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社会调查与报告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28847732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社会调查与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社会调查与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社会调查与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社会调查与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社会调查与报告(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社会调查与报告 院系:xx专业:xx姓名:xxx学号:xxxxx前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步骤,它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资料调查的方式进行,通过此次调查,初步了解了新农合开展的具体情况,掌握了常州武进区内农民,居民对医疗保障所持看法的第一手资料,文章通过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所存在的问题,即资金筹集难、农民参与性不高、赔付率低大病保障难、缺乏法律规范,从中得出了一系列的启示,希望能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能有所裨益。 正文: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情况 202X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

2、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2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02X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1 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从2X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通过试点地区的经验总结,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

3、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截至2X年12月,全国共有31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95万户,689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了726%。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2年的覆盖面达到农村的0以上。202X年2月1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2X年度主要工作安排。这份文件明确,02X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0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0%左右。 02X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元。其中,原有200元部分,中央财政继续按照原有补助标准给予补助,新增

4、4元部分,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补助80,对中部地区补助60,对东部地区按一定比例补助。农民个人缴费原则上提高到每人每年60元,有困难的地区,个人缴费部分可分两年到位。个人筹资水平提高后,各地要加大医疗救助工作力度,资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参合。新生儿出生当年,随父母自动获取参合资格并享受新农合待遇,自第二年起按规定缴纳参合费用 二、各地进行的有益探索。 2二:新农合工作的主要成效 、宣传到位,农民参合积极性高涨。七年来,我镇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广泛宣传新农合政策。积极组织乡村干部,采用分片、包村、包户的办法,进村入户分发宣传材料,向农民宣传新农合工作的目的、意义以及权利、义务等。还通过制

5、做宣传栏,宣传单、定期公布参合农民就医补偿情况等办法,进一步宣传农民从参加新农合中获得的实惠,激发农民参合的积极性。截至02X年全镇共有2843人以户为单位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10%。 、保障有力,参合农民受益。上级部门在今年对补偿方案进行了适当调整,提高了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比例。20年至1月份,我镇共结报57人次,共结报医疗款381349元,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受益水平。 3、方法改进,服务群众有新举措。市新农合办针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议意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得到了群众好评。如在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取消患者住院审批,不断简化手续;针对在缴费登记过程中,参合信息误差较大的情况

6、,采取信息录入下基层,减少信息误差率等 三、对新农合的认识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问题上带来太多的实惠。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 3的医疗资源,其8都集中在城市。从98年到22X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8,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11.8%,后者的增长竟然是前者的近五倍。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在广东那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408%的群众有病未就诊, 335的群众应住院而不能住院。另外,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

7、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将进一步加剧,要使这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全网。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民的看病难。回顾历史,我们曾经解决过这一问题,而且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993年世界银行年度发展报告投资与健康指出:“直到最近,(中国)一直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医疗保

8、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上个世纪0年代初期,农村人口还占全国人口0,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岁提高到了6岁。专家们承认,这种健康业绩的基础,是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资源配置大格局中,辅之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遍布每个农村社区的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三大法宝”。因此,加强农村卫 生工作,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是非常必要的。 结语 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满意度低。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

9、会满意度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理赔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 (二)保障水平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个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

10、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 5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上当的感觉。 (四)新型农村合作

11、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首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登记程序繁琐。其次农村合作医疗的理赔程序也很繁琐。城镇居民的医保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国外的医疗保险更是让医院、医生与保险公司而不是患者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而XX县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要农民先垫付,这样如果一些农民借不到钱还是看不起病,然后持着有关手续到合作医疗报帐中心申报,最后又要去信用社领钱。有的村庄离报帐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车费都比较贵。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便的麻烦,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 二、几点建议 以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为契机,适度调整基金支出结构和新农合补

12、偿方案,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多层次的重大疾病保障体系。 (一)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将全国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以上。人均筹资水平达到30元左右,其中各级政府财政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0元。新农合政策范围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左右,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且不低于6万元。普遍开展门诊医疗费用统筹,逐步提高门诊补偿水平,继续推行特殊门诊补偿及住院分娩补偿政策。提高新农合对重大疾病的保障水 6平,力争使相关病种新农合实际报销比达到7%左右。其中包括探索建立省级统筹的重特大疾病保障基金。以省(区、市)为单位全面推开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终末期肾病、妇女乳腺

13、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8类重大疾病保障工作,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在1/3左右的统筹地区,将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唇腭裂、肺癌、食道癌、胃癌、i型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结肠癌、直肠癌等等12类疾病纳入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试点范围。 (二)加快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以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换运行机制,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有力支持。确定适应不同层次医疗机构、不同类型服务的支付方式,用总额预付、按病种、按单元、按人头等支付方式替代按项目付费,控制费用,提高服务绩效。要把临床路

14、径与支付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做好费用测算等基础性工作,确保支付制度改革与取消以药补医同步推进。 (三)积极探索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试点工作。扩大试点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探索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推动形成多重补充医疗保险机制,分担重特大疾病高额医疗费用。 (四)继续强化新农合监督管理。加强督导检查力度,指导各地进一步规范新农合基金使用和管理,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堵塞漏洞,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 7 (五)扎实做好新农合精细化管理。加快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指导各地快速推进“一卡通”试点工作。认真总结新农合制度实施10年来的经验,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条例及早出台。

15、 第二篇: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查问卷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查问卷 亲爱的 朋友: 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参与这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农民对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情况、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了解情况及对相关的医疗情况满意程度。希望您能提供宝贵的信息和意见。您所填写的任何资料,我们将为您保密。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了吗。 a.有(请答第题)b没有(请继续答第3题) 3.您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原因是:可多选 a没有闲钱投保 b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 .报销范围限制的太窄(定点医院、项目、药品等) d其他(结束问卷) 4您对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政策了解吗。 .非常了解.基

16、本了解c.不太清楚 5.您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是否到医院看过病。 a.看过b.没看过 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农村医保政策。可多选 a.宣传资料b报刊c.网络.电视 e.医疗机构工作人员f.亲戚、朋友、同事g.其他 7您清楚合作医疗的报销制度吗。 a.比较清楚知道一点d.不太清楚 .您住院时,是否告知您有关农村医疗保险报销的相关规定。 9.您觉得合作医疗的报销程序怎么样。 a.太麻烦,难以顺利完成所有程序。有点复杂,但是可以接受。 c.很简单,非常方便。 10.对于参加合作医疗后,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可多选 医疗费不能报销或报销很少 b担心药价上涨 c.担心看病不自由,非要到定点医疗机构

17、才能报销 d.担心报销手续太麻烦 e.不担心 11参加合作医疗对您经济的影响。 a保险费用加重了经济负担.和原先没有区别 c.减轻了经济负担,但是效果不是很显著.明显减轻经济负担其他 .您认为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将来对农民群众有何影响。 a.有好处b.没有好处c.不清楚 .您对于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和效率是否满意。(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很不满意 14您对现在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吗。) a很满意,减轻了家庭成员生病的后顾之忧 .比较满意,心里有个底,不那么担心生病后的家庭经济风险 c.一般,对我家影响不大 d.不太满意,政府补贴太少,待遇太低 15.您

18、生病后是否会选择去定点医院看病。 a.是,基本每次都去医院b.一般小病自己找药吃,大病才上医院 不,基本上不会去医院d看情况再决定 16您认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可多选 .政府财政投入不够.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值得探讨 c监管机制不够健全d.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值得提升 e.公益医疗机构缺乏f.其他 17.您认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可多选 a.增加药品种类,减少参保金额 b改善扩建卫生房屋,改善服务态度 .提高大医院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例如住院费、检查费等) d.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添医疗设备 .其他 再次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调查报告。在我国农村的医疗制度中,合作医疗曾经是最普

19、遍的形式,它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覆盖了85的农村人口。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家庭重新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合作医疗制度出现了滑坡的局面。90年代初期,全国仅存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分布在上海和苏南地区。自90年代以来,虽然政府在推进城镇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试图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但是,除了分试点地区之外,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没有像希望的那样恢复和重建起来。 现在中国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继2年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部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多次做出重要指示,0年国

20、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的文件。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及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农村问题再次成为“两会”热门话题和焦点问题。中国的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关系到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问题。作为已聚集相当资本金并具有一定的城市商业医疗保险市场推广和管理经验的保险公司,面对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医疗保险市场,却迟迟未显示出其开发这一市场的举动。究其原因,值得深思。尽快引导商业保险公司研究和制定其进军农村医疗保险市场的战略,并付诸实施,对于探讨适宜国国情的农村医疗保险新的运营模式,加速和推动正在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拓

21、展商业保险公司新的经营市场,发挥保险业的社会功能都将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第三篇:农村医疗保险社会调查报告调查名称: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人:陈诚 单位:理学院学员一旅二队 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社会调查报告 寒假期间,我在网上调看了大量关于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资料。了解到我国近几年来关于农民保障制度所做的一些成就我决定利用寒假对我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进行简单调查。我简单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调查问卷,查阅了关于新农合的知识,分析了农民对医疗保障的主要看法。总体了解如下: 一,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

22、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x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预计到02X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根据中 共中央、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农民大病统筹工作改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集

23、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筹资标准不能低于3元/人,其中县财政补助0元,乡镇财政补助元,农民筹资15元。归纳起来是筹资提高,政府补助多,农民受益面大,为患大病的农民建立了保障,最高给付额达到x0元。二,建设新农合的意义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问题上带来太多的实惠。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其8%都集中在城市。从198年到xx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48,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48,后者的增长竟然是前者的近五倍。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

24、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在广东那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40.08的群众有病未就诊, 23.5%的群众应住院而不能住院。另外,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将进一步加剧,要使这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全网。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 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民的看病难。回顾历史,

25、我们曾经解决过这一问题,而且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93年世界银行年度发展报告投资与健康指出:“直到最近,(中国)一直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纪7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上个世纪8年代初期,农村人口还占全国人口80%,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岁提高到了68岁。专家们承认,这种健康业绩的基础,是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资源配置大格局中,辅之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遍布每个农村社区的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三大法宝”。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

26、新时期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是非常必要的。 三,历史弊端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目前因因病致困返贫现象严重,农村需住院而未住者达到41;西部因病致贫者达30万。农村的贫困户中70是因病导致的。自185年以来,虽然农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城镇居民。剔除物价因素,985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3.1%,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4.%,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为9%。198年以后,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89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仅为14%。但与此同时,农民医疗支出大幅上升。以安

27、 徽省为例,xx年前三季,农村人均医疗支出4.82元,与上年同期7.69元相比,上升了1.6%;其中医疗卫生保健人均支出19元,已接近上年人均全年支出22元。99年人均全年压疗支出14.4元,99年历史最高为2.元,199年为51.5元,1年间增长了2.52倍,而10年间农民纯收入增长也仅是2.52倍。而且在全国的保障制度中,农民被排挤在保障体系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系以外。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非常低下,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承受能力弱,相对于城镇社会保险改革进度而言,农村社会保险仅局限于部分富裕地区试点阶

28、段,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以医疗保险为例,我国当前进行的医疗保险改革不同于发达国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不是全民医保,而只是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改革,目前是解决公费医疗负担过重问题,保障基本医疗服务。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曾在农村被广泛实践过,但几经周折,最终由于各种原因而解体。 第四篇: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问题调查报告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问题调查报告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商学与人文部 调查人:信管1班-闫杰因为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所以对农民看病难问题有很深 的感触。有时候,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如果得了一场重病,可能因为花钱治病而使一个家庭负债累累,有的没钱治病,只能承受病痛的折磨。俗话说:健康是

29、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全面小康。亿农民的“看病难”、“因病致贫”、“困病返贫”的问题深深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对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因此,我在我的家乡XX省X县区练村镇进行了有关合作医疗保险的走访调查和简单问卷调查。 在我对称湾村,甘湾村,徐营村,郑寨村,李庄,五个村庄进行了6人走访调查中,调查者的年龄,学历,如下表:年龄 学历 我的家乡练村镇是XX县区一个农业较为发达的乡镇,全镇有万人,而在外地经商或打工的人占了调查者人数的6.6%,依靠农作物作为主要收入的家庭只有相当少的部分一

30、。在家者多为老人孩子,所以医疗问题很受关注。 我在走访调查中问及农民的家庭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占有 34%,80-100元的占有35.9%,100元以上的占有1%,而家庭医疗费用的支出每年在300元以下的占有44%,3000元的占有349%,每年医药费用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占有2%,近几年,农民的收入有了不少的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收入增加的同时,农民医疗费用的支出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这是我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应的问题。据我个人查资料了解,1990年至1999年,全国农民的平均收入从66元增加到了224元,增加了.32倍。但农民看病的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也分别由109元、

31、47元增加到了79元和2元。也就是说农民在收入仅增长32倍的情况下,门诊费和住院费的费用分别增长了4倍和3.7倍。这意味着农民住一次院差不多要花去全年的收入,医疗费用的支出增加过快,增幅过大,致使许多农民生病后不去医院就诊,需要住院的不去住院,贫病交加。可以看出农民就医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当调查问及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了解时,有71.%的人听说过,自己也参了保,但对其政策具体的内容如补偿办法等却不清楚, 19.%的人对这一政策,一点都不了解,从调查来看,很少有农民从农村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获得补偿,这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也是农民最为敏感的的问题,同时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保执行和落实的关键所在。有4

32、1.的人认为从管理机构获得补偿不方便,要获得补偿,比较难办,程序也比较复杂,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不高,只有2%的人认为办理农村医保补偿,还比较方 便,很满意。从调查的总体分析,有8的农民表示支持认同这一政策,减轻了农民遭遇重大疾病时的医药负担。可以看出农民对于参保的积极性很高、期望也比较大。 15.4%的人认为这项政策有利也有弊,自己也有其它的看法。在问及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何顾虑时;有42.7的人担心新型农村医保政策不稳定,怕钱白投了, 12.%人对其获得补偿时,担心资金无法兑现,办理时程序复杂。也有25.5%的人对此无顾虑,相信政策带来的巨大实惠性和稳定性。通过对在调查过程中表示不参保

33、的村民的进一步调查,他们不参保原因的结果显示,村民表示担心管理存在漏洞、害怕得不到保险赔偿、不了解内容和程序以及政策不稳定,总结一下,其实就是农民担心农村医疗保险政策得不到落实。他们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尤其是在对政策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出了状况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保障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所以干脆就不拿出这个钱。 其中根据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规定,只有在指定的定点医院就医所产生的费用才能得到补偿。农民并没有得到实惠。另有332%的人认为乡镇医院就医程序复杂,医疗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技术水平较差,医疗设备陈旧,农民根本不能从其获得医疗保障。农民大病小病不愿去乡镇一级医院就医。同时也有.9%的人认为乡

34、镇医院路途太远,不方便就医,只有5%的人对当前乡镇医疗状况还比较满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出的初级阶段。农民得到实惠,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概括以下几点 (1)相关部门对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严重缺乏。有很多人对这一政策不了解()农民对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不高。(3)农村医疗保险中个人所承担费用偏离。(4)现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亟待改善。()医疗保险政策得不到落实是农民不参保的主要担心原因。(6)乡镇医院医药费农村的乡镇医院医疗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医院的医疗设施陈旧,农民从乡镇医院得不到医疗保障得来的好处。 通过我对调查结果

35、的分析总结出以下解决方案: (1)相关部门重视对农村医疗保险的宣传宣传力度,促进农民积极参保,使农民得到切实的利益。 (2)深化医疗制度改革,把医保改革的意义讲透内容讲清,政策讲准。使农民不再为看病发愁。 (3)严格管理医药价格,促进提高医疗效率,促使大病治疗费用下降。 (4)加强对医疗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提高乡镇医院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 (5)加强立法,在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下保证医保政策落实。反对一切不 正当行为。保证医保费用正常使用。 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相信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革,我国的医保制度会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并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服务,使人民看病难的问题得

36、到彻底的解决。 第五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有句俗话说的好,“农民头上三把刀医疗、教育、打官司。”但在这三项当中笔者觉得“医疗”是悬在农民头上的最无法回避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人们常讲天灾人祸,而疾病又恰恰是“人祸”中最重要的一样。纵观我们当今的农村,有多少人是“因疾病而致穷”的啊。有多少人是“小病抗,中病扛,大病躺,重病等着见阎王”的啊。有多少人是因为治不起病而离开了他还不应该离开的世界啊。看病有报销是农民朋友期盼多年的愿望,尤其是得了大病以后,能及时得到较大数额报销,可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针对农村这一状况,我们知道现在有实行的“新型农村医疗合

37、作医疗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些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也正是鉴于这一问题的现实性意义,我在今年暑假花了三周的时间到我们村、镇X县区的有关单位了解情况,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进行了调查探讨。 我国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一般以户为单位参保,自下而上汇总。如果居民在村里,那么由村委会组织参保、征收保险费用。如果居民在镇里,则由社区组织参保,征收保险费用。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以户为单位缴纳一定费用,领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即可从下一年度开始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看病补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农民在全县范围内可任意选择定点医疗机构看病;需要住院时可在全县范围内自主选

38、择定点乡镇卫生院或县级医院住院治疗。目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者报销办法各县稍有区别,以我的家乡XX县区为例:在村卫生室就诊的报销药费的25%,在镇卫生院就诊的,医药费在3000元以下的报销医疗费的30%,3000元以上及在县级以上医院就诊的另有规定;每人每年最高补偿2万元(报销所得)。 对参保对象今年4月日至明年3月日期间住院发生的治疗费、药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床体位费等,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委会委托市人寿保险公司履行报销手续。参保人因病在市区住院的,可以自由选择市区合作医疗保险定点服务机构诊治。在办理住院手续的同时,应凭农保证和个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到该院的农保专员处登记。办理出院

39、手续时,应与该院农保专管员联系,办理医疗费报销手续,领取补偿款。 当然,如果参保人遇到紧急情况也可以灵活就医,但仍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参保人如果因为急救的原因住院的,可在就近医疗机构治疗。出院后,凭参保人的相关证明、农保证、急诊住院证明、住院医疗费用原始发票、医疗费用明细清单、病历、出院记录到农保中心办理报销手续。 0X年月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探索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会议期间,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接见江西代表团时说:“农村合作医疗,我们已经是三起三落了。”“这两年我们的速度要慢一点,我们要把机制建立起来,如果机制不建立,我们的钱就会打水漂儿

40、。这次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她还说:“我们的目标是在202X年前,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0X年我们会覆盖一半。” 时光飞逝,3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从试点到现在已经有将近年的时间,在这三年中,它取得了多方面较好的成效。关于这一方面的调查是最让我感动的时刻。我有幸目睹了几位大爷、大妈、大婶拿到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报销款后的喜悦劲,那不是用“热泪盈眶”所能描述的,他们是以出声哭泣的方式来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的。 二是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收入差距,完善了社会的公平机制。由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实行“参保户(农民)出小头,国家地方财政出大头”的方式筹集

41、经费的,所以国家财政资金投入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上,这就是在缩小城乡的贫富收入差距,是对我国公平机制的一种完善。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在治病前和治病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可以给得病者起到吃定心丸的作用,让他们知道国家政府可以帮他们出一点医疗费用,让他们能彻底地安心地治病;在治疗后,报销款的发放又相当于党和政府给康复者的一份慰问金(剂),让农民群众感到党和国家政策的好和对他们真挚的关爱。 五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社会成员(农民)之间互助共济的社会政策,通过一种在参保人之间分摊一部分资源费用或者说是通过参保人对患病者的间接支援关系,体现了我

42、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这一新型社会关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让我国农民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关爱和温暖。 当然在认识到我们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我的调查发现,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严重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由于每人只有了30元的投保资金,每年所筹集的资金差不多只能支付当年的医保开支,甚至还会出现不够,因而相应的保障水平比较低。 观念难转变。对于大多数农民群众来说,一年拿10元钱并不困难,但一旦你去向他收取这0元的合作医疗基金时,就变得十分困难。原因在于过去的农村合作医疗反反复复,

43、许多农民对此持怀疑态度,一阵风似地搞一两年,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少部分农民群众还把对合作医疗的不信任转嫁到对干部、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认为减免的一点医药费还不是卫生部门又通过药费涨价、多开处方给刨回去了。除此之外,农民群众寻求医疗保障的意识不强,无风险规避意识,尽管深知合作医疗的好处,一旦知道自己三年五年不害病时,就是不愿掏那份“不必要”的钱,更不愿眼看自己出钱别人吃药。 由于“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涉及到村、乡、政府、医院、信用社等多家机构。而且农民在报销过程中要出示合作医疗证、身份证等证件,万一少了一样,农民就得从城里赶回家拿,这样往返几回又得花不少的钱,而且手续流程又是很繁杂的,这些都在一定程

44、度上增加了操作中的非成本因素。许多农民去医院办手续时都不知道到哪个部门好,也就是“城里乡里几趟跑,到了医院还不知找哪好。” 在全国大兴打工经济的繁荣时期,身强力壮的、有文化的、有能力的大多外出打工去了。外出人员参加合作医疗,必须在参保地就诊,在县外就诊的不予报销。这对于当地的合作医疗来说,外出打工的这部分对象势必流失,参保的将是些老弱病残的老人和妇女,而其发病的机会又多,报销的频率数额都比较大,这无疑对本就苍白无力的合作医疗基金造成更大的压力,使其运行更加艰难。 我对村里的部分民工做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调查,也相应的对他们做了这方面的知识宣传。在我调查的几个民工中,大部分都知道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45、政策,但都不是很了解。当问及他们对这一政策的满意程度时,大部分人态度都不是很明确,但有个民工的话表达了大部分人的心声:“有总比没有好。”这说明大部分人还是认同这一政策的。 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不足之处,我想在这里提出一些建议,其中一些也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和采自网上的建议: 明确政府在改革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中的职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如雨后春笋,农村富裕劳动力由农村一线向非农产业转移,大量的农民工从农村涌向城镇,城镇人口持续上升,如果这部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冲击到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制度,影响其平稳运行。因此,各级政府要及时调整卫生投入政策,实

46、行卫生投入向农村倾斜,保证各级财政都有足够的卫生资金投入到农村,要将农村的医疗卫生保险政策纳入国家的总体社会保障规划。 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医疗保障基金筹措机制。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财政实力不断增强,有条件的地方要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提高国家部分的补助标准,直至对个人部分全免。要建立广泛的经济合作基础,对于经济实力发展较快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给予本地的合作医疗制度予扶持,鼓励乡镇企业、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资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此壮大合作医疗的腰干,逐步增强其实力,扩大受惠覆盖面。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农村“五保户”参保的个人部分可由民政部门解决,对农村贫困户、特困户的个人部分,可由地方财政

47、负担,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选择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险模式。农村卫生机构的设置不必与行政机构相对应,可以根据地理环境、病人流向,结合行政村合并、乡镇合并,撤并部分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重新调整布局。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重点是要抓好卫生扶贫和对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要努力寻找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的最佳结合点,解决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设施条件差和缺医少药的问题,大力实施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行动,确保其健康生存权。 健全规范的合作医疗运行网络机构。农村合作医疗能够报销的部分本身就十分有限,大部分还得农民自己掏腰包,而就是这有限的部分,不多的利惠

48、,往往有可能被医疗部门吞噬:或是开大处方,重复开药;或是开人情处方,达车开药;或是药价卖得高,出售假药;或是多出检查程序,抬高检查费用;或是让流医黑店钻了空子,抢吃合作医疗,等等。有鉴于以往合作医疗的教训,现有的合作医疗要突破原有的合作范围,以县为基本单位,保障医疗经费,保障农民群众药费的报销。县、乡、村三级要层层设立专门机构,县要成立合作医疗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合作医疗的政策制定及工作指导 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医药用品的政府采购机制。当前的医药市场,医疗药品真假难辨,鱼目混珠,价格千差万别。为了切实管好用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将有限的基金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成本,让利于民,受惠于民,农

49、村合作医疗的医药用品应该纳入政府采购范围。通过完善药品购销制度,彻底根除“药品回扣”虚高药品价格的不正之风,发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物价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药品质量,规范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实行由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农民代表共同参与管理的新格局,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群众对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拥有充分的管理监督权。 另外,作为新型合作医疗的具体实施部门-卫生系统,要积极探索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参与合作医疗的新办法、新措施,以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人员参保率;要积极探索商业保险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的新机制,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铸起农村合作医疗的铜墙铁壁。 内容总结(1)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社会调查与报告 院系:xx专业:xx姓名:xxx学号:xxxxx前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步骤,它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8 第二篇: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查问卷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查问卷 亲爱的 朋友: 您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