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料塔脱硫系统课程设计

上传人:feng****heng 文档编号:229706200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0.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填料塔脱硫系统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填料塔脱硫系统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填料塔脱硫系统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填料塔脱硫系统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填料塔脱硫系统课程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设计目的通过有害气体工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 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气态污染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气态污染物工程设计的内容、 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确定气态污染物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制图、实用技术资料、 编写设计说明书等能力。二、设计任务:某燃煤电厂需对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以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要求设计的净化系统效果要好,操 作方便,投资省,并且达到要求之排放标准。三、设计资料:1 工艺流程:采用填料塔设计2 烟气参数:烟气流量:2X106m3/h.烟气成分:S02浓度5000mg/m3烟气平均分子量:30.5烟气温度:1

2、50 C烟气压力:1.01X105PA气膜传质分系数 K =1.89 X 10-5 kmol/m2.s.kPaG3 吸收液参数:采用5%(wt%)氢氧化钠水溶液,并假定NaOH与S02发生极快不可逆反应。吸收塔进口液相吸收质 浓度为0。P L=1000kg/ m3,M =18kg/kmol (平均分子量)L液膜传质分系数kL=3.54 X 10-4m/s4 操作参数:泛点率:85%液气比 L/G=4L/ m3吸收反应温度:60 C5 气象资料:气温 25C ,1atm6 填料性能:50mm金属环鞍填料(乱堆)填料比表面积。:75m2/ m3填料因子:110/m单位体积填料层所提供的有效接触面积

3、a=60.75 m2/ m37 设计要求:要求脱硫效率99.9%,计算出填料塔压降。画出填料塔的结构图,标出参数(包括填料塔的高度、直径)。设计说明书: 一、填料塔1.1填料塔的概念及特点:填料塔是气液互成逆流的连续微分接触式塔型。填料塔内装有各种型式的固体填充物,即填料。 液相由塔顶的喷淋装置分布于填料层上,靠重力作用沿填料表面流下,气相则在压强差推动下穿过填 料的间隙,由塔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气、液在填料的润湿表面上进行接触,其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 在塔内充填一定高度的填料,其下方有支承板,上方为填料压板及液体分布装置。气液两相间的传质 通常是在填料表面的液体和气体间的相界面上进行的。填料塔

4、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有阻力小和便于使用耐磨材料制造等优点,尤其对直径较小的塔处理 有腐蚀性的物料时,填料塔都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感。1.2吸收的工艺流程图采用常规逆流操作流程,流程如下:1.3填料塔的组成:1、填料对填料的基本要求:(1)要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要求有较高的孔隙率;(3)经济、实用及可靠;2、填料塔的附属结构填料塔的附属结构主要有支承板、液体喷淋装置、液体再分布器和除雾器等。(1)支承板:支承填料和填料上的持液量的,它应该有足够的强度,允许气体和液体能自由的通过。 支承板的自由截面不应小于填料层的孔隙率。(2)液体喷淋装置:把液体均匀分布在填料层上的装置。(常用的有:管式喷淋器、莲

5、蓬头是喷洒器、 盘式分布器)(3)液体再分布器:用来改善液体在填料层内的壁流效应的,每隔一定高度的填料层设置一个在分 布器。(4)除雾器:出去填料层上方逸出的气体中的雾滴。(5)气体分布装置:使气体分布均匀,同时还能防止液体流入进气管。(6)排液装置 为了克服液体流过填料层时向塔壁汇集的倾向,以使液体亦能充分润湿塔中心的填料,当填料层 高度较大时,常将填料层分成若干段。为了使填料充分润湿,以避免出现干填料的状况,一般要求液 体喷淋密度在10 m 3.f C - m 2)以上,并力求喷淋均匀。为了克服塔壁效应,塔径与填料尺寸比值至少在 8 以上,每段填料层的高度应为塔径的3 倍左右。 填料塔的空

6、塔气速不宜过大,一般取0.51.5kPa/m,液气比(L/G)为0.52.0kg/kg(溶解度很小 的气体除外)。二、设计计算2.1 烟气的设计计算2.1.1已知:烟气流量:Q 2 x106 m31 h0SO 浓度:2C 5000mg / m 3 0烟气的平均分子量: M 30.5kg / kmol0烟气温度: T0150 C烟气压力: P 1.01x106Pa02.1.2 进入吸收塔烟气的总摩尔流量:Q273P2x106V 4 -0 x273x10122.4 273 + T 101.325Pa22.4273 +150 101.3250计算得:V=57439.28kmol/h烟气质量流量:二

7、V -M0 = 57439.28x30.5=1751898.04kg/h烟气密度:V1751898.042 x 106=0.8759kg / m 3SO2的质量流量:w 二 Q C 二 2 x106 m3 / h x 5000mg / m3 二 10000kg / h v0- 0w10000 kg / h进入吸收塔SO烟气的摩尔流量:V = J = 156.25kmol / h2so2 M64g / molSO22.2 吸收液的设计计算2.2.1已知:吸收液密度:P二1000kg / m3平均分子量:M二18kg / kmolLL液气比: L/G=4L/m3222 吸收液的体积流量:Vl0 =

8、 LG - Q0 = 4 x 2 x106 = 8 x106 L / h吸收液的质量流量:w = V - p = 8x 106L/hx 1000kg /m3 = 8x 106kg /hL L Lw8 X 106吸收液的摩尔流量:VL = M =18=444444.44kmol/hL2.3填料塔工艺尺寸计算2.3.1 已知:气体质量流量:w 二 1751898.04kg/h烟气密度:P 二0.8759kg/m3VV液体的质量流量:w二8X106kg /h液体密度:P二1000kg /m3LL填料因子:0二110/m液体粘度:卩L二0.903mPa - s 重力加速度:g=9.81m/s2LP 1

9、000 一液体校正系数:屮=- =1P 1000液2.3.2泛点气速的计算采用埃克特关联图计算泛点气速w通用关联图的横坐标为一*wVu 即P 纵坐标 一g I p 巴2通用关联图在左下方的线簇为乱堆填料层的等压降线,最上方的三条分别为弦栅、整砌拉西环及乱堆填料的泛点线,与泛点线相对应的纵坐标中空塔气速u应为泛点气速u。若已知气液两相流量比及 F各自的密度,则可算出图中横坐标的值,由此点作垂线与泛点线相交,再由交点做平行线至纵坐标, 从而求得泛点气速 u 。F8 xl061751898.04f 0.8759 5、1000 丿沁 0.135由设计要求可知,采用乱堆填料查埃克特通用关联图得:巴2=0

10、.14泛点气速::严:=:0.14x9.81x;000 =3.81m/s 屮 0.2110 x 1x 0.8759 x S.903力.2则空塔气速:u= u -85%=3.24m/sF2.3.3 塔径的计算:4 x 2 x106兀 x 3.24 x 3600塔径为:二 14.77m圆整塔径,取 15m泛点率校核:V2 x106空塔气速:u =s = 3.14m/s兀兀-D 2152-360044泛点率:u 3.14=82.4%( 8 (在允许范围内)d 502.3.4 核算液体喷淋密度因填料尺寸小于75mm,取6 )= 0.08m3 /(m - h)W min(L )min :最小润湿速率。所

11、谓最小润湿速率,即指在塔的横截面积上,单位长度的填料周边上 W液体的体积流量。(对于直径不超过75mm的拉西环及其他填料,可取(L )= 0.08m3 /(m- h);对W min于直径大于75mm的环形填料,应取0.12m3 /(m - h)。)填料的比表面积b : 75m2 /m3则:最小喷淋密度:U = 0.08 x 75 = 6m3 /Cm2 - Jmin操作条件下的喷淋密度U:U 二船环二 4527 m 3/(m 2 -2.3.5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已知:进入吸收塔烟气的总摩尔流量: V=57439.28kmol/h气象压强: P = 1atm脱硫效率:耳=99.9% o = 5%p

12、= 1000kg /m3LM = 18 kg / kmol单位体积填料层所提供的有效接触面积: a=60.75m2 / m3塔径: D=15m计算可知: UUmin所以,塔径选 15m 合理气膜传质分系数:k = 1.89 x 10-5kmol /m2 - s - kPaG液膜传质分系数k二3.54x 10-4m/ sLV 156.25进入吸收塔总烟气中SO的摩尔分数:y =-片=0.00272烟气进口 SO2分压:2A1 V57439.28P 二 y P 二 0.00272 x 101kPa 二 0.27472kPaA1A1 0烟气出口 SO2 分压P 二 P (1 - 99.9%)= 0.

13、27472x 0.001 二 2.7472x10-4kPaA2A1液相总浓度:100018= 55.56kmol / m 3塔顶处: CB21000 x pLML1000ml/lx5%x1000kg/m318kg / kmol= 2.78kmol / m 3由设计资料可以知道,NaOH与SO发生极快不可逆反应。吸收塔进口液相吸收质浓度C = 02A2所以,进行即快速不可逆化学吸收,化学反应式为:SO + 2NaOH T Na SO + H O2232由化学反应可知: b=2用高浓度活性组分NaOH吸收时,物料衡算方程式为:代入已知数据得:G (pP AA21一XbLCT(C -CC 二 2.8

14、5 0.08PBA用此关系可求出塔底处 C :B1C 二 2.85 0.08 x 0.27472 二 2.83kmol / m3B1计算一下塔底和塔顶的临界浓度:令D二DAB则在塔顶:D k1.89 x10-5 kmol / m2 - s - Pa ,C = b-A yP 二 2xlxx2.7472x10-4kPakp2D k A23.54x104m/sBL计算得: C 二 2.93 x10-5 kmol / m3kp2在塔底:D k1.89 x10-5 kmol / m2 - s - kPa tC 二b yP 二2x1xx0.27472kPakp1D k A13.54x10-4m/sBL计算

15、得: C 二 0.0293kmol / m3kp1由此可见,无论是塔底还是塔顶,活性组分NaOH的浓度都超过了临界浓度,化学反应仅发生在界面上,因此可以认为全塔内均由气膜控制。传质速率方程为:N 二 k a - PAGAk a = 1.89 x10-5 x 60.75 = 1.15 x10-3 kmol / m3 s kPaGk a = 3.54 x10-4 x 60.75 = 2.15 x10-2S-1气体摩尔流量:G =丄D 24L57439.28kmol / h()一=0.0903kmol /m2 Sx152 m 24所以填料层高度为:h = G J Pa1P Z= (n P ln P

16、)k aP Pk aA1A2G AG0.0903101.325 X1.15 x10-3(ln0.27472-ln2.7472x10-4=5.35m有计算可知,在纯水中加入大量的活性组分,发生极快速不可逆化学反应,使液相传质阻力下降 为零,传质速率仅由气膜控制,使填料层高度大大降低。2.4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采用埃克特关联图计算填料层压降,根据已知数据,分别求出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值,将二者交汇于图中等压线上,即可从等压线上读出压降Ap/Z的值。空塔气速:u=3.14m/su纵坐标:-横坐标为:=0.1353.142 x1x110 (0.8759)x U 0.2 =L9.81I 1000 丿x 0.

17、9032 = 0.08由埃克特关联图可知:Ap/Z = 120x9.81Pa/m其中 Z 为填料层高度: 5.35m所以填料塔压降为:Ap = 120x9.81 x5.35Pa = 6298.02Pa2.5 填料塔实际高度的计算及设计图2.5.1塔上部空间高度,取h = 4m1塔釜液所占空间高度,取h = 8.65m2塔下部空间高度,取h = 5m3塔的实际高度:H = h + h + h + h + h = 5.35 + 4 + 8.65 + 5 + 0.6 = 23.6m1234填料塔直径: D=15m填料层高度: h=5.35m支承栅板高度: h4=0.6m说明:为了使烟气与吸收液充分接

18、触,塔釜液所占空间高度,应取大一点,故取8.65m ;塔径是15m过大,填料层高度较小,为了克服塔壁效应故填料层不需要分层。2.5.2 根据以上参数画填料塔的设计图如下:AELF工 巴irnn厂阳 液体出口三、总结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对填料塔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许许多多在日常 学习过程中没有发现的问题,对许多的概念有了深度的认识,一些参数的大小会对填料塔的脱硫 效率或者会导致“范液现象” “液封”等现象的发生。对于选择较好填料的填料塔,其单位面积 填料所具有的表面积大,气体通过填料时的阻力较小。为了克服液体流过填料层时向塔壁汇集的倾 向,以使液体亦能充分润湿塔中心的填料,当填

19、料层高度较大时,常将填料层分成若干段。为了使填 料充分润湿,以避免出现干填料的状况,一般要求液体喷淋密度在10m3: C-m2)以上,并力求喷淋 均匀。为了克服塔壁效应,塔径与填料尺寸比值至少在8以上,每段填料层的高度应为塔径的3倍左 右。填料塔的空塔气速不宜过大,一般取0.51.5kPa/m,液气比(L/G)为0.52.0kg/kg (溶解度很小 的气体除外)。但在本次的课程设计中,烟气的流量非常的大,还要保证脫硫效率在99.9%。所以, 所设计出的填料塔直径就非常大,原本填料层的高度是很大的,但由于塔径很大,所以填料层就不分 层了。通过有害气体工程设计,能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

20、,也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达 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气态污染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 气态污染物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了我们确定气态污染物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 算、工程制图、实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等能力。当然,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动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的 存在,然后通过查阅资料,通读课本文献,才能进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整个课程设计的 过程对我来说是非常受用的,人生不正是这样吗?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通过 这样才能更加的完善。参考文献赵毅,李守信有害气体控制工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2张洪流,化工原理一传质与分离技术分册M, 2009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