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芦花鞋》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上传人:hloru****lorv6 文档编号:228421263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芦花鞋》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芦花鞋》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芦花鞋》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芦花鞋》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芦花鞋》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芦花鞋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 芦花鞋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列出每部分的小标题。2.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3.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引起阅读期待。教学重难点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生字较少,学生都能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掌握,不用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指导。2.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围绕文中感人的情节,通过阅读体验交流,走近人物,感受他们的苦难,感受他们的幸福,形成阅读期待,培养阅读兴趣。3.表达运用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词、句、章节,把握细节

2、并能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语言的魅力,使学生能结合课文产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阅读的快乐。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歌谣导入。(1)师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歌谣,请大家仔细倾听。(2)播放音频,同时出示歌词。南山脚下一缸油,树头挂网枉求虾,姑嫂两个赌梳头。泥里无金空拨沙。姑娘梳成盘龙髻,刺槐树里栽枸橘,嫂嫂梳成羊兰头。几时开得牡丹花?(3)师:多么有意思的歌谣啊!这两首歌谣是老师从一对兄妹那儿学来的,这对兄妹是谁呢?答案就在这本书里。(课件出示青铜葵花这本书)(4)生齐读书名。2.了解概括。(1)简介作者。(出示

3、课件)(2)简介主要内容。师述:一次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苇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3)简介人物。师引导:从文章的主要内容来看,你认为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是谁?示例:青铜和葵花。走近青铜。a.出示课件。(播放音频)课件出示:故事发生在大麦地,青铜一家就生活在大麦地村,那里有一条宽宽的河,有成片成片的芦苇荡。在青铜五岁那年的一个深秋的夜晚,芦苇荡一片火海,大火过后,大麦地成了一片凄惨的黑色。青铜虽然在家人的呵护下逃离了火海,然而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本说话流利的青铜一夜之间

4、竟成了一个听得见别人说话,却再也说不出话来的哑巴b.师指名读。c.师引导:同学们,变成哑巴对于青铜来说,意味着什么?(生交流)d.师小结:苦难降临在青铜身上,从此,他失去了语言,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快乐走近葵花。a.出示课件。(播放音频)课件出示:葵花三岁那年,妈妈离开了人世,她只能和爸爸相依为命。葵花的爸爸是一名雕塑家。他最喜欢灿烂的葵花。那年葵花随爸爸来到了大麦地的干校里。爸爸常常背着画夹,划着小船去成片的葵花田边画画。有一回,他为了捞起河里的一张画,落水淹死了。葵花失去了唯一的依靠爸爸。b.听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感受?(生交流)(4)导入课题。(课件出示:芦花鞋)师导入:不一样的境遇,却映射

5、着一个同样沉重的词语痛苦。对于这两个年幼的孩子来说,这样的痛苦是何等沉重啊!也正是这两个可怜的孩子,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其中一个故事芦花鞋。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花。芦花鞋只是青铜葵花中的一个故事,要读懂课文,对整本书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课前导入歌谣,讲述主要内容,简介主要人物,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走进课堂。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课件出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想一

6、想: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3.检查字词学习。(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2)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3)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4)比较识记。课件出示:憾(遗憾)撼(摇撼)4.整体感知课文。(1)了解结构特点。师引导: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示例:用空行分成四个部分来写。(2)了解每部分内容,列出小标题。师引导: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再读读每部分内容,想想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运用学过的列小标题的方法,为每部分列出小标题。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列出小标题,师巡视指导。同桌讨论交流,相互提建议。全班交流,师生评议。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第一部分:采芦花编鞋第二

7、部分:大雪天卖鞋第三部分:城里人买鞋第四部分:雪地里脱鞋(3)了解主要内容。师引导:弄清了每部分的内容,将每部分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连起来说一说,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练习说一说。四人小组练习说主要内容。全班交流。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冬闲时,青铜全家精心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由青铜拿到油麻地镇上去卖,以增加收入。一个大雪天,青铜不顾家人的阻止,执意要到镇上卖剩下的十双鞋,一群城里人意外地买光了他的鞋。在回家的路上,有一个人追来向青铜购买芦花鞋,看到那个后来者失望的眼神时,青铜脱下自己脚上的鞋卖给他,自己赤着脚走回了家。【设计意图】本板块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文中

8、字词、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朗读情况,主要落实一些基本功方面的巩固与训练。板块三:自读感悟,体会语言1.生自学品读课文,画出印象最深的内容。(1)师引导:有人说,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得深刻;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关键词再次走进这部作品,请将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画出来,写一写批注。(相机板书:苦难幸福)(2)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写批注。2.情节再现,交流品味。(1)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围绕“苦难”和“幸福”两个词语,将你读到的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待会儿我们一起交流。(2)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9、。诉说苦难。学生畅所欲言,师引导交流感受,指导朗读。a.(出示课件)师指导: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青铜家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卖“一百双芦花鞋”对于青铜家来说,是“一笔很重要的收入”,从全家人的表现来看,青铜家很需要这笔钱。课件出示:收罢秋庄稼,青铜家就已决定:今年冬闲时,全家人一起动手,编织一百双芦花鞋,然后让青铜背着,到油麻地镇上去卖。这是家里的一笔收入,一笔很重要的收入。想到这笔收入,全家人都很兴奋,觉得心里亮堂堂的,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b.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雪还在下。奶奶对青铜说:“今天就别去镇上卖鞋了。”爸爸妈妈也都对青铜说:“剩下的十一双,

10、一双是给你的,还有十双,卖得了就卖,卖不了就留着自家人穿。”葵花也一个劲儿地说:“哥,今天就别去卖鞋了。”但青铜却坚持着今天一定要去镇上。他对奶奶他们说:“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师:从“下了一夜大雪”“足有一尺厚”“门都很难推开”可以看出天气非常寒冷,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青铜依然坚持去卖剩下的十双鞋,可见生活的艰难。分角色朗读。(师指导读出家人的关心)c.出示课件。课件出示;但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师:青铜把剩下的十双芦花鞋全卖完了,可还有人要买时,竟脱下了

11、穿在自己脚上的芦花鞋,赤脚行走在冰天雪地之中。可见这一点点钱对于青铜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师指导生想象画面朗读。(读出对青铜的同情)师引导: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苦难”?(通过写“苦难”表现了人物的内心“美”,表现了“爱”)欣赏美丽。a.师引导:作者无论是写景色之美,还是写人性之美,都使人如临其境,难以忘怀。文中写景色美的句子数不胜数,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b.示例: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他们都觉得便宜,二话没说,就付了钱。青铜抓着一大把钱,站在雪地上,一时竟有点儿反应不过来。师过渡:经过同学们的阅读、交流,我们感受

12、到了青铜一家的苦难和爱,文中故事描写感人至深,令人回味无穷。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选材构段的精巧,无处不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所在。3.感悟写法。(1)师引导:一本优秀的书籍,在写法上也总有很多地方值得读者借鉴。那么,你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有哪些收获呢?(2)示例:景物描写如临其境。如写雪大,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4.拓展延伸,引起期待。(1)课件出示读书的作用的句段。(2)全班齐读。(3)师总结:青铜葵花一书中像这样隽永的文字,饱含真挚的情感的句子还有很多很多,每一章都能震撼我们的心灵。同学们,课后让我们继续阅读这本书,一定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你!【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

13、问题学习课文,在有目的的愉悦阅读中完成任务。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读、自悟、自解、自练,都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小组互助合作学习,集体协作解决学习疑难,有助于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学生真正居于主体地位。2. 芦花鞋教学设计之二【教学目标】1.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3.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感受青铜一家淳朴、善良的品格。【重点难点】重点: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难点: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感受青铜一家淳朴、善良的品格。【教学准备】多媒体

14、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下面请大家先默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二、学习生字词。1.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查字典自主学习,认清字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情况。2.课件出示生字,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读准字音,强化字形记忆。会认的字:搓葵祈遗憾污屑3.学生就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提出来交流,教师进行指导。三、初读课文,总体把握。1.资料补充。读之前先介绍作者曹文轩和青铜葵花,重点介绍青铜一家的人物背景。青铜葵花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葵花的命运,她先是和她的父亲在干校生活,父

15、亲不幸遇难后,又被另一位主人公青铜一家领养,并和青铜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这个女孩召回城市。青铜从此便常常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那座城市的方向。人物简介:青铜一个生在乡村最贫穷家庭中的男孩,仅靠卖芦花鞋生活,因生病无钱医治而变成一个哑巴。可想而知,青铜是个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孩子,而就是这样一个孩子面对苦难时他依然善良,依然对生活充满向往。青铜,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努力成长,在上学时选择放弃,在葵花教他学习时无比专注。葵花一个地地道道的城市女孩,却因为“文革”跟着爸爸来到了陌生的大麦地,过上了一个农村孩子的生活。可想而知,她当时的无奈和不适。雪上加霜的是:葵花,从一个生活在父母怀中幸福

16、的女孩变成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被别家收养。她不会干农活,但是她认真去做;她吃不惯野菜和糙米,但她从不抱怨;她分不清草和麦苗,但是她还是学着放牛。面对一件件的难事,葵花努力适应,一点点地学。奶奶虽然青铜家是大麦地最贫穷的,但奶奶却永远是一副干净的面孔、整洁的衣裳、银发被她梳理地一丝不苟、衣服也是一尘不染。在遇到水灾,家被毁了,急需钱重建家园的时候,奶奶变卖自己的嫁妆,四处借钱,但奶奶却从未曾改变她的骨气和自尊。虽然奶奶的一生生活十分拮据,但她从未向贫困低过头。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共分为几个部分,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提示:课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讲述了青铜卖芦花鞋的故事。3.课文的主人公

17、是谁,他主要做了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的主人公是青铜,课文主要讲述了他雪天里卖芦花鞋的故事,青铜是一个勤劳、淳朴、善良懂事的好孩子。四、品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芦花鞋制作的工序是什么?为什么青铜家要做这么多芦花鞋呢?在课文第一部分中找出相关答案。芦花鞋的制作工序是: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青铜家做芦花鞋是因为对青铜家来说,这是一笔很重要的收入。重点品读句子:想到这笔收入,全家人都很兴奋,觉得心里亮堂堂的,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这两个亮堂堂说明了青铜家对这笔收入很看重,勤劳的一家人对未来的生活充

18、满了希望。2.分角色朗读第5自然段,读完之后说一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提示:体会到了青铜与葵花之间的纯真与美好,这一段展现了青铜与葵花的善良与淳朴。3.积累文中描写芦花鞋的语句,感受芦花鞋的美。那柔软的芦花,竟像是长在上面的一般。被风一吹,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稻草来。让人想到落在树上的鸟,风吹起时,细软的绒毛被吹开,露出身子来。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课文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默读课文,指名学生回答。提示:讲述了青铜雪天主动去卖剩下的十一双芦花鞋。2.芦花鞋好卖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提示:好卖,“那些芦花鞋实在太招人喜欢了,一双一双地卖了

19、出去,仅仅过了三天,就只剩下十一双了”。3.想一想,青铜为什么执意在雪天出去卖芦花鞋呢?引导学生理解,青铜是一个善良懂事的好孩子,他知道卖鞋的钱对家里很重要,因此他即使在下雪天也要出去卖芦花鞋。这体现了青铜的勤劳朴实。4.家人与青铜的对话体现了什么?提示:体现了家人对青铜的关怀。这是一个虽然比较贫穷,但是和谐温馨的家庭。(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提示:讲述了青铜雪天卖芦花鞋的经过。2.青铜卖鞋的时候环境怎么样?提示:下着大雪,很寒冷,街上没什么人。3.读第16-17自然段,想一想这两段的描写体现了青铜是一个怎样的人。句子:对面屋子里围炉烤火的人招呼青铜:“

20、进屋里来吧,这里能看到你的鞋,丢不了”。青铜摇了摇手,坚持守在芦花鞋旁。(不怕艰苦,淳朴实在)望着漫天大雪,青铜在心里不住地说着:“买鞋的,快来吧!买鞋的,快来吧!”(内心着急,希望能早点把鞋子卖出去)4.终于等来了几个人,青铜为什么认为那几个人不会买芦花鞋?因为他认为,城里人是不会买他的芦花鞋的,他们只穿棉布鞋和皮棉鞋。5.当那几个人非常喜欢芦花鞋,要买鞋时,青铜有什么反应?青铜一直疑惑着,直到人家一个劲地问他多少钱一双,他才相信他们真的要买这些鞋。他没有因为他们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6.你觉得青铜卖完鞋之后会有什么感觉?从哪句话可以看出?让学生交流,说一说

21、自己的想法。十分高兴,从“青铜抓着一大把钱,站在雪地上,一时竟有点儿反应不过来。”7.再次默读这一部分,说一说你觉得青铜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指名学生回答。(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1.读这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青铜把自己脚上的鞋脱下来准备卖(送)给了别人。2.青铜为什么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那个没有买到鞋的人?因为那个人觉得没有买到鞋,觉得很可惜,青铜心里很为那个人感到遗憾,这表明了青铜心地善良,善于为他人着想。3.青铜最后是怎么做的?脱下了自己脚上的那双芦花鞋,去追那个没有买到鞋的人。4.读最后一句话,想一想青铜在雪地上奔跑的画面,你有什么感想?青铜是一个淳朴善良的

22、农村少年,因为疾病原因,他不会说话。但是他心地善良,看到别人没有买到芦花鞋,他心底里很为那个人感到遗憾。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在寒冷的冬天脱下了自己仅有的一双新鞋,光着脚在雪地上奔跑,去追上那个人。课文没有给出结局,但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善良的孩子一定能得到回报。这一段留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也使得青铜这个人物形象得到了升华。四、拓展延伸。1.分小组朗读课文,谈一谈自己学完本课的感想。2.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给课文每个部分添加小标题。参考:做芦花鞋;雪天出门;雪中卖鞋;脱鞋予人3.课外阅读青铜葵花,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小结】本文讲述了少年青铜在雪天卖芦花鞋,为了满足他人愿望甚至脱掉了自

23、己唯一的一双新鞋卖给他人的故事,展现了青铜不怕艰苦,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全文以温馨的笔调讲述了一个艰苦的故事,十分具有感染力。【板书设计】芦花鞋采芦花、做芦花鞋。雪天出门卖鞋。不畏艰苦雪中等待,终于卖完、十分欣喜。勤劳淳朴的好少年把自己穿的鞋脱下来,满足他人买鞋的愿望。【教学反思】本课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在教学时,我注重对课文文本的解读,带领学生从每一个部分入手,品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青铜这个少年身上所体现出的美好品质。不足的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多讨论交流,这在以后要注意。3. 芦花鞋教学设计之三1.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2.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为每个部分列

24、出小标题,把握主要内容,把其中印象最深的内容和同学交流。3.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课文插图)2.在这张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分享)3.这张图片的主人公叫青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板书课题)二、解决字词。1.提出读书要求: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读一读。2.指名读生字,新词。着重指导:“雪屑”“屑”的读音。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全班齐读,读中巩固掌握。三、整体感知。1.简介作者: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对作者的认知,教师再补充。2.你能用简

25、短的语言为每部分拟写小标题吗?第一部分:青铜一家做了一百零一双鞋第二部分:青铜冒雪去卖鞋第三部分:青铜卖鞋给城里人第四部分:青铜准备卖掉自己的鞋3.结合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冬季快要来了,青铜和妹妹葵花去采芦花,他们一家子为了生计,要做一百双芦花鞋来卖钱。有一天下着鹅毛大雪,青铜为了家里生计,冒雪到镇上去卖鞋。幸运的是,有几个城里人把剩下的十双芦花鞋全部买去了。最后青铜甚至连自己脚上的鞋子也要卖出去四、品读文本。(一)1.青铜一家费尽心血编织了一百零一双精美的芦花鞋,那芦花鞋的制造工序是什么样的?(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2.这芦花鞋捧在手里是那样

26、的精致,穿在脚上是那样的温暖,而这些芦花是青铜一缕缕采来的。找到那段文字,说说青铜是怎样采摘这些蓬松美丽的芦花的。3.出示课件。4.想象一下,青铜在采摘芦花时,他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1.最后十双芦花鞋怎么样了?(城里人买了十双,最后,青铜连自己脚上那一双也要卖掉。)2.青铜在冰天雪地中,终于卖掉了所有芦花鞋。卖掉所有芦花鞋的青铜又做了什么呢?3.课件出示。(赤脚追顾客)同学们,让我们和青铜一起置身于鹅毛大雪漫天飞舞的世界,假如是你,你会怎样?4.想一想,你觉得青铜是一个怎样的人?(冰天雪地里,那透骨的寒冷,青铜忍受住了。他是一个能吃苦,勤劳善良,聪明,执着倔强的人。)(三)文章哪

27、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选择一处摘抄下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1.“但青铜却坚持着今天一定要去镇上。他对奶奶他们说: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从“坚持”二字可以看出青铜脾气倔强,再联系句子来看,又能从中体会到他为了家人而坚持在冰天雪地里卖芦花鞋的执着、坚强的品质。2.“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说明青铜的坚强,让人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善良、很为家里人着想的孩子。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列小标题的方法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抓住重点段落、语句和词语来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我们明白了青铜是一个吃苦耐劳、无私善良、执着倔强、为他人着想的人。而作为当代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习他的这种品质。

28、五、布置作业。1.鼓励学生把整个故事讲给家人听,注意讲述流畅明白、生动真实,突出青铜的精神品质。2.阅读青铜葵花。芦花鞋吃苦耐劳无私善良执着倔强为他人着想教学反思1.通过列小标题的方法让学生快速了解故事内容。2.通过抓重点段落、语句、关键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畅谈自己的感受。3.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原著青铜葵花,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量。4. 芦花鞋教学反思之一芦花鞋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选入课文时有改动。本文讲了青铜一家做了101双芦花鞋,让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花鞋

29、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教学重点: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教学难点: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进一步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重点,我做到了以下几点:(一)介绍整部作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介绍青铜葵花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告诉学生,芦花鞋是节选自青铜葵花这部作品,这部作品主要讲解了人们在面对苦难时的坚强、乐观,展现了在苦难中的人性美。(二)用小标题串联文章主要内容芦花鞋这篇文章一共分为四部分。上课时以学生学习为主,我先让学生把每一部分根据文章内容归纳小标题,这样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30、然后根据每个小标题串联起来,就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了出来。(三)自读自悟,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这里我会以文章的第一部分的第五段为例,第五段“摘芦花”这个细节描写体现了青铜和葵花在摘芦花的劳动中体会到的快乐,让我们看到生活在苦难中的青铜和葵花乐观向上的美好一面。接下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文中找出印象深刻的内容,最后大家一起来探讨青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交流,学生对文章理解更深刻。二、成功之处用小标题贯穿文章根据小标题的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让学生学会了边读边联系上下文的阅读长文章的技巧。在以后学习长文章的时候,即使没有把长文章分成几个小部分,学生也能够利用学过的小标题文章的方法,把长篇文

31、章分成几个部分,然后根据每个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三、不足之处(一)因为现在学生大部分生活都比较幸福,对于这种苦难的生活,理解得不是那么到位。在讲解时老师应当适当补充芦花鞋的前因后果,应该让学生运用想象力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二)在人物分析上不是很到位。这篇文章主要写了青铜对生活的执着和坚强,以及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勇敢、乐观精神,以及家人那种互相关爱的亲人之情。学生在分析的时候,主要分析了青铜坚强执着的性格特征,没有分析家人对青铜这种关心、关爱的亲人之情。四、改进措施针对不足之一:学生不能理解苦难中的生活,针对这一点在讲解文章的时候,我会把青铜葵花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以及当时的社会

32、背景告诉学生。另外,再介绍一下青铜一家,为什么要做这101双芦花鞋,用了101双芦花鞋换来钱,准备做什么。帮助学生理解青铜大雪天都要去卖芦花鞋的执着精神。针对不足之二:人物分析不到位。下次讲课的时候,主要以分析在苦难中的人性美、坚强乐观来说,让学生围绕这一目标去分析文章,让学生有的放矢去找体现人性美的字词句。5. 芦花鞋教学反思之二 芦花鞋节选自曹文轩的小说青铜葵花。节选部分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写出了青铜一家是怎样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的。尤其是青铜这个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让我们在感动之余,想到自己应该珍惜幸福生活,想到应该力所能及的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我这样理解文本,也这样带孩子理解

33、文本。1.教学效果(思效)。合理利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有利于人们对所思考的问题进行系统地描述、分析、思考,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思维导图可以围绕“人物”“心理”“事件”“情节”等来自主绘制,例如在青铜葵花教学中就运用了“人物、事件”这两个方向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来探讨人性美。重点探讨青铜的性格特点青铜:善良、勇敢、执著、倔强。后来,我用“从_这件事,可以看出青铜_的特点”,引导孩子对青铜这个人物进行评价。虽然孩子的思维导图绘制得不是很理想,但基本也表示出了他们对人物的理解,我认为孩子们是成功的。2.教学收获(思得)。要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语文教学不能千篇一律,首先每个单元有每个单元的特点

34、,即使是一个单元,每篇课文和每篇课文也各具特色,所以教学的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因此,我们备课时要研读课标,吃透教材,抓住重难点,关注小细节,尽量用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展开教学,这样的新鲜感会让孩子们兴趣十足,从而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让孩子们情绪高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这就是老师最大的成功。3.不足之处(思失)。本文篇幅太长,孩子读书的时间还是不够充足,没有充分地理解文本,导致个别学生做不出思维导图。孩子们默读的速度还是跟不上,大脑的思考跟不上眼睛的旅行,即使囫囵吞枣读多少遍也是无济于事的。这与我平时对孩子的默读要求有很大关系,当然与孩子们平时的阅读量也有很大关系。我们还是动员家长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得多了,速度自然就能跟上,大脑也变得更加灵活。另外,对学困生关注不多。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即使孩子不在状态,也要想方设法将他拉回课堂。4.改进措施(思改)。让学生课前预习课文,以便课堂上能够提升阅读速度,更充分地理解课文。课上提示默读要求,训练孩子的默读能力。关注学困生,适当提问一些符合其理解水平的问题,将其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