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定位诊断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229509499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2.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定位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定位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定位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定位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定位诊断(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陈太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定位诊断2014-09-19陈太生眩晕论坛作者陈太生教授天津市耳鼻喉科硏究所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头部位置变化到某一 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眩晕,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前庭周 围性疾病,常因仰卧位向左右翻身、躺下或坐起、低头或仰 头等诱发。在眩晕类疾病的疾病谱中,BPPV是临床最常见 的眩晕症,国外文献BPPV占全部眩晕的1742%,而近年 来国内的某些文献报道更高。在受现代媒体的干扰下,使BPPV患者的就诊具有趋向 性,直接影响了 BPPV患病率数据的可靠性,只有多层次、 多区域、多中心的统合数据资料才能显示其真实性。BP

2、PV的三要素 异位耳石-半规管的内源性拟旋转刺激因子; 头位变化-半规管的内源性拟旋转刺激的启动要素; 功能存在-半规管功能良好或存在,半规管对耳石位移产生 的拟旋转刺激具有应答能力,呈现出BPPV的临床特征,三 个要素必须同时具备,否则不产生、或不诱发BPPV临床症 状和体征,即不会产生BPPV。因此BPPV既是临床疾病, 同时其本质又具有生理属性。BPPV 临床诊治BPPV的嵴顶结石症(cupulolithiasis )和管石症(canalithiasis )的发病机制学说已经获得共识,基于 该学说建立的BPPV诊断指南和各种耳石复位方法使大部分 患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诊治效果。BPP V治

3、疗的首选方法是耳石复位,而成功复位的首要 环节是对责任半规管进行准确定位,主要依据是变位试验诱 发的特征性眼震,包括眼震的方向、强度以及潜伏期和持续 时间。Dix-Hallpike在1952年首先对BPPV正式命名,并 从眼震潜伏期、持续时间、疲劳性、方向类型及其与变位的 关系总结了后半规管BPPV眼震的五大特征。该硏究对于 BPPV嵴顶结石症和管结石症学说共识形成、水平半规管 BPPV亚型认知、各种耳石复位方法的建立和BPPV诊断指 南制定等均产生了重要指导作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率先在2006年制 定发布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与疗效评估 的诊疗方案,随后美国的耳鼻咽

4、喉头颈外科学会(AAO)和神 经病学会(AAN )在2008年也先后发布了 BPPV诊疗指南。这些诊疗方案或指南对提高大家对BPPV的认知、规范 BPPV诊疗及耳石复位技术的迅速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 是各个诊疗指南中BPPV特征性眼震的记述主要源自肉眼或 摄像对BPPV眼震的主观目则,对该眼震的辨析还缺乏系统 的客观量化指标。BPPV定位诊断的价值诱发眼震的肉眼目测对BPPV的定位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致使许多医生迄今仍然盲目排斥必要 的客观测评,这不但对BPPV责任半规管的准确定位构成影 响,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 BPPV相关的流行病学、病因学、 病理机制等深入研究。如水

5、平半规管BPPV滚转试验中左右转头位均可诱发水 平眼震,依靠目测常常难以辨别眼震的强弱侧;当眼震微弱 时又很容易被固视抑制或被主观目测忽略,直接影响责任半 规管定位和后续的耳石复位治疗,甚至产生了颇具争议的主 观性BPPV诊断。因此,分析考量BPPV定位诊断信息的价值,从弱到强 依次为病史信息、变位试验的床边主观目测信息和客观量化 信息三个层面。病史信息的初筛作用理论上讲,详尽的病史信息对BPPV与其他眩晕或头晕 的鉴别很重要,不但对BPPV诊断具有症状初筛作用,还可 以帮助明确后续进一步的诊查方向,尤其是对BPPV的病因 分析、治疗和预防方案的制定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BPPV的三要素,那

6、些以体位变化诱发的、旋转性 眩晕才更具有BPPV特征,如以仰卧位向左/右翻身、低头/ 仰头诱发的眩晕,且主诉旋转方向呈向左或右旋转者多源于 水平半规管BPPV,后续的变位试验应以仰卧滚转试验(Supine Roll test)为主;以躺下或坐起诱发的眩晕,且 主诉旋转方向呈前后翻转者多源于前后半规管BPPV,后续 的变位试验应以Dix-Hallpike test为主。而那些与体位变化 无关的发作性眩晕或头晕、以及持续性眩晕或头晕的则不在 BPPV的范畴。尽管患者陈述的病史信息很重要,但是针对BPPV诊断 而言只能提示该患者存在、或曾存在与体位变化有关的眩晕 或头晕,若确立诊断必须依靠后续的变位

7、试验。临床信息显 示,能够正确、准确表达和陈述主观眩晕或头晕症状的患者 不及10%,更多患者对自身眩晕或头晕的主诉及陈述混乱不 清,尤其是对于眩晕的旋转方向、不同体位诱发的眩晕程度、 发病以来畏惧的体位等均不能陈述或与所述最后诊断矛盾, 因此患者陈述的病史信息对BPPV定位诊断的价值很有限。 变位试验的主观目测定位临床常用的BPPV诊断性变位试验主要是Dix-Hallpike 试验和仰卧滚转试验(Supine Roll test),前者用于确定 后或前半规管BPPV,后者又称仰卧转头试验用于确定水平 半规管BPPV。辨别后或前半规管BPPV还可以采用 Side-lying试验,该试验原理同Di

8、x-Hallpike试验。前/后半规管BPPV的变位试验Dix-Hallpike 试验:患者正坐于检查床上,目视前方。 检查者站于患者后方或受试侧,双手扶其头部按以下顺序完成试验:坐位-向一侧转头45并迅速至仰卧悬头位(第1 头位)-迅速回坐位(第2头位),再以同法检查对侧。第 1、2 头位分别观察诱发眼震情况,并记录至诱发眼 震结束,观察记录至诱发眼震结束。Dix-Hallpike试验:在 左/右悬头位时,头位与矢状面呈 45 并低于床面20-30 , 该头位能使向下耳的后半规管与地面垂直且抬升壶腹的相 对位置,使靠近后半规管壶腹的管石最大限度地下沉带动内 淋巴产生离壶腹流动(强刺激),诱发

9、较强的旋转性眼震, 而回到坐位时管石又回到近壶腹处产生向壶腹的内淋巴流 动(弱刺激),诱发较弱的旋转性眼震。同理若对侧(上方 耳)前半规管存在管石,在该头位则产生相同方向的管石运 动和与后半规管管石诱发反应相反的眼震效应。Side-lying 试验 患者侧坐于检查床上,检查者面向患 者,双手扶其头部按以下顺序完成试验:坐位-头左转45 并迅速右侧卧(第1 头位) -迅速回坐位(第2 头位);然 后头右转45并迅速左侧卧(次第1 头位)-迅速回坐位(次 第2 头位)。试验在第1 头位时检测上方耳的前半规管和向 下耳的后半规管,原理同 Dix-Hallpike 试验。前/后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

10、在Dix-Hallpike或Side-lying试验第1头位,即悬头位出现以眼球上极为标志的垂直旋转性眼震,垂直成分向眼球上极,扭转成分向地,回到坐位时眼震方向逆转,为第1头位向地耳的后半规管BPPV ;同平面前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征与之相反。管结 石症眼震持续时间 1分钟,嵴帽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泌分 钟,两者的眼震方向相同。简而言之,右耳前和后半规管BPPV在试验悬头位的诱发眼震呈逆时针旋转,左耳前和后半规管BPPV在试验悬头 位的诱发眼震呈顺时针旋转,且旋转上跳者为后半规管 BPPV、下跳者为前半规管BPPV。同一个前/后半规管的管 结石症与嵴帽结石症诱发眼震的方向相同,管结石症眼震持

11、续时间1分钟,嵴帽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分钟。水平半规管BPPV的变位试验仰卧滚转试验(Supine Roll test):按以下滚转顺序 完成试验,仰卧位-快速向一侧转头90。(第1头位)-仰 卧位-快速向对侧转头90。(第2头位)-仰卧位。休息2 分钟后,再以相反的转头次序重复上述试验。必要时采取头 体同轴的左/右侧卧位代替左/右转头位。诱发眼震机制 以右水平半规管管石为例,当患者于30 斜枕仰头位时,水平半规管平面与地面垂直,壶腹和半规管 弓位置在上、耳石在下方的半规管长臂端,无耳石滚动和壶 腹嵴偏斜,不产生BPPV症状和眼震。向右侧转头时,右水 平半规管壶腹和半规管弓位置降低、长臂端抬升

12、,在重力作 用下耳石沿右水平半规管弓向壶腹滚动并引起内淋巴向壶 腹流动,使右水平半规管壶腹嵴向椭圆囊侧偏斜产生兴奋性 强刺激,右水平半规管兴奋并诱发较强的、与转头方向相同 的右向水平眼震。向左侧转头时,右水平半规管弓和长臂端 均相对抬升,在重力作用下耳石沿右水平半规管长臂离壶腹 滚动并引起内淋巴离壶腹流动,使右水平半规管壶腹嵴向半 规管侧偏斜产生抑制性弱刺激,左侧水平半规管兴奋性相对 增高,诱发较弱的、与转头方向相同的左向水平眼震。有别于水平半规管管石症(HSC-Can )诱发眼震机制, 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症(HSC-Cup )症状及滚转试验特征性 眼震是耳石黏附于壶腹嵴改变了壶腹嵴自身的比重

13、所致。以右耳的HSC-Cup为例,当患者于30 斗枕仰头位时, 水平半规管平面与地面垂直,壶腹嵴相对直立无偏斜,不产 生 BPPV 症状和眼震。当向右侧转头时,右水平半规管壶腹 由相对直立转向右侧位,在耳石重力作用下使右水平半规管 壶腹嵴背离椭圆囊偏斗产生抑制性弱刺激,同时左侧水平半 规管兴奋张力相对增高,诱发较弱的与转头方向相反的左向 水平眼震;向左侧转头时,右水平半规管壶腹由相对直立转 向左侧位,在耳石重力作用下使右水平半规管壶腹嵴向椭圆囊偏斜产生兴奋性强刺激,右水平半规管兴奋并诱发较强的 与转头方向相反的右向水平眼震。因此,滚转试验中眼震方向与转头方向相反是HSC-Cup的重要客观指标,

14、也使患者常常畏惧健侧卧位。HSC-Can的壶腹嵴偏斜会随耳石滚动停止而弹性归位,诱 发眼震亦在短时间内减弱消失,HSC-Cup因耳石黏附增加 了壶腹嵴比重,使两侧转头位引起的壶腹嵴偏斜持续存在、 诱发眼震长时间不衰减。所以滚转试验诱发眼震的持续时间 较长也是HSC-Can与HSC-Cup鉴别、排除水平半规管前 臂管石的又一重要客观指征。水平半规BPPV 的眼震特点 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仰卧滚转试验向左右侧转头时均可诱发向地性(Geotropic Horizontal Nystagmus ),眼震持续时间 1分钟,向患 侧转头的诱发眼震强。嵴帽结石症在双侧变位检查均可诱发背地性水平眼震(Ageot

15、ropic Horizontal Nystagmus ), 眼震持续时间nl分钟,向健侧转头的诱发眼震强。简而言之:水平半规管BPPV诱发眼震与转头方向相同 者为管石症,且眼震强侧为患侧,眼震持续时间1分钟; 与转头方向相反者为嵴帽结石症,眼震弱侧为患侧,眼震持 续时间n1分钟。变位试验的眼震图定位J I511右后半妮盂管石右Di Ha lip-詮试叠蓝冬-罡童軀-確丁 红色一序平證輕一囲用且弃攒殳位 出现頁的下右了冋的反砖和OE.W . 回座忖后氐宜方审方想為忖口長.圏3左水平半找它它石BPPV5恭 轲乳二些灯邑一肚卑导IE色-垂 直导左转淇色般尤向匪義强亍右 转头遥産的右向喘理圉3右洋平卒

16、观時业馆结石底:何 阿药头适峑I.红世-空平导蓝色- 电总导J左铐貝悄发右岂呢堪肖亍 右荟头克扯的庁叵B攻U09 4在菸平半扛甘百方证忖卧使 头II莹H町邑一水耳导、亜鱼-垂直 与】左较头疇證左弓叩疤强于右其 罠说炭.的右5J叹純,劃目左建輝 岳宗冃出班成砖浊:T目氐奥一试验方法同上,除了肉眼主观目则外,同步进行视频眼震图记录。BPPV眼震图客观定位提高耳石定位精准度。后半规管管石症 在Dix-Hallpike或Side-lying试验第1头位时,图上记录到向上的垂直眼震且强,水平眼震向对侧且弱,坐起后(第2头位)时眼震方向逆转并弱于第1头 位眼震(图1)。眼震持续时间特征同上。前半规管管石症

17、在临床罕见,在第1头位时,垂直眼震向下,水平眼震向同侧;坐起后眼震方向逆转。水平半规管BPPV仰卧滚转试验HSC-Can向左右侧转 头分别诱发左右向眼震,向患侧转头的诱发眼震强(图2), 向患侧、健侧转头诱发眼震强弱之比约为2:1和眼震快向与 转头方向相同是HSC-Can的重要客观指标;HSC-Cup在向 左右侧转头分别诱发右左向眼震,向健侧转头的诱发眼震强 (图3),两侧眼震的强弱之比同样约为2:1。眼震持续时 间特征同上。当水平或后半规管管石在第1试验头位的诱发眼震较强 时,该眼震结束后可以出现方向相反的翻转性眼震(图4), 为壶腹嵴受到较强冲击后的惯性回弹效应。此外,水平半规 管BPPV

18、在Dix-Hallpike试验悬头位,耳石对水平半规管壶 腹嵴同样构成刺激,也可以诱发出水平性眼震,需注意鉴别, 但是后半规管BPPV在滚转试验则少有旋转眼震诱发。BPPV定位诊断总表水平半规管BPPV定位震1 M卧涿转试聲區麦眼K左向.弓壘挨宰规曽夬赢右桂底右-修向左-為向地一於喏地-腿R-HSC tanR-HSC-cup底左-强向右-酉同地-弹聚地飆L-HSC-canL-HSC-eup注:丈半半以皆筈石症曲萌1曲辭.顶石淀IHSCcupuldliihi HSC-tup I富石疔叹玄井發刊间 1行蚪;企石征唱嵐惜裟眄间a 1好冲 前后半规管BPPV定位卷2 Ok-Hallptke试聊眼K方向

19、与至果半现胃击阪越上曬方向垂直相咸平g水平州方向垂宜Jfc转方冋R-DH上-罢左-珂T 一理右-亟向上冋下R-PSC-aan芋一强匸-註向T逆时针向tLASCcarsL-DH上一强右-胆T-S左一弱薊时讦向上冋=LPCtsft下-強上-霍右-国向T向上RASCcan注:fi-DEH :右Dis-Hallpika r L-DH;左惻 Di曲申 k.管石ftCc mtflthiin .can ;.顶石茫 血jpdnlht強盘,cup I,石半规芒! PSC),前半垛曾,古俑FL专膜L前-片半臥営滾石徒哥曽石症的服廣衣向羽同喂裒挾烦质闽 它石症1分神,顶石症1廿神视频眼震图技术与BPPV诊断的融合,

20、将BPPV眼震方 向、强度与持续时间通过眼震图客观记录、量化分析,弥补 目测眼震主观分析的缺陷,使现行BPPV主观诊断方案得以 客观量化并拓展了眼震图的临床价值,有利于BPPV眼震的 深入硏究,尤其对于水平半规管BPPV的侧别评定和管石症 与嵴顶结石症辨别有重要价值。BPPV的鉴别诊断在BPPV的责任半规管定位诊断中,除了严格执行诊断 指南外,尚需与其他如急性前庭损伤的位置非耐受性眩晕、 中枢性位置性眩晕、颈源性及心理性等眩晕相鉴别。总之,对于BPPV定位诊断,应结合不同医疗机构的具 体情况,在病史与体征的症状初筛定位、诊断变位试验的主 观目测定位和眼震图客观定位三个层面进行。感谢下载!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