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常见症状的中医技能操作ppt课件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22891410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7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呼吸科常见症状的中医技能操作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呼吸科常见症状的中医技能操作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呼吸科常见症状的中医技能操作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呼吸科常见症状的中医技能操作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科常见症状的中医技能操作ppt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病机复杂,有外感与内伤之别,虚实两方面之不同,主要 与气机升降失常有关,病位主要在肺与肾。有邪者为实,多因外感风寒袭肺或风热犯肺,饮食不当 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情志内伤,忧思气结,肝气上逆犯 肺。如寒邪雍肺证、热扰胸肺证无邪者属虚,多因劳倦太过,久病体虚,或肺阴不足,或 肾不纳气等均或致气喘。如肺气亏虚证、脾气亏虚证、肾 气亏虚证 实证:气管、交感、内分泌风寒外束:加皮质下、肺邪热伤肺:加耳尖、胃、耳迷根痰湿阻肺:加脾、三焦、枕虚证:肾、皮质下、肾上腺肺肾气虚:加肺脾肾阳虚:加脾、兴奋点(对耳屏内侧底部,与枕穴相对,主治嗜睡症、因嗜睡引致的遗尿症。) 1.天府:腋前纹头下3寸2.尺泽:肘横纹

2、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3.孔最:前臂掌面桡侧,腕横纹上7寸4.鱼际: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赤白肉际处 1.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2.身柱: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3.定喘: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4.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5.足三里:屈膝,犊鼻下3寸6.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7.太溪: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 处8.大钟:内踝后下方,跟腱附着处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1.中府: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2.缺盆:锁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旁开4寸3.膻中:两乳头连线的中点4.天突:胸骨上窝中央 与外邪袭肺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因素(六淫外邪、情志刺激、

3、饮食不节等)多属邪实,如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内伤因素(咳嗽日久、耗伤气阴、病延及肾)多为虚实夹杂证,如肺肾气虚证、阴虚证 天突:胸骨上窝中央膻中: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中府:锁骨下窝外侧,正中线旁开6寸鱼际:第一掌骨桡侧赤白肉际处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基本穴位:肺俞、天突、膻中、中府、孔最头痛加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风邪为主加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发热恶寒加大椎喘甚加定喘(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虚证加足三里、三阴交 背部面刮法,从上而下,自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经风门到肺俞角刮:天突、风门、中府、少商风

4、寒束肺证可角刮风池风热犯肺证可从上而下面刮曲池、尺泽 天突曲池合谷风门肺俞大椎肺阴虚气虚证加丰隆、足三里、太渊 肺大肠痰多加三焦、脑干、口发热加耳尖、皮质下气喘加对屏尖、神门、肾 多为肺络受损,血溢脉外,随咳嗽咯出实证病机:外感风燥热邪、暴咳、外力所伤、肝火上逆犯肺 证型:风热犯肺、燥邪犯肺、肝火犯肺虚证病机:久病体虚、脾气亏虚、心气虚衰、气不统血、阴虚火旺、肺热伤络 证型:肺热炽盛、阴虚火旺、气不摄血 基本:孔最、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风热加尺泽、合谷、曲池肝火加内关(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太冲(足背部、第一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阴虚加复溜(内踝尖上2寸)、太渊(腕掌侧横纹桡侧、

5、桡动脉搏动处外侧) 肺俞肾俞膏肓: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三阴交: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太溪颈百劳:第七颈椎棘突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膈脑垂体脾肾上腺 外感发热:感受六淫、温热疫毒之气,正邪相争,阳胜则热内伤发热:情志不舒,劳倦过度,饮食失调或外感温热病后期久病伤正,气滞、血瘀、痰湿蕴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辨证分型:风寒束表、风热外袭、风热疫毒、风湿化热、 外燥袭表、暑湿袭表、暑热内郁、气分热盛、 营分热盛、 血热内扰、热闭心神、热盛动风、 肝郁化火、瘀热内郁、痰热内扰、气虚发热、 血虚发热、阴虚内热、虚阳浮越 风热:面刮从上而下曲池、尺泽、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风寒:面刮大

6、椎、肺俞,少商 角刮风池、中府暑湿:面刮中脘、孔最 角刮从上而下刮膻中 合谷曲池鱼际少商孔最 阴虚内热:肺俞、大椎、三阴交气虚证:肺俞、脾俞、足三里、气海 穴位按摩:食指和拇指夹住内关穴;中指与无名指点压中 庭(前正中线上,平第5肋间隙);拇指摩擦 耳后翳风(耳垂后方,乳突下方前方凹陷 中);配合患者呼气,双手掌顿挫性按压膈俞刮痧:面刮法刮气海至关元;面刮膈俞、中脘;刮痧板单 角点按双侧厥阴俞(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 线旁开1.5寸) 拔罐:膈俞: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脘:脐上3寸艾

7、灸:内关(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中脘、膈俞、足三里、三阴交耳穴压豆:膈、胃、贲门、交感、皮质下、神门 穴位按摩:天枢: 横平脐中,旁开2寸 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支沟:前臂背侧,腕横纹上3寸 秩边:臀部,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连线中点艾灸:脾俞、胃俞、天枢、手三里、合谷、支沟 拔罐:虚证:神阙(脐中央)、天枢、气海、关元、足三 里 实证:脾俞、大肠俞、支沟、天枢、上巨虚(犊鼻 下6寸)刮痧:面刮腹部天枢至气海 面刮足三里至上巨虚耳穴压豆:大肠、三焦、脾、皮

8、质下 穴位按摩:急性腹泻:中脘、天枢、上巨虚、阴陵泉(胫 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足三里 慢性腹泻:天枢、关元、中脘、脾俞、大肠俞 足三里拔罐:虚寒性:天枢、关元、足三里、上巨虚、小肠俞 湿热性:合谷、天枢、足三里、上巨虚 食滞:脾俞、胃俞、中脘、章门(侧腹部,第11肋 游离端下方) 刮痧:由脾俞沿脊柱侧向下经胃俞、三焦俞、肾俞刮至大肠俞;由足三里刮至下巨虚;由曲池沿前臂后外侧经手三里刮至合谷耳穴压豆:脾、胃、三焦、大肠、皮质下 穴位按摩:天柱: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百会: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 揉捏少冲: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艾灸:肾俞、脾俞、足三里耳穴压豆

9、:神门、肾、脾、心、交感 手太阴肺经 中府:胸闷咳嗽中府收,主治胸痛,胸闷,哮喘、咳嗽, 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尺泽:滋阴润肺,调理肺气,凡属于肺热引起的各种证候 如发热、咳嗽、咯血、痰黄气喘、咽喉肿痛以及肘 臂挛痛、半身不遂均可应用此穴 孔最:用以治疗肺脏比较深重、急骤的顽固性病症,治疗 咳嗽、热病汗不出的第一要穴 列缺:对各种头痛、头晕、目眩或咳嗽、咽喉肿痛等颈项 部位病症有明显效果 手太阴肺经 太渊:常按此穴可让气血通畅,心肺功能增强,主治无脉 症、脉管炎、肺炎、心动过速、膈肌痉挛 鱼际:是清除肺热、止咳平喘的特效穴,可以增强肺部机 能;由肝火过旺引起的咳嗽可通过按摩鱼际穴来缓 解,

10、对咽喉疼痛、打喷嚏等感冒初期症状有很好的 效果 少商:治疗喉痛第一穴,重要急救清热穴位之一,放血可 治疗咽喉肿痛,还可治疗小儿惊风、热病、中暑 呕吐 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治疗痛症第一穴,对头、面、眼、耳、鼻、口齿等 部位有通经镇痛、活血祛斑的作用;对腹部急痛症 有明显的止痛效果,尤其是女性痛经;合谷配内关 可止各种风湿关节痛 曲池:有清热解毒作用,对发热感冒及咳嗽、哮喘有一定 的疗效 手三里:主要治肿痛,对头面部、上身肿疗效佳,还可以 治疗腰膝痛,尤其是慢性腰肌劳损 足阳明胃经 天枢:按摩天枢可以治腹泻、腹痛,同时增强胃肠蠕动, 远离宿便和便秘,同时可以缓解消化不良、恶心欲 吐、胃胀 犊鼻:主治运动系统疾病如膝关节炎、膝部神经痛或麻木、 下肢瘫痪、足跟痛等 足三里:“三理万能穴” 理上:胃胀胃痛在按揉足三里穴时 要往上方使劲;理中:腹部正中往内按;小腹上的 病痛要同时往下使劲 上巨虚:行气止痛,调和肠胃,主治便秘、食欲不振,艾 灸此穴对阑尾炎、肠胃炎、腹泻有很好的疗效 足阳明胃经 下巨虚:可以调肠胃,通经络,安神志,主治小腹疼痛、 胃痛、胰腺炎、乳腺炎、肠鸣、下肢浮肿、下肢 麻痹 丰隆:除湿化痰,当出现哮喘、咳嗽、痰多时宜多揉丰隆 穴,用刮痧的效果更佳,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还可以治疗胃痛、呃逆、癫狂、痫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