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内地人口达到13亿。因为计划生育的实施,13亿人 口日推迟了 4年。但是,在人口膨胀得到遏制的同时,我国当前人口结构形成了独生子女增多、老龄化社会提早到来、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等新状况。与这些新状况相关的健康问题也相当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性别比例失调胎儿性别鉴定须规范“五普”资料显示,我省出生存活人口中,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113 (每百名出生的女婴数对应出生的 男婴数),大大偏离了世界公认的102至107的正常范围。虽然现在一般正规的医院和做B超的医生不会轻易 违反规定向孕妇及其家属透露婴儿性别,但部分不规范经营的医院和小诊所还是在从事“黑鉴定”。

3、不久 前,某些明星在生育前已确知胎儿性别的现象也引起了人们质疑,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 止妊娠,原本是为了预防一些遗传疾病,特殊情况下为避免这些伴性遗传病或缺陷采取一些相应措施是必 要的,除非某种遗传性疾病将直接遗传给某一性别胎儿,才可以通知父母采取措施终止妊娠。据悉,为控 制、推进人口性别比例自然化,省卫生厅近日发出通知,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以及为了选择胎 儿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严禁非法利用医学技术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人口性别比例出现 异常以后,会造成一部分人“婚姻性别挤压”,就业结构失衡,甚至同性恋增多、性行为错乱等现象。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保健成焦点“

4、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父母的健康问题,父母现在既要照顾他们有病的长辈,还要照顾自己,我工作 太忙,也难有时间照料他们。”近日,在一期关于老年人健康问题的电视节目中,一位独生女儿如是说。 她说出了很多年轻人面临的问题,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老年人求医的特殊性,随着老龄化社会到 来,这一问题也日益突出。老人的组织器官趋向老化,免疫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更易发生疾病,尤其 是一些慢性疾病。社会活动的减少,不少老年人还会产生精神心理疾病,而且老年人就诊率、住院率较一 般人高出许多,还需要预防性体检、身心疾病的诊治、慢性病和伤残的疗养康复医疗、慢性病医疗保健防 护等,部分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伴随病残,需要

5、长期性的健康服务,如医疗护理和生活帮助等。一位社会学家在谈及自己家庭遇到的老年人疾病问题时建议,医院应考虑不同特征老年人群的需求差 异,开展医疗保健、康复、心理咨询治疗服务,根据老年性疾病住院治疗特点,进行家庭医疗护理服务, 最好是能建立“社家”医疗和养老机构,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独生子女增多心理问题凸显“现在的孩子,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但任性、刁蛮的却太多了”,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独生子女越 来越多,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宠爱甚至溺爱,往往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得过于敏感或处理不当,娇气和 任性、独尊心态、自私行为、忌妒心理、依赖心强、逆反心理等心理行为也成为家长最为关心的健康问题。据专家分析,独

6、生子女的心理问题已日益突出,主要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家长的溺爱和放纵、保 护过度,主观强求等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导致精神紧张,心理偏异,这些心理问题应从家庭入手尽 早预防矫治。家长应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的习惯,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出来。对于孤僻心理,要注意引导他们与同学们 多交流,对一些凡事爱钻牛角尖的孩子,可过后再做工作,并激励孩子开阔视野,尤其家长要让孩子与同伴建立友谊,从中得到快乐,掌握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要关注其个性、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心理发育 上有偏异的儿童,应早期干预,进行必要的矫治。根据自己孩子的心理行为特点,给予正确的调适,使孩 子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HP l*a. IB Lk

7、ELL-KHVHB.I|人结构性失衡隐忧重重本报记者 张昊华口人口老龄化提速、地区分布不均、性别比失衡、人口流动规模巨大如今的中 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人口形势,在总量控制的压力下,又将面临结构性失衡的 困扰。中国必须为人口发展寻求新的出路。2050年中国1/3是老人从2010年到2032年,中国老年人口比例预计翻番,且平均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 预计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31%, 2050年2055年以后的人口老龄 化速度会有所放慢,到2100年将提高到34%。近日,中国人口学会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尽管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即预期寿命延长、生育率下降的结果。但如

8、 此迅速的老龄化和庞大的老龄人口规模仍然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考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说,2000年以后,我国开始出现年 龄结构失衡状况。这种失衡首先是老龄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2000 年2007年,我国老年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年龄结构 正在加速老化。中国是在经济社会还处于发展中、生产力发展还不发达的特定历史条 件下,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由出生人口大幅减少而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与发达 国家的老龄化进程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在养老金、医疗保障、长期照料等方面的准 备和供应还不充分,还没有能力应对如此迅速的老龄化。其次,人口规模控制与人

9、口老龄化之间存在着矛盾。人口规模控制越严格,人口 老龄化速度越快。但如果放弃人口政策,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减慢,人口总量却会快速 增加。我们必须在调控人口时全面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力求找到一个最佳平衡 点,使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但是老龄化问题不只是老年人的问题,在我国人口寿命不断延长的情况下,破解 中国人口规模与年龄结构失衡问题的关键在于生育政策的调整。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 院长王金营认为,这是解决年龄结构失衡最有效的办法。他说,生育政策的调整必须是在对居民生育行为还有影响的情况下进行,也就是 大多数人还愿意多生孩子时。调整和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允许一对夫妇生育2个孩子, 严格控制生育3个孩子,

10、人口规模既可控制又不会出现过度老龄化,同时有利于我国经 济的持续增长。但翟振武并不认为放开二胎政策就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他说,即使从现在开始 实行普遍的二胎政策,到2040年,也只能将老年人口在峰值时的比重由31%下降到29%, 可谓杯水车薪。人口大国也会劳动力短缺劳动力人口不足和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所长蔡昉表示,中国16岁6 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大概从2010年到2015年都处在峰值阶 段,顶点将出现在2015年,随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将开始逐年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认为,当劳动力从净增加变为 净减少,中国就会出现民工荒,如2010

11、年新增加的农民工人数仅仅在200万左右。国务院参事室参事马力说,尽管农民工短缺,但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十分严峻。 我国每年需就业人口 2400万,根据经济发展和自然减员情况可安排就业1200万,年度 劳动力缺口 1200万。另外,农村仍有1.5亿的富余劳动力急需转移。从长远来看,就业 面临来自城乡的双重压力。新增劳动力与失业人口相互交织,就业不足导致人口红利 难以充分利用。马力认为,这正是我国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提高的矛盾所在。产业结构的更新速 度远远落后于劳动力资本提高的速度。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 的供给主力,但初中及以下劳动力的需求却居高不下。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人力资

12、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仅为35%,与发达国家75%的水平相去甚远。怎么解决劳动力缺口和结构失衡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杨云彦教授认为,一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时也应该转变人口发展方式,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改善现有 的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对现有的劳动力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推行灵活和具有弹性的 就业制度及退休制度,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2020年3000万男性找不到老婆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120.6100的历史最高值,也就是说每出生100 个女孩,就会出生近120个男孩。我国已经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最高的国家。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值应该在103107100之间。只有在这个区间,到婚龄后的

13、 性别比才能达到100100。世界上92%以上的国家出生人口性别比都在正常范围。2007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表明,因为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至到2020 年,我国20岁45岁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2005年以后进入婚育年龄男性 人口开始明显多于女性,婚姻挤压问题逐渐凸显。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刘爽教授对性别比失衡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深表 忧虑。刘爽说,可以设想,当在一个社会中存在大量想要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适龄 年轻男性,却因为两性数量相差巨大而不得不游离于婚姻之外,成为非意愿独身者时, 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婚外情、异质性婚姻(婚姻中双方的差异性)增多对婚姻稳定

14、性带来冲击,而且也使得拐卖妇女、地下色情业等“社会诟病”泛滥难禁。刘爽认为,我国持续20多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是对整个人口最基本特征 人口性别关系的扭曲。它所带来的影响绝非“婚姻挤压”那么简单,还会对就业结构、 职业结构、消费结构、社会政治生活、妇女地位产生长远的影响。如果人们都偏爱生 男孩,势必会剥夺女孩受教育的权利、挤占女孩所应享受的公共资源,妇女地位还将 进一步下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原新认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国在“关爱女孩”和打击“两非”(非 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非医学需要选择性中止妊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

15、009年 出生人口性别比首次下降。但是仍然有必要在部门协调、孕产妇全程管理和服务上下 工夫,更应该在立法上对“两非”行为给予严惩。刘爽则认为,加强社会性别平等教育,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才是解决出生人口性 别比失衡的治本之策,这恐怕需要数代人的努力。畸形的人口城镇化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在近日召开的中国人口学会年会上披露,“十二五”期 间,我国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预计人口城镇化率将超过50 %。在快速工业 化和城市化的拉动下,人口城市化大潮已经难以阻挡。马力说,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合理比值为1.42.5, 2009年,我 国为1,尚未进入合理区间。实际上,人口城镇化给资源环境

16、带来的压力更值得人们深 思。北京市人口研究所研究员侯亚非对这些年来北京市人口城镇化困惑进行了深入研 究。她说,北京市从上世纪80年代的1000万人口规模控制,演变为逐渐放宽总量控制 目标。北京是资源输入型特大城市,自然资源匮乏,98%的能源靠外地调入。短缺的水 资源随着人口规模的膨胀更是捉襟见肘。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第一瓶颈。北京市政协关于促进首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查表明,北京市生活垃圾 处理设施总设计日处理能力为1.27万吨,而实际日处理1.74万吨,实际日产生量则为 1.83万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2.11亿缺乏保障的流动人口2009年

17、我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11亿,未来二三十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还会不断 增加,但增速放缓,至12050年,流动人口规模可达3.5亿人左右。流动人口在城镇常住 人口中的比例将由26%增长到32%,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然而,这些人的权益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保护。国家人口计生委于2009年7月启动了 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监测试点调查。调查涵盖了东、中、西部三大地理区域以及环渤海、 长三角、珠三角、西部、中部五大经济带,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和成都五大 城市的2330万流动人口、21771个流动人口家庭。调查报告显示,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除外)养老保险、失业 保险、生育保险

18、和住房公积金的比例,分别为30.0%、48.7%、22.7%、6.5%、3.2%和2.6%, 但仍有39.0%的流动人口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险。在各类社会保险中,除医疗保 险外,农业流动人口参保比例均远低于非农业流动人口。在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 业,仅有23.4%的流动人口参加了工伤保险;超过一半的流动人口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 医疗保险,77.3%的流动人口没有参加养老保险。流动人口保险统筹层次低、地区之间政策不统一、保险关系难以转移接续等,是 影响流动人口参保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在调查涉及的14969名16岁49岁育龄妇女中,已婚育龄妇女占39.3%。69.9%的已 婚育龄妇女最近一年在流

19、入地接受过孕检、B超查环和避孕药具发放等常规计划生育 服务。三项服务完全免费的比例分别为70.9%、76.1%和91.7%。同时有17.7%的农业流 动人口子女未能在流入地得到免疫规划接种。患病时,仅有不到70%的农业流动人口表 示会去流入地县级及以上医院就医。在参加了医疗保险的流动人口中,如果在流入地 就医,仅有26.8%的流动人口表示医药费可以部分报销,64.9%的人仍需自己全部支付。人口结构性失衡对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可见一斑。庆幸的是,已经 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中,努力为我国找到一条更好的人口均 衡发展之路。概念点击“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概念“人口均衡型社会

20、”是指社会中实现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之间的动态 平衡,并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人口均衡既是一种理想状态和长期目标,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受到社会制度、 科技发展和认识水平等制约。计划生育政策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质正是通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改变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 资源、环境发展失衡的现象,使人口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发展水 平相适应。人口转变实质上是人口从高位均衡向低位均衡的转变。“高生育率一高死亡率一 低自然增长率”是一种均衡;“低生育率一低死亡率一低自然增长率”也是一种均衡; 计划生育政策实质上是通过对生

21、育率的控制,引导人口向“低生育率一低死亡率一低 自然增长率”的新的均衡转变。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必要性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均衡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是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统一体,继提出建设“两型社会”目标后,提出建设“人 口均衡型社会”是顺理成章的,极其自然的。人口均衡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可持续发展包括4个方面的均衡,即人口的均衡、经济 的均衡、资源的均衡和环境的均衡。实现人口均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 的基础性内容之一。人口是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如果构成社会主体的人口发 展极不均衡

22、,这个社会不可能是协调的、和谐的、可持续的。人口均衡发展的路径与手段在人口手段、社会经济手段、科学技术手段这3种手段中,后两种更为重要。社会 经济手段和科学技术手段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对人口变化的影响来促进人口的内部 均衡,即人口手段也是以社会经济手段和科学技术手段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手段和科 学技术手段可以直接调节人口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之间的关系,促进人口 的外部均衡。这3个手段的运用要彼此协调、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形成统一的合力。 摘编自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论文汇编背景中国人口的发展历程1. 1949年1970年,以生存为主导的人口均衡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下降滞后于死亡率,继续

23、维持在高水平,导致人口自 然增长率高。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36%。、20%。、16%。 1970年全国人口死亡率下降到8%。,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28%。国家安全是当时社会的最大矛盾,人口需求旺盛。“大跃进”运动倡导大办工业、 农业、文教,人口过多,劳动力过剩问题被掩盖。人口问题事关国家存亡,既是政策 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主要从国家安全和生存角度考虑人口问题,表现为充沛的人口 供给与旺盛的人口需求构建以生存主导的人口均衡态。2. 1970年2000年,以增长为主导的人口均衡态国际环境的好转和外交格局的打开为国内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进 入工业化初期,以

24、经济建设为中心,处于增长型社会。人口基数大降低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使按人口计算的主要产品产 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人口供给大于人口需求,人口数量增长过快是当时人口发展 的主要矛盾,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成为核心任务。如果通过社会经济发展自行条件实现 人口均衡发展,所需成本大。国家主动实施人口数量控制抑制人口供给的发展战略,可以压缩进入人口均衡发展时间,为实现国家提出“翻两番”、“三步走”蓝图提供 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从1970年2000年,伴随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8%。降至6%。,人均GDP迅速上升到 7800元,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两大奇迹,实现了人口控制与经 济增长的均

25、衡发展。3. 2000年以后,以发展为主导的人口均衡态进入21世纪,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提出建党和新中国成立两个100年达到全面小 康社会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发展目标,同时面临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资源约束等问 题,主要从发展角度考虑人口问题,聚焦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 谐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成为核心任务。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仍是人口众多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 矛盾,并凸显为人口自身,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不协调等形式,人口均衡 发展问题成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关键问题,是以发展为主导的人口 均衡态。摘编自以科学

26、发展为主导促进人口均衡型社会构建作者:马力桂江丰学者观点在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后,人口目标的缺位必 须尽快予以解决,而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目标的提出正是弥补了这个空白。翟振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教授)人口再生产均衡变量中,死亡率是最基本的变量。健康和长寿是人类的追求,降 低死亡率是一种刚性需求。死亡率是人口均衡发展的自然基准,是调节其他人口变量 的基准。而生育率是一个更具弹性的变量,是调节人口均衡发展最主要的人口杠杆。 从本质上讲,生育率的高低并不具有先进或落后的意涵。李建民(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我们需要有整合的社会政策(包括人口政策)来应

27、对日益复杂的人口态势。彭希哲(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教授)人口均衡型社会这个概念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挑战性。具有时代性,是“人口 均衡”的提法,比“人口控制”、“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等提法涵盖面更宽,内涵也 更丰富,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 时代要求。具有前瞻性,是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突破了人口计生部门的格局,向 “大人口体制”的目标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具有挑战性,是把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 纳入人口计生管理工作中。王胜今(吉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教授)把解决人口问题上升到社会建设的高度,可以打破部门界限,将人口资源环境紧 密联系起

28、来。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城市化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对人口均衡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 课题,就是在数量目标之外,应该更多关注人口的结构问题。杨云彦(湖北省人口计生委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口难题”,实际上是长期的人口非均衡政策下产生的 复杂的人口现象。王金营(河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流动人口不流动,造成北京实有人口规模快速膨胀,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均衡发展 面临严峻挑战。侯亚非(北京市人口研究所研究员)建设“两型社会”的目的是以人为本,但是却偏偏漏掉了最重要的内容:人口。 现在补上,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杨春平(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对于人类而言,规模经济会带来人口的集聚效应;新的资源开发与原有资源的布 局,又使资源环境与人口紧密结合。空间经济学与空间社会学研究得到的基本结论是 交通运输与集聚规模之间的关系,决定人口的集聚程度。新经济与新资源的开发,在造成原有结构失衡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均衡要求。张翼(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