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28958528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唐诗何以成为经典? 从数量上来看,据专家估计,唐诗(包含五代诗)存世数量约53000首,作者约3000人。这组数字,远远超过了从诗经以来到隋朝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全部诗歌的总和。在作者方面,写诗几乎成为当时唐朝全民性的文艺活动,各行各业都有诗作传世,甚至不乏无名氏的精彩诗作留了下来。因此,从作者的身份、诗作的数量和诗人的数量来看,唐代诗歌都达到了一个极其辉煌的程度,堪

2、称中国历史上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诗之所以成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主要是因为它的艺术造诣登峰造极。那个伟大的时代不仅诞生了李、杜这样享有世界声誉的诗人,而且还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名家,比如初唐四杰、王孟、高岑、晚唐的小李杜等。 不仅如此,唐诗的风格非常多样。既有像杜甫这样描写现实的伟大诗人,也有像李白这样风格比较浪漫的诗人,同时还有一些深受禅宗思想濡染的诗人。而且中国古典诗歌的各种体裁的发展,在唐代都达到一个全盛时期。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切好诗,到唐代已经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的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我搞摩鲁迅先生此话之意,大约是如今的我们如果想写诗抒发胸中之意的时候,不妨直接引用一首

3、唐朝诗人的诗即可,不必亲自操刀了。 唐诗之所以经典,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经典是要经过长时间检验的,而唐诗具有强大的时间穿透性。经典在流传过程之中,会得到不断的阐释和接受,会融入很多时代因素,成为作者和读者的一个公共空间,作者在写的时候就会留下空白,等着读者去填充。读者在读一首诗的时候,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忽然之间豁然开朗,领悟到诗歌的真谛,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和作者发生了共鸣,这就是接受文学传播过程中的时间穿越性。 红楼梦中有“香菱学诗”片段,黛玉给香菱推荐“诗歌教科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了。”也就是先把王维的诗揣摩透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诗”,

4、因为杜甫的七言律诗在盛唐以后是出类拔萃的;“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李白的七绝是黛玉给香菱指定的第三本教科书。黛玉认为,有了这三本“教科书”垫底,再往上追溯读陶渊明的诗,读庾信、鲍照的诗,就有基础了,再过一段时间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香菱就可以成为诗翁了。这一观点,不仅是曹雪芹的观点,也是清代很多作家、学者共同的观点。所以宋元明清以来,无数的诗歌读者,包括专业读者和非专业读者,他们在进行评论的时候以唐诗为主要评论对象。而他们学写诗歌,就像练书法时临帖一样,也是以唐诗为榜样。所以唐诗一千多年来,从唐代传到今天,是一代一代的读者不断努力、不断经典化的过程。 (摘编自魏景波唐诗经典的现代价

5、值) 材料二: 唐诗是中国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 这座高峰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多方面的原因。从七世纪初建国到八世纪中叶安史叛乱之前这一百多年,唐帝国的经济一直是上升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即使在安史之乱后,由于南方的开发与南北交通保持畅通,经济和文化增长的势头也没有停顿下来。这个社会,正是整个唐代文学艺术的温床。此其一。其次,由“五胡十六国”极其纷扰混乱的局面到隋唐统一,是一个国内各民族由斗争而融合的过程。国内各民族的融合,还加上当时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都使得各阶级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复杂,为作家们的修养和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养料和素材。其三,在长期南北分裂以后建立起来的唐帝国,

6、对各种思想,也和对各族文化一样,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例如儒释道三教就是始终并存的。因此,唐人思想比较活泼,言行较少拘束。这就为诗歌创作和流行提供了方便,从而形成了唐诗的群众性基础。大家都爱写诗,爱读诗。这对于唐诗的发达,诗人的成长,是不可能不发生积极作用的。其四,唐帝国为了巩固其统治,制定和执行了通过科举从庶族地主中选拔人才的制度,以打破高门大族对仕途的垄断。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而进士的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种决定士子前途的考试和因之而派生的行卷之风,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最后,就诗歌本身而论,经过八代先驱者的努力,五七言古诗已经成熟,律绝诗也基本上跨越了它们的试验阶段,足供唐代诗人自

7、由采用。前辈们积累起来的艺术经验,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样式,都使得他们易于借鉴昔贤,驰骋才力,发抒性灵,来扩大诗的反映面,提高诗的表现力。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使得唐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 (摘编自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序言) 【注】应试者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呈送给有地位者,以求推荐,称为“行卷”。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在唐朝,写诗是全民性活动,人人都会写诗,各行各业都有诗作传世,甚至不乏无名氏的诗作流传于世。 B. 唐诗成为经典,不仅因为其艺术造诣登峰造极,更重要的是诗歌数量和诗人数量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C. 因为

8、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所以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内容的进士考试,直接促进了唐诗的创作繁荣。 D. 唐朝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使唐人思想比较活泼,言行较少拘束,有利于诗歌的创作和流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唐代不仅诞生了李白,杜甫这样的世界级诗人,还出现了初唐四杰、王孟、高岑、小李杜等卓有成就的名家。 B. 唐诗的繁荣兴盛,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得益于当时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 C. 红楼梦“香菱学诗”中的观点,代表了曹雪芹和清代很多作家、学者的观点:自宋以后学写诗,也以唐诗为榜样。 D. 后世读者读唐诗时,只要随时把带有时代因素的理解填充进去,

9、就能豁然开朗,与作者发生跨越时间的共鸣。 3. 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唐诗的风格非常多样”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 B.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欧阳修)/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C.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杨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D.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 4. 在评价唐诗的成就时,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相近或者相同的观点?请简要概括。(3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圣诞节的回

10、忆 美杜鲁门卡波特 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她叫我“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那个巴迪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她现在仍是个孩子。 我们把童车推进山核桃树丛。童车是我出生时买的,快散了,轮子摇来摆去,像醉鬼的腿。奎尼是我们养的一条小狗,它挺过了一场瘟疫和两次响尾蛇的噬咬,现在一路小跑跟在小车旁。 三个小时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山核桃的壳剥去。欢快的裂壳声像是微弱的雷呜,核桃肉散发着甜美的

11、香气。奎尼求我们给它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偷偷给它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够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明月高照,小车空了,碗满满的。 第二天,我最喜欢的事开始了:大采购。樱桃、柑橘、香草、葡萄干、威士忌,大量的面粉和黄油嗬,简直要一匹小马才能把车拉回家。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礼和婚礼采集鲜花。 黑炉子加足了煤和柴火,烧得像一直发光的南瓜。打蛋器旋转着,调羹在一碗碗黄油和糖里搅动,香蕉让空气变得甜甜的,姜又增加了香味。厨房里浓香扑鼻,弥漫到整幢屋子。四天后,大功告成,三十只蛋糕放在窗台

12、、搁板上晾着。 蛋糕给谁呢?朋友呗。不一定是邻近的,大半倒是只见过一次,甚至素未谋面的,我们喜欢的朋友。例如罗斯福总统,一年来镇上两次的小个子磨刀人,帕克(班车司机,他每天在尘土飞扬中嗖地一声驶过时和我们互相挥手招呼)。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作真正的朋友?我想是的。我们的纪念册里有用白宫信笺写的答谢信,有磨刀人寄来的一分钱明信片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的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厨房空了,蛋糕都送走了,我的朋友要庆祝一下还剩下一点威士忌。奎尼分到满满一勺,倒在它的咖啡碗里(它喜欢菊苣香的浓咖啡),我们平分剩下的。奎尼躺在地上打滚,爪子在空中乱抓。我身子里热烘烘地冒火星,像快要烧

13、成灰烬的木柴。我的朋友围着炉子跳圆舞曲,两只手提起那身蹩脚的花布连衣裙的裙边,就像是舞会上穿的礼服,唱着“指给我回家的路”。 下一个任务就是准备礼物。我想给她买整整一磅樱桃巧克力,不过,我给她做了只风筝。她希望给我一辆自行车,不过,我肯定她也是给我做风筝和去年一样,和前年也一样。我们又凑了五分钱给奎尼买了一大根还有余肉可啃的牛骨头,用彩纸包起来,高高地挂在圣诞树顶上一颗银星边。奎尼知道那是牛肉骨头,馋得坐在树下呆望着,该睡了还不肯走。我的兴奋不亚于它,踢被子,翻枕头,就像是热得不可开交的夏天夜晚。我的朋友手持蜡烛坐到我的床沿:“我一点也睡不着,心像兔子一样乱跳。你说罗斯福夫人会在晚餐时端上我们

14、的水果蛋糕吗?”我俩在床上挤作一团,她在我的手心里写“我爱你”。“你的手比以前大了。我想我大概不愿你长大。你长大了,我们还能继续当朋友吗?”我说我们永远是朋友。 这是我们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 我上了军事学校。我也有了新家,但那不算数。我的朋友在哪里,哪里才是我的家,而我再也没回去过。 她还待在那里,有奎尼作伴,后来只剩她一个人。她在信里写道“昨天,梅西的马踢伤了奎尼,伤得很重。谢天谢地,它没有太痛苦。我把它包在一张条纹床单里,用童车推到草地”以后几年的十一月里,她还是做水果蛋糕,她一个人,没有从前做得多,不用说,总是把“最好的那个”寄给我。渐渐地,她在信中把我和早已死去的巴迪混淆起来。 终

15、于,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 (有删改) 5.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我的朋友”积极乐观,虽然白发苍苍,但会在十一月的早晨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 B. “欢快的裂壳声像是微弱的雷鸣”运用比喻的手法,既体现我们内心的欢乐,也烘托了厨房的忙碌。 C. 水果蛋糕送出去后,我们在厨房里庆祝,是因为陌生人寄来了感谢信,和我们成为了真正的朋友。 D. “而我再也没回去过”一句体现对“我的朋友”深沉的爱与依恋,为自己没再去看望朋友而愧疚。 6. 关于文中对小

16、狗奎尼的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奎尼经受的磨难,也从侧面暗示了“我们”生活的艰难。 B. 奎尼讨要核桃肉吃,映衬出“我的朋友”心地温柔善良。 C. 后来只剩奎尼和“我的朋友”作伴,可见人物生活孤独。 D. 奎尼死亡埋葬,“我的朋友”说“谢天谢地”,心境平和。 7. 小说结尾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8.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称赞这篇小说“虽为小世界,却多见纯真”,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及莽即位,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谕指。舜既见,太后怒

17、骂之曰:“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天下岂有而兄弟邪!且若自以金匮符命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详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幕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太后因涕泣而言,旁侧长御以下皆垂涕。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乃仰谓太后:“臣等已无可言者。莽必欲得传国鱼,太后宁能终不与邪!”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及莽改号太后为新室文母,绝之于汉,不令得体元帝。堕坏孝元庙,更为文母太后起庙,独置孝元庙故殿以为文母篹食堂,既成,名曰长寿宫。以太后在,故未谓之庙。莽以太后好出游

18、观,乃车驾置酒长寿宫,请太后。既至,见孝元庙废彻涂地,太后惊,泣曰:“此汉家宗庙,皆有神灵,与何治而坏之!且使鬼神无知,又何用庙为!如令有知,我乃人之妃妾,岂宜辱帝之堂以陈馈食哉!”私谓左右曰:“此人嫚神多矣,能久得祐乎!”饮酒不乐而罢。自莽篡位后,知太后怨恨,求所以媚太后无不为,然愈不说。莽更汉家黑貂,著黄貂,又改汉正朔伏腊日。太后令其官属黑貂,至汉家正腊日,独与其左右相对饮酒食。太后年八十四,建国五年二月癸丑崩。三月乙酉,合葬渭陵。太后崩后十年,汉兵诛莽。司徒掾班彪曰:及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国六十余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位号已移于天下,而元后卷卷犹握

19、一玺,不欲以授莽,妇人之仁,悲夫! (选自汉书元后传,有删改) 注篹,同“馔”,安排食物。嫚,轻视,轻慢。新都,王莽被封为“新都侯”。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详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 B. 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详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 C. 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详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 D. 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

20、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详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乘便利时”与“乘彼垝垣”(氓)两句中的“乘”字含义不同。 B. “狗猪不食”与“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 C. “绝之于汉”与“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两句中的“绝”字含义不同。 D. 癸丑,干支名称,可用来纪年、纪月、纪日,这里是纪日,后一天是甲寅。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莽即位后,指使安阳侯王舜向太后传达其意,请求太后交出传国玺。太后先是

21、拒绝了,后在王舜的劝说下答应了其请求。 B. 王莽将太后的尊号改为新室文母,毁坏了孝元皇帝的寝庙,重新给文母太后修建寝庙,命名为长寿宫,这引起了太后的不满。 C. 王莽在长寿宫摆设酒宴,请太后前去。太后看到孝元庙不堪入目的破败景象,感慨万千,认为王莽轻慢她,最后不欢而散。 D. 王莽篡汉后,更改了汉家侍中穿黑貂的制度,侍中都身着黄貂。太后反对这种做法,心念汉朝,让自己的手下人都身穿黑貂。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4分,共8分) (1)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4分) (2)自莽篡位后,知太后怨恨,求所以媚太后无不为,然愈不说。(4分) (

22、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分题得渔村晚照 徐照 渔师得鱼绕溪卖,小船横系柴门外。 出门老妪唤鸡犬,收敛蓑衣屋头晒。 卖鱼得酒又得钱,归来醉倒地上眠。 小儿啾啾问煮米,白鸥飞去芦花烟。 注徐照,南宋诗人,布衣终身,穷困潦倒。醉,渔夫卖鱼得钱少,借酒消愁。 13.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诗人关注渔夫的日常生活,描述了一幅真实自然的渔家的生活场景。 B. 本诗采用工笔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渔夫打鱼、卖鱼、买醉而归的情景。 C. 诗歌的语言质朴,内容通俗易懂,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对渔家的情感。 D. 诗歌结尾以景结情,描写白鸥

23、悄然地离去,飞向芦花丛中,耐人寻味。 14. 有评论说这首诗反映了渔家生活的艰辛和贫苦。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4道小题,共8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夜宿山寺写“手可摘星辰”,其蜀道难一诗中“_,_”两句也写过类似的情境。 (2)杜甫蜀相中,“_,_”两句写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 (3)姜夔扬州慢的“,”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忙反荒凉衰败。 (4)柳永望海潮中“,。”这两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三、语言文

24、字表达与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界中的植物很多都拥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气味,有的花朵芬芳,有的树木馨香。说到这里, _ :为什么植物会散发气味呢?植物散发的气味可不是为了让人类嗅到而已,气味是植物的一种语言,展示着它的状态,体现着它的生长智慧。 植物的气味大致上可以分为邀请语言、警告语言、求救语言和应答语言等。我们依次介绍一下。首先是邀请语言,比如花的气味,虫媒花会散发出特殊的气味以吸引蜜蜂等昆虫。 _ ,吸引到的昆虫也会有所不同,有喜芳香的,也有喜恶臭的。无独有偶,植物的瓜果成熟了,也会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吸引鸟兽。当鸟兽吃下果子,植物的种子就会随其散播到各

25、处。植物正是靠着自己的气味完成了繁衍任务。其次是警告语言,这一般是植物为了防止自己被动物啃食而出现的妙招,它们散发的气味或许可以令某些动物打消进食念头。还有就是求救语言和应答语言,这是一个动态友好的过程,某些植物在遭到大量昆虫进攻时,会向周围的同种植物发出求救信号。 _ ,即使自身未受侵犯,也发出驱赶气味,使昆虫被迫退却,这种未遭进攻而发出的气味叫应答语言。 16.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17.根据材料内容,为“邀请语言”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5个字。(3分) 写作(5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6、 谚语道:“想要走得快,就独自上路;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走得快慢与走的远近是衡量人生路的两种不同标准,独行或结伴也无非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孰优孰劣本无定论。结伴同行者自有许多人支持,然独自上路者绝不能被视作一意孤行的莽夫他们只是在群体性和独立性中偏爱后者。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答案 【答案】1. D 2. D 3. B 4. 写诗成为全民性文艺活动。诗歌题材丰富多样。唐朝诗歌盛况空前。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

27、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人人都会写诗”理解错误,依据材料一原文“写诗几乎成为当时唐朝全民性的文艺活动”可知,并不是“人人都会写诗”,而是“几乎”人人都会写诗。 B.原因分析错误。有材料一可知,唐诗成为经典是因为“从作者的身份、诗作的数量和诗人的数量来看,唐代诗歌都达到了一个极其辉煌的程度”“艺术造诣登峰造极”“风格非常多样”“具有强大的时间穿透性”等因素促成的;另外从材料二来看,“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使得唐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可知,唐诗成为经典,绝非“其艺术造诣登峰造极”和“诗歌数量和诗人数量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两方面促成的。 C.“因为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所以以

28、诗赋为主要考试内容的进士考试”强加因果。依据材料二原文“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而进士的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种决定士子前途的考试和因之而派生的行卷之风,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可知,“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和“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内容的进士考试”并不是因果关系。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只要随时把带有时代因素的理解填充进去,就能豁然开朗,与作者发生跨越时间的共鸣”错误。依据材料一原文“经典在流传过程之中,会得到不断的阐释和接受,会融入很多时代因素,成为作者和读者的一个公共空间,作者在写的时候就会留下空白,等着读者去填充。读者在读一首诗的

29、时候,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忽然之间豁然开朗,领悟到诗歌的真谛,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和作者发生了共鸣”可知,读者在读诗时,要有特定的“时间节点”,然后才“豁然开朗”,但这并不是说“只要随时把带有时代因素的理解填充进去,就能豁然开朗”。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论点、论据和论证关系的能力。 B.由题干要求“不能支持唐诗的风格非常多样这一观点”可知,“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出自宋朝文学家欧阳修的诗作,“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宋朝文学家王安石的诗作,用宋朝文学家的诗作不能支持“唐诗的风格非常多样”这一观点。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首先,

30、依据材料一“在作者方面,写诗几乎成为当时唐朝全民性的文艺活动,各行各业都有诗作传世,甚至不乏无名氏的精彩诗作留了下来”和材料二“唐人思想比较活泼,言行较少拘束。这就为诗歌创作和流行提供了方便,从而形成了唐诗的群众性基础。大家都爱写诗,爱读诗。这对于唐诗的发达,诗人的成长,是不可能不发生积极作用的”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唐朝写诗是全民性的文艺活动。 其次,依据材料一“唐诗的风格非常多样。既有像杜甫这样描写现实的伟大诗人,也有像李白这样风格比较浪漫的诗人,同时还有一些深受禅宗思想濡染的诗人。而且中国古典诗歌的各种体裁的发展,在唐代都达到一个全盛时期”和材料二“国内各民族的融合,还加上当时日趋频繁的国

31、际文化交流,都使得各阶级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复杂,为作家们的修养和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养料和素材”“前辈们积累起来的艺术经验,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样式,都使得他们易于借鉴昔贤,驰骋才力,发抒性灵,来扩大诗的反映面,提高诗的表现力”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唐朝诗歌体裁风格多种多样。 最后,依据材料一“从作者的身份、诗作的数量和诗人的数量来看,唐代诗歌都达到了一个极其辉煌的程度,堪称中国历史上诗歌的黄金时代”“ 而他们学写诗歌,就像练书法时临帖一样,也是以唐诗为榜样”和材料二“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使得唐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唐朝诗歌创作盛况空前。 【答案】5. C 6. D

32、7. 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 对冬日清晨的环境描写,让“我的朋友”的辞世带上感伤的色彩。 清冷的氛围与“我的朋友”欢快的话语形成反差,增添小说的张力。 叙述语言克制,蕴含着强烈的情感。 8 关于“小世界”:作者选取平凡人物身上的细小事件进行描写,情节简单,没有大起大落,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生活。 关于“纯真”: 人物形象纯真:“我的朋友”年过六旬,却“仍是个孩子”,单纯、害羞,物质贫困但热爱生活,如孩童般纯真快乐。 人物关系纯真:人和人平等对待,如核桃“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赠送蛋糕无论是总统还是磨刀人,一视同仁,而对方同样寄信答谢,没有世故功利之心。 主题体现纯真:展现贫寒生活中相互

33、慰藉的温情,赞扬人物坚韧乐观品格,歌颂善良美好人性。 叙述角度(腔调)纯真: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观察人物,用孩子的口吻讲述故事,呈现童年纯真、温暖、感人的一面。语言纯真:克制中又有细腻深情,真挚不做作。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是因为陌生人寄来了感谢信,和我们成为了真正的朋友”错误。原文“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作真正的朋友”可以看出这是“我”的个人猜测,而不是既定事实。我们在厨房庆祝、既为迎接圣诞节,也是因为赠送蛋糕的善举给自己带来了幸福和愉悦,这种热烈情绪需要借仪式表达,体现出贫寒生活中的温情与精神的满足。 故选C。

34、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D.“心境平和”错误。小狗奎尼离世,朋友说“谢天谢地”是因为小狗死前没有太痛苦,也可能是为了安慰“我”,并非“心境平和”;埋葬小狗的细节写得不动声色,实际可以看出朋友内心的悲伤,也映衬了她的孤单凄凉。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结尾“终于,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呼应开头的“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 结合“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可知,在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

35、的冬天早晨,对冬日清晨的环境描写,让“我的朋友”的辞世带上感伤的色彩。 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的早晨,清冷的氛围与“我的朋友”欢快的话语“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形成反差,增添小说的张力。 我的朋友离世,使“我”很伤心,通过朋友的语言“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来克制自己,蕴含着强烈的情感。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关于“小世界”:文章叙述了“我”的朋友做蛋糕并赠送蛋糕的事情,作者选取平凡人物身上的细小事件进行描写,情节简单,没有大起大落,赠送蛋糕的善举给自己带来了幸福和愉悦,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生活,体现出贫寒生活中的温情与精神的满足。 关于“纯真”: 人

36、物形象纯真:结合“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礼和婚礼采集鲜花”“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作真正的朋友”“我一点也睡不着,心像兔子一样乱跳。你说罗斯福夫人会在晚餐时端上我们的水果蛋糕吗”可知,“我的朋友”年过六旬,却“仍是个孩子”,单纯、害羞,虽然没有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物质贫困但热爱生活,如孩童般纯真快乐。 人物关系纯真:结合“奎尼求我们给它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偷偷给它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可知,朋友可以可

37、以给小狗点核桃,但是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体现人和人平等对待;结合“朋友呗。不一定是邻近的,大半倒是只见过一次,甚至素未谋面的,我们喜欢的朋友。例如罗斯福总统,一年来镇上两次的小个子磨刀人,帕克(班车司机,他每天在尘土飞扬中嗖地一声驶过时和我们互相挥手招呼)。我们的纪念册里有用白宫信笺写的答谢信,有磨刀人寄来的一分钱明信片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的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可知,赠送蛋糕无论是总统还是磨刀人,一视同仁,而对方同样寄信答谢,没有世故功利之心。 主题体现纯真:结合“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礼和婚礼采集鲜

38、花”可知,没钱还要坚持做蛋糕来送给朋友,展现贫寒生活中相互慰藉的温情,赞扬人物坚韧乐观品格,歌颂善良美好人性。 叙述角度(腔调)纯真:结合“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可知,我七岁,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观察人物,用孩子的口吻讲述故事,呈现童年纯真、温暖、感人的一面。 语言纯真:结合“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可知,朋友离世,“我”很伤心,克制自己悲伤的情感来表达朋友的去世,真挚不做作。 【答案】9. A 10. B 11. C 12. (1)太后听到王舜说得很恳切,唯恐王莽胁迫自己,就拿出传国玺,扔在地上给

39、王舜。 (2)王莽自从篡夺皇位以后,知道太后心中怨恨,就寻求奉承太后的办法而没有不做的(或就寻求了一切奉承太后的办法),然而(太后)越来越不高兴了。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更改了历法和服饰车马制度,也就应当自己制作国玺,传之万代,为什么还要这方亡国而不吉祥的传国玺,而来求得呢?我是汉家的老寡妇,快要死了,想和这方传国玺一同下葬,你们最终拿不到它! “服制”,服饰车马制度,固定词语,且“正朔服制”作句子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C; “求之”动宾结构完整,并且“我汉家老寡妇”,为判断句,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

40、词语意思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A.正确。“乘”:趁着,利用。/趁着,利用。句意:利用便利条件和时机。/爬上那垛破土墙。 B.“含义相同”错误。“食”:动词,吃。/通“饲”,喂。句意: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 C.正确。“绝”:断绝。/横渡。句意:和汉朝断绝了关系。/可以横渡峨眉山顶端。 D.正确。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认为王莽轻慢她”错误。从文中“此人嫚神多矣”可知,应是“认为王莽轻慢神灵”。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切”,恳

41、切;“胁”,胁迫;“授”,给。 (2)“所以”,用来的办法;“媚”,讨好,奉承;“说”,通“悦”,高兴。 参考译文: 等到王莽即位,请求(太后交出)传国玺,太后不肯给他。王莽指使安阳侯王舜向太后传达其意。王舜拜见太后,太后就发怒骂他说:“你们这些人父子家族蒙受汉家的恩泽,世代得到富贵,不但不报答,接受了托孤的任务,却趁机夺取他人国家,不再顾念恩义。像这样的人,猪狗不如,天下怎么会有你们这样的兄弟!况且自己利用金匮符命做了新皇帝,更改了历法和服饰车马制度,也就应当自己制作国玺,传之万代,为什么还要这方亡国而不吉祥的传国玺,而来求得呢?我是汉家的老寡妇,快要死了,想和这方传国玺一同下葬,你们最终拿

42、不到它!”太后一边哭泣一边说,身旁常侍随从以下的侍者都掉了眼泪。王舜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伤,过了很久才抬头来对太后说:“我们这些人已经无话可说了。王莽一定要得到传国玺,太后难道能始终不给他吗!”太后听到王舜说得很恳切,唯恐王莽胁迫自己,就拿出传国玺,扔在地上给王舜。等到王莽将太后的尊号改为新室文母,和汉朝断绝了关系,不想让她配享元帝。就毁坏了孝元皇帝的寝庙,重新给文母太后修建寝庙,特地把孝元庙原来的正殿作为文母太后设宴用餐之地,建成之后,命名为长寿宫。因为太后健在人世,所以没有称为庙。王莽因为太后喜欢出来游玩观光,就在长寿宫摆设酒宴,用车驾请太后前去。太后到达之后,看到孝元庙的破败景象不堪入目,

43、大为震惊,哭着说:“这是汉家的宗庙,都有神灵保佑,和你毫不相干,为什么毁坏了它!况且若是鬼神没有知觉,又何必建造寝庙呢!如果鬼神有知觉,我作为先帝的妃妾,怎么可以辱没了先帝的庙堂而为我陈设食品呢!”就私下对左右侍者说:“这个人屡屡轻慢神灵,哪里能够长久地得到保佑啊!”这次饮酒也就不欢而散。王莽自从篡夺皇位以后,知道太后心中怨恨,就寻求奉承太后的办法而没有不做的(或就寻求了一切奉承太后的办法),然而(太后)越来越不高兴了。王莽更改了汉家侍中穿黑貂的制度,侍中都身着黄貂,又更改了汉朝的正朔之日和伏日腊日的日期。太后让自己的手下人都身穿黑貂,每到汉朝的元旦和腊日,就特意和身边的侍者对坐饮酒吃东西以示

44、不忘汉朝。太后八十四岁那年,也就是在建国五年二月癸丑日逝世。三月乙酉日,和元帝合葬在渭陵。太后逝世十年后,汉兵诛灭了王莽。司徒掾班彪说:等到王莽兴起,由于孝元后经历了汉朝四代天子,母仪天下,在位六十多年,他的弟弟们相继掌权,把持朝政,一共封了五个将军,十名列侯,终于由新都侯王莽实现了野心。朝代都已经改变了,可是孝元后还忠心耿耿地手握一方传国玺,不想交给王莽,妇人之仁,真是可悲啊! 【答案】13. B 14. 首联写渔夫打鱼匆匆归来,把小舟横系在柴门外,就去渔市叫卖,很晚才回来,反映了渔家生活的艰辛。颈联写渔夫卖鱼得到的钱少,不能养家糊口,心情极度懊丧,借酒消愁,寻求片刻解脱,反映了渔家生活的艰

45、辛和贫苦。尾联写渔夫家里已经断粮,等米下锅,而小儿嗷嗷待哺,更反映了渔家生活的贫苦。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工笔手法”和“生动地叙写”错误,结合“出门老妪唤鸡犬,收敛蓑衣屋头晒”“渔师得鱼绕溪卖,小船横系柴门外”可知,应是“白描手法”和“平实地叙写”。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歌是如何反映渔家生活的艰辛和贫苦的。 (1)全用写实,为我们描述了一幕让人泪酸的渔家生活场景:渔夫打鱼归来,把小舟横系,担渔去溪边的渔市叫卖,柴门外,渔娘手忙脚乱地晾晒着蓑衣,脚边鸡飞狗跳,膝下小

46、儿嘤咛,渔娘回头拍拍小儿的脑袋:“乖仔莫哭,阿爹一会买米回来就有香喷喷的米饭吃了”渔夫卖鱼所得买酒后剩一点余钱,一路喝得醉了回家倒地酣眠。小儿子煮饭声声询问米在哪里,白鹤飞向烟雾弥漫的芦花那边。多么让人泪酸的一幕啊。 (2)全诗不用一典,明白如话,却又含义未尽:渔人迎风斗浪一叶漂流的艰辛没有着墨,渔人日常生活的艰窘也没有交待,但却又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他的小船一定又破又小,说不定还是租来的吧,所以只能顶蓑戴笠浅江浮钓;所得本少,说不定还要层层盘剥;丽日清明还好,遇到恶风狂雨只能空载而归,因此柴扉之内无余米日日经风斗浪,却不能哺儿饱家,买得一醉,暂求片刻解脱一幕日常生活之景,寓含了多少渔

47、人的酸辛之泪。 (3)总结:渔夫打鱼卖鱼早出晚归,辛苦奔波;但卖鱼所得,不能养家糊口,只能借酒消愁;现实是,渔夫家里已经断粮,等米下锅。 15.【答案】 (1)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2)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答案】16. 示例: 很多人会产生一个疑问 不同植物散发气味不同 周围的植物收到求救信号后 17. 示例:邀请语言是植物为了吸引昆虫或鸟兽以完成繁衍任务而使花或果实散发出某种气味。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从后文“为什么植物会散发气味呢”可知,这是人们发出的

48、疑问,故可以填入“很多人会产生一个疑问”。 第二空,从后文“吸引到的昆虫也会有所不同,有喜芳香的,也有喜恶臭的”可知,填入内容应是和“吸引到的昆虫也会有所不同”相联系的,应是“散发气味的不同”,不同的植物才会散发的气味也的所不同,由此可知,可以填入“不同植物散发的气味不同”。 第三空,从后文“即使自身未受侵犯,也发出驱赶气味,使昆虫被迫退却”可知,这是在周围的植物收到求救信号后采取的行动,所以应该填入“周围的植物收到求救信号后”。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 从文中“植物的气味大致上可以分为邀请语言、警告语言、求救语言和应答语言等”可知,邀请语言是植物散发的某种气味,因此就得到

49、“邀请语言”的属概念:植物散发的某种气味。可得句式为:邀请语言是散发出的某种气味。又根据文中“虫媒花会散发出特殊的气味以吸引蜜蜂等昆虫”“无独有偶,植物的瓜果成熟了,也会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吸引鸟兽”“植物正是靠着自己的气味完成了繁衍任务”可知,邀请语言的目的是吸引昆虫或鸟兽以完成繁衍任务。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邀请语言是植物为了吸引昆虫或鸟兽以完成繁衍任务而使花或果实散发出的某种气味。 18.【答案】例文: 独行快,伴行远 秋风萧瑟,黄叶纷飞,金色的树林中一条小径通向幽处;北风咆哮,冰霜千里,漫天雪花中一条大道通向边塞;春风里青草掩径,星月下黑暗遮途。人生的旅程从不因平坦而傲,也不因崎岖而卑,无

50、论是孤傲的独行或是热闹的伴行,沿途皆是风景。 古语曾言“独行快,伴行远”,独行者孑然一身,无所拖累,故轻快;伴行者相互依靠,相互扶持,故持久。独行者探骊幽静丛林,心湖无波,独有一番天地;伴行者踏破北国霜雪,披荆斩棘,开拓别样洞天。此两者,皆能领会风光绮丽,收获万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人生第一重境界概括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确,独行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阶段。不经历自我探索和自我思考、自我奋斗的过程,怎能欣赏“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孔子为复周礼,游历诸国十四年;陶行知为推动农村的教育发展,放弃高薪工作;特斯拉为造福人类,单枪匹马与爱迪生团队做斗争;林清玄微醺内心的宁静,孤身入

51、山。孤傲的独行者们终得其所愿。孔子、陶行知被尊为“万世师表”;特斯拉被尊为“电磁学之父”;林清玄笔尖清澈、袖盛清风。 独行虽好,但求长久,则需伴行至深,终其一力。项羽曾以一己之力破大秦帝国,却因刘邦而兵败,自刎乌江;成吉思汗以一己之力开疆拓土,却无法插上旗帜,兵退回了草原。拿破仑站在阿尔卑斯山口,却不忘记他身后的那些士兵。 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独行就像一场没有能量补给的旅程。一个合作默契的团队可以发挥无穷的力量,而结伴同行,也将行至目不可及的远方。当今世界,道路纵横,出处皆可为路;而我们前行的方式,决定着我们前行的距离。我们既要有“其曲弥高,其和弥寡”的独行,也要有“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伴

52、行,这样才能傲立时代浪尖,做时代的弄潮儿。 长路漫漫,烈日当头,我们所能做的,是不断地前进,在一步步试错中前行。路上,有春秋代序,有光阴飞逝,也有风刀霜剑。有时,我们独身一人,迅若奔雷;有时,我们结伴而行,劈波踏浪。路就在那里,绕着山峦,围着平原,上有圣贤的星光为我们领路,下有时代的长风给我们力量。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路也在;我们负着岁月,向星光和梦出发。独行者穿过星光,伴行者踏遍星辰,踏进未来,不卑不喜,赶路者亦是追梦人。 或独行,或伴行,路遥山远,虽阻非绝,心之所向,风霜为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写作时首先要分析材

53、料的含义。本材料的话题核心为“独自上路与结伴同行”,立意行文,二者不可偏废,应注重分析二者的辩证关系。 独自上路,考生可以联想目标明确、专注无扰、无需顾及他人、轻装快捷,以及在各行各业由自己独到建树的人。比如徐霞客、乔布斯,他们的思想远远超出了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也理所当然地处于时代的最前列。也可以联想孤独、寂寞、势单力孤、容易懈怠,遇到阻力更大,需要更强意志力、更大勇气等。 结伴而行,考生可以联想与人合作、可以互相取优补短、集中智慧和力量,并肩作战、相互鼓励、精神慰藉。也可以联想会牵绊、掣肘、内耗、一拥而上的混乱。比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可谓一代天才,然而在创业的道路上

54、,最初信奉单打独斗的他却举步维艰,只因他纵然是天才程序设计者,可在商业运作方面却难担大任,后来正是他与伙伴的合作同行,才缔造了如今鼎盛的社交网络。 辩证地看待独自上路与结伴而行的关系,既要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敢于走别人之不敢走之路,又要重视合作的力量。考生可以联想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变革时代,需要先觉者独自上路,开拓求新,快速的打破与颠覆;和平时代,需携手共进,以图长远。如世界各国共同协作,维护地球生态,使人类走的更远等。 行文构思时,我们可以写结伴而致远。首先列举生活现象,比如用跑马拉松进行比喻论证,即在人生之途中前行最远的,并非是那些孑然独行侠,而是那些结伴同行之人。紧接着列举现代的科技巨头都不是一个人造起整个帝国的,如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等例子论证结伴而行,是每个个体弱点的相互弥补与优势的共同发挥;然后列举生活中面对失败、挫折、灾难等,人们彼此支持与关怀,共渡难关等例子论证结伴而行,更是精神上的相互扶持与支撑。最后结合现实,再次重申论点,人类就是以洪荒时代相伴同行而走到了今天,这已足够启示我们结伴而行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立意: 1.结伴而行,方能致远。 2.前行路上的独行者。 3.同行与孤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