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方式改革推动下的大类培养管理研究与实践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228947121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考方式改革推动下的大类培养管理研究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考方式改革推动下的大类培养管理研究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考方式改革推动下的大类培养管理研究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教考方式改革推动下的大类培养管理研究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考方式改革推动下的大类培养管理研究与实践(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考方式改革推动下的大类培养管理研究与实践 姜淑凤王凤娟姜雪夏妍关玉梅 【摘要】本课题立足大类培养后汽车服务工程、机械、机电专业的管理改革与现代教学方法衔接难点问题,使用云教材理论+翻转课堂教考模式,建立相适应的课程改革和学工教育体系,改进高校大类培养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模式。利用对比数据分析作为衡量标识,充分发挥moc课堂与学工管理相结合的基础性作用,实践应用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改革下的教学、分流等管理模式创新,目标和成果应用明确,受益面广,具有研究价值和实用的自然优势。 【absract】tssubectsdonteconecindificultproblonamentormmodentachng

2、methdboutheautoobileserviceenginring,machinery,electromchniaspecaty,usshetahinandxainaionmodeoflouteachinghoryndflippeclasrom,establshasuitablecurricuumeforaneducaionsysem,toimprovecriculumcostutionanmaagemntoefoleeeducaio.usescomparativdaanalysisstheeasumenmark,togvfullplayhbasilefcombnnmoclassroom

3、ndchoolmaagemettheractcendalcatonfteachinganhutmanagetmodinnovtonundrteeormofcollegeenlmentodel,teapicationofglsadahevemetreclear,theefitiswide,adhthereearchvaueandthepcticlnatuaadvnte 【关键词】教学改革;云教材+翻转课堂;分流培养 【keywos】teachigreform:cloud-deachngaterialsandflppngclassroom;desiontriing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志

4、码】a【文章编号】167-109(02)04-017- 1相关内容研究现状简介 教育数字化不可避免地成为发展方向。教育部22X年信息化试点工程中提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鼓励各试点院校要在技术支持下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02年以来,以moo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快速发展已经迫使百年教育体系进入变革时代。 云教材又称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它集成了富媒体数字出版、移动学习、云服务和大数据四大领域的前沿技术,依据情景化、动态化、形象化的学习需求,将传统教学内容进行富媒体编排设计和交互应用。 关于实践和研究具有大类培养特色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关项目和研究成果很多,但研究与课程建设机制和学工管理体系相结合的

5、较少,其中研究学生分流与课改及翻转课堂关系的更少。 2本研究主要内容与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以高校大类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创新课程改革服务与监督模式,充分发挥翻转课堂与学工管理相结合在提高人才培養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并完善适应满足高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教学模式,推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基于考核方式改革的教学过程管理方式研究。分流前基础课程教学行为模式研究。分流后教学管理方式、方法研究,教师授课行为引导研究与实践。整合和调配原有师资和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云教材理论,在选用教材等方面考虑现代基于翻转课堂的考核方式,进行研究和实践。 整合和调配原有师资和教学资源,实现齐齐

6、哈尔大学关于学工建设的举措,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云教材理论,在选用教材,参考书,编写教材等方面考虑现代基于翻转课堂的考核方式,进行研究和实践。 翻转课堂的培养计划制定及实践环节安排研究。教学内容调整的教务管理方式实践。云教材思路的翻转课堂建设成为工作重点,把实际工作作为研究项目,记录问题,分析问题,改变教学思路,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和更新部分授课课件,监督完善学工建设,督促教学和管理人员改变培养(教学)思路2。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高等院校招生,培养环节不同等政策的认知情况,为我们的数据分析打下坚实基础。包括考核方式改革的使用情况,学生学习取向,专业分配分流意愿,教师课堂管理工作各方面的

7、影响,为高等院校招生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建议和方案。 问卷调查结果直接反馈学生工作管理,成为教学和学工管理的依据,此次问卷调查我们总共发放了343份问卷,通过统计,最终废卷23份,有效问卷2份,并做出了如下数据分析,如图1。 逐步建立适应高校大类培养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模式下的学院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方式。改变以往刚性的教学管理方式,推行完全学分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逐步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导师制。从而建立起一套与高等院校招生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协助建立适应高等院校大类招生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及分流工作模式。在选课辅导,授课过程监管,学工建设等方面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8、,按“高等院校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特殊性,实践新的培养模式。因此,通过教学管理模式更新,做好学生专业选择指导工作;强化辅导员培训,做好学生的学业规划指导;推进学长辅导制度等。 按照构建大类创新培养的这种模式,进行学生分流的时候,按照个人兴趣选专业的占0%以上,对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人生规划,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更加理性地进行选择,可以找到适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统计表如表1。 对比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过程数据改进项目实施。经过项目组人员在高职类院校任教和教学管理过程,完成本研究的实践数据对比,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培养模式的翻转

9、课堂建设内容不同,学生学习模式相同;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任教心理不同,项目实施过程不同,因此,我们改变了翻转课堂和培养模式改革的之间的协调点,效果良好。 3建立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管理与学工管理的运行机制 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顺利实施高等院校招生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积极推行以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为核心的学分制,逐步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导师制,建议性的辅助修订以弹性学制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制定学生课程选修制等,从而建立一套与高等院校招生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3.1开展机械类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学工建设)的构建实践 高等院校招生模式下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配套设置,是“高等

10、院校招生培养”改革的关键,推进学工建设改革,需要结合各高等院校的培养特点进行全新构建。将“高等院校招生培养”的改革设想付诸实践。 以高等院校招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切入点,实现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研究培养方案的设计应把人才培养的科学性、现代性和尊重学生的个性结合起来,贯穿于课程设置的多元层面,并通过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融入来实现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和整体优化,最终让授课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推行学工建设,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3.2设计考核方式的改革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 将编制出相应的课程考核体系作为改革的支撑点。“课程考核平台+翻转课堂模块”的课程体系是实施“高等院校招生、分流培养”

11、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来探索出的较为公认的一种课程体系。因此,可以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和调整课程考核体系。 3.3采用云教材,考核方式跟踪大数据分析进行学工管理 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进行全新设计呈现(兼容pc),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可扩展的、精致化的、社交化的全新学习体验3。协助学校工作,为有优势、高水平教师编写教材创造条件;教材优化选用,建立教材研究、评价与监控机制,大力提高学工建设工作质量。交互学习跟踪:学、练、测在一个场景里完成,有趣的交互游戏,并可以立即笔记、高亮和随时扩展到互联网里学习。 社交化学习。学生不是一個人在孤单学习,可以随时发起讨论和笔记分享,与教

12、师和同学互动、与全国学习同本教材的学生分享交流。 学习行为跟踪大数据。学生每一次学习行为都会被详细记录,包括学习进度和时长,从而可以帮助老师开展教学分析与评价。 采用“交互学习跟踪+社交化学习+学习行为跟踪大数据”教学模式。 4综述 应用于汽车服务工程,机械,机电的大类培养招生模式下,基于信息技术的在考核方式发生改变的课程结构安排,在分析自身的专业优势与特色、结合学校教学资源和教学工作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推进高等院校招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逐步引入考核方式改革与翻转课堂使用,实践原有师资和教学资源整合和调配等,分流及教学管理模式改进的一系列教学改革的实践,科学地构建管理框架。适应高等院校招生的需要,建立相适应的学工管理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真正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利用现代信息平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切实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淑凤,刘尚,徐成,等.基于大类招生的机械类本科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亚太教育,202X(0):2. 【】邓丽,李山林“翻转课堂”在我国的阻滞因素及突围策略探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X(06):0-2 【3】李英辉,郝敏钗,邵英秀.基于蓝墨云班课和云教材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简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8):0-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