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畜牧业基本情况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28996717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内蒙畜牧业基本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内蒙畜牧业基本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内蒙畜牧业基本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内蒙畜牧业基本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畜牧业基本情况(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 2400 公里, 南北跨度 1700 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118.3 万平方公里,占全 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东南西与8 省区毗邻,北与蒙 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 公里。自然条件地质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以北纬42为界,可分为两个I级大地构造单元。42线以北为天山-内蒙古- 兴安地槽区,以南为华北地台区。中、新生代时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内蒙古东 部地区形成北北东向的构造火山岩带,即新华夏系第

2、三隆起带。内蒙古存在着两个全国 著名的II级成矿带,就在这两大工级构造单元接触部轴和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上。前者 为华北地台北缘金、铜多金属II级成矿带,后者为大兴安岭II级铜多金属成矿带。地貌全区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大部分地区海拔 1000 米以上。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除了高原以外,还有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 湖泊。 气候全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形成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复杂多样的气候。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秋霜冻往 往过早来临;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全年降水量在100-500毫米之间,无霜期在 80-

3、150 天之间,年日照量普遍在2700 小时以上。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是全区气候差异的重要自然 分界线,大兴安岭以东和阴山以北地区的气温和降雨量明显低于大兴安岭以西和阴山以南地 区。水文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千余条,祖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由宁 夏石咀山附近进入内蒙古,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其中流域 面积在1 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7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有258条。有近千个大小湖泊。全区地表水资源为406.60 亿立方米,除黄河过境水外,境内自产水 源为 371 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水量的1.67。地下水资源为139.35亿立方米,占全国地 下水资源的

4、2.9。扣除重复水量,全区水资源总量为545.95 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 量2 370立方米,耕地每公顷平均占有水量l万立方米,平均产水模数为4.41万立方米 平方公里。内蒙古水资源在地区、时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匀,且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 适应。东部地区黑龙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区的27,耕地面积占全区的20,人口占 全区的18,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的65,人均占有水量8 420立方米,为全区均值的 3 .6倍。中西部地区的西辽河、海滦河、黄河3个流域总面积占全区的26 ,耕地占全 区的30,人口占全区的66,但水资源仅占全区25,其中除黄河沿岸可利用部分 过境水外,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土壤内蒙古自

5、治区地域辽阔,土壤种类较多,其性质和生产性能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特点是土壤形成过程中钙积化 强烈,有机质积累较多。根据土壤形成过程和土壤属性,分为9个土纲, 22个土类。在 9 个土纲中,以钙层土分布最少。内蒙古土壤在分布上东西之间变化明显,土壤带基本 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最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 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其中黑 土壤的自然肥力最高,结构和水分条件良好,易于耕作,适宜发展农业;黑钙土自然肥 力次之,适宜发展农林牧业。植被 内蒙古境内植被由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 等不同植物种类

6、组成。植物种类较丰富,已搜集到的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共计2 351种, 分 属于133科, 720属。其中引进栽培的有184种,野生植物有2 167种(种子植物2 106 种,蕨类植物61 种)。植物种类分布不均衡,山区植物最丰富。东部大兴安岭拥有丰富 的森林植物及草甸、沼泽与水生植物。中部阴山山脉及西部贺兰山兼有森林、草原植物 和草甸、沼泽植物。高平原和平原地区以草原与荒漠旱生型植物为主,含有少数的草甸植 物与盐生植物。内蒙古境内草原植被由东北的松辽平原,经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和内蒙古 高原到阴山山脉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其中:草原植被 包括世界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锡林

7、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等。荒漠 植被主要分布于伊克昭盟西部、巴彦淖尔盟西部和阿拉善盟。主要由小半灌木盐柴类和 矮灌木类组成,共有种子植物1 000 多种。植物种类虽不丰富,但地方特有种的优势作 用十分明显。资源状况动植物 内蒙古自治区分布有各类草原野生高等植物2781 种,植被组成主要有乔木、 灌木、半灌木植物、草本植物等基本类群,其中草本植物分布面积最广。按类别分,种子植 物 2208 种,蕨类植物62 种,苔藓类植物511 种。全区野生脊椎动物众多,总计712 种。主 要有圆口纲1种、鱼纲100种、哺乳纲138种、鸟纲436种、爬行纲28种、两栖纲9 种。 其中,列入国家重点

8、保护动物116 种,一级保护动物26 种,二级保护动物90 种。全区有中 国和日本两国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中规定的保护候鸟 128 种,有中国和澳大利亚两 国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中规定的保护候鸟45 种,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 公约附录物种脊椎动物99 种。水资源 内蒙古大小河流千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 1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7 条,主 要河流有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和西辽河四大水系。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较大的湖泊有 295 个,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达赉湖、达里诺尔和乌梁素海。内蒙古水资源总 量为 545.95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06.6 亿立方米,占总量的

9、74.5%;地下水 139.35 亿立 方米,占总量的 25.5%。森林草原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耕地面积714.9 万公顷,草原面积 8666.7 万公顷。据 2008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全区林地面积6.59 亿亩,森林面积3.55亿亩,人工造 林保存面积9790.35万亩,宜林地面积2.37 亿亩,均居全国第一位;有林地面积2.55亿亩, 天然林面积2.1 亿亩,居全国第二位;森林覆盖率20%。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13.61 亿立方 米,居全国第五位。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大兴安岭原始林区是我国重要的碳库、基因库和木 材资源基地。全区有大兴安岭南部、宝格达山等11 片次生林区和人工林区。

10、据第一次内蒙 古自治区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区有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4 大类 13 种类型湿 地,面积 6368 万亩,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1%,占全区土地面积的3.59%,湿地面积居全国 第三位。矿产资源 截止到2010年底,在全国已发现的171 种矿产资源中内蒙古就有143种, 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97种。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的有12 种、居全国前3 位的有 30 种、 居全国前10位的有74 种。稀土查明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其氧化物总量达18065.41万吨; 全区煤炭累计勘查估算资源总量7601.42 亿吨,其中查明的资源储量为3629.81 亿吨,预测 的资源量为 3971.61

11、 亿吨,居全国第 1 位。查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14746.63 亿立方米,探明石 油地质储量55671.2万吨,累计查明贵金属金504.46吨,银3.15 万吨;铜、铅、锌3 种有色 金属资源储量 3871.06 万吨。旅游资源 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概括起来有十大景观,即草原、森林、沙漠、河流 湖泊、温泉、冰雪、边境线、民族风情、历史古迹。其中不乏世界级精品,如成吉思汗陵、 昭君墓、古长城、阴山古刹五当召、五塔寺、贝子庙等。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最美的天然草 原,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阿尔山火山遗址地质公园等景观独特,科学价值高。截至 2011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共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区(点)300

12、多处,以重点旅游区(点)和旅 游城市为支点,形成了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全区共有注册旅行社786 家,星级饭店278家, A 级旅游景区 221 个,工农业旅游示范区(点)19 个,农家游、牧户游接待户 300 多家。此外,内蒙古旅游那达慕、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额济纳金秋胡杨节、满洲里中俄蒙三国 旅游节等一批高品位的旅游节庆活动已成为内蒙古旅游名牌产品。农业2012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04.9亿元,增长 5.8%。粮食总产量505.7亿斤, 增产 28.2亿斤,创历史新高。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1.1 亿头只,连续八年保持在1 亿头 只以上。其中,羊存栏8065.4 万只,牛存栏10

13、15.8万头。牛羊存栏呈现纯牧区减少,半农 半牧区和农区增加的趋势。2012 年全区肉类、牛奶、鸡蛋产量分别达到253万吨、910.2万 吨和 54.5 万吨。畜牧业内蒙古自治区拥有闻名世界的广袤草原和丰富的家畜品种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商品基地。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内蒙古畜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我区已经具备了年稳定饲养1 亿头只牲畜、年生产240 万吨肉、 10 万吨绒毛、900万吨牛奶和 50万吨禽蛋的综合生产能力。牛奶、羊肉、山羊绒、细羊毛 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畜牧业产值已占大农业的45.93。畜牧业综合生产水平居全国五大牧 区之首,为国民经济的发展

14、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内蒙古自治区畜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地方良种颇负盛名,不同的草原生态,造就了 不同类型的牲畜品种。有蒙古马、蒙古牛、蒙古羊、双峰驼、白绒山羊等地方品种,培育出 了三河马、草原红牛、内蒙古细毛羊、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双蜂驼等27 个优良品种, 并引进了荷斯坦、西门塔尔、安格斯、道赛特、萨福克等一批世界著名优良畜禽品种,特别 是最近新育成命名的呼伦贝尔肉羊和巴美羊两个新品种,填补了国内杂交肉羊品种的空白, 在提供高档畜产品和支援区内外畜种等方面,均发挥着重大作用。我区的肉、蛋、奶、毛绒、 皮张等五大类畜产品,在国内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些产品在国外也享有盛名。已建成

15、种畜场 为龙头的良种繁育体系,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0285.4万头(只),比重为94.7, 基本实现了畜禽良改化。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立足我区优势,按照大力发展特色、绿色、生态 畜牧业的战略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畜牧畜牧业。充分发挥我区具有发展草原畜牧业和农区畜 牧业的双重优势,优化生产布局,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使畜牧业尽快向质量、效 益与生态安全并重的方向转变,做大做强畜牧业,畜牧业生产布局发生了积极变化,优势畜 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畜产品生产区域布局日趋合理,一批优势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 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为重点的奶业生产基地,以通辽市、赤峰

16、市为重点的肉 牛、猪禽生产基地,以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 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为重点的肉羊、细羊毛生产基地,以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 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为重点的羊绒生产基地各具特色,发展势头 良好。 种植业内蒙古粮食生产以玉米、小麦、水稻、大豆、马铃薯五大作物和谷子、高粱、莜麦、糜黍、绿豆等杂粮杂豆为主。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体现不同地域特点和优势的粮食 生产基地,如河套、土默川平原、大兴安岭岭北地区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西辽河平原及中 西部广大地区的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大兴安岭东南的优质大豆、水稻生产基地;中西部丘陵 旱作区的优质马铃

17、薯、杂粮杂豆生产基地。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6 位;大豆面积、 产量居全国第3位和第 2 位;马铃薯播种面积居全国首位,产量居全国第2 位;杂粮杂豆中 高粱的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荞麦面积居全国第2位,产量居全国第1 位;谷子面积 居全国第3位,产量居全国第2位;燕麦、红小豆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2 位,绿豆面积产量 均居全国首位;向日葵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甜菜种植面积为、产量均列全国第3 位。内 蒙古作为国家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不但是国家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 生态屏障。社会经济指标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8.94万公顷,增长0.5%。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达 252

18、8.5 万吨,增长 5.9%;油料产量 145.08 万吨,增长 8.4%;甜菜产量 167.93 万吨,增长 6.5%; 蔬菜产量 1476.29 万吨,增长 2.5%;水果(含果用瓜)产量283.5 万吨,下降 6%。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头数达11263万头(只),增长 4.6%;牲畜总增6827.4 万头(只), 牲畜总增率达 63.4%。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0654.2 万头(只),比重为 94.6%。 初步统计,全年肉类总产量245.74万吨,增长3.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达到73.9 万 吨、51.2 万吨和88.6万吨,分别增长3.6%、3%和 1.6%。牛奶产

19、量910.2万吨,增长0.2%; 山羊绒产量7642吨,下降 0.02%;禽蛋产量54.5 万吨,增长 3.8%;水产品产量13.16万吨, 增长 7.1%。表 2 2012 年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总量速度()粮食(万吨)小麦(万吨)玉米(万吨)稻谷(万吨)大豆(万吨)薯类(万吨)油料(万吨)甜菜(万吨)水果(含果用瓜)(万吨)蔬菜(万吨)牛奶(万吨)绵羊毛(万吨)山羊绒(吨)水产品(万吨)肉类总产量(万吨)猪肉牛肉羊肉牧业年度牲畜存栏(万头、只)大牲畜(万头)羊(万只)猪(万口)2528.5188.421784.3973.26121.96184.73145.08167.93283.5

20、01476.29910.2010.42764213.16245.7473.9051.2088.60112631238.708605.401418.905.910.29.3-5.9-11.1-9.58.46.5-6.02.50.2-2.3-0.027.13.53.63.01.64.65.33.114.6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12 年,全区农机装备总量和机械化水平 同步快速增长,农机总动力3250 万千瓦,同比增长2.5;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3%,同比提 高 2.4 个百分点,为近10 年来的最高水平。年末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280.56 万千瓦, 增长 3.4%;排灌机电井数量37

21、.93 万眼,增长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2.5万公顷,增长 1.7%;全年农村牧区用电量55.15 亿千瓦时,增长5.5%;化肥施用量(按折纯)189.04万 吨,增长 6.8%。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78.1 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5.7万公顷,飞播造 林 6.5万公顷,封山育林35.9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地造林面积4 万公顷,完成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面积11.6万公顷,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面积42.2万公顷, 完成“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造林面积12.3 万公顷,完成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9.1 万公 顷。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366.4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全年实现

22、林业产业产值222 亿 元。草原概况、 基本情况内蒙古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 13.2亿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0.2 亿亩),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4%。33 个牧业旗县和21 个半农半牧业旗县拥有天然草原面积10.87 亿亩,约占全区草原总面积的82.3%。自东 向西依次分布着温性草甸草原、温性典型草原、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 荒漠类5大地带性植被;还隐域分布着山地草甸类、低平地草甸类和沼泽类3 类非地带性植被。我区草原产草量,由东向西逐渐降低,规律明显。草甸草原干草产量40150 公斤/亩,典型草原60105公斤/亩,西部荒漠草原40公斤

23、/亩左右,草原化荒漠30公 斤/亩左右,荒漠20公斤/亩左右。草原的产草量主要受水分条件变化的影响,每100毫 米降水能形成2530公斤/亩的干草量,等量降水所形成的产草量,东部大于西部。我区天然草原理论载畜量为4420万羊单位。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承载能力平均分别为11 亩/羊单位、37亩/羊单位、46亩/羊单位和60亩/羊单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衡,人口较快增长,人为干扰,以及投入不 足等原因,草原“三化”(沙化、退化、盐渍化)严重。据本世纪初草原普查显示,草原 “三化”面积 7.02 亿亩,占总面积的62%。经过西部大开发近10 年的草原生态建设

24、,草原生态得到明显改善。近三年全区草 原植被盖度平均为38%左右,与本世纪初相比提高了近8 个百分点。据监测,近三年草 原植被指数平均数与本世纪初期三年平均数相比,整体上变好的占33.18%,持平的占 52.06%,变差的占 14.76%。禁牧、休牧实施力度较大的中西部地区草原生态趋于好转, 东部的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退化依然严重。全区草原生态处于退化趋缓、局部好转的恢 复起步阶段。二、重点工程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 战略措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作出不同的决策和部署,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 度。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起始于1998 年,如今1

25、4 个年头已过去,不仅让北方草原 重现勃勃生机,也逐渐改变了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影响 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未来发展和命运。(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保障国家生态安 全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国土生态安全屏障的迫切需要,更是推进和谐内蒙古和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今年,全区各级草原工作者和广大农牧民朋友齐心协力,特别 是在全区广大农牧民朋友们的理解、支持和努力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不负众 望,逐步实现了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阶段性成果。2012年,国家给我区共安排了禁牧和草畜平衡任务 10.2亿

26、亩,其中,禁牧 4.04 亿亩,草畜平衡6.16 亿亩,牧草良种4522万亩,牧民生产资料补贴48万户。目前,全 区禁牧和草畜平衡任务已全部按计划任务100%落实完成,牧草良种补贴任务落实 3098万亩,占总任务97%,核实建档面积2885 万亩占总任务的 90%,目前各地 草原部门已将核实建档后的补贴信息提交到财政部门。(二)退牧还草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我区共完成退牧还草工程建设任务23505万亩, 完成计划任务的 100%。其中禁牧围栏9292 万亩,休牧围栏 11808万亩,划区轮牧 640 万亩;草地补播5000 万亩。工程区植被状况明显好于非工程区,20082012

27、年,工 程区平均植被盖度、高度、干草产量分别比非工程区高出 10.41 个百分点、7.95 厘米和 24.25 公斤。(三)风沙源治理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自2000 年实施以来,到 2011 年我区累计完成草地治理面 积 9504.336 万亩,建暖棚 514.04 万平方米,购置饲料机械 59880 台套。据重点 监测区显示,2009 年与工程初期的2000 年相比,植被盖度提高了 14-16 个百分 点,产量提高了 25%-34.2%,明沙面积减少了 24.7%-30.7%。在认真总结京津风沙 源治理一期工程实施情况的基础上,与自治区发改委联合上报国家发改委京津风沙源治 理二期工程规划纲

28、要。三、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一)草原建设规模逐年增加2012 年全区草原建设总体规模达到5355.52 万亩。其中,多年生人工种草389.52 万亩,一年生人工种草 1812.20 万亩,补播牧草123.20 万亩,草地改良503.20 万亩,饲 用灌木 557.66 万亩,飞播牧草 13 万亩,草原围栏 1956.74 万亩。生产牧草种子 9264 吨, 青贮贮量达 251.75 亿公斤。为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草原鼠虫害防治成效显著今年,草原鼠虫害多发,危害严重,全区草原鼠害危害面积 8550.3 万亩,严重受害 面积 3606.10 万亩;草原虫害受害面

29、积11329.12万亩,严重受害面积5157.5万亩。针对 严重的草原鼠虫害,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了有力的防治工作。共防治鼠害1929.42 万亩,虫害2995.42 万亩,防治效果均达到了90%以上。(三)草原生态监测工作有了新突破在全区各级草原监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结合MODIS遥感数据和气象资料, 完成了 5 月和 7月两期草情监测报告和2011 年退牧还草项目区效益监测报告。据监 测, 2012年 33个牧业旗天然草原冷季可食牧草储量93.79亿公斤,冷季总适宜载畜量 2434.42 万羊单位,比上年提高了23.39%。2012年全区草原植被平均盖度为43.05%, 比2011年

30、提高5个百分点;植被平均高度为26.88cm,比2011年提高2cm;平均产草 量65.28公斤亩,比2011 年提高了16.56公斤。根据遥感资料统计,全区草原植被综 合指数与近五年平均数相比,提高的占59.12%,持平的占 28.55%,降低的占 12.33%。(四)积极完善和推进草原承包及基本草原划定工作201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为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下发了关于进 一步落实完善草原“双权一制”有关事宜的通知,结合草原新政,各地积极推进和完善 草原双权一制工作。据统计,全区落实草原权属面积11 亿亩,其中落实集体草原所有 权面积10.46亿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95%

31、,落实国有草原使用权面积0.54 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5%。草原承包面积10.4 亿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 总面积的94.55%,其中承包到户8.8 亿亩,承包到联户1.6 亿亩,发放草原经营权证1481521 份,涉及农牧民1926822 户。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稳步推进。牧区共划定基本草原8.4 亿亩,涉及 37 个旗县,占全区草原面积 63.6%,占划定基本草原旗县草原面积 84.3%。(五)草原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草原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 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及标准相继公布执行,条 例及办法的出台标志

32、着我区草原法律法规配套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形成了“一 法两例两规章”的草原法律法规框架体系。依法管理草原能力不断提高。草原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全区现有108 个草原监理机 构,2400名草原监督管理人员,年查办违法案件2 万起左右。四、今后工作思路(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三农三牧”工作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退牧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重大项目 政策为抓手,按照“全面规划,加强保护,合理利用,重点建设”的草原保护建设方针, 全面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和政策,切实增强草原执法监 督能力,不断提高草原保护和监测

33、水平,为促进我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 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三)建设目标到 2015 年,每年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任务共 10.16 亿亩,其中,禁牧 4.42 亿亩, 草畜平衡5.77 亿亩;牧草良种补贴总规模达到4500万亩,牧民生产资料补贴48 万户。 草原建设总规模每年保持在 4000 万亩以上。到 2020 年,草原退化沙化趋势得到有效缓解并向良性循环发展,基本实现草畜平 衡。进一步提升草原生态功能,提高牧区防灾抗灾能力,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促进牧 区经济发展,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十二 五末,基本草原划定达到9 亿亩。(三)工作重点一是进一

34、步做好 2013年草原补奖机制的实施和落实工作,从禁牧、草畜平衡制度 落实监管和减畜任务核查着手,做好2013 年草原补奖机制的实施工作。二是做好2012 年退牧还草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三是做好2012 年苜蓿示范基 地建设验收总结的基础上,着力抓好2013 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的完善工作, 加快现代草业发展步伐。四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草原保护制度。五是加强草原生态建设, 严格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和规划要求,加大草原建设力度,特别是草原生态重点工程 建设,大搞人工种草、饲草料地、草地改良、青贮、草库伦等建设,有效提高饲草料供 给能力。六是强化草原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做好生态监测和草原防灾减灾工作。五、结束语草原既是牧业发展重要的生产资料,只有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才能为草原畜牧 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才能满足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 日益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已经有条件更好地处理草原生态、牧业生产 和牧民生活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 干意见的要求和指示,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部署下,在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牧区终将成为生态良好、生活宽裕、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新牧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