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12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课件 北师大版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228284987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230.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12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课件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12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课件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12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课件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12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课件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12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课件 北师大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单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苏联模式的推广1.推广:作为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模式在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得到推广。在欧洲,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在亚洲,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朝鲜、越南等。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1)背景:东欧国家在采纳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于是产生了摆脱这一模式束缚的强烈要求。(2)概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大多数国家先后走上了改革的征途。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匈牙利的改革。在匈牙利进行改革

2、的同时,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大都进行了改革。(3)结果:由于这些改革未能探索出符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反而积累了大量问题,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2苏联的改革3.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重视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忽视农业的做法,使苏联工农业发展极不协调。在斯大林去世前几年,苏联农业发展非常缓慢,单位面积产量始终没有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粮食产量从19131953年基本没有提高。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课前自主预习课前自主预习(3)评价: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的体制模式。4.勃列日涅

3、夫改革(1)概况: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他对赫鲁晓夫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使苏联的经济管理体制发生了一些变化。(2)结果: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得到加强。(3)问题:改革并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苏联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聚,国家陷入困境。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苏联模式的推广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模式在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得到推广。下列属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是(C)A.中国 B.朝鲜C.南斯拉夫D.越南2.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

4、。其中改革成就较为突出的国家是(A)A.匈牙利B.联邦德国C.苏联 D.日本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2苏联的改革3.1956年,丘吉尔对到访的赫鲁晓夫说:“我只想劝告您不要太匆忙。想两步跨过一个大深渊可不容易,会掉下去的。”这里的“大深渊”是指(D)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1929年经济危机D.苏联模式4.下列不属于赫鲁晓夫在经济改革中采取的措施是(D)A.提高农产品的价格B.大规模开垦荒地C.削减农业税 D.反对个人崇拜课堂基础达标5.“到这个时期,我国社会在斯大林专制的艰难年代中得以保存下来的向前发展的潜力看来已经耗尽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

5、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我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材料评价的改革是(C)A.赫鲁晓夫改革B.匈牙利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D.新经济政策【解析】从材料“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可以推断出是勃列日涅夫。课堂基础达标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期以来,苏联只注意重工业的增长,忽视农业的发展,甚至掩饰农业方面的严重问题。苏联曾宣布1952年的谷物产量达到13000万吨。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上宣称:“农业问题永远彻底解决了。”实际上,这一年只生产了9000多万吨粮食,1953年又降为8250万吨。苏联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千克和3

6、0千克,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千克和31.4千克还要低。材料二赫鲁晓夫当政以后,在驻美大使馆中设立农业随员,专门收集农业生产的情报,尤其是有关美国杂交玉米的情报。他还不断派出农业代表团,访问美国和其他农业发达国家,考察玉米种植的先进经验。为引进美国杂交玉米种子,苏联农业部还创办了一份名为玉米的科学杂志。材料三在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报纸上共刊登了他的120张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报端一

7、年也只有1015次。”课堂基础达标(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反映赫鲁晓夫在农业改革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倾向?(3)有人说,斯大林死了,但斯大林的灵魂不死。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农业的落后既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也妨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心所欲、鲁莽草率的倾向。赫鲁晓夫尽管反对个人崇拜,但他并不反对别人崇拜他,这说明其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课后巩固提升1.匈牙利社会工党中央曾经发表信函说,人们不会忘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匈牙利,当时国内外的舆论曾把我们的祖国看成一盏象征振兴的信号灯。点燃这盏信号灯的历史人物是(A)A

8、.卡达尔B.列宁C.罗斯福D.赫鲁晓夫2.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D)A.苏联模式实行B.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C.美苏“冷战”的结束 D.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课后巩固提升3.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的相同之处表述正确的是(A)A.都取得了一定成效B.都先从政治领域开始改革C.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D.都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4.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苏联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C)A.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未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

9、的束缚D.坚持苏联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课后巩固提升5.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B)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6.20世纪中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以图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努力,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下列对有关国家经济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D)A.各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早于农村改革B.匈牙利改革没有触及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卓著的成效D.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析】

10、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苏联改革始终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弊端,匈牙利改革将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A项不符合史实。课后巩固提升课后巩固提升【步骤二体验历史,感受历史发展变化】共产党过去一贯执行的方针是尽力扩大作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的重工业把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解决这个首要的国民经济任务上,把主要的人力物力也都用在这方面了。农产品的生产水平没有充分满足居民对于食品以及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对于原料的日益增长的需要许多集体农庄和许多区的谷物、米粮、亚麻、甜菜、油料及其他作物的产量仍然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这些部门及其他许多重要农业

11、部门的落后状态,妨碍了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摘编自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决议课后巩固提升(2)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苏联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是什么?【步骤三大道行思,让历史照亮未来】赫鲁晓夫以为自己在农业、外交、科学和艺术等方方面面都是专家内行,而且对所有妨碍他的人都吹胡子瞪眼。譬如,有一次在民主德国,他曾毫不踌躇地指示当地农场工人怎样管理农场。摘编自葛新生赫鲁晓夫传(3)为什么赫鲁晓夫的改革会事倍功半?请结合苏联、匈牙利改革的有关知识,联系我国的改革事业,谈谈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问题:苏联工农业发展极不协调。根源:苏联模式。原因: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路线;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的体制模式;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经验教训:改革要立足本国国情,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要从体制上进行全面改革;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