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废杂铜的回收利用PPT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28490565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废杂铜的回收利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废杂铜的回收利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废杂铜的回收利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最新废杂铜的回收利用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废杂铜的回收利用PPT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废杂铜的回收利用目录q一、废杂铜的来源与分类q二、废杂铜的回收利用方式q三、我国废杂铜的回收利用现状与前景q四、建议与对策三、我国废杂铜的回收利用现状与前景q我国铜矿资源紧缺、铜矿产量与铜冶炼产量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促使废铜利用量的增加。如果依靠大量进口铜精矿来满足冶炼产能的需求,我国的铜工业就会受制于人,缓解这一矛盾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积极利用废铜资源。q随着我国铜蓄积量不断增加,废铜产生量也会增加。按铜的使用周期30年来测算,从1974年到2004年我国累计铜的消费量为3149万吨,按回收率85计算,废铜的蓄积量为2676万吨,这些资源已经陆续进入到了废铜市场。预计到2011年国内可回收利

2、用的废铜约76万吨、2020年为107万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废铜产生量的增长幅度将会越来越大。q我国废铜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型企业为基础的企业结构,以废铜直接利用为主、精炼电铜为辅的产业结构,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为重点的产业格局,也已形成了从回收、进口拆解到加工利用一条龙完整的产业链,并出现了如浙江台州、宁波、广东南海、清远、天津静海等以进口废料铜为主及山东临沂、湖南汩罗、河南长葛、辽宁大石桥等以国内回收为主的废杂铜集散地。q在废铜利用方式上,据估算,废铜经再加工后,有大约13以精铜的形式返回市场,即经过阳极炉熔炼之后生产电解

3、铜,即通常所称的再生精铜;另外23以非精炼铜或铜合金的形式重新直接使用,生产铜材或铜合金产品。存在的问题q低品位的废杂铜充斥市场q环境污染严重q生产工艺及设备落后q回收率低,浪费严重q在资金方面,国家发改委从去年开始,在国债资金中设立专项,按照项目投资额的1015给予财政补贴,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去年国家发改委共拿出6.4亿元支持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今后每年补贴的金额可能还要增加。今年国家还在重点行业选择一些企业作为循环经济试点,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q在税收优惠方面,2001年,国家就对废旧资源的回收企业给予免交增值税的政策;2003年,国家发改委把金属再生利用列入资源综

4、合利用目录,回收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今年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又把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税收政策及调整资金支出结构,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以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废杂金属的进口方面,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要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促进再生金属产业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国内主要的国有大型铜企业就享受了进口铜废料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q我国废铜回收利用产业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到2010年,我国再生铜产量占铜总产量的比重已达到40。前景四、建议与对策q建立健全回收体系,稳定废杂铜的供货渠道。在国内的废金属集散地,选择适当地区,设立废铜分选、收集场地,使之逐步成为废铜的供应基地。q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的生产方法和生产设备,提高废铜利用效率。q加强环保监督,提高废杂铜从业人员的素质。q加大舆论导向和宣传,宣传再生资源的可利用性,逐步形成人人珍惜资源,重视再生资源利用、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