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并发消化道穿孔的观察与护理

上传人:d****2 文档编号:228988317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并发消化道穿孔的观察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并发消化道穿孔的观察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并发消化道穿孔的观察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并发消化道穿孔的观察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并发消化道穿孔的观察与护理(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并发消化道穿孔的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并发消化道穿孔的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 210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行ESD治疗,其中13例并发消化道穿孔。术前对患者身体状况、 心理状态、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做全面评估,针对不同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 建立良好的心理应对能力。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术中默契的护理配合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 护理。结果 12例消化道穿孔患者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康复出院, 1例胃间质瘤患者因肿瘤生 长于固有肌层深层并向腹腔外生长,剥离过程中穿孔,立即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充分的术 前准备,术中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熟练的操作

2、技巧和术后精心周密的治疗护理,可降低并 发症的严重程度,将患者的痛苦降至最小。有效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 绪,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促进康复,同时对减少医疗纠纷,促进护患、医患关系和 谐具有重大作用。【关键词】 内镜; ESD; 消化道穿孔; 护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近年来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和较大良性病变的新技术1,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2009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内镜中心应用ESD 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共210例, 13例手术过程中穿孔,采用内镜下钛夹夹闭, 12例 消化道穿孔患者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康复出院, 1例胃间质瘤患者因肿瘤生长

3、于固有肌层深 层并向腹腔外生长,在剥离过程中穿孔,立即转外科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应用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共210例,其中13例医源性消化道 穿孔,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4170岁。患者术前常规行内镜、超声内镜(ESU )及上 腹部CT检查,明确病变位置、大小及起源层次。其中病变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1例,胃固 有肌层9例,胃粘膜层1例,升结肠粘膜层2例。术后病理示食管平滑肌瘤1例,胃间质瘤9例,胃息肉1例,升结肠绒毛状腺瘤2例。最大的肿瘤直径为4cm,肿瘤平均大小1.4cm。 13例在内镜下直接观察到穿孔部位,穿孔直径约0.22.0 cm,平均0.6

4、cm。穿孔患者血白细 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升高,1例食管穿孔患者发现皮下气肿,颈胸部有捻发感,其余患者X线 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2. 方法操作均在全身麻醉、心电监护下进行。选用Olympus电子胃镜,HX-600-135型 钛夹置放器。内镜剥离出现穿孔后,迅速吸净胃腔内液体和大部分气体,在暴露病灶同时少 注气或者适当吸气,若局部伴出血,可适当反复充气吸气后较充分地暴露病变组织,将金属 钛夹安装于可旋式夹闭器上,从活检孔道插入已安装好钛夹的置放器,送到内镜前端,推出 金属钛夹,缓慢地收紧,使夹子与病灶呈垂直方向接触,确保夹子接触两侧黏膜后收紧钛夹, 取出置放器,根据病灶大小决定放置钛夹数量及方式。

5、严重气腹时用气腹针进行腹腔穿刺放 气。3. 结果12例患者经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后,给予禁食、禁饮、抑酸、止血、抗感染、营养支 持补液等治疗,术后2-3d后腹痛、腹胀均明显减轻或消失;发热患者于4d内体温恢复正常, 住院时间为11-14d,患者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穿孔封闭。1例胃间质瘤患者因肿瘤生长于 固有肌层深层并向腹腔外生长,剥离过程中穿孔,转外科手术治疗。手术中发生穿孔患者的 临床资料如表1。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及家属对此项技术不了解,对治疗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非常 担心,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术前护士对患者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家庭及社会支持系 统做全面评估,针对

6、患者担心能否根治及病理结果等问题耐心解答,详细介绍手术治疗过程, 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如黏膜损伤、出血、消化道 穿孔、心脑血管意外等,及出现并发症后应对措施,介绍既往类似病例治愈经验,帮助患者 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心理应对能力,积极配合作好术前准备工作。1.2 术前准备 (1)完善相关检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重要脏器功能,询问患者是否有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及其他禁忌证。完善心电图、胸片、心肺功能、血常规、血型 等术前检查。检查凝血机制及有无使用抗凝药物。高血压者降压药使用至手术前夜,使血压 维持在正常范围;冠心病患者在心脏情况稳定,近期无频繁发作心绞痛

7、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 情况即可手术;慢性心功能不全给予强心利尿治疗,使心功能达口级以上,持续2周以上手 术;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术前常规行呼吸功能测定并专科会诊;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 物者须停药一周,查凝血功能正常方可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者保持接近血糖正常并稳定5- 7d3。(2)消化道准备:指导患者前日进清淡饮食,术日晨空腹,肠道手术前晚或当日晨口服 磷酸钠盐口服溶液或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清洗肠道,充分的消化道准备以确保手术中视 野清晰。 (3)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签署手术同意书。特别告知患者及家属 手术中如有较大穿孔不能在内镜下夹闭时需转外科在腹腔镜或开腹行腔外缝合。 (

8、4)术前取出 义齿,建立静脉留置针,保证输液通畅,出现意外能及时静脉给药。 (5)术前 30min 给予安定 10mg, 丁溴山莨菪碱20 mg肌肉注射。(6)备齐器械、药品,检查各种仪器完好。2术中观察与护理配合 内镜配合护士术前应做好各种器械准备,熟悉医师的意图,紧 密配合。医护的默契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4。为避免穿孔 的发生和及时发现穿孔,在内镜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血压、脉搏、 呼吸、 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有无呼吸困难、皮下气肿、腹部膨隆、胃肠腔持续充气仍不能展开等穿 孔现象。一旦发生穿孔立即停止剥离,对穿孔处进行补救,用钛夹将穿孔两侧周围组织夹

9、紧, 使穿孔处闭合。皮下气肿大多采取保守治疗,等待其自行吸收。大面积皮下气肿特别是纵膈 气肿可挤压心脏和大血管而出现循环抑制,严重气腹可使呼吸受阻或发生神经性休克,有时 需穿刺或切开排气。张力性气胸是严重并发症,一旦诊断应急症处理,必要时在第3-4 肋间 隙放置胸管闭式引流,否则肺和纵膈的压迫会造成严重循环呼吸抑制而危及生命5。穿孔并 发症处理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如有异常,及时提醒医生,护士应沉着冷静、有条不紊 地配合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3术后护理3.1 一般护理 术后给予禁食水,放置胃肠减压管,氧气吸入,必要时面罩给氧,嘱患者 术后取半坐卧位,记录 24h 出入量,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水电

10、解质平衡。静脉滴注抑酸、止 血等药物,足量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3.2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颈胸腹部体征,给予心电监护,监测体温、脉搏、呼 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及血细胞分析,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皮下气肿、颈胸腹部疼痛、腹部 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发热等临床表现,有无呕血、黑便等出血症状。及时查X片有无 纵膈积气、气胸、皮下积气、膈下有无游离气体。如体温正常或体温由高热逐渐降低,表明 穿孔封闭彻底,若术后仍持续高热,表明穿孔封闭不彻底或腹膜炎未能控制,应及时报告医 生6。9例患者体温波动在37.5C-38.8C,经抗感染治疗4d天后体温恢复正常。本组10例 患者术后感腹痛腹胀,可耐受,经治

11、疗2-3d后逐渐减轻或消失。1例食道穿孔患者术后第2d 颈胸部捻发感消失,第3d复查胸片,提示胸腔气体基本吸收。3.3 胃肠减压护理 胃肠减压管的放置在穿孔术后处理中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减轻胃内压 减少胃液经穿孔向腹腔内外渗,同时还能帮助观察是否有继发性出血。应保持引流通畅,固 定牢固,随时检查是否引流有效,注意引流管引流的液体颜色以及量的变化,为医生提供准 确信息。3.4 老年患者护理要点老年患者由于症状体征不典型,基础疾病多,耐受能力低下、合 并症多且病情变化快,穿孔后易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很快出现身体衰弱,甚至多器 官功能衰竭,护理应强调预见性。根据患者穿孔原因部位大小及全身情况,及

12、时采取治疗方 法和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尤其是血氧饱和度,遵医嘱予血气分析,了解有 无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症状7。输液时注意输液量及输液速度,既要保证每日 输液量的供应又不能加重心肺功能负担。加强基础护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术后2h拍背 叩痰,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和深呼吸,及时排出气管内分泌物,痰多粘稠给予雾化吸入,防止 肺部感染。协助患者活动双下肢,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鼓励床上活动,争取早日下床活 动。禁食期间口腔护理2次/日,口唇干裂予石蜡油涂抹保持湿润。本组65岁以上老年患者 4 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3.5饮食护理禁食期间应反复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禁食的重要性,取得配合

13、。术后饮食开 放时间根据患者腹痛症状、体征及患者是否出现饥饿感来确定,一般禁食2-3d,若肠蠕动恢 复,无明显腹痛,肛门有排气、排便等表现,可以进流质饮食。饮食原则:先进流质饮食, 逐渐过渡到半流饮食,进而到软食、普食。禁食粗糙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 压增高因素,以免结痂过早脱落发生出血8。讨论近年随着内镜下治疗新技术的进一步开展,医源性急性消化道穿孔的病例有上升趋势9 穿孔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且消化道穿孔作为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患者易 产生挫折感和消极情绪反应, 表现为攻击性行为及不合作行为10。术中穿孔的预防和穿孔的 及时处理在ESD固然重要,穿孔后的观察与护理也

14、非常关键。本组病例临床治疗护理结果表 明,术中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熟练的操作技巧和精心周密的治疗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严 重程度,将患者的痛苦降至最小。有效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其 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促进康复,同时对减少医疗纠纷,促进护患、医患关系和谐具有重 大作用。参考文献1施新岗,李兆申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进展J中华消化内科杂志,2008, 2 (1):52-54.王萍,姚礼庆.现代内镜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81-182.吴莉君,王媛,唐裕芳等高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的护理J.中国内镜 杂志, 2010, 16(12):1328-

15、13294王萍,蒋莉莎,占强.医源性十二指肠穿孔钛夹封闭治疗的护理J.中国病案,2 013,14 (10):80.5刘月强,赵素贞,杨五臣等.食管原位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并发食管气管穿孔麻醉处 理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 (12): 184.6刘丹,庄耘,徐馥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急性穿孔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 33(33): 7378.孙雪梅,于海荣.食管异物穿孔护理分析报告4例J.护理论著,2012,14 (34): 325-326.8杜净红,刘捷,陈宝宝.大肠息肉内镜下切除并发消化道穿孔内科保守治疗的护理配 合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 (10): 313-314.张鹤鸣,郭强.消化道急性穿孔内镜下OTSC金属夹闭合术效果评估J.重庆医学,2013, 42(20):2349-2351.10韦静.消化道穿孔 61例手术后观察与护理消化道急性穿孔内镜下金属夹闭合术效果 评估J.右江医学,2000,28(5): 413-4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