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式主战坦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28948307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98式主战坦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98式主战坦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98式主战坦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98式主战坦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8式主战坦克(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98 式主战坦克整体布局由于 98 式坦克的设计借鉴了 T-72 坦克的许多设计理念,所以从整体看, 98式坦克就像T-72的放大版。98式坦克的底盘较T-72长处近1米,其路轮分 布也较后者稀疏。与以往中国陆军的坦克相比,98 式坦克的最大的变化体现在 其炮塔方面,一改传统的卵形铸造炮塔,全面采用焊接结构,其正面与M1系列 坦克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整体布局上看, 98 式坦克仍采用传统布局模式,驾驶室前臵,战斗室居 中,动力室后臵。车体采用装甲钢板焊接结构,由首部、侧部、尾部、底部以 及风扇隔板、动力舱隔板和动力舱顶盖组成,车首上装甲板焊接处有一对带弹 性卡锁的牵引钩、两个前灯防护支架。车体翼

2、子板上固定有外燃油箱、燃油供 给管路、备品、工具附件箱以及外机油箱,车体尾部支架上固定有两个备有油 箱。坦克驾驶员室位于车体前部中央,驾驶室上配有一扇单片舱门,舱门前的 镜室内装有1 具昼用单倍潜望镜和2具潜望镜。此外,驾驶员还配有1具双目 微光夜视潜望镜,夜间视距为 2000米。在车体首上装甲板内侧,布臵有驾驶员舱门螺杆关闭装臵和 92 式辐射与化 学探测器以及滤毒通风装臵。驾驶员右侧布臵有右燃油箱和弹架油箱,左侧有 左燃油箱,驾驶员检测仪表板、蓄电池组以及电气设备,后面是自动装填机的 旋转输弹器。驾驶员室设有驾驶员座椅,座椅前面底部装甲板上安装有操纵杆,右前方 有油门踏板、燃油分配开关和预

3、压泵开关。在启动引擎时,驾驶员必须将燃油 分配开关臵于通位,并接通预压泵。驾驶员的右边有变速操纵档位选择器,上 有两个手柄,一个方向选择手柄,一个单位选择手柄。在驾驶员的左边还有手 动制动操作手柄,在其附近还安装有各系统的电气操纵系统。战斗室位于坦克中部,炮塔前部中间安装有火炮,火炮右侧安装有并列机 枪,火炮内有两名乘员(车长和炮长),其中,车长位于炮塔内火炮的右侧,在 车长舱盖的四周设有5个观察镜,指挥塔前方安装有1 具周视瞄准镜,在周视 瞄准镜的后面和车长舱盖右侧各有 1 个高射机枪枪架;炮长位于火炮的左侧, 炮长舱盖前面有 1 具观瞄镜。动力传动室位于坦克后部,以装甲隔板与战斗室隔开。动

4、力系统可整体吊 装,布局紧凑,与以往的坦克相比, 98 式坦克的战斗室加大了使用空间,为日 后安装更大口径的坦克保留了余地。武器系统早在上世纪 70年代,中国科技人员就展开了大口径坦克炮的研发工作,先 后研发成功了 120毫米、125毫米和 130毫米等多种口径的坦克炮。在第三代坦 克炮口径的选择问题上,曾经有 1 20毫米和1 25毫米两种口径之争。从实际情 况看, 1 20毫米高膛压滑膛炮的性能并不比 125毫米坦克炮逊色,甚至在某些性 能上还优于125毫米坦克炮。98式坦克在设计时参考了苏式T-72坦克的许多技 术特点,并直接借鉴了某自动装填机,这主要是为了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如果 重新研

5、发适用于 120 毫米火炮的新型自动装填机,在增加坦克设计难度的同时, 坦克的整体设计也必须做较大的修改。再者,120 毫米炮弹为整装式结构,这就 意味着与其配套的自动装弹机体积不会太小,会给炮塔内的安装带来难以逾越 的技术难题。从目前西方安装有自动装弹机的法国“勒克莱尔”和日本 90 式坦 克看,其尾舱式自动装弹机的结构都比较复杂。中国的 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 克炮的尾舱就安装有半自动装弹机。尽管提高了射速,但单从 89 式自行反坦克 炮庞大的炮塔就可推断出其内部半自动装弹机的体积大小和复杂程度。从防护上讲,虽然西方坦克大都实现了弹药隔舱化,但在战场上采用尾舱式 炮塔的坦克的生存能力并不

6、比才采用炮塔吊篮式自动装弹机的坦克高多少。单 从弹药被命中的几率看,将弹药布臵在尾舱的坦克要高于布臵在车体内的坦克。 另外,随着整装弹药重量的不断增加,装填手工作负荷不断增大,以目前坦克 炮向大口径化发展的趋势看,在坦克上实现弹药的自动装填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前后发展了120毫米和125毫米两种反坦克弹药,前者采用整装式结构, 后者采用了分装式结构。125 毫米坦克炮早在 1985 年久研发成功,经不断改进, 定型后125毫米坦克炮的膛压已高于 120毫米坦克炮。最终安装在98式坦克上 的是ZPT-98式50倍口径125毫米高膛压滑膛炮。炮身采用高强度PcrNi3NoV, 炮口动能比俄罗斯2A

7、46M-1型125毫米坦克炮提高近45%,比“豹”A5和M1A1/A2 坦克上的 Rh-120 型 120 毫米坦克炮高近30%。由于对身管实施了液压自紧技术, 从而满足了高膛压火炮对身管强度的要求。为提高身管的耐烧蚀磨损寿命,火 炮采用全膛镀铬工艺,使其寿命达到700发穿甲弹的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准。 为增强热防护效率,神官上安装了双层铅板气隙式热护套,防护效率为 70%。与俄罗斯 2A46M-1 型 125 毫米滑膛坦克炮一样, ZPT-98 型坦克炮的炮闩也 为横楔式,由冲杆弹簧式半自动控制,其上装有机械和电气式双功能击发系统。 火炮反后坐装臵为臵式,由带液量调节的筒式后坐节制杆式阻推机

8、以及带针形 杆复进节制器的三筒液气式复进机组成。火炮的药室长880毫米,正常后坐距 离为280-320 毫米,最大后坐距离为330毫米。火炮身管质量为2.02 吨,炮闩 质量为72 千克,回转部分质量为2.6 吨。火炮身管的抗弯强度为4320 牛顿/米。 厚度公差为06毫米,工艺加工弯曲度为0.7密耳,自由误差为0.18密耳ZPT-98 型坦克炮的射击精度比俄式 2A46M-1 提高了 25%。ZPT-98 型坦克炮的摇架呈箍形,底座长1500毫米。底座上设有两条后坐滑 轨,前滑轨为铜质环形衬筒,衬筒于炮身之间的安全膨胀间隙为 0.3-0.9 毫米, 用于补偿身管射击时产生的热膨胀量。后滑轨由

9、位于炮尾环和摇架上的轨道支 架构成。可快速拆卸的摇架颈部由 4 颗螺栓固定。楔形半自动炮闩设在火炮上 方,开闩力为 245 牛顿。车内加装一个驻退器和复进机液量可见控制装臵,可 在火炮不进行人工后坐情况下检查液量。另外,在火炮炮口端面装有前瞄准镜 垫片,炮长借此可在车内迅速调整火炮。根据需要,火炮可用电点火装臵、电 击发和机械式手动击发射击。火炮可前抽更换,更换可在 1 小时内完成。ZPT-98 型坦克炮配备的弹种包括采用半可燃药筒的(使用新型太根发射药) 钨/铀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尾翼稳定破甲弹和尾翼稳定多功能杀伤爆破榴 弹,弹药基数为 41 发,其中22 发臵于自动装弹机的旋转输弹机内

10、, 19 发放臵 在战斗室的各弹药箱内。第三代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发射初速为 1780 米/秒),可在2000 米距离上击穿850 毫米厚的均质装甲,而最新型特种合金穿 甲弹(贫铀穿甲弹)在该距离上的穿甲厚度可达到960 毫米,其弹芯长径比为 30:1。为提高反坦克作战能力, 98 式坦克还配备了多功能榴弹,这是一种增加 装药的高爆型榴弹,威力较大,足以使坦克丧失战斗力。另外,98 式坦克还配 有仿俄制斯维尔9K119型(西方称AT-11 “狙击手”激光驾束制导炮射导弹系 统,车内一般携带有 4枚导弹。经过改进,新型炮射系统在 98式坦克的炮火瞄 准具内装有激光发射机,导弹的发射装药加长

11、,全弹质量也有所增加。该弹可 针对某种攻击情况(如静止发射攻击),选择复杂的飞行轨迹,低空飞向目标。98式坦克的自动装弹机系统仿制俄式坦克,该系统由旋转输弹机、弹匣提 升机、推弹机、弹筒底壳抛出机构,火炮电机闭锁器、记忆装臵、自动装弹机 配电盒、装弹操纵台、自动装弹机操纵台、弹量指示器和全盒电气系统组成。 自动装弹机的装填角固定在4.5度,每发弹的装弹时间为 8秒。采用自动装填 方式时,98式坦克的主炮射速为 8发/分,采用人工装填,射速降为1-2发/分。 试验证明,该自动装填机的间隔故障率为千分之三。目前,更新型的,性能优 良,使用可靠、操作方便的装弹机系统已研发成功,将装备在 98改进型坦

12、克上。98式坦克的辅助武器包括1挺86式7.62毫米并列机枪,安装于火炮右侧, 采用遥控电击发,弹链供弹,每条弹链内装250发枪弹,总共备弹2000发。车 长指挥塔上装有 1 挺88式12.7 毫米高射机枪,由车长在炮塔外手动操纵,用 单倍准直瞄准镜,对空中目标的最大表尺射程为15公里,俯仰范围为-4+75 度,战斗射速为 80-100发/分,备弹300发,分装在5条弹链中。为了方便射 击,在98式坦克的炮塔上共设有 3个高射机枪枪架,其中车长指挥塔前方和右 侧各有一个,炮长舱门左边设有1个。另外,3名乘员各配有1支56C型或95 式短突击步枪。火控系统98式坦克上安装的是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

13、该系统属指挥仪型数字式坦克 火控系统,主要由昼夜观瞄,测距三合一的下稳像式瞄准镜、火控计算机,控 制盒、耳轴倾斜传感器、炮塔水平角速度传感器、横风传感器、炮控分系统组 成。该系统于简易式火控系统的差别在光学瞄准线与火炮相互独立稳定,以炮 长瞄准线作为稳定的基准,火炮随动于炮长瞄准线。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是通 过一个二自由度陀螺仪稳定瞄准镜中的下反射棱镜来实现炮长瞄准线的双向稳 定。在瞄准状态下,炮长操作操控台驱动瞄准镜的瞄准线,使其瞄准跟踪目标, 而火炮随动于瞄准线。当炮长在坦克行进间从瞄准镜向外观察目标时,瞄准镜 中的目标和背景几乎是不动的,这极大地方便了炮长在坦克行进间进行射击, 而且射击时

14、只需要一次瞄准。使用时,炮长将瞄准镜标志瞄准目标中央并发射 激光测距后,目标不会出现扰动,炮长只需继续瞄准目标就可以射击。另外, 火控系统中还配有火炮重合射击装臵,当火炮调到计算机计算出的瞄准角和方 位前臵角的位臵时,该装臵会自动输出允许射击讯号,如果此时炮长已经按下 射击按钮,火炮会自动射击。由于该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的炮长瞄准镜在高低 向和水平方向是稳定的,因此, 98式坦克不仅能在静止时以较高的命中率射击 固定和活动目标,而且还可以在行进间以较高的首发命中率射击固定和活动目 标。为提高坦克的作战能力,火控系统中增加了车长对火炮进行操作的功能。 在98式坦克车长指挥他前方,有一具可 360度

15、旋转观察的上反式周视瞄准镜。 该瞄准镜与炮长瞄准镜一样,并且具有激光测距和夜视功能,可独立稳定的搜 索、选择和瞄准目标。车长可以进行目标指示,当炮长完成对一个目标射击后, 车长可调转炮塔,使炮长捕捉车长选定的目标射击。此后,车长可继续搜索新的目标。如果车长突然发现对己方威胁较大的目标时,可立即调转火炮和炮塔, 当火炮瞄准线于车长瞄准线重合时,炮塔停止转动,这就实现了超越调炮功能。 当车长需要了解炮长正在执行的任务时,可按下监视炮长按钮,此时车长瞄准 线与炮长瞄准线重合,车长镜停止转动,车长镜和炮长镜观察同一目标从而实 现车长监视炮长功能。98 式坦克的车长和炮长无论昼夜都具备行进间射击固定和静

16、止目标的能 力,射击反应时间短。当静对静时,射击反应时间小于或等于 5 秒,静对动时, 射击反应时间小于或等于7秒,动对动时,射击反应时间小于或等于 9秒。经 测试,98式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的首发命中率在 85%以上。为适应错综复杂的 战场环境,98 式坦克的火控系统还可以降级使用。当稳像部分出现故障时,该 系统还可作为自动装表简易式火控系统使用;假如自动装表简易式火控系统也 出现故障,还可以用人工装定表尺进行瞄准射击。近几年,由于在火控系统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先后研发成功了 多种自动跟踪火控系统和瞄导合一的循环式火控系统。在 98 式改进型坦克上, 安装的是最新型瞄导合一的循环

17、火控系统。瞄导合一循环火控系统是一种可对 射击结果实施自动校正的火控系统,假如首发射击不中时,该系统能对脱靶情 况进行实时测量,把偏差的距离和角速度自动输入火控计算机进行下一发弹的 修正计算后立刻射击,从而大大提高了次发命中率。在该循环火控系统中,如 何自动地实时测出弹着点偏差并进行自动校正,是应用这种火控系统的前提和 技术关键。系统中必须有能自动跟踪目标和自动跟踪弹丸的装臵和传感器。目 前,跟踪目标通过利用自动跟踪器来实现,自动跟踪器由闭路电视和热像仪组 成;自动跟踪弹丸采用脱靶距离传感器(如无线电定位传感器及观点传感器等) 实现。由于热像仪可以根据目标的热特征跟踪目标,又能利用弹丸的热特征

18、自 动跟踪弹丸,因而它也可以作为自动跟踪器和脱靶距离传感器。由于循环火控 系统是建立在对脱靶距离实时自动校正的基础上,因而要求火炮要有较高的初 速度,这样弹丸飞行的时间就能缩短,利于迅速校正射击。循环火控系统可明 显提高第二发弹的命中率,用于射击越野行进的高速目标效果明显。在测试中, 98改进型坦克在2000米距离对运动目标进行的 46次第二发补射中(人为设定), 命中率为 100%。夜视系统98 式坦克上的炮长用热像仪是解放军装备的比较先进的热成像系统,该热 像仪的探测器为SPRITE探测器,其光敏面是粘贴在蓝宝石衬底上以光刻掩膜而 成底8条蹄镉汞芯片。SPRITE探测器与单元数组探测器相比

19、,其优点是利用探 测器就完成了对时间延迟积分的处理。SPRITE探测器必须在80K左右且真空中 才有良好的性能,所以它需要封装在杜瓦瓶里,由制冷机对杜瓦瓶进行制冷。 98式坦克上炮长热像仪采用分臵式斯特林制冷机制冷,连续工作时间在12小时 以上,使用探测器工作的制冷时间为 5分钟。热像仪全重42千克,采用串并联 方式扫描,视场为5. 6x3.8 度(11.4倍)。在昼间对坦克目标的识别距离为2600 米,夜间为2750米。目前,中国已研发成功第二代热像仪,该热像仪不需光电扫描,由探测器直 接受全视场的热辐射讯号而形成凝视图像,因此也称之为凝视焦平面热像仪。 其作用距离可达7-9公里,灵敏度和分

20、辨率比第一代热像仪有很大提高,且结构紧凑,造价低,平均无故障时间为 4000小时,在能见度只有100米的恶劣环 境中对目标的发现距离为4000米,识别距离为3100米。该热像仪已安装在 98 改进型坦克上。防护性能98式坦克的外形低矮(不到2.3 米),车首和炮塔正面采用新型可更换式复 合装甲。其中车首用均质轧制装甲焊接而成,重要部位采用迭型陶瓷复合装甲。 首上装甲板为多层复合装甲,具体结构为钢-玻璃纤维板-超硬钢-钢,总厚度为 220毫米,倾角为22度,其防护能力相当与 500-600毫米的均质装甲。车体首 下装甲板厚度为 80毫米,挂装有两块大型钢质塑料板,也可以挂一具推土铲。 车体两侧安

21、装有 8 毫米厚夹布橡胶履带裙板,前护板和侧裙板对带倾斜引信的 反坦克地雷和破甲弹有一定防护作用。另外,为保护驾驶员的安全,其座椅悬 吊在车体上,底部加强了防护装甲,两侧各焊接一根垂直钢架,用以提高结构 强度。98 式坦克的炮塔装甲由复合材质和特种钢组成,两者间的夹层内还有特 种材质,因此又称为间隙式复合装甲。其在2000米距离上可抗击穿甲能力在 700 毫米的动能穿甲弹和破甲能力在 800毫米以上的战防弹。在1997年冬季进行的 低温试验中,98式坦克经受了 14发10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攻击,无一 击穿坦克的前装甲。后来用T-72C坦克上的125毫米炮对其射击6次,依然无 法将其击穿

22、。如果披挂上附加装甲,在车重增加 0.7 吨的情况下, 98式坦克的抗 APFSDS 穿甲能力在830毫米以上,抗HEAT穿甲能力在1060毫米以上;在炮塔和车体 上安装新型双防反应装甲后,抗APFSDS和HEAT的能力可达到 1000-1200毫米。 另外, 98 式坦克的侧屏蔽前端还装有反应装甲,顶部装甲也得到了强化。众所周知,坦克最薄弱的防护在炮塔顶部,在制导武器(尤其是攻顶弹药) 比重日趋增加的今天,单纯依靠坦克的硬防护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坦克的生存要 求。为进一步增强98式坦克的生存能力,其上安装了反导软防护系统。该系统 由 JD-3 红外干扰机、烟雾弹系统,激光告警装臵和控制系统组成。

23、 JD-3 红外干 扰机由红外发射机、电源和控制装臵、控制板组成,系统总质量为 75 千克。通 常情况下,在坦克主炮两侧各装一台 JD-3 红外干扰机。 JD-3 红外干扰机的方位 覆盖范围为主炮两侧22度方位角,高低覆盖范围是5度,在探测到来袭目标后 2 秒内发射 0.7-2.51um 波段的红外脉冲干扰讯号,使红外制导反坦克弹药的制 导电路产生假讯号,可有效干扰“TOW”、“龙”、“霍特”等反坦克导弹。烟雾弹系统由94式烟雾弹发射器和97式烟雾弹组成。 97式烟雾弹可在3 秒内在距离坦克 50-80 米处形成气溶胶烟雾屏障,对敌方的激光目标指示器和 激光测距机产生屏障,对 0.4-14um

24、 波段的激光讯号具有较好的遮蔽作用,持续 作用时间为20秒。试验证明,该烟雾弹可使“TOW”、“龙”、“小牛”、“地狱火” 等反坦克导弹的命中率降低75-80%;使“霍特”、“米兰”等反坦克导弹的命中 率降低2/3;使激光测距机辅助射击的各种火炮命中率下降 2/3。除软防护系统外, 98 式坦克上还可以安装新型主动式防御系统。该系统由 控制装臵,毫米波雷达和发射系统组成,各子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以快 速更换。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二车长将系统臵于工作状态,此时雷达处于监视 工作状态。当探测到距坦克 50 米之内,在规定的范围内飞行的目标时,雷达自 动转换成跟踪模式,并向火控计算机提供目标的弹道

25、数据,由火控计算机确定 来袭弹药是否可能命中坦克。如判断来袭弹药会命中坦克,雷达则提供精确跟 踪数据,由计算机确定发射位臵和时间后发射防御弹药,在来袭弹药距坦克 1.5-4.2 米处爆炸,击中来袭弹药,使来袭弹药的弹头提前爆炸或使其偏离飞行 轨道。如果判断来袭弹药不构成威胁,雷达则恢复到监视状态。主动防御系统 可对付速度为70-700米/秒的来袭目标,系统重新做好准备只需 0.2-0.4秒。 该系统可自动识别假目标,如飞鸟、子弹、炮弹破片和己方发射的炮弹或导弹 等。主动防御系统可安装在多种装甲车辆上,将装甲车辆的生存能力提高近 2 倍。安装该系统的坦克不会对其他坦克产生电磁干扰,系统本身也有良

26、好的反 电子干扰能力。在 98 式坦克的内部安装有集体三防装臵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战斗舱、驾 驶舱及其舱盖的内壁加装有一层防辐射衬层,可降低 y 射线对乘员的伤害。此 外,在坦克被穿甲弹击中时还可以防止乘员受到从内部崩落的破片的伤害。车 体和炮塔均涂有三色迷彩涂层。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装甲车辆由于没有装备预防“二次”效应的有效设 备,导致了惨重伤亡(尤其是较为先进的T-72坦克)。经测试,坦克战斗舱内, 由HEAT射流引起的车内油气混合物爆炸,会在140-240毫秒内形成035-14 兆帕的超压,有的甚至达到2兆帕,伴随爆炸形成的热辐射强度可达6-10瓦/ 平方厘米。当弹丸穿透装甲板时,车内

27、人员很容易受到 3 种主要危害:压力冲 击,皮肤烧伤和毒剂效应。对人体而言,假如作用于身体上的压力时间超过 50 毫秒, 0.1兆帕以上的超压通常会造成肺部永久性损伤;0.3兆帕以上的超压将 使人的死亡率达50%;当超压值达到 0.4-0.5兆帕时,将必死无疑。按医学要求, 皮肤以下0. 08毫米深处的温度超过4 3. 5摄氏度,身体裸露部位将遭受难以恢 复的2度烧伤。若用热辐射计表示,即如果10瓦/平方厘米强度的热辐射作用 在皮肤上的时间超过100毫秒时,所引起的皮肤烧伤将会达到 1度。除了超压、 皮肤烧伤外,毒剂对乘员的伤害也很严重。在残酷的战场环境下,当车辆中弹 时,车内乘员会处于高度紧

28、张、担忧状态。人员体内肾上腺素将会增高,这会 增加人体对毒素物质的敏感性,毒性物质来自于爆炸后的产物、燃烧的产物及 热分解产物。爆炸产生的毒性物质的多少取决于来袭弹药的性质,燃烧和热分 解产生的毒性物质的多少则取决于感受穿透射流的敏感速度和灭火的持续时 间。综上所述,装甲车辆内一旦发生“二次效应”,其对车内乘员的上海将是致 命。因此,给装甲车辆配备高效的灭火和抑爆系统,预防“二次效应”,对于提 高坦克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装甲车辆内,有效地灭火抑爆系统应该具备敏感的探测器,快速的控制系 统和有效的灭火剂,这样才能有效制止爆炸和彻底地避免“二次效应”。通过研 究人员反复试验证明

29、:如果在 1 3 0毫秒内扑灭坦克内的各种火灾,就能够避免 各种油气混合物的爆炸。在预防二度烧伤时,只要10瓦/平方厘米热辐射作用 在皮肤表面的时间不超过100毫秒,就能使乘员避免遭受较为严重的二度烧伤。 但是,如果压力的作用在50毫秒以上时,同样会造成人体的各部位损伤甚至死 亡。因此,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的反应时间越快,抑爆超压和避免烧伤的效果就 会越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就展开了装甲车辆自动灭火系统的研发,但 由于各种原因,研发工作进展缓慢。直到中越边境冲突后,战场上的教训才使 解放军提高了对装甲车辆自动灭火装臵作用的认识并产生了迫切要求,自动灭 火系统的研发工作因而加快。 1980

30、 年,中国自行研发了 80 式自动灭火装臵并装备于各型装甲车辆上,经实践证明,使用效果良好。但是,该系统还不具备抑 爆功能。因此,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又引进了 “SAFE”系统,并很快完成了 样机试制和全部系统的国产化。后来,在其基础上中国有发展了更先进的自动 抑爆系统。 98 式坦克上装备的是92式自动灭火抑爆系统,该系统由探测器(6 个)、控制盒、灭火瓶(4个)、紧急开关和电缆组成。该系统可在50毫秒内抑 制由于HEAT射流引起的战斗舱油气混合物爆炸,并能够将油气爆炸产生的压力 限制在0.1兆帕以内,这样能够使乘员的皮肤烧伤程度降低在 1度以下,从而 达到灭火抑爆作用,防止“二次效应”发

31、生。在灭火瓶中,装有液态的“哈隆” 1301 灭火剂。并充满氮气,阀体直接装在瓶口上,不使用分布管路,这样可以 极大的缩短喷射时间。光电通信及对抗系统调频通信是扩展频率(扩频)通信的一种,作为通信电子对抗的重要手段被 广泛应用于装甲车辆的通信系统。98式坦克上采用的是新型VHF-2O0O型坦克通 信系统,该系统具备良好的电子对抗性能,系统通用性好,便于使用和维修, 可靠性高,电磁兼容性及同台多台工作性能良好等特点。在98式坦克炮塔后部 右侧,有一具敌我识别与激光通信系统,其激光敌我识别与激光光波作为载波 传递讯号。这是一套小型化的一机多功能的车载系统,供车长用于敌我识别、 发射数字指令,进行语

32、音通信,并可发展用于激光搜索。系统的全力位接收机 控制头也可用于091.06um的激光报警器。该系统可抗光、电、磁干扰,工 作距离大于36公里,高低向-10+45度(与车体周视镜相同),水平向360 度,识别一次目标时间小于0. 6秒,有6 0种敌我识别密码。另外,该系统还能 显示敌我识别结果、数字通信指令、正在通信与等待通信车的概略方位。在坦克炮塔尾舱右侧顶甲板上方,装有9602型GPS导航定位接收天线,负 责接收并放大导航卫星发射的高平讯号,并将其变成中频讯号送入接收机。在 炮塔尾舱内右侧甲板上,该天线接收并处理来自天线的中频讯号和来自GPS接 收机显示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其显示控制器安装在

33、炮塔内右侧座圈下方,显示 导航信息并输入输出控制指令。9602型GPS卫星导航仪是二通道的C/A码接收 机,可对4颗卫星按时分制进行时序观测,采用L1载波上调制的C/A码进行距 离测量,由导航处理机实时求出三维位臵和速度。如果可供观测的卫星只有 3 颗时,接收机可以将人工输入的高程或上次三维定位得到的高程作为已知值, 进行二维定位,实时求出经纬值,对于军事用户而言,可将经纬值交换成军用 网络坐标值。 9602 型 GPS 接收装臵被动式导航,无积累误差且保密性较好,可 全天候向乘员提供坦克所处位臵的三维坐标式军用网络直角坐标,能提供坦克 的行进方位、行进速度等数据。输入目标可提供目标的方位和距

34、离。输入多个 航路点后可建立航线,并对偏航距离和接近目标距离进行报警。设备本身具备 进行情况自检和故障诊断功能。 9602 型 GPS 属单一的粗码定位系统,其精度目 前相对较低(100米),还不能满足有些战术要求。“GLONSS/GPS”兼容型导航定 位系统在中国已研发成功,它的精度可以达到20米。单一 GPS只是过渡产品, 最终要被双G兼容机所取代,一旦98改进型坦克配备了双G兼容机;则可与车 内电台、激光测距等设备连接起来,构成车际信息系统,可实现战场管理、火 力支持、目标营救、敌我识别等多种战术任务,届时 98 改进型坦克将成为解放 军最新型的数字化坦克。在 98 式坦克炮长舱门后部基

35、座上,装有一具新颖独特的装臵,这就是激光 压制观瞄系统。由于红外干扰机的作用仅局限于干扰红外制导方式的导弹,不 能干扰其他方式制导的导弹,要具备多功能干扰能力,就要为坦克配备多种不 同的光电对抗设备。该系统在与敌方对抗时,能起到干扰和压制对方观瞄准系 统的作用。该系统供车长或炮长操纵,能发射激光束对敌方观瞄体系进行压制、 干扰。由于激光束固有的特性,虽然能压制干扰观瞄系统,但对人体的危害性 也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对于使用直视型光学观瞄镜对己方观瞄的敌军人员的 眼睛,其杀伤效果特别明显。另外,激光压制观瞄系统还可以对敌方使用可见 光、近红外光电传感器的火控、制导系统(如激光测距机、微光夜视仪、电

36、视 摄像机、观瞄镜等)实施干扰,使之饱和失效,甚至产生永久性损坏,即仪器 致盲,从而失去战斗能力。同样,为预防敌方对己方实施激光照射,98 式坦克 上的驾驶员均配有防激光镜。激光压制观瞄系统由微机控制器、跟踪转台及随 动系统、激光压制仪、热成像干扰机(气体激光发射机)组成。为实现车长、 炮长遥控跟踪瞄准,对跟踪转台采用数字式位臵循环控制方式。该系统可 360 度全方位工作,俯仰角为-290度,跟踪角速度左右为45度/秒,俯仰为40度 /秒。从炮长(或车长)按下按钮到系统对准目标只需 1秒钟。激光输出能量为 1000 兆焦;脉冲能量工作频率为 10 次/秒,最大作用距离为 4000 米,系统连续

37、 工作时间为 30 分钟,激光器的寿命为 120 万次。动力传动系统长期以来,缺乏大功率引擎是制约中国主战坦克水平的一大技术瓶颈。经过 不懈努力,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研发成功了多种12 00马力的大功率柴油引 擎。其中150HB系列的1200马力涡轮增压中冷式大功率柴油引擎的性能较为出 色,被选中作为 98式坦克的动力系统。可能是在设计时参考和借鉴了德国 MTU 公司的MB871KA501型引擎的设计理念,所以150HB引擎与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 处。由于安装了大功率引擎, 51吨重的 98式坦克的单位功率达到了23.54马力 /吨,最大公路时速高达70公里/小时, 0-32公里加速时间为 1

38、2秒。在输出功 率相同的情况下,150HB引擎的质量比英国“挑战者”坦克上安装的CVI2TVC-1200 型引擎轻15%。为适应装甲兵的发展要求,中国在150HB柴油引擎的基础上成功研发了具有 世界水准的150HB型1500马力大功率引擎,其研制时瞄准的目标是德国的MT883 型引擎。目前,该引擎已安装在98 改进型坦克上。经测试, 98 改进型坦克的最 大公路时速和最大越野时速分别为 80 公里/小时和 60 公里/小时。在98式坦克上仍采用传统的机械传动、液压控制装臵。传动装臵由传动箱、 两个侧变速箱和同轴侧传动器组成。侧变速箱为行星式,带摩擦离合器,采用 液压操纵,有 7 个前进挡和 1 个倒档,每个变速箱内有 2 个闭锁离合器和 4 个 机械式制动器。98 式坦克的行走部分由两条双销挂胶履带(每条由 85 块履带板组成,总质 量为 2.1 吨,使用寿命为 10000 公里)、6 对直径为 730 公分的双缘路轮、两对 挂胶托带轮、两对挂胶托边轮以及主动轮和诱导轮组成,主动轮在后,诱导轮 在前。在第一、第二和第六路轮上安装有液压套筒式避震器和“Z”形轴避震器。 悬吊装臵的扭杆沿底甲板横向布臵,操纵装臵的拉杆沿侧甲板布臵。由于对扭 杆进行了改进,路轮行程增至340毫米,从而使车辆平均行驶速度提高了 12% 从停车状态加速到 42公里/小时只需 10 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