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228971744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2.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 设计目的2二. 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21. 工作频率范围22. 灵敏度23. 选择性24. 频率特性25. 输出功率2三. 调频接收机的组成3四. 单元电路设计31.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42. MC3361的功能介绍6五. 总体电路设计9总电路原理图10六. 心得体会11参考文献13一.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巩固已学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调频 接收机的组成及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了解集成电 路单片接收机的性能及应用。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调频接收机 的各单元电路。二.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1. 工作频率范围接收机可以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 频率范围

2、或波段覆盖。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 频率相对应。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z。2. 灵敏度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通常用输入信号电压 的大小来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调频广播 收音机的灵敏度一般为530uV,本课程设计中采用25uV。3. 选择性接收机从各种信号和干扰中选出所需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 单位用dB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越好。调频接收机的中频 干扰抑制比应大于50dBo4. 频率特性接收机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频率特性或通频带。调频机的通频 带一般为200KHzo5. 输出功率接收机的负载输出的最大不失真功率称为输出功率。三调频接

3、收机组成调频接收机组成框图调频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f1,再经高频放 大级放大进入混频级。本机振荡器输出的另一高频f2亦进入混频级, 则混频级的输出为含有f、f2、(f+f2)、(f2-f)等频率分量的信号。 混频级的输出接调频回路选出中频信号(f?-.),再经中频放大器放 大,获得足够高增益,然后鉴频器解调出低频调制信号,由低频功放 级放大。由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混频成为固定的中频,再加 以放大,因此接收机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性能也比较稳定。 四单元电路设计1.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VCC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原理图工作原理:从天线ANTA1接收到的

4、高频信号经过CA、CCA】、LA】组成的选频回路,选取信号为f =10.7MHz的有用信号,经晶体管QA1进行放大,1由CA3、TA1初级组成的调谐回路,进一步滤除无用信号,将有用信3号经变压器和CB1耦合进入MC3361。电路参数确定:1.静态工作点的设置由于放大器工作在小信号放大状态,而且有:U =R /(R +R )VBQ b1 b1 b2 ccI =(U -U )/R=IEQ BQ BEQ e CQU =V -I (R +R) I =I /CEQ cc EQ c eBQ CQ取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IEQ=1.5mAEQU =3VEQU =9VCEQ则Re=Ueq/Ie=1.5K取流过R

5、A3的电流基极电流的7倍,则有:RA3=Ubq/7E EQ E3 BQI =17.6K18K,则 RA+WA=(12-3.7)*18=40K,则取 RA =5.1K WABQ2121选取50K的可调电阻以调整静态工作点。2. 谐振回路参数的计算其中 g =I mA/26卩S=1.15mSbe EG=I mA/26卩 S=58mSm EY. =(gb +jwCb )/1+rb (gb +jwCb )ie b eb eb e b eb=1.373*10-3S+2.88*10-3S则有 g =1.373ms r =1/g =728o C =2.88mS/w=22.5pFieieieieY =(jwC

6、 Cb g )/1+r (gb +jwCb )+jwCboebb be mbb bebebe=0.216mS+j1.37mS则有 g =0.216mS C =1.37mS/w=10.2pFoeoe回路总电容c勺计算C =1/(2nfo)2L=1/2*3.14*10.7*1062*1.8*10-6 =123pFC =CZ-P12Coe-P22Cie= 120-0 . 432*22 . 5T0.2 =119pF则有 CA=119pF120pF3. 耦合电容及高频滤波电容的确定如上图高频电路中取耦合电容CA2=0.001uF,旁路电容CA =0.1uF,滤波电容 CA =0.1uF45电压增益:A二

7、-U/Uuo o i=-P1P2Yfe/gE=-P1P2Yfe/P12goe+P22gie+G=(N -N)dB2 1增频带:Bw=2Af0.7二fo/QL放大器的选择性:Kr0.i=B0.i/B0.72.MC3361的功能介绍MC3361是MOTOROLA公司生产的窄带单片集成低功耗FM接收机芯片,该芯片内部集成有振荡、混频,相移、鉴频有源滤波、噪声抑制、消声开关等功能电路。各引脚功能如下表所示:MC3361各引脚功能引脚名称功能说明引脚名称功能说明1OSC1中频振荡器 外接元件端9Demod解调输出2OSC2中频振荡器 外接元件端10Fitter-in滤波器输入3Mix-out混频输出端1

8、1Fitter-out滤波器输出4Vcc电源正极,范 围28V12Sque静噪输入5Lim-in限幅放大器 输入端13Scan扫描控制6Decouple去耦14Mute哑音7Decouple去耦15GND电源负极8Quad正父线圈16Mix-out混频输入端由MC3361构成的窄带单片FM接收机内部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 芯片内晶体与外接在第1、2脚的晶体和电容构成第二本机振荡器, 其振荡信号f2L与第一中频信号在片内第二混频器中进行混频。第 二混频器输出叮土f2L信号(第3脚)。当第一中频信号fii=10.7MHz, 第二本振信号f=10.245MHz时,第二中频f =f -f =455

9、KHz。第二2L2丄丄丄2L混频器输出端(第3脚)接中心频率为455KHz的窄带三端陶瓷滤波 器Fl2,将f丄丄土f2L中的差频分量f2I (f2i=fii-f2L=455KHz)取出。滤波 后的第二中频信号f2I加到限幅放大器的输入端(第5脚),进行五级 限幅中频放大。放大了的中频信号分为两路,一路送片内鉴频器,一 路送第8脚接鉴频器的LC移相网络。鉴频器输出即解调信号从第9 脚输出。第6、7脚通常接去耦电容。第12、13、14脚与外围器件组 成静噪触发电路。+V =2.08.0V。CCRepresentative Block DiagramMixerSquelchFilterFilterR

10、ecoveredScanMC3361BFigure 1. Test Circuit10.245 MHzvcc OmuRataCFU455D216o zrca51220 pF 丁 貂 PFFL1112470 k10SQ SW Inputo /Hk1rL rH+1Mixer Input 107 MHzo Audio MuteO Scan Controln-O Filter Amp OutO Filter Amp InO AF OutputIQuad CoilFL1 - muRata Erie North America CFU455D2 or equivalentQuadrature Coil -

11、 Toko America Type 7MC-8128Z or equivalent C-liF; unless notedMC3361构成的10.7MHz调频接收机电路图五.整体电路设计六心得体会这个学期接触了高频电子线路这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书本上学的 都是一些的理论知识,也比较抽象,可以说一个学期快结束了也没觉 得究竟学到了什么,但是经过这两个礼拜高频电子线路的课程设计, 才真正明白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含义,也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与独 立搜集资料的能力。我的课题是调频接收机的设计,一开始,浣老师就给我们这两个 礼拜的课程设计做了统一的安排。接到任务书的第一天,我就迫不及 待的钻进了图书馆,搜

12、索着我需要的有关调频接收机的书籍资料,终 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图书馆借的几本书还是找到了一些对我有用的 资料。记得老师第一天就给我们说过,如果有不懂的可以去办公室找 他。在翻阅了有关书籍后,我发现了一些问题,然后又急急忙忙的上 网查询,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帮我答疑,在仍心存疑惑时,我 就去请教了老师。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后,我就正式开始了我的课程设 计。在我了解调频接收机的有关知识后,我就开始构思怎样开始设计 才能让我设计的调频接收机达到任务书上的要求。在把整体框架画好 后,接下来就是单元电路的设计。幸好上个礼拜做了电子CAD的课程 设计,对Protel99制图有了比较熟练的操作与应用,这对我

13、在这次 课程设计中有关原理图的绘制真是节约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也增加了 不少制图的乐趣,进一步提升了 Protel99画图的功底。通过这次调频接收机的设计,让我对电路的设计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实际中的电路与理想的接线也还是有区别的。同 时也让我更深的认识到:什么都只有通过自己动脑,自己动手才能体 会学习的乐趣,真正享受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快乐。参考文献1、无线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 黄智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电子线路综合设计 谢自美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3、 高频电子线路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4、高频电子线路(第二版) 高吉祥 电子工业出版社5、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日】市川裕一 青木胜科学出版社6、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陈大钦 高等教育出版社7、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杨翠娥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