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28493219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7.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钢筋工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钢筋工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钢筋工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钢筋工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工程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钢筋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中铁二十局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住宅办公综合楼结构施工图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5、标准图集03G101-1,04G101-3,04G101-3二、工程概况及施工准备(一)概况本工程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二层,建筑面积66901.08m2,抗震设防裂度为8度,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环境类别为地上一类,地下二b类。钢筋采用HPB235、HRB335、HRB400钢筋,主要为

2、三级钢钢筋。钢筋的连接方式有直螺纹连接,闪光对焊连接、电渣压力焊连接,绑扎搭接。(二)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1)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国标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颗粒状及片状老锈及油污。(2)成型钢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应有加工合格证。(3)铁丝:采用22号铁丝,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4)垫块:本工程采用花岗岩垫块和塑料垫块。(5)主要机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2、作业条件:(1)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

3、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墙插筋尺寸线。(5)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三、 钢筋的加工:1、钢筋加工前,应先去除钢筋上的铁锈,油渍等杂物。2、钢筋加工要严格按料表进行,料表上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明需加工钢筋的型号、形状、尺寸及使用部位和数量。3、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形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加工时,要本着“长料长用、短料短用、长短搭配”的原则,不得随意切断整根钢筋。4、弯曲钢筋时,要用机械冷弯,

4、不得用气焊烤弯。5、I级圆盘钢筋加工前,应先调直去锈,调直时,要严格控制其冷拉率。6、I级钢筋的末端需做180的弯钩。7、箍筋加工时,弯曲部分需确保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且75,且箍筋双肢相互平行。8、钢筋的半成品加工质量、定位梯,定位卡具、马凳等需提前加工并进行预检,确保尺寸准确。9、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要在现场指定范围内堆放,且挂牌标识,注明钢筋型号、尺寸、使用部位及数量,防止使用时发生误用。四、钢筋连接 基础筏板、承台、承台梁的钢筋,直径d25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框架柱、剪力墙竖向钢筋直径d22,采用直螺纹连接;1420时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d12时采用绑扎连接,水平筋采用绑扎连

5、接.框架柱、剪力墙暗柱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现浇梁钢筋d25时采用直螺纹连接,d20采用对焊和绑扎搭接。五、操作工艺:(一)基础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基础底板双层钢筋绑扎弹插筋位置线吊装钢筋到使用部位绑底板下部及地梁钢筋水电工序插入设置垫块放置马凳绑底板上部钢筋设置定位框插墙、柱预埋钢筋基础底板钢筋验收2、操作工艺(1)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让靠近底板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0mm,在底板上用石笔和墨斗弹出钢筋位置线(包括基础梁钢筋位置线)和墙、柱插筋位置线。(2)利用塔吊将钢筋运送到指定位置。(3)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

6、钢筋在下面,设计无指定时,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如果底板有集水坑、设备基坑,在铺底板下层钢筋前,先铺集水坑、设备基坑的下层钢筋)。(4)根据“七不准绑”的原则对钢筋进行检验,钢筋绑扎时,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产生位移。禁止跳扣,避免网片歪斜变形。(5)检查底板下层钢筋施工合格后,放置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花岗岩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垫块按4m2摆放。(6)筏板中承台梁,现场就地绑扎。(7)将承台梁的架立筋两端放在绑扎架上,画出箍筋间距,套上箍筋,按已画好的位置与底板梁上层钢筋绑扎牢固。穿承台梁下层纵向钢

7、筋,与箍筋绑牢。抽出绑扎架,将已绑扎好的梁筋骨架落地。(8)基础底板为双层钢筋,绑完下层钢筋后,搭设钢管支撑架(绑基础梁),摆放钢筋马凳(间距以1m左右一个为宜),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马凳下铁应垫在下片钢筋网上。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摆放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9)底板钢筋的连接:板的受力钢筋,采用闪光对焊焊接。当采用绑扎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25%,可不考虑接头位置,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搭接处的中心及两端分别绑扎。焊接头时,接头应错开,其错开间距

8、不小于35d(d为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10)根据在防水保护层上弹好的墙、柱插筋位置线和底板上层网上固定的定位框,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并在主筋上(底板上约500mm)绑一道固定筋,墙插筋两边距暗柱50mm,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和规范锚固长度要求,甩出长度和甩头错开百分比及错开长度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同时要考虑搭接长度、相邻钢筋错开距离。(11)独立柱基础钢筋网的长向钢筋应放在短向钢筋的下面。(12)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下端,

9、用90弯钩与基础钢筋进行绑扎,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于连接。插筋的位置可采用钢筋架成井字型固定牢固,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二)柱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弹柱皮位置线、模板外控制线清理柱顶浮浆到全部露石子清理柱筋污渍修整底层伸出的柱预留钢筋将柱子箍筋叠放在预留钢筋机械连接柱子竖向钢筋在柱顶绑定距框在柱子竖向钢筋上标识箍筋间距(可用皮数杆替代)按标识的间距将箍筋从上到下与柱子竖向钢筋绑扎2、操作工艺(1)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子箍筋数量(注意抗震和加密和绑扎接头加密),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2)机

10、械连接竖向受力筋:柱竖向筋d18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接头位置、相邻接头、同一截面接头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要求。(3)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画箍筋间距线(或使用皮数杆控制箍筋间距);并注意抗震加密、接头加密、并尽量避开连接套筒。(4)柱箍筋绑扎A、按已画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而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B、箍筋与主筋要垂直和密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C、柱箍筋端头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或75mm(d为箍筋直径)。D、柱基、柱顶和核心区(梁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

11、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抗震规范要求。拉筋应钩住箍筋。E、柱子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25mm,箍筋外保护层为15mm,垫块应绑扎在柱筋外皮上,注意避开十字交叉处,间距为1000mm,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当柱子截面尺寸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曲或在下层就搭接错位,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F、为控制柱子竖向主筋的位置,在柱子的中部、上部以及预留筋的上口设置三个定位箍筋(定位箍筋用高于柱子箍筋一个规格的钢筋焊制,呈“井”型定位箍筋,顶在模板内,比柱断面小2m)。(三)剪力墙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1)无暗柱在顶板上弹墙体外皮线和模板外控制线调正纵向钢筋位置接长竖向钢筋并

12、检查接头质量绑竖向和水平梯子筋绑墙体水平钢筋设置拉钩和垫块墙体钢筋验收(2)有暗柱在顶板上弹墙体外皮线和模板外控制线调正纵向钢筋位置接长竖向钢筋并检查接头质量绑竖向和水平梯子筋绑扎暗柱及过梁钢筋绑墙体水平钢筋设置拉钩和垫块墙体钢筋验收2、操作工艺(1)弹墙体外皮线、模板外控制线,清理受污甩槎钢筋。根据保护层厚度,按1:6校正甩槎立筋,如有较大位移时,按洽商规定认真处理。(2)接长竖筋,根据“七不绑”的原则对钢筋工程进行预检,先安装预制的竖向和水平梯子筋,并注意吊垂直,再绑扎暗柱和门口过梁钢筋,一道墙设置23个竖向梯筋,然后绑墙体水平钢筋。第一根水平筋距地面50mm。(3)墙筋为双向受力钢筋,所

13、有钢筋交叉点应逐点绑扎牢固,绑扎时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免钢筋网歪斜变形。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及错开要求要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4)双排钢筋之间应绑间距支撑或拉筋,以固定双排钢筋的骨架间距;支撑可用14钢筋制作,支撑如顶模板,要按墙厚度减2mm,拉筋可用6钢筋制作,加工尺寸要准,不要顶模露筋,尽量满足10mm保护层厚度,间距450mm左右,梅花形布置。(5)在墙筋外侧应绑上垫块,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注意钢筋保护层垫块不要绑在钢筋十字交叉点上。(6)剪力墙的纵向钢筋每段钢筋长度不宜超过4m(钢筋的直径12mm)或6m(直径12mm),水平段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7)为保证门

14、窗洞口标高位置正确,在洞口竖筋上划出标高线。门窗洞口要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绑扎过梁钢筋,锚入墙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过梁箍筋两端各进入暗柱一个,第一个过梁箍筋距暗柱边50mm,顶层时过梁入支座全部锚固长度范围内均要加设箍筋,间距为150mm。(8)各连接点的抗震箍筋的加密范围和间距,弯钩和直钩要求及锚固长度,均应按设计及抗震规范要求进行绑扎。如首层柱的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地下室墙体深度。墙端部、内外墙交接处受力钢筋锚固长度等,绑扎时应注意。(9)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E(laE为钢筋抗震锚固长度)。同排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及上、下相邻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沿水平方向的

15、净间距不易小于500mm。若搭接钢筋用焊接时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的规定。(10)配合其他工种安装预埋管件、预留洞等,其位置、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11)剪力墙钢筋的锚固A、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端部应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做成暗柱或加U型钢筋。B、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丁”字节点及转角节点的绑扎锚固。C、剪力墙的连梁上下水平钢筋伸入墙内长度不能小于设计和规范要求。D、剪力墙的连梁沿梁全长的箍筋构造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在建筑物的顶层连梁伸入墙体的全部锚固长度范围内,应设置间距不小于150mm的构造箍筋。E、剪力墙洞口周围应绑扎补强钢筋,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补

16、强钢筋尽量不做成斜筋,而做成“十”字型加强筋。可不增加钢筋层数,有利于洞口抗裂。且有利于墙内下插混凝土振捣。(12)修整:大模板合模之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并在距混凝土顶面约150mm处设置水平梯子筋,固定伸出筋的间距(甩筋的间距),同时在模板上口加扁铁与水平梯子筋一起控制墙体竖向钢筋的保护层。墙体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看管钢筋,混凝土浇筑完后,立即对伸出的钢筋(甩筋)再进行整理。(13)墙的钢筋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侧。(14)双排钢筋之间应绑间距支撑或拉筋,以固定双排钢筋的骨架间距。支撑可用14钢筋制作,拉筋可用6钢筋制作,长度等于两层网片的净距,间距450mm左右,相互错开呈梅花形布置。

17、(四)梁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的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

18、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5、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用套扣法绑扎。6、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为10d或75mm中较大者。7、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8、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9、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0mm时,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接头间距须符合规范要求。小于20mm,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

19、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受拉区域内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做弯钩(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五)板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2、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3、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不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4、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5、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

20、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蹬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距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6、在钢筋的下面垫好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毫米,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六)楼梯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2、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3、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4、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绑支好后,再绑扎

21、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六、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2)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3)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4)钢筋对焊接头的机械性能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2、基本项目(1)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2)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3)箍筋的间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有抗震要求时,弯钩

22、角度为135度,弯钩平直长度为10d。(4)钢筋对焊接头,、级钢筋无烧伤和横向裂纹,焊包均匀。对焊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度,对焊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大于0.1 d,且不大于2mm。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12,4-13。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见表4-12项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钢筋绑扎允许偏差(mm)表413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绑扎钢筋网长、宽10钢尺检查网眼尺寸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绑扎钢筋骨架长10钢尺检查宽、高5钢尺检查受力钢筋间距10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排距5保护层厚度基础10钢尺检查柱、梁5钢尺检查板

23、、墙、壳3钢尺检查绑扎钢筋、横向钢筋间距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钢筋弯起点位置20钢尺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5钢尺检查水平高差+3,0钢尺和塞尺检查七、成品保护1、柱子钢筋绑扎后,不准踩踏。2、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3、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4、钢模板内面涂隔离剂时不要污染钢筋。5、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八、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一)加强钢筋原材料检验报验及复试检验制度。(二)钢筋工程坚持样板先行制度。(三)钢筋工程执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验收合格方能

24、进行下道工序。(四)严格执行钢筋技术交底制度。(五)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钢筋“七不绑”要求(1)未放四条线(墙柱皮线、模板外50mm控制线)不绑(2)未清除浮浆到露石子不绑(3)未清理污筋不绑(4)未检查偏位筋不绑(5)偏位筋未按1:6调正不绑(6)甩槎筋长度、错开百分比、错开长度不合格不绑(7)接头质量不合格不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浇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墙筋、位移。2、配制箍筋时应按内皮尺寸计算,防止梁钢筋骨架尺寸过小。3、梁、柱核心区箍筋应加密,熟悉图纸按要求施工。4、箍筋末端应弯成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为10 d。5、梁主筋进支座长

25、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应准确。6、板的弯起钢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应准确,施工时不应踩到下面。7、绑板的钢筋时用尺杆划线,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防止板筋不顺直,位置不准。8、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搭接部位绑3个扣,绑扣不能应同一方向的顺扣。层高超过4m时,搭架子进行绑扎,并采取措施固定钢筋,防止柱、墙钢筋骨架不垂直。9、在钢筋配料加工时要注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避开搭接范围,防止绑扎接头内混入对焊接头。九、钢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通病1:柱钢筋位移预防措施:柱主筋和插筋与底板上下筋要牢固绑扎,确保位置准确,在浇筑板梁混凝土以前,在柱高1M处临时绑扎两个箍筋,同时在柱下部按设计箍筋间距先焊二根箍

26、筋,柱、墙钢筋在距板面1M处先临时在墙两侧绑扎一根水平筋,在下部绑扎两根水平筋临时固定,就可以预防柱墙筋位移。通病2:露筋预防措施:在柱箍筋四周、剪力墙水平筋、梁底板底放砂浆垫块或在梁底每1M放25钢筋头。通病3:钢筋搭接长度不够预防措施:严格按施工图放样,放样尺寸应留有余量,严格加工尺寸,绑扎时对每个接头进行丈量,检查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搭接长度不够需返工,以达到设计要求。通病4:钢筋接头位置留置错误预防措施:梁柱接头过密时,放样配料加工时,根据图纸预先画出施工放样图,注明各型号钢筋搭配顺序,避开纵向受力,钢筋最大弯矩处和最大剪力处。通病5:钢筋绑扎接头与对焊接头未错开预防措施:

27、绑扎时、对焊接头搭接位置,因此加工下料,凡距钢筋端头搭接长度范围内不得有对焊接头。通病6:水平钢筋位置间距不符合要求预防措施:高处绑扎钢筋时,应搭设高凳或简易脚手架施工。通病7:下层伸出的柱钢筋和竖直钢筋不符合要求预防措施:绑扎时应先将伸出的钢筋调直理顺,然后再绑扎或焊接,如下层伸出钢筋位移大时,应征求设计人员同意进行处理。通病8:框架梁钢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防措施:认真学习熟悉图纸和规范,在拐角、十字节点端,在梁等部位必须确保锚固长度,此通病关系到结构安全,马虎不得,严格按规范施工。通病9: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预防措施:配制箍筋时应按内皮尺寸计算,梁柱核心区箍筋应加密。箍筋

28、末端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10d,梁主筋及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正确,板的弯起钢筋和负弯矩位置、长度应准确,施工时不应啃到下面,板钢筋绑扎应划线定点,随时找正调直。纵向受力钢筋要吊正,搭接部位绑三个扣,绑扣不能用同一方向顺扣,层高超过4M时,搭架子进行绑扎,并采取固定措施,防止钢筋骨架不垂直。十、安全措施1、绑扎立柱、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操作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筋在4m以上时,应搭设工作台,柱、墙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2、高处绑扎和安装钢筋,钢筋堆放要分散,不得将钢筋集中堆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尽量避免在高处修整、扳弯钢筋。在必须操作时,应配戴安全带;绑扎圈梁

29、、挑檐、边柱等处钢筋,其外侧应搭设脚手架。3、安装绑扎钢筋时,不得碰撞电线,在深基础或夜间施工需要使用移动式行灯照明时,电压不得超过36伏。4、不得在高处抛掷钢筋,遇有高压线的地方应先做好防护隔离措施,并做好标志,严禁向高压线方向投掷钢筋。5、钢筋水平运输要注意钢筋头尾摆动,防止碰撞物体和打击人身,卸下时要互相打招呼;垂直运输时应绑扎牢固,吊点应钩在钢筋束的两端,专人指挥,严禁超载,吊物下方禁止站人;用人力垂直传递钢筋时,送料人应立足地面,接料人应有护身栏,必要时系上安全带,并应尽量避开高低压线路。6、焊接钢筋时,应戴防护面罩和手套。不得在木模板上直接施焊,现场应备有灭火器材,完工后要做好场地检查清理,清除隐患方可离场。7、钢筋加工及焊接机械须严格按相关机械操作规程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