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29162159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在正常情况下和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认识到运动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和心跳,心跳和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2能正确测量自己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能运用学习过的数学方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解释。3认识到搜集科学数据的准确性的意义;关注身体健康,树立科学地运动观。【教学重点】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状态。【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记录单,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参照数。【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2、今天的科学课老师首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大人物,一起看看他们是谁?(刘翔、姚明)他们都是什么人?(运动员)2你们平时都参加了哪些体运动项目?(乒乓球、篮球)3运动后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脸红)(随机板书:呼吸 心跳)揭题:运动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变化,呼吸剧烈,心跳会加速,这只是我们的感觉,它到底是不是每次都这样呢?它们之间的差距是多少?这什么有这样的差距的呢?怎样才能知道这个差距?(板书:测量)二、测量、搜集数据,经历探究过程1测量运动前的呼吸与心跳次数(1)呼吸急促,心跳加速,都是与什么时候比的?(板书:安静时)(2)猜一猜,你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可能是几次?(根据回答

3、板书数据,尤其是最大与最小的数据)运动后呢? 我们怎样测量此时的呼吸呢?(手放鼻子前面、手放在腹部)我们要测量的是安静时的呼吸,怎样才能搜集到比较准确的数据呢?(给5秒钟让学生闭眼感受平稳的呼吸)怎样算一次呼吸呢?(3)指导测量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并记录。几人说说自己1分钟的呼吸次数(可以找数据准确一点的和差距大点的几名学生),怎么会这么大的差距呢?可能是什么原因?指出:一定要平稳呼吸,集中注意力,测得几次数据求平均数。连续2次测量并记录,算平均数。交流:你平均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是多少。根据回答将每组一号同学的平均呼吸次数输入Excel表格中,并注明男女。观察数据说说有什么发现。(不同

4、的人呼吸次数不一样)(4)安静状态下1分钟心跳的次数,可以怎样测量?(摸手腕部脉搏,摸心脏的跳动,听诊器)(测脉搏的方法要指导的到位,在手腕的外部,让每个同学都用两指去感受,为了课堂的有序,并保证孩子们的心情平静,让他们感觉到后向老师点点头代替大声嚷嚷。)(5)连续3次测量心跳,并填写记录单,算出平均数。交流:你平均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是多少。同样根据回答将每组一号同学的平均心跳次数输入Excel表格中。2测量运动结束时的呼吸与心跳(1)(过渡):我们同一个人的呼吸与心跳次数会在运动后变化吗?(板书:运动后)。会一直快下去吗?所以我们要在运动结束后立刻测出呼吸和心跳,就只能测量1次,一定要认真测量

5、,自己同时可以既测量呼吸又测量心跳吗?你有什么好办法?(两人合作)做什么运动呢?(根据回答可以分成两大组活动,一组做剧烈的高抬腿,一组做下蹲。)由于上课时间有限,就请左边的同学做运动,结束后自己测量呼吸,由同桌帮忙测量脉搏。(问一下有没有同学不舒服的)试一试找准同座位的脉搏。(确保每人都找准)再次强调,结束后,立刻高度集中注意力,迅速开始测量。(2)半分钟左右运动。老师施号开始与停止,停下立刻测量呼吸和心跳,并记录。交流:你运动后每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分别是多少。输入每组1号学生的数据。(3)观察数据,说说有什么发现?(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次数都比安静状态下增加了;不同人运动后心跳和呼吸次数

6、也可能不一样。每人增加的不一样)3测量运动结束后约休息三分钟的呼吸和心跳师:时间已经过去三分钟了,同学们的呼吸和心跳又有什么变化了呢,还是请左边同学测自己的呼吸右边同学帮助测心跳,看看现在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是多少并记录。三、整理、分析数据,形成实证意识1点击Excel表格生成条形统计图,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2你们发现了什么?3男生与女生在三种状态下的呼吸与心跳会有些区别吗?算出Excel表格中的男生呼吸与心跳的平均数,和女生呼吸与心跳的平均数,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观察后说说有什么发现。4同样是男生,呼吸与心跳在三种状态下的次数也不一样,挑一个身体素质最好的和较弱的也制成复

7、式折线统计图,观察后说说有什么发现。四、比较发现,形成科学的行为习惯1其实,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数也是不一样的。这是部分人群的呼吸、心跳参照数(出示数据)年龄呼吸频率 (每分钟呼吸次数)新生儿4050次5岁儿童2030次10岁少年25次以下15岁青少年20次以下成年人1618次年龄心跳频率(每分钟心跳次数)新生儿1403岁儿童1104岁儿童10010岁少年90成年男子7072成年女子76运动员一般慢一点60左右2你还想研究关于呼吸与心跳的哪些知识?3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但是是不是运动的时间越长越好,强度越大越好呢?我们有时会看到有人在运动中猝死的现象,则又是怎么回事呢?课后查查资料

8、,怎样锻炼才是科学的。【板书设计】1.测量呼吸和心跳安静时运动后 加快休息后 恢复2.肺和呼吸【教学目标】1认识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了解人体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和作用。2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3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了解吸烟有害健康,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认识人体中肺的结构、位置与功能,建构呼吸需要多个人体器官形成系统共同作用的概念。【教学难点】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认识人体内气体交换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集气瓶(2个)、水槽、胶管、火柴、

9、竹签。学生材料:清水、澄清石灰水、烧杯、吸管、漏斗。【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游戏导入,猜想路径活动一:体验憋气活动1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先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你能憋多久?”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停止呼吸,你估计你能坚持多久?尝试一下。2交流体验的感受。3对于我们的呼吸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人为什么要呼吸?人不呼吸为什么憋得难受?人是怎样呼吸的?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一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板书:肺和呼吸)4引导交流:提起呼吸,你想起了哪个和呼吸有关的内脏器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肺和呼吸。(板书课题)5猜想器官,画出轮廓。你认为在呼吸时

10、,空气要进入我们的哪些器官?请在人体轮廓图中画出来。(1)学生画一画,教师巡视。(2)画完后小组同学交流,指名学生上台画一画。(3)课件播放呼吸时经过人体内部器官的图示。二、引导观察,组织讨论1引导学生观察各器官,教师介绍各个器官的名称。2观察课件,交流发现:生1:气体可以由嘴或鼻进入。生2: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生3:肺里密布毛细血管。生4:左右支气管伸入肺,并在肺里分成许多更细小的支气管。3组织讨论:讨论1: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它们在呼吸中有什么作用?(鼻腔里有毛和黏膜,能捕获灰尘和病菌,鼻腔还能捕获灰尘和病菌,鼻腔还能温暖和湿润空气。)讨论2:呼吸进行的第一个器官是什么?嘴是呼吸器官吗?(

11、鼻是呼吸进行的第一个器官。)三、认识人体中的肺及其作用(一)丰富感知,促进联想。1观察认识猪肺的结构特征(1)教师出示猪肺,学生观察了解猪肺的外部基本形状,教师介绍肺、支气管、气管。(2)学生观察猪肺的内部形态。(3)学生交流对肺内部形态的观察的发现。(4)教师补充相关图片,辅助学生深入了解肺中的微小结构肺泡的内外部特征。2认识人体的肺,推测其作用。(1)谈话:我们刚才观察的是猪肺,其实人的肺和猪的肺在外形和结构上基本相似。我们来看一看。(出示人体解剖图)(2)认识肺在人体的位置、大小。(3)课件动态演示呼吸过程,学生感受人体中肺器官的活动状态。(4)讨论:左右支气管伸入肺,并在肺里分成许多更

12、细小的支气管,肺里密布毛细血管,猜一猜这些血管中呼吸中起什么作用?肺器官的功能是什么?(二)经历活动,探究肺在呼吸活动中的作用。1启发思考,促进探究。(1)引入:肺在呼吸中究竟有什么作用?跟我们吸入的空气有什么关系?(2)提出 问题: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人体的呼吸离不开空气,可我们把空气吸进去后怎么又呼出来了,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呼吸?(3)组织讨论,引发猜想。生1 :人不呼吸就会憋死呀!生2 :能吸收气体中的某种成分。生3 :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是不一样的。(4)追问:你怎么知道它们不一样呢?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吗?想研究一下吗?2组织活动,初步体验。活动二:体验空气变化呼吸体验、初步感

13、知寻求证据(1)(1)布置活动内容和要求。教师提示:课件:先装一袋普通空气,然后用袋口封住嘴巴和鼻子,尽量不要漏气,反复呼吸,觉得难受就停下,同时把袋口拧紧,不要让空气跑了。比一比:看看谁袋中的空气不会漏掉?把你们反复呼吸直至不能再呼吸的空气收集好,用夹子夹住。 (课件提示要求;教师示范)(安全教育:不比时间长,要比不漏气。)(2)开始活动:反复呼吸同一袋空气。(3)学生交流:学生交流活动感受。(学生们都说越来越觉得闷,到后来就不能呼吸了)(4)教师 提问:在这个实验中,袋子里空气的总量有没有减少?汇报:没有,还是一袋空气(5)追问:那为什么到后来我们不能继续这样呼吸了呢?汇报:是空气发生了变

14、化;空气的成分改变了。(6)小结:是啊,如果空气成分没有变化,我们应该可以一直这样呼吸下去。而现在,我们却不能在同一袋空气中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了,说明经过呼吸的空气确实发生了变化。3分组实验,验证猜想。活动三:检验空气变化分组实验、视觉求证寻求证据(3)实验一:用点燃的竹签进行检验。(1)启发思考、猜测: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空气是不一样的,它们已经发生了变化,那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引导进行猜测。(课件出示:问题)生1:氧气减少了。生2:氧气在肺中被吸收,袋子里的氧气减少了。生3:吸入的是氧气,放出的是二氧化碳。生4: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2)引导:请同学们想想:我们以前在研

15、究空气的成分时,我们是用什么来研究的?生:点燃的蜡烛。师:在原来这个实验中,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有什么区别?生: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师:所以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生:点燃的蜡烛。师:物体燃烧是需要氧气的,当氧气不足或没有时,燃着的物体就会熄灭。我们要检验呼吸后的空气氧气是不是减少,就可以用这个方法。今天我们用点燃的竹签来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3)追问:能不能直接将点燃的竹签放进保鲜袋?生1:不能,因为会把袋子点着或熔化,引起危险。生2:里面的空气还会跑出来。(4)指导:现在老师教你们一个办法:把你们前面反复呼吸过的气体倒入集气瓶。强调注意事项:

16、袋子要倒着,袋口要捏紧。(课件出示:科学原理) (教师示范)(5)提问:为比较空气吸进去呼出来是否发生了变化,我们就检验袋子里的空气就行了吗?为了效果更明显,我们需要几瓶空气进行对比,需要怎样的空气?汇报:需要两瓶,一瓶是反复呼吸过的,另一瓶是没有经过反复呼吸的。(6)指导:收集方法指导。并要求贴上标签,用以区别。 (教师示范)(7)强调:竹签要用两支。毛玻璃片拿开应同时。点燃后要同时放入。应倾斜着放入。速度不能太快。(课件出示:注意事项)(8)实验:学生分组探究:竹签燃烧检验两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填写好实验记录单: 用点燃的竹签比较呼出和吸进的气体结论:呼出的气体 ,说明呼出的气体是 (9

17、)交流:一般的空气里氧气较多,反复呼吸的空气里氧气大量减少。(板书:擦去氧气减少和二氧化碳增多后面的两个问号)实验二: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检验。(1)看来要想准确地知道人体呼出的是否是二氧化碳,吸进的是否是富有氧气的空气,我们可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呢?(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四年级我们研究空气的成分时,学过用什么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会发生什么现象?(变浑浊)那么我们也可以什么来比较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呢?(用澄清的石灰水)。怎样设计这个实验呢?我们可以参考第49页上的图片提示,请各小组讨论一下实验方案。说说你们组分哪几步来做的?(3)学生小组讨论(4)反馈交流情况:你

18、们组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先用两个大小一样的透明熟料袋,分别收集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再分别倒入等量的清石灰水,最后摇晃一下,观察变化。那么怎样倒入清石灰水呢?应该注意什么?(用玻璃漏斗小心地插入收集的气体袋中,把清石灰水倒进去,量要相等。注意别让周围的空气进入。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好,考虑的可周到呀!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实验记录。按照刚才的讨论方案,分组实验。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做好实验记录。结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说明呼出的气体是 。(5)实验指导:分工、做实验。小组合作做实验:用澄清的石灰水比较新鲜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6)学生汇报,教师小结:通过

19、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什么?小组交流汇报:发现把澄清的石灰水倒入呼出的气体的一袋,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倒入新鲜空气的一袋,不会变浑浊。 (7)小结:空气在呼吸前后发生了变化,氧气减少和二氧化碳增多。延伸:学习资料、提升认识寻求证据(3)(1)科学家们对人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专门进行了研究比较,我们也来看一看,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播放: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2)交流: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3)小结:科学家的研究和我们一致,说明我们的猜测和实验是完全正确的。事实上人的呼吸过程就是在进行气体交换,把氧气吸收,将把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排出体外的过程。肺是帮助生命体呼吸的一

20、个重要器官。(课件:小结填空)三、测量肺活量活动四:比一比谁一口气吹成的气球大?1让学生推荐小组代表上台比一比用一口气吹气球,看谁吹成的气球大?2介绍什么是肺活量,并让学生评议谁上台比赛的同学谁的肺活量大?活动五: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1吹气球测量自己的肺活量;(1)吸一口气,然后尽你所能吹大一个气球,气球的末端有线绑紧,使它不漏气。(2)请一位内当家测量气球最宽处的周长。(3)周长越大表示呼出的气体量就越多。2用吸管一口气吹气,测量肺活量。(1)将塑料瓶装满水并做好刻度。(2)插入高弯头吸管后,倒置在少水槽里。(3)吸一口气后,尽你所能向水里吹气。(4)标出排出的水量。小组同学合作测量,把测得的

21、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3讨论: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一个人肺活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四、研究如何保护呼吸器官1呼吸是人体生命特征的体现,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呼吸器官,请同学们根据课本P51页上的图示(课件呈现),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说说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呼吸器官,为什么?2学生自学教材,分组讨论。3班级交流。我们要为保护呼吸器官做些积极的事情,比如平常打扫卫生先洒水,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吸烟,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 4讨论:为什么不能吸烟呢?请看这是健康人的肺,这是吸烟者的肺,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5这是什么标志呢?现在全国都各地在号召戒烟,吸烟究竟有什

22、么危害呢?课件播放关于保护呼吸器官健康常识。6你周围有吸烟的人吗?你准备怎么样劝解他们呢?为学校、家庭、公共场所设计戒烟宣传语和或办戒烟小报进行宣传。7课后将课上所利用到的资料和自己课外搜集到的资料制作一份宣传戒烟的小报。要求主题突出、版面活泼、内容生动。一周后组织评比活动,优胜的小报将在学校内展出,并到村内进行宣传。五、课的总结1通过这次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我知道了人有哪些呼吸器官;我知道了如何保护呼吸器官;我知道了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是不同的;我知道肺是交换气体的重要器官;我知道了要想办法做实验来研究问题)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没有遗憾之处?有没有建议?3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课

23、后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教育人们保护呼吸器官。【板书设计】2.肺和呼吸氧气减少鼻 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保护二氧化碳增多3.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目标】1认识心脏的形态和功能,会测量自己的脉搏,了解正常状态下心跳的次数。2了解血液循环器官及其作用。3学会用模型研究心脏的功能及血液循环。4在测量脉搏的搏动过程中了解脉搏与心跳的关系。5意识到保护心脏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认识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难点】认识心脏的功能、了解血液循环。【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相关模型材料(小皮球、软质塑料瓶、小鼓、毛线、头饰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生病的时

24、候去看过病吗?2师(出示听诊器):这个是做什么用的呢?你们想不想用听诊器也当一回医生呢?那就请你们拿出放在你们抽屉里的听诊器听一听自己身体内部的声音吧!(师巡视。观察学生如何听的)3引导学生交流在哪个位置听到了心脏跳动的声音。师:好,先暂停,放下听诊器,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说说你是在哪个位置听到这种声音的?用手指给大家看看。你认为这是什么器官发出的声音呢?4师:是的,这就是心脏发出的砰砰声,现在请同学们再拿起听诊器,听听自己的心跳声。5师:好,都把听诊器收起来,放进抽屉里。刚才同学们都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了吧?听到砰砰的声音,是不是让你觉得很神奇?现在在你头脑中,对于心脏这个器官,肯定有不少疑

25、问吧?(学生质疑,相机板书:“心跳”?)6师:看来同学们都对心脏这个器官很感兴趣,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心脏和血液循环”(贴出课题,齐读课题)二、认识心脏1过渡:首先我们先来探究心脏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了解到关于心脏的知识呢?(上网、解剖)是的,你们的这些方法都很好,我们还可以通过人体模型来探究心脏这个器官。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人体模型,现在请小组长上台来领取人体模型。2学生观察人体模型,师巡视。(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心脏的大小、位置、周围的器官情况、形状等)3师:通过观察人体模型,你们有什么发现呢?(学生说)4师:是的,你们真会观察,真会发现。看来你们都具有科学家的潜质,许多

26、科学家就是从小善于观察的,咱们班的同学这么会发现这么会观察,相信你们以后都能成为科学家。通过同学们自己研究,同学们已经发现了许多心脏的知识,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大屏幕,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关于心脏的知识。(课件)学生读5师:现在我们对心脏有了一些了解了,那心脏到底是怎么跳动的呢?你们想知道吗?(想),可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人体模型,是没有生命的,是不会跳的,那怎么才能看到心脏的跳动呢?(学生说)科学家们做实验也经常用些小动物来代替,今天呢,老师也从市场上买来了几只青蛙来代替,我们也学学科学家来解剖青蛙,观察心脏是如何跳动的。6指导学生观察青蛙的心脏是如何跳动的。7师:好,我们的观察先到这里,通过刚才

27、的观察,同学们观察到了心脏是怎么跳动了吗?哪个同学来说说。(学生交流)8师:咱们班的同学可真会观察 ,长大肯定个个都是科学家。你们看到的心脏一上一下的动,在科学上,我们叫做“收缩与舒张”(板书)心跳就是由收缩与舒张产生的。请你们握紧拳头,跟着老师舒张,收缩。情况大屏幕专家的介绍。从这段话中,你懂得了什么知识?9小结:是的,心跳是由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人们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明生命的结束,的确,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心脏就会跳到。三、实验体会心脏的泵血原理1师:现在你们觉得心跳重要吗?不跳行吗?为什么不行?我们再来看看人体模型,心脏旁边接着什么?(血管)那心脏和血管有什么关系呢?你们猜猜看?(学生猜测

28、)是的,心脏能把血液送到血管里,那心脏到底是怎样把血液送到血管里的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吧!2师讲解示范实验:首先,这个管子中间这个代表心脏,旁边的管子代表血管,我把一边的管子放进装有红色药水的水槽里,按住右边的管子,然后挤压中间的“心脏”把红色的水抽进来,然后再挤压一次,红色的水就从另一边的管子出来了,心脏就是通过这样的收缩、舒张把血液送到血管里的。你们想不想也试一试呢?那请听清楚要求,由组长把实验器材搬到各组,各组的组员要互相配合,要认真仔细地体会,并做好实验记录。做完实验请组长把实验器材再次收齐放到教室后面,然后老师的讲台上有纸巾,要把桌子擦干净。好,开始实验!3教师巡视指导。4师:通过

29、实验,同学们有什么体会呢?(心脏通过收缩与舒张的过程把血液送到血管里了。课件)5师:其实,心脏的工作比刚才的实验复杂多了,老师从网上找了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心脏到底是如何工作的。(视频的播放中要停下来讲解,解释为什么实验中要把一端的管子堵住。)6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和视频我们明白了心脏就像一个泵,通过不停收缩和舒张来抽进血液,再把血液泵到血管中。(板书:心脏血管)四、认识血液循环的意义1师:心脏不停地跳动,就意味着血液在血管里会不断地(学生说:流动)。那这些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流动又有什么作用呢?你们猜猜看。是不是像同学们说的这样呢,请看大屏幕。(课件)请个同学给大家介绍下吧。(板书:氧气,营养物质)2师:好,那老师有个问题,你们回忆下,你们上完体育课,或者做完剧烈的运动,你们有什么表现?3课件:讨论: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4学生交流5师:是不是像你们说的这样呢,请看大屏幕,我们来看看专家是怎么告诉我们的。(课件解释)五、课堂总结六、学会保护心脏1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认识到了心脏的重要性。2交流:我们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心脏呢?3教师补充介绍。【板书设计】 3.心脏和血液循环(营养物质,氧气)收缩心跳舒张泵心脏-血管血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 14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