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模拟试题一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228478853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刑法学模拟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刑法学模拟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刑法学模拟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刑法学模拟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学模拟试题一(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刑法学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自己的行为,从而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A, 预见和辨认B,认识和控制C,预见和控制D,辨认和控制2,甲与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日,甲得知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朝乙家走去,途 中突然腹痛难忍,便返回家中。甲的行为属于。A, 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3,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让丙向乙瞄准吓唬乙, 结果乙中弹身亡。甲、丙 。A, 构成共同犯罪B,不属于共同犯罪C,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D,分别构成不同的犯罪4,甲把乙腿打断后流血不止,甲

2、及时将乙送到医院救治,医生若及时止血,乙无生命 危险,医生却故意不采取任何措施,一直拖延至乙失血过多死亡。甲的行为构成。A, 过失致人死亡罪B,过失致人重伤罪C,故意伤害罪,且犯罪中止D,故意伤害罪,但不属于犯罪中止5,甲盗窃2000元被捕后为减轻罪责,谎称某乙教唆他盗窃并平分赃款,致使乙被捕, 经查乙无教唆和分赃行为。甲的行为构成。A, 一罪B,数罪C,连续犯D,牵连犯6,郑某盗窃提包一个,回家后发现内有2000元人民币,还有一支手枪,于是将钱挥霍 将手枪藏于家中拒不交出。郑某的行为属于。A, 牵连犯 B,连续犯 C,想象竞合犯D,吸收犯7,张某犯赌博罪,该罪法定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对张某的追诉期限为:A, 三年 B,五年C,十年D,十五年8,某乙犯抢劫、强奸、盗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10年、5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符合数罪并罚的原则?A, 25 年B,15 年C, 10 年D,5 年9,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A,有认识 B,有意志 C,无认识也无意志 D,无意志 10,不属于刑事责任实现方式的是。A,刑罚处罚B,免于刑事处罚C,非刑法处罚D,追缴赃物11,某甲欲杀死张氏母子,但因张氏的哀求和婴儿的哭泣而生怜悯之心,下不了手,恨 恨而去。某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12,孙某错把张二

4、当张三杀死,孙某应定为。A,故意杀人既遂B,过失致人死亡C,故意杀人未遂D,故意杀人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13,江某举枪射杀站在悬崖边的高某,枪响后,高某应声坠落悬崖。经法医鉴定,高某 只有坠落伤而无枪伤。推断:高某被江某枪声惊吓落崖身亡。江某的行为应定为。A,故意杀人未遂B,故意杀人既遂C,过失致人死亡D,意外事件14,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A,可以免除处罚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5,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适用假释的法定条件之一是实际执行年。A, 20B,15C,10D,516,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

5、除处罚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减轻处罚D,应当从轻、减轻处罚17,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犯罪的。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8,非法拘禁罪属于。A,牵连犯 B,结合犯 C,连续犯 D,继续犯19,吴某在村边的山上打猎,发现距其100米左右的山坡上离房舍不远的草丛中有一物 体时隐时现,认为是野兔,乃开枪射击,结果击中一个小孩的肩部,造成重伤。吴某的行为属于。A,故意犯罪B,过失犯罪C,意外事件 D,不构成犯罪20,某日完8时许,甲与其妻乙闲谈之后出外串门,乙呆在家里做针线活。约一刻钟候, 同村的丙(

6、男,32岁)到甲家来借铁锹,见甲不在家,只有乙独自在家,顿起淫念。先 是动手动脚进行调戏,后竟撕扯乙的衣裤,乙惊慌之中从炕沿上火盆里抓起一把碳灰扬 在丙的脸上,丙的眼睛被灰迷住,不能视物。这时,乙大呼救命,丙害怕,便向外逃窜。 在门口遇见赶到的甲,乙对甲说:“丙要强奸我!”甲大怒,顺手操起一根木棍向丙头 颅猛打数下,丙当即死亡。对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A, 防卫过当,属于间接故意杀人B, 符合无限防卫条件,不负刑事责任C, 事后防卫,属于间接故意杀人D, 防卫过当,属于过失致人死亡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凡多选或者少选者,均不得分) 1,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包括:。A,危害结果B,

7、彳丁为时间C,因果关系D,彳丁为地点2,不作为成立犯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 行为人赋有基于特定的事实和条件而产生的B, 行为人没有履行该义务C, 行为人有能力履行该义务D, 行为人未履行义务的行为引起了危害结果3,下例属于犯罪未遂的有:。A, 甲欲开枪杀乙,扣动扳机数次,枪都未响,悻悻而归,经查验该枪无撞针;B, 甲欲毒杀乙,在乙常用的水杯内下了毒,乙欲端杯喝水,失手打碎水杯;C, 甲从某银行盗出一个装满了的钱袋,回家打开一看,全部都是练功钞;D, 甲朝乙胸腹部连捅数刀,乙倒地,甲认为乙无救,于是到派出所投案自首。派出所 赶到现场见乙还有气息,速送医院,乙得救。4,丁某拦路强奸一

8、女青年,拦住后发现是小学同学,不好意思,转身逃走。丁某的行 为属于。A,不构成犯罪 B,强奸中止C,强奸未遂D,构成犯罪5,魏某多次提出离婚,但其妻许某拒不同意。一日晚,魏某把事先准备好的40多片苯 巴比妥碾成粉末,与麦乳精、白糖混在一起,冲开水给患感冒的许喝,许喝后中毒处 于极度昏迷状态,魏某趁机用匕首刺入许的胸口,致许当场死亡。魏某的行为应当认定 为。A,故意杀认罪B,故意杀人既遂C, 投放危险物质D, 故意杀认罪与投放危险物质6,杨某因宅基地问题与李某发生矛盾,便当着李某的面说:“你当心点,总有一天我 会杀了你。”李某为了防备杨某,准备了一把猎枪。一日晚十时许,李某听见外面有声 响,遂提

9、枪出门,发现自家园子的栅栏后面有一人影,李某认为是杨某,欲置杨某于死 地,便对距其25米远处的人影开了一枪,结果将在此捉迷藏的赵某打成重伤。对李某 的行为应定认定为。A,故意杀人未遂B,过失致人重伤C,对象认识上的错误D,故意杀人未遂和过失致人重伤7,刑法规定的量刑情节有:。A,从重情节B,从轻情节C,加重情节D,减轻情节8,张某,男,39岁,农民。一天,农民马某挖菜窖,占了张某家的地,张某便找马某 讲理。马不但不认错,反而依仗自己身强力壮,打了张某。张非常气愤,咽不下这口气, 想伺机报复。第二天,张见马的15岁女儿在地里干活,便产生了报复念头,但又怕自 己打伤小女孩而犯法,便找来自己13岁的

10、小儿子替他报酬,叫儿子去打马某的女儿。 小儿子受到父亲的怂恿下,拿起一把铁锹冲过去,对准马某的女儿的小腿就是一铁锹, 顿时将其大动脉血管砍断,流血不止。终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对于本案的下列表 述,那些是正确的?A, 张某与其儿子构成共同犯罪B, 张某独立承担刑事责任C, 张某属于间接正犯D, 张某属于教唆犯9,存在未遂形态的犯罪类型有:。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 D,举动犯10,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有:。A,主观目的的合法性B,行为的限制性C,主体种类的限制性D,行为的限度性1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自负原则C,主客观相统一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11、12,缓刑适用的条件有:。A, 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B, 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C, 不是累犯D, 不是惯犯13,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的:。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C,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D, 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14,甲和乙是某机械厂的工人,二人经常迟到早退,因而多次遭到车间主任丙的批评。 二人遂怀恨在心。一天,甲对乙说:“丙真不是东西,揍他一顿,给他点颜色看看。” 乙同意。当晚,甲和乙在一条僻静的小路上截住丙,对其拳打脚踢,甲向丙的臀部和大 腿踢打数下,乙拾起路边一块砖头向丙的

12、头部狠击数下,丙当场死亡。对本案的认定, 下列哪些是不正确的?A, 甲和乙共同犯罪B, 甲和乙均构成故意杀认罪C, 甲构成故意伤害罪D, 乙构成故意杀认罪15,刘某是某运输公司卡车司机,一日清晨去东郊来货。中途遇到他的朋友赵某要求搭 他的车去东郊。刘某叫赵坐到驾驶室,然后继续开车。当车行至一条大街拐弯处时,刘 突然发现对面驶来一辆吉普车。刘平日驾驶技术欠佳,经验不足,遇事容易慌乱。这时 如果刹车止动,就不会出任何问题。但刘生怕两辆车相撞,遂不顾一切地突然向右打方 向盘。由于车速较快,打方向突然,赵某身体失衡,将车门撞开摔到车下,造成颅脑损 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关于刘某的行为是否是紧急避险和对赵

13、某的死亡应否负刑事责任 的下列表述,那些是正确的?A,属于紧急避险B,属于避险过当C,属于假象避险D,应当负刑事责任三、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 X”)1,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均属于有权解释。 2,对想象竞合犯依照从一重的原则处罚。3,凡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 犯罪,采取防卫 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一律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4,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不能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5,凡为共同犯罪提供帮助而未具体实行犯罪的,是次要的从犯。 6,凡必要的共同犯罪只能是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7,被胁迫参加犯罪且

14、起次要作用的是胁从犯。8,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发现犯罪人还有漏罪,应当把原判刑罚与漏罪所判刑罚,按先并 后减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9,郑某到田家盗窃一稀世珍宝,进入藏宝室,正开藏宝室保险柜,忽然听到屋外有许 多人脚步声,只好仓惶逃走。郑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10,一70岁老人挤公共汽车,两手扒车门,双脚蹬在脚踏板上向上挤,其前面的青年 人甲被挤,怒火中烧,抬腿将老人蹬下车,老人被蹬下车后平摔在水泥地上,当场死亡 甲对此在主观上属于间接故意。11,郭某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在服刑4年后趁机潜逃,后又犯盗窃罪,被 抓获后,法院对郭某一脱逃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对郭 某决定

15、执行的刑罚应是在10年以上19年以下。12,犯罪行为或者犯罪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境内,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13,刑事责任年龄指的是实足年龄,即周岁。满周岁是指从周岁的第二天起算。 14,有期徒刑的刑期为6个月以上20年以下。15,刑罚的目的就是惩罚和预防犯罪。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2,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过失有何异同? 3,根据刑法总则的规定和刑法分则对伪证罪的罪状表述,说明伪证罪的构成特征。 (附:刑法第305 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 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

16、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 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死缓适用的条件是什么?死缓执行以后应当如何处理?五、论述题:(每小题8 分,共 16 分) 1,犯罪未遂有何特征?犯罪未遂与犯罪的预备、中止和既遂相区别的关键是什么?对 犯罪未遂应当如何处罚?2,论述教唆犯的成立条件和处罚原则。六、案例分析题:(共 18 分) 1,红星村有许多村民的庄稼都被附近山里的一只黑熊吃掉不少,于是大家决定处掉这 只黑熊。甲、乙、丙三人会打枪,因此,被委派去执行打熊任务。晚上10 点,三人各 带一杆猎枪上山。三人由丙统一安排在“点”上,并约定:上了“点”以后,不得乱走 动

17、,以免误伤自己。收“点”时以口哨声为号。甲进入第一个“点”守侯,乙和丙前往 自己的位置途中,听见熊向林中跑的声音。乙说明晚再来吧,丙则要求再等一会儿,说 万一熊又回来了。十分钟后,树林当中有响动,丙就对乙说,你别动,我去看看。乙对 丙说,你别乱走,否则容易被误伤。丙不听劝阻,径自超树林中爬去。这是甲在自己所 站的“点”上观察到百米远处有个黑影在晃动,以为是黑熊在啃庄稼,连忙举枪击发, 不料听到一声惊叫,丙被击中身亡。甲随即投案自首。请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3 分)为什么?(3 分)2,王某因被害人李某与其争夺瓷砖生意不满,产生杀死李某的意图。某晚8 时许,王 某把马某招回起住处,米某、付

18、某也一同前往。王某对马某等人说,有人和他争夺瓷砖 生意,要求他们教训该人一顿,并许诺事成之后给他们一定的好处。次日晚8 时许,王 某探明李某的行踪,即打电话告知马某,马某随即通知米某和付某,分别携带长刀、菜 刀、匕首来到王某住处,王某告诉他们李某的住处,并要求马某等人不仅要教训李,而 且还有把李整死。并说,李某随身携带了4000 元,手上戴有一枚大金戒指和一块金表, 要求马某等人拿走,然后再把李某杀死。当晚9 时许,马某等人携带凶器窜至李某住处 伺机下手。马某以谈生意为名进入李某的房间,得知李某当晚要回福建。马某从李某住 处出来以后,便与米某、付某商量在李某去火车站的路上将其杀害。当晚10 时

19、许,马 某等人尾随李某乘坐的一辆中巴汽车,途中,马某等人叫司机停车,强行将李某拖下车, 挟持到公路左侧的金沙江边的沙滩上。付某对李某进行殴打。马某从李某身上抢走 1080 元,金戒指一枚(价值 1869 元),劳力士金表一块(价值 250 元)。强迫李某打开密 码箱,将箱中的工作证、身份证、证明、名片、电动剃须刀、玉佩等抢走。李某再次求 饶,马某叫米某持刀看住李某,并与付某商量将李某杀死。马某假称答应放立,叫米某、 付某用李的衣服将其眼捂住,嘴堵上,手脚捆住,并将李某推倒仰卧。马某用菜刀向李 某的脖子猛砍一刀,又用长刀刺李某腹部两下。李某再次哀求,马某又手持木工锯猛锯 李某的颈部。随后,马某等

20、人用沙土将李某掩埋,并搬了七块石头在上面,将李的密码 箱埋在沙滩里。三人逃离现场。 请问:(1)在这起杀人抢劫案中,有无主犯从犯之分?若有请指明并说明理由。(4 分)(2)各犯罪人有何分工。(4 分)3,孙某系农民,某日去本村磨房加工苞米渣子,因嫌磨的质量不好而与陈某发生口角, 继而两人撕打起来。这时,在旁边等候磨米的邱某上前拉架,但没有拉开,便生气地蹲 在一旁。孙、陈二人继续撕打。孙用力将陈一推,陈向后退时,恰好将邱撞倒,并拌倒 在邱身上,其臀部坐在邱肚子上,当时邱只是感到有些疼痛,也没有在意。到晚上疼痛 加剧,经送医院抢救,诊断为小肠穿孔,粪便泄于腹腔,造成腹膜炎并发症,虽然抢救 了半个月

21、,终不治死亡。请问:(1)孙某、陈某的行为与邱某的死亡有无因果关系?(2 分) (2)孙某、陈某应否负刑事责任?为什么?(2 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D2A3B4C5B6A7B8B9C10D11C12A13B14D15C16A17A18D19B20A二多项选择:1ABD2ABC3ABC4.BD5.AB6AC7ABD8BC9.ABC10.BCD11AD12ABC13ABCD14.ABC15.BD三判断:1V2V3.X4.X5.X6V7V8V9.V10.V11V12V13.V14.X15.X四简答题:(略)五论述题:(略)六、案例分析题:1答: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属于意外事件。2答:(1)有主犯从犯之分,王某、马某是主犯,米某、付某是从犯;(2)王某属于组织犯和教唆犯,马某、米某、付某某属于实行犯。3答:(1)有因果关系;(2)孙某、陈某不应负刑事责任,属于意外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