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设备间子系统设计综合布线技术培训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28294455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8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综合布线设备间子系统设计综合布线技术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综合布线设备间子系统设计综合布线技术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综合布线设备间子系统设计综合布线技术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设备间子系统设计综合布线技术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设备间子系统设计综合布线技术培训(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综合布线设备间子系统设计(综合布线技术培训)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了解综合布线设备间子系统概念;能确定设备间的位置;能根据布线设备的情况来选择设备间的面积;能完成综合布线设备间子系统设计。以校园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为例,完成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根据用户方要求及现场情况具体确定设备间位置的最终位置;设备间面积的确定;设备间内的线缆敷设方式的确定;完成设备间子系统设计。任务描述任务描述 任务学习引导任务学习引导1综合布

2、线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的基本概念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的基本概念2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的基本概念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的基本概念 设备间子系统是一个集中化设备区,连接系统公共设备及通过垂直干线子系统连接至管理子系统,如局域网(LAN)、主机、建筑自动化和保安系统等。设备间子系统是大楼中数据、语音垂直主干线缆终接的场所;也是建筑群的线缆进入建筑物终接的场所;更是各种数据语音主机设备及保护设施的安装场所,如图9-1所示。设备间子系统一般设在建筑物中部或在建筑物的一、二层,避免设在顶层或地下室,位置不应远离电梯,而且为以后的扩展留下余

3、地。建筑群的线缆进入建筑物时应有相应的过流、过压保护设施。设备间子系统空间要按ANSL/TLA/ELA-569要求设计。设备间子系统空间用于安装电信设备、连接硬件、接头套管等。为接地和连接设施、保护装置提供控制环境;是系统进行管理、控制、维护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所在的空间还有对门窗、天花板、电源、照明、接地的要求。图8-1 设备间示意图 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 设计步骤 设计人员应与用户方一起商量,根据用户方要求及现场情况具体确定设备间位置的最终位置。只有确定了设备间位置后,才可以设计综合布线的其他子系统,因此用户需求分析时,确定设备间位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4、内容。需求分析 设备间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的精髓,设备间的需求分析围绕整个楼宇的信息点数量、设备的数量、规模、网络构成等进行,每幢建筑物内应至少设置1个设备间,如果电话交换机与计算机网络设备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场地或根据安全需要,也可设置2个或2个以上设备间,以满足不同业务的设备安装需要。技术交流 在进行需求分析后,要与用户进行技术交流,不仅要与技术负责人交流,也要与项目或者行政负责人进行交流,进一步充分和广泛的了解用户的需求,特别是未来的扩展需求。在交流中重点了解规划的设备间子系统附近的电源插座、电力电缆、电器管理等情况。在交流过程中必须进行详细的书面记录,每次交流结束后要及时整理书面记录,这些书面

5、记录是初步设计的依据。阅读建筑物图纸 在设备间位置的确定前,索取和认真阅读建筑物设计图纸是必要的,通过阅读建筑物图纸掌握建筑物的土建结构、强电路径、弱电路径,特别是主要与外部配线连接接口位置,重点掌握设备间附近的电器管理、电源插座、暗埋管线等。设计原则设备间的位置 设备间的位置及大小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综合布线规模、管理方式以及应用系统设备的数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择优选取。一般而言,设备间应尽量建在建筑平面及其综合布线干线综合体的中间位置。在高层建筑内,设备间也可以设置在1、2层。确定设备间的位置可以参考以下设计规范:应尽量建在综合布线干线子系统的中间位置,并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网络

6、接口,以方便干线线缆的进出;应尽量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应尽量远离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应尽量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应尽量远离有害气体源以及易腐蚀、易燃、易爆物;应便于接地装置的安装。设备间的面积 设备间的使用面积要考虑所有设备的安装面积,还要考虑预留工作人员管理操作设备的地方。设备间的使用面积可按照下述两种方法之一确定。方法一:已知Sb为综合布线有关的并安装在设备间内的设备所占面积:m2;S为设备间的使用总面积m2,那么 S=(57)Sb 方法二:当设备尚未选型时,则设备间使用总面积S为 S=KA其中,A为设备间的所有设备台(架)的总数,m2;K为系数,取值(4.55.

7、5)m2/台(架)设备间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20平方米。建筑结构 设备间的建筑结构主要依据设备大小、设备搬运以及设备重量等因素而设计。设备间的高度一般为2.53.2m。设备间门的大小至少为高2.1m,宽1.5m。设备间的楼板承重设计一般分为两级:A级500kg/m2 B级300kg/m2 设备间的环境要求 设备间内安装了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设备、电话程控交换机、建筑物自动化控制设备等硬件设备。这些设备的运行需要相应的温度、湿度、供电、防尘等要求。设备间内的环境设置可以参照国家计算机用房设计标准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程控交换机的CECS09:89工业企业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

8、规范等相关标准及规范。1)温湿度 综合布线有关设备的温湿度要求可分为A,B,C三级,设备间的温湿度也可参照三个级别进行设计,三个级别具体要求见表8-1所示。表8-1 设备间温湿度要求项目A级B级C级温度(0C)夏季:224冬季:1841230835相对湿度40%65%35%70%20%80%2)尘埃 设备间内的电子设备对尘埃要求较高,尘埃过高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降低设备的工作寿命。设备间的尘埃指标一般可分为A,B二级,详见表8-2。表8-2 设备间尘埃指标要求项目A级B级粒度(m)0.50.5个数(粒/dm3)10000180003)空气 设备间内应保持空气洁净,有良好的防尘措施,并防止有害

9、气体侵入。允许有害气体限值分别见表8-3。表8-3 有害气体限值有害气体/(mgm3)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二氧化氮(NO2)氨(NH3)氯(Cl2)平均限值0.20.0060.040.050.01最大限值1.50.030.150.150.34)照明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在设备间内操作设备和维护相关综合布线器件,设备间内必须安装足够照明度的照明系统,并配置应急照明系统。设备间内距地面0.8m处,照明度不应低于200Lx。设备间配备的事故应急照明,在距地面0.8m处,照明度不应低于5Lx。5)噪声 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设备间内的噪声应小于70dB。如果长时间在7080 dB噪声的

10、环境下工作,不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还可能造成人为的噪声事故。6)电磁场干扰 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设备间无线电干扰的频率应在0.151000MHz范围内,噪声不大于120dB,磁场干扰场强不大于800A/m。7)供电系统 设备间供电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频率:50Hz;电压:220V/380V;相数:三相五线制或三相四线制/单相三线制。设备间供电电源允许变动范围详见表8-4所示表8-4 设备间供电电源允许变动的范围项目A级B级C级电压变动-5%+5%-10%+7%-15%+10%频率变动-0.2%+0.2%-0.5%+0.5%-1 +1波形失真率 5%7%10%7)供电系统 设备间供

11、电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频率:50Hz;电压:220V/380V;相数:三相五线制或三相四线制/单相三线制。设备间供电电源允许变动范围详见表8-4所示 设备间的设备管理 设备间内的设备种类繁多,而且线缆布设复杂。为了管理好各种设备及线缆,设备间内的设备应分类分区安装,设备间内所有进出线装置或设备应采用不同色标,以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方便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安全分类 设备间的安全分为A、B、C三个类别,具体规定详见表8-5所示。表8-5 设备间的安全要求安全项目A类B类C类场地选择有要求或增加要求 有要求或增加要求无要求防火有要求或增加要求 有要求或增加要求有要求或增加要求内部装修要求有要求或增加

12、要求无要求供配电系统要求有要求或增加要求有要求或增加要求空调系统要求有要求或增加要求有要求或增加要求火灾报警及消防设施要求有要求或增加要求有要求或增加要求防水要求有要求或增加要求无要求防静电要求有要求或增加要求无要求防雷击要求有要求或增加要求无要求防鼠害要求有要求或增加要求无要求电磁波的防护有要求或增加要求 有要求或增加要求无要求 结构防火 为了保证设备使用安全,设备间应安装相应的消防系统,配备防火防盗门。安全级别为A类的设备间,其耐火等级必须符合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一级耐火等级。安全级别为B类的设备间,其耐火等级必须符合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

13、防火规范中规定的二级耐火等级。安全级别为C类的设备间,其耐火等级要求应符合GBJ 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二级耐火等级。与C类设备间相关的其余基本工作房间及辅助房间,其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TJ16中规定的三级耐火等级。与A、B类安全设备间相关的其余基本工作房间及辅助房间,其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TJl6中规定的二级耐火等级。火灾报警及灭火设施 安全级别为A、B类设备间内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在机房内、基本工作房间、活动地板下、吊顶上方及易燃物附近都应设置烟感和温感探测器。A类设备间内设置二氧化碳(CO2)自动灭火系统,并备有手提式二氧化碳(CO2)灭火器。B类设备间内在条件许可的

14、情况下,应设置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并备有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C类设备间内应备有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A、B、C类设备间除纸介质等易燃物质外,禁止使用水、干粉或泡沫等易产生二次破坏的灭火器。为了在发生火灾或意外事故时方便设备间工作人员迅速向外疏散,对于规模较大的建筑物,在设备间或机房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接地要求 设备间设备安装过程中必须考虑设备的接地。根据综合布线相关规范要求,接地要求如下:直流工作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大于4,交流工作接地电阻也不应大于4,防雷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建筑物内部应设有一套网状接地网络,保证所有设备共同的参考等电位。如果综合布线系统单独设置接地系统,且能保

15、证与其他接地系统之间有足够的距离,则接地电阻值规定为小于等于4。为了获得良好的接地,推荐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所谓联合接地方式就是将防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等统一接到共用的接地装置上。当综合布线采用联合接地系统时,通常利用建筑钢筋作防雷接地引下线,而接地体一般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网作为自然接地体,使整幢建筑的接地系统组成一个笼式的均压整体。联合接地电阻要求小于或等于l。接地所使用的铜线电缆规格与接地的距离有直接关系,一般接地距离在30m以内,接地导线采用直径为4mm的带绝缘套的多股铜线缆。接地铜缆规格与接地距离的关系可以参见表8-6所示。表8-6 接地铜线电缆规格与接地距离的关系接地距

16、离(m)接地导线直径接地导线截面积(mm2)小于304.01230484.51648765.625761066.2301061226.735接地距离(m)接地导线直径接地导线截面积(mm2)1221508.0501513009.875 内部装饰设备间装修材料使用符合T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难燃材料或阻燃材料,应能防潮、吸音、不起尘、抗静电等。地面 为了方便敷设电缆线和电源线,设备间的地面最好采用抗静电活动地板,其接地电阻应在0.1lM-1000M之间。具体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GB 6650-86计算机机房用地板技术条件。墙面 墙面应选择不易产生灰尘,也不易吸附灰尘的材料。目前大多数是

17、在平滑的墙壁上涂阻燃漆,或在墙面上覆盖耐火的胶合板。顶棚 为了吸音及布置照明灯具,一般在设备间顶棚下加装一层吊顶。吊顶材料应满足防火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采用铝合金或轻钢作龙骨,安装吸音铝合金板、阻燃铝塑板、喷塑石英板等。隔断 根据设备间放置的设备及工作需要,可用玻璃将设备间隔成若干个房间。隔断可以选用防火的铝合金或轻钢作龙骨,安装10mm厚玻璃。或从地板面至1.2m处安装难燃双塑板,1.2m以上安装10mm厚玻璃。设备间内的线缆敷设 活动地板方式 这种方式是缆线在活动地板下的空间敷设,由于地板下空间大,因此电缆容量和条数多,路由自由短捷,节省电缆费用,缆线敷设和拆除均简单方便,能适应线路增减

18、变化,有较高的灵活性,便于维护管理。但造价较高,会减少房屋的净高,对地板表面材料也有一定要求,如耐冲击性、耐火性、抗静电、稳固性等。地板或墙壁内沟槽方式 这种方式是缆线在建筑中预先建成的墙壁或地板内沟槽中敷设,沟槽的断面尺寸大小根据缆线终期容量来设计,上面设置盖板保护。这种方式造价较活动地板低,便于施工和维护,也有利于扩建,但沟槽设计和施工必须与建筑设计和施工同时进行,在配合协调上较为复杂。沟槽方式因是在建筑中预先制成,因此在使用中会受到限制,缆线路由不能自由选择和变动。预埋管路方式 这种方式是在建筑的墙壁或楼板内预埋管路,其管径和根数根据缆线需要来设计。穿放缆线比较容易,维护、检修和扩建均有

19、利,造价低廉,技术要求不高,是一种最常用的方式。但预埋管路必须在建筑施工中进行,缆线路由受管路限制,不能变动,所以使用中会受到一些限制。机架走线架方式 这种方式是在设备(机架)上沿墙安装走线架(或槽道)的敷设方式,走线架和槽道的尺寸根据缆线需要设计,它不受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限制,可以在建成后安装,便于施工和维护,也有利于扩建。机架上安装走线架或槽道时,应结合设备的结构和布置来考虑,在层高较低的建筑中不宜使用。工作页工作页与用户进行交流,确定设备间的位置和面积等与用户进行交流,确定设备间的位置和面积等 用户进行技术交流,不仅要与技术负责人交流,也要与项目或者行政负责人进行交流,进一步充分和广泛的了

20、解用户的需求,特别是未来的扩展需求。重点了解规划的设备间子系统附近的电源插座、电力电缆、电器管理等情况。确定设备间的位置和面积,在交流过程中必须进行详细的书面记录 设备间统计设备间统计(1)计算机中心设备统计计算机中心设备统计表序号种类数量119in24口光纤交接箱1套219in48口光纤交接箱1套3ST耦合器60个41m尾纤60条52m SC/ST双芯跳线10条636U机柜1套(2)电话机房设备统计序号种类数量119in110型100对配线架1套219in110型200对配线架2套319in110型理线架5个4110型1对插头1000个51对软跳线500m619in机柜(36U)1套 利用利

21、用Microsoft Visio 2003Microsoft Visio 2003绘制设备间布线绘制设备间布线的图纸的图纸 练习页练习页1如果是综合布线系统专用的设备间,要求建筑设计中将其位置尽量安排在邻近_和_处,以减少建筑中的管线长度,保证不超过综合布线系统规定的电缆或光缆最大距离。2设备间应采用_,防止停电造成网络通信中断。3为了方便表面敷设电缆线和电源线,设备间地面最好采用_,其系统电阻应在110之间。4.如何确定设备间的位置?5.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备间的面积大小。6.选择建筑物作为设备间对环境有哪些要求?7.设备间设备接地有哪些要求?8.简述设备间内部装饰的要求9.简述设备间内的线缆敷设方式再见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