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28381070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怎样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怎样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怎样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怎样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怎样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什么是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或者疑难情景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的教育教学事件。教学案例的特征教学案例的特征以叙事的形式对教学实践中发生的真实的问题、情景和事件进行描述,同时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或者对问题和现象的反思、评价。教学案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这种叙述可以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在叙述教学事件时除了白描以外,还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

2、方式。教学案例的内容教学案例的内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能力的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学习质量的测评师生互动交流简单地说,所谓教学案例就是涉及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事件”。这些事件如果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也常常称之为“教师的叙事研究”;如果以教学设计的面目出现,则被称为“教学课例”教学案例的结构背景背景 对教学活动背景的描述,提供问题产生的情景。描述描述 真实详尽地描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教师的教育行为和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分析 揭示本案例所披露问题的实质。反思反思 对本案例中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的看法、分析和评价。教学案例的原则教学案例的原则事实和情景须具

3、有客观和真实性案例须有分析与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须有对案例必要的评价与反思什么是教学反思?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研究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在一个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反思什么

4、?教学定位动态生成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资源(参见教育局网如何开展教学反思的文章)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写反思日记写反思日记 反思日记可以在一天的教学工作反思日记可以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已的经验,分析教学中结束后,写下自已的经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详尽记录下教学的存在的问题与缺点,详尽记录下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经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与问题以及经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与设想等。设想等。课后备课课后备课 教师在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教师在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得的反

5、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观摩与分析观摩与分析 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并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并对所观察到的情境进行描述和互相交流。对所观察到的情境进行描述和互相交流。职业发展职业发展 即学术研讨会。教师在研讨会即学术研讨会。教师在研讨会上提出自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然后共上提出自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办法。最终形成的解决办法同讨论解决办法。最终形成的解决办法为所有与会教师所共享。为所有与会教师所共享。开展行动研究开展行动研究 教师对他们在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行动研究与反思活动密不可分,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教

6、师要经常自己发问,以强化反思活动,这些问题包括“我在干什么?”,“这意味着什么?”,“我会怎么样?”等等。行动研究有利于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它的直接结果是让教师“学会教学”。教学案例和反思范例一堂地理课的课后反思厦门第二外国语学校 吴珍珍听课时总有这样的感觉,课如其人。撇开教学技巧,每个老师上课的风格也是个性的体现,因而每次听课的感觉总是迥然不同。可是,同一个老师,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的班级上课,效果又会怎样呢?以下是初一学年地理课天气与气候一节在不同班级授课时的真实记录和反思。“累死人”的课(10月月30日下午第一节,日下午第一节,3班教室)班教室)这是学校的督导日,下午

7、每一节课有我的课,看来逃不过督导老师的听课。因是第一节课,上课的时候,边讲边回忆着教案设计的程序,生怕漏了什么。课堂按照教案的程序一步一步顺利地进行着,情境引入、提问、讨论、识记、小组接龙、小组比赛、环环相扣,学生配合很好,气氛很好,没出什么异常情况。在比赛的高潮中,下课铃声响了。我嘘了一口气,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觉。督导老师说了一堆优点,但我却一点也不开心。反思为听者而上,心思在听课者身上,这样的课绝不可能是一堂好课。过于追求各个环节的完整,一环扣一环,这样的课老师上得累,学生是不是也累呢?“气死人”的课(10月月30日下午第二节,日下午第二节,2班教室)班教室)铃声响了,可教室却还是一片

8、混乱,大声纠正整顿纪律。按正常的教学顺序引入新课。说话声又起,再次整顿纪律。讲述天气符号时,说话声再起,板起面孔教训学生。心情变得很坏,也无法再用谈话的方式上课。我强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深吸了一口气,把怒火压下,提高了音量。不敢再采用师生互动、小组比赛的形式,只讲了几个知识要点,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根本派不上用场。自己在台上唱着独角戏,很快就草草收场。心中非常惋惜:如果学生能配合,这花了好多天准备的课,原是可以让大家在开开心心中学到知识的。反思没有纪律做保证,准备再充分的课,也无法成为一堂好课。怎样才能让学生怕我呢?面对镜中的学生说的“发怒也亲切”的脸,我烦恼极了。“乐死人”的课(10月月31日上

9、午第一节,日上午第一节,5班教室)班教室)这班的纪律还行,我带着轻松的心情,精神抖擞地步入教室。因为没人来听课,也就没有按照教案的导入,直截了当地宣布:“这节课将进行小组比赛”,学生一听,很兴奋,因为那是他们喜欢的形式,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课,顺利地进行着。师生配合默契,一改平时总有几个同学吵闹的状况。学生学得很开心,我也因为他们的开心而高兴,觉得自己像个导演,心中的成就感随着情节的展开而弥漫开来。由于心中把这节课当成是公开课的练兵,因而潜意识中还在关注着进度,关注着各个环节,关注着时间。小组抢答,比赛到了关键时刻。下课铃声响了,各小组的最后名次随着最后一个同学的抢答而一锤定音。在同学的一片欢

10、呼声、赞叹声、惋惜声中,课结束了。反思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只要精心设计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捣蛋生也会投入其中的。平时,由于我对他们不够信任,而错失了和他们更为接近的机会。回味无穷的课(10月月31日上午第二节,日上午第二节,6班教室)班教室)这节是公开课。学生的情绪很快就被我调动起来。在学生一张张如花的笑脸中,我仿佛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完全忘了教案和听课者,跟着学生思维随意而行。当学生偏差太大时,再不着痕迹地把他们导入正轨。小结描述天气和气候词语的区别时,按设计本来是由我说词语,让各组回答计分的。看着学生的情绪那么高,何不试着把课堂完全交给他们?对,就来个“小组互考”。“下面我们来个小组互考

11、,一组出词语,另一组回答。每组限定时间3分钟,要求不重复出题。我当裁判记分。”学生很快明白了我的想法,一问一答,比赛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组学生出的词语让另一组回答。“是天气”,“不对,是气候!”两组学生争论着,大家把目光都转向我。糟糕,这就是不按教案上的结果。我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什么是正确的答案呢?没时间让我想,也没时间让我考虑是否丢面子,我只能坦然面对自己的无知。我提议“让我们求助听课的老师吧!”可是,学生并不按着我的设想进行。话音刚落,他们却早已议论开了,然后不容置疑地说:“老师,非一日之寒是长时间的,是气候”。我一细想,噢,对,没错!“你们真历害,教了老师一

12、招。”这一刻,他们成了我的老师!由于抛开教案,根据需要不停地改变着原有的设计。课堂也因小插曲不断出现而更趣味横生下课的铃声响了,可大家都还意犹未尽,沉浸在我们的“世界”中,早把后面的听课者忘得干干净净。反思把课堂交给学生,也对老师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老师不可能都比学生知道得多。当老师坦然承认自己的无知时,得到的不是学生的轻视,而是学生的尊重,从学生身上还可以学到许多知识,正所谓“教学相长”。当你全身心地投入一堂课时,上课不再是一种任务,一种责任,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融入其中的、发自心底的快乐。专家评点:专家评点:非反思的生活何以不值得过非反思的生活何以不值得过 刘良华反思是一种选

13、择。有人选择反思的生活,有人选择非反思的生活。不见得反思的生活就一定过得快乐,反思其实是一种痛苦,智慧本身就隐含了痛苦,人一旦进入思考状态,人就开始折磨自己。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其实,人至清不仅无友,而且很可能“无我”。人活得太清醒,幽思太多,可能会伤身,也可能会伤心。反倒是那些不喜欢思考的人,他们虽然活得稀里糊涂,但这种难得的糊涂生活反而容易获得幸福感。不过,总体而言,有反思习惯的人虽然在反思的当下痛苦,但它维护了将来的幸福。不反思的人之所以不痛苦,常常是因为他们将痛苦推向了将来。将来什么时候痛苦,这很难说,但那种被延迟的痛苦会像肿瘤一样在不确定的未来某一天爆发一个更大痛苦。也有另一

14、种可能:反思的人虽然自己痛苦,但它把痛苦的范围只限定在自身,尽可能不让这种痛苦伤及他人。一个做教师的人,如果他不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或管理中的问题或障碍,那么,他自己可以因此而免去反思的忧虑之苦,但他很可能把那些本应得到及时修缮、改良或根除的危害转移给他的学生或他的同事。这样看来,苏格拉底说:“非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这个结论大体是可信的。如果教师对那些“累死人的课”不做任何反思,这种“课”(如果还可以称为“课”的话)不仅会累及老师,而且可能持久地以“45分钟”为单位一直折磨他的学生。如果教师对那些“气死人的课”不做任何反思,那么生气的人不只是教师,还有那些无辜的学生。如果教师对那些“乐死人的课

15、”不做任何反思,那么,做教师的人就会一再丢失自己开心的理由和继续创作的冲动与激情。如果教师对那些“回味无穷的课”不做任何反思呢?教师的生活就只剩下一些零碎或杂乱的片段,失去了整体改进的希望。(本文自(本文自2006年年9月月25日中国教育报)日中国教育报)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郑金洲郑金洲一个优秀的教师究竟是怎样诞生的?通往“金字塔塔尖”的道路又在哪里?“反思”是这几年不断被凸显的一条走向成功的路径。它被解释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个共性特征。中国有句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强调的是个人的努力。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是内省。但仅仅知道反思的重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反思”在现实中

16、的含义要丰富得多,反思教学做起来也并非易事,但反思与实践的结合对教师教学智慧提升的作用不可估量。在一次听课中,我们发现了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对自己教学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反思、实践过程。不论他对自己的每一次否定和尝试是不是正确,我们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执着和专注的精神,一种永不满足的对教育核心问题的逼近,我们可以称之为“反思的精神”;其次就是对教学事件进行反思的敏锐眼光基于“教师个人素质”的独特思考角度,这是组成教师“反思能力”的重要部分。我们说,只有建立在反思精神之上的反思才是真正有力量的、有生命的,才是真正能促进教师成长的。而再实践是对反思的检验与进一步反思的催生,是增强反思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教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的艺术。登抵金字塔的秘密,就蕴藏在一次次的“实践、反思、学习、再实践”之中。一起来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吧!(参见教育局网如何开展教学反思的文章)请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