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提纲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28487752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1.2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提纲(1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是一门研究是一门研究与与工程建设工程建设有关的有关的地质问题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的范畴。狭义狭义工程地质勘察学工程地质勘察学工程地质学基础工程地质学基础区域工程地质学区域工程地质学广义广义狭义狭义土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岩石力学土质学土质学研研 究究 对对 象象浅表层地质环境浅表层地质环境 工程建筑物工程建筑物1.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两者关系、适应性、矛盾转化、解决,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2.研究方法

2、:研究方法:勘察、分析评价勘察、分析评价阐明条件、解决问题满足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使用。研研 究究 任任 务务阐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工程地质问题;场址选择与建筑物配置;场址选择与建筑物配置;环境影响及对策建议;环境影响及对策建议;建筑物结构和施工方法建议;建筑物结构和施工方法建议;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基本任务基本任务:查明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工程地质条件中心任务中心任务: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件的综合。v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岩土类型

3、及其工程性质v地质结构地质结构v地形地貌地形地貌v水文地质水文地质v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v天然建筑材料天然建筑材料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不同,工程地质条件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对工程建筑物有影响的地质因素的主次关系不同,对工程建筑物有影响的地质因素的主次关系不同。不同。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v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现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v房屋工程:地基承载力、沉降

4、、基坑边坡变形房屋工程:地基承载力、沉降、基坑边坡变形v矿山开采:边坡稳定性、基坑突水、矿坑稳定矿山开采:边坡稳定性、基坑突水、矿坑稳定v水利水电工程:渗透变形、水库渗漏水利水电工程:渗透变形、水库渗漏 、斜坡稳定性、斜坡稳定性、坝体抗滑稳定性坝体抗滑稳定性v地下工程: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地应力、突水围岩稳定性、地应力、突水研研 究究 内内 容容v1.1.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 研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变化研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即分布规律、成因类型、力学性质等规律,即分布规律、成因类型、力学性质等 分支学科:工程岩土学分支

5、学科:工程岩土学v2.2.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 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形成机制、规模、空间分布及发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形成机制、规模、空间分布及发展趋势,对由此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防治和改造展趋势,对由此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防治和改造 分支学科:工程动力地质学分支学科:工程动力地质学v3.3.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 研究勘察方法的选择、工作的布置原则、工作量的分配,研究勘察方法的选择、工作的布置原则、工作量的分配,勘察技术、方法理论的改进。规范、手册为指南。勘察技术、方法理论的改进。规范、手册为指南。分支学科:

6、工程地质勘察分支学科:工程地质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v4.4.区域工程地质研究区域工程地质研究v 为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地质依据,进行工程为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地质依据,进行工程地质区划地质区划v 分支学科:区域工程地质学分支学科:区域工程地质学v5.5.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环境工程地质研究v 研究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之间的联结研究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之间的联结模式,科学预测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模式,科学预测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v 分支学科:环境工程地质学分支学科: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研 究究 方方 法法v自然历史分析法自然历史分析法v数学力学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v模型模拟试验法模

7、型模拟试验法v工程地质类比法工程地质类比法第第2章章 活断层活断层与地震与地震1.活断层基本特征活断层基本特征 全新活动断裂,活全新活动断裂,活断断层的类型,活层的类型,活断断层的层的活动方式。活动方式。2.2.活断层的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标志活断层的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标志3.3.地震的分类,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地震的分类,地震震级,地震烈度4.4.地震效应地震效应 砂土液化机理砂土液化机理活断层一般是指现今正在活动的断层,或活断层一般是指现今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近期曾曾活动过、不久将来可能重新活动过的断层。后者活动过、不久将来可能重新活动过的断层。后者也称为潜在活断层。也称为潜在活断层。n

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全新活动断裂:全新世(全新活动断裂:全新世(1000010000)年内有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动,)年内有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动,在将来(在将来(100100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发震断裂:近期(发震断裂:近期(500500年)发生过年)发生过5 5级以上地震,或在未来级以上地震,或在未来100100年内年内预测可能发生预测可能发生5 5级以上地震的断裂。级以上地震的断裂。n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活断层:最后一次错动距今活断层:最后一次错动距今10-1510-15万年(晚更新世)的断层。万年(晚更新世)的断层。活

9、断层的基本特征活断层的基本特征 按照位移方向与水平面的关系:按照位移方向与水平面的关系:(1 1)正断型活断层)正断型活断层 差异升降活动为它的断陷盆地边缘。下降盘分支断层差异升降活动为它的断陷盆地边缘。下降盘分支断层多见,形成地堑式的正断层组合。多见,形成地堑式的正断层组合。特征:断层面较陡特征:断层面较陡4545(1 1直立,直立,3 3水平);断水平);断带宽,较破碎;活动性强,相关地震少;上盘性质差。带宽,较破碎;活动性强,相关地震少;上盘性质差。l 东非大裂谷、汾渭地堑、银川地堑等。东非大裂谷、汾渭地堑、银川地堑等。n(2)逆断型活断层)逆断型活断层n 多分布于板块碰撞挤压带。上盘变

10、形带大,出现多分支断层。多分布于板块碰撞挤压带。上盘变形带大,出现多分支断层。n断层面较缓,断层面较缓,45(1水平,水平,3直立);波状起伏;断带宽,破碎;直立);波状起伏;断带宽,破碎;大型,伴震;上盘性质差。大型,伴震;上盘性质差。l 喜山、祁连山、天山山前逆冲断层等。喜山、祁连山、天山山前逆冲断层等。n(3)走滑型活断层)走滑型活断层n 常分布于大陆内部的地块之间的接触部位,水平错动量大,断层常分布于大陆内部的地块之间的接触部位,水平错动量大,断层带宽度不大,很少分支断裂。带宽度不大,很少分支断裂。n走滑(左旋、右旋)走滑(左旋、右旋)-断面窄,陡倾(断面窄,陡倾(1、3水平);大型,

11、伴震。水平);大型,伴震。l 安德烈斯、安纳托里、小江、红河等。安德烈斯、安纳托里、小江、红河等。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活断层的活动方式n(1 1)粘滑型活断层)粘滑型活断层n间歇性突然滑动,常伴有地震活动,也称为地震断层。间歇性突然滑动,常伴有地震活动,也称为地震断层。n发生在强度较高的岩石中,断层带锁固能力强,危害大。发生在强度较高的岩石中,断层带锁固能力强,危害大。n发震断裂特征:深断裂,裂谷,板块接触带。发震断裂特征:深断裂,裂谷,板块接触带。n(2 2)蠕滑型活断层)蠕滑型活断层n沿断层面两侧岩层连续缓慢地滑动沿断层面两侧岩层连续缓慢地滑动n发生在强度较低的软岩中,断层带锁固能力弱发生在强

12、度较低的软岩中,断层带锁固能力弱n一般无震发生,有时可伴有小震一般无震发生,有时可伴有小震。活断层的鉴别标志活断层的鉴别标志n地质方面地质方面最新沉积物被错断最新沉积物被错断 只要是见到第四系中、晚期的沉积物被错断,均视断层为活断层。只要是见到第四系中、晚期的沉积物被错断,均视断层为活断层。如位于汾渭地堑中段的平遥活断层,错断晚更新世中晚期的黄土,以如位于汾渭地堑中段的平遥活断层,错断晚更新世中晚期的黄土,以及早中期及早中期更新世更新世地层,断距地层,断距4050m。断层破碎带构造形迹断层破碎带构造形迹 活动断层因其形成时间较晚,一般表现为构造带物质欠固结欠胶活动断层因其形成时间较晚,一般表现

13、为构造带物质欠固结欠胶结状态,较为松散。另外,表现出脉体变形被切断,构造岩片理化,结状态,较为松散。另外,表现出脉体变形被切断,构造岩片理化,透镜化,断面新鲜无风化,第四系物质牵引弯折等。断层矿物的显微透镜化,断面新鲜无风化,第四系物质牵引弯折等。断层矿物的显微变形出现显微组构(如不等颗粒拉长,光轴微定向等)变形出现显微组构(如不等颗粒拉长,光轴微定向等)地貌方面地貌方面n 不同地貌单元突然相接,或两边沉积物厚度显著差别不同地貌单元突然相接,或两边沉积物厚度显著差别n 例如,隆起山区与断陷盆地突然相接。一次错动量大的活断层,例如,隆起山区与断陷盆地突然相接。一次错动量大的活断层,沿线分布断层三

14、角面、断层崖、陡坎、垭口、沿线分布断层三角面、断层崖、陡坎、垭口、“V型谷型谷”等等n 地貌单元的分解和异常地貌单元的分解和异常n 例如,河流阶地、山脊、水系、夷平面、坡洪积扇等地貌单元由例如,河流阶地、山脊、水系、夷平面、坡洪积扇等地貌单元由于活断层作用,使其产生错断、分解。于活断层作用,使其产生错断、分解。n 活断层作用使正常发育的地貌系统出现异常形态或特殊地貌景观。活断层作用使正常发育的地貌系统出现异常形态或特殊地貌景观。如断层带一侧,河流的同步肘状拐弯、宽窄变异,断层下降盘一侧线如断层带一侧,河流的同步肘状拐弯、宽窄变异,断层下降盘一侧线状排列的洪积群、泥石流、滑坡、串珠状洼地等。状排

15、列的洪积群、泥石流、滑坡、串珠状洼地等。n水文地质方面水文地质方面n 由于断层带构造物质松散,容易形成由于断层带构造物质松散,容易形成强导水带强导水带,因而,因而活断层带一线分布活断层带一线分布泉水、温泉泉水、温泉,出现植被发育现象。也由,出现植被发育现象。也由于活断层为深大断裂,深循环水将导致水的化学异常。于活断层为深大断裂,深循环水将导致水的化学异常。地震地震:在地壳表层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构造地震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火山地震 陷落地震陷落地震 诱发地震诱发地震按成因分类按成因分类 浅源地震:浅源地震:0300 km 占占4%,

16、最深达,最深达720km震源深度震源深度 大地震大地震:M=7级级 强烈破坏地震强烈破坏地震 中地震:中地震:7M=5 破坏性地震破坏性地震 小地震:小地震:5M=3,2-4级有感地震级有感地震 微地震:微地震:3M=1 超地震:超地震:M40%40%时,极易液化;时,极易液化;粘粒含量粘粒含量12.5%12.5%时,时,极难液化。极易液化土的特征是:极难液化。极易液化土的特征是:平均粒平均粒度度0.02-0.100.02-0.10mmmm,=2-8=2-8,粘粒含量粘粒含量10%10%密实度密实度 松砂极易液化,密砂不易液化。松砂极易液化,密砂不易液化。相对密度相对密度Dr50%Dr80%D

17、r80%时,不易液化。时,不易液化。成因及年代成因及年代 多为冲积成因的粉细砂土,如滨海平原、河口多为冲积成因的粉细砂土,如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等。三角洲等。沉积年代较新:结构松散、含水量丰富、地下沉积年代较新:结构松散、含水量丰富、地下水位浅水位浅2 2)饱和砂土的埋藏分布条件饱和砂土的埋藏分布条件 埋藏条件包括:砂层厚度、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埋藏条件包括:砂层厚度、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即埋藏深度)、地下水埋深。度(即埋藏深度)、地下水埋深。砂层上覆非液化土层愈厚,液化可能性愈小。一般砂层上覆非液化土层愈厚,液化可能性愈小。一般埋深埋深大于大于10-1510-15m m以下就难以液化了。以下就难

18、以液化了。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位埋深愈大,愈不易液化。实际上,地下水愈大,愈不易液化。实际上,地下水埋深埋深3-43-4m m时,液化现象很少,一般把液化最大地下水时,液化现象很少,一般把液化最大地下水埋深定为埋深定为5 5m m。砂层越厚越易液化。砂层越厚越易液化。3 3)地震活动的强度及历时地震活动的强度及历时 地震力(剪应力)地震力(剪应力)是砂土液化的动力是砂土液化的动力 地震愈强,历时愈长,则愈易引起砂土液化,地震愈强,历时愈长,则愈易引起砂土液化,而且波及范围愈广。而且波及范围愈广。度以下地区很少有液化现象;度以下地区很少有液化现象;度区只度区只能使疏松的粉、细砂层液化;而能使疏松的

19、粉、细砂层液化;而 度以上地区度以上地区才能使粗粒及粘粒含量较高的土液化。强度很高才能使粗粒及粘粒含量较高的土液化。强度很高的地区即震中区附近,因地振动以垂直为主,也的地区即震中区附近,因地振动以垂直为主,也不易产生液化。液化范围(液化最远点,以震中不易产生液化。液化范围(液化最远点,以震中距距R R表示,表示,KmKm)lgRlgR=0.77M-3.6=0.77M-3.64.4.砂土液化的防护措施砂土液化的防护措施(1 1)慎重选择场地)慎重选择场地(2 2)选择基础类型)选择基础类型(3 3)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处理标准:处理标准: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限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限处理后的土层标贯击数

20、实测值应大于临界值处理后的土层标贯击数实测值应大于临界值压密压密 通过振动、夯击、爆破等手段,使砂土急剧液化排水,而达到通过振动、夯击、爆破等手段,使砂土急剧液化排水,而达到压密,提高天然地基土的相对密度压密,提高天然地基土的相对密度DrDr 排渗法排渗法 通过排渗井等来消散因振动时而产生的孔隙水压力,防止液化通过排渗井等来消散因振动时而产生的孔隙水压力,防止液化 换土或盖重换土或盖重 用非液化土更换地表的液化土层,或在地表液化土层上覆盖填用非液化土更换地表的液化土层,或在地表液化土层上覆盖填 土。土。第第3 3章章 斜坡工程斜坡工程地球科学大辞典地球科学大辞典 地质灾害是指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

21、环境变地质灾害是指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变异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异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的概念地质灾害的概念 主要包括:主要包括:火山、地震、崩塌、滑坡、泥火山、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等。1 1、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形式、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形式n拉裂,拉裂,蠕滑蠕滑,弯曲倾倒;,弯曲倾倒;n滑坡,崩塌;滑坡,崩塌;2 2、滑坡的基本要素、滑坡的基本要素3 3、崩塌的形成条件、崩塌的形成条件4 4、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岩土类型与性质,岩体结构和地质构造,地岩土类型与性质,岩体结构和地质构造,地表水和地下

22、水,地震,人类活动等。表水和地下水,地震,人类活动等。5 5、滑坡的时间预报、滑坡的时间预报 岩土体蠕变理论岩土体蠕变理论6 6、滑坡的防治措施、滑坡的防治措施 滑坡的基本要素滑坡的基本要素 滑动带滑动带 :滑坡体与滑坡床之间的分界面。形态可分为圆弧状、:滑坡体与滑坡床之间的分界面。形态可分为圆弧状、平面状和阶梯状等。平面状和阶梯状等。滑坡床滑坡床 :滑坡体之下未经过滑动的岩土体。:滑坡体之下未经过滑动的岩土体。滑坡体滑坡体 :与母体脱离经过滑动的部分岩体。:与母体脱离经过滑动的部分岩体。滑坡周界滑坡周界 :滑坡体与周围未变位岩土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滑坡体与周围未变位岩土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

23、滑坡壁滑坡壁 :滑坡体后缘由于滑动作用所形成的母岩陡壁,其:滑坡体后缘由于滑动作用所形成的母岩陡壁,其坡角多为坡角多为35-8035-80度,平面上多呈圈椅状。滑坡壁上常见铅直度,平面上多呈圈椅状。滑坡壁上常见铅直方向的擦痕。方向的擦痕。滑坡台阶滑坡台阶 :滑坡体下滑时各部分运动速度不同而形成的错台。:滑坡体下滑时各部分运动速度不同而形成的错台。滑坡舌滑坡舌 :滑坡体前部伸出如舌状的部位。常伸入沟谷、河:滑坡体前部伸出如舌状的部位。常伸入沟谷、河流。最前端滑坡面出露地表的部位,称流。最前端滑坡面出露地表的部位,称滑坡剪出口滑坡剪出口。滑坡洼地(湖滑坡洼地(湖)主滑线主滑线 滑坡裂隙滑坡裂隙:滑

24、坡体在滑动过程中各部位受力性质和大小不同,:滑坡体在滑动过程中各部位受力性质和大小不同,在各部位产生不同力学性质的裂隙。在各部位产生不同力学性质的裂隙。拉张裂隙拉张裂隙:位于滑体后部、滑床后壁,弧形分布,与滑动方向垂:位于滑体后部、滑床后壁,弧形分布,与滑动方向垂直;直;剪切裂隙剪切裂隙:羽状分布于滑坡体中前部的两侧,因滑坡体与滑坡:羽状分布于滑坡体中前部的两侧,因滑坡体与滑坡床之间的相对位移的力偶作用形成,与滑动方向斜交;床之间的相对位移的力偶作用形成,与滑动方向斜交;鼓张裂隙鼓张裂隙:分布滑体前缘,由于滑体后部的推挤鼓起而成,与滑:分布滑体前缘,由于滑体后部的推挤鼓起而成,与滑动方向垂直;

25、动方向垂直;扇形裂隙扇形裂隙:位于滑体舌部,因前部岩土体向两侧扩散产生,放射:位于滑体舌部,因前部岩土体向两侧扩散产生,放射状呈扇形分布。状呈扇形分布。第五节第五节 崩塌崩塌一、一、崩塌的类型及形成条件:崩塌的类型及形成条件:崩塌一般发生在厚层崩塌一般发生在厚层坚硬岩体坚硬岩体中。灰岩、砂岩、石英中。灰岩、砂岩、石英岩等厚层硬脆性岩石常能形成高陡的斜坡,其前缘常由岩等厚层硬脆性岩石常能形成高陡的斜坡,其前缘常由于于卸荷裂隙卸荷裂隙的发育而形成的发育而形成陡而深的张裂缝陡而深的张裂缝,并与其它结,并与其它结构而组合,逐渐发展而形成构而组合,逐渐发展而形成连续贯通的分离面连续贯通的分离面,在触发,

26、在触发因素作用下发生崩塌。此外,由缓倾角软硬相间岩层组因素作用下发生崩塌。此外,由缓倾角软硬相间岩层组合的陡坡,由于软弱岩层被风化剥蚀而形成凹龛,使上合的陡坡,由于软弱岩层被风化剥蚀而形成凹龛,使上部的坚硬岩层失去依托,故也常发生局部崩塌。部的坚硬岩层失去依托,故也常发生局部崩塌。第六节第六节 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 岩土类型及性质岩土类型及性质 振动作用(如地震)振动作用(如地震)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降水(雨、雪)水库蓄水降水(雨、雪)水库蓄水 地形地形 人类活动(开挖、加载人类活动(开挖、加载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 植被、水等)植被、水等)风化、剥蚀作用风化、剥蚀作用 内在内在

27、因素因素外部外部因素因素一、内在因素一、内在因素 1.岩土类型及性质岩土类型及性质决定抗滑力的根本因素决定抗滑力的根本因素 强度、自稳能力:强度、自稳能力:坚硬岩石坚硬岩石 半坚硬岩石半坚硬岩石 松散土坡松散土坡 结构:结构:层理、软弱夹层、原生节理、片理等层理、软弱夹层、原生节理、片理等 特殊性质:膨胀性、湿陷性等特殊性质:膨胀性、湿陷性等 滑坡往往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岩层中滑坡往往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岩层中“易滑岩组易滑岩组”如:西北的黄土分布地区、成都平原地区的成都粘土层、四川盆地如:西北的黄土分布地区、成都平原地区的成都粘土层、四川盆地的红层地区(砂、泥岩互层)、青海、甘肃地区的第三系地层(半

28、的红层地区(砂、泥岩互层)、青海、甘肃地区的第三系地层(半成岩的砂、泥岩),川西北、陕南和甘南浅变质岩地区(主要是千成岩的砂、泥岩),川西北、陕南和甘南浅变质岩地区(主要是千枚岩分布地区枚岩分布地区)2.2.地质结构地质结构 结构面结构面结构面的产状、力学性质、规模。结构面的产状、力学性质、规模。沉积岩地区:特大型的滑坡主要与层面构造有关沉积岩地区:特大型的滑坡主要与层面构造有关 不同构造部位滑坡差别:如在褶皱的两翼部位,结构不同构造部位滑坡差别:如在褶皱的两翼部位,结构面往往形成上陡下缓的勺形;沿着大的构造断裂带,滑坡面往往形成上陡下缓的勺形;沿着大的构造断裂带,滑坡往往呈带状分布。往往呈带

29、状分布。3.3.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斜坡坡度越大、越高,斜坡稳定性越差。斜坡坡度越大、越高,斜坡稳定性越差。按按结构面的产状与临空面结构面的产状与临空面的关系,可分为:的关系,可分为:(1)(1)平迭坡平迭坡:主要软弱结构面为水平的:主要软弱结构面为水平的 (2)(2)逆向坡逆向坡:主要软弱结构面的倾向与坡面的倾向相反:主要软弱结构面的倾向与坡面的倾向相反 (3)(3)顺向坡顺向坡:主要软弱结构面的倾向与坡面的倾向一致:主要软弱结构面的倾向与坡面的倾向一致 时,稳定性最差,极易发生顺层滑坡时,稳定性最差,极易发生顺层滑坡 时,稳定性较好时,稳定性较好 (4)(4)斜交坡斜交坡:主要软弱结构面与坡

30、面成斜交关系。其交:主要软弱结构面与坡面成斜交关系。其交角越小,稳定性就越差。角越小,稳定性就越差。(5)(5)横交坡横交坡:主要软弱结构面的走向与坡面走向近于垂:主要软弱结构面的走向与坡面走向近于垂直,稳定性较好,很少发生大规模的滑坡。直,稳定性较好,很少发生大规模的滑坡。1.1.地震:震中周围地震:震中周围 烈度七度区,考虑烈度七度区,考虑附加应力附加应力2.2.降水:三种效应降水:三种效应 (1)(1)水平推力水平推力侧向水压力侧向水压力 (2)(2)浮托力浮托力减小滑动面上的有效应力减小滑动面上的有效应力 (3)(3)软化效应软化效应降低岩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岩土体的抗剪强度水库(河流)

31、水作用:水库(河流)水作用:动水压力动水压力 冲刷、掏空作用冲刷、掏空作用 二、外部因素:二、外部因素:区域性滑坡预测:区域性滑坡预测:以一个大的区域为依据对象,确定滑以一个大的区域为依据对象,确定滑 坡可能发生的区段范围。坡可能发生的区段范围。地段性滑坡预测:地段性滑坡预测:以一个地段滑坡调查资料为依据,确定以一个地段滑坡调查资料为依据,确定 将来可将来可 能发生滑坡的大致位置、可能能发生滑坡的大致位置、可能 的类型等。的类型等。场地性滑坡预测:场地性滑坡预测:针对某一特定场址,预测滑坡可能发生针对某一特定场址,预测滑坡可能发生 的确切位置、范围大小、运动速度及类的确切位置、范围大小、运动速

32、度及类 型。型。空间预测按照预测范围的大小可分为空间预测按照预测范围的大小可分为:时间预报按照预测的时间长短关系,可分为时间预报按照预测的时间长短关系,可分为:滑坡滑坡长期长期预报:对未来滑坡运动的预报:对未来滑坡运动的趋势作判断,以确定滑坡活动的可趋势作判断,以确定滑坡活动的可能年份。能年份。滑坡滑坡短期短期预报:对滑坡活动的可能预报:对滑坡活动的可能季节或月份作出预测。季节或月份作出预测。滑坡滑坡临滑临滑预报:对滑坡将要暴发的预报:对滑坡将要暴发的具体日期、乃至时分作出预报。具体日期、乃至时分作出预报。三、滑坡时间预报三、滑坡时间预报(1 1)滑坡变形前兆的现象预报法)滑坡变形前兆的现象预

33、报法(2 2)位移时间曲线变化趋势判断法)位移时间曲线变化趋势判断法(3 3)斋滕法和改进的斋滕法)斋滕法和改进的斋滕法(4 4)统计数学模型)统计数学模型 回归模型、灰色理论模型、生物生长模、灾变理论模型等回归模型、灰色理论模型、生物生长模、灾变理论模型等(5 5)黄金分割法)黄金分割法(6 6)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预报法)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预报法(7 7)声发射等参数预报法)声发射等参数预报法 第九节第九节 滑滑 坡坡 防防 治治防治目标:防治目标:是减灾、防灾、保护环。是减灾、防灾、保护环。防治原则:防治原则:以防为主,治理为辅。应该把防灾贯以防为主,治理为辅。应该把防灾贯穿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

34、节,在工程规划选址、设计、穿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工程规划选址、设计、施工各阶段均应注重防灾减灾。例如灾害预测及危险施工各阶段均应注重防灾减灾。例如灾害预测及危险性评估正体现了这一原则。性评估正体现了这一原则。防治指的是预防与治理两方面:防治指的是预防与治理两方面:滑坡滑坡预防预防:指的是滑坡灾害没有产生以前,人们已经:指的是滑坡灾害没有产生以前,人们已经了解其存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了解其存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使滑坡损失降至最小程度。预防是以勘察分析、防范,使滑坡损失降至最小程度。预防是以勘察分析、预测预报、动态监测为基础,同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35、预测预报、动态监测为基础,同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设计施工工作。及相应的设计施工工作。滑坡滑坡治理治理:指的是对潜在不稳定体采取有针对性的工:指的是对潜在不稳定体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确保其稳定,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治理是一项程措施,确保其稳定,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治理是一项工程,它包括对灾害体的勘察、评价,提出经济合理的工程,它包括对灾害体的勘察、评价,提出经济合理的工程措施,并付之实施。工程措施,并付之实施。1 1 防预措施:防预措施:(1 1)绕避绕避:改线、架桥跨越、隧道穿越:改线、架桥跨越、隧道穿越 (2 2)拦截拦截:拦石墙、拦栅网:拦石墙、拦栅网 (3 3)排水排水:地表排水

36、:排水沟、坡面防渗:地表排水:排水沟、坡面防渗 地下排水:盲沟、排水洞、排水孔地下排水:盲沟、排水洞、排水孔(4 4)监测预警监测预警 12 2 治理措施:治理措施:(1 1)排水措施排水措施:(同上(同上)(2 2)削方、堆:削方、堆:格栅(室)护坡格栅(室)护坡 (3 3)支挡工程:支挡工程:挡土墙挡土墙:砌置挡墙:砌置挡墙 加筋土挡墙加筋土挡墙 锚固锚固:单一锚杆(索):单一锚杆(索)挂网挂网+喷浆喷浆+锚杆(索)锚杆(索)构构+锚杆(索)锚杆(索)抗滑桩抗滑桩:钢管桩:钢管桩 钢筋钢筋+砼桩砼桩 砼桩砼桩 结合形式:桩结合形式:桩+锚锚 桩桩+墙(板、梁)墙(板、梁)(4 4)坡面防护

37、坡面防护:横向护坡横向护坡 植基绿色护坡植基绿色护坡 (5 5)其它其它:固结灌浆固结灌浆 阻滑键(栓)阻滑键(栓)第第4 4章章 地地 下下 工工 程程1 1、概念:围岩,围岩应力重分布,围岩、概念:围岩,围岩应力重分布,围岩压力压力2 2、地下建筑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地下建筑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3 3、参数、参数 4 4、巴顿岩体质量分类巴顿岩体质量分类5 5、地质超前预报的常用预报方法:、地质超前预报的常用预报方法:地质预报法,超前勘探法,物探法地质预报法,超前勘探法,物探法围岩围岩:由开挖洞室引起的:由开挖洞室引起的应力状态应力状态的重大的重大变化局限在洞周一定范围之内。通常此范

38、变化局限在洞周一定范围之内。通常此范围等于地下洞室横剖面中最大尺寸的围等于地下洞室横剖面中最大尺寸的35倍,习惯上将此范围内的岩体称为倍,习惯上将此范围内的岩体称为“围岩围岩”。应力重分布范围内的岩体称围岩。应力重分布范围内的岩体称围岩。开挖洞室,应力平衡被打破,围岩向洞内松开挖洞室,应力平衡被打破,围岩向洞内松胀位移,引起一定范围内胀位移,引起一定范围内应力调整应力调整,使天然,使天然应力大小、方向和性质改变,达到新的平衡。应力大小、方向和性质改变,达到新的平衡。二、围岩中重分布应力二、围岩中重分布应力 地下建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地下建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围岩稳定性围岩稳定性。洞顶底出现拉应力;

39、洞顶底出现拉应力;洞壁围岩内洞壁围岩内全为压应力全为压应力洞室侧壁出现拉应力,洞顶洞室侧壁出现拉应力,洞顶底出现较高压应力集中。底出现较高压应力集中。取不同的取不同的值,洞壁应力状态不同。值,洞壁应力状态不同。围岩破坏自洞壁始,向内(深部)发展。围岩破坏自洞壁始,向内(深部)发展。围岩破坏自洞壁始,向内(深部)发展。围岩破坏自洞壁始,向内(深部)发展。u 应力重分布特征:应力重分布特征:环向应力增或减,并出现拉应力;环向应力增或减,并出现拉应力;产生分异现象,径向应力趋于零;产生分异现象,径向应力趋于零;洞周应力差最大(拉应力集中)。洞周应力差最大(拉应力集中)。洞周应力差最大(拉应力集中)。

40、洞周应力差最大(拉应力集中)。第第第第5 5 5 5节节节节 围岩压力围岩压力围岩压力围岩压力 围岩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位移),进而围岩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位移),进而引起引起施加于支护衬砌上的压力,施加于支护衬砌上的压力,称围岩压力。称围岩压力。围岩压力围岩压力是围岩与支衬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是围岩与支衬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外力外力。围岩应力围岩应力是岩体中的是岩体中的内力内力。若围岩强度高,不需支护可自稳,便不存在若围岩强度高,不需支护可自稳,便不存在围岩压力。围岩压力。围岩压力的大小是围岩压力的大小是支护设计的重要依据支护设计的重要依据支护设计的重要依据支护设计的重要依据。p

41、 一、概念一、概念第第第第1 1 1 1节节节节 概述概述概述概述uu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洞室围岩稳定性洞室围岩稳定性u其他工程地质问题其他工程地质问题岩爆岩爆地下建筑地下建筑 天然或人工开挖的作为各种用途的构筑物。天然或人工开挖的作为各种用途的构筑物。有害气体突出有害气体突出涌水涌水高地温高地温地下建筑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地下建筑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第第第第4 4 4 4节节节节 围岩分类围岩分类围岩分类围岩分类分类指标为:分类指标为:式中:式中:式中:式中:RQDRQDRQDRQD岩芯质量指标;岩芯质量指标;岩芯质量指标;岩芯质量指标;节理组数;节理组数;节理组数;节理组数;节理粗糙系数;节理粗糙系

42、数;节理粗糙系数;节理粗糙系数;节理蚀变系数;节理蚀变系数;节理蚀变系数;节理蚀变系数;节理水折减系数;节理水折减系数;节理水折减系数;节理水折减系数;SRFSRFSRFSRF应力折减系数。应力折减系数。应力折减系数。应力折减系数。p 四、巴顿岩体质量分类四、巴顿岩体质量分类(挪威-系统)第第第第4 4 4 4节节节节 围岩分类围岩分类围岩分类围岩分类个个参数组合反映了岩体质量的三个方面,参数组合反映了岩体质量的三个方面,即:即:表示水与其他应力存在表示水与其他应力存在时对岩体质量的影响。时对岩体质量的影响。岩体完整性;岩体完整性;结构面形态、充填特征及结构面形态、充填特征及次生变化等情况;次

43、生变化等情况;p 四、巴顿岩体质量分类四、巴顿岩体质量分类第第7节节 地质超前预报地质超前预报一、概念一、概念一、概念一、概念 地下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地下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地下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地下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手: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手: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手: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收集和分析地下工程所在岩土体的有关信息,段,收集和分析地下工程所在岩土体的有关信息,段,收集和分析地下工程所在岩土体的有关信息,段,收集和分析地下工程所在岩土体的有关信息,对施工掌子面前方岩土体情况、不良地质体的工对施工掌子面前方岩土体情况、不良地质体的工对施工掌子面前方岩土体情况、不良地质体的工对施工掌子

44、面前方岩土体情况、不良地质体的工程部位及成灾可能性作出程部位及成灾可能性作出程部位及成灾可能性作出程部位及成灾可能性作出解释、预测和预报解释、预测和预报解释、预测和预报解释、预测和预报。二、目的二、目的二、目的二、目的 查明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构造、围岩性状、查明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构造、围岩性状、结构面发育特征,特别是结构面发育特征,特别是溶洞、断层、各类溶洞、断层、各类破碎带、岩体含水情况破碎带、岩体含水情况,以便提前、及时、,以便提前、及时、合理地制定安全施工进度、修正施工方案,合理地制定安全施工进度、修正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第第5 5章章 泥泥 石石

45、 流流1 1、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泥石流的形成条件2 2、泥石流的运动特性:直进性和脉动性、泥石流的运动特性:直进性和脉动性3 3、稀性泥石流与粘性泥石流的区别稀性泥石流与粘性泥石流的区别?(书上)书上)4 4、泥石流的治理措施、泥石流的治理措施二、泥石流的活动特点二、泥石流的活动特点二、泥石流的活动特点二、泥石流的活动特点 1 1 1 1)突然爆发)突然爆发)突然爆发)突然爆发 2 2 2 2)来势凶猛)来势凶猛)来势凶猛)来势凶猛 3 3 3 3)历时短暂)历时短暂)历时短暂)历时短暂 4 4 4 4)破坏力大)破坏力大)破坏力大)破坏力大 第第第第2 2节节节节 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形成条

46、件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形成条件一、地形条件一、地形条件一、地形条件一、地形条件纵比降大、坡面多、流域面积大、汇流纵比降大、坡面多、流域面积大、汇流纵比降大、坡面多、流域面积大、汇流纵比降大、坡面多、流域面积大、汇流迅速,提供固体物、势能、加大径流强度。迅速,提供固体物、势能、加大径流强度。迅速,提供固体物、势能、加大径流强度。迅速,提供固体物、势能、加大径流强度。1 1、地形地形地形地形-相对高差大于相对高差大于相对高差大于相对高差大于200m200m200m200m的地区有泥石流分布,相对的地区有泥石流分布,相对的地区有泥石流分布,相对的地区有泥石流分布,相对高差大于高差大于高差大于高差大于

47、1000m1000m1000m1000m的地区为泥石流高频区。的地区为泥石流高频区。的地区为泥石流高频区。的地区为泥石流高频区。2 2、地貌地貌地貌地貌-我国第一地貌阶梯青藏高原我国第一地貌阶梯青藏高原我国第一地貌阶梯青藏高原我国第一地貌阶梯青藏高原4000m4000m4000m4000m,第二阶第二阶第二阶第二阶梯云贵、黄土高原、陇南山区梯云贵、黄土高原、陇南山区梯云贵、黄土高原、陇南山区梯云贵、黄土高原、陇南山区10001000100010002000m2000m2000m2000m,第三阶梯,第三阶梯,第三阶梯,第三阶梯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四川盆地300300300300700m70

48、0m700m700m,其过渡地带高差大、切割剧烈,其过渡地带高差大、切割剧烈,其过渡地带高差大、切割剧烈,其过渡地带高差大、切割剧烈,为泥石流活跃地带(滇东北、川西、陇南为泥石流活跃地带(滇东北、川西、陇南为泥石流活跃地带(滇东北、川西、陇南为泥石流活跃地带(滇东北、川西、陇南)。3.3.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分为: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分为: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分为: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区区区。1 1 1 1)泥石流形成区(上游)泥石流形成区(上游)泥石流形成区(上游)泥石流形成区(上游)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半圆形宽阔地

49、段,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半圆形宽阔地段,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半圆形宽阔地段,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半圆形宽阔地段,周围山坡陡峻,多为周围山坡陡峻,多为周围山坡陡峻,多为周围山坡陡峻,多为30-6030-60的陡坡。的陡坡。的陡坡。的陡坡。坡体光秃破碎,无植被覆盖。坡体光秃破碎,无植被覆盖。坡体光秃破碎,无植被覆盖。坡体光秃破碎,无植被覆盖。斜坡常被冲沟切割,且有崩塌、滑坡发育。斜坡常被冲沟切割,且有崩塌、滑坡发育。斜坡常被冲沟切割,且有崩塌、滑坡发育。斜坡常被冲沟切割,且有崩塌、滑坡发育。有利于汇集周围山坡上的水流和固体物质。有利于汇集周围山坡上的水流和固体物质。有利于汇集周围山坡上

50、的水流和固体物质。有利于汇集周围山坡上的水流和固体物质。2 2 2 2)泥石流流通区(中游)泥石流流通区(中游)泥石流流通区(中游)泥石流流通区(中游)泥石流搬运通过的地段。泥石流搬运通过的地段。泥石流搬运通过的地段。泥石流搬运通过的地段。多为狭窄而深切的峡谷或冲沟,谷壁陡峻而纵多为狭窄而深切的峡谷或冲沟,谷壁陡峻而纵多为狭窄而深切的峡谷或冲沟,谷壁陡峻而纵多为狭窄而深切的峡谷或冲沟,谷壁陡峻而纵坡降较大。坡降较大。坡降较大。坡降较大。具有极强的冲刷能力,将沟床和沟壁上的土石具有极强的冲刷能力,将沟床和沟壁上的土石具有极强的冲刷能力,将沟床和沟壁上的土石具有极强的冲刷能力,将沟床和沟壁上的土石

51、冲刷下来携走。冲刷下来携走。冲刷下来携走。冲刷下来携走。3 3 3 3)泥石流堆积区(下游)泥石流堆积区(下游)泥石流堆积区(下游)泥石流堆积区(下游)泥石流物质的停积场所。泥石流物质的停积场所。泥石流物质的停积场所。泥石流物质的停积场所。多位于山口外或山间盆地边缘,地形较平缓。多位于山口外或山间盆地边缘,地形较平缓。多位于山口外或山间盆地边缘,地形较平缓。多位于山口外或山间盆地边缘,地形较平缓。泥石流的动能能急剧变小,最终停积下来,形泥石流的动能能急剧变小,最终停积下来,形泥石流的动能能急剧变小,最终停积下来,形泥石流的动能能急剧变小,最终停积下来,形成扇形、锥形或带型的堆积体。成扇形、锥形

52、或带型的堆积体。成扇形、锥形或带型的堆积体。成扇形、锥形或带型的堆积体。特点:地面往往垄岗起伏,坎坷不平,大小石特点:地面往往垄岗起伏,坎坷不平,大小石特点:地面往往垄岗起伏,坎坷不平,大小石特点:地面往往垄岗起伏,坎坷不平,大小石块混杂。块混杂。块混杂。块混杂。二、二、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地质条件: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丰富的固体物源及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丰富的固体物源及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丰富的固体物源及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丰富的固体物源及强大的动能。强大的动能。强大的动能。强大的动能。1 1、构造复杂构造复杂构造复杂构造复杂岩性破碎;高地震频发岩性破碎;高地震频发岩性破碎;高地震频发岩性破碎;

53、高地震频发崩、滑多发,崩、滑多发,崩、滑多发,崩、滑多发,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固体物质。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固体物质。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固体物质。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固体物质。2 2 2 2、新构造运动活跃新构造运动活跃新构造运动活跃新构造运动活跃地形陡峻、高差对比大,为泥石地形陡峻、高差对比大,为泥石地形陡峻、高差对比大,为泥石地形陡峻、高差对比大,为泥石流提供势能储备。流提供势能储备。流提供势能储备。流提供势能储备。小江流域发育在著名的小江深大断裂带上,新老构造小江流域发育在著名的小江深大断裂带上,新老构造小江流域发育在著名的小江深大断裂带上,新老构造小江流域发育在著名的小江深大断裂带上,新老构

54、造错综复杂,岩层破碎,不足错综复杂,岩层破碎,不足错综复杂,岩层破碎,不足错综复杂,岩层破碎,不足90km90km90km90km江段上便发育了江段上便发育了江段上便发育了江段上便发育了107107107107条泥石流沟。条泥石流沟。条泥石流沟。条泥石流沟。第第2节节 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形成条件3 3、泥石流形成区内,有大量易于被水流侵蚀冲刷的泥石流形成区内,有大量易于被水流侵蚀冲刷的泥石流形成区内,有大量易于被水流侵蚀冲刷的泥石流形成区内,有大量易于被水流侵蚀冲刷的疏松疏松疏松疏松土石堆积物土石堆积物土石堆积物土石堆积物(重力堆积、风化残积、坡积、(重力堆积、风化残积、坡积、(重力堆积、风

55、化残积、坡积、(重力堆积、风化残积、坡积、冰碛物等),冰碛物等),冰碛物等),冰碛物等),是泥石流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泥石流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泥石流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泥石流形成的重要条件。泥石流源地常见的基岩,往往是片岩、千枚岩、泥石流源地常见的基岩,往往是片岩、千枚岩、泥石流源地常见的基岩,往往是片岩、千枚岩、泥石流源地常见的基岩,往往是片岩、千枚岩、泥页岩和凝灰岩等泥页岩和凝灰岩等泥页岩和凝灰岩等泥页岩和凝灰岩等软弱岩层软弱岩层软弱岩层软弱岩层。第第第第2 2节节节节 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形成条件三、三、气象水文条件:气象水文条件:气象水文条件:气象水文条件:集中

56、降雨、高温天气产生强烈的集中降雨、高温天气产生强烈的集中降雨、高温天气产生强烈的集中降雨、高温天气产生强烈的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暴雨、冰(暴雨、冰(暴雨、冰(暴雨、冰雪融化和水体溃决),雪融化和水体溃决),雪融化和水体溃决),雪融化和水体溃决),地表强径流使泥石流具备启动、地表强径流使泥石流具备启动、地表强径流使泥石流具备启动、地表强径流使泥石流具备启动、携运能力。携运能力。携运能力。携运能力。1 1、水体量决定于、水体量决定于、水体量决定于、水体量决定于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暴雨型、冰雪融化型(暴雨型、冰雪融化型(暴雨型、冰雪融化型(暴雨型、冰雪融化型)。2 2、径

57、流强度决定于、径流强度决定于、径流强度决定于、径流强度决定于气候气候气候气候(雨量、雨强)及(雨量、雨强)及(雨量、雨强)及(雨量、雨强)及地形地形地形地形条件条件条件条件(汇流速度)。(汇流速度)。(汇流速度)。(汇流速度)。小江流域年雨量小江流域年雨量小江流域年雨量小江流域年雨量7007007007001200mm1200mm1200mm1200mm,多暴雨,最大雨强,多暴雨,最大雨强,多暴雨,最大雨强,多暴雨,最大雨强108mm/h108mm/h108mm/h108mm/h;辽宁老帽山:;辽宁老帽山:;辽宁老帽山:;辽宁老帽山:6 6 6 6小时小时小时小时395mm395mm395mm

58、395mm,116.5mm/h116.5mm/h116.5mm/h116.5mm/h。第第2 2节节 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形成条件1.1.1.1.地形地形地形地形条件条件条件条件固体物来源、径流条件固体物来源、径流条件固体物来源、径流条件固体物来源、径流条件2.2.2.2.地质地质地质地质条件条件条件条件固体物来源、运动势能固体物来源、运动势能固体物来源、运动势能固体物来源、运动势能3.3.3.3.气象水文气象水文气象水文气象水文条件条件条件条件径流强度、动力条件径流强度、动力条件径流强度、动力条件径流强度、动力条件第第3节节 泥石流特征泥石流特征uu密度密度密度密度决定了泥石流的流态和运动特

59、征;决定了泥石流的流态和运动特征;决定了泥石流的流态和运动特征;决定了泥石流的流态和运动特征;uu结构结构结构结构使泥石流具有的破坏力不同;使泥石流具有的破坏力不同;使泥石流具有的破坏力不同;使泥石流具有的破坏力不同;uu流态流态流态流态对沟床的改造能力不同;对沟床的改造能力不同;对沟床的改造能力不同;对沟床的改造能力不同;uu直进性直进性直进性直进性粘性泥石流具有,破坏力强;粘性泥石流具有,破坏力强;粘性泥石流具有,破坏力强;粘性泥石流具有,破坏力强;uu脉动性脉动性脉动性脉动性蓄能再动,前峰破坏力极强。蓄能再动,前峰破坏力极强。蓄能再动,前峰破坏力极强。蓄能再动,前峰破坏力极强。二、泥石流

60、流动特性二、泥石流流动特性2 2、直进直进直进直进性性性性流体运动中受阻,所携固体物堆积,填平、抬升流体运动中受阻,所携固体物堆积,填平、抬升流体运动中受阻,所携固体物堆积,填平、抬升流体运动中受阻,所携固体物堆积,填平、抬升沟床,后阵流体便可前进。沟床,后阵流体便可前进。沟床,后阵流体便可前进。沟床,后阵流体便可前进。超高爬高、截弯取直、冲向下游。超高爬高、截弯取直、冲向下游。超高爬高、截弯取直、冲向下游。超高爬高、截弯取直、冲向下游。流体越粘直进性越强、冲击力越大。流体越粘直进性越强、冲击力越大。流体越粘直进性越强、冲击力越大。流体越粘直进性越强、冲击力越大。二、泥石流流动特性二、泥石流流

61、动特性3 3、脉动性脉动性脉动性脉动性呈阵性运动。其过程线似正弦曲线,上涨呈阵性运动。其过程线似正弦曲线,上涨曲线较下落曲线陡些,以相等的时间间隔曲线较下落曲线陡些,以相等的时间间隔流动(阵发)。流动(阵发)。阵的前锋为高大的泥石流龙头,具极强的阵的前锋为高大的泥石流龙头,具极强的冲击力。冲击力。一场泥石流常出现几十至上百阵一场泥石流常出现几十至上百阵。vv总原则:全流域规划、统筹兼顾;大流域着总原则:全流域规划、统筹兼顾;大流域着总原则:全流域规划、统筹兼顾;大流域着总原则:全流域规划、统筹兼顾;大流域着眼、小流域入手;突出重点、抓住要害。眼、小流域入手;突出重点、抓住要害。眼、小流域入手;

62、突出重点、抓住要害。眼、小流域入手;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危险区建立警戒避难体制。危险区建立警戒避难体制。危险区建立警戒避难体制。危险区建立警戒避难体制。vv三区防治重点:三区防治重点:三区防治重点:三区防治重点:uu形成区形成区形成区形成区蓄水、固沙、护坡蓄水、固沙、护坡蓄水、固沙、护坡蓄水、固沙、护坡。uu流通区流通区流通区流通区减速、削能减速、削能减速、削能减速、削能。uu堆积区堆积区堆积区堆积区合理疏导。合理疏导。合理疏导。合理疏导。第第6节节 泥石流防治措施泥石流防治措施一、形成区防治:一、形成区防治:一、形成区防治:一、形成区防治:从泥石流产生基本条件(固体物、水体)和触发条件从泥石

63、流产生基本条件(固体物、水体)和触发条件从泥石流产生基本条件(固体物、水体)和触发条件从泥石流产生基本条件(固体物、水体)和触发条件(地表径流强度)两方面考虑。(地表径流强度)两方面考虑。(地表径流强度)两方面考虑。(地表径流强度)两方面考虑。uu护坡护坡护坡护坡:减少松散固体物来源;减少松散固体物来源;减少松散固体物来源;减少松散固体物来源;uu开发性治理水土流失开发性治理水土流失开发性治理水土流失开发性治理水土流失:控制地形切割程度,减小地表控制地形切割程度,减小地表控制地形切割程度,减小地表控制地形切割程度,减小地表径流强度径流强度径流强度径流强度(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植树造林)

64、;(植树造林);uu排洪排洪排洪排洪:使水沙分离,减小地表径流强度,降低聚流水使水沙分离,减小地表径流强度,降低聚流水使水沙分离,减小地表径流强度,降低聚流水使水沙分离,减小地表径流强度,降低聚流水动条件,从根本上扼制产生泥石流的动因动条件,从根本上扼制产生泥石流的动因动条件,从根本上扼制产生泥石流的动因动条件,从根本上扼制产生泥石流的动因(泄洪洞、(泄洪洞、(泄洪洞、(泄洪洞、引水渠)。引水渠)。引水渠)。引水渠)。二、流通区防治:二、流通区防治:二、流通区防治:二、流通区防治:控制固体物来源、减小地表径流强度。控制固体物来源、减小地表径流强度。控制固体物来源、减小地表径流强度。控制固体物来

65、源、减小地表径流强度。uu保护沟床保护沟床保护沟床保护沟床:截断固体物补充源截断固体物补充源截断固体物补充源截断固体物补充源(防冲林);(防冲林);(防冲林);(防冲林);uu拦挡拦挡拦挡拦挡:拦截固体、排液体,调整沟道形状,减小纵比拦截固体、排液体,调整沟道形状,减小纵比拦截固体、排液体,调整沟道形状,减小纵比拦截固体、排液体,调整沟道形状,减小纵比降,降低流体速度,削弱运动能量降,降低流体速度,削弱运动能量降,降低流体速度,削弱运动能量降,降低流体速度,削弱运动能量。(拦沙坝、谷坊)(拦沙坝、谷坊)(拦沙坝、谷坊)(拦沙坝、谷坊)三、堆积区防治:三、堆积区防治:三、堆积区防治:三、堆积区防

66、治:合理疏导保畅通,固留液走。合理疏导保畅通,固留液走。合理疏导保畅通,固留液走。合理疏导保畅通,固留液走。uu排导排导排导排导:导向堆积场所,将固物堆积于适当的位置。导向堆积场所,将固物堆积于适当的位置。导向堆积场所,将固物堆积于适当的位置。导向堆积场所,将固物堆积于适当的位置。(明硐、导流堤、排导沟)(明硐、导流堤、排导沟)(明硐、导流堤、排导沟)(明硐、导流堤、排导沟)。不排向江河主流;不排向江河主流;不排向江河主流;不排向江河主流;不阻滞后续流体;不阻滞后续流体;不阻滞后续流体;不阻滞后续流体;不与人类工程产生矛盾。不与人类工程产生矛盾。不与人类工程产生矛盾。不与人类工程产生矛盾。第第6 6章章 岩岩 溶溶 1 1、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叫岩溶作用。破坏和改造作用叫岩溶作用。破坏和改造作用叫岩溶作用。破坏和改造作用叫岩溶作用。2 2、岩溶地貌形态、岩溶地貌形态、岩溶地貌形态、岩溶地貌形态3 3、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