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地理背景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28519269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1.6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地理背景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地理背景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地理背景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地理背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地理背景(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干旱区干旱区半湿润区半湿润区土土地地退退化化人为原因人为原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耕地退化耕地退化林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次生盐渍化概念理解半干旱区半干旱区第1页/共49页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沙漠化):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沙漠化):一、掌握的关键词一、掌握的关键词动力:动力:风风物源:物源:沙沙二、沙漠化的地质作用二、沙漠化的地质作用风力作用:风力侵蚀、风力搬运、风力沉积风力作用:风力侵蚀、风力搬运、风力沉积我国荒漠化的分布地区:我国荒漠化的分布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的沙漠边缘和绿洲、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的沙漠边缘和绿洲、

2、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黄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黄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第2页/共49页第一节第一节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一、位置确定一、位置确定1、经纬度法、经纬度法第3页/共49页400N360N1000E900E800E1100E1200E1、经纬度法、经纬度法第4页/共49页2、相对位置法、相对位置法2、相对位置法、相对位置法第5页/共49页大大兴兴安安岭岭以以西西昆仑山昆仑山阿尔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古长城以北第6页/共49页 位于我国大兴安岭以东;昆仑山、阿尔金山、长城以位于我国大兴安岭以东;昆

3、仑山、阿尔金山、长城以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北部和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第7页/共49页3、特殊地理事物法:、特殊地理事物法:地形:地形:贺兰山、天山、阿尔泰山、大兴安岭、贺兰山、天山、阿尔泰山、大兴安岭、昆仑山、祁连山、塔里木盆地等昆仑山、祁连山、塔里木盆地等河流:河流: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等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等特殊景观:特殊景观:坎儿井、沙漠景观等坎儿井、沙漠景观等知识拓展:知识拓展:坎儿井的形成条件有哪些?坎儿井的形成条件有哪些?第8页/共49页二、自然地理背景二、自然地理背景(一)气候(一)气候

4、1、类型:、类型:贺贺兰兰山山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温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第9页/共49页2、气候特点:、气候特点:降水量少(干旱),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降水量少(干旱),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冬,冬春季多大风春季多大风3、形成原因:、形成原因:4、特殊现象:、特殊现象:(1)光照强)光照强(2)贺兰山两侧冬季气温的差异:东侧大于西侧)贺兰山两侧冬季气温的差异:东侧大于西侧(3)降水量由东向西减少)降水量由东向西减少(4)至东向西气候大陆性增强)至东向西气候大陆性增强动力动力沙沙物源物源第10页/共49页观察下图思考:观察下图思考:(1)至东向西降水量的变化规律

5、?原因?)至东向西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原因?(2)至东向西气温年较差的变化规律?原因?)至东向西气温年较差的变化规律?原因?大陆性增强大陆性增强第11页/共49页(二)地形(二)地形观察上图思考:观察上图思考:西北地区的地势特点是什么?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的地势特点是什么?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什么?与荒漠化的有何关系?的地形特点是什么?与荒漠化的有何关系?第12页/共49页(1)贺兰山以东贺兰山以东地势起伏较小;地势起伏较小;贺兰山以西贺兰山以西地势起伏大。地势起伏大。(2)贺兰山以东贺兰山以东以高原为以高原为主;贺兰山以西主;贺兰山以西以山地、盆地为主以山地、盆地为主(3)具体地形单元:具体地形单

6、元:(4)地形封闭,位居内陆,阻挡了水汽的到达,增加西北地形封闭,位居内陆,阻挡了水汽的到达,增加西北地区的干燥程度,增加了沙漠化的物源地区的干燥程度,增加了沙漠化的物源沙沙第13页/共49页(三)土壤(三)土壤根据下面三张图片分析:西北地区土壤的特点。根据下面三张图片分析:西北地区土壤的特点。第14页/共49页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少,土壤疏松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少,土壤疏松以沙土为主以沙土为主土地少沙漠化的物源土地少沙漠化的物源第15页/共49页(四)植被(四)植被看图思考看图思考:西北地区植被分布的规律是什么?西北地区植被分布的规律是什么?特点是什么?特点是什么?有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有沿海向内陆

7、的地域分异植被稀少植被稀少第16页/共49页探究:植被特征与土地荒漠化的关系?探究:植被特征与土地荒漠化的关系?植被稀少植被稀少地面摩擦较小地面摩擦较小增加风力(动力)增加风力(动力)风化作用强风化作用强地表疏松(物源)地表疏松(物源)第17页/共49页(五)河流(五)河流1、河流名称、位置、河流名称、位置2、河流特征、河流特征3、河流开发、河流开发第18页/共49页(六)西北地区主要荒漠和沙地的分布六)西北地区主要荒漠和沙地的分布阅读思考:我国西北地区主要荒漠和沙地有哪些?阅读思考:我国西北地区主要荒漠和沙地有哪些?分为哪两类?每类的特点是什么?分为哪两类?每类的特点是什么?第19页/共49

8、页原生荒漠:原生荒漠:次生荒漠:次生荒漠:水分和植被条件差,改造难度大水分和植被条件差,改造难度大水分和植被条件好,容易改造和治理水分和植被条件好,容易改造和治理例如:塔克拉玛干沙漠例如:塔克拉玛干沙漠例如: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例如: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第20页/共49页以西北地区为例以西北地区为例第21页/共49页第22页/共49页(一)人口(一)人口思考:思考:西北地区人口分布有何特点?西北地区人口分布有何特点?与土地荒漠化有何关系?与土地荒漠化有何关系?第23页/共49页二、人文地理背景二、人文地理背景思考方式:思考方式:植被破坏植被破坏人口集中地地方人口集中地地方植被和水源较好

9、植被和水源较好人类活动频繁人类活动频繁荒漠化荒漠化第24页/共49页过度樵采过度樵采为了增为了增加收入加收入无节制采无节制采掘药材发掘药材发菜菜严重破严重破坏草场坏草场加速荒加速荒漠化漠化燃料需燃料需求多求多樵采天樵采天然植被然植被破坏固破坏固沙植物沙植物人口激增人口激增过度樵采过度樵采第25页/共49页人口稀少,增长快,但居住集中人口稀少,增长快,但居住集中生活能源需求大生活能源需求大过度樵采过度樵采荒漠化荒漠化分布在绿洲边缘分布在绿洲边缘例如:塔里木盆地边缘、例如:塔里木盆地边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缘、河西走廊绿洲地区河西走廊绿洲地区第26页/共49页第27页/共

10、49页 一些不法农民到内蒙古自治区去挖发菜,一些不法农民到内蒙古自治区去挖发菜,严重破坏植被,成了沙尘暴的主要风沙源严重破坏植被,成了沙尘暴的主要风沙源之一。之一。第28页/共49页不法分子在本已枯黄的草原上挖发菜。不法分子在本已枯黄的草原上挖发菜。第29页/共49页(二)农业(二)农业1、西北农业的主要类型:、西北农业的主要类型:按生产对象分:按生产对象分:按产品用途分:按产品用途分:按投入多少分:按投入多少分:按地域分布分:按地域分布分:畜牧业、种植业畜牧业、种植业自给农业自给农业粗放农业粗放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2、农业与荒漠化的关系、农业与荒漠化的关系第30页/共49

11、页(1)种植业)种植业分布:分布:问题:问题:河谷和绿洲地区河谷和绿洲地区过度开垦过度开垦荒漠化荒漠化第31页/共49页过度开垦过度开垦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沙区边缘本身存在荒漠化的威胁缺少防护林土壤易受风蚀,肥力逐年下降经济效益差而弃耕植被恢复困难,继续遭受风蚀荒漠化第32页/共49页(2)畜牧业)畜牧业分布:分布:问题:问题:草原牧区草原牧区过度放牧过度放牧荒漠化荒漠化第33页/共49页超载超载放牧放牧短期的经短期的经济利益济利益草场载畜草场载畜量降低量降低土地土地沙化沙化牧草生长牧草生长能力、土壤能力、土壤结构破坏结构破坏加速草原退化、加速草原退化、沙化过程沙化过程过度放牧过度放牧第3

12、4页/共49页(三)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三)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四)工矿交通建设(四)工矿交通建设河流下游缺水河流下游缺水植被衰退植被衰退荒漠化荒漠化工矿交通建设工矿交通建设破坏植被破坏植被和地表和地表荒漠化荒漠化第35页/共49页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人为人为因素因素 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主要危害 过度过度樵采樵采 过度过度 放牧放牧 过度过度 开垦开垦 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 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 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为

13、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特别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沙质土壤区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第36页/共49页第37页/共49页活动P20 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第38页/共49页第一部分图文资料主要从哪个方面来分析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原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图2.7以及两幅附加小图.思考如下问题:描述非洲萨赫勒地区的地理位置?萨赫勒地区具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认真观察津德尔的气温,降水量图)第39页/共49页第40页/共49页第41页/共49页答案:1.地理位置:萨赫勒地区位于撒

14、哈拉沙漠的南缘,正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2.气候具有从沙漠气候向草原气候过渡的特征,津德尔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居民点,其月平均气温都在22以上,甚至达到33,可想而知其蒸发量是巨大的.在降水方面,这里的年降水量不足500,且基本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月.其有限而集中的降水与其全年的高温,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一个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敏感区.客观上,这里就潜在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这是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第42页/共49页将传统的游牧经济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进行对比,比较它们对草场的影响。第43页/共49页 从表中可知,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种多样

15、、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经济模式;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牲畜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力,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个草场的毁灭。第44页/共49页第45页/共49页 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结果是:由于萨赫勒地区所处的位置可以断定,越往北气候越干旱,越不利于发展旱作农业.若在这些沙区边缘发展旱作农业,在缺少防护林的情况下,土壤极易遭受风蚀,形成流沙.第46页/共49页第47页/共49页明显地描绘了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问题的源头就在人口的过快增长,如果控制人口增长与实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解决。第48页/共4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9页/共49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