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发展纲要笔记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228812797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6.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质量发展纲要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质量发展纲要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质量发展纲要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质量发展纲要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发展纲要笔记(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24字工作方针“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有其内在的逻辑 性,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以人为本”是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将以人为本作为质量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践行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质量发展的总方向。“安全为先”是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发展质量必须以安全为先。将 安全为先的理念贯穿于质量发展过程的始终,只有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质量。“诚信守法”是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和质量法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工程。要引导生产经营者增强质量诚信意识,自觉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做到诚实

2、守 信、合法经营,保障质量安全。“夯实基础”是质量发展的保障条件。深化理论研究,夯实质量管理基础、技术支撑基础、人才 培养基础,推进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强化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创新驱动”是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质量事业发展涉及面广、影响要素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开创性、技术性特点,需要以创新作为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模式、创新科学 技术等手段,提高质量事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将质量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质取胜”是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好字当头、质量第一;转变发展 方式,必须坚持质量先导、好中求快。坚持以质取胜,就是要发挥质量

3、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增 强我国产品、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二、发展目标。采取时间长短结合、定性定量结合、与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其他规划目标结合的方式,分 别设置了到2015年和2020年质量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的目标,以定量为主;到2020年的目标,作为长 期发展目标,主要以定性表述为主。发展目标中,涉及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质量基础的主要发 展指标共45个,其中定量指标7个,定性指标38个。产品质量:到2015 年,制造业主要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 品质量合格率稳步提高,主要工业产品的质量损失率逐步下降,重大装备部分关键零部件、基

4、础元器件、基 础材料等重点工业产品和重要消费类产品的技术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由我主导的国 际标准,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产品质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30%,主要农产品质 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到2020年,基本建成 食品质量安全和重点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工程质量:到2015年,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尤其住宅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投诉率逐 年下降,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到2020年, 国家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满

5、意度显著提高。服务质量:到2015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旅游、家庭服务、文化体育产业等生活性 服务领域质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建成一批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培育形成一批凝聚民族文化特 色的服务品牌和精品服务项目,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75以 上。到2020 年,建成一批国家级综合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骨干服务企业和重点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或接 近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定量指标类别指标名称指标涵义2015年目标值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农产品按标准化方式组织生的面积与农;品生产总面积的比值超过30%产品 2 质量3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 该指标由

6、t业部提供。其含义:按照规熾方法程序和标准对主要农产品实施抽 96%以上 检合格率检验,判定为符合质量安全标的样品数i占全部抽检样品数的百分比。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 格率国家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对在内生产、销働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 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产品以及消躇、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重点产品 行有计戈地抽样、检验,判为质量合格的样品数量与全部抽查样品数的百分比。90%以上工程质量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 收合格率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即将竣工付使用时,按照有关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未经处理 修理、返L即能一次综合试和验收合格从而确保连续生产或正常使用的项目数占项达到100%类别序

7、号指标名称指标涵义2015年目标值其他工程一次验攵合格 率除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外,他工程即将竣工交付使用时 按照有关国家标准或规要5求,未经处理、修理、返工即一次综合试车和验攵合格从而确保连续生产或正常用 的项目数占总项目数的比率。该指标是衡量生产性服务业体服务质量水F的宏观指标通过统计抽样,选取并算98%以上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 指数6生产性服务领域代表性行业和企业客满意度再根据其产值占产性服务业总产值的80以上服务比重,逐级汇总得到的综合价指数。质量7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 指数该指标是衡量生活性服务业总服务质量水F的宏观指标是依据国家cpi数据统计和 入户调查亍业分类等标准,学选择代表行L

8、适当考虑所选行业在国家GDP以及家庭 消费支出的比重,逐级计算客满意度,汇、得至性活生服务业总体评价指数。75以上主要定性指标目标要求类别 序号1 到2020年,基本建成食品质量安全和重点产品质量检测体系。2 到2020年,产品曬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3 到2020年,制造业主要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质量水平达f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4 到2015年,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離提高重点食品质量安全犬况保寺稳定良好。5 到2015年,产品质t合格率稳步提高。产品 6到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的质量员失率逐步下降质量 7到2015年,质量静力逐步提高8 到2015年,重大装备部分关

9、键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重、工业产品和重要消费类产品的技术质量指达到或接週际先进水平。9 到2015年,战略新(产业形成T批由我主导的国际标准主要产蹶量处稠际先进水平10 到2020年,我国基M牛、通用件及关键!动化测腔部件等重点产啲可靠性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11 到2020年,百万预级核电设备新能源t电设备、高速动车组、高档数掷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一批重大装备可靠性达到O示先进水平。12 到2015年,在重甕业领或的5万家企业开展质量对提升活动,骨干和J柱行业内领先企业的质戢到国际先进水平13 到2020年,国家麒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程 14到2015年,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

10、尤其住宅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质量 15到2015年,建设工!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16 到2015年,建筑J程节能效率和工业化建造比重不断提高。17 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家级综合服务业标准化试点。18 到2020年,骨干月务企业和重点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或接近斷先进水平服务 19到2015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 旅游 家庭服务文化体育产业等生活性服务领域质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质量 20到2015年,重点翳性服务领域建立健全服务标隹体系 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国家标隹。21 到2015年,建成一批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区。22 到2015年,培育形成一批凝聚民族文化特色的服务品牌和精

11、品服务W。质量 23缩短标准制修订周期,提升标隹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L基础 24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增强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7。25 重要服务亍业和关键服务领域实现标准全覆L扩大服鈿准覆盖范围。26 在农业、服务业循环经济、高新技术、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培育一批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和示范式点项目。27 建立并溜以量子物理为基础 具有高精确度、高稳定性P与国示一致性的谨基标准以及量值传递和测量溯源体系。28 提升计量艮务能力,建殳一批重大精密测量基础设施,灌完善国家计量科掏新基地和共享服务平台29 提升认可能力,保持实验室认可数量和能力稳步增长。30 完善强制生产品认证,促进认正产品质量水平

12、全面提高。31 提升管瞬系认证水平 推动管理体系标准在社会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及新密业的广泛应用。32 完善信息安全认证认可体系,促进信息安全认证认可结J的社会采信。33 建设一非高水平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点实验和型式评价实验室形成专业齐全、布局合理的地方和区域中心实验室格局。34 建设一批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傑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构建-批具有自主品牌的专业軀室检测联盟35 培育一非质量科技领军人才,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盧管理理论、方法和t术体系36 建立一批重点突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质量创新基地37 到2015年,基本蹇国家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以及注册备监理师、

13、注册计量师等制度。到2015年,清洁生产新技术产业化和标准牝水平大幅提升,建成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和共服务平台,生产过程污染物的生和排放得到38 有效控制资源消耗大幅降低三质量发展纲要的主线和基本架构(一)建设质量强国是纲要的灵魂。体现了质量认识的升华。反映了国家发展的需求。遵循了强国崛起的规律。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共识。 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相互协调,互为支撑。(二)建设质量强国是贯穿纲要始终的主线。“基础与环境”:提出坚持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把“推动建设质量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质量发展的落脚点和归宿。 “工作方针”将“以质取胜”作为质量发展的核

14、心理念。“发展目标”清晰勾勒出“到2020年,建设质量强国取得明显成效”“组织实施”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三)主体框架(四)工作专栏:6个工作专栏四、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一面旗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思想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切入点: 从强化法制、落实责任、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入手。工作方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实现目标:全面提高质量水平,建设质量强国,推动经济社会会又好又快发展。(二)工作方针24字方针(三)发展目标五、关于建设质量强国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

15、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既是科技 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质量 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建设质量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科学发展的战略 抉择。(一)建设质量强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突出要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字 包含着质量、效益、安全、环保、民生、资源等丰富内涵而质量又与效益、安全、环保、民生等密切相关 “好”字当头,必然要求改变粗放型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国家“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要以科 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明确提出改造提升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这

16、其中 释放的信号也是要重视质量。没有质量,就谈不上“好”,谈不上“强”不重视质量的发展,就不是科学发 展、转型发展。(二)建设质量强国对我国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质量总体 水平不断提升,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有效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但也要 看到,我国质量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质量总体水平还不高,产品服务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有些产品特 别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损害,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我国 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成为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瓶颈。据专家分析和估算,我国制造业 质量直

17、接损失每年超过1700亿元,浪费了大量资源,消耗了大量能源,更严重污染了环境。因此,提升质 量就是最大的节约和环保,维护质量安全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三)建设质量强国体现了国际质量发展的规律。许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都把质量振兴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来实施。上世纪50年代德国实施“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助推产品出 口”质量政策;60年代日本提出质量救国战略;70年代韩国实施质量赶超计划;80年代美国制定质量提 高促进法,都促进了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各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 核心竞争力,更是靠质量;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打的也是质量战。我国要

18、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 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遵循国际质量发展的规律,把质量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以质取胜”的路子。(四)建设质量强国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正在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一 直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都明确讲到过“质量第一”新时期,胡锦涛总 书记强调:“增长质量和产品质量关系发展可持续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温家宝总理 明确提出“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意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建设质量强国指明了发展 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对质量工作有很高的期盼。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共有

19、232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提出了 15份建议或提案” 11月,国务院参事室6 位参事联名向国务院提出关于建设质量强国的建议,在建议中提出将建设质量强国写入质量发展纲要 2011-2020年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参事建议作出重要批示,这些都为我们建设质量强国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 础。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企业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质量管理体系逐步健 全,为我们建设质量强国奠定了稳健的经济技术基础。经过多年来的质量实践,中国特色的质检工作体系已 经建立,质检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各级政府抓质量工作的力度越来越大,全国有26个省份提出质量兴(强) 省战略,

20、为建设质量强国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质量发展纲要中正式提出:坚持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调整 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增强综合国力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四、关于质量监督管理的新举措(一)制定实施国家重点监管产品目录。质量发展纲要规定,要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健康安全、节 能环保的重点产品、重大设备、重点工程及重点服务项目的监管。(二)完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质量发展纲要规定,要完善生产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重大设备 监理、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登记管理等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缺陷产品和不

21、安全食品召 回制度。建立企业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和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严格实施企业岗位质量规范 与质量考核制度,在企业内部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三)明确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区域、重点环节。质量发展纲要规定,要强化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 等重点区域,以及生产、流通、进出口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增强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能力。(四)健全质量安全社会监督机制。质量发展纲要规定,要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联系点制度、社会质 量监督员制度以及质量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加强质量舆论监督,引导各类媒体客观发布质量问题信息。(五)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质量发展纲要规定,要建立和完善动植物外来有害生物防 御体系、进

22、出口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和国境卫生检疫风险监控 体系,有效降低动植物疫情疫病传入传出风险,保障进出口农产品、食品和工业品质量安全,防止传染病跨 境传播。逐步完善产品伤害监测系统,及时发出产品伤害预警。(六)推进质量信用服务建设。质量发展纲要规定,鼓励发展质量信用服务机构,规范发展质量信用 评价机构,促进质量信用产品的推广使用,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质量信用服务市场。(七)实施质量信用分类监管。质量发展纲要规定,要搭建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以物品编 码管理为溯源手段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健全质量信用评 价体系。建

23、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加大对质量失信惩戒力度。(八)开展质量状况统计分析。质量发展纲要规定,要建立健全以产品质量合格率、出口商品质量合 格率、顾客满意指数以及质量损失率等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指标体系,推动质量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定期评估分析质量状况及质量竞争力水平,比较研究国 内外质量发展趋势,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五、关于质量发展机制与环境(一)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和质量工作格局。质量发展纲要提出,要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 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构建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 与的质

24、量工作格局。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质量安全负首要责任、企 业质量主管人员对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二)质量工作基层基础建设。质量发展纲要规定,加大政府质量综合管理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投入, 合理配置行政资源,强化质量工作基础建设,提升质量监管部门的履职能力,逐步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 技术产业园区等功能区以及产业集中的乡镇建立质量监管和技术服务机构。建立质量安全联系点制度,广泛 开展质量强省(区、市)活动。(三)质量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质量发展纲要规定,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质量工作绩效考核评 价体系,将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评价内容。绩效考

25、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 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内容,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依 据。(四)建立国家和地方质量奖励制度。质量发展纲要规定,要对质量管理先进、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 人给予表彰奖励。通过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产品研发、质量攻关。鼓励企业积极开展 争创质量管理先进班组和质量标兵活动,鼓励质量工作者争创“五一”劳动奖。(五)创建品牌培育激励机制。质量发展纲要提出,要建立品牌建设国家标准体系和品牌价值评价制 度,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品牌价值评价体系,增强品牌价值评价国际话语权。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打造世 界知名品牌。(六)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26、。质量发展纲要提出,要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实施以质取胜的 经营战略。将诚实守信、持续改进、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转化为社会、广大企业及企业员工的行 为准则,自觉抵制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倡导科学理性、优质安全、节能环保的消费理念,努力形成政府重视 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提升质量文化软实力。(七)健全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质量发展纲要规定,要完善产品侵权责任制度,建立产品质量安 全责任保险制度,保障质量安全事故受害者得到合理、及时的补偿。引导企业、行业协会、保险以及评估机 构加强合作,降低质量安全风险,切实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健全质量投诉处理

27、机构,推进质量仲裁 检验和质量鉴定,有效调解和处理质量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八)深化质量国际交流合作。质量发展纲要规定,要积极参加和主办国际质量大会。围绕国家重大产 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检验检测技术、标准一致性,建立双边、多边质量合作磋商机制,参与质量相关国 际和区域性标准、规则制定,促进我国标准、计量、认证认可体系与国际接轨。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 施,完善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鼓励国内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社会团体开展国际质量交流与合 作。六、主要任务及创新点(一)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对企业提出5项要求,主要创新点包括:建立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实施质量岗位规范与考核制

28、度,质量安全“一票否决”。企业要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企业应履行质量担保责任,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建立健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机制。(二)加强质量监督管理从加强政府质量安全监管角度,提出6项措施。主要创新点有:制定实施国家重点监管产品目录。建立质量安全联系点制度。建立企业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和产品伤害监测制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将质量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搭建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以物品编码管理为溯源手段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加大对质量失信惩戒力度。 鼓励发展质量信用服务。

29、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质量信用服务市场。(三)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从质量创新发展的角度,提出6项措施,主要创新点包括: 健全质量安全责任体系。构建质量工作格局。在功能区和乡镇建立质量监管和技术服务机构。健全质量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国家和地方质量奖励制度。建立品牌价值评价制度。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建立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四)优化质量发展环境从优化质量发展社会环境的角度,提出6项措施,主要创新点包括: 加强先进质量文化建设。健全社会质量监督机制。推动质量服务的市场化进程。深化质量国际交流合作。(五)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从质量发展基础建设的角度,提出6项措施,主要创新点包括: 加强质量研究机构和质量教育学

30、科建设。建立质量创新基地。实施标准分类管理,加强强制性标准的管理。构建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建立并完善与国际一致性的计量基标准以及量值传递和测量溯源体系。建设重大精密测量基础设施,完善国家计量科技创新基地和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健全认证认可管理模式;(六)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质量状况分析、安全风险评估和公共质量安全评价。推动管理体系标准在社会管理、文化教育医疗以及新兴产业的广泛应用。加快新型服务认证制度研发及实施进度。完善食品、农产品质量快速检验检测手段,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建立健全科学、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出入境疫病疫情监控和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能力建设。

31、加快质量信息网络工程建设。七、重点工程及创新点(一)质量素质提升工程主要创新点包括:建立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普及质量知识。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质量管理专业,培养质量专 业人才。完善国家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二)可靠性提升工程明确可靠性提升工程的领域:汽车、机床、航空航天等8个重点行业。可靠性提升的手段:技术进步、管理创新、标准完善。可靠性提升的目标:到2020年,重点产品可靠性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重大装备可靠性达到国际 先进水(三)服务质量满意度提升工程平。明确了服务质量提升工程的领域: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银行保险等8个重点服务行业。建立顾客满 意度评价制度,推进服务业满

32、意度评价试点。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和服务质量测评体系。(四)质量对比提升工程在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开展竞争性绩效对比。在产业链和区域范围内,开展重点企业和产品的过程 质量和管理绩效对比。建立质量服务平台,完善对中小企业信息咨询、技术支持等公共服务和社会服 务体系。(五)清洁生产促进工程构建清洁生产技术服务平台。建立能源计量监测体系。建立健全低碳产品标识、能效标识、再生产品 标识、低碳认证、节能产品认证等制度。建成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八、组织实施(一)加强学习宣贯。质量发展纲要要求,各地方、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认真组织对质量发展纲要的学习,明确纲要的 重要意义、奋斗目标和推进措施,提

33、高思想认识,增强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加强纲要的宣传,充 分利用各种手段开展宣贯活动,掀起纲要学习宣贯的热潮,形成全社会重视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二)强化组织领导。质量发展纲要要求,国务院质量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统筹规 划和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把质量发展目标纳入本地区、本行业国民经济社会发 展规划,将质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认真组织实施。(三)完善配套政策。质量发展纲要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围绕建设质量强国,制定本地区、本行业 促进质量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大对质量工作的投入,

34、完善相关产业、环境、科技、金融、财税、 人才培养等政策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强本纲要与“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他有关规划的政 策衔接,确保本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四)狠抓工作落实。质量发展纲要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将落实质量发展的远期规划同解决当前突 出的质量问题结合起来,使近期要求、实施步骤更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产 品和重点人群,有效解决事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质量问题。(五)强化检查考核。质量发展纲要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落实本纲要的工作责任制,对纲要的 实施情况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对纲要实施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国务院将适时检 查考核本纲要的贯彻实施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