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刃磨中心Z轴进给系统设计与建模毕业设计-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28592336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刀具刃磨中心Z轴进给系统设计与建模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刀具刃磨中心Z轴进给系统设计与建模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刀具刃磨中心Z轴进给系统设计与建模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资源描述:

《刀具刃磨中心Z轴进给系统设计与建模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刀具刃磨中心Z轴进给系统设计与建模毕业设计-(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题 目 刀具刃磨中心Z轴进给系统设计与建模 刀具刃磨中心Z轴进给系统设计与建模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刀具刃磨中心工具磨床Z轴进给系统设计与建模,数控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是高效高精度的刀具刃磨机床,特别是五轴联动的数控工具磨床,是刀具刃磨机床发展的方向。可以用来加车刀,麻花钻,工立铣刀,球头铣刀,阶梯钻,铰刀,成形铣刀,深孔钻,三角凿刀和牛头刨刀具等。进给系统采用全封闭结构,无外挂装置,内置切削液冷却循环装置及油雾回收装置。进给轴由单元电机通过高精度无间隙联轴器与精密滚珠丝杠副直联,无间隙误差。且运动平稳,传动精度高,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

2、。导轨全部采用燕尾型精密滚珠直线导轨,具有精密高,摩擦系数小,寿命长等特点。导轨、滚珠丝杠副采用具有冷却装置的全自动定时定量润滑系统。并在PROE中画出Z轴进给系统三维模型图,生成二维工程图。关键词 刃磨中心 Z轴进给系统 闭环系统 滚珠丝杠 直线型滚动导轨With grinding center Z axis feed system design and modelingJiang PengFei(Grade08,Class1,Major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extremely automation ,Mechanical Enginee

3、ring College Dept.,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3,Shaanxi )Tutor:Zhang Junfeng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With grinding center Tool grinding machine Z axis feed system design and modeling Nc grinder is use abrasive to the surface grinding of machine tools The high precision

4、 cutting tools is efficient machine tools, especially for five axis of joint nc tool grinding machine, cutting machine tool i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Can be used to add lathe tools, manual twist drill, the workers end mill, the ball milling cutter head, ladder drill, reamer, forming cutter, d

5、eep hole drilling, triangle chisel and shape tools, etc. Feeding system adopts fully closed structure, no hacking device, built-in liquid cooling cycle device and cutting oil mist recycling equipment. The motor shaft by unit by high precision no clearance coupling and precision the ball screw vice s

6、traight league, no clearance error. The smooth movement and high driving accuracy, not easy wear and long service life. Guide all adopt the coattails type precision ball linear guide, with high precision, small friction coefficient, life is long, etc. Guide, the ball screw vice using a cooling devic

7、e of automatic timing quantitative lubrication system. And in PROE draw in the Z axis into 3 d model picture to the system, and to generate two-dimensional engineering graphics. Key words: Gang center Z-axis feed system Closed loop system The ball screw Linear rolling guide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

8、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

9、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10、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引 言11. 概述21.1数控机床的概念21.2 数控机床的组成分类及特点21.2.1 数控机床的组成21.2.2 数控机床的分类21.2.3 数控机床的特点31.3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及现状31.4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52. Z向进给传动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62.1 进给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原理62.2进给传动控制伺服系统的选择62.3进给驱动系统电动机类型的确定82.4进给系统的传动要求

11、及传动类型的选择92.4.1进给系统的传动要求92.4.2进给系统的传动类型的选择92.5电动机与丝杠连接方式的选择132.6进给系统的一些其他要求143.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143.1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种类143.2 滚珠丝杠支承方式的确定143.3 运动部件的主要参数163.4滚珠丝杠的计算与选择173.4.1滚珠丝杠导程的确定173.4.2滚珠丝杠的等效转速183.4.3导轨摩擦力的计算193.4.4算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203.4.5确定所丝杠受的最大载荷213.4.6根据定位精度的要求估算允许的滚珠丝杠的最大轴向变形223.4.7估算允许的滚珠丝杠的最小螺纹底径223.

12、4.8初步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型号223.5 滚珠丝杠螺母副承载能力校核233.6 计算器械传动刚度233.7传动精度计算244. 滚珠丝杠螺母副支撑用的轴承254.1支撑方式254.2失效形式27第 页 共2页5. 伺服驱动系统的设计计算295.1 电动机的选择295.2 伺服驱动系统的设计计算305.2.1脉冲当量的计算305.2.2步进电机的选型与计算305.2.3电动机参数验证346. 联轴器的选择366.1选择联轴器的类型366.2计算联轴器的计算转矩366.3确定联轴器的型号366.4校核最大转速376.5协调轴孔直径376.6规定部件相应的安装精度376.7 进行必要的校核376

13、.8 联轴器参数387. 进给系统其他部件的确定407.1导轨的确定417.2 导轨结构417.3导轨的选用427.4机床的噪声控制438. 滚珠丝杠的保护44总结与体会45致谢46参考文献47第 页 共2页引 言在机械加工中,金属切削刀具是切削加工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机械制造、汽车、模具、医疗器械、国防工业和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加工对象的表面质量、精度及加工效率。采用先进的刀具刃磨机床和有效经济的工艺方法,刃磨出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刀具,是切削加工技术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保证。刀具成本在综合加工成本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如何利用刀具刃磨机床修磨好磨损

14、到用钝标准的刀具,延长刀具的寿命,提高刀具的利用率,降低刀具成本,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高质量、高耐用度刀具的生产需求,高效的、高精度的刀具修磨要求,促使刀具刃磨机床的功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自动化程度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在国内,数控工具磨床的发展基本上还停留在对普通工具磨床或原有的数控机床进行数控改造来满足特定刀具的制造刃磨的水平上。最近几年国内也有一些厂家研制开发了数控工具磨床,但由于采用的是主机自行制造、数控系统靠引进,这种数控工具磨床产品不但成本很高,而且由于通用的CNC系统没有集成刀具磨削加工技术和编程软件,难以实现刀具的磨削加工。来提高刀具刃磨效率和精度,减少废品率,降低刀

15、具生产和修磨成本,是未来很值得研究的方向。刀具在整个加工制造成本中,看似只占很小的比例。但在整个加工效率方面,恰恰是刀具起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对加工精度的提高,对刀具的要求也更高,相对刀具的成本也在增加,所以刀具的重新修磨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的刀具刃磨仅仅只限于人工在砂轮上修磨,或者由刀具厂家回收修磨,这些方式就谈不上效率可言了。现在,加工中心的技术工人们,不可能在工作初期,用大量的时间来修磨刀具。刀具的精度、使用寿命和刀具结构越来越成为影响加工能力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昂贵的刀具成为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用于刀具修磨的刃磨机行业就越来越受到加工制造业的认可。在实际中,提高机床的传动精

16、度,高效率,稳定的进给系统来实现刀具刃磨的精度,减低成本。因而,本次毕业设计主要围绕如何提高机床刃磨刀具的精度,设计合适的刃磨机床的进给系统来提高精度,主要以Z轴进给系统的设计为例来说明研讨,选择相应的传动方式,执行机构,并在proe中进行模型设计生成二维工程图。第 1 页 共 47 页 1. 概述1.1数控机床的概念数控机床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是技术密集度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典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它与普通机床相比,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零件加工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且自动化程度极高,可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17、数控机床可完成普通机床难以完成或根本不能加工的复杂曲面的零件加工,因而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地位愈来愈显得重要。数控工具磨床是精度效率高、制造修磨范围广的刀具刃磨机床。数控工具磨床与手动工具磨床最大区别是抛弃了手动工具磨床上的手摇滑台、以及特制的复杂工艺装备附件,机械结构大为简化。手动工具磨床上的特殊机构和通过人为操纵所实现的刀具刃磨形式,在数控工具磨床上则通过数控系统控制的联动轴之间的柔性协调运动来轻松地实现。1.2 数控机床的组成分类及特点1.2.1 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一般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本体组成。1.控制介质:以指令的形式记载各种加工信息;2.数控装置:接受输入

18、的加工信息,经数控装置运算处理,向伺服系统发出相应的脉冲;3.伺服系统:把数控装置的脉冲信号转换成机床运动部件的机械位移;用于实现数控机床的进给伺服控制和主轴伺服控制。 4.机械系统:包括,主轴部分、进给系统、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ATC)、自动托盘交换装置(APC)等。1.2.2 数控机床的分类数控机床的品种和规格繁多,分类方法不一。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500种数控机床。第 2 页 共 47 页根据数控机床的功能和组成,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按坐标轴数分类:一般数控机床,数控加工中心机床,多坐标轴数控机床;按特点分类:点位控制数控机床,直线控制数控机床,轮廓控制数控机床;按有无测量装置分类

19、:开环数控系统,半闭环数控系统,闭环数控系统;按功能水平分类:经济型,普及型,高级型。1.2.3 数控机床的特点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多变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灵活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尤其对于约占机械加工总量80%的单件、小批量零件的加工,更显示出其特有的灵活性。概括起来,数控机床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提高加工精度,尤其提高了同批零件加工的一致性,使产品质量稳定;2.提高生产效率,一般约提高效率3-5倍,使用数控加工中心机床则可提高生率5-10倍;3.可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4.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5.有利于生产管理和机械加工综合自动化的发展。1.3 数控机床的

20、发展趋势及现状在国外,手动工具磨床已经只是作为数控工具磨床的辅助。从目前国内市场来看,相对价格昂贵的数控工具磨床,手动工具磨床在我国相对占主导地位,它适合目前我国的国内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主要应用于专业刀具生产企业作为数控工具磨床的辅助,和大中型企业车间中小批量刀具修磨,及结构较简单的标准和非标准刀具的生产制造。数控工具磨床已经经历了几代的产品发展过程。初期是对普通工具磨床进行数控改造,用CNC软件来简化结构,提高精度。第二代产品是数控万能刀具“磨削中心”,它适用于刀具的连续加工,使刀具制造工艺高度集成,工件一次装夹,通过几组独立砂轮的转塔磨头来完成多道工序复合加工,加工过程中自动更换砂轮,因

21、而刀具制造精度高,适用于复杂形状型面刀具的精密磨削。Michael Deekel公司研发的S20E-turbo磨削中心自带砂轮库,并且砂轮库由独立的伺服轴控制,完全实现砂轮的自动更换,可以实现高效率的自动化生产;采用生产、修磨一体化设计磨削软件,实现对程序的编辑、修改、编译、检查等;还集成了砂轮的自动测量、修整和刀具测量系统的全自动校准等辅助功第 3 页 共 47 页能。适用于各种标准刀具、复杂刀具(非标准)的生产和修磨。S20E磨削中心,还可以集成全自动拾取式上料系统,容纳多达16支自由尺寸的各种刀具。第三代产品是生产刀具的自动化工厂、自动化生产线和柔性制造单元,它代表刀具刃磨机床的最专业、

22、最前沿的制造生产技术。它由一组只需完成单一加工工序的2-4轴简易型CNC工具磨床组成,机床问由传输线和机械手连接,用于磨削刀具的外圆、沟槽、刃背和端面,适用于刀具的大批量生产。采用数控工具磨床对刀具进行磨削加工必须依靠刀具磨削加工技术和编程技术,而各种复杂形状刀具的磨削加工技术和编程软件,目前在国外也属于专利技术或保密技术。正因为如此,目前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厂商能够生产高性能的数控工具磨床。在国内,数控工具磨床的发展基本上还停留在对普通工具磨床或原有的数控机床进行数控改造来满足特定刀具的制造刃磨的水平上。国内的数控工具磨床基本上靠进口,价格昂贵,并且这些数控机床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使用后,其主机性能

23、基本完好,仍可使用,而其数控系统则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数控系统技术,属于已淘汰产品。最近几年国内也有一些厂家研制开发了数控工具磨床,但由于采用的是主机自行制造、数控系统靠引进,这种数控工具磨床产品不但成本很高,而且由于通用的CNC系统没有集成刀具磨削加工技术和编程软件,难以实现刀具(特别是复杂刀具)的磨削加工。但总的来说我国在近几年来,在数控工具磨床上不断地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如在第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05)上,中国武汉机床厂还展出了MK6030五轴数控工具磨床,可用于生产和修磨各种金属切削刀具,以上所述的刀具刃磨机床均是万能型的,其实刀具刃磨

24、机床发展过程中还有另一重要分支,那就是专用刀具刃磨机床。专用刀具刃磨机床是为特定刀具批量化生产而设计制造,如,滚刀刃磨床、拉刀刃磨床、钻头刃磨床、锯片刃磨床等。这些机床通用性虽然没有万能型刀具刃磨机床好,但它具有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能有效降低刀具制造生产成本等特点,适用于专业刀具生产厂特定刀具的大批量生产,也是刀具刃磨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未来数控工具磨床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还有如下几个方向:1)高速磨削是世界上正大力研究并逐渐推广的一种先进的机械加工方法,与普通磨削相比,其效率可提高13倍,工件表面光洁度可提高13小级,砂轮耐用度可提高1倍左右。随着电主轴技术、直线电机技术、大导

25、程高速精密滚珠丝杠副和新型高精度导轨的发展,高速和超高速数控工具磨床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产品的小型化和加工过程的微细化是全球加工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微细切削第 4页 共 47 页加工在模具、汽车、电子、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切削加工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高精密微细刀具的生产制造是微细切削加工技术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研发刃磨微细刀具的数控工具磨床也是未来数控工具磨床的发展方向。3)砂轮是工具磨床制造生产和修磨刀具的“刀具”,是工具磨床的关键部分。砂轮的设计,其截面形状的优化、粘结剂的结合强度及其适用性、砂轮基体的材料、砂轮的制造技术,以及全自动的砂轮修整

26、、检测控制技术也是未来工具磨床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4)利用计算机技术及模拟技术,开发能对刀具刃磨过程、排屑过程、磨削力变化、磨削区温度、磨削精度和磨削表面质量进行仿真的数控工具磨床软件,也是未来数控工具磨床很好的一个发展方向。1.4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本设计为纵向进给运动的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确定系统的负载,确定系统脉冲当量,运动部件惯量计算,空载起动及切削力矩机计算,确定伺服电机等。设计时要求电机与丝杠采用柔性连接,电机选用伺服电机对电机的大小选择进行验证,对滚珠丝杠直径及支承形式选择进行强度较核。设计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既要满足理论要求,又要满足生产现实实际。设计应遵循先易后难、先局部

27、后全局的规律,确定设计步骤时,应把整个数控工具磨床Z向进给传动系统分成若干个子系统进行,待各系统基本合理后再互联完成全系统工作。设计的产品应高效经济。本课题所设计的进给系统是针对经济型中档数控车床的,该系统设计成功一旦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将给中小规模的加工厂输入新的血液。显著提高生产力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第 5页 共 47 页2. Z向进给传动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2.1 进给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原理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关键组成部分。一般由控制电路、电器驱动部件和执行部件组成。进给传动部件一般认为是从电机到工作台之间的传动链。进给传动部件的动态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台机床的

28、工作性能和加工精度。进给传动部件的振动会影响进给系统的定位精度。另外,机械传动部件的设计好坏对进给伺服系统的伺服性能的影响也很大。现代数控机床日益向着高速、高效率、高精度方向发展。对机床进给传动部件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与普通机床不同。数控机床的进给指令,来自数控系统,经进给电动机和驱动机构,使执行部件如刀架、工作台、主轴箱等按程序的规定运动。进给传动系统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数控系统的性能,决定了数控机床的档次,因此,在数控技术发展的历程中,进给驱动系统的研制和发展总是放在首要的位置。数控系统所发出的控制指令,是通过进给驱动系统来驱动机械执行部件,最终实现机床精确的进给

29、运动的。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是一种位置随动与定位系统,它的作用是快速、准确地执行由数控系统发出的运动命令,精确地控制机床进给传动链的坐标运动。它的性能决定了数控机床的许多性能,如最高移动速度、轮廓跟随精度、定位精度等。2.2进给传动控制伺服系统的选择 1.开环控制系统:这类数控系统驱动不带检测装置,也无反馈电路,以步进电动机为驱动元件.CNC装置输出的指令进给脉冲经驱动电路进行功率放大,转换为控制步进电动机各定子绕组依此通电断电的电流脉冲信号,驱动步进电动机转动,再经机床传动机构(齿轮箱,丝杠等)带动工作台移动。这种方式控制简单,价格比较低廉,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型数控系统中。第 6页 共 47

30、 页图2.1 开环控制系统 2.半闭环控制系统:位置检测元件被安装在电动机轴端或丝杠轴端,通过角位移的测量间接计算出机床工作台的实际运行位置(直线位移),并将其与CNC装置计算出的指令位置(或位移)相比较,用差值进行控制,其控制框图如图4所示。由于闭环的环路内不包括丝杠、螺母副及机床工作台这些大惯性环节,由这些环节造成的误差不能由环路所矫正,其控制精度不如闭环控制数控系统,但其调试方便,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控制特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方式被广泛采用。用的最多。图2.2半开环控制系统 3.闭环控制系统: 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在机床工作台上,用以检测机床工作台的实际运行位置(直线位移),并将其与CN

31、C装置计算出的指令位置(或位移)相比较,用差值进行控制。这类控制方式的位置控制精度很高,但由于它将丝杠、螺母副及机床工作台这些大惯性环节放在闭环内,调试时,其系统稳定状态调试比较麻烦。高档精密机床使用。 数控机床一般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组成机床本体的各机械部件组成。图2.3 闭环控制系统4.数控机床对进给伺服系统机械传动部件的要求消除传动系统中的传动间隙,提高传动刚度,减少运动件的摩擦阻力,减小运动第 7页 共 47 页惯量,系统要有适当阻尼,提高系统传动件传动精度。根据需求,并且考虑到经济的效益,故选择半闭环控制系统。2.3进给驱动电动机类型的确定早期的数控机床采用电液伺服驱

32、动的较多,而现代数控机床基本上都采用全电气伺服驱动系统。它可分为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动机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伺服驱动系统三类。步进电动机:步进电动机是一种将脉冲信号变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电磁装置,是一种特殊的电动机。一般电动机都是连续转动的,而步进电动机则有定位和运转两种基本状态,当有脉冲输入肘步进电动机一步一步地转动,每给它一个脉冲信号,它就转过一定的角度。步进电动机的角位移量和输入脉冲的个数严格成正比,在时间上与输入脉冲同步,因此只要控制输入脉冲的数量、频率及电动机绕组通电的相序,便可获得所需的转角、转速及转动方向。在没有脉冲输入时,在绕组电源的激励下气隙磁场能使转子保持原有位置处于

33、定位状态。在电动机定子上有A、B、C三对磁极,磁极上绕有线圈,分别称之为A相、B相和C相,而转子则是一个带齿的铁心,这种步进电动机称之为三相步进电动机。如果在线圈中通以直流电,就会产生磁场,当A、B、C三个磁极的线圈依次轮流通电,则A、B、C三对磁极就依次轮流产生磁场吸引转子转动。直流伺服电动机具有:稳定性好;转向取决于控制电压的极性,控制电压为零时,转子惯性很小,能立即停止; 响应迅速,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都是线性的,而且不存在“自转”现象;控制功率低,损耗小;转矩大;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都是线性的,而且不存在“自转”现象等特点。交流伺服电动机:输出或输入为交流电能的旋转电机,称为交流电机,它实

34、际上就是两相异步电动机,所以有时也叫两相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是非线性的,电容移相控制时非线性更为严重,而且斜率随控制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这会给系统的稳定和校正带来困难。机械特性很软,低速段更软,负载转矩变化对转速影响很大,而且机械特性软会使阻尼系数减小,时间常数增大。从而降低了系统品质。若交流伺服电动机设计参数选择不当,或制造工艺不良,在单相状态下会产生“自转”而失控,而且其电动机的转子电阻相当大,所以损耗大,效率低,电动机的利用程度差。除此之外交流伺服电动机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运行可靠,适宜于不易检修的场合使用。伺服电机是根据负载条件来选取的。加在电机轴上的负载主要有两种:负载

35、扭矩和负载惯量,其中负载扭矩包括切削扭矩和摩擦扭矩。负载扭矩应小于所选择电机的额定第 8页 共 47 页扭矩,负载扭矩与加速扭矩之和应等于所选择电机的最大扭矩。加速扭矩应考虑负载惯量和电机惯量的匹配,同时还应考虑连续过载时间在所选电机的允许范围内,负载快速运动时所需的电机转速应在电机的最高转速之内。这样可使电机在机床的伺服系统中工作性能得以充分发挥。从上述三种电动机的比较可知,步进电动机是自动控制系统中具有很高的优越性。所以在刀具刃磨中心Z轴的进给系统中使用步进电动机。2.4进给系统的传动要求及传动类型的选择2.4.1进给系统的传动要求数控机床进给传动装置的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工件

36、的加工精度。为此,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必须满足:(1)传动精度高;(2)摩擦阻力小;(3)运动部件惯量小。 2.4.2进给系统的传动类型的选择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基本传动方式常用的有三种:滚珠丝杠螺母副和静压丝杠螺母副和滑动丝杠螺母副。 1.静压丝杠螺母副其特点是:摩擦系数小,仅为0.0005,;平稳性高;反向间隙小;但是,静压丝杠螺母副应有一套供油系统,而且对有的清洁度要求高,如果在运动中供油忽然中断,将造成不良后果。 2.滑动丝杠螺母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在一定条件下能自锁,广泛用于一般的机床进给,调整和定位机构。 3.滚珠丝杠螺母副一概述在数控机床上,将回转运动与直线运动相互转换的传

37、动装置一般采用滚珠丝杠螺母副。其特点是:传动效率高,一般为=0.920.98;传动灵敏,摩擦力小,不易产生爬行;使用寿命长;具有可逆性,不仅可以将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亦可将直线运第 9页 共 47 页动变成旋转运动;轴向运动精度高,施加预紧力后,可消除轴向间隙,反向时无空行程;珠丝杆由螺杆、螺母和滚珠组成。它的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这是滚珠螺丝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这项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是将轴承从滚动动作变成滑动动作。由于具有很小的摩擦阻力,滚珠丝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精密仪器。因此,在数控机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中、小型数控机床的常见的传动方式。二滚珠丝杠副的工作原理:

38、滚珠丝杠螺母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图中丝杠和螺母上都加工有圆弧形的螺旋槽,当它们对合起来就形成了螺旋滚道。在滚道内装有滚珠,当丝杠与螺母相对运动时,滚珠沿螺旋槽向前滚动,在丝杠上滚过数圈以后通过回程引导装置,逐个地又滚回到丝杠与螺母之间,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 图2.4滚珠丝杠螺母副工作原理图 图2.5螺纹滚道法向截面形式三常用的循环方式有两种:(1)外循环滚珠在循环过程结束后,通过螺母外表面上的螺旋槽或插管返回丝杠间重新进入循环。如图2.6a)所示为插管式,它用弯管作为返回管道,这种形式结构工艺性好,但由于管道突出于螺母体外,径向尺寸较大。如图2.6b)所示为螺旋槽式,它是在螺母外圆上铣出螺旋

39、槽,槽的两端钻出通孔并与螺纹滚道相切,形成返回通道,这种形式的结构比插管式结构径向尺寸小,但制造较复杂。(2)内循环 这种循环靠螺母上安装的反向器接通相邻滚道,使滚珠成单圈环, 如图2.7所示,滚珠从螺纹滚道进入反向器,借助反向器迫使滚珠越过丝杠牙顶进入相邻滚道,实现循环。一般一个螺母上装有24个反向器,反向器沿螺母圆周等分分布。其优点是径向尺寸紧凑,刚性好,因其返回滚道较短,摩擦损失小。缺点是反向器加工困难。第 10页 共 47 页图2.6 外循环滚珠丝杠图2.7 内循环滚珠丝杠四滚珠丝杠螺母副轴向间隙的调整滚珠丝杠的传动间隙是轴向间隙。为了保证反向传动精度和丝杠的刚度,必须消除轴向间隙。消

40、除间隙的方法常采用双螺母结构,利用两个螺母的相对轴向位移,使两个滚珠螺母中的滚珠分别贴紧在螺旋滚道的两个相反的侧面上。用这种方法预紧消除轴向间隙时,应注意预紧力不宜过大,预紧力过大会使空载力矩增加,从而降低传动效率,缩短使用寿命。此外还要消除丝杠安装部分和驱动部分的间隙。常用的螺母丝杠消除间隙方法有:1、垫片调隙式。如图2.8所示,调整垫片厚度使左右两螺母不能相对旋转,只产生轴向位移,即可消除间隙和产生预紧力。这种方式结构简单,刚性好,调整时需要卸下调整垫圈修磨,滚道有磨损时不能随时消除间隙和进行预紧。第 11页 共 47 页图2.8 垫片调隙式 图2.9 螺纹调隙式2、螺纹调隙式。如图2.9

41、所示,滚珠丝杠左右两螺母副以平键与外套相联,用平键限制螺母在螺母座内的转动。调整时,只要拧动圆螺母1即可消除间隙并产生预紧力,然后用螺母2锁紧。这种调整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调整方便的优点,但预紧量不很准确。3、齿差调隙式。如图2.10所示,在两个螺母的凸缘上各制有圆柱外齿轮,分别与固紧在套筒两端的内齿圈相啮合,其齿数分别为z1和z2,并相差一个齿。调整时,先取下内齿圈,让两个螺母相对于套筒同方向都转动一个齿,然后再插入内齿圈,则两个螺母便产生相对角位移,其轴向位移量。例如,z1=81,z2=80,滚珠丝杠的导程为t=6mm时,s=6/64800.001mm。这种调整方法能精确调整预紧量

42、,调整方便、可靠,但结构尺寸较大,多用于高精度的传动。 图2.10 齿差调隙式 图2.11单螺母变位螺距式4.单螺母变位螺距预加负荷。如图2.11所示,它是在滚珠螺母体内的两列循环滚珠链之间使用螺纹滚道在轴向产生一个L0的导程突变量,从而使两列滚珠在轴向错位实现预紧。这种调隙方法结构简单,但负荷量须预先设定且不能改变。第 12页 共 47 页 4特点:1、 与滑动丝杠副相比驱动力矩为1/3 -由于滚珠丝杠副的丝杠轴与丝杠螺母之间有很多滚珠在做滚动运动,所以能得到较高的运动效率。与过去的滑动丝杠副相比驱动力矩达到1/3以下,即达到同样运动结果所需的动力为使用滚动丝杠副的1/3。在省电方面很有帮助

43、。 2、 高精度的保证 -滚珠丝杠副是用日本制造的世界最高水平的机械设备连贯生产出来的,特别是在研削、组装、检查各工序的工厂环境方面,对温度、湿度进行了严格的控制,由于完善的品质管理体制使精度得以充分保证。 3、微进给可能 -滚珠丝杠副由于是利用滚珠运动,所以启动力矩极小,不会出现滑动运动那样的爬行现象,能保证实现精确的微进给。 4、无侧隙、刚性高 -滚珠丝杠副可以加予压,由于予压力可使轴向间隙达到负值,进而得到较高的刚性(滚珠丝杠内通过给滚珠加予压力,在实际用于机械装置等时,由于滚珠的斥力可使丝母部的刚性增强)。 5、高速进给可能 -滚珠丝杠由于运动效率高、发热小、所以可实现高速进给(运动)

44、。由以上比较,根据要求,Z向进给传动系统采用滚珠丝杠螺母副的传动方式。2.5电机与丝杠联接方式的选择滚珠丝杠螺母副与电动机的联接的型式主要有三种:1.联轴器直联接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连接型式.这种结构型式的优点是:具有最大的扭转刚度;传动机构本身无间隙,传动精度高,而且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适用于像中小型号的数控车床。联轴器采用挠性联轴器,它能补偿因同轴度及垂直度误差引起的“干涉”现象.采用这种挠性联轴器把电动机与丝杠直接联接,不仅可以简化结构,减少噪声,而且可以消除传动间隙,能减少中间环节带来的传动误差,提高传动刚度。2.通过齿轮联接 这种调整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齿轮的齿厚和周节变化的情况下,

45、保持齿轮的无间隙啮合;但是结构比较复杂,轴向尺寸大、传动刚度低、传动平稳性较差,一般用于精度要求低的机床中。第 13页 共 47 页3.通过同步齿形带联接 同步齿轮带传动具有带传动和链传动的共同优点,与齿轮传动相比它结构更简单,制造成本更低,安装调整更方便。并且传动不打滑、不需要大的张紧力; 但是在同步齿形传动设计时对材料的要求很高。机床主要用机械联轴器连接,机械联轴器分刚性与弹性,刚性又分固定式刚性联轴器与可移式联轴器,如套筒联轴器,滑块联轴器等。弹性又分金属弹性联轴器与非金属弹性联轴器,如簧片联轴器,轮胎联轴器等。 在满足机床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比本课题采用通过联轴器联接电机与丝杠副,这是

46、一种简单的联接形式具有大的扭转刚度,制造成本低,传动精度高,而且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2.6进给系统的一些其它要求滚珠丝杠副和其他滚动摩擦的传动器件一样,应避免硬质灰尘或切屑污物进入,因此必须装有防护装置。如果滚珠丝杠副在机床上外露,则应采用封闭的防护罩,如采用螺旋弹簧钢带套管、伸缩套管以及折叠式套管等。安装时将防护罩的一端连接在滚珠螺母的侧面,另一端固定在滚珠丝杠的支承座上。如果滚珠丝杆副处于隐蔽的位置,则可采用密封圈防护,密封圈装在螺母的两端。接触式的弹性密封圈采用耐油橡胶或尼龙制成,其内孔做成与丝杠螺纹滚道相配的形状;接触式密封圈的防尘效果好,但由于存在接触压力,使摩擦力矩略有增加。非

47、接触式密封圈又称迷宫式密封圈,它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其内孔与丝杠螺纹滚道的形状相反,并稍有间隙,这样可避免摩擦力矩,但防尘效果差。工作中应避免碰击防护装置,防护装置一有损坏应及时更换。另外对滚珠丝杠安装处应进行削边。 3.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在第二章初步选择了进给饲服系统的传动类型为:滚珠丝杠螺母副。现在具体对其进行设计,计算和选型。3.1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种类丝杠传动直接关系到传动链精度。丝杠的选用主要取决于加工件的精度要求和拖动扭矩要求。一般情况滑动丝杠应不低于6级,螺母间隙过大则更换螺母。采用滑动丝杠相对滚珠丝杠价格较低,但难以满足精度较高的零件加工。因此滑动丝杠常用在加工精度要求

48、不是很高的普通车床中。 滚珠丝杠摩擦损失小,效率高,其传动效率可在90%以上;精度高,寿命长;启动力矩和运动时力矩相接近,可以降低电机启动力矩。因此可满足较高精度零件加工要求。在数控化改造的车床中,应把原来的滑动丝杠换为滚珠丝杠,以降低摩擦力,提高加工精度。滚珠循环方式可分为外循环和内循环两大类,外循环又分为螺旋槽式和插管式。珠丝杠滚副的预紧方法有:双螺母垫片式预紧,双螺母螺纹式预紧,双螺母齿差式预紧,单螺母变导程预紧以及过盈滚珠预紧等几种。3.2 滚珠丝杠支承方式的确定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要获得较高的传动刚度,除了加强滚珠丝杠螺母本身的刚度之外,滚珠丝杠正确的安装及其支承的结构刚度也是不可忽视

49、的因素。螺母座及支承座都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精度。通常都适当加大和机床结合部件的接触面积,以提高螺母座的局部刚度和接触强度,新设计的机床在工艺条件允许时常常把螺母座或支承座与机床本体做成整体来增大刚度。为了提高支承的轴向刚度,选择适当的滚动轴承也是十分重要的。国内目前主要采用两种组合方式。一种是把向心轴承和圆锥轴承组合使用,其结构虽简单,但轴向刚度不足。另一种是把推力轴承或向心推力轴承和向心轴承组合使用,其轴向刚度有了提高,但增大了轴承的摩擦阻力和发热而且增加了轴承支架的结构尺寸。 1、一端固定一端自由丝杠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固定端轴承同时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这种支承方式用于行程小的短丝杠或者

50、用于全闭环的机床,因为这种结构的机械定位精度是最不可靠的,特别是对于长径比大的丝杠(滚珠丝杠相对细长),热变性是很明显的,1.5m长的丝杠在冷、热的不同环境下变化0.050.10mm是很正常的。但是由于他的结构简单,安装调试方便,许多高精度机床仍然采用这种结构,但是必须加装光栅,采用全闭环反馈。2、一端固定另一端支承 丝杠一端固定,另一端支承。固定端同时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支承端只承受径向力,而且能作微量的轴向浮动,可以减少或避免因丝杠自重而出现的弯曲,同时丝杠热变形可以自由的向一端伸长。这种结构使用最广泛,目前国内中小型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等均采用这种结构。3、两端固定丝杠两端均固定。固定

51、端轴承都可以同时承受轴向力,这种支承方式,可以对丝杠施加适当的预紧力,提高丝杠支承刚度,可以部分补偿丝杠的热变形。丝杠轴承的载荷主要是轴向的,径向除卧式丝杠的自重外,一般无载荷,因此对丝杠轴承轴向精度和刚度要求较高。进给系统对微小的位移要响应灵敏,股轴承的摩擦力矩要小。丝杠轴承种类很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占优势的两种是:接触角为60度的推理角接触球轴承和滚针一双推理滚子组合轴承,如下图3.1所示:图3.1滚珠丝杠的支撑方式在设计中,我采用双列接触角为60度的角接触球轴承组合使用。安装方式如图3.2所示:图3.2轴承之撑3.3 运动部件的主要参数已知技术参数:纵向最大行程(Z轴)180/mm;

52、工作给速度为1-8000mm/min;纵向快速进给速度:1.0m/min;总体估计质量:50kg;磨削深度2mm;进给量0.4mm;磨削系数300;材料选为:HT200;3.4滚珠丝杠的计算与选择 导程就是丝杆转动一周,滑块的位移.因此导程越小,同样轴径的情况下扭矩就可以越大,当然滑块的位移则较慢,在一定轴径的情况下,导程越小,可以驱动的工件越大 就是转速一定,滑块位移速度不一样,导程小的扭矩大 。3.4.1滚珠丝杠导程的确定本设计中,电机和丝杠直接相连,传动比为i=1,设电机最高工作转速在为,则丝杠导程为: 取 3.4.2确定丝杠的等效转速可知最大进给速度时丝杠的转速:最小进给速度时丝杠的转

53、速:丝杠等效转速:(取)假设一般磨削力的公式为:式中;F为磨削力(N)为切削系数 ;为工件圆周进给速度m/min ;为磨削深度mm; 轴向进给量mm/r;在一般磨削中;Fx=(0.10.6)Fc Fy=(0.150.7)Fc 3.4.3导轨摩擦力的计算导轨受到移动部件的全部质量(包括机床夹具和工件的质量)m=50kg所受重力W=500N),查表知紧固件的重力为f=1000N,取导轨动摩擦系数,则: 计算在不磨削削状态下的导轨摩擦力和 3.4.4算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计算最大轴向负载力计算最小轴向负载力丝杠的平均载荷Fm 3.4.5确定所丝杠受的最大载荷负荷性质系数(查表可知,当一般运转时

54、,为1.2 ,1.5 取为1.4。)温度系数(查表取为1.0。)硬度系数(查表滚到实际硬度HRC58取为1.0。)可靠性系数(查表可靠性为90%,取为1.0。)等效负载荷(N)精度系数(查表精度为3级取为1.0。)等效转速r/min工作寿命h(查表可知=15000h)则: 3.4.6根据定位精度的要求估算允许的滚珠丝杠的最大轴向变形已知本机床进给系统的定位精度为40 ,重复定位精度为16 ,则有 取上述计算结果的较小值,即。 3.4.7估算允许的滚珠丝杠的最小螺纹底径滚珠丝杠螺母的安装方式拟采用两端固定支承方式,滚珠丝杠螺母副的两个固定支承之间的距离为: L=行程+安全行程+2余程+螺母长度+

55、支承 (1.21.4)行程+(2530)Ph取L=(1.4200+306)mm=460mm 3.4.8初步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型号根据以上计算所得的Ph、Cat、dm和结构的需要,初步选择型号为FF3206-5,其公称直径、基本导程P0、额定动载荷和螺纹底径如下表3.1:表3.1滚珠丝杠螺母副型号 偏心距 R/r=1.14 3.5珠丝杠螺母副承载能力校核已知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螺纹底径,已知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最大受压长度,丝杠竖直安装时,取,查表得,则有 本机床Z向进给系统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最大轴向压缩载荷为Fmax=1694N,远小于其临界压缩载荷的值,故满足要求。滚珠丝杠螺母副临界转速的计算长度,

56、其弹性模量,密度:重力加速度 滚珠丝杠的最小惯性矩为 滚珠丝杠的最小截面积为:取,查表得,则有 进给传动链的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最高转速为166.67r/m,远小于其临界转速,故满足要求。 滚珠丝杠螺母副额定寿命的校核,滚珠丝杠的额定动载荷,已知其轴向载荷Fmax=1694N,滚珠丝杠的转速nmax=166.67r/min,运转条件系数fw=1.4,则有 本机床数控化改造后,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总工作寿命Lh=61411h15000,故满足要求。3.6计算器械传动的刚度已知滚珠丝杠的弹性模量,滚珠丝杠的底径。当滚珠丝杠的螺母中心至固定端支承中心的距离时,滚珠丝杠螺母副具有最小拉压刚度 当时,滚珠丝杠螺

57、母副具有最大拉压刚度 已知滚动体直径dq=6.75mm,滚动体个数Z=15.轴承接触角。轴承最大轴向工作载荷。则滚珠丝杠螺母副支承轴承的刚度为: 查表得滚珠与滚道的接触刚度,滚珠丝杠的额定动载。已知滚珠丝杠上所承受的最大轴向载荷则 进给传动系统的综合拉压刚度的最大值为 故。 3.7传动精度计算由机械传动装置引起的定位误差为:对于3级滚珠丝杠。其任意300mm导程公差为正负12,机床定位精度为40 ,重复定位精度为16 ,则有:,可以满足由于传动刚度变化所引起的误差小于(1/31/5)机床的定位进度要求。再加闭环反馈系统的补偿,定位进度能进一步提高。 第 14页 共 47 页4. 滚珠丝杠螺母副

58、支撑用的轴承丝杠的设计可知,丝杠两端的轴承主要承受轴向力,径向力,根据机械设计手册,可知用角接触球轴承。4.1支撑方式1、一端固定一端自由丝杠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固定端轴承同时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这种支承方式用于行程小的短丝杠或者用于全闭环的机床,因为这种结构的机械定位精度是最不可靠的,特别是对于长径比大的丝杠(滚珠丝杠相对细长),热变性是很明显的,1.5m长的丝杠在冷、热的不同环境下变化0.050.10mm是很正常的。但是由于他的结构简单,安装调试方便,许多高精度机床仍然采用这种结构,但是必须加装光栅,采用全闭环反馈。2、一端固定另一端支承丝杠一端固定,另一端支承。固定端同时承受轴向力和径

59、向力;支承端只承受径向力,而且能作微量的轴向浮动,可以减少或避免因丝杠自重而出现的弯曲,同时丝杠热变形可以自由的向一端伸长。这种结构使用最广泛,目前国内中小型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等均采用这种结构。3、两端固定丝杠两端均固定。固定端轴承都可以同时承受轴向力,这种支承方式,可以对丝杠施加适当的预紧力,提高丝杠支承刚度,可以部分补偿丝杠的热变形。丝杠轴承的载荷主要是轴向的,径向除卧式丝杠的自重外,一般无载荷,因此对丝杠轴承轴向精度和刚度要求较高。进给系统对微小的位移要响应灵敏,股轴承的摩擦力矩要小。丝杠轴承种类很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占优势的两种是:接触角为60度的推理角接触球轴承和滚针一双推理

60、滚子组合轴承。如表4.1所示第 25页 共 47 页表4.1轴承的选用与支撑支承方式简 图K2f一端固定一端自由0.251.8753.4一端固定一端游动23.92715.1二端支承13.1429.7二端固定44.73021.9丝杠两端的尺寸27.9mm, 可知轴承内径d=25mm轴承采用成对安装方式,轴承不宜过厚,选择厚度较小的,查机械设计手册选60度角接触球轴承厚度为12mm.丝杠高速运转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了具有更好的润化性和散热性,应选用外径/内径较大的轴承。这种轴承承载能力强,变形系数小,横向空间大,有利于润滑油的流动带走产生的热量,减少热变形和磨损,查机械设计手册,选角接触球轴承外径为52mm。轴承承受的轴向载荷Fmax=1694N.预紧力Fp=1050N,第 26页 共 47 页滚珠丝杠支撑形式采用两端固定式,所选用的轴承型号为:(GB/T292-1994) 7205C如下图所示图4.1 7205C轴承参数加工定制否品牌NACHI型号7205C旧型号36205类型角接触球轴承内径25(mm)外径52(mm)厚度15(mm)重量0.12(kg)用途通用 其额定动载荷为16.5KN。轴承的寿命:参考机械设计公式(13-5)可知,故所选轴承符合要求。 4.2失效形式 角接触球轴承可能出现的实效形式主要有:主要有因疲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