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里的表演艺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28880927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堂里的表演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堂里的表演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堂里的表演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课堂里的表演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里的表演艺术(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述语文课堂里的“表演” 内容提要:本文简单分析了,语文课堂中的表演形式,如何表演以及语文课堂中表演的意义,认为表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运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感悟课文的能力和想象力。 关键词:形式 创新 意义 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很多课文需要教师声情并茂地去讲解课文,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有时教师的声嘶力竭却换不来学生的身临其境。在短短四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已经深刻体会这点了。于是,我思索着,如何让学生在愿意学的氛围中去获得语感,去领会语文的博大精深,去感悟课文的情感,去走进课文,想人物所想,思人物所思呢?在今年的教学中,我发现语文课堂里的表演,能对学生理

2、解课文起到不小的帮助。 一、 语文课堂里的表演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教学要彻底改变过去枯燥、古板的教学状况,教师要敢于创新,努力开启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更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堂里的表演又被称为“行为艺术”,就是动静结合,使语文课脱去陈旧的外衣,换上一件“有声有色”的新衣。使语文学习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1、 人物对话式表演。 我在上小摄影师这课时,我让班上最调皮的孩子扮成小男孩,平常最有爱心的孩子扮成高尔基。这样抓住班上学生的特点让他们扮演不同角色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学生们在表演的过程中,那个扮演小男孩的学生,

3、在“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这句中,我班那个调皮的学生竟然真往地上一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嚎啕大哭。而扮演高尔基的孩子连忙站起来想去扶起他,扮演小男孩的学生嗖的一声快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并且在自责。而在此时的课文讲解中,我并没有讲到小男孩有自责的心理。而从学生的表现中,我发现他已经领悟了小男孩的心理。 在许多课文中,经常会出现人物对话,而往往这个时候只是叫学生们分角色去朗读,读出语气就最好了。但把这些人物角色分配给不同的学生,注意分析每个角色在语文情境中的喜怒哀乐和动作行为。学生上台表演时,可以夸大角色的表情,添加自己的话语。这样学生在理解人物心理的同时,又产生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使

4、学生在这样的表演中有所想有所悟。 2、 设置悬念表演 这种表演形式一般在新课导入时运用,通过教师或学生的表演行为,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的教育学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虚心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的把它学好。”在课堂的前几分钟用表演来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对下面他们学习课文是很有帮助的。 在奇怪的大石头一课中,上课前我找来了许多小石头、一个塑料水槽,和一盆水。上课时,同学们都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我,不知道我在搞什么名堂。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让小石头搬家,可是小石头不会自己走,谁来帮帮它。”

5、同学们开始你争我抢的拿起石头就走了,我适当地引导要用到我所带来的工具,让学生自己动脑,石头可以通过流水,从这里被冲击到别的地方去。引出课题,并且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知道流水对石头是有冲击作用的,它可以使石头发生位置的变化,从而领会李四光正是因为从小善于思考,善于动脑,遇到问题执着追究答案,才会研究出震惊世界的成果。 二、 如何进行语文课堂的表演。 现在的孩子思维性强在课堂上不仅只存在动脑思考,还希望能使他们的语言和肢体能力充分表现出来。要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爱上语文这门学科,教师的引导很重要,但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如何进行语文课堂的表演呢? 1、 熟读课文,整理感知。 一篇课文只

6、有在多读的情况下才能对课文的大致内容有所了解。要知道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把握故事的发展情节,故事情节的转换,人物内心的起伏,课文中所透露的氛围等等。只有把握了这些内容才能为表演做好准备。 2、 把握角色的基本情感,深情表演。 要在语文课堂中获得情感体验,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农村小学就更加的不容易了,这些孩子没接触过的东西很多,从生活中接触的东西也少,所以知识面相对窄些。那么要获得情感体验,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适当引导。在一些表演中教师可以适当分析文中角色,点拨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变化。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学生进入情境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握去诠释自己所扮

7、演的角色。拉近课文和学生的距离。 3、 大胆创新,充分想像。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表演的欲望,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演绎文中的人物,可以有大胆夸张的行为。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大胆创新。 学秋天的雨,这课时,每学一段,我让学生自己去想像自己就是秋天的雨,会给大地带来怎样的面貌。学完后,学生基本能背诵这篇课文了。在课文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告诉我:“老师,秋天的雨,它吹落的黄叶好像一只只小鸟,可调皮了,上次我放学回家它竟然落在了我的书包上呢!”我赞扬了这位学生的想像力,并让他表演了这片黄叶,那个星期的周记里他的周记名字叫做假如,我是秋天里吹落的黄叶。学生的想像潜能要靠教师的

8、引导才能激发出来的,而激发的契机有很多,表演就是一种很好的契机。 三、 表演的意义。 1、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就不怕学不好这门学科了。学生通过表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表演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肢体变化,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爱学语文,有想学好语文的愿望。 2、 增强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又叫汉语言学习,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只有掌握好了语言,才能更好的与人沟通。在语文课堂的表演过程中,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想像,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无形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9、这也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3、为口语交际的学习准备了条件。 语文新课标对口语交际的总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而在语文课堂的表演过程中呢,学生在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的同时,又学会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集体合作的意识。因为在表演中一般都是小组表演或群体表演,很少有一个人的自导自演,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很好的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 正如大诗人、哲学家尼采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表演是一项能调动表演者各方面能力的活动,而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融入表演的因素,让学生在戏中觅趣,在趣中显智,教学的优化会体现得更为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