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健康养殖水质调控技术交流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28487426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9.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池塘健康养殖水质调控技术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池塘健康养殖水质调控技术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池塘健康养殖水质调控技术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资源描述:

《池塘健康养殖水质调控技术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塘健康养殖水质调控技术交流(10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池塘健康养殖水质调控技术交流 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物理性能物理性能水温水温鱼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鱼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它的体温始终比所在水体的水温它的体温始终比所在水体的水温高高0.50.51.01.0。任何鱼类均有各自的适温范围任何鱼类均有各自的适温范围,因而形成了三大类型:因而形成了三大类型:热带性鱼类:热带性鱼类:如罗非鱼、淡水白鲳、如罗非鱼、淡水白鲳、革胡子鲶等。革胡子鲶等。冷水性鱼类:冷水性鱼类:如虾鳗鱼。如虾鳗鱼。温水性鱼类:温水性鱼类:如草、青、鲢、鳙鱼、如草、青、鲢、鳙鱼、鲤鱼、鲫鱼、鳊鱼、鳜鱼等。鲤鱼、鲫鱼、鳊鱼、鳜鱼等。任何鱼类均有其最适水温

2、,即个体生长发任何鱼类均有其最适水温,即个体生长发育的最佳水温范围。育的最佳水温范围。在适温范围内:在适温范围内:水温上升水温上升11,代谢速度加,代谢速度加10%10%;水温升高水温升高1010,代谢速度增加一倍。代谢速度增加一倍。超过了适温范围的上限或下限,鱼的生超过了适温范围的上限或下限,鱼的生长受到抑制,直至死亡。长受到抑制,直至死亡。季季节节性性变变化化:即即水水温温随随着着四四季季气温而变化。气温而变化。气候性变化:气候性变化:即因晴天、阴天、即因晴天、阴天、雨天大风降温等出现水温变化。雨天大风降温等出现水温变化。昼夜性变化:昼夜性变化:即水温在白天随即水温在白天随光照加强而升温,

3、晚上无光照光照加强而升温,晚上无光照会逐渐降温。会逐渐降温。水温变化类型:直接影响:直接影响:表现在个体的吃食表现在个体的吃食强度、活动状态和生长速度强度、活动状态和生长速度等方面。等方面。间接影响:间接影响:表现在引起水质变表现在引起水质变化,饲料生物变化及微生物化,饲料生物变化及微生物的变化,简接地制约着鱼的的变化,简接地制约着鱼的生存和生长繁育。生存和生长繁育。水温变化对鱼的影响:水温的变化对养鱼生产的影响水温的变化对养鱼生产的影响养殖鱼类出现三个生长期,即:养殖鱼类出现三个生长期,即:弱生长期、一般生长期和快速生弱生长期、一般生长期和快速生长期。长期。导致鱼病的发生的流行。导致鱼病的发

4、生的流行。水温突变导致出现不适应或生长水温突变导致出现不适应或生长受阻或死亡。受阻或死亡。水色水色水色是水中溶解物,悬浮物和浮游水色是水中溶解物,悬浮物和浮游动物等对七彩阳光光谱吸收程度动物等对七彩阳光光谱吸收程度的综合反映。养鱼用水的水色主的综合反映。养鱼用水的水色主要决定于水中浮游植物种群及其要决定于水中浮游植物种群及其生物量的多少,次要是水中悬浮生物量的多少,次要是水中悬浮物和溶解物的影响。物和溶解物的影响。生生产产上上优优劣劣养养鱼鱼池池常常见见的的水水色色及其主要浮游植物种群:及其主要浮游植物种群:常常见见的的水水色色:淡淡清清色色、浅浅绿绿色色、白白浊浊色色(乳乳白白色色)、暗暗绿

5、绿色色、灰灰兰兰色色、蓝蓝绿绿色色、黄黄绿绿色色、酱酱红红色色,黑黑褐褐色色、浓浓绿绿色色、翠翠绿绿色、油绿色、茶色、茶褐色等。色、油绿色、茶色、茶褐色等。Page 10优良水色优良水色水中的藻类主要是以硅藻为主,生活在此水色中的水中的藻类主要是以硅藻为主,生活在此水色中的养殖对象活力强,体色光泽,摄食消化吸收好,生养殖对象活力强,体色光泽,摄食消化吸收好,生长速度快,这种水色是水产养殖的理想水色。长速度快,这种水色是水产养殖的理想水色。中心圆筛藻旋链角毛藻.系带舟形藻三角藻颗粒直链藻.Page 11这类水色透明度在这类水色透明度在20-30厘米时肥度适中。藻相主厘米时肥度适中。藻相主要是绿藻

6、门的小球藻、绿球藻、十字藻、衣藻等,要是绿藻门的小球藻、绿球藻、十字藻、衣藻等,水质嫩爽。绿藻能大量吸收氮肥减少氮的含量。一水质嫩爽。绿藻能大量吸收氮肥减少氮的含量。一般该类水色一天内有两个变化,表现规律是清晨淡般该类水色一天内有两个变化,表现规律是清晨淡而午后浓些。而午后浓些。优良水色优良水色Page 12该类水色是硅藻和绿藻的共生水色,该类水色是硅藻和绿藻的共生水色,二者俱备,水质稳定。藻类生长所二者俱备,水质稳定。藻类生长所需营养元素较多。是养殖过程中难需营养元素较多。是养殖过程中难得的好水色。这类水色如果天气稳得的好水色。这类水色如果天气稳定可维持较长的时间。定可维持较长的时间。此类水

7、色浓度较大,透明度低、藻类此类水色浓度较大,透明度低、藻类丰富、水质较肥、多见于养殖中后期,丰富、水质较肥、多见于养殖中后期,透明度在透明度在10厘米左右,水中的藻类以厘米左右,水中的藻类以绿藻为主,水质较肥、活、爽,水中绿藻为主,水质较肥、活、爽,水中悬浮颗粒少;有利于减缓对虾、蟹环悬浮颗粒少;有利于减缓对虾、蟹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应激反应。境与气候变化的应激反应。优良水色优良水色Page 13此类水色绿藻或微囊藻大量繁殖,透明度此类水色绿藻或微囊藻大量繁殖,透明度低、水色浓浊。在池塘的下风处,水表层低、水色浓浊。在池塘的下风处,水表层有少量绿色漂浮的藻类。此类水色不稳定,有少量绿色漂浮的藻类。

8、此类水色不稳定,藻类易死亡,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藻类死藻类易死亡,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藻类死亡后在池塘表面漂浮一层黑色或灰色浮膜。亡后在池塘表面漂浮一层黑色或灰色浮膜。有害藻类浓度大,并开始死亡分解,水面有害藻类浓度大,并开始死亡分解,水面呈现浮油污状物。灰绿、灰蓝或暗绿色属呈现浮油污状物。灰绿、灰蓝或暗绿色属不良水色,水体中有害藻类浓度大,多数不良水色,水体中有害藻类浓度大,多数藻类已死亡分解,水面漂浮片状物质,水藻类已死亡分解,水面漂浮片状物质,水质浑浊,水带有粘性,开增氧机后泛起的质浑浊,水带有粘性,开增氧机后泛起的水花久久不散像洗衣粉的泡沫。水花久久不散像洗衣粉的泡沫。不不良水色良水色Pa

9、ge 14不不良水色良水色Page 15主要是一些鞭毛藻类主要是一些鞭毛藻类(如裸藻、隐藻等如裸藻、隐藻等)形成。主要原因是投形成。主要原因是投饵量过大,有机物过多导致水体发黑。这种水色底质恶化,饵量过大,有机物过多导致水体发黑。这种水色底质恶化,极易发生水变而导致养殖动物缺氧和氨氮、亚硝酸盐中毒。极易发生水变而导致养殖动物缺氧和氨氮、亚硝酸盐中毒。此类水色不适宜水产养殖,必须处理。此类水色不适宜水产养殖,必须处理。不不良水色良水色Page 16黄色水:含甲藻、金藻等鞭黄色水:含甲藻、金藻等鞭毛藻。毛藻。水体中积存大量有机物经细水体中积存大量有机物经细菌分解,菌分解,PH值下降时产生此值下降时

10、产生此种水色,此种不适宜养殖。种水色,此种不适宜养殖。池水中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池水中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或浮游动物繁殖过剩,藻类或浮游动物繁殖过剩,藻类被浮游动物吃后造成水体缺被浮游动物吃后造成水体缺氧,浮游动物过度活动引起氧,浮游动物过度活动引起纤毛虫、轮虫等浮游生物。纤毛虫、轮虫等浮游生物。此种水极易染病,存活力下此种水极易染病,存活力下降,不适合养殖。降,不适合养殖。不不良水色良水色Page 17不不良水色良水色Page 18水体藻类较多,以硅藻、褐藻、黄丝藻、盘星藻、水体藻类较多,以硅藻、褐藻、黄丝藻、盘星藻、绿球藻为主,有机悬浮颗粒也较多,这种水色一般绿球藻为主,有机悬浮颗粒也较多,这

11、种水色一般不缺氧,属于假浊。不缺氧,属于假浊。用药过量、水位较浅或养殖动物生病后不断的搅动用药过量、水位较浅或养殖动物生病后不断的搅动水体引起的浑浊,属于真浊。水体引起的浑浊,属于真浊。池水澄清见底,透明度很大,这种水色出现主要由以下几池水澄清见底,透明度很大,这种水色出现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池底长青苔,大量消耗水体养料,使池水种原因造成的:池底长青苔,大量消耗水体养料,使池水变瘦,水体浮游生物繁殖不起来。变瘦,水体浮游生物繁殖不起来。不不良水色良水色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透明度:透明度:透明度即太阳光在水中的穿透的程度。透明度即太阳光在水中的穿透的程度。大小决定于水中溶解

12、物、悬浮物、浮游生物、大小决定于水中溶解物、悬浮物、浮游生物、有机碎屑及泥沙微粒的含量多少。有机碎屑及泥沙微粒的含量多少。养鱼池水的透明度往往直接反映水体的肥瘦养鱼池水的透明度往往直接反映水体的肥瘦程度,即反映水中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多少。程度,即反映水中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多少。一般而言,肥水中的浮游植物量多,水瘦浮一般而言,肥水中的浮游植物量多,水瘦浮游植物量少或无。游植物量少或无。正常情况下,养鱼池透明度在正常情况下,养鱼池透明度在25254040厘米。厘米。湖库等大水面沿岸带或浅水区透明度多为湖库等大水面沿岸带或浅水区透明度多为8080100100厘米,中心区透明度为厘米,中心区透明度为100

13、100300300厘米。厘米。Page 201.肥水肥水的透明度指标:池塘为的透明度指标:池塘为20204040厘米,湖泊、厘米,湖泊、水库为水库为30306060厘米。厘米。2 2.肥水的营养指标:有效氮:肥水的营养指标:有效氮:1 12 2毫克毫克/升,有效升,有效磷:磷:0.10.10.50.5毫克毫克/升,有效氮磷比升,有效氮磷比5 51212:1 1。3 3.肥水的颜色:棕绿、深棕、茶褐、褐青、褐色、肥水的颜色:棕绿、深棕、茶褐、褐青、褐色、嫩绿、亮绿、浓绿、豆绿、白清。嫩绿、亮绿、浓绿、豆绿、白清。4 4.肥水的物种:浮游植物以硅藻门、隐藻门、甲藻肥水的物种:浮游植物以硅藻门、隐藻

14、门、甲藻门、金藻门、团藻目种类为优势种,另有祼藻门,门、金藻门、团藻目种类为优势种,另有祼藻门,绿球藻目,丝状蓝藻的种类绿球藻目,丝状蓝藻的种类;浮游动物有轮虫、枝浮游动物有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角类、桡足类等种类。1.1.清塘时药物残留过多,如氯制剂、重金属、杀藻药清塘时药物残留过多,如氯制剂、重金属、杀藻药剂等,致使藻类受抑,无法生长。剂等,致使藻类受抑,无法生长。2.2.前期水温过低,藻类分裂繁殖速度受到限制,水色前期水温过低,藻类分裂繁殖速度受到限制,水色不易肥起来。不易肥起来。3.3.底泥和补充的水源缺乏天然藻种。底泥和补充的水源缺乏天然藻种。4.4.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过多,藻种

15、基本被其摄食,无法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过多,藻种基本被其摄食,无法繁殖。繁殖。5.5.塘底青苔较多,施用的肥料大部分被青苔吸收利用,塘底青苔较多,施用的肥料大部分被青苔吸收利用,使水体营养不足。使水体营养不足。6.6.水体太浑浊,水体光线太弱,阻隔了藻类光合作用。水体太浑浊,水体光线太弱,阻隔了藻类光合作用。7.7.水体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缺乏或不平水体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缺乏或不平衡,致使藻类缺乏营养。衡,致使藻类缺乏营养。肥水困难的主要原因肥水困难的主要原因各种浮游生物所需的营养特点各种浮游生物所需的营养特点(1 1)绿藻:)绿藻:所需的营养种类较为简单,在氮元充足、有益微

16、所需的营养种类较为简单,在氮元充足、有益微生物为优势的条件下,易大量繁殖,所需氮磷比约为生物为优势的条件下,易大量繁殖,所需氮磷比约为4 46 6:1 1;(2 2)硅藻:所需日照光度要比绿藻强,易在营养丰富的水域中)硅藻:所需日照光度要比绿藻强,易在营养丰富的水域中生长,且要求水中含有丰富的硅元素,所需氮磷比约为生长,且要求水中含有丰富的硅元素,所需氮磷比约为7 7:1 1左左右,在此情况下,营养结构一旦失衡,鞭毛藻与褐藻就容易大右,在此情况下,营养结构一旦失衡,鞭毛藻与褐藻就容易大量繁殖。量繁殖。(3 3)蓝藻:易在营养丰富、有机物较多的水域中生长,且所需)蓝藻:易在营养丰富、有机物较多的

17、水域中生长,且所需氮磷比例约在氮磷比例约在8 8:1 1左右,蓝藻不需要很强的日照光度即可生长。左右,蓝藻不需要很强的日照光度即可生长。这也就是刚放养虾苗后,由于池水不深,池底光度极适合蓝藻这也就是刚放养虾苗后,由于池水不深,池底光度极适合蓝藻的大量繁殖,而生成的底藻(土皮)之原因。的大量繁殖,而生成的底藻(土皮)之原因。(4 4)浮游性原生动物:桡足类在营养充足的清水条件下容易大)浮游性原生动物:桡足类在营养充足的清水条件下容易大量繁殖;而轮虫在肥水的条件下容易大量繁殖,所以,对虾养量繁殖;而轮虫在肥水的条件下容易大量繁殖,所以,对虾养殖早期以桡足类为多;中后期则由轮虫取而代之。殖早期以桡足

18、类为多;中后期则由轮虫取而代之。肥水产品各营养元素的特性及正确用法肥水产品各营养元素的特性及正确用法 无论是无机肥水,还是有机肥水或生物肥水,都基于无论是无机肥水,还是有机肥水或生物肥水,都基于给藻类提供营养元素,在肥水过程中,要根据池塘的特点、给藻类提供营养元素,在肥水过程中,要根据池塘的特点、不同季节、不同藻类生长特点,应遵循不同季节、不同藻类生长特点,应遵循“了解产品,方法了解产品,方法正确,有的放矢,少量多次正确,有的放矢,少量多次”的原则。的原则。经验表明:铵盐和光合细菌有利于绿藻的生长;硅酸盐则经验表明:铵盐和光合细菌有利于绿藻的生长;硅酸盐则有利于硅藻的生长,并有抑制黄色鞭毛藻的

19、生长。藻类所有利于硅藻的生长,并有抑制黄色鞭毛藻的生长。藻类所需的氮元,以氨态氮最易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待浓度低至需的氮元,以氨态氮最易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待浓度低至某种程度时,再吸收硝酸态氮,至于亚硝酸态氮则较少吸某种程度时,再吸收硝酸态氮,至于亚硝酸态氮则较少吸收甚或不吸收。产品的特性也会影响藻类的生长,如投放收甚或不吸收。产品的特性也会影响藻类的生长,如投放酸性的磷酸钙和酸臭的生物制剂,酸性的磷酸钙和酸臭的生物制剂,PHPH值过低则会抑制藻类值过低则会抑制藻类生长。生长。投喂的饲料种类与产品质量优劣对水色影响投喂的饲料种类与产品质量优劣对水色影响饲料散失于水中,向水中释放有机营养,使池水变肥

20、的同时,又使水质受到饲料散失于水中,向水中释放有机营养,使池水变肥的同时,又使水质受到污染。有些地区的虾池,常用粉碎后的活鱼或贝类作为饲料,污染更为严重,污染。有些地区的虾池,常用粉碎后的活鱼或贝类作为饲料,污染更为严重,并大量繁殖鞭毛藻和丝藻等,反而对培养水色不利;如在饲料投喂过大,残并大量繁殖鞭毛藻和丝藻等,反而对培养水色不利;如在饲料投喂过大,残饵过多,往往会导致轮虫、纤毛虫等寄生虫的大量繁殖,使水色突然变清。饵过多,往往会导致轮虫、纤毛虫等寄生虫的大量繁殖,使水色突然变清。所以,在培养水色前,了解饲料的种类、质量及投喂情况,对快速培养优良所以,在培养水色前,了解饲料的种类、质量及投喂情

21、况,对快速培养优良的水质有很大的帮助的。的水质有很大的帮助的。水产药物残留对水色影响水产药物残留对水色影响很多水产药物对藻类有抑制生长或杀灭作用,如氯制剂消毒剂、重金属、杀很多水产药物对藻类有抑制生长或杀灭作用,如氯制剂消毒剂、重金属、杀藻剂等,这些药物在预防或治疗水产动物疾病的同时,有大量残留在水体中,藻剂等,这些药物在预防或治疗水产动物疾病的同时,有大量残留在水体中,对水色起作绝对性破坏作用。例如:滥用氯制消毒剂,超量使用、定期频繁对水色起作绝对性破坏作用。例如:滥用氯制消毒剂,超量使用、定期频繁使用,常常使水色突然变清,丝藻繁生。使用,常常使水色突然变清,丝藻繁生。施肥时间的选择施肥时间

22、的选择藻类生长繁殖需要适当的光照强度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施肥应选择在晴天上藻类生长繁殖需要适当的光照强度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施肥应选择在晴天上午为宜,且施肥后天气最好能够持续几天晴天。午为宜,且施肥后天气最好能够持续几天晴天。施肥八忌施肥八忌1 1、忌闷热天气施肥、忌闷热天气施肥 2 2、忌浑水施肥、忌浑水施肥3 3、忌化肥单施、忌化肥单施 4 4、忌盲目施肥、忌盲目施肥5 5、忌固态化肥干施、忌固态化肥干施 6 6、忌厌食时施肥、忌厌食时施肥7 7、忌一次施肥过量、忌一次施肥过量 8 8、忌用药同时施肥、忌用药同时施肥化肥、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的优缺点化肥、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的优缺点1 1、化肥、

23、化肥优点:无致病菌污染,培藻迅速。优点:无致病菌污染,培藻迅速。缺点:缺点:营养不均衡,肥力后劲不足营养不均衡,肥力后劲不足水质不稳定,容易倒藻水质不稳定,容易倒藻对水产动物对水产动物易产生应激反应。易产生应激反应。2 2、有机肥、有机肥优点:营养全面较均衡,肥力后劲足,作用时效长,肥水较稳定。优点:营养全面较均衡,肥力后劲足,作用时效长,肥水较稳定。缺点:缺点:分解慢,肥效迟,水色变化慢分解慢,肥效迟,水色变化慢容易有致病菌污染容易有致病菌污染分解时耗氧大,分解时耗氧大,易缺氧易缺氧“泛塘泛塘”。3 3、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是由有机肥经有益微生物充分发酵,由原先大分子有机质,分解

24、生物有机肥是由有机肥经有益微生物充分发酵,由原先大分子有机质,分解为小分子有机质,便于藻类吸收,由于有益微生物的优势发酵,从而抑制了为小分子有机质,便于藻类吸收,由于有益微生物的优势发酵,从而抑制了致病菌的繁殖,减少了致病菌的污染。致病菌的繁殖,减少了致病菌的污染。优点:优点:营养全面较均衡。营养全面较均衡。培藻迅速,且肥力后劲足,作用时效长,肥水较稳定。培藻迅速,且肥力后劲足,作用时效长,肥水较稳定。进入水体不耗氧。进入水体不耗氧。无致病菌污染。无致病菌污染。缺点:生产成本较高,市价相对高一些。缺点:生产成本较高,市价相对高一些。4 4、微生物生态绿肥、微生物生态绿肥微生物生态绿肥是由高蛋白

25、有机质经有益微生物酶解,微生物生态绿肥是由高蛋白有机质经有益微生物酶解,由原先大分子蛋白有机质,分解为氨基酸、生物肽等由原先大分子蛋白有机质,分解为氨基酸、生物肽等小分子有机质,便于藻类吸收,氨基酸同时具有较强小分子有机质,便于藻类吸收,氨基酸同时具有较强络合解毒性,解毒全安且效果好。络合解毒性,解毒全安且效果好。优点:优点:营养全面较均衡。营养全面较均衡。培藻迅速,肥水较稳定。培藻迅速,肥水较稳定。进入水体不耗氧。进入水体不耗氧。无致病菌污染。无致病菌污染。有较强的解毒能力。有较强的解毒能力。缺点:生产成本较高,市价相对高一些。缺点:生产成本较高,市价相对高一些。Page 28二二、活活 水

26、色、水华形状、水的透明度不水色、水华形状、水的透明度不停变化,每天不一样,每天的早、中、晚不一停变化,每天不一样,每天的早、中、晚不一样,浮游生物的优势种样,浮游生物的优势种2 23 3天就发生变化,是天就发生变化,是浮游生物处于生命旺盛生长期的表现。浮游生物处于生命旺盛生长期的表现。由于肥水中生活的藻类大多为隐藻、甲藻、由于肥水中生活的藻类大多为隐藻、甲藻、硅藻、金藻、祼藻、团藻目能运动的藻类,在硅藻、金藻、祼藻、团藻目能运动的藻类,在生长的旺盛期,不停地在水中游动,造成水色生长的旺盛期,不停地在水中游动,造成水色的深浅、水华的形状的变化。透明度早、中、的深浅、水华的形状的变化。透明度早、中

27、、晚相差晚相差1010厘米左右,水色有早清晚绿、早红晚厘米左右,水色有早清晚绿、早红晚绿、半塘红(棕色)半塘绿等的变化。绿、半塘红(棕色)半塘绿等的变化。Page 29三三、嫩嫩 水肥而不老,浮游生物处于旺水肥而不老,浮游生物处于旺盛的生长期,颜色鲜亮,细胞未老化。肥盛的生长期,颜色鲜亮,细胞未老化。肥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如不调节或调节不当,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如不调节或调节不当,就会老化,成为老水就会老化,成为老水;老水经过适当的调节,老水经过适当的调节,也会转化为肥水、嫩水。也会转化为肥水、嫩水。四四、爽爽 指水色看起来清爽,水色不指水色看起来清爽,水色不淡也不过浓,透明度不高也不低,水中营淡

28、也不过浓,透明度不高也不低,水中营养物质丰富。鱼类食物充足,生长速度快,养物质丰富。鱼类食物充足,生长速度快,无病或病害少,是鱼类的适宜生长环境。无病或病害少,是鱼类的适宜生长环境。Page 30 总之,总之,肥、活、嫩、爽肥、活、嫩、爽的水质特的水质特点是:浮游植物以隐藻、硅藻、甲点是:浮游植物以隐藻、硅藻、甲藻、金藻等易消化、个体大、营养藻、金藻等易消化、个体大、营养价值高的优势种,蓝藻少;生物量价值高的优势种,蓝藻少;生物量在在2020120120毫克毫克/升之间,细胞处于升之间,细胞处于旺盛的生长期,未老化;透明度池旺盛的生长期,未老化;透明度池塘为塘为20204040厘米,湖泊、水库

29、为厘米,湖泊、水库为30306060厘米。厘米。Page 32二、二、老水老水 水中溶解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耗水中溶解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耗尽或严重过量,浮游生物处于衰老期或死亡期,颜色发黄或尽或严重过量,浮游生物处于衰老期或死亡期,颜色发黄或大量出现微囊藻和粘球藻水华;藻类是不是易消化、个体小、大量出现微囊藻和粘球藻水华;藻类是不是易消化、个体小、营养价值低的种类。营养价值低的种类。1.1.生物量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很少或超过生物量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很少或超过120120毫克毫克/升,浮升,浮游动物生物量小于游动物生物量小于1 1毫克毫克/升。升。2.2.透明度指标:池塘小

30、于透明度指标:池塘小于2020厘米,湖泊、水库小于厘米,湖泊、水库小于3030厘米。厘米。3.3.营养物指标:有效氮:营养物指标:有效氮:2 2毫克毫克/升以上;有效磷升以上;有效磷0.010.01毫克毫克/升升以下。以下。4.4.老水的颜色:黄绿、蓝绿、铜绿、酱色、黑色、灰白、雾老水的颜色:黄绿、蓝绿、铜绿、酱色、黑色、灰白、雾白。白。5.5.老水的物种:浮游植物以祼藻门、绿球藻目、团藻目衰老老水的物种:浮游植物以祼藻门、绿球藻目、团藻目衰老期的种类或微囊藻属、粘球藻属、隐球藻属种类为优势种;期的种类或微囊藻属、粘球藻属、隐球藻属种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只有原生动物的纤毛虫。浮游动物只有原生动

31、物的纤毛虫。铁秀水Page 36水体老化的原因水体老化的原因水体在长期养殖之后或过分密养的条件下,生产性能水体在长期养殖之后或过分密养的条件下,生产性能下降、疾病频发、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发生养殖品种下降、疾病频发、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发生养殖品种大量死亡现象为水体老化大量死亡现象为水体老化一、溶氧不足一、溶氧不足水体溶氧缺乏,一方面养殖品种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水体溶氧缺乏,一方面养殖品种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影响正常生长、繁殖;另一方面水中物质进行抑制,影响正常生长、繁殖;另一方面水中物质进行厌氧循环,产生许多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水产品。厌氧循环,产生许多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水产品。二、有机物积累过

32、多二、有机物积累过多有机物积累过多,厌气分解盛行,底质和底层水积有机物积累过多,厌气分解盛行,底质和底层水积累大量有毒物质,如低级脂肪酸、低级胺类、硫化氢、累大量有毒物质,如低级脂肪酸、低级胺类、硫化氢、氨、硫醇、吲哚、粪臭素等氨、硫醇、吲哚、粪臭素等Page 37水体老化的原因水体老化的原因三、氮、磷比例不当三、氮、磷比例不当适当的氮磷比是适当的氮磷比是5 512:112:1,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是不适当的氮磷比。少的,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是不适当的氮磷比。少的一方成为限制因子,多的一方不能被利用而积累,限制水体生产力。一方成为限制因子,多的一方不能被利用而积累,限制水体生产力。四、代谢废物

33、特别是氨积累太多四、代谢废物特别是氨积累太多水生生物的代谢产物特别是氨如果积累太多,会对水生动物和养殖品种产生水生生物的代谢产物特别是氨如果积累太多,会对水生动物和养殖品种产生毒害作用,降低水体生产能力,甚至引起养殖品种的死亡毒害作用,降低水体生产能力,甚至引起养殖品种的死亡五、偏酸或偏碱五、偏酸或偏碱水体偏酸或偏碱,都会引起一些营养物质的沉淀、吸附,使水体正常的物质水体偏酸或偏碱,都会引起一些营养物质的沉淀、吸附,使水体正常的物质循环速度降低甚至停止,水体生产力低下;另一方面水生生物正常的生理活循环速度降低甚至停止,水体生产力低下;另一方面水生生物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抑制,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止

34、。动受到抑制,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止。六、缺乏营养元素六、缺乏营养元素水体中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不足,成为限制因子,降低水体生产力水体中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不足,成为限制因子,降低水体生产力Page 38调解改良水质的方法调解改良水质的方法一、加水换水一、加水换水定期加水是保持水质清新的一种方法,新鲜的水不仅可以带进定期加水是保持水质清新的一种方法,新鲜的水不仅可以带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溶氧,还可以稀释原水,使水质转好。当加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溶氧,还可以稀释原水,使水质转好。当加水量较大时最好换水,换水量一般在三分之一以上。在水很肥水量较大时最好换水,换水量一般在三分之一以上。在水很肥或水质有老化趋势时

35、,可通过加水或换水改善水质。或水质有老化趋势时,可通过加水或换水改善水质。二、增氧二、增氧1.1.物理方法增氧物理方法增氧用机械增加空气和水的接触面,加速氧溶解于用机械增加空气和水的接触面,加速氧溶解于水中,通常使用各种增氧机、水泵充水、气泵向水中充气等都水中,通常使用各种增氧机、水泵充水、气泵向水中充气等都是物理方法增氧。是调节改良水质最经济、最有效、最常用的是物理方法增氧。是调节改良水质最经济、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方法。2.2.化学方法增氧化学方法增氧向水中添加能释放氧的化学物质,增加水中溶向水中添加能释放氧的化学物质,增加水中溶氧的方法。这些物质有过氧化钙、双氧水、二硫酸铵、高锰酸氧的

36、方法。这些物质有过氧化钙、双氧水、二硫酸铵、高锰酸钾等。化学增氧能迅速增加水中溶氧,但作用时间较短,通常钾等。化学增氧能迅速增加水中溶氧,但作用时间较短,通常在发生重浮头,紧急抢救时使用。在发生重浮头,紧急抢救时使用。三、施无机肥三、施无机肥在喂饲料或施有机肥为主的养殖水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投饵施肥后,有在喂饲料或施有机肥为主的养殖水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投饵施肥后,有机质积累过多,有些营养元素有效成份不足,营养不均衡,物质循环速度机质积累过多,有些营养元素有效成份不足,营养不均衡,物质循环速度慢,水质老化。这些水体通常需要施速效无机肥料(主要是磷肥)和微量慢,水质老化。这些水体通常需要施速效无

37、机肥料(主要是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使水体营养达到平衡,加速物质循环,元素肥料,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使水体营养达到平衡,加速物质循环,使水质转为肥、活、嫩、爽。使水质转为肥、活、嫩、爽。四、生物方法四、生物方法当水中有机物质积累过多,水质有老化趋势或已经老化,向水中泼洒微生当水中有机物质积累过多,水质有老化趋势或已经老化,向水中泼洒微生态制剂(光合菌、芽孢菌、硝化菌、玉垒菌、态制剂(光合菌、芽孢菌、硝化菌、玉垒菌、EMEM复合生物制剂等)加速矿复合生物制剂等)加速矿化分解有机质,消耗水中积累的过量物质(主要是氮),加速水体物质良化分解有机质,消耗水中积累的过量物质(主要是氮

38、),加速水体物质良性循环,从而调节水质。性循环,从而调节水质。五、调整放养模式五、调整放养模式增加鲢、鳙的放养量,与吃食鱼的比例最好是增加鲢、鳙的放养量,与吃食鱼的比例最好是1:21:2或或1:11:1,提高鳙的放养量,提高鳙的放养量,在在7 7月份以后,鳙,鲢的比例月份以后,鳙,鲢的比例3:13:1,存鱼量不能少于,存鱼量不能少于7575公斤公斤/亩。亩。调解改良水质的方法调解改良水质的方法Page 40六、化学方法六、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调节改良水质的常用方法,作用效果迅速明显,但作用时间短,不化学方法是调节改良水质的常用方法,作用效果迅速明显,但作用时间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质问题。目前使

39、用的调节改良水质的化学方法和化学物质有: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质问题。目前使用的调节改良水质的化学方法和化学物质有:1 1生石灰生石灰是水产养殖上使用的最广泛、最多的一种水质调节改良剂,主要作是水产养殖上使用的最广泛、最多的一种水质调节改良剂,主要作用是调节用是调节PHPH值,硬度、碱度、增加钙离子。用量为值,硬度、碱度、增加钙离子。用量为5 515kg/15kg/亩,晴天上午亩,晴天上午9 9点点左右使用,不宜在下午作用。左右使用,不宜在下午作用。2 2络合剂、螯合剂络合剂、螯合剂将这些物质洒入水中,与水中的一些物质发生成络和螯合将这些物质洒入水中,与水中的一些物质发生成络和螯合反应,形成络合物和

40、螯合物。一方面缓冲反应,形成络合物和螯合物。一方面缓冲pHpH值,减少营养元素(如磷)的沉淀,值,减少营养元素(如磷)的沉淀,另一方面降低水中毒物(如重金属离子)浓度和毒性,达到调节改良水质的作另一方面降低水中毒物(如重金属离子)浓度和毒性,达到调节改良水质的作用。常用的络合剂、螯合剂有活性腐殖酸、粘土、膨润土等。用。常用的络合剂、螯合剂有活性腐殖酸、粘土、膨润土等。3.3.沉淀剂沉淀剂一些化学物质的溶液泼洒入水中后,絮凝、沉淀有机质和毒物,从而一些化学物质的溶液泼洒入水中后,絮凝、沉淀有机质和毒物,从而达到在一段时间内改良水质的作用。常用的沉淀剂有石膏和明矾等。达到在一段时间内改良水质的作用

41、。常用的沉淀剂有石膏和明矾等。4.4.除毒剂除毒剂有些物质能中和水体中产生的毒物(如硫化氢等),从而改良水质。有些物质能中和水体中产生的毒物(如硫化氢等),从而改良水质。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常用的有硫酸亚铁。5.5.杀藻剂杀藻剂当水中出现大量的蓝藻时,用杀藻剂杀灭蓝藻,净化水质。常用的杀当水中出现大量的蓝藻时,用杀藻剂杀灭蓝藻,净化水质。常用的杀藻剂有硫酸铜硫酸亚铁、次氯酸钙、季胺盐(双季胺盐)、高锰酸钾、二氧藻剂有硫酸铜硫酸亚铁、次氯酸钙、季胺盐(双季胺盐)、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异噻唑啉酮等。化氯、异噻唑啉酮等。调解改良水质的方法调解改良水质的方法Page 41蓝藻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蓝藻对水产养

42、殖的影响 蓝藻呈蓝色或藻绿色,是养殖水体常见的一个藻类类群,蓝藻呈蓝色或藻绿色,是养殖水体常见的一个藻类类群,也是关注最多的一类水藻。从群体外形上可分为丝状体(定也是关注最多的一类水藻。从群体外形上可分为丝状体(定形群体),形群体),不规则体(不定形群体)。与水产养殖关系密切不规则体(不定形群体)。与水产养殖关系密切的定形群体包括颤藻目的颤藻、螺旋藻、席藻、林氏藻和念的定形群体包括颤藻目的颤藻、螺旋藻、席藻、林氏藻和念珠藻目的鱼腥藻、项圈藻、尖头藻、束丝藻、念珠藻,细胞珠藻目的鱼腥藻、项圈藻、尖头藻、束丝藻、念珠藻,细胞排列成串,形成丝状群体,外无胶被或胶质被很薄;不定形排列成串,形成丝状群体

43、,外无胶被或胶质被很薄;不定形群体有蓝球藻目的蓝纤维藻、色球藻(蓝球藻)、平裂藻、群体有蓝球藻目的蓝纤维藻、色球藻(蓝球藻)、平裂藻、腔球藻、微囊藻、隐球藻、隐杆藻,细胞包裹在厚厚的胶质腔球藻、微囊藻、隐球藻、隐杆藻,细胞包裹在厚厚的胶质被中,形成群体。除固氮种类外,其它蓝藻喜欢生活在有机被中,形成群体。除固氮种类外,其它蓝藻喜欢生活在有机质高的水体中,大温暖季节大量快速繁殖,形成大面积水华,质高的水体中,大温暖季节大量快速繁殖,形成大面积水华,对水产养殖带来不良后果。对水产养殖带来不良后果。蓝藻的有益作用蓝藻的有益作用1 1 饵料价值饵料价值蓝藻与其它藻类相比,营养成份含量高,作为水产养蓝藻

44、与其它藻类相比,营养成份含量高,作为水产养殖天然饵料,具有很高的饵料价值。过去认为鱼类对殖天然饵料,具有很高的饵料价值。过去认为鱼类对蓝藻不能消化或难消化吸收,利用率低。但现在研究蓝藻不能消化或难消化吸收,利用率低。但现在研究和生产实践结果表明,丝状蓝藻不但鱼类能消化且消和生产实践结果表明,丝状蓝藻不但鱼类能消化且消化吸收率很高,丝状蓝藻丰富的水体(占浮游植物生化吸收率很高,丝状蓝藻丰富的水体(占浮游植物生物量物量3030左右,最多不超过左右,最多不超过5050)鳙、鲢生长速度很)鳙、鲢生长速度很快。而危害水产养殖的是蓝藻中的不定形群体种类,快。而危害水产养殖的是蓝藻中的不定形群体种类,特别是

45、微囊藻。特别是微囊藻。蓝藻的危害蓝藻的危害1 1产生有毒物质,危害鱼类和人体的健康产生有毒物质,危害鱼类和人体的健康蓝藻(主要是微囊藻)会产生藻毒素(蓝藻(主要是微囊藻)会产生藻毒素(MCMC),对鱼类肝脏有毒害作用,会使),对鱼类肝脏有毒害作用,会使胆囊石化、变硬、使高等动物(包括人)肝脏癌变。胆囊石化、变硬、使高等动物(包括人)肝脏癌变。2 2难消化难消化蓝藻中的不定形群体,由于有厚厚的胶被,鱼类不易消化吸收。据研究,有蓝藻中的不定形群体,由于有厚厚的胶被,鱼类不易消化吸收。据研究,有厚胶被的蓝藻鱼类摄食后,会产生一种物质破坏鱼肠道的消化酶,使鱼不但厚胶被的蓝藻鱼类摄食后,会产生一种物质破

46、坏鱼肠道的消化酶,使鱼不但不能消化蓝藻,对其它食物也无法消化。在微囊藻大量滋生的水体中,鳙、不能消化蓝藻,对其它食物也无法消化。在微囊藻大量滋生的水体中,鳙、鲢不但不长,而且还会消瘦,这就是原因之一。鲢不但不长,而且还会消瘦,这就是原因之一。3 3抑制其它饵料生物生长抑制其它饵料生物生长微囊藻不但产生有毒物质,而且还会产生抑制其它水生物生长、繁殖的物质,微囊藻不但产生有毒物质,而且还会产生抑制其它水生物生长、繁殖的物质,在微囊藻大量滋生的水体中,其它藻类和浮游动物很少或几乎没有,鱼类没在微囊藻大量滋生的水体中,其它藻类和浮游动物很少或几乎没有,鱼类没有天然饵料可以食用,处于饥饿状态,不能生长。

47、有天然饵料可以食用,处于饥饿状态,不能生长。4 4恶化水质,极易泛塘恶化水质,极易泛塘微囊藻大量繁殖或死亡后,大量消耗溶氧,晚上或阴雨天极易造成泛塘死鱼。微囊藻大量繁殖或死亡后,大量消耗溶氧,晚上或阴雨天极易造成泛塘死鱼。5 5降低水产品品质降低水产品品质微囊藻会产生一种土味素的物质,在鱼体内积累,使鱼有土腥味,口感差,微囊藻会产生一种土味素的物质,在鱼体内积累,使鱼有土腥味,口感差,降低水产品品质。降低水产品品质。产生微囊藻水华的原因产生微囊藻水华的原因1 1微囊藻适宜生活的环境微囊藻适宜生活的环境微囊藻大量滋生的水体一般总氮:微囊藻大量滋生的水体一般总氮:5 5毫克毫克/升,总磷:升,总磷

48、:0.50.5毫克毫克/升以上,氮:磷比升以上,氮:磷比1515:1 1以上以上;水温;水温25253232,最适水温,最适水温28.828.830.530.5;最适;最适PHPH值为值为8.08.09.59.5;风速风速3.5m/s3.5m/s的微风,在下风处会形成大面积水华;形成的微风,在下风处会形成大面积水华;形成水华的季节为水华的季节为7 79 9月。月。2 2原因原因在养殖水体中滋生大面积微囊藻有三方面原因:(在养殖水体中滋生大面积微囊藻有三方面原因:(1 1)过量施肥,造成氮磷积累太多;(过量施肥,造成氮磷积累太多;(2 2)精养水体经过一)精养水体经过一段时间投喂饵料后,鱼类排泄

49、物积累太多;(段时间投喂饵料后,鱼类排泄物积累太多;(3 3)鳙、)鳙、鲢特别是鳙放养量偏少,不能有效控制微囊藻生活、繁鲢特别是鳙放养量偏少,不能有效控制微囊藻生活、繁殖。殖。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方法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方法1 1科学施肥科学施肥对于施肥主养鳙、鲢的水体施肥量、比例、方法要科学,不能盲目的施肥,对于施肥主养鳙、鲢的水体施肥量、比例、方法要科学,不能盲目的施肥,要看水施肥。根据水质情况随时、随季节确定施肥量、氮磷比,不能一成不要看水施肥。根据水质情况随时、随季节确定施肥量、氮磷比,不能一成不变;在施肥方法上一定不能将肥固体撒入水中,要充分溶解,不能造成水底变;在施肥方法上一定不能将肥固体

50、撒入水中,要充分溶解,不能造成水底积累。积累。2 2合理放养合理放养对于投喂饲料,主养吃食鱼的精养水体,要增加鳙、鲢的放养量,与吃食鱼对于投喂饲料,主养吃食鱼的精养水体,要增加鳙、鲢的放养量,与吃食鱼的比例最好是的比例最好是1 1:2 2或或1 1:1 1,提高鳙的放养量,在,提高鳙的放养量,在7 7月份以后,鳙、鲢的存鱼月份以后,鳙、鲢的存鱼量不能少于量不能少于7575千克千克/亩米(有效深度亩米(有效深度3 3米)米)3 3生物预防生物预防当水中有机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水色为褐色时,应泼洒微生物制剂(光合菌、当水中有机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水色为褐色时,应泼洒微生物制剂(光合菌、芽孢菌、硝化菌、

51、芽孢菌、硝化菌、EMEM复合生物制剂),消耗水中积累多余的有机物和氮,防复合生物制剂),消耗水中积累多余的有机物和氮,防止微囊藻大量繁殖。止微囊藻大量繁殖。4 4机械清除机械清除当微囊藻在下风形成水华堆积时,用机械抽吸,移出水体。当微囊藻在下风形成水华堆积时,用机械抽吸,移出水体。5 5施用化学助凝剂施用化学助凝剂将化学助凝剂泼洒入水中,发生水解作用生成絮状沉淀,絮状沉淀与悬浮于将化学助凝剂泼洒入水中,发生水解作用生成絮状沉淀,絮状沉淀与悬浮于水中的藻类发生混凝,发生沉淀作用。常用化学助凝剂有:三氯化铁、氯化水中的藻类发生混凝,发生沉淀作用。常用化学助凝剂有:三氯化铁、氯化铝、碱式氯化铝、改性

52、明矾、改性膨润土、石膏混合剂等。铝、碱式氯化铝、改性明矾、改性膨润土、石膏混合剂等。6 6化学药品杀灭化学药品杀灭用化学药品撒入发生微囊藻水华的水体中,杀死微囊藻。常用化学药品有:用化学药品撒入发生微囊藻水华的水体中,杀死微囊藻。常用化学药品有:硫酸铜硫酸亚铁、次氯酸钙、季胺盐(双季胺盐)、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硫酸铜硫酸亚铁、次氯酸钙、季胺盐(双季胺盐)、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异噻唑啉酮等。上述产品除硫酸铜、硫酸亚铁因使用次数频繁,用量大可能异噻唑啉酮等。上述产品除硫酸铜、硫酸亚铁因使用次数频繁,用量大可能造成水体中积累对养殖对象造成危害外,其他都是高效低毒无积累。造成水体中积累对养殖对象造成危

53、害外,其他都是高效低毒无积累。用化学方法除云微囊藻,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用化学方法除云微囊藻,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且对其他藻类和浮游动物也有沉淀和杀灭作用;大量的微囊藻死亡沉淀水底,且对其他藻类和浮游动物也有沉淀和杀灭作用;大量的微囊藻死亡沉淀水底,迅速腐烂分解,耗尽水中溶氧,产生有毒物质,极易引起泛塘死鱼。机械清迅速腐烂分解,耗尽水中溶氧,产生有毒物质,极易引起泛塘死鱼。机械清除成本高,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用微生态制剂预防微囊藻水华的发生,初除成本高,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用微生态制剂预防微囊藻水华的发生,初期效果明显,一旦出现微囊藻水华,效果甚微。只有

54、科学施肥和鳙、鲢的合期效果明显,一旦出现微囊藻水华,效果甚微。只有科学施肥和鳙、鲢的合理放养才是控制微囊藻水华发生的最有效、最根本、最经济的方法。理放养才是控制微囊藻水华发生的最有效、最根本、最经济的方法。(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水深:水深:水水域域深深度度决决定定蓄蓄水水量量多多少少,即即养养鱼鱼用用水水水水体体体体积积多多少少影影响响着着水水体体的的上上下下循循环能力。环能力。不不同同养养殖殖阶阶段段对对水水深深要要求求不不同同,即即苗苗种种池池8080100100厘厘米米,商商品品鱼鱼池池150150300300厘厘米米。养养鱼鱼池池超超过过300300厘厘米米深

55、深、湖湖库库1010米米以以下下的的水水体体,一一般般来来说说为为无无效效水体。水体。(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底质:底质:底底质质种种类类:壤壤土土、粘粘土土、沙沙土土、沙沙质土。质土。底质决定着养鱼用水的水体稳定性。底质决定着养鱼用水的水体稳定性。底底质质影影响响着着水水体体的的营营养养元元素素供供应应能能力,即是否保肥。力,即是否保肥。底底质质对对水水体体净净化化能能力力有有非非常常主主要要的的影响。影响。池底部土壤的种类、营养状况与老化程度等情况不同,向水体释放的热量、池底部土壤的种类、营养状况与老化程度等情况不同,向水体释放的热量、营养及微量元素也不一样,继而对

56、藻类生长繁殖影响也不尽相同,所表现的营养及微量元素也不一样,继而对藻类生长繁殖影响也不尽相同,所表现的水色当然就不一样了。一般来说,池底土壤的种类、营养状况与老化程度等水色当然就不一样了。一般来说,池底土壤的种类、营养状况与老化程度等情况有以下几种:情况有以下几种:1.1.砂质底:池底部铺有大量的砂粒或土杂石,砂质底易渗漏,营养减少,砂质底:池底部铺有大量的砂粒或土杂石,砂质底易渗漏,营养减少,热量散发快,水温不稳定,水色不易培养,藻类易死亡,难以维持。砂质底热量散发快,水温不稳定,水色不易培养,藻类易死亡,难以维持。砂质底的高位池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一般这类池的肥塘原则是:的高位池经常会出现

57、这种现象。一般这类池的肥塘原则是:“早期综合肥水,早期综合肥水,中期生物保藻,力争藻类不老中期生物保藻,力争藻类不老”。2.2.砂壤土或泥质底:保水保肥能力强、能向水中释放各种营养元素,水色砂壤土或泥质底:保水保肥能力强、能向水中释放各种营养元素,水色易培养且能维持长久。一般这类池的肥塘原则是:易培养且能维持长久。一般这类池的肥塘原则是:“生物肥水为主,防止水生物肥水为主,防止水色过浓,控制好寄生虫色过浓,控制好寄生虫”。3.3.老化、酸化池底:由于池塘使用年限过长、有机腐质存积过多,造成腐老化、酸化池底:由于池塘使用年限过长、有机腐质存积过多,造成腐烂物增多酸化。此种底质一般水色会长期过浓,

58、底部溶氧缺乏,底部有机物烂物增多酸化。此种底质一般水色会长期过浓,底部溶氧缺乏,底部有机物长期处于低电位状态,腐臭程度加剧,易酸化,并向水体中释放大量的含氮长期处于低电位状态,腐臭程度加剧,易酸化,并向水体中释放大量的含氮物质。这种情况下,物质。这种情况下,肥塘的建议原则是:肥塘的建议原则是:“少用氮肥,多用磷肥,结合生物少用氮肥,多用磷肥,结合生物制剂,控制异常水色制剂,控制异常水色”。池底部土壤类型、营养状况、老化状态等要素池底部土壤类型、营养状况、老化状态等要素池塘底质池塘底质 养殖水体的底质,除了原本的土壤、沙砾或人工建造的水泥池底外,主要是指养殖水体的底质,除了原本的土壤、沙砾或人工

59、建造的水泥池底外,主要是指养殖生产期间形成的淤泥,它是包括残饵、粪便、生物尸体和泥沙等在内混合物的养殖生产期间形成的淤泥,它是包括残饵、粪便、生物尸体和泥沙等在内混合物的沉积物。这些物质中的有机腐败物质及消耗溶解氧产生的二氧化碳、氨氮、亚硝酸沉积物。这些物质中的有机腐败物质及消耗溶解氧产生的二氧化碳、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和多种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是病原菌的良好培养基或各种寄生虫虫卵潜盐、硫化氢和多种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是病原菌的良好培养基或各种寄生虫虫卵潜藏住所,同时,又向水体中不断释放营养元,供藻类生长。所以说底质、水质、病藏住所,同时,又向水体中不断释放营养元,供藻类生长。所以说底质、水质、

60、病害密切相关。害密切相关。(二)底质恶化的主要因素(二)底质恶化的主要因素 1 1、清塘不彻底,晒塘时间过短,清塘所使用的药物不当以及清塘所造成的过、清塘不彻底,晒塘时间过短,清塘所使用的药物不当以及清塘所造成的过多药物残留等。多药物残留等。2 2、在养殖期间,有机质残留过多,底部缺氧,是底质恶化的最主要因素。残、在养殖期间,有机质残留过多,底部缺氧,是底质恶化的最主要因素。残饵、粪便、生物尸体等有机质残留,使得生物耗氧和化学耗氧剧增,水体饵、粪便、生物尸体等有机质残留,使得生物耗氧和化学耗氧剧增,水体底部溶氧无法满足耗氧量,从而造成池塘底质缺氧,厌氧菌大量繁殖,分底部溶氧无法满足耗氧量,从而

61、造成池塘底质缺氧,厌氧菌大量繁殖,分解底部有机质而产生大量有毒中间产物,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解底部有机质而产生大量有毒中间产物,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有机酸等有害物质。这些有毒物对水产动物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同时烷、有机酸等有害物质。这些有毒物对水产动物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同时又会造成致病菌大量繁殖,缺氧浮头等。又会造成致病菌大量繁殖,缺氧浮头等。3 3、大量频繁使用化学消毒剂、农药杀虫剂、杀藻剂等,从而破坏水体及底质、大量频繁使用化学消毒剂、农药杀虫剂、杀藻剂等,从而破坏水体及底质自净能力自净能力。不良底质的表现不良底质的表现 1 1、酸臭、腥臭底质、酸臭、腥臭底质 形成原因:

62、池底腐败的有机质过多,主要是由于清塘不彻底、养殖过程形成原因:池底腐败的有机质过多,主要是由于清塘不彻底、养殖过程投饵过剩、没有采取措施定期改良底质等,另外,增氧措施不足,又没有投饵过剩、没有采取措施定期改良底质等,另外,增氧措施不足,又没有定期抛撒增氧剂,使得有机质没有得到充分氧化分解,产生大量有毒中间定期抛撒增氧剂,使得有机质没有得到充分氧化分解,产生大量有毒中间产物,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严重时底质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产物,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严重时底质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出现体,出现“冒泡冒泡”现象。现象。2 2、板结底质、板结底质 形成原因:多次大量使用化肥肥水、过

63、量使用硫酸铜杀虫杀藻剂、大量形成原因:多次大量使用化肥肥水、过量使用硫酸铜杀虫杀藻剂、大量使用生石灰等药物,造成底质板结,底质与水体之间气体、营养元素的交使用生石灰等药物,造成底质板结,底质与水体之间气体、营养元素的交换被阻隔,水环境缓冲能力减弱,水质变化无常,水产动物容易产生应激换被阻隔,水环境缓冲能力减弱,水质变化无常,水产动物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反应。3 3、“泥皮泥皮”底质底质 形成原因:大量老化死亡藻类和悬浮胶体沉积物沉淀于底部,在微生物形成原因:大量老化死亡藻类和悬浮胶体沉积物沉淀于底部,在微生物作用后,会变成浮皮、并在水体表面形成大量泡沫等。作用后,会变成浮皮、并在水体表面形成大量

64、泡沫等。4 4、“丝藻丝藻”底质底质 形成原因:底质与水体之间营养元素的交换被阻隔,致使形成原因:底质与水体之间营养元素的交换被阻隔,致使水体营养元素的不平衡或缺乏,出现水体营养元素的不平衡或缺乏,出现“倒藻倒藻”、“转水转水”(水质一夜之间变清),水质过瘦,清澈见底,底部丝状藻、(水质一夜之间变清),水质过瘦,清澈见底,底部丝状藻、青泥苔大量繁殖。青泥苔大量繁殖。5 5、“浑浊浑浊”底质底质 形成原因:悬浮物沉降到底部,必然引起底质形成原因:悬浮物沉降到底部,必然引起底质“浑浊浑浊”;另外,另外,“浑浊浑浊”水质会遮蔽藻类光合作用,使水体自净能力水质会遮蔽藻类光合作用,使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使

65、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病害。减弱,使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病害。6 6、“偷死偷死”底质底质 形成原因:由于底部长时期缺氧,致使氨氮、亚硝酸盐、形成原因:由于底部长时期缺氧,致使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有机酸等有害物质累积过多,使水产动物于硫化氢、甲烷、有机酸等有害物质累积过多,使水产动物于底部中毒死亡,收获时发现底部大量死亡残尸。底部中毒死亡,收获时发现底部大量死亡残尸。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化学性能化学性能1.1.溶解氧溶解氧来源:来源:1.1.风浪溶解空气中氧。风浪溶解空气中氧。2.2.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生成的氧。3.3.人人工工增

66、增氧氧:开开动动增增氧氧机机增增加加水水与与空空气气接接触触溶溶解解氧氧;化化学学药药物物增增加加水水体体溶解氧。溶解氧。(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消耗:消耗:1.1.鱼类和水生动物呼吸耗氧。鱼类和水生动物呼吸耗氧。2.2.水生生物和浮游动物呼吸耗氧。水生生物和浮游动物呼吸耗氧。3.3.嗜氧微生物耗氧。嗜氧微生物耗氧。4.4.有有机机物物及及水水生生动动物物排排泄泄物物、水水生生动动物物死死亡亡后后遗遗骸骸腐腐败败发发酵酵耗耗氧。氧。(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正正常常养养鱼鱼用用水水溶溶氧氧需需要要量量:每每升升水水体体溶溶氧氧量量大大于于4 4毫毫克克;每每升升水水溶溶氧氧小小于于1 1毫毫克克,均均会会出出现现浮浮头头,甚甚至至窒窒息息死死亡。亡。几几种种常常见见淡淡水水鱼鱼窒窒息息死死亡亡溶溶氧氧量量:鲤鲤鲫鲫鱼鱼0.110.110.340.34毫毫克克/升升,草草鱼鱼、青青鱼鱼、鲢鲢鱼鱼、鳙鳙鱼鱼为为0.30.30.390.39毫毫克克/升,鳊鱼为升,鳊鱼为0.40.40.50.5毫克毫克/升。升。(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一)养鱼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